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史書記載,漢代皇帝有六璽,分別為“天子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用于不同的場合。隋以后皇帝的玉璽增加到八個。明代的皇帝用印從隋、唐宋時期的八個激增到二十四個。這一變化()A.推動了中樞機構的職責不斷健全B.確立了皇帝總理全國政務的中樞制度C.提高了中央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D.增強了對國家權力的控制范圍和程度【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明代的皇帝用印從隋、唐宋時期的八個激增到二十四個,而印璽是權力的體現,因此,材料表明皇帝增強了對國家權力的控制范圍和程度,D項正確;材料變化體現了明朝增強了對國家權力的控制范圍和程度,材料中未涉及中樞機構,排除A項;明代皇帝總攬全國政務是通過廢丞相,設內閣,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皇帝權力擴大,未體現辦事效率,排除C項;故選D項。2.787年,麥西亞國王奧法仿效加洛林帝國的模式,讓教皇代表為其子愛克格弗斯舉行涂油加冕典禮,一般認為這是該典禮在英國的開端。該儀式()A.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要求 B.確立了國王有權征稅的原則C進一步強化了封建王權 D.利于樹立英王政治統(tǒng)治權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歐洲)。依據材料“讓教皇代表為其子愛克格弗斯舉行涂油加冕典禮”,可知英國國王借助教皇得到認同,該儀式推動封建王權的發(fā)展,利于樹立英王統(tǒng)治權威,D項正確;787年屬于歐洲中世紀,尚未產生資產階級,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國王征稅,排除B項;英國王權強化應在10世紀以后,排除C項。故選D項。3.辛亥革命后,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和立憲黨人紛紛組織政黨。據統(tǒng)計,截至1914年1月,全國政治性的“會”、“社”、“黨”多達312個。影響較大的有同盟會及后來的國民黨、統(tǒng)一黨、共和黨、民主黨、進步黨、民憲黨等。政黨大量出現主要因為()A.民主共和政體的建立 B.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C.議會政黨政治的實行 D.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實現【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本題材料“辛亥革命后,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和立憲黨人紛紛組織政黨”“截至1914年1月,全國政治性的‘會’‘社’‘黨’多達312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政黨大量出現,主要是因為臨時約法的頒布,憲法規(guī)定了政黨的合法性,因而大量政黨的出現與民主共和政體的建立存在因果關系,A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出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與政黨大量出現有必然的聯(lián)系,排除B項;政黨政治并沒有沒有成功實行,且材料并沒有關于議會制的內容,排除C項;僅僅是政黨數量的增加不能說明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實現,排除D項。故選A項。4.1954年制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章程》將政協(xié)正式定性為以團結、民主、愛國為主要特征的統(tǒng)戰(zhàn)組織,同時規(guī)定了政協(xié)的組織總則、全國委員會、地方委員會的設置以及上下級關系等綱領性內容,明確了政協(xié)作為統(tǒng)戰(zhàn)機構和黨派之間的協(xié)商機關而非國家權力機關的特殊性質。上述規(guī)定()A.標志著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重大進展B.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C.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民主黨派的政治參與作用D.初步構成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政治體系【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4年(中國)。根據材料“政協(xié)正式定性為以團結、民主、愛國為主要特征的統(tǒng)戰(zhàn)組織,同時規(guī)定了政協(xié)的組織總則、全國委員會、地方委員會的設置以及上下級關系等綱領性內容”可知,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人民政協(xié)組織特征、內容等,這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民主黨派的政治參與作用,C項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標志著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的重大進展,排除A項;“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表述錯誤,1949年10月新中國政權已經建立,排除B項;我國社會主義的政治體系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以及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5.如表為甲午戰(zhàn)后部分知識分子的主張,據此可知,當時中國()主張梁啟超欲興學校、養(yǎng)人才以強中國,惟變科舉為第一要義。嚴復今日中國不變法則亡!變將何先?莫亟于廢八股。徐勤覆吾中國者,必自愚民矣,必自舉業(yè)愚民矣。A.改革科舉成為迫切的要求 B.廢除八股取士遭到強烈反對C.變法擁有廣泛社會基礎 D.科舉選官制度開始發(fā)生嬗變【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三位知識分子的主張都涉及到了科舉制度的改革,梁啟超和嚴復更是直接提出了改革科舉或廢除八股的具體建議,這表明當時改革科舉已成為一種迫切的社會需求,A項正確;表格中嚴復明確支持廢除八股,梁啟超也主張改革科舉(暗示了對八股的不滿),而徐勤的言論更是對科舉制度的批判。