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功能轉(zhuǎn)化、杠桿、滑輪與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1頁
02 功能轉(zhuǎn)化、杠桿、滑輪與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2頁
02 功能轉(zhuǎn)化、杠桿、滑輪與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3頁
02 功能轉(zhuǎn)化、杠桿、滑輪與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4頁
02 功能轉(zhuǎn)化、杠桿、滑輪與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考2022年考前易錯點查漏補缺02功能轉(zhuǎn)化、杠桿、滑輪與受力分析一、功能轉(zhuǎn)化與受力分析1.(2021九上·諸暨期中)如圖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別沿斜面和水平面拉同一個木箱,拉力方向和運動方向始終一致。斜面AB粗糙,長度為SAB,水平面CD光滑,長度為SCD,運動時間分別為tAB、tCD,運動速度分別為vAB、vCD。則()A.若SAB=SCD,則拉力在AB段做功較多B.若SAB>SCD且tAB=tCD,則拉力在AB段做功較快C.若SAB=SCD且tAB>tCD,則拉力在AB段做功較快D.若vAB=vCD,則拉力在AB段和CD段做功一樣多【答案】B【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拉力F相等,且AB和CD的距離相等,根據(jù)W=Fs可知,拉力做的功一樣多,故A錯誤;

若SAB>SCD且tAB=tCD,根據(jù)公式v=st可知,速度vAB>vCD。根據(jù)P=Fv可知,拉力做功功率PAB>PCD,則拉力在AB段做功快,故B正確;

若SAB=SCD且tAB>tCD,根據(jù)公式v=st可知,速度vAB<vCD。根據(jù)P=Fv可知,拉力做功功率PAB<>P2.(2021九上·紹興期中)在甲、乙兩圖中,甲圖地面粗糙,乙圖地面光滑.質(zhì)量分別為m、2m的兩個物體在大小都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進了相同的距離,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甲圖中F做的功小于乙圖中F做的功B.甲圖中F做的功等于乙圖中F做的功C.甲圖中F做的功大于乙圖中F做的功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答案】B【解析】根據(jù)W=Fs可知,做功的大小只與物體受到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有關。根據(jù)題目描述可知,兩個物體受到的力F大小相等,且運動的距離s相等,因此對兩個物體做的功相等,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3.(2021·寧海模擬)在某次跳傘訓練過程中,一體重為500N的運動員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豎直跳下,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經(jīng)15s下落210m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直至落地,整個過程用時30s。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A.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下落的平均速度20m/sC.機械能先增加再減小最后保持不變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5×103W【答案】D【解析】A.根據(jù)圖像可知,運動員先加速后減速再勻速,那么他受到的合力先向下后向上最后為零,即重力先大于阻力,再重力小于阻力,最后重力等于阻力,故A錯誤;

B.后15s經(jīng)過的距離s=vt=6m/s×15s=90m,則下落的平均速度v'=s總t總=210m+90m30s=10m/s,故B錯誤;

C.由于與空氣摩擦,因此機械能會不斷的轉(zhuǎn)換為內(nèi)能,則機械能不斷減小,故C錯誤;4.(2021·余姚模擬)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塊,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甲所示,物塊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2s內(nèi)物塊沒有推動,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內(nèi)物塊受到的摩擦力與水平推力是對平衡力C.t=3s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f=3ND.物塊在4s-6s時間內(nèi)水平推力做功為16J【答案】D【解析】A.根據(jù)乙圖可知,0~2s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零,即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故A錯誤;

B.根據(jù)乙圖可知,2~4s內(nèi)物體做加速運動,此時它受到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即F-f>0,也就是F>f,肯定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根據(jù)圖乙可知,4~6s內(nèi)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2N。再t=3s時,物體做加速運動,它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摩擦力不變,還是2N,故C錯誤;

D.根據(jù)乙圖可知,4~6s內(nèi)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4m/s,那么物塊通過的距離:s=vt=4m/s×2s=8m,推力做功:W=Fs=2N×8m=16J,故D正確。故選D。5.(2021·寧波模擬)如圖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先用拉力F1將物體從A拉到O,再改用拉力F2將物體從O拉到C,其中LAO=LOB,用頻閃相機每隔相同的時間拍下物體的位置(用虛線框表示),若拉力F1在AO段所做的功為W1,拉力F2在OB段所做的功為W2,物體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為f1,在OC段受到的摩擦力為f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W1>W(wǎng)2 B.W1<W2 C.f1>f2 D.f1<f2【答案】B【解析】(1)在物體運動的過程中,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即f1=f2;

