江蘇省2024高考歷史一輪教師用書第十六單元第42講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2024高考歷史一輪教師用書第十六單元第42講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2024高考歷史一輪教師用書第十六單元第42講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2024高考歷史一輪教師用書第十六單元第42講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2024高考歷史一輪教師用書第十六單元第42講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第42講近代歷史上的改革[考綱清單]1.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2.明治維新。3.戊戌變法。一、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1.背景(1)農奴制的存在嚴峻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激化了階級沖突。(2)克里米亞斗爭的失敗暴露了農奴制的落后。(3)十二月黨人和學問分子群體要求社會變革和思想解放。2.內容(1)“二一九法令”: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農奴得到一塊須高價贖買的份地;農夫仍受村社的管理。(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進俄國司法體系和地方行政體系的近代化。3.評價(1)進步性: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供應了必要的勞動力、資金和市場。(2)局限性:采納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3)性質: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圖解歷史俄國農奴制改革的背景、措施和評價二、明治維新1.背景(1)國內危機:幕府專制、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導致階級沖突尖銳。(2)民族危機:黑船來航,民族危機加深。(3)武裝倒幕的勝利:成立明治新政府。2.措施(1)政治:“廢藩置縣”;“四民同等”;加強中心集權;建立近代天皇體制。(2)經濟:“殖產興業(yè)”,大力發(fā)展資本主義新經濟。(3)文化:推行“文明開化”,建立近代教化體制;社會習俗推動西化。(4)軍事:建立近代化軍隊并輔以武士道教化。3.評價(1)主動性:漸漸擺脫不同等條約,成為亞洲的強國;為鄰國供應重要的啟迪和閱歷。(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三、戊戌變法1.背景(1)民族危機:甲午斗爭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激發(fā)了救亡圖存的民族意識。(2)經濟根源與階級基礎: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資產階級起先登上歷史舞臺。(3)思想基礎:西方近代思想的傳入;早期維新思想的干脆影響。(4)維新派的打算:創(chuàng)辦學堂,聚徒講學;著書立說,力倡維新;公車上書,懇請變法;創(chuàng)辦報刊,傳播維新;成立團體,組織力氣;綻開論戰(zhàn),挑戰(zhàn)頑固勢力(派)。2.內容(1)政治:允許官紳士民上書言事,精簡機構等。(2)經濟:激勵發(fā)展農工商業(yè)等。(3)軍事:改革軍制,精練陸海軍,按新法練兵。(4)文化教化:促進西學傳播,廢除八股。3.結果: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發(fā)動戊戌政變,變法失敗。4.評價(1)性質: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2)政治上: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具有愛國性。(3)思想上: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具有啟蒙性。(4)社會生活上:開創(chuàng)了新的時代風氣、社會輿論和思想觀念。圖解歷史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的比較1.1861年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1)這次改革是歷史進步的產物和表現(xiàn),是沙皇以國家名義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觀上為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供應了必需的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和資金,順應了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俄國從封建生產方式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折點。(2)變革的不徹底性,使得俄國無法在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等領域全面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這次改革并沒有觸動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使改革后俄國近代化面臨深刻的危機,所以俄國還面臨著民主革命的任務。2.明治維新對日本近代化的影響(1)進步性①經濟方面: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經濟的近代化,日本逐步發(fā)展為亞洲資本主義強國。②政治方面:1889年,頒布了資本主義性質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基本確立了日本天皇制地主資產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統(tǒng)治秩序,鞏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③文化方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傳播,社會面貌發(fā)生了深刻改變。