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樹立詩歌史觀準確解讀詩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A/wKhkGWdrXVWAbVjNAAHsv05Fk3k906.jpg)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樹立詩歌史觀準確解讀詩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A/wKhkGWdrXVWAbVjNAAHsv05Fk3k9062.jpg)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樹立詩歌史觀準確解讀詩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A/wKhkGWdrXVWAbVjNAAHsv05Fk3k9063.jpg)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樹立詩歌史觀準確解讀詩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A/wKhkGWdrXVWAbVjNAAHsv05Fk3k9064.jpg)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樹立詩歌史觀準確解讀詩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A/wKhkGWdrXVWAbVjNAAHsv05Fk3k90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樹立詩歌史觀,準確解讀
詩歌
樹立詩歌史觀,準確解讀詩歌
一、了解基本常識,讀懂詩家語
(一)了解詩歌的基本常識
詩歌分類
結構章法
基本特點
古代詩歌
詩
古體詩
唐以前的詩,又稱古詩、古風,句式大體整齊,有一定節(jié)奏韻律,
但在句數(shù)、平仄、對仗等方面沒有嚴格規(guī)定。按每句字數(shù)分為四言、
五言、七言、雜言(各句字數(shù)不等)等。還包括楚辭和樂府詩
以自然段為層
詩莊
①前后內容是對應一致的,如樂景對樂情,哀景對哀情。
古代詩歌
近體詩
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詩,在句數(shù)、字數(shù)、對仗、平仄等方面
有非常嚴格的要求C為區(qū)別于過去的非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
包括律詩和絕句
絕句: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律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
情
詩莊
詞
萌于南朝盛于宋。開始是用來為樂譜配詞用于歌唱的。為譜配詞
叫填詞,填詞所選的調子叫詞牌。填詞時為點明題旨,多在詞牌下另
標題目?;痉譃橥窦s派、豪放派兩大類
上闋寫景:首句渲染氣氛,主句寫景,尾句過渡。下闋抒情
詞媚
曲
曲由詞進一步發(fā)展而成。宋、金時北方產(chǎn)生了新的樂曲曲調,發(fā)
展到元代,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
令(高考重點考查)與套數(shù);雜劇是可演出的戲曲
小令有單闋的,也有上下闋的。一般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但也
有穿插進行的
曲諧
②前后內容是相關、相反、相襯的,形成虛實相襯的關系,如樂
景襯哀情等
(二)讀懂詩家語,領悟詩歌情
詩歌語言受字數(shù)、句數(shù)和格律的嚴格限制,在語法上主要表現(xiàn)為
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現(xiàn)象。了解詩歌語言組織的規(guī)
律,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進而把握詩歌情感。
1.詞類活用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詩詞中某些詞語
的詞性,一首詩詞往往因一兩處詞性的改變而韻味無窮。
2.語序倒裝
古人在寫作時為了表達的需要,特意將某個詞、某個句子的語序
顛倒。在古詩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手法,但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裝句
有些不同。概括而言,古代詩歌中的語序倒裝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為符合聲律的要求而出現(xiàn)顛倒詞句的情況
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皻w注女”是“浣女歸”的倒裝,
“下漁舟”是“漁舟下”的倒裝。這樣一是為了使全詩的句式變化多
樣,不致呆板單調,創(chuàng)造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藝術效果。更主要
是為了讓“舟”與“秋”“流”“留”押韻和五律平仄的需要。這種句
子結構的顛倒用法還可以增強詩歌的音樂美,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
無窮
為了突出和強調表達的情感而出現(xiàn)顛倒詞句的情況
如“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的后句應為“遙望孤城
玉門關”?!斑b望”為“遠遠地望”,此處突出強調了在外守衛(wèi)邊疆的
士兵遙望內地,想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情懷
為了追求新意而改變詞序、句序、結構的情況
如:如果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兩句改為正常的“天
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詞的意境美就會大打折扣
為了讓句式錯落變化,產(chǎn)生參差之美而使用倒裝
如“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句應為“神游故國,應
笑我多情,華發(fā)早生:這里的詞序顛倒與前面順敘周瑜的形象“羽
扇綸巾,談笑間、橘櫓灰飛煙滅”形成了錯位之美
“倒裝”是一種表達或表現(xiàn)形式,作者使用它的目的就是為作品
的內容、主題服務,而詩歌的主題多為抒發(fā)情感,所以把握詩歌中的
倒裝手法對理解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和詩歌的主題有很大的幫助。切不
可忽視。
3.空白省略
詩歌語句之間往往具格跳躍性,于是,就產(chǎn)生了省略現(xiàn)象,也就
出現(xiàn)了空白,從而為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古詩省略主要有以下兩個
特點:
對話省略
