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1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2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3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4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一、積累應用(20分)(一)默寫。(10分,每空1分)1.(10分)(1)其安易持,,,其微易散。(《老子》四章)(2),哀民生之多艱。(《離騷》)(3)《大學之道》中揭示“八條目”的根本之道的一句是,。(4)《蜀道難》中寫出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的句子是,。(5)柳永的《望海潮》中“”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卷起千堆雪”都用比喻的修辭寫出波濤的洶涌之狀。(6)姜夔的《揚州慢》中虛寫過往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實寫如今揚州凄涼情形的詩句是,。2.(10分)加點詞解釋。(1)文勝質則史(2)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3)常于幾成而敗之(4)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5)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二、單選題(32分)3.(2分)依據(jù)下文,關于不龜手之藥的敘述,最適當?shù)氖牵ǎ┧稳擞猩茷椴积斒种幷?,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箍偷弥?,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莊子?逍遙游》)洴澼絖:漂洗絲絮。A.宋人認為它實際價格為百金。 B.它功能單一卻帶來不同效益。 C.越人用它來治療洴澼絖之害。 D.吳王為爭奪它派遣軍隊攻越。4.(2分)依據(jù)下文,關于曹操所頒布的經(jīng)濟紓困方案與背景,敘述最適當?shù)氖牵ǎ┩酰ú懿伲┝钤唬骸叭ザ旖狄甙O,民有凋傷,軍興于外,墾田損少,吾甚憂之。其令吏民男女:女年七十已上無夫子,若年十二已下無父母兄弟,及目無所見,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無妻子父兄產(chǎn)業(yè)者,廩食終身,幼者至十二止。貧窮不能自贍者,隨口給貸。老耄須待養(yǎng)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保悏邸度龂?魏書》)A.因疫癘橫行與軍隊大肆劫掠,帶來大量人民死亡,影響經(jīng)濟生產(chǎn)甚巨。 B.家無財產(chǎn),亦無親屬可照顧之身體殘疾者,國家將其列入需紓困對象。 C.國家給予七十歲以上的老婦與幼兒終身照顧,后者滿十二歲即不適用。 D.貧窮到無法自給之人與九十歲以上待養(yǎng)的長者,適用同樣的紓困方案。5.(4分)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b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甕,念無以償,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币缓苦l(xiāng)試中式,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非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張岱《陶庵夢憶?自序》)(1)依據(jù)上文,關于張岱撰《陶庵夢憶》,敘述最適當?shù)氖茿.內(nèi)容是對五十年人生的回憶。B.對信手拈來的寫法感到欣喜。C.常于深夜寫書,至雞鳴破曉時才肯擱筆。D.早年已悟繁華如夢,遂于書中深自懺悔。(2)關于上文“腳夫”“寒士”的敘述,最適當?shù)氖茿.腳夫和寒士能以豁達心境待人接物。B.腳夫和寒士各有其專注執(zhí)著的興趣。C.腳夫失足破甕,無法承受突發(fā)逆境,憾其非夢。D.寒士名落孫山,對于學識缺乏信心,疑其是夢。6.(6分)甲《論語》原文朱熹的解說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雹佟按笕恕辈恢褂形徽?,是指有位、有齒、有德者。②“畏天命”三字好。是理會得道理,便謹去做,不敢違,便是畏之也。如非禮勿視聽言動,與夫戒慎恐懼,皆所以畏天命也。③要緊全在知上。纔知得(天命),便自不容不畏。乙《孟子》原文朱熹的解說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榱題:屋椽的兩端之處。①這為世上有人把大人許多崇高富貴當事,有言不敢出口,故孟子云爾。②《論語》說“畏大人”,此卻說“藐大人”。大人固當畏,而所謂“藐”者,乃不是藐他,只是藐他許多“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之類。(1)下列敘述,不符合數(shù)據(jù)甲意旨的是A.君子得識天命所歸,遂謹于視聽言動。B.小人處懵然狀態(tài),故不知且不畏天命。C.君子須知得天命,天命可知遂不可畏。D.小人不畏天命,遂輕慢位高權重之人。(2)下列人物及其言行表現(xiàn),與孟子所藐的「大人」最接近的是人物言行表現(xiàn)A.鄭文公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B.項羽(樊噲)瞋目視項王,……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C.劉備(劉備)每與臣(諸葛亮)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D.楊素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3)下列關于數(shù)據(jù)甲、乙的敘述,最適當?shù)氖茿.小人所狎,是那些徒有高位,但非齒、德兼?zhèn)涞拇笕?。B.彼等小人專為狎大人、侮圣人之事,因此無法知天命。C.合于古制的大人,當不為孟子所藐,且同于孔子所畏。D.孟子提出藐大人的說法,是因自己本無意于大人之位。7.(8分)陶醉于田園的陶潛,是否曾為他決定隱居后悔過?是否有時候也想過另外一種生活?清代以降的批評家已開始質疑陶潛作為一個隱士的“單純性”——詩人龔自珍就把陶潛當成有經(jīng)世抱負的豪杰之士,可與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相比擬:“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焙茱@然,龔自珍并沒有把陶潛當作一個平淡的人。對龔氏及其同時代的人而言,陶潛代表了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有出仕的凌云之志卻扼腕而棄之——因為生不逢時。其實早在唐代,詩人杜甫便已經(jīng)對陶潛作為一個恬然自樂的隱士形象提出質疑。杜甫在其《遣興》一詩中說:“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學者李華認為杜甫所要傳遞的訊息是:“陶淵明雖然避俗,卻也未能免俗。何以知之?