④軍事方面:建立了一支近代化軍隊,軍事實力得到增加,為擺脫民族危機和實行對外擴張創(chuàng)建了條件。⑤對外方面:廢除了不同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并躋身于世界帝國主義國家行列。(2)局限性①沒有徹底根除封建殘余勢力,形成帶有深厚封建色調的近代天皇制度。②日本竭力推行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給他國特殊是亞洲鄰國帶來了巨大災難。3.百日維新的特點(1)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下至經濟基礎,上至上層建筑(政治、軍事、思想文化),體現(xiàn)了除舊布新的新氣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變革即變封建專制制度為君主立憲制。(2)從推行范圍來看,僅限于社會上層,沒有深化到廣闊民眾中,因而沒有形成變革的巨大力氣。(3)從推行者來看,由沒有實權的皇帝來推行,顯示出維新力氣的薄弱。(4)從性質上看,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5)從目的上看,變法圖強,救亡圖存。(6)從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7)從推行來看,變法措施過于急躁,分不清輕重緩急。4.近代俄國、日本和中國三次改革的比較比較項俄國日本中國背景國際環(huán)境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的進步潮流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列強侵略中國帝國主義階段,瓜分世界、資本輸出潮流資本主義發(fā)展程度受工業(yè)革命影響,一些部門出現(xiàn)機器生產資本主義發(fā)展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但不充分,資產階級力氣弱小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強弱封建專制勢力強大封建專制勢力不強,幕府成為眾矢之的封建專制勢力強大改革打算較充分較充分不夠充分改革者的實力有實權的亞歷山大二世西南大名、中下級武士等,實力強大資產階級學問分子、沒有實權的皇帝措施的有效性有效可行有效可行一紙空文,無法實施一、引起重大社會反響的改革真題體驗1(2024·江蘇高考,24A)【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變法時期,改革科舉制度的主見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啟超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改革科舉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從總體上是要解決舊的科舉考試不求實際、摧殘人才、于事無補的弊病,引導人們崇尚實學,以新的文化學問來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上策是以學堂制代替科舉制;中策則存科舉之名,同時設立各種實學考試;下策是對考試內容作本質的變更,摒棄過去八股取士的做法。這樣就會涌現(xiàn)一批講實際、重應用、了解中國和世界的新人?!幾岳钕菜取读簡⒊瑐鳌凡牧隙涤袨榇瞬輸M上疏,請廢八股。光緒帝慮及各種變法的奏章多為保守大臣反對,此疏交付廷議必引起大嘩。于是確定不付廷議,徑下詔,自下科始,鄉(xiāng)、會試及歲科各試,廢八股,改試策論。后依張之洞建議,鄉(xiāng)試以歷代掌故為主,兼及五洲各國政藝,“會試亦如之”。迂腐的讀書人對此“驚怪不知所為”。書商則“乘時射利,獵取中外時報,補綴成篇,標以俗名,如《三場要訣》之類,獲利亡算”。——摘編自楊松等編《中國近代史資料選輯》完成下列要求:(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梁啟超要求改革科舉制的背景。(2)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簡評戊戌變法時期的科舉制改革。答案(1)背景:民族危機日趨嚴峻;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維新派要求變法;科舉制存在弊端;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須要(社會須要新式人才)。(2)簡評:打擊了舊學;傳播了新學;有利于思想解放;對推行新式教化有主動影響;改革不徹底(仍存在科舉程式化的弊病)。解析第(1)問,依據(jù)材料“解決舊的科舉考試……的弊病”可得出,科舉制存在弊端;依據(jù)材料“以新的文化學問來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可得出,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須要;結合所學戊戌變法的背景,從政治、經濟、維新派的主見等方面回答。第(2)問,依據(jù)材料一“引導人們崇尚實學,以新的文化學問來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可得出,傳播了新學,有利于思想解放;依據(jù)材料一“以學堂制代替科舉制”“對考試內容作本質的變更,摒棄過去八股取士”可得出,對推行新式教化有主動影響;依據(jù)材料二“廢八股”“改試策論”可知,打擊了舊學;依據(jù)材料二“鄉(xiāng)試以歷代掌故為主,兼及五洲各國政藝,‘會試亦如之’”可知,改革仍存在科舉程式化的弊病,很不徹底。針對訓練1改易風俗是戊戌變法留給中華文明的一筆珍貴財寶。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戊戌維新時期,康有為在時呈的奏議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易服”。他認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中國“守舊者固結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風俗,新政亦不能行”。這種近乎形式主義的看法背后,卻有其深刻的道理。