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0-專題三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如《論語》)的理解和評價——側重于文化傳承與理解的閱讀實踐浙江省《考試說明》把往年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理解、分析和評價”復原為“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如《論語》)的理解和評價”,這意味著《論語》的考查有所加重,但考查范圍,仍可能以先秦諸子散文為主,試題所選材料的文字難度不會太大,將主要側重于對文字的理解與對內(nèi)容的評析實力的考查。復習時除了了解先秦諸子必要的思想內(nèi)涵外,關鍵仍舊在于夯實文言文閱讀的實力。建議在復習時梳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對重要時期、重點人物的核心思想有大致的了解。練真題明考情1.(2024·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6分)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孟子·滕文公上》)【注】相傳堯傳天下給舜,舜傳天下給禹。(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貢認為孔子的“我無能”是的說法。(2分)解析“夫子自道”是賓語前置句,“道”是“說”的意思,整體翻譯就是“先生在說自己”??鬃诱J為君子有三個標準,而自己不能做到,很明顯,這表現(xiàn)的是孔子的自謙精神。答案先生在說自己自謙(2)堯、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說法,應當“不憂”;按孟子說法,卻又會“憂”。依據(jù)材料,簡述孔子、孟子這么說的緣由。(4分)解析孔子認為堯和舜是仁者,又說“仁者不憂”,即表明“仁者”道德修養(yǎng)高,凡事能通達面對,自然“不憂”;而孟子則強調(diào)堯、舜的帝王身份,在其位,自然要謀其政,他們都是有憂愁的,因為他們要找尋出眾的繼承人,理應為天下“憂”。答案①孔子認為有仁德者修為超群,樂天知命,所以面對人生各種不如意境遇時,都能“不憂”。②孟子立足堯、舜帝王身份,認為他們因為沒有得到志向的繼承者而為天下百姓“憂”?!緟⒖甲g文】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懼?!弊迂曊f:“先生在說自己呢?!?《論語·憲問》)堯把得不到舜作為自己的憂慮,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為自己的憂慮。(《孟子·滕文公上》)2.(2024·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6分)(1)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2)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論語·泰伯》)【注】①才之美:美妙的才華。②使:假使。(1)第一則材料中“夢見周公”的含義是什么?(2分)解析這道題目檢測了考生對課本學問的駕馭程度,答案干脆來自課文注解?!墩撜Z》選讀“克己復禮”章對“夢見周公”作了注釋:“表明孔子對周代文化的推崇和憧憬。周朝初年,因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攝政。相傳周公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被認為古代圣賢之一。”駕馭了課本內(nèi)容即可輕松得出答案。答案“夢見周公”表明孔子對周代文化的推崇和憧憬。(2)概括其次則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理解語段的原有意思。這句話是說,即使一個人(君主)擁有周公那樣美妙的才華,假如傲慢又吝嗇,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很明顯,孔子把道德品質(zhì)和人格魅力作為評判一個人的首要標準,一個人假如缺少了道德品質(zhì)和人格魅力,那么其他就無從談起。由此,即可概括出材料的主旨來。答案①主旨在于說明德、才的關系,孔子強調(diào)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極言其才能之優(yōu)異;“驕”“吝”則是惡劣的品質(zhì)??鬃诱J為,一個人假如品德不好,即使才華出眾也不足稱道。3.(2024·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6分)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長,《論語》先進篇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區(qū)分,其中顏淵屬于,子貢屬于。(2分)(2)一說“吾與女,弗如也”中的“與”為連詞,可斷為“吾與女弗如也”。依據(jù)這樣斷句,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化技巧。(4分)解析(1)“德行”,指品德行為高尚?!把哉Z”,能言善辯,指擅長辭令和外交應對。“政事”,指長于政事、政務?!拔膶W”,古代文獻,指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其次個語段,孔子夸贊顏淵能像自己一樣做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表明孔子覺得弟子顏回在德行上最能傳其衣缽。據(jù)此可推想顏淵屬于德行。第一個語段,從子貢的回答來看,他口才很好。子貢知道孔子觀賞顏回,于是干脆回答不如,而且用自己來突出顏回的優(yōu)點,從側面又突出孔子對顏回教化得法,這個回答深得孔子的心愿。據(jù)此可推想子貢屬于言語。(2)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評價其教化技巧。第一個語段中,孔子把自己放低到跟弟子子貢一樣的水平,表示自己也不如顏回。其次個語段中,“惟我與爾有是夫”一句,孔子將弟子顏回提高到自己的高度??鬃舆@樣將自己同學生并列,體現(xiàn)了他同等待人的風度。第一個語段中,孔子雖然直言子貢不如顏回,但說自己也不如顏回,意在勸慰勉勵子貢。其次個語段中,孔子說顏回同自己一樣,也具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修養(yǎng),無疑是對顏回品德的高度贊揚,在夸贊之中更有激勵。答案(1)德行言語(2)①同等待人??鬃咏?jīng)常以自己與弟子同列,來說明同具某種修養(yǎng),或同有某種不足,體現(xiàn)出同等待人的教化家風度。②擅長勉勵??鬃幼苑Q與顏回同樣具有“用舍行藏”的修養(yǎng),意在勉勵顏回更加精進。孔子對子貢的一番話,意在勸慰子貢,并勉勵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緟⒖甲g文】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比,哪一個強些?”子貢回答說:“我怎敢跟顏回比?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斷出十件事;我呢,聽到一件事只能推斷兩件事?!笨鬃诱f:“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論語·公冶長》)孔子對顏淵說:“有用我的,就把我的這些主見實行起來;不用我,我就隱退,只有我和你能這樣了!”(《論語·述而》)4.(2024·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5分)《墨子·節(jié)用》:“圣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圣王為政,其發(fā)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①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②不勞,其興利多矣。”【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價值。②德:通“得”。(1)從這段文字看,“節(jié)用”的含義是□□□□□□。(不超過6個字)(1分)(2)依據(jù)選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為政”思想。(4分)解析(1)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的實力。應從整個文段上理解。(2)本題考查作者在文中觀點看法的分析概括的實力。重點應放在其次句話和第三句話上。答案(1)去無用之費(2)①不贊成通過對外掠奪來增加國力。②合理地節(jié)約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減輕百姓負擔。5.(2024·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5分)知言者,盡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無不有以究極其理,而識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氣,即所謂體之充者。本自浩然,失養(yǎng)故餒,惟孟子為善養(yǎng)之以復其初也。蓋惟知言,則有以明夫道義,而于天下之事無所疑;養(yǎng)氣,則有以配夫道義,而于天下之事無所懼,此其所以當大任而不動心也。(選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1)依據(jù)材料可以推斷,朱熹這段話是對《孟子》中“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一句的注釋。(2分)(2)從畫線句中概括“知言”和“養(yǎng)氣”的功能。(3分)解析(1)本題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實力。材料選自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內(nèi)容都是對《孟子》的注釋。題目又明確問“朱熹這段話是對《孟子》中‘我知……’一句的注釋”,其實即便沒有這樣的語境,考生對“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這句話也是特別熟識的。難度不大。(2)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愿思的實力。歸納和概括要建立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概括精確、全面,須要結合上下文,還須要結合孟子的話來理解。答案(1)浩然之氣(2)①知言,能明道義,于事無疑。②養(yǎng)氣,能配道義,于事無懼。6.