沒有信息顯示廢除八股取士遭到了強烈反對,排除B項;雖然表格展示了部分知識分子的變法主張,但僅憑這些信息無法斷定變法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此選項無法從表格中直接得出,排除C項;表格中的信息確實反映了科舉制度需要改革的呼聲,但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科舉選官制度在當時已經開始發(fā)生實際的嬗變。此選項的表述過于絕對,且超出了表格信息的范圍,排除D項。故選A項。6.《舊唐書·職官志》記載:“辨天下之四人,使各專其業(yè)。凡習學文武者為士,肆力耕桑者為農,巧作器用者為工,屠沽興販者為商。工商之家,不得預于士。”由此可推知,唐代取士制度()A.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 B.突出了官員的專業(yè)化C.完善了選官制度 D.仍有具體范圍的限制【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工商之家,不得預于士”這一規(guī)定,可以明確看出唐代取士制度對參與者的身份或家庭背景有一定的限制,表明取士制度在唐代仍有具體范圍的限制,D項正確;材料“工商之家,不得預于士”這一規(guī)定實際上限制了部分人群參與官員選拔,與擴大統(tǒng)治基礎相悖,排除A項;材料雖然描述了四個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并未特別強調官員的專業(yè)化,排除B項;“工商之家,不得預于士”限制了工商之家參與官員選拔,不能說明唐代取士制度得到完善,排除C項。故選D項。7.美國《彭德爾頓法》對職務常任制度采取了有條件的采納態(tài)度,即將美國文官分為政治任命文官與常任文官,即政治任命文官并非常任而由總統(tǒng)決定其具體任期。但其數量受到一定限制,例如美國高級專業(yè)技術類文官中政治任命文官不應當超過15%。這一規(guī)定()A.利于防止總統(tǒng)權力的濫用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官員的選用與管理 D.避免了官員營私舞弊【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美國)。依據材料“政治任命文官由總統(tǒng)決定其具體任期。但其數量受到一定限制,例如美國高級專業(yè)技術類文官中政治任命文官不應當超過15%?!笨梢缘贸觯伺e減小政治對文官系統(tǒng)的干預,利于防止總統(tǒng)權力的濫用,A項正確;美國的上述規(guī)定不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項;材料強調對政治任命文官數量的限制,不能體現完善官員選用和管理,排除C項;美國的政治制度不能避免官員營私舞弊行為,排除D項。故選A項。8.1862年,清廷令設京師同文館。為了鼓勵學生入館學習,《京師同文館章程》規(guī)定,每三年由總理衙門組織考試并予甄別,考核優(yōu)者授七、八、九品官;考取七品官復考一等授為主事者。1865年12月,總理衙門照章對京師同文館學生首次請旨授官。清廷上述舉措()A.反映出改革選官制度成為共識B.標志著中國的選官制度進入了一個新階段C.是對傳統(tǒng)選官方式的一種突破D.瓦解了以考試方式為主體的官員選拔制度【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正向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65年(中國)。據材料“每三年由總理衙門組織考試并予甄別,考核優(yōu)者授七、八、九品官;考取七品官復考一等授為主事者”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師同文館章程》是我國洋務運動時期頒布的規(guī)定,強調每三年由總理衙門組織考試并授予官職,說明清政府對選官制度進行了改革,C項正確;改革選官制度成為共識夸大其作用,材料內容也沒有強調社會不同階層對改革選官制度的態(tài)度,排除A項;學部的設立標志中國的選官制度進入一個新階段,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這一時期沒有瓦解以考試方式為主體的官員選拔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9.賈誼認為:夫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見,而禮之所為生難知也。若夫慶賞以勸善,刑罰以懲惡,先王執(zhí)此之政,堅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時,據此之公,無私如天地耳,豈顧不用哉?然而曰禮云禮云者,貴絕惡于未萌,而起教于微妙,使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據此可知,賈誼主張()A.禮法結合、以禮為先 B.德主刑輔、王霸結合C.引禮入法、以禮主法 D.以法教、以吏為師【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據題干“夫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可知,禮能在壞事發(fā)生之前進行預防,法是在壞事發(fā)生之后進行懲處。這表明禮和法都有其作用。據題干“若夫慶賞以勸善,刑罰以懲惡,先王執(zhí)此之政,堅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時,據此之公無私如天地耳,豈顧不用哉?”可知,這說明賞罰的政策和法令是需要執(zhí)行的。據題干“然而曰禮云禮云者,貴絕惡于未萌,而起教于微妙,使民日遷善遠罰而不自知也”可知,強調了禮能在惡行未萌發(fā)時就杜絕它,起到微妙的教化作用,讓民眾不知不覺地向善遠離懲罰。綜合來看,賈誼認為禮和法都重要,但更重視禮在預防惡行方面的作用,主張禮法結合,且以禮為先,A項正確;“德主刑輔”強調以道德教化為主要治國手段,刑罰作為輔助;“王霸結合”就是在治國過程中,既要注重道德感化和仁政的實施,又要運用武力和強權來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穩(wěn)定。此觀點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B項;“引禮入法”是指將儒家的禮治思想引入法律體系中,使法律體現禮的精神和原則;“以禮主法”意味著禮在法律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要以禮為準則,此觀點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C項;秦朝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排除D項。故選A項。10.英國自15世紀末期開始,辦學的目的變得功利了、世俗了。社會對識字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一些從事貿易或手工業(yè)的組織,尤其是在倫敦,對學徒的識字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要求。這一變化()A.推動了英國世俗教育的發(fā)展 B.使學校教育擺脫了宗教控制C.強化了教會的社會教化功能 D.保障了全體公民的個人權利【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5世紀末期(英國)。