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北京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北京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北京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北京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北京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滿分42分,每小題3分)

1.(3分)(2021?九江三模)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舉辦,節(jié)儉辦賽是主要理念。在場館

建設中用到一種耐高溫的表面涂料是以某雙環(huán)烯酯()為原料

制得。有關該雙環(huán)烯酯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zhì)的分子式為Cl4H22。2

B.該物質(zhì)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C.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D.該雙環(huán)烯酯完全加氫后的產(chǎn)物的一氯代物有7種

2.(3分)(2021秋?順義區(qū)期末)“玉兔”號月球車用叫即口作為熱源材料.下列關于238Pu

的說法正確的是()

A.238Pu與238U互為同位素

B.238PU與239Pu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C.238pu與

D.238pu與

3.(3分)(2021?湖南模擬)下列有關化學川語的表示正確的是()

A.醫(yī)用“鐵餐”的化學式:BaCO3

\\\

6-19288

B.。一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C.NaHCCh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NaHCOa-Na++H++CO32

D.N2的電子式::NWN:

4.(3分)(2021?河北區(qū)二模)下列有關物質(zhì)性質(zhì)的比較,結(jié)論正確的是()

A.熱穩(wěn)定性:PH3VH2SVH2O

B.堿性:KOH>AI(OH)3>Mg(OH)2

C.第一電離能:Na<Mg<AI

D.室溫卜水溶性:NH3>C12>SO2

5.(3分)(2022?寶雞模擬)用如圖裝置制取干燥的氣體(a、b表示加入的試劑),能實現(xiàn)

的是()

選項氣體ab

ANH3NH4C1NaOH

B02H2O2溶液M11O2

CNO濃HNO3銅片

DCO2稀H2s04CaCOs

mH,so4

A.AB.BC.CD.D

6.(3分)(2022?廣東模擬)SO2和H2sCM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比.下

列關于SO2的說法錯誤的是()

A.食品中添加適量的SO2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B.工業(yè)制備硫酸產(chǎn)生的含SO2的尾氣大量排放至空氣中會形成酸雨

C.SO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不能用濃硫酸干燥SO2氣體

D.SO2使品紅溶液褪色后,加熱可使溶液再次變紅

7.(3分)(2021?廣州模擬)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氯氣溶于水:C12+H2O—2H++C1+C1O

B.Fe?+與NO3-在酸性溶液中的反應:Fe2++NO3'+4H+=Fe3++NOt+2H2O

C.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應:H++SO42+Ba2++OH=BaSO4i+H2O

D.濃硝酸中加入銅片?:CU+4H++2NO3=CU2++2NO2t+2H2O

8.(3分)(2022?北京模擬)用如圖所示裝置(攪拌裝置已略去)探究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變

化,燈光變化不可能出現(xiàn)“亮一暗(或滅)一亮”現(xiàn)象的是()

ABCD

試劑aNaOHCa(OH)2Ba(OH)2H2SO3

i式齊UbCH3COOHCa(HCO3)2H2SO4H2S

試劑a

試劑b

A.AB.BC.CD.D

9.(3分)(2021?遼寧模擬)空氣中焙燒CuS礦樣過程中有Cu2S>CuO、CuSCM、CuO*CuSO4

固體生成,焙燒過程中固體質(zhì)量變化曲線及SO2生成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2(M)MX)44X)5(M)6007(M)76()..........76()

TIT.

A.焙燒過程中固體轉(zhuǎn)化順序為CuS-Cu2S-*CuO-CuSO4-CuSO4-*CuO

B.20()?300C進行轉(zhuǎn)化的化學方程式為2cs+O,%。。>q.+so?

C.300?40(TC,固體質(zhì)量明顯增加的原因是固體中贈加了氧元素的質(zhì)量

D.僅用BaQ2溶液就可證明第四階段所得氣體成分

10.(3分)(2022?重慶模擬)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的反應體系中,主要發(fā)生反應的熱化

學方程式為

反應I:CO2<g)+4H2(g)=CH4(g)+2H2O(g)AHi=-164.7kJ/molKi

反應H:CO2(g)+H2(g)=CO(g)+H2O(g)△H2=+41.2kJ/molK2

反應HI:2CO(g)+2H2(g)=CO2(g)+CH4(g)AH3=-247.1kJ/molK3

向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lmolCO2和4moiH2,平衡時CH4、CO、CO2的物質(zhì)的量隨溫

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氟利昂-12(CF2CI2)有兩種同分異構(gòu)體

14.(3分)(2017?河西區(qū)一模)有關如下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I:C(s)+H2O(g)UCO(g)+H2(g)△H=+l31.0kJ/mol

II:CO(g)+H20(g)=C02(g)+H2(g)AH=-43kJ/mol

III:CaO(s)+CO2(g)#CaCO3(s)AH=-178.3kJ/mol

IV:C(s)+2H2O(g)+CaO(s)=CaCO3(s)+2Hz(g)△H=akJ/mol.