(2024·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5分)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子曰:“孰謂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諸其鄰而與之?!?《論語·公冶長》)【注】①微生高:春秋時魯國人。②醯(xī):醋。(1)第一則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孔子的觀。(1分)(2)孔子為什么說微生高不直?對孔子這種評價,你怎么看?(4分)解析(1)第一則材料表明白孔子的擇友觀。哪三種摯友可交,哪三種摯友不行交,對摯友類別的取舍原則就是擇友觀。(2)孔子認為,別人來借小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必向別人去借來表明自己的和善,所以孔子認為微生高不直。至于對孔子評價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文從字順即可。答案(1)擇友(2)第一問:醋是小物,有就說有,無就說無,微生高應據(jù)實相告。而他卻向鄰居求討,以應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認為微生高不直。其次問:孔子的評價是正確的,為人處世要實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訓誨弟子養(yǎng)成君子品德,于微小事不行不謹。析考情巧指導1.考查范圍:除2024、2024兩年考其他經(jīng)典外,全都考查《論語》。2.考查材料:可以是單則,也可以是兩則;可以是同一經(jīng)典內(nèi)不同章節(jié)的兩則,也可以是不同經(jīng)典的兩則。意在引導學習經(jīng)典要擅長內(nèi)引外聯(lián),學會比較、遷移。3.考查題型:總體來看,基本上一為填空題,1~2分;一為簡答題,3~4分,前易后難。4.考查實力:以理解、概括為主,兼及識記、分析、評價。5.主要考點:經(jīng)典文化常識、名句的識記;經(jīng)典思想內(nèi)涵的提取和理解??键c突破一精確把握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思想內(nèi)涵《論語》的十大思想內(nèi)涵(一)為政以德——治國的德政主見【內(nèi)涵解讀】在治國方略上,孔子主見“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數(shù)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也叫“德治”或“禮治”。實行德治的具體方法有:①重教化,輕刑罰;②反對過度榨取,主見“使民也義”;③為政需正己;④舉賢才。應特殊留意孔子的“均無貧”思想。孔子所謂的“均無貧”指的是不同等級地位的人各自得到應當?shù)玫降牟糠?,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上闡釋的,不同于“平均主義”?!菊Z篇摘譯】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弊g文:孔子說:“運用道德來治理國政,就似乎北極星一樣,安居其位,而其他星辰都環(huán)圍著它?!?.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弊g文:孔子說:“用政令來訓導百姓,用刑罰來整頓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過但沒有羞愧心;用道德來訓導百姓,用禮教來整頓百姓,百姓就會有羞愧心而內(nèi)心歸順。”3.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弊g文:季康子向孔子問什么是為政之道,說:“假如殺掉不守道義的人,來親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樣?”孔子答道:“您治理國政,哪里用得著殺人呢?您憧憬善道,百姓也就會從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風,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風吹拂,確定順風倒伏?!?.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譯文:季氏比周公還富有,可是冉求還為他搜刮民財來增加他的財寶??鬃诱f:“冉求不是我們自己人了,后生們盡可以敲起鼓來聲討他!”5.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譯文:哀公向有若問道:“年景饑荒,用度不足,怎么辦?”有若答道:“為什么不用特別抽一的徹法呢?”哀公說:“特別抽二,我還感到不足,怎么能用那個徹法呢?”有若答道:“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會一個人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您怎么會一個人富足呢?”6.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弊g文:孔子到衛(wèi)國,冉有給他趕車??鬃诱f:“人口很多呀!”冉有說:“人口已經(jīng)很多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說:“使他們富有起來?!比接杏终f:“已經(jīng)富有起來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說:“教化他們。”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弊g文:孔子說:“在位者自身端正,不下吩咐事情也能行得通;自身不端正,下了吩咐老百姓也不聽從?!?.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ィ谒苟吆蜗??”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弊g文:子貢問什么是為政之道。孔子說:“讓糧食足夠,軍備足夠,百姓信任?!弊迂曊f:“假如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弊迂曊f:“假如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在剩下的兩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都有一死,無糧頂多餓死,沒有百姓的信任,國家根本站不住?!?.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弊g文:孔子說:“治理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辦事肅穆細致并恪守信用,節(jié)約用度并惠愛人民,役使百姓要按確定的季節(jié)。”10.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擔憂。譯文:我聽說有國的諸侯和有家的大夫,不憂慮國家貧困而憂慮財寶不均,不憂慮人口稀有而憂慮動亂擔憂。【信息對接】下列各項是對孔子“為政以德”內(nèi)涵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為政以德”要重教化,輕刑罰。()B.“為政以德”反對苛捐雜稅。()C.“為政以德”須富民。()D.“為政以德”要求統(tǒng)治者做到為政需正己。()E.“為政以德”須做到取信于民。()答案A項,2、3;B項,4;C項,5、6;D項,7;E項,8、9?!疽婪ㄐ≡嚒块喿x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論語·顏淵》)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熬?,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1)同是“問政”,孔子的回答卻不相同。從這些不同回答中體現(xiàn)出孔子怎樣的治國思想?(2)面對同樣的問題,孔子為什么分別作了不同的回答?請說說你的理解。答案(1)取信于民,為政以德,講究禮節(jié)秩序。(答出其中隨意兩個即可)(2)因為“問政”的對象不同。子貢是孔子的學生,尚未入仕參政,須要告知他立國的必備條件;而季康子是大權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為政以德”;齊景公是一國之君,故孔子提示他要講究禮節(jié)秩序?!緟⒖甲g文】子貢問什么是為政之道。孔子說:“讓糧食足夠,軍備足夠,百姓信任?!奔究底酉蚩鬃訂柺裁词菫檎?,說:“假如殺掉不守道義的人,來親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樣?”孔子答道:“您治理國政,哪里用得著殺人呢?您憧憬善道,百姓也就會從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風,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風吹拂,確定順風倒伏?!饼R景公向孔子問什么是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二)克己復禮——維序的制度規(guī)范【內(nèi)涵解讀】孔子所說的“禮”包含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倫理”為基礎的嚴格的“等級”制,作為治理國家的規(guī)范;二是個人之“禮”,即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準則,聽從于制度之“禮”。孔子“克己復禮”思想包括三項內(nèi)容。(1)克己復禮:約束自己而回來于禮。此處的“禮”指的是周禮。“克己復禮”是孔子在“禮樂崩壞”時代提倡的理論主見和行為準則。(2)禮與仁的關系:孔子的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禮,不僅講制度,講規(guī)范,還講帶著仁愛之心去執(zhí)行這些規(guī)范;孔子的仁是禮指導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為前提和目的的仁愛,不是無差別的兼愛、博愛。(3)孝與仁的關系:在“仁”的諸多道德要求中,“孝”與“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種天經(jīng)地義的綱紀要求,也是一個人“修身養(yǎng)性”、追求“仁”、實踐“仁”的根本?!靶ⅰ奔葱⒕锤改?,“悌”即敬重兄長?!靶弊鳛榭鬃訉W說中的一個倫理道德觀念,規(guī)定了一個人對父母、兄長所應具有的看法和行為要求。【語篇摘譯】1.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譯文:孔子說:“約束自己而回來于禮就是仁。一旦約束自己而回來于禮,天下的人就會贊揚他仁德了。實踐仁德全靠自己,莫非還靠別人嗎?”2.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熬?,臣臣,父父,子子。”