據本題材料“社會對識字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對學徒的識字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要求”等信息,可以得出這些要求推動了英國世俗教育和學校的發(fā)展,A項正確;15世紀西歐學校教育沒有擺脫教會的控制,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世俗教育的發(fā)展,未涉及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作用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強化了教會的社會教化功能”與材料描述的主旨不符,排除C項;“保障了全體公民的個人權利”表述太絕對,且識字水平的提高并不能保障公民的個人權利,排除D項。故選A項。11.截至2011年8月底,國家制定現行憲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guī)706部、地方性法規(guī)8600多部,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據此可知,當時()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B.實行依法治國開始寫入憲法C.全體公民民主法治意識日益增強 D.人民民主權利得到完全保障【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中國。依據材料“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結合所學可知,2011年,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A項正確;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999年,依法治國開始寫入憲法,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沒有反映公民民主法治意識提高的信息,排除C項;材料不能得出這些法律產生了“人民民主權利得到完全保障”的效果,排除D項。故選A項。12.兩漢在西北方累年作戰(zhàn),為妥善安置“四夷”,先后設置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張掖等屬國,此后屬國制度逐漸從西北邊塞擴展至東北、西南方向。屬國能夠對歸附民族進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會組織。漢代這一措施()A.體現了“因俗而治”的治邊智慧 B.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長期割據局面C.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qū)管理 D.推動了中原地區(qū)與周邊民族的交流【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據題干“屬國能夠對歸附民族進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會組織”,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漢時期對邊疆地區(qū)民族的治理時進行集中管理,并且保留了原有的社會組織,這體現了“因俗而治”的治邊智慧,A項正確;秦朝統(tǒng)一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局面,排除B項;題干主要體現漢朝中央政府因地制宜的邊疆政策,未體現中央集權的加強,排除C項;題干主要反映的是屬國對歸附民族的管理,沒有涉及中央與少數民族的交往交流,排除D項。故選A項。13.意大利思想家但丁在《論世界帝國》中提出并論證了三個重要論題。第一、要求得世界的和平和發(fā)展,必須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君主國家。第二、理想中的世界帝國應由羅馬人執(zhí)掌政權。第三、君主的權力直接來自上帝而不是教皇。這反映出當時西歐()A.人文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 B.近代民族意識的覺醒C.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 D.專制王權國家的發(fā)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可知,但丁主張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君主國家,同時“君主的權力直接來自上帝而不是教皇”,這有利于世俗皇權的加強,反映出當時西歐近代民族意識的覺醒,B項正確;文藝復興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近代民族國家意識的加強,加劇了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排除C項;專制王權的發(fā)展與材料無關,D項結論無法得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近代民族意識的覺醒,排除D項。故選B項。14.1951年毛澤東用“民族大家庭”來概括新的民族關系。進入新時代,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睆摹懊褡宕蠹彝ァ卑l(fā)展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A.明確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中國的基本制度B.實現了民族地區(qū)經濟的均衡發(fā)展C.體現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D.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權利【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是1951年后的中國。根據材料“民族大家庭”“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可知,新時代為了實現民族復興,提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C項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項;“實現了民族地區(qū)經濟均衡發(fā)展”的表述太絕對,錯誤,排除B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排除D項。故選C項。15.20世紀90年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中國及時派出代表參加二十國集團部長級會議。2001年中俄哈吉塔烏六國共同成立了上合組織。