如賈島《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明明是三番問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
話包孕問話的方法,精簡為二十個字
意象組合
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c古
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痹娙藢ⅰ翱萏?、老樹、昏
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意象直接組合在一
起,中間沒有任何聯(lián)結詞語,這九種意象將悲秋與鄉(xiāng)愁巧妙地結合在
一起,平靜地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涼畫面。整個畫面給人
以遲暮、渺茫、凄涼、低沉的感覺,與這位漂泊異鄉(xiāng)游子暗淡的心緒
協(xié)調一致
4.互文見義
互文,是上下文義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的一種修辭方法,能收到
經(jīng)濟筆墨、以少勝多、表意委婉、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這類句子句法關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
我們理解它時,要把上下文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考慮,要瞻前顧后,不能
偏執(zhí)任何一端,把它割裂開來,只從字面上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
正確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
5.常見典故
所謂典故,簡言之,就是詩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來歷的詞語。它
是古代詩人常用的一種藝術方法,也是古典詩歌一道獨特的風景。
恰當運用典故,對豐滿詩歌形象、豐富詩歌內涵、增強詩歌的表
現(xiàn)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處。用典可使詩歌語言精練,收到言簡意豐、
耐人尋味的效果,但也會給復習帶來一定的困難,要想正確地理解詩
歌,必須了解詩歌中常用典故的含義。
1.下列詩詞中不是上半部分寫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項是()
A.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
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B.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螞。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
棋子落燈花。
C.長醉后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腌兩個功名字,酷濤千古
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D.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
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解析:該曲是白樸的《仙呂?寄生草?飲》,其主要內容是勸酒,
沒有寫景。
答案:C
2.指出下列詩句中詞類活用的字詞,并理解其含義。
(1)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雨”,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下雨”。東邊的太陽出來
T,西邊還在下雨,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
逢席上見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名詞活用作形容詞,意為“茂盛的二在沉船的旁
邊千帆競發(fā),在病樹的前頭有眾多茂盛的樹木。
(3)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查慎行《早過大通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軟”“粒”,都是使動用法,均巧妙地運用通感的修辭手
法,把水波云海寫得可觸可托。清風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漣漪,像輕
綢軟緞在波動;九子山巔高出云表,像輕輕浮在銀色的海面。
(4)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悅”意為“使……高興","空''意為"使……坦蕩空靈
山光的明凈使鳥兒歡悅,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
3.指出下列詩句的正常語序,以及詩人這樣安排有何用意。
(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穎《黃鶴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漢陽樹歷歷(可數(shù)),鸚鵡洲芳
草萋萋”,“漢陽樹”和“鸚鵡洲”置于“歷歷”“萋萋”之后,看起
來好像是賓語,實后上卻是被陳述的對象。目的在突出“歷歷”和“萋
萋”的特點。
(2)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實即“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這里的“濕”和“寒”
都是使動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們所支配的對象,結果被放在
前面,似乎成了主語,實為賓語。目的在突出“濕''和"寒”,強調
在外面時間之長,思念之切。
4.請指出下面詩句中存在省略現(xiàn)象的地方,并理解詩句含意。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李彌遜《春日即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雨(如)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時間)近黃昏。小雨如絲
一般,似乎是要將春天網(wǎng)??;落花滿地,殘葉堆積,時間已近黃昏。
5.下列詩句中存在互文現(xiàn)象,請準確理解詩句含意。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明月下,在清風吹拂中,傳來了鵲和蟬的鳴叫。
(2)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將軍和壯士從軍十年,經(jīng)歷了千百次殘酷的戰(zhàn)斗,有的死