譯文:齊景公向孔子問什么是為政之道??鬃哟鸬溃骸熬駛€君,臣要像個臣,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行忍也?”譯文:孔子評論季氏說:“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樂舞蹈,假如這都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行容忍呢?”4.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譯文: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不看,不符合禮的不聽,不符合禮的不說,不符合禮的不做。”5.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譯文:孔子說:“人假如不仁,怎樣對待禮呢?人假如不仁,怎樣對待樂呢?”6.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譯文:有子說:“一個人的為人,孝順父母,敬重兄長,卻寵愛冒犯官長,這種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長,卻寵愛造反作亂,這種人從未有過。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確立了,做人的正確原則就會形成。孝悌這個東西,也許就是仁道的根本吧!”7.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譯文:子夏問什么是孝??鬃诱f:“在父母面前保持敬重和悅的臉色最難。有事情,做子弟的年輕人效勞,有酒食,讓給父老享用,莫非竟把這當作孝嗎?”8.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譯文:孔子說:“名分不訂正,那么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那么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那么禮樂就不能復興;禮樂不能復興,那么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那么百姓就會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給事物定的名分和稱謂確定可以順當說出來,說出來的事情確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辭,沒有一點馬虎的地方才算罷了。”【信息對接】下列各項是對孔子“克己復禮”內(nèi)涵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克己復禮”要求個人要約束自己的言行,嚴格守“禮”。()B.“克己復禮”從國家角度來說,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決不容忍僭越“禮”的行為。()C.“禮”與“仁”的關系:“禮”是一種制度,“仁”則是“禮”的基礎和體現(xiàn),離開了“仁”,也無所謂“禮”了。()D.“孝”與“仁”的關系:在“仁”的諸多道德要求中,“孝”與“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種天經(jīng)地義的綱紀要求,也是一個人“修身養(yǎng)性”、追求“仁”、實踐“仁”的根本。()答案A項,4;B項,2、3;C項,5;D項,6?!疽婪ㄐ≡嚒块喿x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而慎率民則一焉。故析辭擅作名以亂正名,使民懷疑,人多辨訟,則謂之大奸,其罪猶為符節(jié)、度量之罪也。(《荀子·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論語·子路》)(1)出自其次則材料中的一個成語是。(2)閱讀這兩則材料,分別說說荀子、孔子對“正名”的理解。解析(1)考查對段意的理解,從“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可以得出成語。(2)考查荀子和孔子對“正名”的理解,第一步則應篩選兩段選文關于“正名”的句子,《荀子》選文應抓住“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這一關鍵句,《論語》選文則應抓住關鍵句“名不正,則言不順……則民無所錯手足”;其次步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第三步組織語言答題。答案(1)名正言順(或“名不正言不順”)(2)①荀子認為“名”是人們理解客觀事物的前提,“正名”能統(tǒng)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②孔子所說的“名”主要是指等級名分,是針對當時違禮僭越等現(xiàn)象而提出的,目的是“復禮”(或訂正違反禮樂制度的名分),“正名”有助于社會秩序的和諧?!緟⒖甲g文】所以,王者制定事物的名稱,名稱一旦確定,那么實際事物就能辨別清晰了,制定名稱的原則一旦實行,那么思想就能溝通了,于是就慎重地率領民眾統(tǒng)一到這些名稱上來。在這一前提下,假如還有人以玩弄辭藻、肢解詞句、擅自創(chuàng)建名稱來擾亂正確的名稱,使民眾懷疑不定,使人們增加爭論,那就要稱之為十惡不赦的人,他的罪和偽造信符與度量衡的罪一樣。名分不訂正,那么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那么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那么禮樂就不能復興;禮樂不能復興,那么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那么百姓就會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給事物定的名分和稱謂確定可以順當說出來,說出來的事情確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辭,沒有一點馬虎的地方才算罷了。(三)知其不行而為之——主動的處世哲學【內(nèi)涵解讀】(1)知其不行而為之“知其不行而為之”是對孔子處世觀的概括,表現(xiàn)出孔子堅持志向、堅持原則、認定目標的執(zhí)著精神和獻身精神??鬃右簧鷪猿殖约旱闹鞠蚯斑M,不管多少艱難險阻,甚至明知志向難以實現(xiàn),但還是盡自己的力氣堅持究竟。這種精神是儒家主動進取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孔子劇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擔當情懷的體現(xiàn)。古往今來,這種精神曾激勵過中華民族多數(shù)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蘇軾、辛棄疾、陸游、文天祥等。在競爭激烈的今日,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提倡的。(2)儒道之辨——入世與避世孔子不提倡消極避世,這與道家的主見不同??鬃討撊?悵惘失意的樣子),一方面為眾生滔滔、知音難覓而悵惘;另一方面又堅決不移地堅持著自己的濟世思想,“知其不行而為之”,認為天下無道,才更須要自己自告奮勇,匡扶正道。應當說“知其不行而為之”是行事的大道理,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這種執(zhí)著精神。接輿把孔子比作鳳鳥,對孔子四處奔跑,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志向而執(zhí)著追求的行為進行了諷刺。他認為過去的志向已不能實現(xiàn),當著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他的歌詞里既含有對孔子的仰慕之意,又含有對孔子的惋惜之情。而長沮、桀溺從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著眼來否定孔子的這種做法,覺得他的主見難以挽救現(xiàn)實社會,但并不否定孔子的這種精神??鬃犹貏e看重這些不愿在亂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隱士,知道他們不是等閑之輩?!菊Z篇摘譯】1.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痹唬骸笆侵洳恍卸鵀橹吲c?”譯文:子路在石門過夜。(早上進城,)守城門的人說:“從哪里來?”子路說:“從孔氏那里來。”守門人說:“此人就是那個知道行不通卻還要去做的人嗎?”2.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弊g文:孔子在衛(wèi)國擊磬,有個人挑著草筐子從孔子門前路過,說:“這個磬敲得大有深意呀!”過了一會又說:“偏狹啊,硁硁的磬聲透著固執(zhí)!沒有人了解自己,就明哲保身算了。水深就穿著衣裳過河,水淺就提起衣裳過河?!笨鬃诱f:“好堅決啊!沒有方法詰難他了?!?.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行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譯文: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車旁經(jīng)過,他唱道:“鳳呀!鳳呀!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微!以往的已不行制止,將來的還來得及挽回。算了吧!算了吧!當今的從政者奄奄一息!”孔子下車,想跟他談談。他急行避開,孔子沒法跟他談。4.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行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譯文:子路說:“不做官不合乎義。長幼之間的禮節(jié)都不行廢棄,君臣之間的大義又怎么能廢棄呢?想保持自己的純凈,卻攪亂了君臣之義這一重要的倫理關系。君子做官,是為了實踐大義。至于自己的主見行不通,早就知道了。”5.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痹唬骸疤咸险撸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行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弊g文:又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答道:“是仲由?!辫钅缯f:“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答道:“對?!辫钅缯f:“像滾滾滔滔四處泛濫的洪水,天下到處都是這樣的動亂擔憂,能跟誰一起來改革這種狀況呢?并且你與其跟隨避開惡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隨避開人世的隱士呢?”說完接著平土覆蓋種子,干個不停。子路回來把話告知了孔子??