2009年建立的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已成為中國自主開展多邊外交的重要舞臺。這表明()A.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 B.新中國外交始終堅決捍衛(wèi)國家利益C.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 D.中國積極參加地區(qū)治理和全球治理【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21世紀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國及時派出代表參加二十國集團部長級會議,2001年中俄哈吉塔烏六國共同成立了上合組織,2009年建立的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這些舉措體現出中國積極參加地區(qū)治理和全球治理,D項正確;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的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中國不僅維護國家利益,也維護世界和平發(fā)展,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綜合國力對比的相關信息,無法直接得出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16.如表所示為明代部分年份財政收入表,這折射出明代()年份米麥(萬石)布(萬匹)寶鈔(萬錠)銀(萬兩)1430397920.57388.932.91552265913.32414.4243.31621278012.98.1755.2A.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 B.濫印紙鈔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C.白銀逐漸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 D.貨幣發(fā)行紊亂不利于賦稅征收【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代(中國)。據明代部分年份財政收入表中數據可知,白銀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可折射出白銀逐漸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C項正確。清朝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排除A項;材料數據是年份財政收入,不能體現明朝通貨膨脹,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明朝貨幣發(fā)行,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官制是先秦時期在選官用人方面所實行的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世官”,顧名思義,即貴族世代為官的制度?!多l(xiāng)興賢能論》謂:“太古自春秋,君所任者,與共開國之人及其子孫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選舉也。”春秋以降,世官衰弱,士人參政,職官制逐漸取代世官制成為選官用人的主流。童書業(yè)認為:“故谷祿制度之興,實春秋戰(zhàn)國間政治、經濟制度上一大變遷”。當然,這種制度的交替、銜接,是經過相當長的演變過程的。世官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仍存留著,只是處于逐步被削弱、被取代的從屬地位罷了。戰(zhàn)國后期,魯仲連勸燕將投章,書曰:“裂地定封,富比陶、衛(wèi),世世稱孤寡,與齊久存?!笨梢?,在當時世官制依然存在?!幾岳蠲鳌稖\論世官制向職官制嬗變的歷史動因》(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職官制取代世官制的歷史動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古代職官制取代世官制的歷史意義?!敬鸢浮浚?)歷史動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階層的崛起;私學的產生與發(fā)展;郡縣制的推行;谷祿制度的實行。(答出3點即可)(2)歷史意義:推動了社會轉型;推動了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答出3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依據材料“春秋以降,世官衰弱”可得出“宗法世族的削”;據材料“士人參政,職官制逐漸取代世官制成為選官用人的主流”可得出“士階層的崛起”。據材料“故谷祿制度之興,實春秋戰(zhàn)國間政治、經濟制度上一大變遷”可得出“谷祿制度的實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私學的產生與發(fā)展”也會推動職官制取代世官制、政治上“郡縣制的推行”推動職官制取代世官制。小問2】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職官制逐漸取代世官制成為選官用人的主流”可得出“推動了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據材料“實春秋戰(zhàn)國間政治、經濟制度上一大變遷”信息,并結合春秋戰(zhàn)國時代特征變化和歷史發(fā)展可得出“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國家的發(fā)展”。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歷代都把皇帝發(fā)布的詔、制、令、敕作為最重要的法律形式,而成文法律往往退居于詔令之下。封建等級特權制在法律思想上則貫徹了法有差等的原則,皇帝高高在上,不受任何法律約束,各級官吏犯了法,可分別享受“議、請、減、贖、當、免”之特權,稱之為“八議”、“官當”制度。從李悝的《法經》直至封建末世的《大清律例》,歷代法典基本上就是刑法典,其內容均以刑法為主,其中摻雜著一些民事法規(guī),法的調整職能不可能充分發(fā)揮,而法的保護職能如刑法、行政法卻比較完備?!幾岳罟庥睢吨形鞣椒晌幕卣髦容^》材料二《拿破侖法典》一出臺,就引起世界各國的矚目,并被廣泛流傳。19世紀的法國是一個強國,它的力量使《拿破侖法典》易于影響其他國家。如在巴登適用的《巴登地方法》實際上是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一個翻本。正像拿破侖所夸耀的:我的光榮不在于打勝了四十個戰(zhàn)役,滑鐵盧會摧毀這么多的勝利。但不會被任何東西摧毀,會永遠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幾酝跚闪帷丁茨闷苼龇ǖ洹档氖澜缬绊憽凡牧先S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也開啟了新征程。