因為從陶潛詩集來看,其中很有恨自己一生枯槁之意?!崩钊A將杜甫詩中的“枯槁”解作“窮困潦倒”是很有理由的,因為陶潛《飲酒》第十一首用了同一個詞來形容孔子得意門生顏回的窘迫:“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雖留后世名,一生亦枯槁……”。我們自然可以聯(lián)想到當杜甫試圖揭開清貧隱士陶潛的面具時,實際上也是自我示現(xiàn)。浦起龍在評解杜甫《遣興》時,便指出:“嘲淵明,自嘲也。假一淵明為本身象贊”。由此,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杜甫詩作中一再提到陶潛。而實際上,杜甫正是第一個將陶潛提升到文學經(jīng)典地位的人。然而在過去的數(shù)世紀內(nèi),批評家一直誤讀杜甫,或者可以說是對杜甫解讀陶潛的誤讀。由于批評家常將“枯槁”解作“風格上的平淡”,自然而然會認定杜甫以其《遣興》一詩來批評陶潛的詩風。這種誤解導致明代學者胡應麟在其《詩藪》中以為“子美之不甚喜陶詩,而恨其枯槁也”。后來朱光潛也沿襲了胡應麟的說法。這一有趣的誤讀實例證實了:經(jīng)典化的作者總是處于不斷變化的流程中,是讀者反饋的產(chǎn)物。(改寫自孫康宜《揭開陶潛的面具》3)注釋:梁甫:即《梁甫吟》,史載諸葛亮好為此詩。(1)下列敘述,符合文中龔自珍對陶潛看法的是:A.陶潛一生固窮守節(jié),為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典型。B.陶潛與屈原、諸葛亮相同,均懷有濟世之志。C.陶潛才德堪比諸葛亮,竟自甘于平淡,令人惋惜。D.陶詩風格平淡,實受《梁甫吟》《離騷》影響。(2)作者認為歷來批評家對杜甫《遣興》一詩,所產(chǎn)生的誤讀是:A.以為杜甫嘲諷陶潛猶未能達道。B.以為杜甫批評陶潛的詩風枯槁。C.認為杜甫質疑陶潛的隱士形象。D.認為杜甫藉陶潛自嘲窮困潦倒。(3)依據(jù)上文,作者所不認同的前人論述是:A.杜甫對陶潛詩的詮釋。B.龔自珍對陶潛的評論。C.浦起龍對杜詩的詮釋。D.胡應麟對杜甫的評論。(4)上文認為“經(jīng)典化的作者,是讀者反饋的產(chǎn)物”,圖像也是讀者反饋的一種形式。甲、乙二圖皆以陶潛的歸隱生活為背景,下列敘述,最無法從圖中獲悉的是:A.甲圖藉“采菊東籬”“見南山”表現(xiàn)陶潛的閑適。B.乙圖用饑餓難耐、流眼淚顛覆陶潛清貧自守的形象。C.甲圖描繪陶潛高瞻遠矚,乙圖則描繪陶潛樂極生悲。D.對陶潛形象的詮釋,甲圖重精神面,乙圖重物質面。8.(2分)對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是()①之二蟲又何知②且夫水之積也不厚③天下不多管仲之賢④王自之河內(nèi)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9.(2分)對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是()①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②達之于其所忍③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④要在于不可易(篡改)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2分)對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是()①彼且惡乎待哉?②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③羞惡之心,義之端也④如惡惡臭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2分)下列選項內(nèi)容有誤的一項是()A.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藏室指周朝的藏書和檔案處所。“守藏史”又稱“柱下史”。古代因藏書于柱下,遂稱之。) B.魚龍潛躍水成文:魚兒出沒只能使水面泛出波紋。暗示魚兒不能傳書。古人有魚兒傳書一說。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濒~龍,這里指魚。 C.鐘鼓饌玉:指擊鐘敲鼓,家里珍藏著美玉,代指富貴生活。 D.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的“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為相思實在太苦,太傷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結果卻是“自難忘”。12.(2分)下列選項內(nèi)容有誤的一項是()A.《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zhàn)國前期。 B.相傳,孔子弟子曾子作《大學》,收入儒家經(jīng)典《小戴禮記》,到了宋代,儒學家程顥、程頤等將它從《禮記》中抽出,單獨成篇,南宋理學家陸九淵又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編為《四書》,并為之作注,定名為《四書章句集注》。 C.課文《大學之道》著重闡述了個人修養(yǎng)與社會政治的關系,提出“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三綱領,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實現(xiàn)天下大治的八個步驟。 D.《莊子》可稱得上一部“寓言故事集”,《莊子》中著有《寓言》篇,提出了著名的三言理論,“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薄爸匮浴币话阌袃山?,一是重復,二是重要,有不少學者認為主要指援引古代賢人名士之語;“卮言”大概就是莊子那些隨意發(fā)揮、汪洋自恣的言辯。而“寓言”意為不直接說理,而是借助他物故事來闡明道理。三、閱讀題:(18分)13.(18分)閱讀,回答問題?!炯住孔釉唬骸盀檎缘?,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眾星共②之。”——《論語?為政篇第二》子曰:“無為而治③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薄墩撜Z?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注釋】①北辰——指北極星。②共——同“拱”,環(huán)抱、環(huán)繞之意。③無為而治——舜何以能如此?一般儒者都以為他能“所任得其人,故優(yōu)游而自逸也。”(《三國志?吳志?樓玄傳》)。如《大戴禮?主言篇》云:“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雜事三》云:“故王者勞于求人,佚于得賢。舜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已無為而天下治?!壁w岐《孟子注》也說:“言任官得其人,故無為而治?!薄疽摇坎簧匈t,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①,使民不為盜;不見②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③,實其腹,弱其志④,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⑤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独献?