中國以禮教立國,服飾不僅僅是民族的外觀,而帶有深刻的禮的烙印,從服飾上襯托出來的是特權、等級和道德信念?!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材料二仍以“易服”為例,當時戊戌變法已進入攻堅階段,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沖突已呈白熱化狀態(tài)。改革有許多工作要做,維新派須要建立強有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變法大業(yè)更離不開強大的社會群眾基礎做后盾??涤袨橘Q然拋出“易服”主見,讓人們脫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長袍馬褂,換成西裝革履。且不說從審美角度上看,當時的人們是否能夠接受,就是從更換服裝的費用上來說,許多家庭也是一時難以負擔的,所以,天經地義地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抵制。——余音《百年黃昏:回到戊戌變法歷史現(xiàn)場》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分析維新變法時期為什么主見易服?(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易服受到抵制的緣由及影響。(3)從社會史觀的角度評價維新變法的這一措施。答案(1)緣由:受傳統(tǒng)禮儀制度的影響;服飾背后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改革須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2)緣由:維新派缺乏對國情的了解,貿然實施、操之過急;國人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影響:維新派威望降低;得不到群眾支持。(3)評價:移風易俗順應社會潮流,有利于社會進步;這一變法措施的推行缺乏相應的社會環(huán)境。二、總結與反思改革的成敗與閱歷教訓真題體驗2(2024·江蘇高考,24A)【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重要事務,它具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人們有理由推斷,農夫對解放宣言會無比感謝,無比興奮??墒聦嵣?,宣言在農夫中間引起的與其說是欣喜,不如說是悲觀。要理解這一奇妙的事實,我們就必需努力置身于農夫的立場來看待這個問題。有一點我們必需留意到,全部那些含模糊糊、激情洋溢的有關自由勞動、人類尊嚴、民族進步一類的言辭,落到俄國農夫耳朵里,如同雨滴砸在花崗巖上一般。他想要的不過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錢買衣服穿而已?!幾匀A萊士《俄國》材料二克里米亞斗爭的失敗逼迫沙皇政府展望將來并加快現(xiàn)代化的步伐,因為如若不然,俄國就會恒久不再是一個強國。但是,沙皇政府則懷舊地回顧過去,希望改革能鞏固俄國而無須減弱獨裁統(tǒng)治。政府對待貴族的看法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艱難選擇:一方面,想要實施現(xiàn)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時候實行與其須要相反的行動,例如,解放農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獨裁專制制度和社會穩(wěn)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貴族作為傳統(tǒng)的基礎來依靠?!幾阅埂抖韲贰氛埢卮穑?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農夫”對“解放宣言”不滿的緣由。(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俄國農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傾向的緣由。(3)據(jù)上述材料,總結俄國農奴制改革“懷舊”保守致使改革不徹底的教訓。答案(1)緣由:農夫繳納高額贖金;地主割占好地;農夫仍受村社限制(管理);農夫的要求未得到滿足。(2)緣由:自上而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專制制度影響;維護貴族利益。(3)教訓:改革要關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擺脫舊勢力束縛;改革要有展望將來敢于進取的志氣。解析第(1)問,依據(jù)材料一中“置身于農夫的立場”并結合農奴制改革中有關農奴經濟和政治地位的內容回答。第(2)問,依據(jù)材料二中“保持獨裁專制制度和社會穩(wěn)定性”“沙皇把貴族作為傳統(tǒng)的基礎來依靠”的信息,結合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形式和主持者歸納。第(3)問,依據(jù)材料中保守性措施,結合所學學問,從“改革要與人民群眾利益結合、對待守舊勢力以及進取的精神”等角度分析回答。針對訓練2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推動了俄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在19世紀中葉,越來越多的俄國人已經發(fā)覺,農奴制度須要進行徹底的改革。一些俄國人認為農奴制度野蠻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訪問過西歐的人,從人道主義的角度贊同解放農奴。軍隊的新兵都征自農奴,他們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糟糕。當時的俄國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通過1861年農奴制改革,農夫能夠獲得自由,但仍舊要同之前一樣付錢給原主子。大部分地方的農夫雖然不滿足,還是安靜地接受了他們的新地位。一些貴族和具有進取心的農夫起先嘗試現(xiàn)代化農業(yè),俄國的農業(yè)生產率有了可觀的提高。更多農夫發(fā)覺來到快速發(fā)展的工業(yè)化城市,謀生會更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