了,有的勝利歸來C
(3)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們都經(jīng)常相會。
6.下列詩句運用了典故,請理解詩句含意。
(1)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坂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
亭懷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典故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表明自己雖然年
紀老大,但雄心猶在,尚能為國殺敵立功。詞人豪爽剛烈的氣節(jié)、矢
志報國的熱情、壯志難酬的悲憤、英雄遲暮的凄涼盡含其中。
(2)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典故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綺,
澄江靜如練”,描寫了金陵的壯麗景色。
二、樹立詩歌史觀,宏觀理解詩歌
初唐: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618—712)。
(1)時代特征:初唐百年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太宗的威武神
勇和文治武功,武后(武則天)的雄姿英發(fā)和精明干練,宮廷劇烈的斗
爭,關隴與山東及京南等集團之間的利益紛爭,南北文化觀念的急劇
碰撞,都引起詩人心靈的急劇波動和人生價值觀的多元發(fā)展。
(2)代表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沈儉期(宮
廷詩人)、宋之問(宮廷詩人)、杜審言等。
初唐詩歌縱覽
初唐前期,宮廷應制唱和詩多歌功頌德,點綴太平、追求精工典
雅成了時尚;初唐后期,隨著“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
駱賓王)登上詩壇,詩歌力反齊梁宮廷詩風,題材和主題由宮廷臺閣
走向社會現(xiàn)實,風格也由纖柔卑弱變?yōu)榍逍旅骺?/p>
代表人物
作品風格
代表作品
名句
王績
最先擺脫齊梁浮艷詩風,詩作質樸清新,抒寫真情
《野望》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王勃
強調作詩要“剛健”,有“骨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杜審言
五言律詩的奠基人,詩作渾厚見長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宋之間
詩作詞采綺麗,對仗工整
《度大庾嶺》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陳子昂
倡導“漢魏風骨”,主張“興寄”,推尊“風雅”,重視“比興二
題材寬廣豐富,風格剛健質樸
《登幽州臺歌》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盛唐詩歌一一聲律風骨兼?zhèn)?/p>
盛唐:唐玄宗開元元年至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
(1)時代特征:政治開明,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達,對外交流頻繁,
社會充滿自信。這是唐詩繁榮興盛的頂峰c詩壇上百花吐艷,名家如
林。
(2)代表詩人: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順、王昌齡、崔頻、
王之渙為代表,田園山水詩人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最知名,
李白、杜甫是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代表。
盛唐詩歌縱覽
盛唐詩歌表現(xiàn)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豪邁樂觀、激昂慷慨、積極進取、
奮發(fā)有力的時代精神和強烈的匡時濟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代表人物
作品風格
代表作品
名句
岑參
感情激越,氣勢豪邁,風格奇峭,色彩瑰奇,對邊塞風光、軍旅
生活及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風俗有深切的感受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王昌齡
其詩多邊塞軍旅、宮怨閨情和送別之作,婉而多諷,清剛俊美
《出塞二首(其一)》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
感情慷慨激昂,語言質樸凝練,風格豪放悲壯
《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王維
邊塞和游俠詩風格雄渾、境界開闊,充滿豪情逸氣;山水詩意境
清新秀麗,思想蘊含禪理,語言清新明快,音節(jié)和諧響亮
①《使至塞上》②《山居秋暝》
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孟浩然
語言清淡,意境深幽,多寫山水田園、隱逸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宿建德江》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李白
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飄逸絢麗,語言清新自然,充滿浪漫主義氣
息
《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杜甫
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詩風“沉郁頓挫”
《兵車行》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3.中唐詩歌一一創(chuàng)新求變
中唐:唐代宗大歷元年至唐穆宗長慶四年(766—824)。
(1)時代特征:中唐前期“安史之亂”之后,唐朝由盛轉衰,詩
壇上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氣象,及至中唐后段,順宗、憲宗朝的政治
改革和軍事平叛初見成效,詩歌創(chuàng)作才又呈現(xiàn)出活躍的景象。
(2)代表詩人:劉長卿、韋應物、盧綸、李益、白居易、元稹、
李紳、韓愈、柳宗元、孟郊、李賀、賈島、劉禹錫等。
中唐詩歌縱覽
情感基調徘徊惆悵,哀怨感傷;審美情趣由外拓趨向內斂,由昂
揚趨向低沉,由濃郁趨向高秀。這一時期詩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個性風格
異常突出
代表人物
作品風格
代表作品
名句
劉長卿
精致秀潤,孤獨凄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白居易
反映現(xiàn)實,通俗易懂
