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新未來大聯(lián)考2025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金科新未來大聯(lián)考2025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金科新未來大聯(lián)考2025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金科新未來大聯(lián)考2025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金科新未來大聯(lián)考2025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歷史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陜西魚化寨遺址距今約7000-6000年,由早及晚可細分為北首嶺期、半坡期和史家期。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北首嶺期該地已經開始種植粟和黍,但通過采集獲得的菱角、藜科植物種子仍然是重要食物資源。到史家期,通過采集野生植物獲取食物資源的必要性已經微不足道了。這說明當時A.社會經濟發(fā)展具有地域性B.南北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C.黃河流域經濟在全國領先D.農業(yè)生產逐漸取代采集漁獵2.春秋后期,許多貴族子弟逐漸喪失貴族身份,降為平民,作為低級貴族的士更是如此;與此同時,隨著平民接受教育,士的組成部分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士成為知識分子的統(tǒng)稱。這體現(xiàn)出當時A.宗族關系已徹底瓦解B.社會階層流動加快C.士階層成為社會主體D.官僚政治得到確立3.魏晉時期,儒家學者紛紛用無為解釋儒家的中庸之德,提出理想人格為“圣人”體“無”,即圣人一切順任內心本性而為。由此可推知,魏晉時期A.“三教合歸儒”局面形成B.統(tǒng)治者推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C.玄學影響了儒者的思維D.儒學的社會教化功能增強4.尚書省長官在唐初為宰相,而到了唐睿宗景云年間正式被排擠出宰相之列。中書省長官和門下省長官雖然一直可以參議政事,但自唐高宗永淳年間以后也逐漸被皇帝疏遠。這體現(xiàn)出當時·A.中樞運行機制調整B.政事堂地位抬升1C.中央集權不斷強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5.下表為鄭和及其船隊的部分活動。據此可知,鄭和下西洋時間活動1413年前往榜葛刺(今孟加拉國),吊唁其國王之喪,封授新王1414年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霍爾木茲島),賜給國王及諸臣錦綺彩帛等物1415年歸國途中,經蘇門答刺,該國國王向明朝申訴,部落貴族蘇斡刺領兵作亂。鄭和領兵擒蘇斡刺,押解回京師A.維護了睦鄰友好關系B.鞏固了朝貢體系C.抑制了西方殖民擴張D.開辟了海上絲路6.下圖為1892年《點石齋畫報》刊發(fā)的報道插圖,描繪了廣州博濟醫(yī)院醫(yī)生對婦女實施醫(yī)療的場景。該史料可用于說明A.通商口岸成為西學東漸窗口B.醫(yī)學救國成為社會共識C.清末新政推動社會文明開化D.西醫(yī)成為列強侵略手段7.1919年1月,北大教授李大釗幫助全國學生救國會出版了《國民》雜志,并積極撰文傳播新文化。在他的影響下,平民教育講演團成立。該演講團在4月前后曾圍繞山東問題作了一系列聲勢浩大的巡行講演活動。這體現(xiàn)出A.中共成立條件已經具備B.教育革新成為救國的主要手段C.思想啟蒙引導社會運動D.知識分子是五四運動的主力軍8.1936年起,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利用農民冬閑時間開設冬學。冬學的時政課本以白話文編寫,多使用地方方言,像“雇農”“貧農”這類專業(yè)詞匯,用“扛活的、賣工夫的、打閑的”等加以解釋。時政課本的這一編寫方式有利于A.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B.農業(yè)生產因時制宜C.增強農民對革命的認同).大生產運動的開展9.1948年6月,東北地區(qū)開始大規(guī)模推行通行趾制,即本地人出門一律向保長領取通行證,現(xiàn)役適齡男子外出,需攜帶鄉(xiāng)鎮(zhèn)公所簽發(fā)的現(xiàn)役適齡男子外出證明書,無此證明書者,可扣解原籍縣市政府法辦。這反映出當時A.基層保甲制瀕臨崩潰B.土地改革運動順利推進C.國民黨開始推動訓政D.解放戰(zhàn)爭形勢發(fā)生變化10.20世紀80年代初,供銷社與農村生產隊、專業(yè)組、專業(yè)戶、重點戶廣泛開展種植、養(yǎng)殖、加工、貯藏、購銷等多種形式的農商聯(lián)營;及時向農民提供城市市場信息,指導和調節(jié)商品生產項目;努力為農民推銷多余產品。這一時期供銷社的活動A.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體系B.確立了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C.滿足了城鄉(xiāng)社會產銷需求D.激發(fā)了農村經濟的活力11.古印度佛經記載,“住舍衛(wèi)城一婆羅門,于阿致羅伐底河岸,為作耕田而拓伐森林”;在一個婆羅門村中,“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的五百架犁都套上了軛(套在牲畜脖子上用來連接套繩的器具)”。