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豫名校聯(lián)盟百強大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1頁
晉豫名校聯(lián)盟百強大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2頁
晉豫名校聯(lián)盟百強大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3頁
晉豫名校聯(lián)盟百強大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4頁
晉豫名校聯(lián)盟百強大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學年度高一年級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全卷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yīng)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4.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毛澤東同志的形象和個人魅力,有人認為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來自其詩歌。毛澤東詩詞,形象地呈現(xiàn)了其個人情感、情懷和胸襟。無論是“詩緣情”還是“詩言志”,毛澤東詩詞都直接顯現(xiàn)了獨特個性。詩歌就是要真實地呈現(xiàn)自我,無論是抒情,還是言志?!靶揶o立其誠”,誠就是實,真實無妄、坦誠無偽也。這樣的詩歌,才能人詩互證,凸顯詩人的本色、詩人的情感,從而呈現(xiàn)詩人之真形象、真精神。毛澤東詩詞中,如果說體現(xiàn)人詩互證的是抒情詩,那么,體現(xiàn)詩史互證的就是敘事詩。很多人都說過,“詩比歷史更真實”。歷史學家陳寅恪認為,時間、地理、人物、情感等元素,均保留在詩中。革命進程中的很多重要歷史,大都留痕于毛澤東詩詞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長征詩歌,如《憶秦娥·婁山關(guān)》《七律·長征》等。長征時期也是毛澤東詩詞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他完整地用詩歌記錄了偉大的長征,他的詩作具有歷史的現(xiàn)場感、鮮明的時代性,記錄了偉大的歷史事件和生動的細節(jié)事實。毛澤東在給《詩刊》編輯部的信中說:“詩當然應(yīng)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焙髞?,他又說:“我看中國詩的出路恐怕是兩條:第一條是民歌,第二條是古典,這兩方面都提倡學習,結(jié)果要產(chǎn)生一個新詩。現(xiàn)在的新詩不成型,不引人注意,誰去讀那個新詩。將來我看是古典同民歌這兩個東西結(jié)婚,產(chǎn)生第三個東西,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內(nèi)容應(yīng)該是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對立統(tǒng)一?!睂嶋H上,毛澤東才是真正將古典、民間和現(xiàn)代結(jié)合起來、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詩人。他通過改造舊形式、創(chuàng)作新內(nèi)容,做到了新舊結(jié)合。他把舊體詩寫活了,尤其是寫新中國新氣象的一些詩作。學者賀桂梅在《毛澤東詩詞與當代詩歌道路》一文中認為,毛澤東詩詞最獨特的地方,在其“古”與“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其讀者層廣泛覆蓋舊體詩詞愛好者群體、新文學受眾群體和社會主義當代文學實踐群體,稱其為受眾最廣的作品也不為過。廣泛的受眾群也意味著,毛澤東詩詞具有某種超越古典、現(xiàn)代、當代而又同時涵納三者成分的混融特點,它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極其獨特的藝術(shù)世界。這個藝術(shù)世界有著“古典中國”的樣貌,但又是“現(xiàn)代性邏輯”的構(gòu)造物,同時更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化身和主觀鏡像。