第三章》【注釋】①貴:重視,珍貴。貨:財物。②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③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里空虛,無思無欲。④弱其志:使他們減弱志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⑤不敢為,是指在“民無知無欲”的情況下,造事也起不了作用。⑥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丙】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①。故曰: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君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故曰: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②明君無為于上,群臣竦懼③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窮于智;賢者勑④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窮于能;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故君不窮于名。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⑤,不智而為智者正⑥。臣有其勞,君有其成功,此之謂賢主之經(jīng)也?!俄n非子?主道篇第五》【注釋】①表異:指偽裝。②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寂靜?。【骱孟駴]有處在君位上;廖廓??!臣下不知道君主在哪里。③竦懼:惶恐。④勑:同“敕”。《詩?魏風?碩鼠》:“莫我肯勑?!边@里用為勤勞之意。⑤師:這里用為效法、學習之意。⑥正:通“整”?!肚f子?讓王》:“正冠而纓絕?!边@里用為端正之意。(1)加點詞解釋。①為政以德以:②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居:③其舜也與其:④百官有常常:(2)根據(jù)上文的材料,結合自己的認識,試比較儒、道、法三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的異同。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四、寫作題(50分)14.(50分)作文“我們那個年代的父母,在生活上花了很多的時間。譬如我蓋的那床被子,現(xiàn)在看來多么奢侈,因為是母親親手繡出來的,而且母親每個星期都會重新縫洗一次。那個年代沒有洗衣機,她要到河邊去洗,拿木棒搥打,被單洗完以后,用洗米水漿過,等到大太陽的時候把被單搭在竹竿上曬。我蓋被子的時候,被單上就有陽光和米漿的味道。我想現(xiàn)在全世界買到最貴的名牌被,大概都沒有那么奢侈?!薄Y勛根據(jù)上述材料,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要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2022-2023學年上海市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答案一、積累應用(20分)(一)默寫。(10分,每空1分)1.(10分)(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老子》四章)(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3)《大學之道》中揭示“八條目”的根本之道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4)《蜀道難》中寫出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的句子是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5)柳永的《望海潮》中“怒濤卷霜雪”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卷起千堆雪”都用比喻的修辭寫出波濤的洶涌之狀。(6)姜夔的《揚州慢》中虛寫過往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實寫如今揚州凄涼情形的詩句是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痉治觥勘绢}考查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nèi)所學篇目,只有少數(shù)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nèi)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難寫字等字的寫法?!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重點字:泮)(2)長太息以掩涕兮(重點字:涕)(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重點字:壹)(4)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重點字:豗、砯)(5)怒濤卷霜雪(重點字:怒)(6)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重點字:薺)2.(10分)加點詞解釋。(1)文勝質則史虛飾,浮夸。(2)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傷害。(3)常于幾成而敗之接近(4)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通“憑”,憑借。(5)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勸勉,努力?!痉治觥勘绢}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解答文言詞語意義的題主要就是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jù)上下已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霸~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推斷出其意義?!窘獯稹浚?)史:虛飾,浮夸。譯文:文采多于質樸,就流于虛偽、浮夸。(2)賊:傷害。譯文:有了四種發(fā)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3)幾:接近。譯文:經(jīng)常在即將成功時卻失敗了。(4)培:通“憑”,憑借。譯文:所以,鵬鳥飛到九萬里高空,風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憑借風力飛行。(5)勸:勸勉,努力。譯文:況且全世界的人都贊譽他,他也不會更加勤勉。二、單選題(32分)3.(2分)依據(jù)下文,關于不龜手之藥的敘述,最適當?shù)氖牵ǎ┧稳擞猩茷椴积斒种幷撸朗酪詻瘽萁_為事??