鬃訍澣粐@道:“鳥獸不行跟它們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處又跟誰呢?假如天下清明,我就不跟他們一起來從事改革了?!薄拘畔印肯铝懈黜検菍鬃犹幨勒軐W的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孔子一生堅持朝著自己的志向前進,不管多少艱難險阻,甚至明知志向難以實現(xiàn),但還是盡自己的力氣堅持究竟。()B.孔子不提倡消極避世,與道家的主見不同??鬃右环矫鏋楸娚咸稀⒅綦y覓而悵惘;另一方面又認為天下無道,才更須要自己自告奮勇,匡扶正道。()C.孔子所處的時代有很多隱士,孔子知道他們不是等閑之輩,很看重他們。()答案A項,1;B項,5;C項,2、3?!疽婪ㄐ≡嚒块喿x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陳成子弒簡公??鬃鱼逶《?,告于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惫唬骸案娣蛉?!”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行。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論語·憲問》)子張問曰:“崔子①弒齊君,陳文子②有馬十乘③,棄而違④之。至于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之。何如?”子曰:“清矣?!痹唬骸叭室雍??”曰:“未知。焉得仁?”(《論語·公冶長》)【注】①崔子:齊君的臣子崔杼。②陳文子:與崔杼同朝為官,兩者地位相當。③乘:一輛四匹馬拉的大車叫一乘。陳文子有馬十乘,在當時應算極其富有。④違:避開,離開。(1)第一則材料體現(xiàn)的是儒家的精神。(2)面對弒君事務,孔子與陳文子的做法有何不同?你更贊成哪種做法?為什么?答案(1)知其不行而為之(或“恪守周禮”,或“維護周禮”)(2)孔子:主動參加,盡到自己的責任。陳文子:明哲保身,遠離污濁之地。評析:(示例一)贊同孔子的做法。世道混亂,假如人人都明哲保身,明哲保身,那世間事務誰來擔當?社會進步誰來推動?孔子的做法雖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他“知其不行而為之”的精神值得確定。陳文子的做法在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躲避責任的表現(xiàn)。(示例二)贊同陳文子的做法。面對這樣混亂的社會,僅憑個人實力無法變更。從第一則材料中也可看到,孔子的做法并沒有收到任何效果。與其徒勞無功,不如遠離不守禮道之人,保持自己清高的品質(zhì)。【參考譯文】陳成子殺了齊簡公。孔子齋戒沐浴而后朝見,報告魯哀公說:“陳恒殺了他的君主,請出兵討伐他?!卑Чf:“報告給那三位大臣!”孔子退下后說:“因為我曾經(jīng)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報告。君主卻說‘報告給那三位大臣’!”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報告,三個人不同意出兵??鬃诱f:“因為我曾經(jīng)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報告?!弊訌垎枺骸按掼虤⒘怂木鼾R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舍棄不要了。他離開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然后說:‘這里的執(zhí)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碗x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里的執(zhí)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么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弊訌堈f:“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么能算是仁呢?”(四)仁者愛人——普惠的悲憫情懷【內(nèi)涵解讀】(1)“仁”的內(nèi)涵“仁”的基本要點是“愛人”,具體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諸如“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忠恕、博施濟眾、體諒人而不強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視人、關切弱者、珍愛生命”等?!叭省笔强鬃诱軐W思想的核心。(2)“仁愛”和“兼愛”孔子的“仁愛”是建立在“禮”的基礎上的,也是以“禮”為原則和指導的,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親情為紐帶,推己及人,從家庭親人到整個社會,實現(xiàn)“仁愛”。墨子的“兼愛”則是建立在全部人同等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相互友愛,利益共享,明顯是一種志向主義的觀點,在階級社會里,是難以實現(xiàn)的。(3)孔子的“仁愛觀”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則為前提的,即保證國家穩(wěn)定、百姓安生。而具體應從小事做起,落實到個人的一切行動中。如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孔子一方面確定管仲在維護天下一統(tǒng)方面的貢獻,確定其為“仁者”,看到了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九合諸侯、匡正天下的突出貢獻;另一方面,孔子否定管仲“知禮”,指責管仲超越了一個臣子的本分,也像國君一樣有“反坫”(坫土筑的平臺)、樹“塞門”(相當于屏風、影壁等)。(4)推己及人孔子的仁愛是把孝悌視為根本,主見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這是他實踐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要想到其他人。在這里孔子并沒有否定個人的利益,只是強調(diào)確定要由自己的難處或愿望想到別人的難處或愿望,并盡力幫助那些須要幫助的人,同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忠恕”之道。【語篇摘譯】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弊g文:孔子說:“做子弟的年輕人,在家就要孝順父母,出外就要敬重兄長,做事一絲不茍,說話言而有信,博愛民眾,親近仁人。這樣做了還有余力,就用來學習文化典籍?!?.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弊g文:曾子說:“先生的學說,不過忠恕二字罷了?!?.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弊g文:子貢說:“假如有人能廣泛地給老百姓以好處,并且能周濟大眾,怎么樣?可以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何止于仁呢!那確定是達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堯舜對此唯恐都感到犯難呢!所謂仁,是說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別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類推別人,可以說是實踐仁的方法了。”4.子曰:“老者安之,摯友信之,少者懷之?!弊g文:孔子說:“對老者,使他們安逸;對摯友,讓他們信任;對年輕人,關切他們?!?.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譯文:馬棚失了火??鬃訌某⒒貋?,說:“傷人了嗎?”不問馬。6.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奔跋?,子曰:“席也?!苯宰痈嬷唬骸澳吃谒?,某在斯?!睅熋岢?。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弊g文:師冕來見孔子,走到了臺階前,孔子便說:“這是臺階?!弊叩搅俗?,孔子便說:“這是座席?!倍甲?,孔子便告知他說:“某某在這里,某某在這里?!睅熋岣孓o出去。子張問道:“這是同盲樂師講話的規(guī)則嗎?”孔子說:“是的,這原來就是幫助盲樂師的規(guī)則?!?.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譯文:孔子只用魚竿釣魚,而不用綱取魚;用帶生絲的箭射鳥,但不射棲宿中的鳥。8.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譯文:孔子在遭受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拘畔印肯铝懈黜検菍鬃印叭收邜廴恕眱?nèi)涵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選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段落序號或原句填入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孔子的仁愛把孝悌視為根本。(原句:)B.孔子認為:要做到“仁”的方法就是能推己及人。(原句:)C.能使老人安逸,讓摯友信任,使年輕人得到關愛是施行“仁”的志向效果。()D.能施恩于百姓,周濟大眾,是“仁”的最高境界。(原句:)E.孔子對弱者充溢了憐憫和關切,這是他“仁者愛人”思想的生動體現(xiàn)。()答案A項,入則孝,出則弟;B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C項,4;D項,博施于民而能濟眾;E項,6、8。【依法小試】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唬骸拔??!弊映?,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論語·公冶長》)(1)文中最能體現(xiàn)孔子“忠恕”思想的是哪一句話?你認為孔子“忠恕”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在現(xiàn)代社會中,“忠恕”思想有何主動意義?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核心:慈愛博愛,推己及人,眾生同等。(2)“忠恕”,意味著交往和溝通要以寬厚和善的心地和包涵開放的襟懷接納對方,盡心竭力,與人為善,而不是凌駕于別人之上,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能實踐“忠恕”,我們這個社會離和諧也就不遠了?!