它從古典中國生發(fā)出來,又越出了五四新文學的視界,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構(gòu)建了革命中國和文學的當代性內(nèi)涵。簡單地稱之為“舊”或“新”,都不足以詮釋其獨特性。如何闡釋毛澤東詩詞這種古今混融的特點,事實上不僅是如何理解當代文學與當代詩歌道路的難題,也是如何評價世界史意義上的中國文明獨特性的一大挑戰(zhàn)。這些觀點,從一定意義上總結(jié)了毛澤東詩詞對于當代詩歌的啟示和意義。(摘編自李少君《開辟詩歌新境界-毛澤東詩詞對于當代詩歌的啟示》)材料二: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統(tǒng)治中,廣大勞動人民始終處在社會最底層,人格被侮辱,利益被漠視,生命如草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廣大勞動人民有了主心骨,有了代言人,有了捍衛(wèi)者。毛澤東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擁護革命的群眾?!边@些觀點和情愫充盈在他的詩詞中。1928年秋,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毛澤東作《西江月·井岡山》以示慶賀:“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弊掷镄虚g彰顯了對由工農(nóng)組成的紅軍官兵的無比信心?!霸缫焉瓏辣趬荆颖娭境沙?。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因為有人民群眾這個“銅墻鐵壁”,他對勝利成竹在胸。毛澤東詩詞中具有強烈而自覺的人民英雄觀。如“百萬工農(nóng)齊踴躍,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等等,無不顯示出對人民群眾巨大力量的高度肯定和深情禮贊。1936年1月26日,毛澤東離開瓦窯堡,率紅軍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2月5日,紅軍抵達陜北清澗縣,當晚下起鵝毛大雪。第二天,毛澤東來到黃河岸邊,察看地形、敵情。站在白雪皚皚、蒼茫遼闊的黃土高原上,眺望巍巍群山,對歷史、當下和未來的思悟一起涌上心頭,詞作《沁園春·雪》噴薄而出,歷史上叱咤風云的英雄都已遠去,真正的英雄現(xiàn)在何處?毛澤東直言“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他在詞后自注:“末三句,是指無產(chǎn)階級。”正像他指出的那樣,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都能戰(zhàn)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實踐充分證明了毛澤東人民觀點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從“百萬雄師過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從本質(zhì)意義上講,都是人民的勝利,都是我們黨和毛澤東同志所堅持的人民觀點的勝利。(摘編自焦維東《品悟毛澤東詩詞的人民情懷》)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比歷史更真實”是很多人的共識;陳寅恪也說過,詩歌里包含著時間、地理、人物和情感等諸多元素。B.毛澤東許多反映革命的詩詞采用敘事的方式,對真實歷史事件只是進行客觀描述和記錄,具有很強的現(xiàn)場感。C.毛澤東詩詞所創(chuàng)造的獨特藝術(shù)世界,始于“古典”,又沒有止于五四新文學,做到了古今融合且有所超越。D.毛澤東詩詞不僅在創(chuàng)作形式上極具創(chuàng)造性,在內(nèi)容上還具有人民性的特點,將人民的巨大力量融入作品進行歌頌。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正是因為毛澤東有著真實的革命經(jīng)歷,才使他的詩詞能夠反映真實的情感。B.毛澤東詩詞記錄了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這和杜甫的詩歌有著相似之處。C.毛澤東詩詞“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對于當代詩歌具有啟示和意義。D.毛澤東創(chuàng)作《沁園春·雪》的經(jīng)歷,說明作品中的人民英雄觀是有感而發(fā)的。3.下列選項符合材料一中毛澤東關(guān)于新舊詩歌創(chuàng)作觀點的一項是(3分)A.因為舊詩形式嚴格,束縛人的思想,所以不建議人們學習。B.