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_第1頁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_第2頁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_第3頁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_第4頁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版《3年中考2年模擬》專用資源19/19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夯基提能作業(yè)題組一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A組基礎題組一、選擇題1.(周口淮陽統(tǒng)考,12)下列現(xiàn)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A.蠟燭燃燒時慢慢變短B.白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質量不變C.鐵釘生銹后質量增加D.水結冰質量不變2.(洛陽期末統(tǒng)考,8)欒川縣雞冠洞被譽為“北國第一洞”,溶洞中形態(tài)各異的石筍和鐘乳石在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其中一個化學反應是Ca(HCO3)2X↓+CO2↑+H2O,則X的化學式是()A.CaO B.CaCO3C.Ca(OH)2 D.CaO23.(焦作一模,10)年11月5日,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了2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wèi)星,此運載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2+2R3N2↑+4H2O+2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偏二甲肼中碳的質量分數(shù)為40%B.R的化學式是N2H4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生成N2和H2O的質量比為14∶94.(洛陽統(tǒng)考,11)某同學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將它們混合在一密閉容器中加熱。一段時間后,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判斷錯誤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23063反應后質量/g122x3A.x=24B.丁可能是催化劑C.反應中甲和丙的質量比是1∶2D.容器內發(fā)生的是分解反應5.(新鄉(xiāng)二模,11)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g7.800.605.003.40反應后的質量/gx0.608.202.76A.表中x的值為9.36B.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C.a、d兩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之和一定等于c物質中元素的種類D.若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5,則反應中c、d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5∶16.(河南中考,11,1分)硝酸銅受熱分解會產生一種污染空氣的有毒氣體,該氣體可能是()A.N2 B.NO2C.NH3 D.SO27.(周口一模,3)某有機物與氧氣充分反應,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O B.H、OC.C、H D.C、H、O8.(四川成都中考,11,3分)用下圖所示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能達到實驗目的的物質組合是()A.鋅和稀硫酸 B.碳酸鈉和稀鹽酸C.鐵和硫酸銅溶液 D.氯化鈉和稀鹽酸9.(天津中考,10,2分)在反應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gC。又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A.23 B.46 C.92 D.9610.(云南昆明中考,18,3分)在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3.1B.該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比為14∶85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二、填空題11.(河南中原名校第一次大聯(lián)考,20)現(xiàn)有6.2g未知物和氧氣充分反應,經測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5.4g水。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是g,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

12.(河南中考,16,2分)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化學方程式為;以上反應生成的酸能與堿中和,如果將Cl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化學方程式為。

13.(河南中考,17,2分)在點燃條件下,2.6gC2H2與7.2g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則x=;化學方程式為。

三、簡答題14.(洛陽期末統(tǒng)考,21)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小華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反應前,托盤天平的指針指向刻度盤中間,兩種物質混合反應后發(fā)現(xiàn)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什么?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組提升題組一、選擇題1.(新鄉(xiāng)一模,14)某純凈物3g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純凈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該反應中O2和CO2的質量比為14∶11C.該反應中O2和H2O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7∶6D.該純凈物中C、H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42.(焦作一模,14)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鈣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冷卻,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4.0g,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50%,則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A.0.8gB.1.0gC.1.6gD.3.1g3.(開封西南學區(qū)聯(lián)考,10)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純凈物乙醇氧氣二氧化碳水X反應前質量/g2.34.0000反應后質量/g002.22.7待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后X的質量為1.5g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D.X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14.(湖北黃岡中考,25,2分)一定質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甲烷完全反應,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總質量為20.8g,其中H2O的質量為10.8g,則CO2的質量為()A.5.6g B.8.8g C.4.4g D.4.8g二、填空題5.(平頂山二模,19)現(xiàn)有6.4g未知物和氧氣充分反應,經測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是,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6.(鄭州二模,18)2.2g有機物X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無其他生成物),則該物質中含有元素,各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