(2)根據(jù)圖像可知,從A到O,相同的時間內(nèi)物體前進相同的路程,則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此時F1=f。從O到C,相鄰的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距離不斷增大,則物體在做加速運動,即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就是F2>f。

二者比較可知,F(xiàn)1<F2,且s1=s2,根據(jù)公式W=Fs可知,拉力做的功W1<W2。

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6.(2021九下·臺州開學考)如圖所示,一彈簧的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個小球,把它們套在光滑的水平桿上。a點是壓縮彈簧后小球靜止釋放的位置,b點是彈簧原長時小球的位置,c點時小球到達最右端的位置。則小球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在b點,小球的速度最小B.小球在a點,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小C.從a點到b點,小球的動能逐漸增大D.從b點到c點,彈簧的彈性勢能逐漸減小【答案】C【解析】從a到b的過程中,小球不受阻力,只受水平向右的彈力,此時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小球做加速運動,因此小球的動能逐漸增大,故C正確;

當小球到達b點時,彈簧恢復原長,彈力消失,此時小球受到的合力為零,加速停止,此時速度最大,故A錯誤;

小球在a點時壓縮程度最大,因此彈性勢能最大,故B錯誤;

從b點到c點,彈簧被拉長,且越來越長,因此彈性勢能變大,故D錯誤。故選C。7.(2019·義烏模擬)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一端系在墻上的O點,自由伸長到B點,今將一小物塊m連在彈簧上,并把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小物體能運動到C點靜止,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恒定,試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從A到B動能越來越大,從B到C動能越來越小B.物體從A到C動能一直在減小C.物體從A到B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從B到C動能一直減小D.物體動能最大的位置在B和C之間【答案】C【解析】物體在豎水平方向受到彈簧的彈力和滑動摩擦力.從A到B過程中,彈簧的彈力水平向右,摩擦力水平向左,彈簧的彈力先大于摩擦力,后小于摩擦力,故物體先加速后減速,因此動能最大的位置在A和B之間。從B到C過程,物體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摩擦力方向向左,物體做減速運動;當質(zhì)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速度越小動能越小,所以物體從A到B過程中,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從B到C過程中,動能一直減小.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8.(2019·富陽模擬)如圖所示,原長為1的輕質(zhì)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面上,另一端與水平面上的木塊相連。推動木塊壓縮彈簧,當其左端至A點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為25J;松手后,木塊在彈簧的作用下往復運動若干次后靜止,此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為1J.則木塊最終靜止的位置一定不可能位于(B/C/D)點,整個過程中木塊克服阻力做的功是J,整個過程中木塊速度最大時其左端可能位于(B/C/D)點?!敬鸢浮緾;24;B【解析】松手后,木塊在彈簧的作用下往復運動若干次后靜止,此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為1J,說明彈簧肯定發(fā)生形變了,而C點處是彈簧的原長,因此木塊最終靜止的位置一定不在C點。

整個過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為:25J-1J=24J;

開始時,彈簧彈力大于阻力,做加速運動;隨后彈力逐漸減小,當彈力和摩擦力相等時,物體不再加速,此時速度達到最大,那么木塊速度最大的位置彈簧肯定被壓縮,即B點。9.(2017九上·樂清月考)用手將一重為G的鐵球緩慢放在一彈簧上,放手后,鐵球從A位置開始向下運動,到達B位置速度達到最大,到達C位置小球的速度變?yōu)榱?。已知AC間的高度差為h,在此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量為。B位置到C位置的過程中鐵球所受的重力(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彈簧所施加的彈力。(整個過程中不計能量損耗)【答案】Gh;小于【解析】在鐵球下落時,鐵球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它的動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

在C點小球速度為0,那么動能為0,這時小球的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即:W=Fs=G?;