要確立新詩的主體地位,但在形式上要遵從舊詩的形式要求。C.可以在民歌和古典融合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新詩的形式和內(nèi)容。D.新詩的形式比內(nèi)容還要重要,不注重形式的新詩就沒有讀者。4.材料二在論述中大量引用了毛澤東的詩句,請簡要分析其效果。(4分)5.請結(jié)合材料一,以《沁園春·長沙》為例談?wù)劽珴蓶|詩詞作品的主要特點。(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樹上的月亮馬平①二十年前,我在成都有了一處居所。那是一套逼仄的舊房,在一幢低矮建筑的二樓,前窗朝西,后窗朝東。一年四季,我在家里只能看別的建筑的前臉后背,看不見太陽怎樣升起來,又怎樣落下去。②但是,在后窗,我可以看月亮。③后窗下面有一個小小的園子,種滿了枇杷、棕樹、枸樹、黃桷樹和皂莢樹。它們在白天里好像并不存在,因為我并沒有工夫留意它們。到了夜里,在天空播撒的月光下,那些暗淡的樹影就像一個個婆娑的故事。我把電腦安置在后窗那兒,這樣,我在夜里寫作的時候,每一個故事都相伴在我一側(cè),或者部分地參與文字中。④一天夜里,我從電腦面前扭過頭,突然看見了圓圓的月亮,在窗外那一片狹小的天空中,在高大的枸樹和皂莢樹之間。而在那之前租住的房子里,樹影和月影都看不到,沒想到它們一下子全都到窗間來了。盡管月亮被金屬防護欄切割了,但沒有關(guān)系,挪動幾下座椅,完整的月亮就復原在金屬線條里,就像裝進了畫框。枸樹在月色中興奮起來,巴掌大的葉子在微風里一晃,就把月亮遮了大半。但也沒有關(guān)系,眨眼間,微風又讓那些葉子翻開了,露出來一個碩大的果子。這是成都的月亮,條條框框的月亮。它在那后窗難得一見,而那前窗又見不上它,街燈和車燈倒是夜夜流淌不息。大多數(shù)夜晚,我只能在后窗那兒,看一看因燈火時明時暗的天光。那依然沒有關(guān)系,老實說,就是夜夜有大月亮,我也不一定夜夜有賞月的雅興。何況,天地是那樣局促,月亮每次出來,不一會兒,就撩枝撥葉爬到樓頂上面,看不見了。⑤誰都在說,最好的月亮,還是老家上面那一個。這已經(jīng)成為大家想念老家的一個理由,我當然也不例外,因為這并不是什么媚俗。只不過,我想起老家的時候,若是有月亮出來,大樹會搶在它前面先出來。⑥我有記憶的時候,老家一帶的山嶺和溝壑差不多禿了,還好,有幾棵大柏樹剩了下來。老家屋后不遠有一座山,大柏樹就散落在山腳的大路邊上。不知道受了哪一個季節(jié)的風吹,它們的頭全都偏向一邊,遠遠看過去,就像幾個老人,埋頭向著一個方向行走,怎么也做不到彼此靠攏。老家沒有后窗,我卻有在月亮下面望著那些樹影的記憶,好像還聽見過大柏樹咳嗽的聲音,已經(jīng)記不清是在夢里還是夢外。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大柏樹都不見了蹤影。它們都上了年歲,不會趁著夜色跑掉,大概是那樣走著走著就倒在地上,咽了氣。老家屋前也有一棵大樹,就在院壩邊上。那是伯父家的核桃樹,主干比水桶還要粗,撐開的枝葉差不多把一整個院子遮住了。每年春節(jié),堂兄都會用斧頭在它身上砍出一些小嘴,喂它一點干飯,指望它在新的一年結(jié)出更多的核桃。因此,我小時候一直有核桃吃,還在夜里爬上核桃樹藏過貓貓。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我四仰八叉睡在簸箕里面,睡在核桃樹面前的院壩中間,大睜著眼睛看滿天星星,或者月亮。樹是我和月兩點一線間的尺度,大月亮上來的時候,核桃樹就小了,夜鳥一樣的葉子發(fā)出羽毛一樣的聲音。我平躺著望上去,圓月亮比圓簸箕小,而我自己更小,像一只蠶。天上飄來了一朵云,月亮便一點一點移動,簸箕仿佛也跟著移動了,最后連院壩也旋轉(zhuǎn)起來。月亮鉆進云里的時候,我往往會糊涂起來,自己好像懸掛在核桃樹上。月亮鉆出來了,好像被柔軟的云擦拭一遍,比先前更晃眼了。我閉上眼睛,核桃樹葉一樣從高處飄落下來,立即就感覺到了,隔著簸箕的石板熱乎乎的,帶一絲青澀的氣息涼絲絲的。我睡在踏實的地上,原來,那氣息不是月亮而是核桃樹散發(fā)出來的。我就是不睜開眼睛也會知道,核桃樹在月亮下面,我在核桃樹下面。⑦后來,我與老家的距離愈拉愈遠,沒有在其他任何一個地方見過老家屋前那么大的核桃樹。那棵核桃樹早被我的堂兄砍掉了,因為它結(jié)的核桃一年比一年少,還生蟲子。我回到老家,簸箕也早就變小了,只睡得下我大半個身子,一雙腿只好曲著,還被凸起的邊沿硌得很不舒服。這就讓我懷疑起來,記憶中的核桃樹是不是真有那么高大。⑧再后來,我定居成都,十年前又搬了家,住進了高樓三十一層。月亮也跟著來了,好幾扇窗都看得見,一彎,或者一輪。高樓不僅沒有離月亮近一些,看上去,反倒比我在二樓看到的遠了,也比我在核桃樹下看到的遠了。這大概是因為天空放大了,或者,是因為窗外又沒有樹了,曾經(jīng)樹上的月亮,恍然間可以采摘在手,而如今,無論多么高大的樹都到不了我家窗邊,它們都到了腳下,也好像與月亮的距離愈拉愈遠了。