7.(安陽一模,19)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如果氧氣不足,還會生成一氧化碳,取一定質量的甲烷和25.6g氧氣在密閉容器中點燃,恰好完全反應,生成agCO、bgCO2和18gH2O,a+b=。

8.(鄭州月考,19)13.8g乙醇與一定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6.2g水,同時得到CO和CO2的混合物25.2g,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g,CO和CO2的混合物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題組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簡單計算A組基礎題組一、選擇題1.(中原名校第二次大聯(lián)考,9)下列化學方程式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A.用燒堿溶液吸收有害氣體SO2:2NaOH+SO2Na2SO4+H2OB.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的原因:CO2+H2OH2CO3C.證明金屬銅的活動性大于金屬銀:Cu+AgNO3CuNO3+AgD.工業(yè)制取燒堿:Na2CO3+Ca(OH)2CaCO3+2NaOH2.(周口沈丘一模,6)下列化學方程式中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的原因:SO3+H2OH2SO4B.處理硫酸廠的廢水:2NaOH+H2SO4Na2SO4+2H2OC.用小蘇打治好胃酸過多癥:NaHCO3+HClNaCl+CO2↑+H2OD.工業(yè)上用熟石灰制燒堿:Ca(OH)2+2NaNO3Ca(NO3)2+2NaOH3.(鄭州一模,14)在2A+3B2C+4D中,3.2gA與9.6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6gC,已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則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A.16B.28C.44D.644.(鄭州二模,14)有一包鎂和氧化鎂的混合物共6.4g,與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4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A.1.6g B.2.4g C.3.2g D.4.0g5.(湖南衡陽中考,7,2分)下列敘述符合實際且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NaOH+HClNaCl+H2OB.碳酸鈉溶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Na2CO3+Ca(OH)22NaOH+CaCO3↓C.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H2O2H2↑+O2↑D.高爐煉鐵的反應原理:Fe2O3+3COFe+3CO26.(河南中考,12,1分)現(xiàn)有10.6g碳酸鈉和8.4g碳酸氫鈉,分別與過量鹽酸反應,其中()A.碳酸鈉消耗的氯化氫多B.碳酸鈉生成的二氧化碳多C.碳酸氫鈉消耗的氯化氫多D.碳酸氫鈉生成的二氧化碳多7.(安陽模擬,13)鎂鋁合金xg和足量的鹽酸反應后可生成0.1gH2,則x值可能為()A.0.8 B.1C.1.5 D.無法確定二、填空題8.(洛陽統(tǒng)考,19)圖中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會生成C和D,其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A分子中含個原子。

(2)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是。

9.(江蘇蘇州中考,28,10分)根據(jù)下列反應事實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1)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

(2)在塵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SO3):。

(3)Cu和AgNO3溶液反應,生成Cu(NO3)2溶液和Ag:。

(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鐵(Fe3O4)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三、簡答題10.(河南省實驗中學內部摸底卷,21)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反應原理。(1)乙醇(化學式為C2H5OH)用作燃料。(2)電解食鹽水可得到燒堿、氫氣和氯氣。11.(平頂山二模,21)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古代詩詞對化學變化也有描述。明朝詩人于謙的《石灰吟》中有詩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請寫出這兩句詩涉及的反應方程式。(寫出一個即可)(2)生活中為了防止菜刀生銹,常用哪些措施?(寫出一種即可)四、計算題12.(河南中考,25節(jié)選,3分)(4)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稱取10g石灰石(雜質不參加反應)放入燒杯中,加入10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106.7g(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請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B組提升題組一、選擇題1.(南陽一模,10)下列生產、生活中所體現(xiàn)的化學反應原理正確的是()A.用赤鐵礦和一氧化碳煉鐵:CO+Fe2O3Fe+CO2B.用鹽酸除鐵銹:Fe2O3+6HCl2FeCl2+3H2OC.用酒精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D.用氫氧化鎂治療胃酸過多癥:H2SO4+Mg(OH)2MgSO4+2H2O2.(河南平頂山一模,14)取鎂、碳酸鎂組成的固體混合物20.4g,放入325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得到5.4g氣體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溶液,則原固體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為()A.4.8g B.9.6g C.13.6g D.16.8g3.(開封一模,14)向盛有5g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的燒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測得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為104.96g。則該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是()A.26% B.36% C.63% D.74%二、填空題4.“少一些煙塵,多一片藍天,建設文明城市,人人有責”。(1)汽車尾氣在裝有催化劑的凈化器中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下圖表示:①該反應中沒有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②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煤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之一,可用來測定雨水的酸堿度,請你提出一條防止酸雨發(fā)生的建議:。