到達B位置速度達到最大,到達C位置小球的速度變?yōu)榱悖?/p>

因此從B到C時,小球的速度在不斷減小,

那么這個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它受到的向下的重力小于向上的彈力。10.(2018九上·義烏月考)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第2秒末時,物體處于狀態(tài),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功是焦耳,3-6秒時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牛?!敬鸢浮快o止;24;4【解析】由圖乙中速度—時間圖線可知,在2秒末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第6秒末到第9秒末時,推力的大小為4N,運動的距離為s=vt=2m/s×3s=6m,所以W=Fs=4N×6m=24J。由分析可知3—6秒時的摩擦力與6—9秒時的大小相同,6—9秒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推力F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f=F=4N。二、杠桿與受力分析11.(2021·海曙模擬)如圖甲所示的力學裝置,杠桿OAB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O為杠桿的支點,OB=20A,豎直細桿a的上端通過力傳感器相連在天花板上,下端連接杠桿的A點,豎直細桿b的兩端分別與杠桿的B點和物體M固定,水箱的質(zhì)量為0.8kg,底面積為200cm2,不計杠桿、細桿及連接處的重力,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a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圖乙是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隨水箱中水的質(zhì)量變化的圖像,則()A.物體M的密度為0.6×103kg/m3B.當傳感器示數(shù)為0N時,加水質(zhì)量為1.4kgC.當加水質(zhì)量為1.8kg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D.加水質(zhì)量為2kg時,水對水箱底部的壓力為31N【答案】C【解析】A.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m=0),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F0=6N(即細桿a的上端受到的拉力為6N),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0×OA=GM×OB;

6N×OA=GM×2OA;

解得:GM=3N。

由圖乙可知,當M完全浸沒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24N,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A×OA=FB×OB,

24N×OA=FB×2OA;

解得:FB=12N。

對M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的作用力,

則此時M受到的浮力:F浮=GM+FB=3N+12N=15N,

那么M的體積為:V=V排=F浮力gρ水=15N10N/kg×103kg/m3=0.0015m3;

則M的密度ρM=GMgVM=3N10N/kg×0.0015m3=0.2×103kg/m3

故A錯誤;

B.設M的底面積為S,壓力傳感器示數(shù)為0時M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1,M的高度為h,

當壓力傳感器的壓力為零時,M受到的浮力等于M的重力3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水gV排可得:ρ水gSh1=3N①;

由圖乙可知,當M完全浸沒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24N,

則此時M受到的浮力:F浮=1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水gSh=15N②

由①和②得:h=5h1,

由圖乙可知,加水1kg時水面達到M的下表面(此時浮力為0),加水2kg時M剛好浸沒(此時浮力為15N),該過程中增加水的質(zhì)量為1kg,浮力增大了15N,

所以,每加0.1kg水,物體M受到的浮力增加1.5N,當向水箱中加入質(zhì)量為1.2kg的水時,受到的浮力為3N,此時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0N,故B錯誤;

C.由選項B可知,每加0.1kg水,物體M受到的浮力增加1.5N,加水1kg時水面達到M的下表面,加水質(zhì)量為1.8kg時,浮力為12N,

物體M受到細桿b向下的壓力:FB12.(2020九上·杭州月考)在杠桿的兩端掛著質(zhì)量和體積都相同的鋁球和鐵球,這時杠桿平衡;將兩球分別浸泡在質(zhì)量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都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圖所示),直至兩個燒杯中均沒有氣泡產(chǎn)生為止,兩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xiàn)。下列推測中正確的是()①反應結束后,燒杯甲中的溶液質(zhì)量大;②反應結束后,燒杯乙中的溶液質(zhì)量大;③拿掉燒杯后,要使杠桿重新平衡,支點應向A端移動;④拿掉燒杯后,要使杠桿重新平衡,支點應向B端移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鐵球和鋁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xiàn),說明金屬都有剩余,即硫酸完全反應。

設消耗的鐵和鋁的質(zhì)量分別為x、y,硫酸的質(zhì)量為10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a%則:

Fe+H2SO4=Fe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569854294

5698aa1898aa

根據(jù)上面的方程式可知,相同質(zhì)量的硫酸消耗鐵的質(zhì)量要比鋁多。

參加反應的鐵的質(zhì)量大,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相等,則放鐵球的那個燒杯中乙溶液質(zhì)量增加的多,①錯誤,②正確;

因為鐵球減少的質(zhì)量大,反應后鐵球要比鋁球輕,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故支點應向A移動,13.(2020九上·蘭溪期中)如圖所示,光滑帶槽的長木條AB(質(zhì)量不計)可以繞支點O轉(zhuǎn)動,木條的A端用豎直細線連接在地板上,OA=0.6m,OB=0.4m。在木條的B端通過細線懸掛一個長方體木塊C,C的密度為0.8×103kg/m3,B端正下方放一盛滿水的溢水杯?,F(xiàn)將木塊C緩慢浸入溢水杯中,當木塊浸入水中一半時,從溢水口處溢出0.5N的水,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然后讓質(zhì)量為300g的小球從B點沿槽向A端勻速運動,經(jīng)4s的時間系在A端細繩的拉力恰好等于0,下列結果不正確的是(忽略細線的重力,g取10N/kg)()A.木塊受到的浮力為0.5NB.木塊C受到細線的拉力為0.3NC.小球剛放在B端時A端受到細線的拉力為2.2ND.小球的運動速度為0.2m/s【答案】D【解析】A.溢水杯內(nèi)盛滿水,當物體放入后,溢出0.5N的水,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排=0.5N,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排開水的體積:V排=F浮ρ水g=0.5N1.0×103kg/m3×10N/kg=5×10?5m3;

