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練評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秋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練評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秋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練評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秋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練評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秋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練評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必備學問基礎練進階訓練第一層學問點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1.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各種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國人的日常飲食。米飯,恒久是江南餐桌上最終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飯的古人類是()A.元謀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文化一詞源于拉丁語cultura和colere,本意為耕作、栽培、哺育等,在印歐語系kwel字根,則有翻動一塊土地、運轉(zhuǎn)與耕種之意?!睋?jù)此推斷,中國的文化源頭應始于()A.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B.文獻與考古中考證出的夏朝C.進入青銅時代的商朝D.封邦建國體制建立后的西周3.考古學者認為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形態(tài)發(fā)生重大改變,故稱之為“新石器革命”。學者認為這是一場革命的主要依據(jù)是A.交通改善,促進文化與商業(yè)溝通B.運用銅器來制作工具,從事生產(chǎn)C.起先運用文字,社會組織困難化D.從事農(nóng)業(yè)活動,以耕作取代采集學問點二從部落到國家4.禹死后,啟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啟位,啟殺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zhàn)于甘”。這一記載表明()A.禹禪讓于啟使華夏族分崩離析B.夏啟通過斗爭手段獲得了王位C.當時中國政治制度發(fā)生了變革D.父子相傳已成王位繼承的定制5.商代出土的甲骨文無疑已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字之一。它的美術性格也帶有詩意,使書寫者和視察者同一的運用某種想象力。因而上海人的滬語發(fā)音軟如法語,廣東人的粵語發(fā)音硬如德語,也能使同一文字相互會意。這表明,此種書寫的方式()A.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團結B.促進了官方文字的統(tǒng)一C.得益于青銅技術的進步D.符合了士的階層的審美學問點三商和西周6.周公允定了商朝舊貴族的叛亂后,除了封親周的殷商舊貴族微子啟于宋(都商丘)之外,還在其周邊分封了一些曾被商滅國的古代先王的后裔為諸侯。這表明()A.舊貴族勢力強大占據(jù)中原B.周朝統(tǒng)治者實行戰(zhàn)略收縮C.分封格局有利于加強統(tǒng)治D.同姓諸侯分布于戰(zhàn)略要地7.孔子曾經(jīng)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歷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東周的前期大體相當,所以后人就將東周的前期稱為春秋時期。該時期始于()A.“國人暴動”B.周平王東遷洛邑C.齊桓公成為霸主D.韓趙魏三家分晉關鍵實力綜合練進階訓練其次層1.農(nóng)學家周季維在河姆渡出土的稻粒形態(tài)分析鑒定書中指出:“在同層積累中尚存大量空秕稻殼及稻葉、莖稈凝塊……證為水生型一年生栽培稻,而非采集稻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稻。”該鑒定表明()A.中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B.黃河下游領先進入農(nóng)業(yè)社會C.河姆渡先民已勝利培育水稻D.新石器時代農(nóng)耕技術較粗糙2.從夏禹到夏桀,共傳14代、17王,用歲471年。從商湯到商紂,共傳17代、31王,用歲496年。材料主要說明夏商實行()A.封邦建國B.王權至上C.王位世襲制D.宗法制3.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商王求豐年和降雨的卜辭,但驚奇的是他們不是干脆向他們心目中的最高神——“帝”懇求,而是托祖先轉(zhuǎn)達。據(jù)此我們可以判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國家大事完全通過占卜來確定C.王權具有神奇色調(diào)D.崇拜祖先的宗法觀念已經(jīng)形成4.西周前期的師旂鼎銘文記載,師旂因其屬下不從周王出征,便派屬吏弘向伯懋父告狀,伯懋父判懲罰金三百金,但他們拒不交納,師旂只得把判詞記在鼎上。