A.a=+90.3

B.恒溫恒壓下,在已達平衡的反應I體系中再充入少量He時平衡正向移動

C.其他條件不變,加壓對反應H的反應速率無影響

D.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提高反應111中CO2的轉(zhuǎn)化率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8分)

1S.(9分)(2021?重慶模擬)利用CO2可合成烷炸、烯脛、醇、甲酸等系列重要化T原料.

電解法轉(zhuǎn)化CO2可實現(xiàn)CO2資源化利用,電解CO2制HCOOH的原理示意圖如圖。

(1)a、b表示CO2進氣管,其中(填“a”或"b”)管是不需要的。

(2)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

(3)電解一段時間后,若兩側(cè)電極液中K+的物質(zhì)的量相差0.04mol,則陽極產(chǎn)生的氣體

在標準狀況下的總體積為L(假設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逸出)。

16.(10分)(2015春?青羊區(qū)校級月考)一定條件下,在容枳為3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ImolCO

和2m0IH2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AH,達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圖示回

答:

(1)TATB(選填”或"V",下同),0,

KAKB.

(2)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CH30H產(chǎn)率的是(填寫序號).

A.升高溫度

B.將CH30H(g)從曲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0.10molH2和().05molCO

(3)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若只把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平衡將

(選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選填“增大”“減小”

或“不變”).

(4)在TB下反應達到平衡,平衡時的壓強為開始的0.9倍,CO的轉(zhuǎn)化率為.

(5)在TA下反應達到平衡,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型,則平衡混合氣體中

17.(14分)(2022?重慶模擬)化合物H是一種有機光電材料中間體。實驗室由芳香族化合

物A制備H的一種合成路線如圖,請完成下列填空:

小NaOH/H2O

人.

①RCHO+CH3CHO——4-RCH-CHCHO?H20

已知:

(1)A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D中的含氧官能團名稱是o

(2)由E生成F的反應類型是,寫出E發(fā)生聚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3)G為甲茶的同分弁構(gòu)體,由F生成H的化學方程式為o

(4)芳香族化合物X是C的同分異構(gòu)體,與C具有相同的官能團,且苯環(huán)上只有兩種

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H原子,寫出符合要求的X的結(jié)構(gòu)簡式_______o

(5)寫出用環(huán)戊烷和2-丁煥為原料制備化合物/Br的合成路線(其他

試劑任選)。

18.(12分)(2022?廣東模擬)過二硫酸鹽[例:(NH。2s2。8、Na2s2。8]都具有強氧化性,

可作為氧化劑和漂白劑,(NH4)2s2。8被廣泛用于蓄電池工業(yè),在照相工業(yè)上用來除去

海波。

I.(NH4)2s208的制備原理為H2O2+2H2so4+2NH3=(NH4)2s2O8+2H2O。實驗室模擬

制備(NH4)2s2。8的裝置如圖所示。

AB

(1)儀器a的名稱是o

(2)充分反應后,相B中混合液經(jīng)一系列操作得到晶體,用無水乙酸洗滌,目的

是O

(3)烘干產(chǎn)品時,用紅外燈低溫供干,可能的原因是。

IL(NH4)2s208的性質(zhì)及應用。

(4)過二硫酸(H2s208)是一種強氧化性酸,在Ag+催化作用下,S2O8z-能與Ml?+在

水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生成SO42-和Mn0『,lmolS2O82-能氧化的Mi?+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o過二硫酸鐵可用于檢驗廢水中的Cr3+是否超標,如果超標,溶液會變成橙色(還原

產(chǎn)物為so4?.),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III.標定(NH4)2s2。8溶液的濃度。

(5)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NH4)2s2。8,配制成溶液,并用碘量法標定該溶液的濃度,移取

2().()0mL(NH4)2S2O8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的KI,然后加入幾滴淀粉溶液,再用

0.1mol?L7的Na2s20?溶液滴定,發(fā)生反應:重復上述操作

三次,平均消耗Na2s203溶液的體積為18.40mL,滴定終點時的顏色變化為,

所標定的(NH4)2s2。8的濃度為moPL'L

19.(13分)(2022?石景山區(qū)一模)某實驗小組從電極反應角度探究銀鏡反應中物質(zhì)氧化性

和還原性的變化。

資料:iJAg(NH3)"+=[Ag(NH3)「+NH3KI=10'3'81

fAg(NH3)]+=Ag++NH3K2=10-324

ii.AgOH不穩(wěn)定,極易分解為黑色Ag20,Ag20溶于氨水

(1)實驗發(fā)現(xiàn):乙醛和AgNO3溶液水浴加熱無明顯現(xiàn)象;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無明顯現(xiàn)

象;滴加乙醛的銀氨溶液水浴加熱,試管壁逐漸出現(xiàn)一層光亮的銀鏡。

①有研究表明:配制銀且溶液時,AgNOs和氨水生成Ag(NH3)2NO3,寫出生成Ag(NH3)

2NO3的化學方程式O

②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發(fā)生銀鏡反應時,氧化性微??赡苁茿g+、0

(2)甲同學查閱資料:銀鏡反應時,Ag+被還原成Ag。

①電極反應式:

i.還原反應:Ag++e'=Ag

ii.氧化反應:o(堿性條件下)

②從電極反應角度分析物質(zhì)氧化性和還原性的變化:

i.隨c(Ag+)降低,Ag+氧化性減弱。

ii.隨c(OH1增大,乙醛還原性增強.