因為一半浸入水中,

所以物體的體積:V物=2V排=2×5×10-5m3=1×10-4m3;

物體的重力:G=mg=ρ物V物g=0.8×103kg/m3×1×10-4m3×10N/kg=0.8N,

則B端木塊C所受的拉力:FB=G-F浮=0.8N-0.5N=0.3N,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小球的重力為:G球=m球g=0.3kg×10N/kg=3N,

小球剛放在B端時,B端受到的力為FB=3N+0.3N=3.3N,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出關系式:FA×OA=FB×OB;

FA14.一根金屬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現(xiàn)通過彈簧測力計豎直地將棒的右端B緩慢拉起,如圖甲所示。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對棒所做的功W與B端離開地面的高度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根據(jù)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金屬棒的長度L=1.6mB.在B端拉起的過程中,當x1=0.6m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1.5NC.當x2=1.6m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2=5ND.金屬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離為0.6m【答案】C【解析】由于拉力始終豎直向上,而杠桿的重力豎直向下,二者相互平行,

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知,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不變。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杠桿的重力不變,那么拉力不變。

根據(jù)圖乙可知,當拉起高度為1.2m后,拉力增大了,

那么此時A端肯定剛離地,

即金屬棒長1.2米,故A錯誤;

由圖乙可知,金屬棒B端從0~1.2m時,拉力保持不變;

因此當x1=0.6m時,拉力F1=W1?1=3.6J1.2m=3N,故B錯誤;

根據(jù)乙圖可知,當x2=1.2~1.6m的過程中,拉力保持不變;

金屬棒的重力G=15.一個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個小孩都過一道4m寬的水渠,成人從左岸到右岸,而小孩從水渠右岸到左岸,兩岸各有一塊3m長的堅實木板,他們想出了如圖的方式過渠,請分析在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疊交的距離情況下,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過渠,小孩的體重不能輕于多少牛?()A.100N B.200N C.300N D.400N【答案】C【解析】小孩站在B′處,讓成年人先從木板上過水渠,當成年人到達水渠對岸后,站在B′處,然后再讓小孩過水渠如圖所示:

把木板A′B′視為杠桿,O為支點,成年人對A′B′的壓力為阻力F2,小孩對木板的壓力為動力F1,

當成年人在A′時,阻力F2=G成=600N,

由題意和圖示可知:阻力臂OA′=4m-AB=4m-3m=1m;

動力臂OB′=A'B'-OB'=3m-1m=2m;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成×OB′=G小×OA′;

600N×1m=G小×2m;

解得:G小=300N。故選C。16.(2019九上·余杭月考)一均勻木板AB,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zhuǎn)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nèi)轉(zhuǎn)動,木板下墊物塊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圖所示.現(xiàn)在水平力F將C由B向勻速推動過程中,下列相關說法中()①物塊C對木塊A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②木板AB僅受重力和物塊C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③物塊C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④推力F將逐漸變大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C.只有①②正確 D.只有③④正確【答案】A【解析】①物體C向右運動,相當于AB向左運動,因此物體C對A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①正確;

②木塊AB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以及墻壁的支持力,故②錯誤;

③對面對C的支持力等于木板AB的壓力和C的重力之和,與C的重力大小不同,肯定不是平衡力,故③錯誤;

④B為支點,AB的重力為阻力F2,阻力臂為AB的一半保持不變;C的支持力為動力,CB為動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C向右運動,動力臂CB變小,那么動力肯定增大,即C對AB的支持力增大;根據(jù)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AB對C的壓力增大,因此C受到的摩擦力肯定增大,那么水平力F肯定增大。上面說法正確的是①④。故選A。17.(2021九上·寧波月考)安全閥常作為超壓保護裝置。如圖是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的鍋爐安全閥示意圖,閥的橫截面積S為6cm2,OA∶AB=1∶2,若鍋爐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5.81×105Pa,大氣壓強為1.01×105Pa,則在B處應掛N的重物。若鍋爐承受的最大壓強減小,為保證鍋爐安全,應將重物向(選填“左”或“右”)移動。【答案】96;右【解析】(1)A點受到向上的壓力為:

F=△pS=(5.81×105Pa-1.01×105Pa)×6×10-4m2=288N;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F?OA=G?OB;

因OA:AB=1:2,故OA:OB=1:3,

得到:288N×1=G×3;

解得:G=96N。

(2)若鍋爐承受的最大壓強減小,則A點受到的蒸汽壓力FA減小。此時A點的力臂OA不變、重物的重力G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G?LG=FA?OA可知,此時應減小重物的力臂,所以應將應將重物向右移動。18.(2020九上·溫州月考)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人站在質(zhì)量為m2的均勻木板AB的中點,木板可以繞B端轉(zhuǎn)動,2若以人的重力為動力,這屬于(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要使木板處于水平狀態(tài)不動,此人拉力的大小為【答案】費力;mg【解析】(1)根據(jù)圖片可知,如果將人的重力看做動力,則動力臂為12AB;繩子的拉力看做阻力,阻力臂為AB。此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

(2)根據(jù)圖片可知,B點為支點,阻力為繩子上的拉力FA,

而動力F1=G人+G木板-FA=32mg-FA;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到:(32mg-FA)×12AB=F19.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杠桿支在支架上,OA=20cm,G1為邊長是5cm的正方體,G2重為20N。當OC=10cm時,繩子的拉力為N,此時G1對地面的壓強為2×104Pa。現(xiàn)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c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經(jīng)過12.5s后,可使G1對地面的壓力恰好為零?!敬鸢浮?0;4【解析】(1)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到:FA×OA=G2×OC;

FA×20cm=20N×10cm;

解得:FA=10N;

(2)此時G1對地面的壓力為:F=pS=2×104Pa×(0.05m×0.05m)=50N;

那么物體G1的重力:G1=F+FA=10N+50N=60N;

當它對地面的壓力為零時,杠桿上A的拉力剛好等于它的重力,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G1×OA=G2×OD;

60N×20cm=20N×OD;

解得:OD=60cm;

那么G2運動的路程為:s=OD-OC=60cm-10cm=50cm;

那么G2的速度為:v=s20.(2022·杭州模擬)疫情的暴發(fā)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卻加快了線上教學的發(fā)展.為了更流暢的呈現(xiàn)板書,金老師將手機、底面為正方形的底座、大理石組裝成了如圖甲的拍攝儀,其主要結構如圖乙.組裝流程:將手機攝像頭端伸出底座,另一端用長方體大理石豎直向下壓在手機末端,固定手機.已知所用手機長度為20cm,質(zhì)量為160g且分布均勻,大理石質(zhì)量為240g.(1)為擴大拍攝范圍,并防止手機掉落,求手機可以伸出底座外的最大長度.(2)徐老師也組裝了一個拍攝裝置如圖丙.所用手機與金老師同款,底面為正方形的底座邊長為4cm,手機左側(cè)有12cm伸出底座.假設重物掛在手機的最邊緣,求保證手機不掉落的重物質(zhì)量范圍.【答案】(1)設手機可以伸出底座外的最大長度為L1,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G手機×L2=G大理石×L1;

m手機×L2=m大理石×(20cm-L1);

160g×(L1-12×20cm)=240g×(20cm-L1);

解得:L(2)當以底座的左邊緣為支點時,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160g×(12cm-10cm)=m大理石×(20cm-12cm);

解得:m大理石=40g;

當以底座的右邊緣為支點時,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160g×(12cm+4cm-10cm)=m大理石×(20cm-12cm-4cm);

解得:m大理石'=240g;

因此重物的質(zhì)量范圍為40g~240g。21.(2021·鄞州模擬)如圖光滑帶槽的長木條AB可以繞支點O轉(zhuǎn)動,木條的A端用豎直細線連接在地板上,OA=0.2m,OB=0.3m。在木條的B端通過細線懸掛一個質(zhì)量為700g長方體物塊,并處于底面積為50cm2的圓柱形容器中,且物塊始終不與容器底部接觸,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先把質(zhì)量為750g的水注入容器中,水未溢出,水面靜止后,物塊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且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水對容器底面的壓強為2000Pa。然后,讓質(zhì)量為900g的小球從B端沿槽向A端勻速運動,經(jīng)過3s后,A端細繩的拉力為零。整個過程中,細繩不會斷裂,長木條AB和細繩的質(zhì)量不計,求:(1)加水前杠桿平衡時,A端細線對地面的拉力。(2)加水穩(wěn)定后,物塊受到的浮力。(3)物塊的密度。(4)小球運動的速度?!敬鸢浮浚?)解:m物=700g=0.7kg,G物=m物g=0.7kg×10N/kg=7N∵杠桿平衡∴FA×OA=FB×OB,F(xiàn)A×0.2m=7N×0.3m,F(xiàn)A=10.5N(2)解:m水=750g=0.75kg,G水=m水g=0.75kg×10N/kg=7.5N,F(xiàn)=pS=50×10-4m3×2000Pa=10NF浮=F–G水=10N-7.5N=2.5N(3)解:物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F浮ρ水g=2.5N10N/kg×103kg/m3=2.5×10(4)當A端細繩的拉力為零時,小球的重力相當于阻力,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到:G球×L2'=FB×OB;