《賣炭翁》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韓愈
以文為詩,雄健壯麗,渾樸剛勁,險怪生澀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劉禹錫
題材廣泛,內家豐富,精練含蓄,韻味深長,富有哲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4.晚唐詩歌一一辭句尚切,氣韻甚卑
晚唐:唐敬宗寶歷元年至唐亡(825—907)。
(1)時代特征:唐王朝的國勢趨于全面衰落,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
權、朋黨之爭等種種矛盾日益激化,兵連禍結,社會動蕩。晚唐士人
對國事日非深感憂慮,對唐王朝的中興無望深感失落,這種衰世之象
對晚唐詩歌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2)代表詩人:杜牧、李商隱、溫庭筠、皮日休、陸龜蒙、聶夷
中、杜荀鶴、羅隱、韓倨等。
晚唐詩歌縱覽
晚唐詩感時傷懷,個性鮮明:情感內涵上,轉入日常生活;藝術
內涵上,追求語言與構思的雕琢與鍛煉
代表人物
作品風格
代表作品
名句
杜牧
其詩豪放爽朗、清新俊逸,于拗折峭健之中,見風華掩映之美。
多傷時感事之作,詠史詩獨具眼光,見解精辟
《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李商隱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秣麗,尤其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俳
惻,優(yōu)美動人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溫庭筠
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容上多寫閨情,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
有所反映
《商山早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5.北宋詩歌一一學摹唐詩,另覓蹊徑
北宋: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宋欽宗靖康二年(960—1127)。
(1)時代特征:北宋重文輕武,文化空前繁榮。社會比較穩(wěn)定,
沒有較大規(guī)模的動亂,中央集權制度相當完善。商品經(jīng)濟充分發(fā)展,
城市規(guī)模大,市民階層出現(xiàn)。
(2)代表詩(詞)人:柳永、王禹傅、錢惟演、林逋、歐陽修、梅
堯臣、晏殊、晏幾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
北宋詩歌縱覽
繼承與創(chuàng)新并存,注重反映社會現(xiàn)實,題材、風格趨于通俗化
代表人物
作品風格
代表作品
名句
林逋
其詩自抒胸臆,多有奇句,風格澄澈淡遠
《山園小梅》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柳永
其詞音律諧和,語意妥帖,婉轉鋪敘,內容多寫歌妓生活、都市
風光以及文人羈旅行役,狀人狀物細膩委婉
《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蘇軾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其詞在題
材、語言、境界方面全面開拓,開豪放派一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黃庭堅
其詩擅長用典,刻意章法,力避滑熟,喜用拗律險韻,語言奇警;
其詞以清新灑脫見長,時有豪邁氣象
《寄黃幾復》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晏殊
其詞多描寫四季景物、男女戀情、詩酒閑逸、離愁別恨等,言語
清麗,意境清新
《浣溪沙》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6.南宋詩歌一一極其工,極其變
南宋:宋高宗建炎元年至宋亡(1127—1279)。
(1)時代特征:南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靖康之變”已在宋
人的心靈上留下了恥辱的記憶。中原淪陷,南宋朝廷屈膝求和,偏安
江南。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長期處于被壓抑的狀態(tài)。
(2)代表詩(詞)人:李清照、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戴復古、
劉克莊、姜夔、辛棄疾、趙師秀、文天祥等。
南宋詩歌縱覽
詩歌創(chuàng)作面向社會人生,反映多災多難的時代生活,體現(xiàn)了民族
的呼聲,詩(詞)風也隨之一變
代表人物
作品風格
代表作品
名句
李清照
其詞典雅婉約,偶有豪放之辭,多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淺近;
其詩感時詠史,與詞風迥異
《聲聲慢》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陸游
其詩題材廣泛,其中涉及時事政治尤其是恢復大業(yè)的作品,激昂
慷慨,義憤強烈;其詞風格多樣,感情蒼涼處與詩相類
《書憤》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楊萬里
詩歌以寫景為主,其中也有不少反映民間疾苦、抒發(fā)愛國情懷的
作品。語言淺顯易懂,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懷
《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辛棄疾
其詞慷慨悲壯,多抒發(fā)愛國情思之作C詞風雖以豪放為主,然不
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勵、嫵媚、俚俗、幽默,兼而有之。善用典,
亦善白描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1.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
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煉字工首先明確哪個字更好,然后結合
詩句分析?!巴笔侵刚驹诟咛幭蜻h處看,照應了詩題,引出下面所
望之物?!翱铡笔侵冈娙藘刃闹?,有種目空一切的意思?!翱铡弊譅I
造了一種空曠之境,是詩人超然心態(tài)的反映。
答案:“望”:照應題目中的“登臺”,引出后面描寫的景物。(或
“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tài)。)
(2)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伴e”是全詩的詩眼。首
聯(lián)寫詩人端居不出戶,閑望云山;頷聯(lián)寫了日落鳥宿、秋野空闊之景;
頸聯(lián)寫在小臺上往自己的居處望去,房屋已被遠林遮住了;尾聯(lián)寫主