③補充實驗驗證②中的分析。

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

實驗【.插入“飽和KN03溶液”鹽橋,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

實驗II.電流穩(wěn)定后向右側(cè)燒杯滴加NaOH溶液,指針偏轉(zhuǎn)幅度增大;

實驗HI.電流再次穩(wěn)定后向左側(cè)燒杯滴加氨水,指針偏轉(zhuǎn)幅度減小

乙同學認為實驗III不能證明“隨c(Ag+)降低,Ag+氧化性減弱”,理由是o

(3)設計實驗進一步驗證。

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IV往盛有銀氨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濃氨水,無明顯現(xiàn)象,聞到刺激性氣味,溶液

加入3滴乙醛,振蕩,水浴加熱略顯灰色,試管壁未見

銀鏡

V往盛有銀氨溶液的試管中滴加較濃的NaOH溶液至試管壁立即出現(xiàn)銀鏡

pH與實驗IV相同,振蕩,溶液變渾濁,加入3滴乙

醛,振蕩,水浴加熱

①乙同學認為通過實驗IV能證明“隨c(Ag+)降低,Ag+氧化性減弱”,你認為是否合理

并說明原因。

②分析實驗V中“立即出現(xiàn)銀鏡的原因”,提出假設:隨c(0H)增大,可能是N也參

與了還原Ag。經(jīng)檢驗該假設成立,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是。

(4)總結(jié):i.銀氨溶液和乙醛發(fā)生銀鏡反應時,氧化劑主要是Ag+,還原劑主要是乙醛;

ii.銀斑溶液中滴加較濃的NaOH溶液能促進銀鏡反應的發(fā)生,此法不適用于檢驗醛基,

請解釋原因

2024年北京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滿分42分,每小題3分)

1.(3分)(2021?九江三模)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舉辦,節(jié)儉辦賽是主要理念。在場館

建設中用到一種耐高溫的表面涂料是以某雙環(huán)烯酯()為原料

制得。有關該雙環(huán)烯酯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zhì)的分子式為G4H2202

B.該物質(zhì)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C.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D.該雙環(huán)烯酯完全加氫后的產(chǎn)物的一氯代物有7種

【考點】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zhì)及推斷.

【分析】A.由結(jié)構(gòu)可知分子式;

B.含碳碳雙鍵:

C.含9個sp3雜化的碳,為四面體結(jié)構(gòu);

D.該雙環(huán)烯酯完全加氫后的產(chǎn)物為環(huán)上均含4種H。

【解答】解:A.由結(jié)構(gòu)可知分子式為Ci4H2002,故A錯誤;

B.含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故B正確;

C.含9個sp?雜化的碳,為四面體結(jié)構(gòu),所有碳原子不能共面,故C錯誤;

D.該雙環(huán)烯酯完全加氫后的產(chǎn)物為,環(huán)上均含4種H,且含亞

甲基,共產(chǎn)物的一氯代物有9種,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題目難度不大,明確有機物的官能團、有機反

應與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C為解答的難點。

2.(3分"2。21秋?順義區(qū)期末)“玉兔”號月球車用窩汕作為熱源材料.下列關于238pu

的說法正確的是()

A.238pu與238u互為同位素

B.常8Pu與常9Pu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C.翁8Pli與歌8U化學性質(zhì)完全相同

D.238Pu與239Pu互為同素異形體

【考點】核素.

【專題】原子組成與結(jié)構(gòu)專題.

【分析】對8pu是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上角代表質(zhì)量數(shù),左下角代表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

質(zhì)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

A.相同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

B.質(zhì)子數(shù)相同,質(zhì)量數(shù)不同,則中子數(shù)不同,是同位素的關系,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則最

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C.不同的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不同,化學性質(zhì)不同;

D.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zhì)互稱同素異形體,研究對象是單質(zhì).