G球×L2'=(G-F浮)×OB;

0.9kg×10N/kg×L2'=(7N-2.5N)×0.3m;

解得:L2'=0.15m;

則小球的速度為:v=s22.如圖所示,質(zhì)量不計的木板AB長1.6m,可繞固定點O轉(zhuǎn)動,離O點0.4m的B端掛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與水平地面成30°夾角的細繩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繩的拉力是8N,木板水平平衡。(1)在圖上作出繩對木板的拉力的力臂。(2)求重物G的大小。(3)之后在O點的正上方放一質(zhì)量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點沿木板向A端勻速運動,問小球至少運動多長時間細繩的拉力減小到零?(g取10N/kg,繩的重力不計)【答案】(1)解:如答圖所示。(2)解: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F繩×12AO=G×BO,即8N×1(3)解:球的重力G球=m球g=0.5kg×10N/kg=5N,當繩子拉力為0時,設球離O點距離為L球,則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G球×L球=G×BO,即:5N×L球=12N×0.4m,L球=0.96m=96cm。運動時間t=sv=96cm【解析】(1)首先將繩子沿反方向延長,然后通過支點O做它的垂線段,這條垂線段就是拉力的力臂,如下圖所示:

(2)根據(jù)圖片可知,動力臂L與30°角相對,

那么動力臂L等于AO長度的一半;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F繩×12AO=G×BO,

即8N×12×(1.6m-0.4m)=G×0.4m,

解得:G=12N。

(3)球的重力G球=m球g=0.5kg×10N/kg=5N,

當繩子拉力為0時,設球離O點距離為L球,

則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G球×L球=G×BO,

即:5N×L球=12N×0.4m,

解得:L球=0.96m=96cm。

運動時間t=三、滑輪與受力分析23.(2022·慈溪模擬)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為豎直方向。用該滑輪組提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G=80N的重物到高處。用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已知在2-4s內(nèi)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m,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動滑輪重為20NB.0-2s內(nèi)重物對地面的壓力為40NC.2-4s內(nèi),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為2m/sD.4-6s內(nèi),拉力F的功率為100W【答案】D【解析】A.由圖甲可知,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shù)n=2,

由丙圖可知,物體在4s~6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3=50N,

不計繩重和摩擦,

則由F=1n(G+G動)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nF3-G物=2×50N-80N=20N,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在0~2s內(nèi),物體的運動速度為零,即物體靜止在地面上,

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1=30N,

把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向下的總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2股繩子向上的拉力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

由力的平衡條件得:F支+2F1=G物+G動,

則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支=G物+G動-2F1=80N+20N-2×30N=40N,

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過程中重物對地面的壓力:F壓=F支=40N,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已知在2s~4s內(nèi)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m,

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2m=4m,

所用的時間:t=4s-2s=2s,

則在2s~4s內(nèi),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vB24.(2021九上·義烏期中)如右圖所示,豎直固定的測力計下端掛一個滑輪組,滑輪組下端掛有物體B,滑輪組繩的末端通過定滑輪沿水平方向與物體A相連。此時物體A在繩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0N;在物體B下加掛重為60N的物體C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動物體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B上升的速度大小為5cm/s。已知每個滑輪重均為50N,若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A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00NB.水平向右的力F的大小為400NC.物體B所受重力為400ND.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63W【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shù)n=3,

則兩條繩子向下拉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下=23(G動+GB),

對彈簧測力計進行受力分析可知,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兩條繩子向下的拉力和一個定滑輪的重力:F示=G動+F下,

即450N=50N+23(50N+GB);

解得:GB=550N;

則物體A在繩的水平拉力F=13×(50N+550N)=200N;

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得,A物體所受摩擦力f=F=200N,故A、C錯誤;