⑨我不能說,最好的月亮,是從樹上升起來的那一個。我大概可以說,借助一棵樹,我和月亮拉近了距離。⑩眼下這個夜晚,趁著沒有月亮,我憑著簡單的想象,把記憶中的核桃樹移了過來,把距此不遠的那個園子也遷了過來,這個小區(qū)能不能容得下它們,我就顧不上了。那些在夜里咳嗽嚇唬過我的大柏樹,只好讓它們躺在想象之外了。說不定,我會在深夜做一個夢,一彎新月掛在窗外的核桃樹上,或者掛在窗外的枇杷、棕樹、枸樹、黃桷樹和皂莢樹上。我醒過來,窗外卻是躲在云里藏貓貓的一輪滿月,剛剛鉆出來,我伸手就能捉到。(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把電腦擺在后窗那兒,后窗下面月下園中樹木夜景的意境和白天不同,“我”夜間用電腦寫作有時可從這種意境中獲得靈感。B.后窗的月亮被裝在“條條框框”里,象征著遠離故鄉(xiāng)的“我”在城市生活中失去了童年的自由,“我”不禁感慨“天地是那樣局促”。C.“我”格外留戀那棵被堂兄砍掉的核桃樹,它曾為“我”的童年帶來了吃核桃的回憶,以及透過樹枝看月亮的難以忘懷的美妙體驗。D.住進高樓后,“我”感覺月亮反而比住二樓、在核桃樹下時看到的顯得更遠,這是一種心理錯覺,說明“我”賞月的心情有些不同了。7.關(guān)于文本第⑥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回憶了老家的幾棵大柏樹和伯父家的核桃樹,行文深沉細膩,帶著一絲淡淡的惆悵。B.大柏樹“走著走著就倒在地上”,這種擬人化的想象體現(xiàn)了“我”對大柏樹消失的不舍。C.躺在簸箕里望月的感受中,“我”和周遭事物的空間關(guān)系被打破,大小變化隨感覺而動。D.最后三句作者調(diào)動視覺、味覺和觸覺等多種感官寫睡在核桃樹下的踏實的地上的感覺,細膩生動。8.文章第④段,作者在觀看后窗月亮時,用到了三個“沒有關(guān)系”,這樣寫有何效果?(4分)9.作者在結(jié)尾寫“會在深夜做一個夢”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初,祖宗時,差役行久生弊,編戶充役者不習其役又虐使之多致破產(chǎn)狹鄉(xiāng)民至有終歲不得息者。王安石相神宗,改為免役,使戶差高下出錢雇役,行法者過取,以為民病。司馬光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復差役,差官置局,軾與其選。軾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斂民財,十室九空,斂聚于上而下有錢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專力于農(nóng),而貪吏猾胥得緣為奸。此二害輕重,蓋略等矣。”光曰:“于君何如?”軾曰:“法相因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三代之法,兵農(nóng)為一,至秦始分為二,及唐中葉,蓋變府兵為長征之卒。自爾以來,民不知兵,兵不知農(nóng),農(nóng)出谷帛以養(yǎng)兵,兵出性命以衛(wèi)農(nóng),天下便之。雖圣人復起,不能易也。今免役之法,實大類此。公欲驟罷免役而行差役,正如罷長征而復民兵,蓋未易也?!惫獠灰詾槿?。軾又陳于政事堂,光忿然。軾曰:“昔韓魏公刺陜西義勇,公為諫官,爭之甚力,韓公不樂,公亦不顧。軾昔聞公道其詳,豈今日作相,不許軾盡言耶?”光笑之。尋除翰林學士。(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材料二: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王公貴人所以養(yǎng)其身者,豈不至哉?而其平居??嘤诙嗉?。至于農(nóng)夫小民,終歲勤苦,而未嘗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風雨、霜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農(nóng)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沖犯,肌膚之所浸漬,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今王公貴人,處于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御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畏之太甚,而養(yǎng)之太過,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是以善養(yǎng)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于寒暑之變;然后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論戰(zhàn)斗之事,則縮頸而股栗;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擾民,漸不可長。