吐勚?,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箍偷弥哉f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莊子?逍遙游》)洴澼絖:漂洗絲絮。A.宋人認為它實際價格為百金。 B.它功能單一卻帶來不同效益。 C.越人用它來治療洴澼絖之害。 D.吳王為爭奪它派遣軍隊攻越?!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題需要熟讀文本,注意將選項與原文進行對照。參考譯文:宋國有一個善于制作防止皮膚凍裂的藥的人,祖祖輩輩以在水中漂洗絲絮為業(yè)。有個客人聽說了,就請求用百金買他的藥方。全家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商議道:“我們世世代代漂洗絲絮,收入不超過幾金?,F(xiàn)在賣藥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請允許我把藥方賣給他?!边@個客人得到這個藥方,就去游說吳王。那是正逢越國來攻打吳國,吳王就命他為將,在冬天與越國人展開水戰(zhàn),大敗越人,越王就割地封侯來獎賞他?!窘獯稹緼.錯誤。根據(jù)原文“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可知,是客人認為它實際價格為百金。B.正確。根據(jù)原文“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可知,宋國人認為它只是防止手龜裂的藥物,“裂地而封之”可知,客人以此幫助吳王打了勝仗,得到封侯獎賞。所以它功能單一卻帶來不同效益。C.錯誤。根據(jù)原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可知,吳王是借助此藥來使吳國士兵的手不會龜裂,從而取得勝仗。D.錯誤。文中是說“越有難”,即越國來攻打吳國,并沒有說是因為藥,所以不存在“吳王為爭奪它派遣軍隊攻越”這一說法。故選B。4.(2分)依據(jù)下文,關于曹操所頒布的經(jīng)濟紓困方案與背景,敘述最適當?shù)氖牵ǎ┩酰ú懿伲┝钤唬骸叭ザ旖狄甙O,民有凋傷,軍興于外,墾田損少,吾甚憂之。其令吏民男女:女年七十已上無夫子,若年十二已下無父母兄弟,及目無所見,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無妻子父兄產(chǎn)業(yè)者,廩食終身,幼者至十二止。貧窮不能自贍者,隨口給貸。老耄須待養(yǎng)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陳壽《三國志?魏書》)A.因疫癘橫行與軍隊大肆劫掠,帶來大量人民死亡,影響經(jīng)濟生產(chǎn)甚巨。 B.家無財產(chǎn),亦無親屬可照顧之身體殘疾者,國家將其列入需紓困對象。 C.國家給予七十歲以上的老婦與幼兒終身照顧,后者滿十二歲即不適用。 D.貧窮到無法自給之人與九十歲以上待養(yǎng)的長者,適用同樣的紓困方案?!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題需要熟讀文本,注意將選項與原文進行對照。參考譯文:命令中說:“去年天降疫病,百姓有所死傷,而軍士又在外面作戰(zhàn),供開墾的田地也比較少,我很憂心。如今命令各地官吏和百姓:女性七十歲以上而沒有丈夫兒子的,或者是十二歲以下沒有父母兄弟的,以及眼睛看不見的,手腳無法勞動走路的,又沒有妻子兄弟產(chǎn)業(yè)的,官府要給他們口糧。年齡小的要供養(yǎng)到十二歲,因為貧窮而無法生活的,可以根據(jù)人口數(shù)量貸給他們糧食。老年人離不開人,如果家里有九十歲以上老人的,一家可以免除一個人的徭役?!薄窘獯稹緼.“因疫癘橫行與軍隊大肆劫掠”中“軍隊大肆劫掠”于文無據(jù),文中是說“軍興于外,墾田損少”,意思是大軍出征在外,造成耕種的農(nóng)田減少。C.“國家給予七十歲以上的老婦與幼兒終身照顧”說法錯誤,對于七十歲以上的老婦與幼兒的照顧是有條件限制的,文中說“女年七十已上無夫子,若年十二已下無父母兄弟”,七十歲以上的老婦要沒有丈夫兒子,幼兒要沒有父母,才會得到國家的照顧。D.“適用同樣的紓困方案”說法錯誤。文中說“貧窮不能自贍者,隨口給貸。老耄須待養(yǎng)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是說貧窮到無法自給之人給予借貸,九十歲以上待養(yǎng)的長者不再勞動,家里安排一個人進行照顧(不征收這個人的賦稅),可見二者的紓困方案不同。故選B。5.(4分)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甕,念無以償,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币缓苦l(xiāng)試中式,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非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張岱《陶庵夢憶?自序》)(1)依據(jù)上文,關于張岱撰《陶庵夢憶》,敘述最適當?shù)氖茿A.內(nèi)容是對五十年人生的回憶。B.對信手拈來的寫法感到欣喜。C.常于深夜寫書,至雞鳴破曉時才肯擱筆。D.早年已悟繁華如夢,遂于書中深自懺悔。(2)關于上文“腳夫”“寒士”的敘述,最適當?shù)氖荂A.腳夫和寒士能以豁達心境待人接物。B.腳夫和寒士各有其專注執(zhí)著的興趣。C.腳夫失足破甕,無法承受突發(fā)逆境,憾其非夢。D.寒士名落孫山,對于學識缺乏信心,疑其是夢?!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其次,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達的觀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瀏覽選項的內(nèi)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進行推敲琢磨。(2)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性解決問題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探究題需要學生結合文本內(nèi)容、主旨、人物形象等進行分析,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表明觀點,言之成理即可?!窘獯稹浚?)B.“對信手拈來的寫法感到欣喜”理解錯誤,原文“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是說偶爾拿出一則來看看,對內(nèi)容感到欣喜。C.“常于深夜寫書,至雞鳴破曉時才肯擱筆”理解錯誤,原文“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是說雞鳴時心境清靜,因而回想一生往事,一想到就寫下來。D.“早年已悟繁華如夢”錯誤,原文“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是現(xiàn)在回想一生,有繁華如夢之感,而不是早年已悟。故選:A。(2)A.“豁達心境”錯誤,腳夫希望現(xiàn)實是夢,是逃避心理,寒士害怕現(xiàn)實是夢,內(nèi)心渴望榮華富貴,他倆都是“癡心妄想”,并不豁達。B.“各有其專注執(zhí)著的興趣”錯誤,腳夫和寒士都是不能面對現(xiàn)實的人,兩則故事比喻人生的虛幻。D.