【解答】解:A.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

Pu和U的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不是同位素,故A錯誤;

B.杯/口與窩加1質(zhì)子數(shù)相同,質(zhì)量數(shù)不同,則中子數(shù)不同,它們是同位素的關系,

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故B正確;

C.兩者的質(zhì)子數(shù)不同,屬于不同的元素,其化學性質(zhì)不同,故C錯誤;

D.是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原子,互為同位素,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粒子間的數(shù)量關系、同位素和同素異形體概念等,側(cè)重于原子結(jié)構(gòu)知

識的考查,難度不大.要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

3.(3分)(2021?湖南模擬)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正確的是()

A.醫(yī)用“領餐”的化學式:BaCO3

B.C「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C.NaHC03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NaHCO3=Na++H++CO32

D.N2的電子式::NON:

【考點】電子式、化學式或化學符號及名稱的綜合.

【專題】化學用語專題.

【分析】A.BaCO3為碳酸鋼,而醫(yī)用鋼餐為硫酸鋼:

B.氯離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7,不是18:

C.碳酸氫根離子不能拆開;

D.氮氣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鍵,N原子最外層達到8也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解答】解:A.醫(yī)用銀餐為硫酸鋼,硫酸鋼的化學式為BaSO4,故A錯誤;

B.氯離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7,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18,其正確的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故B錯誤;

C.NaHCO3在溶液中完全電離出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不能拆開,正確

的電離方程式為:NaHCOs—Na++HCO3*,故C錯誤;

D.N2分子中含有1個氮氮三鍵,其電子式為:N衿N:,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常見化學用語的表示方法,題目難度不大,涉及電子式、電離方程式、

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化學式等知識,明確常見化學用語的書寫原則為解答關鍵,試題有利

于提高學生的規(guī)范答題能力.

4.(3分)(2021?河北區(qū)二模)下列有關物質(zhì)性質(zhì)的比較,結(jié)論正確的是()

A.熱穩(wěn)定性:PH3VH2SVH2O

B.堿性:KOH>AI(OH)3>Mg(OH)2

C.第一電離能:Na<Mg<Al

D.室溫下水溶性:NH3>C12>SO2

【考點】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A.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越強;

B.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

C.鎂元素3s能級容納2個電子,為全滿穩(wěn)定狀態(tài),失去電子需要的能量高;

D.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解答。

【解答】解:A.非金屬性:P<S<0,則簡單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PH3VH2SVH2O,故

A正確;

B.金屬性:K>Mg>AL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KOH>Mg(OH)2>A1

(OH)3,故B錯誤;

C.Na、Mg、Al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Mg元素3s能級容納2個

電子,為全滿穩(wěn)定狀態(tài),失去電子需要的能量高,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則

第一電離能為NaVAlVMg,故C錯誤:

D.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NH3和SO2都是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H2O中,。2的溶解

度最?。?。2為非極性分子),NH3和H20分子間易形成氫鍵,溶解度最大,故溶解度大

小為:NH3>SO2>Ch.故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杳原子結(jié)構(gòu)與元素周期律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明確元素周期律內(nèi)容

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結(jié)構(gòu)、元素周期律內(nèi)容,試題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

力及靈活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本題注意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guī)律,為該題的易錯點,答

題時要注意把握。

5.(3分)(2022?寶雞模擬)用如圖裝置制取干燥的氣體(a、b表示加入的試劑),能實現(xiàn)

的是()

選項氣體ab

ANH3NH4clNaOH

B02H2O2溶液MnO2

CNO濃HNO3銅片

DC02稀H2s04CaCO?

濃H,SO.

A.AB.BC.CD.D

【考點】氣體的凈化和干燥.

【專題】氣體的制備與性質(zhì)檢驗類實驗.

【分析】A.氨氣能與濃硫酸反應;

B.氧氣能用濃硫酸干燥;

C.銅片與濃硝酸反應生產(chǎn)二氧化氮;

D.實驗室用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產(chǎn)二氧化碳。

【解答】解:A.濃硫酸能與氨氣反應,故氨氣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故A錯誤;

B.過氧化氫在二氟化缽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氧氣可用濃硫酸干燥,故B正確;

C.銅片與濃硝酸反應生產(chǎn)二氧化氮,不能制取?氧化氮氣體,故C錯誤;

D.實驗室用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產(chǎn)二氧化碳,稀硫酸與碳酸鈣會生產(chǎn)硫酸鈣微溶于水,

阻止反應發(fā)牛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常見氣體的制備和干燥,題目難度中等,掌握常見氣體的制備方法和

干燥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6.(3分)(2022?廣東模擬)SO2和H2s04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

列關于S02的說法錯誤的是()

A.食品中添加適量的SO2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B.工業(yè)制備硫酸產(chǎn)生的含S02的尾氣大量排放至空氣中會形成酸雨

C.S0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不能用濃硫酸干燥SO2氣體

D.SO2使品紅溶液褪色后,加熱可使溶液再次變紅

【考點】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氧族元素.