緟⒖甲g文】子貢問說:“有什么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回答說:“那就應當是‘寬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笨鬃诱f:“參??!我的學說用一個基本觀念貫穿著?!痹诱f:“是?!笨鬃映鋈ヒ院螅瑢W生們問曾子說:“這話說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說:“先生的學說,不過忠恕二字罷了?!弊迂曊f:“我不情愿別人把什么東西強加給我,我也情愿不強加給別人?!笨鬃诱f:“賜呀,這不是你能做到的?!?五)君子之風——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內(nèi)涵解讀】“君子”一詞在《論語》中總共出現(xiàn)了一百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風范呢?縱觀“君子之風”一章,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即“文”和“質(zhì)”兼美。所謂“文”,就是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所謂“質(zhì)”,就是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先說“質(zhì)”。其具體要求:一要堅守道義,講求誠信,即“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甚至“殺身以成仁”;二要見利思義,安貧樂道,視不義而得的富貴如浮云,不恥惡衣惡食,不患得患失;三要樂以忘憂,做到不憂、不惑、不懼;四要動靜相宜,心胸廣闊,意志堅毅。再說“文”。要行為有禮,看法謙遜??鬃幼约壕蜕眢w力行,他“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與“君子”相對的便是“小人”。小人見利忘義,貪生怕死,貪圖享受,又患得患失??鬃訉⑦@種人斥為“鄙夫”(庸俗淺薄的人),認為這種人為了個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不行與其共事。【語篇摘譯】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弊g文:孔子說:“志士仁人,絕不貪生怕死而損害仁道,只會犧牲生命來成全仁道?!?.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弊g文: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譯文:孔子說:“顏回多么有道德?。∫豢痫?,一瓢水,住在狹窄的小巷里,別人受不了那種憂愁,顏回卻不變更他自有的歡樂。顏回多么有道德??!”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譯文:孔子說:“吃粗飯,喝涼水,把胳膊彎起來當枕頭,歡樂也在其中了。不守道義卻有錢有勢,這對于我就猶如浮云一般?!?.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譯文: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子路不回答??鬃訉ψ勇氛f:“你為什么不這樣說:他的為人,用起功來遺忘吃飯,歡樂起來遺忘憂愁,不覺得蒼老快要到來,如此而已?!?.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弊g文:孔子說:“有才智的人寵愛水,有仁德的人寵愛山。有才智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有才智的人歡樂,有仁德的人長壽?!?.曾子曰:“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譯文:曾子說:“士人不行不心胸開闊、意志堅毅,因為擔子沉重,路途遙遠。以實行仁德為己任,擔子不是很沉重嗎?直到死才罷休,路途不是很遙遠嗎?”8.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弊g文:孔子說:“有仁德的人不憂愁,有才智的人不迷惑,英勇的人不畏懼?!?.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弊g文:孔子說:“追求正道,執(zhí)守道德,依據(jù)仁愛,游習六藝。”10.子貢曰:“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弊g文:子貢說:“文飾猶如本質(zhì)一樣重要,本質(zhì)猶如文飾一樣重要。(假如否定文飾,就像獸皮去掉毛色花紋,那么)虎豹之革猶如犬羊之革?!薄拘畔印肯铝懈黜検菍Α熬又L”內(nèi)涵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君子之風”可以歸結為“文”“質(zhì)”兼美,即追求內(nèi)涵與外表的統(tǒng)一。()B.君子應從正道、道德、仁愛、六藝四個方面提高修養(yǎng)。()C.君子安貧樂道,視不義而得的富貴如浮云。()D.君子見利思義,能正確處理“利”與“義”的關系。()E.心胸開闊、意志堅毅是“君子之風”的重要體現(xiàn)。()答案A項,10;B項,9;C項,3、4;D項,2;E項,7?!疽婪ㄐ≡嚒块喿x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論語·季氏》)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1)《論語》中“君子”經(jīng)常與“小人”對比,請分別說出第一、二則材料中君子與小人的含義。(2)結合材料,從不同角度簡析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分。答案(1)第一則材料中,君子、小人是就外在身份而言,君子是有較高的政治地位者,小人是指統(tǒng)治下的老百姓;其次則材料中,君子與小人是從德行修養(yǎng)方面來區(qū)分的,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小人是德性敗壞的人。(2)①君子與小人的志向不同:君子的志向是修持德行操守,小人追求更多的產(chǎn)業(yè)及個人私利。②行事原則不同:君子不易討好,但辦事秉公而行,衡量人的才能加以任用;小人寵愛阿諛奉承,但用人時會求全責怪,苛刻挑剔。③心態(tài)不同:君子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論;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懂得敬畏,不敬重在上位的人,蔑視圣人之言。(寫出隨意兩點即可)【參考譯文】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奔究底酉蚩鬃訂柺裁词菫檎?,說:“假如殺掉不守道義的人,來親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樣?”孔子答道:“您治理國政,哪里用得著殺人呢?您憧憬善道,百姓也就會從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風,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風吹拂,確定順風倒伏?!笨鬃诱f:“君子應當有三點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規(guī)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論。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畏懼,他輕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視圣人的言論?!笨鬃诱f:“君子所思的是德行,小人所思的是有利可圖;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僥幸?!笨鬃诱f:“為君子辦事很簡潔,但很難取得他的高興。不按正道去討他的寵愛,他是不會寵愛的;但是,當他運用人的時候,總是量才而用人。為小人辦事很難,但要取得他的高興則是很簡潔的。不按正道去討他的寵愛,也會得到他的寵愛;但等到他運用人的時候,卻是求全責怪?!?六)周而不比——正值的交往原則【內(nèi)涵解讀】(1)周而不比“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黨”,普遍團結人而不搞宗派,與眾人和諧相處,不拉小團體,不結黨營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寬廣,不心胸狹窄,不結黨營私,不解除異己;二要以道義為重,做人講忠信,辦事講原則,不唯利是圖,不相互勾結利用,不背信棄義,不以原則做交易。依據(jù)孔子關于交友的論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現(xiàn)在“群而不黨”“和而不同”,即交往應有確定的原則,出于正值的目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而不是朋比為奸。又提出三種“益友”與三種“損友”為交友的標準,應當與正直、誠信、博學多聞的摯友交往,而不與諂媚逢迎、看法偽善、夸夸其談的人相交。交友也應有度?!耙?guī)過勸善”是摯友的真正價值所在,但也有確定的限度,否則會使感情疏遠甚至反目成仇;摯友之間的交往應遵循適度原則,保持確定的距離,才能使彼此的關系更加和諧。對待摯友不“以言舉人”,也不“以人廢言”。(2)矜而不爭孔子認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爭,不是說沒有進取心,而是有進取心但不斤斤計較。君子在集體生活中,與他人和諧相處,關系融洽,為公共利益,為多數(shù)人的利益團結一樣,而恥于與少數(shù)人拉幫結派,相互勾結。(3)以直報怨“以直報怨”即以公允正直的看法對待損害自己的人,相對而言,“以德報怨”顯得過于寬厚;法家的“以牙還牙”“以怨報怨”顯得太褊狹。冤冤相報,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耙灾眻笤埂笔禽^高的一種境界。【語篇摘譯】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弊g文: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弊g文:孔子說:“有益的摯友有三種,有害的摯友有三種。跟正直的人交摯友,跟誠信的人交摯友,跟博學多聞的人交摯友,便有益了。跟諂媚逢迎的人交摯友,跟看法偽善的人交摯友,跟夸夸其談的人交摯友,便有害了。”3.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弊g文:孔子說:“君子不因為言論可取就選用一個人,也不因為人不行取就拒絕他的言論?!?.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譯文: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結交摯友,用摯友來協(xié)助仁德的培育。”5.