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yǎng)之太過歟?(節(jié)選自蘇軾《教戰(zhàn)守策》)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編戶充役者A不習B其役C又虐D使之國多致F破產(chǎn)G狹鄉(xiāng)民至日有終歲不得息者。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為民病”的“病”是禍害之意,與材料二中“而未嘗告病”的“病”意思不同。B.因,沿襲,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我欲因之夢吳越”的“因”意思不同。C.以,連詞,相當于“來”,與《師說》中“作《師說》以貽之”的“以”用法不同。D.“風則襲裘,雨則御蓋”中的“風”和“雨”都是名詞用作動詞,二者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安石任宰相時把差役法改為免役法,讓服役的百姓可以出錢雇人代役,以此減輕負擔,但由于官吏常常不按規(guī)定辦事,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B.司馬光只看到了免役法的弊端,并不了解其益處,就決定恢復差役法;蘇軾對他的想法并不認同,最終曉以利害,使得司馬光改變了想法。C.蘇軾從天氣和季節(jié)變化的角度,分析了王公貴人比農(nóng)夫貧民易生病的原因,總結(jié)出保養(yǎng)身體不能太過,意在以此說明天下的形勢。D.蘇軾認為在天下太平時期,人們不能像婦女小孩不出內(nèi)室的門一樣,過于嬌氣懶惰脆弱,更不能一提打仗就懼怕,一聽盜賊的名字就“掩耳而不愿聽”。13.請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光不以為然。軾又陳于政事堂,光忿然。(2)王公貴人所以養(yǎng)其身者,豈不至哉?14.兩則材料中,蘇軾在闡述免役法和教民“戰(zhàn)守”問題時的出發(fā)點和觀點分別是什么?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李白浪動灌嬰井①,尋陽江上風。開帆入天鏡,直向彭湖②東。落景轉(zhuǎn)疏雨,晴云散遠空。名山發(fā)佳興,清賞亦何窮?石鏡③掛遙月,香爐滅彩虹。相思俱對此,舉目與君同。【注】①灌嬰井:《元和郡縣志》載,為灌嬰(漢初大臣)主持筑建湓口城時的古井。②彭湖:彭蠡湖,這里指鄱陽湖。③石鏡:《水經(jīng)注》載,廬山東面懸崖上有一塊大圓石,光滑如鏡。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的前兩句粗線條描繪景色,描寫湖水浩蕩奔流的氣勢,境界開闊,想象豐富。B.詩的三、四句,將湖水喻為明鏡,寫開船徑直進入水天一色的鄱陽湖,尤為生動。C.詩的五到八句,描繪夕陽、疏雨及晴云飄散之景,美不勝收,令詩人佳興勃發(fā)。D.詩的九、十兩句,寫遠月懸空、彩虹消失的景象,暗寓詩人的情緒變得低落。16.全詩的最后兩句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和效果?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賞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小強在演講中為了闡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特意引用了《勸學》中“”兩句,以此來印證自己的觀點。(2)針對班上有些同學在學習上有疑難問題卻不想解決的現(xiàn)象,李老師援引韓愈《師說》中“”兩句,警示他們長此以往的后果。(3)古人常以酒為媒介抒發(fā)情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往往取酒還獨傾”,又如李清照《聲聲慢》中“,怎敵他、晚來風急”。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霜降節(jié)氣過后天氣轉(zhuǎn)涼,家住大連的李女士卻總覺得心里比火還熱,眼睛像吹進了沙子一樣干澀。李女士以為是秋燥引發(fā)干燥所致,到醫(yī)院就診后,被確診為干燥綜合征。