“名落孫山”錯誤,“寒士鄉(xiāng)試中式”,是考取了舉人;“對于學識缺乏信心”錯誤,寒士害怕現(xiàn)實是夢,內(nèi)心渴望榮華富貴。故選:C。答案:(1)A(2)C參考譯文:在枕上聽到雞的啼聲,純潔清靜的心境剛剛恢復,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華靡麗于轉眼之間,已化為烏有,五十年來,總只不過是一場夢幻?!荒茏废脒b遠的往事,一想到就寫下來,拿到佛前一樁樁地來懺悔。所寫的事,不按年月先后為次序,與年譜不同;也不分門別類,以與《志林》相差別。偶爾拿出一則來看看,好像是在游覽以前到過的地方,遇見了以前的朋友,雖說城郭依舊,人民已非,但我卻反而自己高興。我真可說是不能對之說夢的癡人了。以前西陵地方有一個腳夫,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跤,把酒壇子打破了。估計無從賠償,就長時間呆坐著想道:“能是夢便好!”又有一個貧窮的書生考取了舉人,正在參加鹿鳴宴,恍恍惚惚地還以為這不是真的,咬著自己的手臂說:“別是做夢吧?”同樣是對于夢,一個唯恐其不是夢,一個又唯恐其是夢,但他們作為癡人是一樣的。我現(xiàn)在大夢將要醒了,但還在弄雕蟲小技,這又是在說夢話了。6.(6分)甲《論語》原文朱熹的解說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雹佟按笕恕辈恢褂形徽?,是指有位、有齒、有德者。②“畏天命”三字好。是理會得道理,便謹去做,不敢違,便是畏之也。如非禮勿視聽言動,與夫戒慎恐懼,皆所以畏天命也。③要緊全在知上。纔知得(天命),便自不容不畏。乙《孟子》原文朱熹的解說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榱題:屋椽的兩端之處。①這為世上有人把大人許多崇高富貴當事,有言不敢出口,故孟子云爾。②《論語》說“畏大人”,此卻說“藐大人”。大人固當畏,而所謂“藐”者,乃不是藐他,只是藐他許多“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之類。(1)下列敘述,不符合數(shù)據(jù)甲意旨的是CA.君子得識天命所歸,遂謹于視聽言動。B.小人處懵然狀態(tài),故不知且不畏天命。C.君子須知得天命,天命可知遂不可畏。D.小人不畏天命,遂輕慢位高權重之人。(2)下列人物及其言行表現(xiàn),與孟子所藐的「大人」最接近的是D人物言行表現(xiàn)A.鄭文公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B.項羽(樊噲)瞋目視項王,……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C.劉備(劉備)每與臣(諸葛亮)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D.楊素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3)下列關于數(shù)據(jù)甲、乙的敘述,最適當?shù)氖荂A.小人所狎,是那些徒有高位,但非齒、德兼?zhèn)涞拇笕恕.彼等小人專為狎大人、侮圣人之事,因此無法知天命。C.合于古制的大人,當不為孟子所藐,且同于孔子所畏。D.孟子提出藐大人的說法,是因自己本無意于大人之位?!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能夠結合原文相關語句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分析和概括,同時注意答題語言的簡潔扼要。(2)本題考查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從下面五個方面入手:①從作品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職業(yè)、技能、經(jīng)歷、教養(yǎng)、氣質,品質等方面。②從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方法。③從情節(jié)的發(fā)展入手透視人物思想性格。④從分析環(huán)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運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會原因。⑤從作者的議論和評價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評價入手。(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能夠結合原文相關語句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分析和概括,同時注意答題語言的簡潔扼要。【解答】(1)C.“天命可知遂不可畏”理解錯誤。從甲文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可知,君子是敬畏天命的,因為知天命,所以要敬畏天命,要依循天命而為。故選:C。(2)A.鄭文公的表現(xiàn)是腳踩兩只船,并不是孟子所說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大人”。B.項羽的表現(xiàn)是對樊噲的警覺,不是孟子所說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大人”。C.劉備的表現(xiàn)是對國事的憂慮,不是孟子所說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大人”。D.楊素的表現(xiàn)正是對賓客趾高氣揚,高高在上,符合孟子所說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大人”。故選:D。(3)A.“是那些徒有高位,但非齒、德兼?zhèn)涞拇笕恕闭f法錯誤。從甲文中朱熹的解說“‘大人’不止有位者,是指有位、有齒、有德者”可知,小人所狎的“大人”,是指有位、有齒、有德者。B.“彼等小人專為狎大人、侮圣人之事,因此無法知天命”強加因果。“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事”是三個并列的事情,它們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C.通過甲乙兩篇文章,結合“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可知,孟子所藐視的大人是德不配位的高官,而不為孟子所藐的“大人”與孔子所說的“大人”都是指德才兼?zhèn)涞母吖?,兩者所指相同。D.“是因自己本無意于大人之位”說法錯誤。孟子藐視所謂“大人”,是體現(xiàn)自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主張。故選:C。答案:(1)C(2)D(3)C參考譯文:甲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位、有齒、有德者,敬畏圣人的言論。小人不知道天命不可違抗,所以不敬畏它,輕視有位、有齒、有德者,侮慢圣人的言論?!币矣握f諸侯,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樣子放在眼里。殿堂幾丈高,屋檐幾尺寬,我如果得志,不這樣干。菜肴滿桌,姬妾幾百,我如果得志,不這樣干。……那人所干的,都是我所不干的;我所干的,都符合古代制度,我為什么要怕那人呢?7.(8分)陶醉于田園的陶潛,是否曾為他決定隱居后悔過?