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弊g文:孔子說:“君子莊重自持但不爭強好勝,合群團結但不結黨營私?!?.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弊g文:孔子說:“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就遠離怨恨了?!?.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譯文: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仇怨,怎么樣?”孔子說:“那用什么來回報恩德?應當用正直來回報仇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行則止,毋自辱焉?!弊g文:子貢問什么是交友之道??鬃诱f:“對摯友忠言相告,好話勸導,不聽就作罷,不要自討羞辱?!?.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摯友數(shù),斯疏矣?!弊g文:子游說:“服事君主煩瑣無度,就會遭到羞辱;與摯友相交煩瑣無度,就會遭到疏遠。”【信息對接】下列各項是對“周而不比”內(nèi)涵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周而不比”要求一個人在集體生活中,要與他人和諧相處,關系融洽,為公共利益,為多數(shù)人的利益團結一樣,不要與少數(shù)人拉幫結派,相互勾結。()B.與正直、誠信、博學多聞的摯友交往,而不是與諂媚逢迎、虛偽不一、夸夸其談的人相交是擇友的重要標準。()C.摯友之間的交往應遵循適度原則,保持確定的距離,才能使彼此的關系更加和諧。()D.要客觀全面地對待摯友,不因一言一行而偏頗地取舍一個人。()E.要以公允正直的看法來對待損害自己的人。()答案A項,1、5;B項,2;C項,8、9;D項,3;E項,7?!疽婪ㄐ≡嚒块喿x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莊子》)(1)第一則材料中,孔子的交友原則是。(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是否符合孔子的交友觀?結合孔子的交友觀談談你對“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相識。答案(1)誠信交往(或“客觀理性待人”)(2)(示例)符合。君子待人接物淡如清水,小人待人接物甜如甜酒??鬃犹岢芭c人為善”,激勵交往主體以和善的心地和開放的襟懷接納對方。孔子認為摯友之間應當講誠信,“與摯友交,言而有信”,而不是以利益相合。故淡如清水,相合為江河,而非酒與醴相合,久則敗壞。孔子強調(diào)君子“周而不比”“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以追求“和而不同”的和諧志向的人際交往狀態(tài)。故人際交往清凈如水,內(nèi)心純凈清澈亦如水?!緟⒖甲g文】孔子說:“君子不因為言論可取就選用一個人,也不因為人不行取就拒絕他的言論?!薄岸揖拥慕徽x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泊卻心地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大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七)誨人不倦——科學的教化理念【內(nèi)涵解讀】(1)孔子的教化思想①有教無類。有教無類是指對教化對象一視同仁,沒有區(qū)分。它不是教學方法,孔子的教學方法是因材施教,二者是有區(qū)分的。②啟發(fā)誘導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假如學生未進入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就不牽強施教??鬃犹厥庵匾曌寣W生依據(jù)已知事物的學問、閱歷有所發(fā)揮,他與子夏對《詩經(jīng)》的探討引發(fā)子夏的頓悟,就是最好的例證。③因材施教原則??鬃恿粢鈱W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教化內(nèi)容,分科教化,定向培育。(2)孔子的治學思想所謂“述而不作”,是指只綜合、闡述和宣揚古代前賢的理論、學說、主見,而不創(chuàng)新立異、獨立新說。這是孔子虛心的說法,也跟他的政治傾向有關??鬃犹岢皬投Y”,憧憬周朝的禮儀、制度、文化,而當時的現(xiàn)實是“禮樂崩壞”,所以他更認為要大力宣揚古代文化。對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說明孔子“復古”的政治立場,以古代禮樂作為最高的標準;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綜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體系,有創(chuàng)新在,并非“傳聲筒”,更非今日一些“學者”東拼西湊、剪剪貼貼可比?!菊Z篇摘譯】1.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弊g文:孔子說:“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習染不同而使品德智力相差很遠。”2.子曰:“有教無類。”譯文:孔子說:“對任何人都賜予訓誨,沒有種類的區(qū)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譯文:孔子用四種內(nèi)容來教化學生:歷史文獻,社會實踐,待人盡心竭力,辦事誠懇可信。4.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譯文:孔子說:“說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當?只不過在這上面做起來不厭煩,教別人不懈怠,只可說是如此罷了。”5.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弊g文:孔子說:“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想說出來而不能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舉一方給他看而他不能聯(lián)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6.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譯文:子路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說:“有父兄在世,(應當先聽聽父兄的看法,)怎么能聽到就去做呢?”冉有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說:“聽到就去做。”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就去做嗎’,先生說‘有父兄在世’;冉求問‘聽到就去做嗎’,先生說‘聽到就去做’。我鬧不明白,大膽地問一問?!笨鬃诱f:“冉求做事畏縮,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志氣過人,所以要壓一壓他。”7.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譯文:孔子說:“傳述而不創(chuàng)作,信任并寵愛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為老彭?!薄拘畔印肯铝懈黜検菍鬃咏袒枷雰?nèi)涵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孔子主見對教化對象一視同仁,不要因為人的高下、貴賤、智愚的不同而區(qū)分對待。()B.孔子強調(diào)教學的啟發(fā)誘導原則,認為假如學生未進入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就不牽強施教。()C.孔子留意因材施教,即留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教化內(nèi)容,定向培育。()D.與孔子“復古”的政治立場有關,孔子在治學上提倡“述而不作”,但事實上,孔子在綜述古代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體系,是“述而作”。()答案A項,2;B項,5;C項,6;D項,7。【依法小試】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子路問:“聞斯①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耍蔬M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論語·先進》)【注】①斯:就。②兼人:勇于作為。請簡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內(nèi)容,并說明此則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樣的思想。解析找出孔子回答的原話,依據(jù)題目“簡要概述”的要求,在翻譯原句的基礎上概括。子路性格威猛,做事有時不免輕率,所以孔子要他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時最好向父兄請教后才去做。而冉有由于特性謙和,遇事往往畏縮,因此孔子要他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后立即去做??鬃佑靡煌艘贿M來教化弟子,以改正他們過與不及的毛病??鬃俞槍γ總€弟子不同的性格,賜予不同的教化,體現(xiàn)的是因材施教的思想。答案三次回答:①孔子告知子路不應聽到某種道理就立即去實行它,要先聽聽父兄的看法。②孔子告知冉有可以聽到某種道理就去實行它。③孔子認為冉有簡潔退縮,所以激勵他進?。徽J為子路勇于作為,膽子太大,所以要他謹慎些。思想:此則短文生動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化思想。【參考譯文】子路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說:“有父兄在世,(應當先聽聽父兄的看法,)怎么能聽到就去做呢?”冉有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說:“聽到就去做?!惫魅A說:“仲由問‘聽到就去做嗎’,先生說‘有父兄在世’;冉求問‘聽到就去做嗎’,先生說‘聽到就去做’。我鬧不明白,大膽地問一問?!笨鬃诱f:“冉求做事畏縮,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志氣過人,所以要壓一壓他。”(八)高山仰止——融洽的師生關系【內(nèi)涵解讀】“高山仰止”一章主要是領悟孔子作為一個老師與學生的融洽關系及其人格魅力。孔子的學問與道德是高不行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為傲??