由此可知,該時期A.種姓具有職業(yè)世襲的特征B.種姓內部已經分化C.婆羅門種姓社會地位提高D.佛教反對種姓制度12.12世紀末13世紀初,日本有一群被稱為“御家人”的人,憑借抵御“夜襲”、追捕“強盜”的警察權,率領武士管理土地、維持莊園治安、征收租稅和軍糧,武力鎮(zhèn)壓抗交租稅和軍糧者。由此可知,當時日本A.幕府對地方加強管控B.中央集權制國家形成C.推行閉關鎖國的政策D.天皇的權威有所增強13.1528年,熱那亞與西班牙政府達成協(xié)議。熱那亞銀行家向西班牙政府提供貸款,西班牙則將秘魯白銀的部分銷售權賜給熱那亞。隨著西班牙國王的開支不斷增多,熱那亞商人承擔的西班牙財政任務一年比一年重,利潤也不斷增加。至1570年,熱那亞已成為美洲白銀集散中心。由此可知,熱那亞金融集團的發(fā)展主要受益于A.城市自治斗爭的開展B.歐亞絲綢貿易C.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D.早期殖民擴張14.拉丁美洲獨立戰(zhàn)爭的領袖玻利瓦爾一方面支持獨立,同時卻對戰(zhàn)后的無政府狀態(tài)和社會革命深感恐懼,因此更希望出現(xiàn)鐵腕人物能夠掌控時局。這可用于說明拉丁美洲A.共和制建立的政治基礎B.未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根源C.考迪羅政治形成的原因D.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15.1934年4月,法國向英國提出照會,聲稱今后將“通過自己的手段保障自己的安全”,3月,法國圍繞著締結《東方條約》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并得到蘇聯(lián)的支持,但最終因沒有爭取到英國、德國的支持而流產。這反映出A.凡爾賽體系正式解體B.法國放棄了對德的綏靖政策C.英國仍主導世界政治D.法國尋求集體安全遭遇挫折16.下表是1971—1974年蘇聯(lián)、美國的對外貿易概況。據此可知,這一時期,蘇聯(lián)年份蘇聯(lián)貿易總額(億美元)蘇聯(lián)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美國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19712633.712.519723143.71219734263.712.219745233.111.9A.在經互會中的影響削弱B.對經濟全球化的參與度有限C.“新經濟體制”陷入困境D.傳統(tǒng)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3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宋太祖通過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之舉,剝奪了殿前副都點檢高懷德等人的禁軍帥職。他利用一些舊藩鎮(zhèn)年老、生病、故去以及犯法等機會,解除他們的節(jié)度使之銜,并終止其后嗣繼任。在宋太祖的壓制下,軍功將帥及其家族享受到優(yōu)厚的經濟待遇,其子弟也享有恩蔭入仕的權利。宋太祖、宋太宗竭力恢復并強化儒家的綱常倫理觀念,向天下傳遞尊儒的信息。當時,大將曹彬在街市上與士大夫相遇也要做出退避讓路的姿態(tài)。時人認為,“狀元登第,雖將兵數(shù)十萬恢復幽薊,逐強敵于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宋朝大規(guī)模實行募兵制度,特別是實施“荒年募兵”,士兵被視作“賤隸”,極大地削弱了軍人的社會地位。由此,武人不僅遠離了朝政的中心,而且軍功集團也趨于瓦解。宋太宗表示:“且治國在乎修德爾,四夷當置之度外?!彼纬及灿诂F(xiàn)狀,回避邊患問題,南宋時期雖然長期處于外患的巨大壓力下,要求抗金的呼聲不斷,但在長期慣性思維與制度的推動下,主和仍然成為朝廷的主流意識?!幾躁惙濉端未姽瘓F在政治上的消亡及其影響》(1)根據材料,概括宋代抑制軍功集團的舉措。(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抑制軍功集團的影響。(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02—1907年,梁啟超進行了完整的“新民”思想的表達。他說國家社會的主體“無民則無有國”而不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時又指出“民”相善而群即成“國”成社會。“新民”“自制法律而自守之”,具有利群利國的公德是“新民”的重要品質。梁啟超又指出中國只能由“君主之世”進入“君民共主之世”,不能越級進入“民為政之世”?!白非笈c倡導新民”才能進入“民為政之世”?!幾粤簡⒊吨袊了肌簡⒊x本》材料二辛亥革命產生了反映時代要求的“國民”觀念?!锻藭浴沸Q“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國人相視,皆伯叔兄弟諸姑姊妹,一切平等,無有貴賤之差、貧富之別?!?912年,臨時政府發(fā)布三道公報,通令蛋戶(水上居民)、隋民等所謂賤民均享有共和國民的資格和權利。辛亥革命后,那些曾經是“小民”“臣民”的人,開始4