廣大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展望未來,我們必須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摘編自吳又存《70年法治建設:探索、成就與經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拿破侖法典》廣泛流傳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新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答案】(1)特征:以言代法,權大于法;等級特權制;重刑輕民。(答出3點即可)(2)原因: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影響;拿破侖法典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答出3點即可)(3)啟示: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出2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一“歷代都把皇帝發(fā)布的詔、制、令、敕作為最重要的法律形式,而成文法律往往退居于詔令之下。封建等級特權制在法律思想上則貫徹了法有差等的原則,皇帝高高在上,不受任何法律約束”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是以言代法,權大于法;根據材料一“歷代法典基本上就是刑法典,其內容均以刑法為主,其中摻雜著一些民事法規(guī)”可知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是等級特權制;重刑輕民?!拘?】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的法國。根據材料二“19世紀的法國是一個強國,它的力量使《拿破侖法典》易于影響其他國家”并結合所學可知,《拿破侖法典》廣泛流傳的原因是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影響;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可知,《拿破侖法典》廣泛流傳的原因是《拿破侖法典)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拘?】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新時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三“廣大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展望未來,我們必須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并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是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古代移民時間范圍秦朝諸夏向西推進到隴東地區(qū),向北到達河套、陰山南路,向東抵達海濱,向南進入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西漢漢族移民數十萬人遷到河西走廊定居,另有數十萬人充實河套和陰山以南地區(qū)。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長江下游的漢人全面控制了山區(qū)的山越人聚居區(qū)。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遷入黃河流域。唐朝至宋朝漢族移民推進到嶺南,并繼續(xù)深入福建山區(qū)。五嶺以南的平原地區(qū)已經成為漢人的一統(tǒng)天下。回鶻、西域各族等少數民族大量遷入中原。明朝大批軍衛(wèi)人口進入云南、貴州和四川西部地區(qū)。清朝改土歸流后,西南地區(qū)的非漢族民族幾乎全部納入中原王朝的有效統(tǒng)治之下。漢族移民對臺灣的移墾在19世紀達到高潮?!幾愿饎π壑骶帯吨袊丝谑贰窂牟牧现刑崛∫豁椈驇醉椥畔?,自擬論題,結合中國古代史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答案】示例觀點:各民族的人口遷移推動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闡述:秦漢時期,中原人口向邊疆地區(qū)遷移,移民到河套地區(qū)和河西走廊,推動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少數民族也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魏晉南北朝時期,部分北方人民因戰(zhàn)亂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明清時期,實行改土歸流,強化了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推動了當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進一步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總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史民族不斷融合的產物,中華民族在長期的交往中形成一體,鑄造了我們今天的大家庭。(示例僅供參考,不作為評卷的唯一依據)【解析】本題是材料題之評論解說題,時空是古代史(中國)。據材料可以圍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從經濟、政治、文化等交流的角度進行作答,首先得出論題,根據表中材料,古代中國不同時期都有人口的遷移可得出論題各民族的人口遷移推動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其次,對論題進行闡述,結合表格中不同時期移民情況進行闡述,例如秦漢時期,中原人口向邊疆地區(qū)遷移,移民到河套地區(qū)和河西走廊,推動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少數民族也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魏晉南北朝時期,部分北方人民因戰(zhàn)亂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明清時期,實行改土歸流,強化了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推動了當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進一步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最后,進行總結情感升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