5.(湖北黃岡中考,27,5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請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是由于,因此它們的物理性質存在著較大差異;

(2)用一氧化碳和磁鐵礦石(主要成分是Fe3O4)煉鐵,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用鹽酸除去自行車鋼圈上的鐵銹,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鋁制品形成致密保護膜的化學方程式是;

(5)氫化鎂(MgH2)是一種貯氫合金,當它與H2O混合時釋放出氫氣,同時生成一種堿,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三、簡答題6.(河南預賽卷,30)閃電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據(jù)統(tǒng)計,地球上平均每年發(fā)生31萬余次的閃電,每當電閃雷鳴時,空氣中的氮氣在閃電條件下與氧氣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氣體。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氣略大,常溫下易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最終轉化成促進植物生長的硝酸鹽而被植物吸收。請寫出以上涉及的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7.(鄭州一模,22)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涉及的化學變化有多個。請寫出本實驗中體現(xiàn)下列物質化學性質的化學方程式。(1)一氧化碳(2)二氧化碳(3)酒精四、計算題8.(山西中考,30,6分)在一次實驗課上,同學們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他們稱取了24.5g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shù)為20%,加熱到完全分解。請你通過計算,得出他們制得氧氣的質量是多少?9.(新疆烏魯木齊中考,16,4分)碳酸氫鈉用于焙制糕點,在270℃時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F(xiàn)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改變。計算容器中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10.(湖南長沙中考,48,6分)小英同學用某鐵合金樣品做了如下實驗:稱量11.4g樣品,放入質量為40g的燒杯中,再往燒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反應完畢后稱量,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總質量為251g。求:(1)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為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答案精解精析題組一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A組基礎題組1.D凡是化學變化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水結冰質量不變,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由液態(tài)水變?yōu)楣虘B(tài)水,屬于物理變化,不可以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故選D。2.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推知X的化學式是CaCO3。3.AA項,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460×100%=40%,該項正確;B項,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推知R的化學式是N2O4,不是N2H4,該項錯誤;C項,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物質,不屬于分解反應,該項錯誤;D項,生成N2和H2O的質量比為(3×28)∶(4×18)=7∶4.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2+30+6+3=12+2+x+3,解得x=24,A項正確;丁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B項正確;反應中甲和丙的質量比是(12-2)∶(24-6)=5∶9,C項錯誤;反應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大的是生成物,故該反應可表示為乙甲+丙,屬于分解反應,D項正確。5.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x=(7.80+0.60+5.00+3.40)-(0.60+8.20+2.76)=5.24,故A錯誤;根據(jù)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可推知該反應的表達式為a+dc,其中物質b的質量未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可見該反應為化合反應,故B錯誤;反應物a、d兩種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物質中元素的種類,故C正確;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5,反應中c、d的質量之比為(8.20-5.00)∶(3.40-2.76)=5∶1,設反應中c、d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x∶y,則x∶5y=5∶1,解得x∶y=25∶1,故D錯誤。6.B硝酸銅由銅、氮、氧三種元素組成,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推知,硝酸銅受熱分解產生的有毒氣體中不可能含有氫元素和硫元素,故C、D錯誤;N2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毒氣體,故A錯誤。