人多半會邀客乘月出游,告訴仆人們不要早早關門。整首詩圍繞“閑”
字,寫了登臺遠望之景,寫出了詩人的閑適之情。
答案:一個“閑”字,點出閑景、閑人、閑心,寫出了閑境之美、
閑適之情。
[教師用書獨具?白話詩歌]
你閑居在家時不用出門,滿眼就能望見云霧繚繞的山峰。落日西
墜,鳥兒在晚霞中飛去;人們離開之后,秋天的原野顯得格外閑靜。
以前只知道去遙遠的樹林邊,沒想到登上這間茅檐的小臺,同樣可以
欣賞到美景。好客的主人啊,我會經(jīng)常乘著月色前來造訪;照應門戶
的僮仆,也不要總把院門閂上。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金陵望漢江
李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
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
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
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1)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第一問考查描寫
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寫到了哪些景物,具體描繪畫面內容,并指出畫
面的特點。第二問是對景物描寫的作用的考查,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
方面回答。詩歌前四句寫詩人在金陵看到長江遠去的浩大氣勢:長江
綿延曲折長達萬里,分出的多條支流就如同巨龍盤踞;江水四溢,在
中華大地上泛濫,波濤洶涌,迅疾奔流,水勢浩瀚,氣勢宏大。這樣
寫,既渲染了長江下游的雄壯氣象,也為下文歌頌大唐盛世蓄勢。
答案:這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為下文頌揚盛唐天下一家、國運興盛積蓄氣勢,有利于突出
詩的主旨。
(2)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c這里屬于用典抒情,首先
要理解典故表達的內容,然后結合全詩理解詩人用在此處表達的思想
情感。通過注釋④夾看,善釣的任公子如今也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
中已無巨魚。這里詩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無須垂釣,暗指自己
的滿腹才華無用武之地。因為,當今是大唐盛世,國君賢能,天下統(tǒng)
一,國力強大,世無巨寇。作者運用這個典故,表達了對盛唐一統(tǒng)天
下的豐功偉績的贊揚,也暗含自己作為盛世才子無用武之地的淡淡惆
悵之情。
答案:①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指世無巨寇,表達了對大唐一統(tǒng)天下、
開創(chuàng)盛世偉績的歌頌;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在太平盛世沒有機會
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
[教師用書獨具?白話詩歌]
長江延綿曲折長達萬里,分作九條支流就如同九條巨龍盤踞。江
水四溢,泛濫于中匡,波濤洶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淪亡之后,
三吳已沒有了昔日之盛,無足稱賞。我朝圣明之君統(tǒng)一天下,垂衣拱
手無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無需滄海垂釣而罷竿了。
3.(2019?全國卷HI)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插田歌(節(jié)選)
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雅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絲裙,農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
(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花鳥發(fā)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
美麗畫面。
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度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
時隱時現(xiàn)。
C.詩中寫到了農父農婦的衣著,白裙綠衣映照綠苗白水,色調
分外和諧。
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xiàn)農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
愉悅心情。
解析:B項,“田藤望如線”,運用了匕喻修辭,意思是說遠望田
度筆直如線,而不是“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也不準確,原詩中的
“白水光參差”是說水田之上清水粼粼閃光,變幻多姿。
答案:B
(2)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
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的一首七律酬贈詩:
首聯(lián)“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
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頷聯(lián)“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
爛柯人”借用典故,暗示詩人被貶時間之長,表現(xiàn)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
回歸之后因人事生疏而悵惘的心情;頸聯(lián)“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
頭萬木春”對仗工整,表現(xiàn)出詩人豁達的胸襟;尾聯(lián)“今日聽君歌一
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順勢點明了酬答的題意,表達了詩人重新投入
生活的意愿及堅韌不拔的意志。整首詩詩情起伏跌宕,語言雅麗工整,
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
力。
具體到本詩,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插秧時節(jié)的
大好風光,這幾句箋墨雖淡,卻營造了田野間生機盎然的景象,渲染
出南方水鄉(xiāng)濃郁的春天氣息。最后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農民的勞動情緒,