组T師生之間,融洽和諧,真誠相待。他賞罰公正,喜怒好惡從不掩飾??组T弟子即使受到老師的嚴厲斥責,也依舊理解老師、敬重老師。顏淵對老師的評價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子貢對老師也相當敬重,不能容忍別人對老師的詆毀,他把老師的學問比作“數(shù)仞之墻”,同時又把孔子比作“日月”,“無得而逾”??鬃訉Υ龑W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點兒架子也沒有。老師說錯話,學生可以反對;老師做錯事,學生可以不興奮??鬃訉W生的看法,有成果就表揚,有過錯就指責??鬃雨P愛學生猶如關愛自己的孩子?!菊Z篇摘譯】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譯文:孔子對顏淵說:“有人任用,就施展志向;沒人任用,就退隱全身。只有我和你能做到這樣吧!”2.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譯文:孔子說:“仲由那手瑟,怎么能在我這里彈呢?”學生們因此而不敬重子路。孔子又說:“仲由嘛,水平已經(jīng)登堂了,只是還沒有入室罷了?!?.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弊釉唬骸岸?!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譯文:孔子去武城,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鬃游⑽⒁恍?,說:“殺雞何必用牛刀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有地位的人學禮樂之道就會愛人,卑賤的人學禮樂之道就簡潔使喚。’”孔子說:“弟子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的話不過跟他開玩笑罷了?!?.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迷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弊g文:顏淵深深地感嘆道:“先生的學說,越仰視越覺得高大,越鉆研越覺得堅實。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先生擅長一步一步地誘導人,用文獻來豐富我的學問,用禮義來約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來。我已經(jīng)用完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創(chuàng)立,又是那么高遠。雖然想去追隨它,但無路可走了?!?.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譯文:孔子拜見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不興奮。孔子對他發(fā)誓說:“我要是做得不對,天厭棄我吧!天厭棄我吧!”6.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痹唬骸坝袘Q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譯文:顏淵死了。孔子去哭他,哭得異樣哀痛。跟隨的人說:“先生過哀了。”孔子說:“真的過哀嗎?不為這樣的人過哀還為誰呢?”【信息對接】下列各項是對孔門師生融洽相處情形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孔子特別觀賞顏淵,他的對出仕與退隱的人生看法的話,一方面顯示了儒家通權達變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氣度,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他對顏淵的高度評價。()B.孔子對待學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點架子也沒有。老師說錯話,學生可以反對;老師做錯事,學生可以不興奮。()C.孔子對學生的評價客觀公正,有不足就指出,有成果就表揚。()答案A項,1;B項,3、5;C項,2?!疽婪ㄐ≡嚒块喿x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迷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1)第一則材料運用的修辭手法,表達了孔子探望患病學生時心情的苦痛和無奈。(2)孔子通過平常的言行贏得了學生們的寵愛和崇敬,請結合上面的材料談談其理由,并作簡要分析。答案(1)反復(2)第一,孔子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切;其次,孔子不僅希望自己的學生“博學于文”,還希望學生“約之以禮”,更難得的是對學生實行了“諄諄教導”的教化方法?!緟⒖甲g文】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問他,從窗外握著他的手,說:“人就要沒了,真是命?。∵@個人竟得了這種??!這個人竟得了這種?。 鳖仠Y深深地感嘆道:“先生的學說,越仰視越覺得高大,越鉆研越覺得堅實。明明看它在前面,一下子又到了后面。先生擅長一步一步地誘導人,用文獻來豐富我的學問,用禮義來約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停不下來。我已經(jīng)用完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創(chuàng)立,又是那么高遠。雖然想去追隨它,但無路可走了?!?九)沂水春風——志向的禮治社會【內(nèi)涵解讀】“沂水春風”一章反映的主要是孔子禮樂治國的思想?!耙仕猴L”是禮樂治國精神的體現(xiàn),是國泰民安、和諧社會構想之縮影。曾點所描繪的這個境界,就是社會安定、國家自主、經(jīng)濟穩(wěn)定、天下太平,每個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語篇摘譯】1.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譯文:子路輕率連忙地回答說:“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外有敵軍進犯,內(nèi)又有饑荒發(fā)生;我來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備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義?!?.“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弊g文:孔子問:“冉求!你怎么樣?”冉求回答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小國,我來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衣食豐足。至于禮樂教化,那得有待君子推行了?!?.“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弊g文:孔子問:“公西赤!你怎么樣?”公西赤回答說:“不是說已經(jīng)能夠做到下面這類事,而是說情愿在這方面進行學習。宗廟祭祀的時候,或者外交會見的場合,我情愿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司儀?!?.“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亦各言其志也?!痹唬骸澳赫撸悍瘸?,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弊g文:孔子問:“曾點!你怎么樣?”曾晳彈瑟(已近尾聲,)瑟聲慢慢稀疏下來,(聽到老師叫他,)鏗的一聲,放下瑟站起來,回答說:“我的志向跟前面三位講的不同?!笨鬃诱f:“這有什么關系呢?不過是各自談談志向?!痹鴷懻f:“暮春季節(jié),換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約上五六個青年人,六七個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壇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薄拘畔印恳罁?jù)下面的提示填空。(1)人物的語言最能體現(xiàn)人物的特性,孔子的四位弟子針對治國志向的表述就顯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虛心謹慎,說話很有分寸;謙恭有禮,嫻于辭令;溫文爾雅而又放達瀟灑;坦誠直率,但也有些魯莽。(2)、、都明白“為國以禮”的道理,但只有對此理解更深刻。他用富于詩意的表述,描繪了一幅天下太平、社會安定、民眾自由歡樂的“禮治”圖景。答案(1)冉求公西赤曾晳子路(2)冉求公西赤曾晳曾晳【依法小試】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曾晳)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1)孔子“與點”的緣由是什么?(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緣由是什么?答案(1)曾點所描繪的春游圖景,是“為國以禮”的結果,與孔子的治國思想相同。(2)子路不知謙讓,本身就不符合“禮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緟⒖甲g文】孔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大幾歲,不要因為我年長的原因就不敢說話。你們平常總是說:‘沒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們,你們想做些什么呢?”子路輕率連忙地回答說:“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外有敵軍進犯,內(nèi)又有饑荒發(fā)生;我來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備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義?!笨鬃游⑽⒁恍ΑT鴷懻f:“暮春季節(jié),換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約上五六個青年人,六七個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壇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孔子深深地感嘆說:“我贊同曾點的志向!”(十)中庸之道——深刻的哲學才智【內(nèi)涵解讀】(1)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種溫柔主義,有持中、穩(wěn)健、理性、包涵、調(diào)和的特色,適用于社會改良和社會穩(wěn)定。