這反映出西周前期()A.周王丟失“天下共主”的地位B.起先出現(xiàn)以下犯上的情形C.等級制度遭受抵制D.周王實行寬厚的德治5.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了商王的世系,但長期以來并不能確定該記載是否真實。19世紀末20世紀初殷墟甲骨文的發(fā)覺,證明《史記》的記載基本上是正確的。這說明()A.考古資料比文獻材料更真實B.歷史記載不存在純粹客觀性C.歷史記載必需經(jīng)過考古發(fā)覺證明D.考古發(fā)覺是歷史探討的重要依據(jù)6.“(中國政制)達臻‘文明’一途,實因歸功于西周的創(chuàng)制……西周政治里明顯有深厚的貴族色調(diào),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后一統(tǒng)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毕铝袑Σ牧系慕庾x最合理的是()A.“西周的創(chuàng)制”主要指從西周起先實行的分封宗法制B.“貴族色調(diào)”是因為分封制與宗法制的結合C.“共主”指周王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對諸侯王的限制力很弱D.“地方分權體制”是指西周地方有較大自主權7.《孟子·滕文公上》記載西周的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井田制中公田面積最大B.私田歸勞動者全部C.土地不能隨意買賣D.勞動者要無償耕種公田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24年4月,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覺在京揭曉,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勝利入選。鄭韓故城是東周時期重要的都城遺址,高聳的城墻和完整的都城形制,宮殿區(qū)和青銅祭祀坑的發(fā)覺呈現(xiàn)了鄭韓故城在中國都城城市文明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1)西周滅商后,在今河南地區(qū)分封了眾多諸侯國以拱衛(wèi)王室,試舉一例。(2)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西周分封制對中國早期文明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學科素養(yǎng)升級練進階訓練第三層1.(素養(yǎng)——家國情懷)2020年4月4日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但是今年由于特別疫情緣由國家明令祭掃應當文明、有序,既能體現(xiàn)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符合國家法令要求。關于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與下列古代哪種制度有關()A.禪讓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王位世襲制2.(素養(yǎng)——史料驗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4年在山東東南沿海進行考古調(diào)查時發(fā)覺了兩城鎮(zhèn)遺址。該遺址位于日照市兩城鎮(zhèn)西北的一塊高坡上,“兩城遺址”的陶器以黑陶為主,磨光黑陶占較大比例,以薄如紙、黑如漆、硬如瓷的蛋殼陶水平最高?!ね吝z址與兩城遺址材料二材料三(1)依據(jù)材料一及所學學問,“兩城遺址”應當屬于什么“文化”遺存?為什么?(2)材料二圖一中的文化遺存分布具有什么特點?(3)為材料三圖二、圖三設計一個共同的主題。你認為哪幅圖中的文物更有價值?說明理由。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必備學問基礎練1.答案:D解析:我國較早種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元謀人和北京人還未過上農(nóng)耕生活,不會種植農(nóng)作物,故A、B兩項錯誤。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的農(nóng)作物是粟,故C項錯誤。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飯的古人類是河姆渡人,故D項正確。2.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中國文化的源頭應始于新石器時代,B、C、D三項都比A項的時間靠后,中國最早出現(xiàn)耕作、栽培、哺育是在新石器時代,故選A項。3.答案:D解析:依據(jù)材料“生活形態(tài)”可知,所謂新石器革命,指的是人們從事農(nóng)業(yè)活動,耕作取代采集,漸漸定居生活,D項正確;新石器時代的交通并無明顯改善,解除A項;新石器時代最主要的工具是石器制作,而非銅器,解除B項;新石器時代是氏族社會,其組織并不困難,解除C項。4.答案:C解析: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益(人名)干啟位,啟殺之”“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zhàn)于甘”指的是禹的兒子啟破壞禪讓制,憑借實力繼承父親的首領位置,即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這一記載表明當時中國政治制度發(fā)生了變革,故C項正確;啟不是通過禪讓制繼位的,故A項錯誤;啟也不是通過斗爭手段獲得王位的,故B項不符合史實;夏朝建立后,父子相傳和兄終弟及成為主要的王位繼承方法,故D項錯誤。