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研究》4300字(論文)_第1頁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研究》4300字(論文)_第2頁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研究》4300字(論文)_第3頁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研究》4300字(論文)_第4頁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研究》43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PAGE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研究目錄TOC\o"1-2"\h\u32114前言 020670一、大學生心理危機存在的問題 03838(一)缺乏正確的幸福觀 124647(二)家庭成長環(huán)境不利 127391(三)學校管理存在不足 29992二、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應對策略 25773(一)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幸福觀 329841(二)改善親子溝通方式和教養(yǎng)方式 320092(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314275總結 424071參考文獻 4摘要: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不管是上班的上班族,還是在校的學生,都會面臨著競爭。心理素質好的人,可以將壓力轉化為一種動力,而心理素質較弱的人,則是一場“災難”,長期下來,甚至會引發(fā)心理疾病,抑郁就是最常見的。心理危機的受害者大多是7-25歲的孩子和十幾歲的青少年,這些孩子最容易受到抑郁癥的影響,而在這個關鍵的階段,網絡時代,信息的沖擊讓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判斷力都會下降,從而導致心理崩潰,甚至是自殺。因此,應從影響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因素和機制入手,深入探討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防范與干預措施。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管理;對策與建議前言當代大學生是新媒體時代的產物,新媒體對其生活、教育的影響更為深遠。由于大學生的認知、判斷力和心理素質都不健全,心理壓力較小,因而在心理上容易產生迷茫、焦慮等情緒。目前,我國大學生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也是個人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普遍的社會焦慮情緒的作用下,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日益突出。所以,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現象進行深入的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使其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用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去看待這個世界,去接觸世界,同時積極面對生活,減少外界因素對大學生生活和學習帶來的負面影響。一、大學生心理危機存在的問題(一)缺乏正確的幸福觀幸福是一種內心的知覺,是一種對人生意義的強烈感覺。大學生很容易把快樂看成是一種愿望的實現,而對快樂的追求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愿望的形成——對欲望的追求——對欲望的滿足——對新的渴望的不斷重復。而欲望是永無止境的,這會讓大學生成為沒有靈魂的木偶,在通往幸福的路上疲憊不堪,只知勇往直前,對一切與自己擦身而過的幸福視而不見。大學生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往往會“誤入歧途”。首先是大學生在不良愿望的指引下產生的不正確的幸福觀。費爾巴哈在談到幸福時說:“所有的追求,或者說,所有的正確的追求,都是為了幸福?!庇捎谖鞣絻r值觀的影響,一方面把金錢當作幸福的第一要素,讓原本沒有統(tǒng)一的、具體的衡量標準和衡量標準的幸福,變成了一串串的數字、商標和符號,大學生變成了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物化人”,熱衷于穿名牌、開豪車等奢侈的攀比。其次,他們缺乏對幸福的認知。對于干旱地區(qū)的人們,一場及時雨是一種幸福,一碗噴香的大米是非洲人民的一種幸福,而有了父母陪伴,他們就會感到幸福。人們常??滟澴约簺]有得到的是“幸?!?,而忽視了近在眼前的幸福。當今的大學生大多是00后、90后,他們大多是家里的獨生子,父母對他們的照顧太重,造成了他們的自負、自私、冷漠。這種個性缺陷會削弱大學生對幸福的認知,表現為:不知感恩、不思進取。第一,不懂得感激,不懂得珍惜。當代的大學生生活在一個富裕的物質和豐富的文化生活中,他們習慣于把父母和別人的善意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往往會選擇無視,無視比自己更窮的人,只會去追求更好的人,抱怨父母的財富、地位、權力,讓他們陷入嫉妒、不滿的陷阱,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幸福。第二,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人類存在的唯一目標和目的”,設定適當的幸福期望對幸福的感知以及感知幸福的強烈程度。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幸福觀引導,使得大學生在個人精神追求的定位方向上出現了偏差,他們不愿意冷靜下來理性的分析自己真正想要的辛福生活是什么模樣,因此在不斷的謬誤和偏差中越走越遠,逐漸形成對幸福認知的困惑和迷茫。在大學生缺乏對幸福的界定和對自身實際能力的把握時,他們常常會降低或放棄自己的預期標準,以保持自尊,避免挫折。在困境中,依賴別人的幫助與“機遇”來被動地面對,沒有意識到幸福是通過艱苦的奮斗獲得的,并且越是努力,幸福就會越多。幸福是建立生命價值的基礎,而不正確的幸福觀,缺乏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都會使幸福的根基崩塌。(二)家庭成長環(huán)境不利家庭環(huán)境是一個人個性發(fā)展的關鍵因素。首先,父母的方法會影響到兒童的社會行為。通過對兒童的問卷調查,發(fā)現采用威權養(yǎng)育方法的兒童存在著更高的社會恐懼感,如果家長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采取了獨斷專行的教育,那么家長在與子女交流時往往采取強硬的態(tài)度,不尊重子女的意志,從而使其形成叛逆心理,從而形成人格缺陷,如果孩子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往往會被父母責備,從而產生自卑,從而使子女對父母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進一步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孩子也會缺乏對家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影響人們的社交風格和社交能力;如果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時候,選擇了溺愛,那么孩子就會養(yǎng)成對父母的依賴性,在一個溫暖的環(huán)境下,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會變得很弱,一旦遇到社會上的困難,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失去自信,從而產生對社會的恐懼。其次,如果家庭體系被摧毀,如父母離異、父母角色缺失、夫妻矛盾、親子關系緊張等,身為家庭一員的孩子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在調查中,由于父母的利益或角色的缺失,會導致孩子的社交恐懼癥,如果沒有父母的關愛,他們就會失去安全感,從而產生心理上的問題,從而導致社交恐懼,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交際。(三)學校管理存在不足學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場景,無疑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行為有密切聯系。