【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具有漂白性,還能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殺菌;

B.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

C.二氧化硫與濃硫酸不反應;

D.二氧化硫能夠與有色物質(zhì)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化合物而具有漂白性,該無色化合物

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重新生成帶顏色物質(zhì)。

【解答】解:A.SO2具有漂白性、S02有毒,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而失去活性、具有還原性,

食品中添加適量的SO2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故A止確;

B.酸雨的成因與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有關系,所以工業(yè)制備硫酸后含SO2的尾

氣大量排放至空氣中會形成酸雨,故B正確;

C.S02與H2so4中的S元素沒有中間價,濃硫酸不能氧化SO2,能用濃硫酸干燥SO2

氣體,故c錯誤:

D.二氧化硫能夠與有色物質(zhì)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化合物而具有漂白性,該無色化合物

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重新生成帶顏色物質(zhì),所以SO2使品紅溶液褪色后,加熱可使溶液

再次變紅,故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反應與現(xiàn)象、性質(zhì)

與用途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題H

難度不大。

7.(3分)(2021?廣州模擬)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氯氣溶于水:C12+H2O-2H++C1+C1O

2++3+

B.Fe?+與NO3-在酸性溶液中的反應:Fe+NO3'+4H=Fe+NOt+2H2O

C.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應:H++SO42+Ba2++OH=BaSO41+H2O

D.濃硝酸中加入銅片:CU+4H++2NO3=CU2++2NO2t+2H2O

【考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專題】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A.次氯酸為弱酸,離子方程式中次氯酸不能拆開;

B.離子方程式兩邊總電荷不相等,違反了電荷守恒;

C.氫離子、氫氧根離子的系數(shù)錯誤;

D.銅與濃硝酸反應牛.成硝酸銅、二氧化氮氣體和水.

【解答】解:A.氯氣溶于水生成氯化氫和次氯酸,次氯酸不能拆開,正確的離子方程式

為:Ci2+H2O=H++Cl+HC1O,故A錯誤;

B.Fe2+與NO3.在酸性溶液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NO3.+8H+

=3Fe3++NOt+4H2O,故B錯誤;

C.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O42

'+Ba2++2OH_=BaSOnI+2H2O,故C錯誤;

+2+

D.濃硝酸中加入銅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4H+2NO3=CU+2NO2t+2H2O,

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離子方程式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掌握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常用方法:檢查反應物、生成物是否正確,檢查各物質(zhì)拆分是否正確,如難溶物、弱電

解質(zhì)等需要保留化學式,檢查是否符合守恒關系(如:質(zhì)量守恒和電荷守恒等)、檢查是

否符合原化學方程式等.

8.(3分)(2022?北京模擬)用如圖所示裝置(攪拌裝置已略去)探究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變

化,燈光變化不可能出現(xiàn)“亮一暗(或滅)一亮”現(xiàn)象的是()

試劑aNaOHCa(OH)2Ba(OH)H2s03

試劑bCH3COOHCa(HCO3)2H2SO4

試劑a

[試劑b

【考點】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性.

【專題】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變化專題.

【分析】溶液導電性強弱與離子濃度成正比,實驗時燈泡能出現(xiàn)由亮一暗(或滅)一亮,

依據(jù)燈光變化可知,反應過程中溶液中離子濃度先減少到幾乎為零,后又逐漸增加,然

后結(jié)合各物質(zhì)的反應產(chǎn)物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NaOH+CH3coOH=CH3coONa+FhO,CH3coONa為溶于水的強電解

質(zhì),離子濃度不會出現(xiàn)減少到幾乎為0的情況,故A正確;

B.Ca(OH)2+Ca(HCO3)2=2CaCO3I+2H2O,CaCO3不溶于水,水為極弱的電解質(zhì),

當Ca(OH)2和Ca(HCO3)2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離子濃度幾乎為0,繼續(xù)滴加硫

酸銅溶液,離子濃度升高,導電性增強,故B錯誤;

C.Ba(OH)2+H2so4=BaSO4I+2H2O,硫酸鋼不溶于水,水為極弱的電解質(zhì),當硫

酸和氫氧化鋼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離子濃度幾乎為0,繼續(xù)滴加Ca(OH)2溶液,

Ca(OH)2微溶于水,離子濃度升高,導電性增強,故C錯誤;

D.H2so3+2H2s=3S1+3H20,硫不溶于水,水為極弱的電解質(zhì),當H2s和H2s恰好

完全反應時,溶液中離子濃度幾乎為0,繼續(xù)滴加H2s03溶液,H2s03為弱電解質(zhì),不

完全電離,離子濃度升高,導電性增強,故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性,為高頻考點,明確化學反應原理及物質(zhì)性質(zhì)是

解本題關鍵,注意從電解質(zhì)的相關概念并把握反應原理分析,側(cè)面考查了對概念的理解

和分析能力,題目難度不大。

9.(3分)(2021?遼寧模擬)空氣中焙燒CuS礦樣過程中有C112S、CuO、CuSCM、CuO-CuSO4

固體生成,焙燒過程中固體質(zhì)量變化曲線及SO2生成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2(M)3004005006007(M)760.......760

TIP

A.焙燒過程中固體轉(zhuǎn)化順序為CuS-*Cu2S-*CuO*CuSO4-*CuSO4-*CuO

B.20()?3()0℃進行轉(zhuǎn)化的化學方程式為2CUS+O2=22空汽T=CU2S+SO2

C.300?400C,固體質(zhì)量明顯增加的原因是固體中增加了氟元素的質(zhì)量

D.僅用BaCb溶液就可證明第四階段所得氣體成分

【考點】銅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zhì).