干燥綜合征是什么病?(甲)?干燥綜合征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會侵犯唾液腺、淚腺等外分泌腺,導致出現(xiàn)口干、眼干等癥狀,如果患者認為這是常見的疾病,就長期A,不及時就醫(yī),就有可能會引起其他臟器損害。這個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但可能與遺傳、環(huán)境、感染等因素有關(guān)。秋燥引發(fā)的干燥和干燥綜合征是不能B的。秋燥引起的口干現(xiàn)象一般是暫時的,如果我們適當補充水分,多吃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癥狀往往能得到緩解。與之相比,①干燥綜合征患者的口干程度往往更嚴重,②不僅患者口腔干燥,③還會吞咽困難,④由于唾液分泌減少,⑤還有可能出現(xiàn)口腔黏膜疼病、潰瘍、牙齒齲壞等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此外,干燥綜合征還會出現(xiàn):眼睛干澀、疼痛、有異物感……等常見癥狀;患者如果出現(xiàn)以上癥狀,就一定要去就醫(yī)。(乙),干燥綜合征患者的皮膚干燥更為持久且難以改善,有時還會出現(xiàn)瘙癢、脫屑等癥狀,部分患者會關(guān)節(jié)疼痛、腫脹、畸形,甚至有可能影響到全身各個系統(tǒng)。如果出現(xiàn)長期不明原因的口干、眼干等癥狀,應(yīng)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一系列檢查來診斷。18.文中第一段用“心里比火還熱,眼睛像吹進了沙子一樣干澀”來描述干燥綜合征的癥狀,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請仿照上述句子的形式描述你參加學校運動會1500米長跑比賽,臨近終點時的身體感受。要求:語意完整,至少使用一處夸張;合乎情理,表達流暢。(5分)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20.文中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1.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的標點使用不規(guī)范,請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見。(3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我們不能生活在一個沒有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世界里。那些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創(chuàng)造的人,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賦予我們新的眼光,去認識世界,認識我們自己,從而使自己也變成一個有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學年度高一年級12月聯(lián)考語文參考答案及解析1.B【解析】“對真實歷史事件只是進行客觀描述和記錄”錯,表述絕對。2.A【解析】該說法于文無據(jù)。3.C【解析】A.“不建議人們學習”范圍擴大,材料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B.“在形式上要遵從舊詩的形式要求”說法絕對。D.“新詩的形式比內(nèi)容還要重要”無中生有,“不注重形式的新詩就沒有讀者”說法絕對。4.①大量引用毛澤東的詩句,為論證毛澤東詩詞具有人民性特點提供了充分的論據(jù),增強了文章說服力。②大量詩句的引用能夠豐富文章的文化韻味,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讀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5.①人詩互證。當年毛澤東是革命青年,有著蔑視權(quán)貴、改造舊中國的革命豪情,該詞表達了這種情感,體現(xiàn)出人詩互證的特點。②詩史互證。當時社會黑暗腐朽,該詞對那段歷史進行了形象而概括的敘說,體現(xiàn)了詩史互證的特點。③古今混融。該詞形式上是舊體詩的形式,抒寫的卻是青年時期毛澤東的革命豪情,體現(xiàn)了古今混融特點。