5.答案:A解析:依據(jù)“上海人的滬語發(fā)音軟如法語,廣東人的粵語發(fā)音硬如德語,也能使同一文字相互會意”可知,材料認為上海和廣東雖然語音有所差別,但運用同一文字可以相互會意,這種書寫的方式促成中國人文化上的團結,故A項正確;B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解除;C項與青銅技術的進步無關,解除;材料反映的是同一文字的意義,并非強調(diào)士的階層的審美,解除D項。6.答案:C解析:材料中將“親周”的“微子啟”分封于“宋”,以統(tǒng)治殷商遺民,然后在宋的“周邊分封”“曾被商滅國的古代先王的后裔為諸侯”,這種分封格局有利于制約殷商遺民,加強統(tǒng)治。故答案為C項。周公分封舊貴族的目的是籠絡人心,維護統(tǒng)治,解除A項;周朝統(tǒng)治者實行戰(zhàn)略收縮的表述不符合史實,解除B項;材料不涉及同姓諸侯的分封狀況,解除D項。7.答案:B解析: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東周始于平王東遷,B項正確;“國人暴動”發(fā)生在西周后期,A項錯誤;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任諸侯霸主,C項不符合題意;三家分晉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D項不符合題意。關鍵實力綜合練1.答案:C解析:依據(jù)材料“證為水生型一年生栽培稻,而非采集稻,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稻”可知,河姆渡先民已經(jīng)勝利培育水稻,選項C正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解除A項;河姆渡位于長江流域,解除B項;選項D與題無關,解除。2.答案:C解析:從材料“從夏禹到夏桀,共傳14代、17王”“從商湯到商紂,共傳17代、31王”中可以看出,夏商時期實行的是王位世襲制。所以答案選C項。3.答案:D解析:依據(jù)材料可知,商王求豐年和降雨的“卜辭”不是向最高神—“帝”懇求,而是“托祖先轉(zhuǎn)達”,說明祖先在人們心目中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觀念已經(jīng)形成。因此D項正確。A項錯誤,依據(jù)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兩項錯誤,材料強調(diào)的是血緣宗法觀念,而不是占卜決策國家大事,也不是王權的神奇色調(diào)。 4.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師旂因其屬下不從周王出征,并且不聽從伯懋父的判決,說明等級制度遭到抵制,C項符合題意;周王丟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而材料中的時間是西周前期,不符合史實,A項解除;材料未涉及以下犯上的情形,強調(diào)的是等級制度受到抵制,B項解除;材料未涉及周王的德治,D項解除。5.答案:D解析:A項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B項歷史記載秉承還原歷史真相為原則所以存在純粹客觀性,C項與事實不符,D項最貼近題意。故選D。6.答案:B解析:由材料“實因歸功于西周的創(chuàng)制……西周政治里明顯有深厚的貴族色調(diào)”可知,分封制建立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的基礎上,兩者緊密結合,諸侯、卿大夫等皆世襲產(chǎn)生,故有“貴族色調(diào)”,故選B項。7.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依據(jù)“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可知,勞動者義務耕種公田,勞動者要無償耕種公田,D項正確;井田制是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土地不能隨意買賣,C項說法正確但與材料信息無關,解除;依據(jù)“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可知,井田制中公田面積不是最大,A項錯誤;私田、公田都屬于周王,B項錯誤。8.答案:(1)諸侯國:宋國,在今河南商丘;衛(wèi)國,在今河南北部地區(qū)。(舉一例即可)(2)影響:加強了周天子統(tǒng)治,擴大了疆域,推動了家國一體觀念形成;分封諸侯有很強的獨立性,后導致春秋時期諸侯爭霸。解析:第(1)問列舉在今日河南地區(qū)的西周封國,如宋國、衛(wèi)國。第(2)問回答分封制的影響,可從主動性和局限性兩個方面進行作答。學科素養(yǎng)升級練1.答案:B解析:清明節(jié)是祭祀先人的節(jié)日,和血緣有干脆關系。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只有宗法制和王位世襲制與血緣有關,而王位世襲制體現(xiàn)最高統(tǒng)治權,與一般民眾無關,所以B項正確。2.答案:(1)文化:龍山文化。緣由:龍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而且多為蛋殼陶。(2)分布廣泛(多元),以中原為中心(表現(xiàn)出統(tǒng)一性)。(3)主題:中華文明的起源。圖二更具史料價值。理由:圖二化石是原始人類的遺存,更接近歷史真實;圖三屬于后來探討者的復原圖,難免有探討者的主觀性。解析:第(1)問,“文化”,依據(jù)材料關鍵信息“該遺址位于日照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