根據(jù)25.(2021·余姚模擬)如圖所示,拉力F為5N,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B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B表面足夠長);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的功率為1.0WB.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16N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D.拉力F增大到10N時,物體B開始向左運動【答案】A【解析】A.拉力F移動的速度v=nvA=2×0.1m/s=0.2m/s,那么它的功率:P=Fv=5N×0.2m/s=1W,故A正確;

B.B保持靜止狀態(tài),它受到向左的地面施加的摩擦力f地,A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fA,還有水平向右測力計的拉力F拉。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得到:F拉=f地+fA,那么A對B的摩擦力:fA=F拉-f地=12N-4N=8N。A對B的摩擦力與B對A的摩擦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因此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8N,故B錯誤;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W26.(2021九下·諸暨期中)如圖所示,F(xiàn)1=4N,F(xiàn)2=3N,此時物體A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以一定速度在物體A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則A與地面、A與B之間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分別為()A.2N6N9N B.6N6N6N C.4N2N9N D.2N6N6N【答案】A【解析】(1)根據(jù)圖片可知,動滑輪上承擔拉力的繩子n=2,則AB之間的摩擦力fBA=nF1=2×3N=6N;

(2)定滑輪處于平衡狀態(tài),它向左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向右受到三根繩子上的拉力F2。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F2=3×3N=9N;

(3)A處于平衡狀態(tài),它受到向左的B施加的摩擦力fBA=6N,向右的拉力F1=4N,二者的合力為:6N-4N=2N。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為2N。故選A。27.(2021九下·杭州開學考)如圖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恒為2N(不計滑輪、測力計、繩子的重力,滑輪的轉(zhuǎn)軸光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物體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B.物體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C.滑輪移動的速度是0.1m/sD.拉力F做功功率為4W【答案】D【解析】以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兩段繩子向右的拉力與向左的拉力平衡,

所以2F拉=F,

則A物體對滑輪的拉力F拉=12F=12×10N=5N;

根據(jù)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滑輪對A的拉力也為5N;

物體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

則測力計對B向右的拉力與A對B向左的摩擦力平衡,

所以fA對B=F示=2N;

根據(jù)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物體B對A的摩擦力為2N,方向向右,故B正確不合題意;

物體A向左勻速運動,由力的平衡條件F拉=fB對A+f地可知,

地面對物體A還有向右的摩擦力,

所以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地=F拉-fB對A=5N-2N=3N,故A正確不合題意;

由圖知,拉力作用在動滑輪的軸上,

此時動滑輪費力但省一半的距離,28.(2020九上·鎮(zhèn)海月考)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00N的物體提升一定高度,設置了如圖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用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拉繩時,物體的速度v和物體上升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分別如圖丙和丁所示。(不計繩重和繩與輪之間的摩擦)下列計算結果正確的是()A.0-1s內(nèi),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10NB.1-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3s內(nèi),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3s內(nè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2.5%【答案】B【解析】根據(jù)圖丙可知,0~1s內(nèi),物體運動的速度為0,即在地面上保持靜止狀態(tài)。

由圖乙可知,在0~1s內(nèi),拉力F=30N.取動滑輪和重物為研究對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G動,向上的支持力F支,及三根繩子向上的拉力F′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得到,

地面對重物的支持力F支=G+G動-3F拉=100N+G動-3×30N=G動+10N,故A錯誤;

由圖丙可知,在2~3s內(nèi),重物做勻速運動,此時的速度v3=2.50m/s,拉力F3=40N,

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v3′=3v3=3×2.50m/s=7.5m/s,

拉力做功功率P總=F3V3′=40N×7.5m/s=300W,故C錯誤;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GnF×100%=100N40N×3×100%≈83.33%,

故D錯誤;

在1~2s內(nèi),拉力F2=50N,重物上升高度h2=1.25m

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距離s2=3h2=3×1.25m=3.75m,29.(2020九上·鄞州期中)如圖所示,拉力F為5N,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B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B表面足夠長);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10NB.拉力F的功率為1.5W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D.拉力F增大到15N時,物體B開始向左運動【答案】C【解析】A.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水平方向上物體B受到向右的彈簧拉力、地面對它向左的摩擦力和物體A對它向左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即fAB+4N=12N,則fAB=8N;根據(jù)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可知,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f=fAB=8N,故A錯誤;

B.由圖知,水平使用滑輪組,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shù)n=2,拉力端移動速度v=2v物=2×0.1m/s=0.2m/s,