是否有時候也想過另外一種生活?清代以降的批評家已開始質疑陶潛作為一個隱士的“單純性”——詩人龔自珍就把陶潛當成有經(jīng)世抱負的豪杰之士,可與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相比擬:“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很顯然,龔自珍并沒有把陶潛當作一個平淡的人。對龔氏及其同時代的人而言,陶潛代表了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有出仕的凌云之志卻扼腕而棄之——因為生不逢時。其實早在唐代,詩人杜甫便已經(jīng)對陶潛作為一個恬然自樂的隱士形象提出質疑。杜甫在其《遣興》一詩中說:“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睂W者李華認為杜甫所要傳遞的訊息是:“陶淵明雖然避俗,卻也未能免俗。何以知之?因為從陶潛詩集來看,其中很有恨自己一生枯槁之意。”李華將杜甫詩中的“枯槁”解作“窮困潦倒”是很有理由的,因為陶潛《飲酒》第十一首用了同一個詞來形容孔子得意門生顏回的窘迫:“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雖留后世名,一生亦枯槁……”。我們自然可以聯(lián)想到當杜甫試圖揭開清貧隱士陶潛的面具時,實際上也是自我示現(xiàn)。浦起龍在評解杜甫《遣興》時,便指出:“嘲淵明,自嘲也。假一淵明為本身象贊”。由此,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杜甫詩作中一再提到陶潛。而實際上,杜甫正是第一個將陶潛提升到文學經(jīng)典地位的人。然而在過去的數(shù)世紀內(nèi),批評家一直誤讀杜甫,或者可以說是對杜甫解讀陶潛的誤讀。由于批評家常將“枯槁”解作“風格上的平淡”,自然而然會認定杜甫以其《遣興》一詩來批評陶潛的詩風。這種誤解導致明代學者胡應麟在其《詩藪》中以為“子美之不甚喜陶詩,而恨其枯槁也”。后來朱光潛也沿襲了胡應麟的說法。這一有趣的誤讀實例證實了:經(jīng)典化的作者總是處于不斷變化的流程中,是讀者反饋的產(chǎn)物。(改寫自孫康宜《揭開陶潛的面具》3)注釋:梁甫:即《梁甫吟》,史載諸葛亮好為此詩。(1)下列敘述,符合文中龔自珍對陶潛看法的是:BA.陶潛一生固窮守節(jié),為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典型。B.陶潛與屈原、諸葛亮相同,均懷有濟世之志。C.陶潛才德堪比諸葛亮,竟自甘于平淡,令人惋惜。D.陶詩風格平淡,實受《梁甫吟》《離騷》影響。(2)作者認為歷來批評家對杜甫《遣興》一詩,所產(chǎn)生的誤讀是:BA.以為杜甫嘲諷陶潛猶未能達道。B.以為杜甫批評陶潛的詩風枯槁。C.認為杜甫質疑陶潛的隱士形象。D.認為杜甫藉陶潛自嘲窮困潦倒。(3)依據(jù)上文,作者所不認同的前人論述是:DA.杜甫對陶潛詩的詮釋。B.龔自珍對陶潛的評論。C.浦起龍對杜詩的詮釋。D.胡應麟對杜甫的評論。(4)上文認為“經(jīng)典化的作者,是讀者反饋的產(chǎn)物”,圖像也是讀者反饋的一種形式。甲、乙二圖皆以陶潛的歸隱生活為背景,下列敘述,最無法從圖中獲悉的是:CA.甲圖藉“采菊東籬”“見南山”表現(xiàn)陶潛的閑適。B.乙圖用饑餓難耐、流眼淚顛覆陶潛清貧自守的形象。C.甲圖描繪陶潛高瞻遠矚,乙圖則描繪陶潛樂極生悲。D.對陶潛形象的詮釋,甲圖重精神面,乙圖重物質面?!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2)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nèi)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nèi)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理解作者觀點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nèi)容進行對應比較。解答時要認真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nèi)容,進行比對,一看內(nèi)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窘獯稹浚?)A.“陶潛一生固窮守節(jié)”錯誤。結合“詩人龔自珍就把陶潛當成有經(jīng)世抱負的豪杰之士”“有出仕的凌云之志卻扼腕而棄之——因為生不逢時”可知龔自珍認為陶淵明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原因并非陶潛的固窮守節(jié),而是他“有出仕的凌云之志卻扼腕而棄之——因為生不逢時”。C.“才德堪比諸葛亮,竟自甘于平淡,令人惋惜”錯誤。結合“對龔氏及其同時代的人而言,陶潛代表了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有出仕的凌云之志卻扼腕而棄之——因為生不逢時”可知龔自珍認為陶淵明有凌云之志,并非自甘于平淡。D.“陶詩風格平淡”錯誤。結合“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可知龔自珍認為不要相信陶淵明的平淡,《離騷》是憤悶不平之作,并依據(jù)注釋“《梁甫吟》,史載諸葛亮好為此詩”可知陶詩應該也是抒發(fā)心中不平之氣。故選B。(2)A.“嘲諷陶潛”不是誤讀。結合“浦起龍在評解杜甫《遣興》時,便指出:‘嘲淵明,自嘲也。假一淵明為本身象贊’”可知選項不屬于誤讀。B.“以為杜甫批評陶潛的詩風枯槁”是誤讀。結合“自然而然會認定杜甫以其《遣興》一詩來批評陶潛的詩風”“子美之不甚喜陶詩,而恨其枯槁也”可知,歷代批評家以為杜甫的《遣興》是批評陶淵明的詩風,而杜甫的本意是疑陶潛的隱士形象和藉陶潛自嘲窮困潦倒,故選項屬于誤讀。C.“認為杜甫質疑陶潛的隱士形象”不是誤讀,是杜甫的本意。結合“詩人杜甫便已經(jīng)對陶潛作為一個恬然自樂的隱士形象提出質疑”可知選項不屬于誤讀。D.“認為杜甫藉陶潛自嘲窮困潦倒”不是誤讀,是杜甫的本意。結合“我們自然可以聯(lián)想到當杜甫試圖揭開清貧隱士陶潛的面具時,實際上也是自我示現(xiàn)”“浦起龍在評解杜甫《遣興》時,便指出:‘嘲淵明,自嘲也。假一淵明為本身象贊’”可知選項不屬于誤讀。故選B。(3)A.杜甫對陶潛詩的詮釋:杜甫試圖揭開清貧隱士陶潛的面具,質疑陶潛作為一個恬然自樂的隱士形象。這是作者認同的。B.龔自珍對陶潛的評論:詩人龔自珍就把陶潛當成有經(jīng)世抱負的豪杰之士,可與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相比擬。很顯然,龔自珍并沒有把陶潛當作一個平淡的人。這是作者認同的。C.浦起龍對杜詩的詮釋:“嘲淵明,自嘲也。假一淵明為本身象贊”意思是杜甫試圖揭開清貧隱士陶潛的面具時,實際上也是自我示現(xiàn),符合杜甫對陶淵明的抒寫。這是作者認同的。D.胡應麟對杜甫的評論:“子美之不甚喜陶詩,而恨其枯槁也”“這一有趣的誤讀實例證實了:經(jīng)典化的作者總是處于不斷變化的流程中,是讀者反饋的產(chǎn)物”,可知胡應麟誤解了杜甫對陶潛的解讀。這不是作者認同的。故選D。(4)C.“乙圖則描繪陶潛樂極生悲”錯誤。結合“雖留后世名,一生亦枯槁”可知陶淵明對清貧隱士的生活并不是很滿意,故選項說“樂極”不符合原文的意思。故選C。答案:(1)B(2)B(3)D(4)C8.