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教育存在著嚴重的結構偏愛,強調“成才”,強調“成績優(yōu)先”的教學思想,強調“以人為本”,所以,大學、院校都十分重視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在“心理”方面,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著很長一段時間缺乏或不完善的問題。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尚未形成一整套健全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機制。第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缺位或落后的現象。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單一,僅限于理論講授,缺乏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方式,缺乏與現實需求相適應的教學內容,也沒有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中心的建立不健全,未能及時發(fā)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對部分可以消除的心理異常狀況沒有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從而使其病情進一步惡化,最后出現了心理危機。第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預備庫建設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建設相對落后;據資料顯示,香港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輔導,一千個學生中就有一位專職的輔導員,而在內地,即便有5000名、10000名的學生,也很難找到一位專職的輔導員。高校在實施過程中,缺少實施計劃,缺少有力的執(zhí)行者,在應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時,表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二、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應對策略(一)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幸福觀利用課程與教學來預防大學生心理危機,高校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人格和個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幸福觀的滲透,并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幸福觀和正確的自衛(wèi)機制。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中,應注重讓學生和老師的自主性,使學生可以參與到自己的培養(yǎng)計劃中,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選擇自己所喜愛的課程和教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獨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從而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有意義。同時,要給予老師一定的自主性,讓老師可以自由決定授課方式、教學重點、考核方式等,使學校整體的教學目標向教師的個體目標轉變,更能體現管理的人性化和民主。當充分的調動了兩者的積極性后,教師對于學生正確幸福觀的引導就會變得更有滲透力,效果更好。(二)改善親子溝通方式和教養(yǎng)方式加強親子間的交流與養(yǎng)育,加強兒童對家庭的信任,營造一個民主、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由于家庭的不穩(wěn)定,缺少家長的角色,缺少親情,不愿意與家長交流,缺少家人的支持,最終導致兒童不愿意參與社會活動,所以,培養(yǎng)兒童的社交技能很關鍵。首先,要樹立“家庭”的觀念。讓家長認識到家庭環(huán)境對于兒童的健康個性的重要作用,避免在孩子們面前發(fā)生矛盾,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都是有益的。要保證家長的角色完整性,充分發(fā)揮家庭的情感溝通與教育作用,改進家庭的溝通方法,堅持正確的養(yǎng)育方法,對有社會恐懼癥兒童進行心理輔導,消除社會恐懼心理;第三,加強家庭結構,防止病態(tài)家庭結構的形成,建立良好的家庭交往方式,減少對代間的消極支持;第四,從一開始就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增強他們的獨立性,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認識更多的人,讓他們認識更多的人,讓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學會交際,從而進一步增強他們之間的感情。(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通常以學校為中心,學校對學生人格的健全、品德的培養(yǎng)有著深刻的影響。首先,針對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成長時期等因素,為即將進入社會的學生增加職業(yè)模擬培訓,加強其社會責任感,從而進一步增強其自衛(wèi)能力。同時,通過與大學、社工組織的協作,讓社工把學校的社工價值與方式轉化到教室里,由社工與學校的教師共同面對學生的問題與需要,共同解決問題,不僅能為同學們解決問題,更能充實學校的課堂討論。最后,逐步把學校的社會工作融入到學校教育體系中,成為一種普遍而又必不可少的手段??偨Y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逐漸從外在的物質層面轉向了內在的精神層面。與此相對應的,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要求也從傳統(tǒng)的身體、物質、心理等方面逐漸向追求心靈的寧靜轉變,例如,對人生的價值的反思和追求。隨著互聯網絡、移動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以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給人們的傳統(tǒng)心理健康理念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此外,中國目前正處在轉型時期,經濟發(fā)展問題十分突出,年輕一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如困惑、焦慮等心理危機。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其健康發(fā)展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論文從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與防范入手,發(fā)現其產生的根源,從而尋找出其階段性的應對策略。參考文獻[1]車曉鋒.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原因及對策探析[J].國際公關,2020(11):222-223.[2]于瑛琦.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對心理危機干預的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29):71-72.[3]韓宜.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策略探討[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27):43-45.[4]劉曉.探析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操作性策略[J].知識文庫,2020(12):190-191.[5]黃馨月,沈倩,吳海晶,王輝.本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及快速反應機制研究[J].才智,2020(18):181.[6]宋友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