則拉力做功的功率:P=Fv=5N×0.2m/s=1W,故B錯誤;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fnF×100%=30.(2020九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A、B、C的示數(shù)分別為FA、FB、FC,以下有關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關系,正確的是()A.FA=FB=FC B.FA=FB=3FCC.2FA=3FC=FB D.3FA=6FC=2FB【答案】D【解析】測力計C直接與繩子相連,則繩子上產(chǎn)生的拉力都是FC。

①以左邊的滑輪為對象進行分析,它左邊受到A測力計的拉力FA,右邊受到兩根繩子的拉力,都是FC。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得到:FA=2FC,即3FA=6FC;

②以右邊的滑輪為對象進行分析,它左邊受到繩子的拉力三個,都是FC,右邊受到B測力計的拉力FB。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得到:3FC=FB,即6FC=2FB。那么得到:3FA=6FC=2FB。故選D。31.如圖,A物體在大小為10N的拉力F作用下,以0.3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不計滑輪與細繩的摩擦及重力),若A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1N,g取10N/kg,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B.B物體的質(zhì)量是2.7kgC.B物體上升的速度是0.1m/sD.A物體運動1s則B物體克服重力做功3J【答案】D【解析】A.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10N×0.3m/s=3N,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受到向左的滑輪上的拉力、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那么F=f+F滑,即10N=1N+F滑動,那么滑輪上繩子的拉力F滑動=9N。根據(jù)nF=G=mg得到:3×0.9N=m×10N/kg,那么物體B的質(zhì)量為2.7kg,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根據(jù)公式v=nvB得到,物體B上升的速度vB=vn=0.3m/s3=0.1m/s,故C正確不合題意;

D.A物體運動1s,那么B物體也運動1s,那么物體B上升的高度hB=v32.(2019·紹興)如圖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杠桿AB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AB=3BO,配重的重力為120牛。重力為500牛的健身者通過細繩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85牛。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2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60牛。已知F1:F2=2:3,杠桿AB和細繩的質(zhì)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50牛時,健身者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160牛B.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90牛時,健身者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120牛C.健身者在B點施加400牛豎直向下的拉力時,配重對地面的壓力為35牛D.配重剛好被勻速拉起時,健身者在B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540牛【答案】C【解析】當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靜止狀態(tài)時,它受到的繩子的拉力F為:F=G-FN;

因為動滑輪上有2段繩子承擔物重,

因此杠桿A點受到的拉力:FA=2F+G動=2×G?FN+G動;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FA×OA=FB×OB;

2×G?FN+G動×OA=FB×OB

因為:AB=3BO;

所以:AO=2BO;

那么:2×G?FN+G動×2=FB×1;

即:FB=4×G?FN+2G動;

當壓力為85N時,F(xiàn)1=4×120N?85N+2G動;

當壓力為60N時,F(xiàn)2=4×120N?60N33.(2021九上·金華期中)如圖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塊足夠長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著一個滑輪(不計滑輪自重及軸心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個小木塊,小木塊一端連接著彈簧測力計。在繩端3牛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板向右勻速運動了0.4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該過程中拉力做的功為?!敬鸢浮?N;2.4J【解析】(1)根據(jù)圖片可知,動滑輪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水平向右的兩個拉力F,則木塊對木板的摩擦力f=2F=2×3N=6N。木塊對木板的摩擦力與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即木板對木塊的向右的摩擦力f=6N。因為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它受到的測力計的拉力與木板對它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拉=f=6N。

(2)拉力移動的距離s=ns木=2×0.4m=0.8m;拉力做的功W=Fs=3N×0.8m=2.4J。34.(2020九上·諸暨期末)如圖所示,拉力F為5N,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B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B表面足夠長);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右4N的摩擦力,繩重及摩擦不計。(1)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W。(2)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敬鸢浮浚?)1(2)6【解析】(1)拉力F移動的速度v=nvA=2×0.1m/s=0.2m/s;

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5N×0.2m/s=1W;

(2)動滑輪上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shù)n=2,

物體A和B之間的摩擦力f=nF=2×5N=10N;

物體B處于靜止狀態(tài),它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水平向右的地面施加的摩擦力f'和測力計的拉力F拉,

即f=f'+F拉;

10N=4N+F拉;

解得:F拉=6N。35.(2020九上·寧波月考)如圖所示,物體A在物體B的重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在A上再施加一個水平向左、大小為180N的拉力F(圖中未畫出),則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A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為N,方向。物體B的重力是。(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答案】90;水平向右;45N【解析】(1)物體A在物體B的重力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