(2分)對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是()①之二蟲又何知②且夫水之積也不厚③天下不多管仲之賢④王自之河內(nèi)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分析】本題是考查的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做好這類題,前提是我們必須熟知整個文言句子的含義,還必須熟悉語法,很多時候都是判斷使用是否一致,多數(shù)情況下一句來源于課文,一句來源于所給文言文,因此只要我們知道課文里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就可以判斷兩句當中虛詞意義與用法是否一致。【解答】①“之”,代詞,這。句意:這兩只小動物又知道什么呢?②“之”,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水積聚得不夠深厚。③“之”,結構助詞,的。句意:天下的人不稱贊管仲的才干。④“之”,動詞,往,到。句意:大王親自到河內(nèi)。①②不同,③④不同。故選D。9.(2分)對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是()①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②達之于其所忍③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④要在于不可易(篡改)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解答文言詞語意義的題主要就是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jù)上下已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霸~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推斷出其意義?!窘獯稹竣佟斑_”:動詞,泉水涌出。句意:像火剛剛燃起,泉水剛剛涌出一樣。②“達”:動詞,推及。句意:把它推及到他所忍心去干的事上。③“要”:動詞,求取。句意:不是因為要想在鄉(xiāng)鄰朋友中博取聲譽。④“要”:名詞,主要原因(目的)。句意:主要是為了讓后人不好隨便篡改??梢姡佗诓煌?,③④不同。故選:D。10.(2分)對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是()①彼且惡乎待哉?②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③羞惡之心,義之端也④如惡惡臭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好一詞多義,重點就是了解詞義的本義和原始義、基本義和引申義、比喻義。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就詞的來源說的,即該詞最初的意義也就是原始義,另一種理解是就詞的應用來說的。把最常用的那個意義算作詞的本義,也叫“基本義”。引申義是從基本義發(fā)展出來的,同基本義有相類似、相對立或相關聯(lián)的意義。比喻義,也屬于由詞的本義的一種引申,就是詞的建立在比喻基礎上所產(chǎn)生的意義。詞的假借義:所謂詞的假借義,古文中常常出現(xiàn)通假字現(xiàn)象。所謂通假字,就是指本應用甲字,使用時借用與其意義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現(xiàn)象?!窘獯稹竣佟皭骸保蓡柎~,什么。句意:他還要憑借什么呢?②“惡”,惡劣,卑劣。句意:人的本性是惡的,善良的人是通過后天努力達到的。③“惡”,讀音為“wù”,憎人之不善也,憎惡。句意:羞惡心是義的萌芽。④“惡”,讀音為“wù”,厭惡,憎惡。句意:就如同厭惡難聞的氣味。故①②不同,③④相同。故選:C。11.(2分)下列選項內(nèi)容有誤的一項是()A.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藏室指周朝的藏書和檔案處所?!笆夭厥贰庇址Q“柱下史”。古代因藏書于柱下,遂稱之。) B.魚龍潛躍水成文:魚兒出沒只能使水面泛出波紋。暗示魚兒不能傳書。古人有魚兒傳書一說。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濒~龍,這里指魚。 C.鐘鼓饌玉:指擊鐘敲鼓,家里珍藏著美玉,代指富貴生活。 D.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的“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為相思實在太苦,太傷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結果卻是“自難忘”?!痉治觥看祟}考查學生識記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多讀、多看、多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重要的文學、文化常識是一個高中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常識。復習中要注意突出重點,不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注意構建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和體系,建立知識樹,同時加強積累,注重歸納,分類記憶?!窘獯稹緾.鐘鼓饌玉,意思是指鳴鐘鼓,食珍饈,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故選:C。12.(2分)下列選項內(nèi)容有誤的一項是()A.《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zhàn)國前期。 B.相傳,孔子弟子曾子作《大學》,收入儒家經(jīng)典《小戴禮記》,到了宋代,儒學家程顥、程頤等將它從《禮記》中抽出,單獨成篇,南宋理學家陸九淵又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編為《四書》,并為之作注,定名為《四書章句集注》。 C.課文《大學之道》著重闡述了個人修養(yǎng)與社會政治的關系,提出“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三綱領,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實現(xiàn)天下大治的八個步驟。 D.《莊子》可稱得上一部“寓言故事集”,《莊子》中著有《寓言》篇,提出了著名的三言理論,“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薄爸匮浴币话阌袃山?,一是重復,二是重要,有不少學者認為主要指援引古代賢人名士之語;“卮言”大概就是莊子那些隨意發(fā)揮、汪洋自恣的言辯。而“寓言”意為不直接說理,而是借助他物故事來闡明道理?!痉治觥看祟}考查學生識記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多讀、多看、多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重要的文學、文化常識是一個高中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常識。復習中要注意突出重點,不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注意構建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和體系,建立知識樹,同時加強積累,注重歸納,分類記憶?!