7.C某有機物與氧氣反應后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說明反應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由于氧氣中含氧元素,故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CA項,鋅和稀硫酸反應會生成氫氣,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B項,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D項,氯化鈉和稀鹽酸不反應,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9.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所以生成D的質量為2.3g+4.8g-4.4g=2.7g。設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A+3B2C+3Dx3×182.3g2.7gx3×x=46故選B。10.B根據(jù)反應前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各物質的總質量,則有10+3.5+10+6=8.6+3.5+x+14.5,解得x=2.9,A說法錯誤;該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比為(10-8.6)∶(14.5-6)=14∶85,B說法正確;反應后質量增加的為生成物,質量減少的為反應物,由此可知丁為生成物,甲、丙為反應物,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符合“多變一”的特征,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C說法錯誤;反應前后乙的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加反應的雜質,D說法錯誤。11.答案6.41∶1C2H6O2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4.4g+2.8g+5.4g-6.2g=6.4g;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4.4g44∶2.8g28=1∶1;根據(jù)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求得四種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6.4g32∶4.4g44∶2.812.答案Cl2+H2OHCl+HCl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解析由題圖可知,該圖表示的反應中,反應物是氯氣和水,生成物是鹽酸和次氯酸,因此化學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將氯氣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中,鹽酸與其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次氯酸與其反應生成次氯酸鈣和水,因此氯氣通入石灰乳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13.答案1.44C2H2+9O26CO2+4H2O+2CO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2.6+7.2=6.6+1.8+x,則x=1.4;C2H2、O2、CO2、H2O、CO在化學反應中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6g26∶7.2g32∶6.6g44∶1.8g18∶1.14.答案反應未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生成的氫氣逸散到空氣中(合理即可)。Fe+2HClFeCl2+H2↑解析裝置沒有密閉,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產生的氫氣逸散到空氣中,所以天平不平衡。B組提升題組1.D根據(jù)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可分別計算出碳元素、氫元素的質量為2.4g、0.6g,二者質量之和恰好等于純凈物的質量3g,說明該純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氫元素,不含氧元素,A正確;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推算出,氧氣的質量=8.8g+5.4g-3g=11.2g,則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11.2∶8.8=14∶11,B正確;反應中氧氣和水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11.2g32∶5.4g2.B剩余固體的質量為4.0g,其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50%,則剩余固體中含有鈣元素的質量為4.0g×50%=2.0g,則原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為2.0g,由此求出原碳酸鈣的質量為2.0g÷401003.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計算反應后X的質量為1.4g,A錯誤;題中反應可表示為:C2H5OH+O2CO2+H2O+X2.3g 4.0g 2.2g 2.7g由此可計算出C2H5OH、O2、CO2、H2O四種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3g46∶4.0g32∶2.2g44∶2.7g18=2∶4.C甲烷(CH4)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也為3∶1。10.8gH2O中氫元素的質量為10.8g×218×100%=1.2g,則CO和CO2中總的碳元素的質量為1.2g×3=3.6g。設生成的CO的質量是x,CO2的質量為y,則x+y=20.8g-10.8g=10g,1228x+12445.答案8.0g1∶1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4.4g+2.8g+7.2g-6.4g=8.0g;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4.4g44∶6.答案碳、氫3∶8(或氫、碳8∶3)解析利用“元素的質量=物質的質量×物質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可計算:6.6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1.8g,3.6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0.4g,碳、氫元素質量之和=1.8g+0.4g=2.2g,恰好等于有機物X的質量,故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8g12∶7.