(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6.B【解析】“象征著遠離故鄉(xiāng)的“我'在城市生活中失去了童年的自由”過度解讀,“條條框框”指后窗的月亮會被金屬防護欄遮住,“天地是那樣局促”指后窗所見空間有限,不涉及“我”對于今昔生活情感傾向的表達。7.D【解析】“調(diào)動視覺、味覺”錯誤,“我”在樹下躺著時是閉著眼睛的,“青澀的氣息”也不是味覺。8.①強調(diào)雖然后窗月亮被遮擋、時有時無、出現(xiàn)時間短,卻都不會影響作者賞月的雅興。②運用間隔反復,強調(diào)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意趣,也使段落內(nèi)部語意層層遞進,富有節(jié)奏美感。(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9.①歸納主旨,表達“我”對兒時故鄉(xiāng)生活的深深懷念以及對在成都那套低矮二樓舊房生活的留戀和追憶。②呼應(yīng)前文“我”在后窗隔著樹影望月和兒時在故鄉(xiāng)躺在核桃樹下看月亮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嚴謹完整。③回扣文章標題“樹上的月亮”,使文章渾然一體。(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10.CEG(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解析】原句標點:編戶充役者不習其役,又虐使之.多致破產(chǎn),狹鄉(xiāng)民至有終歲不得息者。11.C【解析】C項,兩個“以”用法相同,均為連詞,怕當于“來”。A項,“而未嘗告病”的“病”是“生病”之意。B項,“我欲因之夢吳越”的“因”是“依據(jù)”之意。D項,二者均為名詞作動詞。12.B【解析】“使得司馬光改變了想法”,材料中沒有依據(jù)。13.(1)司馬光不認為蘇軾的說法是對的。蘇軾又在政事堂陳述自己的看法,司馬光很生氣。(第個“然”“忿”各1分,“陳于政事堂”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1分,句意1分)(2)王公貴人用來保養(yǎng)身體的措施,難道不是很周全嗎?(“所以”“豈”“至”各1分,句意1分)14.①材料一中,蘇軾從百姓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客觀全面地看待免役法的利弊,闡明免役法不能輕易改變的道理。②材料二中,蘇軾從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出發(fā),闡述了和平時期要居安思危,加強軍事訓練而不能一味貪圖安逸的道理。(答出一點給3分,答出兩點給5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當初,祖宗時,差役法實行的時間長了會產(chǎn)生弊病,服役的百姓不熟悉所服的差役,官府又殘暴地役伙也們,導致很多服役的百姓破產(chǎn),人少的鄉(xiāng)里百姓有一年到頭得不到休息的。王安石在神宗朝任宰相時,把差役法改為免役法,使各戶區(qū)別等級高下出錢雇人代役,行免役法的官吏向百姓索取超過規(guī)定的錢財,因此成為百姓的禍害。司馬光任宰相,知道免役法的危害,而下知它有利的一面,打算恢復差役法,派官員設(shè)立機構(gòu),蘇軾也在人選當中。蘇軾說:“差役法、免役法,各有利頭免役法的害處,在于聚斂民財,百姓十室九空,(財物)聚斂在上面而下層有饑荒之害。差役法的害處,在于百姓經(jīng)常在為官府服役,不能集中力量務(wù)農(nóng),而貪官污吏得以乘機敲詐勒索。這二者的危害程度,大致相等”司馬光問:“你看應(yīng)該怎么辦呢?”蘇軾回答說:“法度相沿襲,那么事情就容易成功,事情循序漸進百姓就不會驚慌。夏商周三朝的法令,兵農(nóng)是一體的,到秦代開始兵農(nóng)一分為二,到唐代中葉,把所有的府兵變?yōu)殚L期征戰(zhàn)的兵卒。從這時以來,百姓不懂軍事,士兵不懂農(nóng)事,農(nóng)民拿出糧食絲帛來養(yǎng)活士兵,士兵拿出性命來保護農(nóng)民,天下人認為便利。即使圣人再來,也不能改變?,F(xiàn)在的免役法,實際與這些很相似。你要馬上取消免役法而實行差役法,正如取消長期征戰(zhàn)的軍隊而恢復軍民合一,大概不易辦到?!彼抉R光不認為蘇軾的說法定對的。蘇軾又在政事堂陳述自己的看法,司馬光很生氣、蘇軾說:“過去魏國公韓琦要給陜西義勇軍身上刺中,你做諫官,爭執(zhí)得很兇,魏國公韓琦不高興,你也不找從前聽你說過這個事情的詳情,難道你今天做宰舊,反倒不許我暢所欲言嗎?”司馬光對他笑了笑。不久任命蘇軾為翰林學士。材料二:我曾試著論述這個問題:天下的形勢譬如人的整個身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