窘獯稹緽.南宋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記錄孟子言行的《孟子》合為“四書”。故選:B。三、閱讀題:(18分)13.(18分)閱讀,回答問題?!炯住孔釉唬骸盀檎缘?,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眾星共②之。”——《論語?為政篇第二》子曰:“無為而治③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薄墩撜Z?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注釋】①北辰——指北極星。②共——同“拱”,環(huán)抱、環(huán)繞之意。③無為而治——舜何以能如此?一般儒者都以為他能“所任得其人,故優(yōu)游而自逸也?!保ā度龂?吳志?樓玄傳》)。如《大戴禮?主言篇》云:“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雜事三》云:“故王者勞于求人,佚于得賢。舜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已無為而天下治。”趙岐《孟子注》也說:“言任官得其人,故無為而治?!薄疽摇坎簧匈t,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①,使民不為盜;不見②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③,實其腹,弱其志④,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⑤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独献?第三章》【注釋】①貴:重視,珍貴。貨:財物。②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③虛其心:虛,空虛。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里空虛,無思無欲。④弱其志:使他們減弱志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⑤不敢為,是指在“民無知無欲”的情況下,造事也起不了作用。⑥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丙】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①。故曰: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君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故曰: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②明君無為于上,群臣竦懼③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窮于智;賢者勑④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窮于能;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故君不窮于名。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⑤,不智而為智者正⑥。臣有其勞,君有其成功,此之謂賢主之經(jīng)也?!俄n非子?主道篇第五》【注釋】①表異:指偽裝。②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寂靜??!君主好像沒有處在君位上;廖廓??!臣下不知道君主在哪里。③竦懼:惶恐。④勑:同“敕”?!对?魏風?碩鼠》:“莫我肯勑?!边@里用為勤勞之意。⑤師:這里用為效法、學習之意。⑥正:通“整”?!肚f子?讓王》:“正冠而纓絕。”這里用為端正之意。(1)加點詞解釋。①為政以德以:用。②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居:居于,處于。③其舜也與其:大概。④百官有常常:規(guī)律,準則。(2)根據(jù)上文的材料,結合自己的認識,試比較儒、道、法三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的異同。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解答文言詞語意義的題主要就是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jù)上下已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詞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理,推斷出其意義。(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jù)原題所問找到答題區(qū)間并對答題區(qū)間進行分析與歸納,最終概括出答案?!窘獯稹浚?)①“以”:用。句意:用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②“居”:居于,處于。句意: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huán)繞在它的周圍。③“其”:表推測,大概。句意:大概就只有舜了吧。④“常”:規(guī)律,準則。句意:百官行為都有常規(guī)。(2)首先,對于三者的相同之處,可以放到三者共同的時代背景——春秋戰(zhàn)國中去考慮。這三者都是那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特殊時期統(tǒng)治階級的代表。他們的政治理念,都是為了當時的周王、諸侯王等統(tǒng)治者而服務的。而【甲】語段中的第二句話,孔子說在第二句“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敝兴f的“恭己正南面”,意思其實就跟第一句的“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垂拱而天下治”差不多,也就是說,在儒家看來,君主應當作為尊貴的權力象征而存在,并不需要管那么多,這就是“無為”。由此可見,儒家與道家的“無為”其實大不相同,道家主張“無政府主義”,儒家則承認政府存在的必要,只是政府的權力應該限制到最小程度。【乙】語段中,“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體現(xiàn)了道家對文明世界的厭惡和絕望,把理想世界推到遠在堯舜之前的悠緲難知時代,那是一種未經(jīng)人力改造、未受文明污染的自然狀態(tài),就如老子所描畫的小國寡民。此后,根據(jù)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更可知,道家,至少老子的“無為”主張是跟“絕圣棄知”的反智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主張摒棄文明成果,否定政治制度,有點接近于現(xiàn)代政治思潮中的“無政府主義”?!颈空Z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