以“君”“先生”“女士”“同志”相稱呼,在一些報刊上“不時有以‘公民某某某’的名義向軍政府提出有關政治、經濟、文教方面建設或改革的稟文刊出”?!幾酝鯐凿簟墩撝袊鐣黧w意識的覺醒》(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梁啟超“新民”思想提出的背景,并指出其局限性。(6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國民”思想的內涵。(4分)(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民國成立前后“新民”思想與“國民”觀念傳播的共同作用。(1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49年,城鎮(zhèn)失業(yè)人數(shù)為474.2萬,失業(yè)率為23.6%。從1950年以來,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密集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關于舉行全國失業(yè)工人運動和籌措救濟失業(yè)工人基金辦法的指示》?!蛾P于救濟失業(yè)工人的指示》《關于處理失業(yè)知識分子的補充指示》《關于勞動就業(yè)問題的決定》等。其中政務院《關于勞動就業(yè)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從全局設想、從實際出發(fā)、從長遠打算著眼、從當前要辦能辦的事著手,才能逐步做到消滅失業(yè)。”1951年,勞動部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級勞動力調配機構,各市勞動介紹所必須貫徹勞動力統(tǒng)一調配的方針,以保證企業(yè)單位用人的需要。到1952年,失業(yè)率降低至13.2%。1953年,為了滿足重點建設地區(qū)和項目對人才和技術工人的需要,國家通過組織手段和行政手段對技術人員和□□術工人進行了統(tǒng)一調配,用人單位一般不允許辭退職工,1955年,中共中央在《關于第二次省、市計劃會議總結報告》上批示:“一切部門的勞動力調配必須納入計劃?!钡?957年,城鎮(zhèn)職工人數(shù)迅猛增長,逐漸出現(xiàn)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就業(yè)高峰?!幾阅獦s《新中國成立70年就業(yè)發(fā)展歷程與未來展望》根據材料并結合中國現(xiàn)代史的相關史實,自擬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5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阿巴拉契亞山以西的美國領土被許多學者稱為“第一塊真正的美國邊疆區(qū)”。這片區(qū)域是印第安人部落的天下。美國獨立戰(zhàn)爭結束后,和平的到來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活動。美國建國之初有2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或貧困線以下,而貧困問題解決的最好機會就在于向面積廣闊的外阿巴拉契亞山邊界地區(qū)移民。由杰弗遜起草的1784年條例規(guī)定了在西部建立自治政府的階段。西部的領土根據規(guī)定將被劃分為不同的部分,首先由國會進行管理,接著在人口達到一定的數(shù)目后可以以州的身份加入聯(lián)邦。在對西部領土的規(guī)劃中.每個市鎮(zhèn)有36個區(qū),其中4個歸政府所有,其他32個區(qū)中有一個區(qū)的銷售額用于公立學校建設。通過對土地的拍賣,聯(lián)邦政府獲取了巨額財政收入。——摘編自[美]埃里克·方納《給我自由!一部美國的歷史》材料二在西部領土的開拓中,美國人認為無主的土地應該實行先到——先開發(fā)——先占領的原則。1794年,美國軍隊與英國所支持的印第安人爆發(fā)了俄亥俄河谷戰(zhàn)役,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一年以后,邁阿密族不情愿地簽訂了“格倫維爾條約”,同意將大片領地交給美國?!芫幾灾髅繻艾倫·布林克利《美國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能夠順利推進向阿巴拉契亞山以西地區(qū)移民的歷史條件。(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美國向阿巴拉契亞山以西地區(qū)的移民行動。(6分)6金科·新未來歷史1-5DBCAA6-10ACCDD11-16BADCDB17.(1)舉措:解除禁軍將領兵權,剝奪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權力;給予軍功將帥優(yōu)厚待遇,其子弟享有恩蔭入仕權利;強化儒家綱常倫理觀念,貶低軍人社會地位;實行募兵制度,降低士兵社會地位;回避邊患問題,抑制武將建功立業(yè)。(2)影響:有利于政權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穩(wěn)定;有利于強化儒家思想的地位,促進科舉制度的發(fā)展;導致軍事戰(zhàn)斗力下降,在外戰(zhàn)中處于被動局面;推動了重文輕武風氣的形成。18.(1)背景:民族危機加深,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資產階級維新思潮的興起,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影響,君主專制制度的存在。局限性:沒有提出反帝要求,沒有提出具體的實施措施,仍主張保留君主。(2)內涵:國民平等,享有參政權;取消賤民資格,實現(xiàn)民族平等;提倡平等自由,倡導新式稱謂。(3)共同作用:促進了思想解放,推動了民主革命進程;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促進了社會生活的近代化;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提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