【專題】幾種重要的金屬及其化合物.

【分析】A.CuS礦樣在焙燒過程中,有Cu2S、CuO?CuSO4、CuSCH、CuO生成;

B.200?300c時,硫化銅與氧氣反應生成硫化亞銅卻二氧化硫;

C.根據(jù)圖象曲線變化可知,300?400℃范圍內(nèi)固體有硫化亞銅轉(zhuǎn)化為硫酸銅;

D.二氧化硫與氧氣的混合氣體能夠與氯化鋼生成硫酸鋼沉淀,可以使用氯化鋼溶液檢驗

氧氣,用品紅檢驗二氧化硫。

【解答】解:A.CuS礦樣在焙燒過程中,固體的質(zhì)量先減小,所以CuS首先轉(zhuǎn)化為CU2S,

然后固體的質(zhì)量增大,生成CuO?CuSO4,繼續(xù)反應生成C11SO4,最后生成CuO,則焙燒

過程中固體轉(zhuǎn)化順序為CuS->Cu2S-*CuO-CuSO4-*CuSO4-*CuO,故A正確;

B.200?300℃時,硫化銅與氧氣反應生成硫化亞銅和二氧化硫,則反應的方程式為:

故正確;

2CUS+O2=200-300C=CU2S+SO2B

C.根據(jù)圖象曲線變化可知,300?400C范圍內(nèi)固體有硫化亞銅轉(zhuǎn)化為硫酸銅,增加了一

部分氧的質(zhì)量,所以固體質(zhì)量明顯增加的原因是固體中增加了氧元素的質(zhì)量,故C正確;

D.二氧化硫與氧氣的混合氣體能夠與氯化鋼生成硫酸鋼沉淀,可以使用氯化鋼溶液檢驗

氧氣,用品紅檢驗二氧化硫,所以要證明第四階段所得氣體成分應該用BaC12溶液和品

紅溶液,故D錯誤;

故選:Do

【點評】本題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質(zhì),題目難度中等,把握銅元素化合物的性質(zhì)、物

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物質(zhì)的檢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知識點是解題的關鍵,側(cè)重考查/學

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分析圖象和題中的信息。

10.(3分)(2022?重慶模擬)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的反應體系中,主要發(fā)生反應的熱化

學方程式為

反應I:CO2(g)+4H2(g)=CH4(g)+2H2O(g>AHi=-164.7kJ/molKi

反應H:CO2(g)+H2(g)=CO(g)+H2O(g)△H2=+41.2kJ/molK2

反應ni:2CO(g)+2H2(g)=CO2(g)+CH4(g)AH3=-247.1kJ/molKs

向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lmolCO2和4moiH2,平衡時CH4、CO、CO2的物質(zhì)的量隨溫

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卜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曲線B表示CO的物質(zhì)的量隨溫度的變化

Ki

B.反應HI的平衡常數(shù)K3=T

K2

C.提高CO2轉(zhuǎn)化為CH4的轉(zhuǎn)化率,需要研發(fā)在低溫區(qū)高效的催化劑

D.CO(g)+3H2(g)=CH4(g)+H2O(g)的△!!=-205.9kJ/mol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A.反應正向建立平衡,最高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最高點以后隨溫度升高B的量減

?。?/p>

B.K為生成物濃度哥之積與反應物濃度累之積的比;

C.低溫有利于生成甲烷;

D.由蓋斯定律可知,lxI+JLXIH得到CO(g)+3H2(g)—CPU(g)+H2O(g)進

22

行解答。

【解答】解:A.向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ImolCO2和4molH2,反應正向建立平衡,在600c

時B的量達到最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超過600℃時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故反

應1、111逆向移動,甲烷的量減小,故A為甲烷、B為二氧化碳、C為CO,故A錯誤;

2

C(CH4)C(H20)

B.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可表示為K=---------~~——,反應II平衡常數(shù)可表示為K=

4

C(C02)C(H2)

C(CO)C(HO)

-------29反應IH=反應【-反應HX2,故反應in在a點的平衡常數(shù)K=

C(CO2)C(H2)

c(CO)Ki

—--------?——,因而反應HI的平衡常數(shù)K3=」,故B正確;

2

C(H9)C(CO)KJ

C.低溫有利于生成甲烷,則低溫使用催化劑可提高CO2轉(zhuǎn)化為CH4的轉(zhuǎn)化效率,故C正

確;