表現(xiàn)了他們樂天的性格,繪出富有特色的民風鄉(xiāng)俗??傮w而言,表現(xiàn)
出了明快簡潔、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淺顯的語言風格。
答案:①《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穩(wěn),用典精當,語
言雅麗平整;②《插田歌》這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xiàn)手法描
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教師用書獨具?白話詩歌]
山岡上花草整齊,燕子飛東又飛西。遠望田壤筆直如線,稻田白
水波光閃爍。農婦穿著白麻布裙,農夫披著綠草蓑衣。一齊唱起田中
歌,輕聲細語好似《竹枝詞》。
4.(2019?全國卷H)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投長沙裴侍郎
杜荀鶴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只望至公將卷讀[注],不求朝士致書論。
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
[注]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
堅定不移。
B.“朱門”“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戌鮮
明的對比。
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愿去
尋找捷徑。
D.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tài)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
受恩必報。
解析:D項,“受恩必報”屬于無中生有?!澳凶邮芏黜氂械兀?/p>
生不受等閑恩”的意思是“男子漢接受恩惠必須有相應的理由,我平
生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這是對別人施加恩惠的態(tài)度,并無“受
恩必報”之意。
答案:D
(2)詩歌的頸聯(lián)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lián)直抒胸臆的寫
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問,情感表達方面的作用。頸聯(lián)描寫了漁鄉(xiāng)隱居(垂
綸,垂絲釣魚,指隱居)和風中鴻雁鳴叫兩個場景,“隱者”和“鴻雁”
都是孤高耿介的意象代表,形象化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懷。第二問,結
構安排方面的作用。其他三聯(lián)直抒胸臆,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
感情激烈,而間寫兩個具體場景,使得全詩節(jié)奏得到了舒緩。
答案:①情感表達:頸聯(lián)所寫場景是詩人孤高耿介情懷的形象化
表達,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人的心志。②結構安排:舒緩詩
歌全篇的節(jié)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致。
[教師用書獨具?白話詩歌]
我雖然社會地位低下,但是追尋道的意志長期存在,我不趨附權
勢只信奉儒家思想c只希望主考官將我的考卷讀完,我不求考取官位,
只希望能得到您的評論指正。雨中垂釣江邊不禁生出思鄉(xiāng)之情,風吹
木葉在秋夜里傳出陣陣寒意。男子漢接受恩惠必須有相應的理由,我
平生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玉樓春①
歐陽修
雪云乍變春云簇,漸覺年華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開,南浦波紋
如酒綠。芳菲次第還相續(xù),不奈情多無處足。尊②前百計得春歸,
莫為傷春歌黛蹙。
[注]①這首詞作為詞人被貶離京,任職潁州(今安徽阜陽)期間。
②尊:通"樽”。
(1)下列對這首詞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將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
的一項是()
A.第一句寫冬去春來的物候變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覺間巳
變成了簇簇的春云,對云彩形態(tài)的細致描寫,體現(xiàn)了詞人對春的信息
的關切和感知的細膩敏銳。
B.“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學家江淹的《別賦》中“春草碧色,春
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句,借以表達作者謫居貶地、遠離親
友的傷別之情。
C.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筆寫春天的姐紫嫣紅開落相繼,面
對這仿佛永不謝幕的美景,詞人的心也被永不滿足、永不盡興的激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事檔案保管合同經(jīng)典版(2篇)
- 2025年五金、交電、家電、化工產(chǎn)品購銷合同參考模板(2篇)
- 2025年互聯(lián)網(wǎng)站合作建立合同(2篇)
- 2025年代理記賬委托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房屋維修服務合同簡單版(4篇)
- 2025年個人車庫車位租賃合同模板(2篇)
- 低溫煤炭儲存運輸協(xié)議
- 奢侈品區(qū)裝修合同范本
- 保健品辦公室裝修合同
- 博物館渣土清理合同
- 機器狗:技術成熟性能優(yōu)越場景剛需放量在即2025
- 2025年村民代表會議講話稿(3篇)
- (一模)烏魯木齊地區(qū)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質量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開工大吉蛇年大吉開門紅模板
- 人教版小學英語單詞表(按首字母排列)
- GB/T 45006-2024風電葉片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擠板材
- 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質量手冊含程序文件-符合TSG07-2019《許可規(guī)則》
- 邏輯思維訓練500題(帶答案)
- 炎癥性腸病共識2024
-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件第1章
- 《中等強國視域下韓國的“新南方政策”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