答案CH4+2O2CO2+2H2O15.6解析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氣不足,還生成一氧化碳,反應表達式為CH4+O2CO2+CO+H2O,18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2g,由上述表達式可知,水中的氫元素與甲烷中的氫元素質量相等,因此甲烷的質量為2g÷416×1008.答案27.62∶5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16.2g+25.2g)-13.8g=27.6g;CO和CO2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與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相等,故碳元素的質量=13.8g×2446×100%=7.2g;則CO和CO2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25.2g-7.2g=18g;故CO和CO2的混合物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2g∶18g=2∶5。題組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簡單計算A組基礎題組1.BA項,燒堿與有害氣體SO2反應,生成物是Na2SO3和H2O,錯誤;B項,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呈酸性),是因為二氧化碳被水吸收生成了碳酸,碳酸呈弱酸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正確;C項,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硝酸銅的化學式應為Cu(NO3)2,該項錯誤;D項,化學方程式中生成的碳酸鈣沉淀未標明沉淀符號“↓”。2.C正常雨水偏弱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故A不正確;處理硫酸廠的廢水一般不用氫氧化鈉,因為氫氧化鈉價格高,經濟上不劃算,常常用廉價易得的氫氧化鈣等物質處理酸性廢水或中和酸性土壤,故B不正確;氫氧化鈣和硝酸鈉不能反應,因此不能用氫氧化鈣和硝酸鈉制取氫氧化鈉,故D不正確。3.B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質量為3.2g+9.6g-5.6g=7.2g;設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則有:2A+3B2C+4D 2x 4×18 5.6g 7.2g2x4×4.A鎂和氧化鎂與稀硫酸反應均生成硫酸鎂,混合物中的鎂元素全部轉化到硫酸鎂中,硫酸鎂的質量為24g,其中鎂元素的質量為24g×241205.BA項中氫氧化鈉有強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C項中生成物為水和氧氣,不符合客觀事實;D項中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故錯誤。6.A已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實際質量之比與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恰好相等,由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和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10.6g碳酸鈉和8.4g碳酸氫鈉分別和過量鹽酸反應時,消耗的氯化氫質量分別為7.3g和3.65g;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一樣多,均為4.4g,故選A。7.B本題可利用“極值法”取平均值進行計算。即把0.1g的氫氣分別看成是鎂、鋁與鹽酸反應生成的,分別計算出需要鎂的質量為1.2g、需要鋁的質量0.9g,則x應介于0.9~1.2之間,故選B。8.答案(1)4(2)4NH3+3O22N2+6H2O(3)17∶24解析(1)由圖可知,A的化學式是NH3,一個A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2)A和B的化學式分別是NH3和O2,C和D的化學式分別是N2和H2O,因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2N2+6H2O。(3)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為(4×17)∶(3×32)=17∶24。9.答案(1)2H2O22H2O+O2↑(2)2SO2+O22SO3(3)Cu+2AgNO3Cu(NO3)2+2Ag(4)2NaOH+CuSO4Cu(OH)2↓+Na2SO4(5)Fe3O4+4CO3Fe+4CO210.答案(1)C2H5OH+3O22CO2+3H2O(2)2NaCl+2H2O2NaOH+H2↑+Cl2↑11.答案(1)CaO+H2OCa(OH)2[或Ca(OH)2+CO2CaCO3↓+H2O](2)擦干。(或保持干燥或涂油等,合理即可)解析(1)“粉骨碎身”是指塊狀的生石灰與水反應變成粉末狀的熟石灰,“要留清白”是指石灰漿粉刷墻壁后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變成白色沉淀碳酸鈣,使墻壁顯得雪白光亮,因此化學方程式是CaO+H2OCa(OH)2或Ca(OH)2+CO2CaCO3↓+H2O。(2)生活中防止菜刀生銹的措施常常是保持菜刀表面潔凈、干燥或涂油等(一般不采用刷漆等涂保護層的方法)。12.答案(4)解: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O2的質量為:100g+10g-106.7g=3.3g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3.3g10044=x3.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7.答: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75%。B組提升題組1.CA中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B中生成物應是FeCl3而不是FeCl2;C中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正確;D中胃酸中含有的是鹽酸,而不是硫酸。故選C。2.C鎂、碳酸鎂均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即混合固體中的鎂元素全部轉化到硫酸鎂中,由題意可知,反應后硫酸鎂溶液的總質量為325g+20.4g-5.4g=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