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涵:①強調(diào)處事有“度”,過猶不及。就是說在相識和處理問題時,要選擇一個正確的立腳點,既反對過頭,又反對不及?!安患啊笔菦]有達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謹、保守;“過”則是超過了“中”,其緣由在于太放縱、激進。兩者盡管趨向相反,但都違反了客觀規(guī)律,都偏離了中道而走向了極端??鬃诱J為中道的標準應當是仁義之道。②強調(diào)符合社會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與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義的就去做,不符合道義的就不做。③強調(diào)溫柔處事。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的,人的氣質(zhì)、德行、作風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對立的雙方應相互牽制,相互補充,這樣才符合中庸之道。④強調(diào)“權”的重要性。“權”是通權達變,一切事物在依據(jù)常規(guī)不斷發(fā)展變更的同時,可能出現(xiàn)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狀況。而中庸之道必需與之相適應,所以,當在具體實踐中運用“中”這一基本原則時,還必需依據(jù)實際狀況有所變通。(2)和而不同事物通過變革達到實質(zhì)上的統(tǒng)一或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叫作“和”;掩蓋或否定事物的沖突,只求表面上的整齊一樣,謂之“同”。君子可以與四周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但他對待任何事物都必需經(jīng)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索,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樣,而不講求原則?!菊Z篇摘譯】1.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弊g文:子貢問道:“顓孫師和卜商誰強一些?”孔子說:“顓孫師做得過頭,卜商做得不夠?!弊迂曊f:“那么顓孫師強一些嗎?”孔子說:“過頭與不夠是一樣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弊g文:孔子說:“君子調(diào)和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調(diào)和。”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弊g文: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人,既不親近哪個,也不疏遠哪個,而是和義在一起?!?.子曰:“鄉(xiāng)原,德之賊也?!弊g文:孔子說:“不講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壞者?!?.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行行也。”譯文:有子說:“禮的運用,以和諧為貴。先代圣王的治道,這是最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這一原則。但也有行不通的時候:只知和諧為貴而一味求和,不以禮儀加以節(jié)制,那也就行不通了?!薄拘畔印肯铝懈黜検菍Α爸杏怪馈彼枷雰?nèi)涵的具體解讀,請將前面“語篇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lián)的原文序號填在對應項后括號內(nèi)。A.“中庸之道”強調(diào)處事有“度”,過猶不及。就是說在相識和處理問題時,要選擇一個正確的立腳點,既反對過頭,又反對不及。()B.“中庸之道”強調(diào)符合社會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與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義的就去做,不符合道義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夠了,就是一個君子了。()C.“中庸之道”強調(diào)“權”的重要性?!皺唷笔峭噙_變,一切事物在依據(jù)常規(guī)不斷變更發(fā)展的同時,可能出現(xiàn)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狀況。而“中庸之道”必需與之相適應,所以,當在具體實踐中運用“中”這一基本原則時,還必需依據(jù)實際狀況有所變通。()D.“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義,它提倡在保持穩(wěn)定下允許有不同看法,反對表面上的強求統(tǒng)一,反對無是非原則的處事為人。()答案A項,1;B項,3;C項,5;D項,2、4?!疽婪ㄐ≡嚒块喿x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中庸》)(1)上面兩則材料體現(xiàn)了儒家的思想。(2)依據(jù)兩則材料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對上述儒家思想的相識。答案(1)中庸(2)儒家的“中庸”思想強調(diào)過猶不及、和而不流、不偏不倚等,它是儒家重要的道德實踐原則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對個人修養(yǎng)、人際關系、家國和諧等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對現(xiàn)今建設和諧社會有重大的意義。【參考譯文】子貢問道:“顓孫師和卜商誰強一些?”孔子說:“顓孫師做得過頭,卜商做得不夠?!弊迂曊f:“那么顓孫師強一些嗎?”孔子說:“過頭與不夠是一樣的?!逼返赂呱械娜撕晚樁煌骱衔郏@才是真強??!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其他文化經(jīng)典思想內(nèi)涵(一)《孟子》思想內(nèi)涵1.性善理論性善理論是孟子整個思想的核心。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①人天性就具有“不學而能”的“良能”與“不慮而知”的“良知”;②人皆有憐憫之心、羞惡之心、敬重之心、是非之心。但是,人類這種“善性”是要呵護和培育的。因為孟子所謂的“善性”不是說現(xiàn)實社會中每個人都是善的,而是指每個人的資質(zhì)中均有善的可能和傾向。因此,性善論其實僅僅指人在本質(zhì)上具有善的潛能。它必需經(jīng)過自我修養(yǎng),才能發(fā)展為完善的道德;否則,外來的破壞,都可能使其“失其本心”。應如何培育呢?首先要有從善如流的愿望,其次要通過自我反省的修養(yǎng)方法去找尋失掉了的善心。孟子還認為,在道德修養(yǎng)過程中必需留意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性善論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論基礎。2.仁政學說孟子的仁政學說包括三大方面:(1)民本思想。這是孟子思想的精華。體現(xiàn)在:①關注民生;②順應民心;③敬重民意。(2)仁政思想:①養(yǎng)民;②利民之產(chǎn);③使民以時(征用百姓要不違農(nóng)時);④取民有制——反對重賦,稅率應以合理、適度為標準。(3)王道思想:①要憑道德力氣實行仁政,而非依仗武力統(tǒng)一天下;②要保民而王,確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③要以德治國。3.道德修養(yǎng)學說孟子特別重視修養(yǎng),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的自覺性,認為道德修養(yǎng)是搞好政治的根本。(1)反求諸己。道德修養(yǎng)除了接受外部的教化外,更重要的還是依靠自己的反省和體悟:要改過遷善,主動學習別人的善行。(2)善養(yǎng)“浩然之氣”。道德修養(yǎng)要追求“浩然正氣”的崇高境界。所謂“浩然正氣”,是一種特別宏大、剛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氣。如何蓄積這種“浩然正氣”呢?一要持志養(yǎng)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意志;三要“故意養(yǎng)性”,清心寡欲。(3)塑造“大丈夫”人格。這種人格是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猛不能屈”。全部的人在人性與人格上都是同等的。(4)重義輕利。去利懷義,舍利取義。4.立身處世學說孟子認為立身處世要“明人倫”,以孝悌為本:對一切人的愛,要從對自己親人的愛做起,“孝悌”是仁義的根本。要真誠做人:誠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銷售代理合同標準范本
- 2025年度快遞物流服務質(zhì)量提升服務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高鐵信息系統(tǒng)電腦設備采購合同
- 2025年度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貸款擔保合同3篇
- 2025年高科技廠房建筑設計與施工總承包協(xié)議4篇
- 2024年05月2024銀行校園招考微信群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園區(qū)場地租賃及合作開發(fā)協(xié)議4篇
- 2024年04月安徽農(nóng)商銀行社會招考筆試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版加工服務與協(xié)作協(xié)議版B版
- 2024版無償車庫租賃協(xié)議樣本版B版
- 影視劇制作投資分紅協(xié)議
- 2024-2025學年成都青羊區(qū)九上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競聘醫(yī)院內(nèi)科醫(yī)生崗位演講稿模版(3篇)
- 虛擬貨幣地址分析技術的研究-洞察分析
- 綠色供應鏈管理制度內(nèi)容
- 心理學基礎知識考試參考題庫500題(含答案)
- 電力智慧檢修安全運行三維可視化管理平臺建設方案
- 一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集錦
- 消防安全應急預案下載
- 《北航空氣動力學》課件
- 附件:財政業(yè)務基礎數(shù)據(jù)規(guī)范(3.0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