D.由蓋斯定律可知,AxI+2xni得至IJCO(g)+3H2(g)-CH4(g)+H2O(g)AH

22

=Ax(-164.7)kJ?mo「1+工X(?247.1kJ?molD=-205.9kJ-mol_1,故D正確:

22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為高頻考點,把握K的表達式、溫度時平衡的影響、蓋斯

定律計算烙變?yōu)榻獯鸬年P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A為解答的難點,

題目難度不大。

11.(3分)(2021春?安慶期末)甲烷分子中4個氫原子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圖所示分子,

對該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s°

A.此物質(zhì)屬于芳香烽,是苯的同系物

B.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司一平面上

C.此分子的一氯取代產(chǎn)物有12種

D.此物質(zhì)分子式為C25H20

【考點】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zhì)及推斷.

【分析】A.含4個苯環(huán),而苯的同系物中只有1個苯環(huán);

B.中間的C為四面體構(gòu)型;

C.由結(jié)構(gòu)對稱性可知,苯環(huán)上含3種H;

D.含1個C和4個苯基.

【解答】解:A.含4個苯環(huán),而苯的同系物中只有1個苯環(huán),則不是苯的同系物,故A

錯誤;

B.中間的C為四面體構(gòu)型,則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錯誤;

C.由結(jié)構(gòu)對稱性可知,苯環(huán)上含3種H,則此分子的一氯取代產(chǎn)物有3種,故C錯誤;

D.含1個C和4個苯基,則此物質(zhì)分子式為C25H2C,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把握官能團與性質(zhì)的關系為解答

的關鍵,側(cè)重甲烷正匹面體結(jié)構(gòu)及一氯取代產(chǎn)物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12.(3分)(2022?南通一模)下列有關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Na具有強還原性,可用于冷煉金屬鈦

B.NaOH具有強堿性,可用作干燥劑

C.Na2O2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劑

D.Na2s具有還原性,可用于除去工業(yè)廢水中的Hg?+

【考點】鈉的重要化合物.

【專題】金屬概論與堿元素.

【分析】A.鈉可以和四氯化鈦反應生成金屬鈦;

B.氫氧化鈉可用作干燥劑是因為其易吸水潮解;

C.Na2O2能與二氧化讖發(fā)生反應生成氧氣,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劑;

D.Na2s與Hg2+反應生成HgS,HgS難溶于水。

【解答】解:A.鈉單質(zhì)可以冶煉金屬鈦是因為鈉的還原性很強,故A正確;

B.氫氧化鈉可用作干燥劑是因為其易吸水潮解,與其強硬性無關,故B錯誤;

C.Na2O2能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生成氧氣,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劑,而不是利用其強氧

化性,故C錯誤;

D.Na2s與Hg2+反應生成HgS,HgS難溶于水,所以Na2s用于除去工業(yè)廢水中的Hg2+,

與其還原性無關,故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質(zhì),熟悉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是解題關鍵,題目難

度不大。

13.(3分)(2014?薩爾圖區(qū)校級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鈉、鉀、鋤,三種單質(zhì)中,鋤的熔點最高

B.充電電池的化學反應原理是艮化還原反應,充電是變放電時的氧化還原反應逆向進行,

燃料電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達100%

C.化學鍵可以使離了?相結(jié)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結(jié)合

D.氟利昂-12(CFaCh)有兩種同分異構(gòu)體

【考點】堿金屬的性質(zhì);芳香煌、煌基和同系物;化學鍵;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依據(jù)堿金屬同主族單質(zhì)熔點依次降低解答;

B.電池使用過程中除了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外還轉(zhuǎn)化為熱能;

C.化學鍵是相鄰原子(包括陰陽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D.依據(jù)甲烷是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解答.

【解答】解:A.堿金屬同主族單質(zhì)熔點依次降低,所以鈉的熔點最高,故A錯誤:

B,電池使用過程中除了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外還轉(zhuǎn)化為熱能,所以燃料電池的能量利用率

小于100%,故B錯誤;

C.化學鍵是相鄰原子(包括陰陽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故C正確;

D.甲烷是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甲烷的二鹵代物只有一種,氟利昂是甲烷分子中兩個氫原子被

兩個箍原子取代,不存在同分異構(gòu)體,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堿金屬性質(zhì),化學鍵的概念,原電池、電解池的工作原理,甲烷的

結(jié)構(gòu),題目綜合性較強,難度中等,易錯選項為D,解題時應考慮甲烷的空間結(jié)構(gòu).同

時注意A選項,同主族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

14.(3分)(2017?河西區(qū)一模)有關如下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I:C(s)+H2O(g)#CO(g)+H2(g)AH=+131.0kJ/mol

II:CO(g)+H2O(g)=CO2(g)+H2(g)AH=-43kJ/mol

III:CaO(s)+CO2(g)#CaCO3(s)AH=-178.3kJ/mol

N:C(s)+2H2O(g;+CaO(s)=CaCO3(s)+2H2(g)△H=akJ/mol.

A.a=+90.3

B.恒溫恒壓下,在已達平衡的反應I體系中再充入少量He時平衡正向移動

C.其他條件不變,加壓對反應I1的反應速率無影響

D.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提高反應in中CQ2的轉(zhuǎn)化率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反應熱和焰變.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A、根據(jù)蓋斯定律:MC(s)+2H2O(g)+CaO(s)=CaCO3(s)+2H:(g)

△H=I+II+IIL由此分析解答;

B、恒溫恒壓下,充入少量He時體積變大,相當于減小壓強;

C、增大壓弓雖對反應II的正逆反應加快:

D、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所以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減少.

【解答】解:A、AH=a=I+11+111=131+(-43)+(-178.3)=-90.3,故A錯誤;

B、恒溫恒壓下,充入少量He時體積變大,相當于減小壓強,所以平衡正向移動,故B

正確;

C、增大壓強對反應II的正逆反應加快,所以加壓對反應II的反應速率有影響,而不是無

影響,故C錯誤;

D、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所以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減少,而不是提高轉(zhuǎn)化率,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和化學平衡的移動,為考試高頻考點,難度不大,

B選在恒溫恒壓下,充入少量He,相當于減小壓強.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8分)

15.(9分)(2021?重慶模擬)利用CO2可合成烷燒、烯睡、醇、甲酸等系列重要化_L原料。

電解法轉(zhuǎn)化CO2可實現(xiàn)CO2資源化利用,電解CO2制HCOOH的原理示意圖如圖。

(Da.b表示C02進氣管,其中a(填“a”或"b”)管是不需要的。

(2)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H2O+2CO2+2e-HCOO+HC03。

(3)電解一段時間后,若兩側(cè)電極液中K+的物質(zhì)的量相差0.04mol,則陽極產(chǎn)生的氣體

在標準狀況下的總體核為056L(假設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逸出)。

<±)0

0\/b

O.lmnl/I.KHCO.IfiM

【考點】電解原理.

【專題】電化學專題.

【分析】根據(jù)電解CO2制HCOOH的原理可知,Sn電極為陰極,陰極b上C02發(fā)生還

原反應生成HCOO,電極反應為:H2O+2CO2+2e=HCOO+HCO3',陽極為Pt電極,

電解?段時間后,陽極氫氧根離子失電子生成氧氣,促進水的電離,電極a附近氫離子

濃度增大,HCO3-濃度降低,電極反應式為4HCO3+4c=O2t+4CO2t+2H2O>據(jù)此

分析解答。

【解答】解:(1)Sn電極為陰極,陰極CO2發(fā)生還京反應生成HCOO"則a、b表示

CO2進氣管,其中a管是不需要的,

故答案為:a:

(2)根據(jù)電解CO2制HCOOH的原理,Sn電極為陰極,陰極b上CO2發(fā)生還原反應生

成HCOO,電極反應為:H2O+2CO2+2e=HCOO'+HCO3',

故答案為:H2O+2CO2+2C—HCOO+HCO3;

(3)電解池中Sn電極為陰極,Pt電極為陽極,陽離子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移向陰極,即

K+從左池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移向右池,K+向陰極區(qū)遷移,電解?段時間后,若兩供!電極

液中K+的物質(zhì)的量相差0.04mol,即電子轉(zhuǎn)移的物質(zhì)的量為0.02mol,陽極的電極反應為

4HCO3+4e=02t+482t+2H10,轉(zhuǎn)移0.02mol電子,生成的氣體為0.025moL氣體

的體積為0.025molX22.4L/mol=0.56L,

故答案為:0.56。

【點評】本題考查電解原理,試題側(cè)重學生分析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的考杳,把握電解

原理是解本題關鍵,明確各個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及離子放電順序即可解答,注意離子交

換膜的作用,題目難度不大。

16.(10分)(2015春?青羊區(qū)校級月考)一定條件下,在容積為3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ImoICO

和2moiH2發(fā)生反應:CO(g)+2H2(g)^CHaOH(g)AH,達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圖示回

答:

(1)TA<TB(選填”或"V",下同),AH<0,

KA>KB.

(2)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CHK)H/率的是一BD(填寫序號).

A.升高溫度

B.將CH30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0.10molHz和0.05molCO

(3)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若只把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平衡將正向

(選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不變(選填“增大”“減小”

或“不變”).

(4)在TB下反應達到平衡,平衡時的壓強為開始的0.9倍,CO的轉(zhuǎn)化率為15%.

(5)在TA下反應達到平衡,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絲,則平衡混合氣體中

3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的計算.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化學平衡計算.

【分析】(1)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到達平衡時間越短,由圖可知,溫度TB先到達

平衡,則溫度TAVTB,升高溫度,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

減小,而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2)A.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B.將CH30H(g)從體系中分離,平衡正向移動;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