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專題09:古詩詞鑒賞之詩句賞析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14/wKhkGWdm_FKAB7A4AAFbLZdDeSM136.jpg)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專題09:古詩詞鑒賞之詩句賞析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14/wKhkGWdm_FKAB7A4AAFbLZdDeSM1362.jpg)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專題09:古詩詞鑒賞之詩句賞析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14/wKhkGWdm_FKAB7A4AAFbLZdDeSM1363.jpg)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專題09:古詩詞鑒賞之詩句賞析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14/wKhkGWdm_FKAB7A4AAFbLZdDeSM1364.jpg)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專題09:古詩詞鑒賞之詩句賞析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B/14/wKhkGWdm_FKAB7A4AAFbLZdDeSM13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通用)專題09:詩句賞析【課標要求】《課標》中要求考生具備初步欣賞古詩的能力,其中經(jīng)常考查考生對詩句作用的分析能力。在答題中,考生存在脫離詩句、架空分析,生搬硬套、詞不達意等問題。【考查重點】這種題型綜合性強、自由度大,它可以從內(nèi)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情感等角度賞析,有時可以等同于詞語賞析題、分析表達技巧題或句子情感分析題,但畢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時又因賞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題的自由度較大,同時難度也較大。分為兩種題型:一是定向賞析型,題干規(guī)定好了鑒賞角度如“從虛實結合角度賞析某句";二是綜合賞析型,未規(guī)定賞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選擇角度,如“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某聯(lián)”?!局饕}型】(1)描述名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2)解釋某一聯(lián)的意思,并分析其情與景的關系。(3)解釋詩詞的意思,說出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某句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5)某詩句歷來受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6)詩歌的某聯(lián)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7)你從某句詩中領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8)這首詩體現(xiàn)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情趣?【重點提示】名句鑒賞,就是對古詩詞中千古傳誦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為人稱道之處品評分析。古代詩歌的語句具有表達凝練、內(nèi)蘊豐富的特點,往往一句詩就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常常經(jīng)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貼切、最精確、最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賞析的意義在于:尺幅之內(nèi),含不盡之意。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而在言外?!窘忸}技巧】答題要點1.解釋該句的含意,寫出表達的情感;2.指出它在煉字、詞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達技巧方面的特點;3.根據(jù)該句在全詩中的位置,分析其對全詩所起的結構作用;4.點出其對表達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二、詩歌鑒賞五步驟第一步:判斷詩歌題材,確定詩歌類型;第二步:到詩詞后部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第三步:看前半部分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么畫面,這些畫面有什么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題目(題日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作品風格、身世、經(jīng)歷);必看注釋(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詩眼常常在此);必看題干(題干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字詞句)含義+(修辭、表現(xiàn)等)手法+表達作用(效果)+抒發(fā)情感(揭示道理)考點一:寫景類詩句【答題模版】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視聽結合/虛實結合等手法),寫出了......(描述畫面+畫面特點),表達了......(情感)?!纠}剖析】【例1】(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小題。過廣陵驛薩都剌①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shù)株黃菊鮮。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寒砧②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自笑棲遲淮??廷?,十年心事一燈前?!咀ⅰ竣偎_都剌,元朝詩人。②砧,搗衣石。③棲遲,長久居留。詩人長年客居南方,故稱淮???。【問題】《新元史》評薩都剌的詩具有“清麗”的特點,請結合“寒砧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賞析?!敬鸢浮吭摼涫褂昧艘暵牻Y合的手法,渲染了凄涼、冷清、孤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之苦,對于同樣分處兩地的人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窘馕觥勘绢}考查詩句賞析?!昂枞f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的意思是:月色如水,不遠處點點砧聲敲響,更顯一片寧靜;繁霜滿天,云天間一聲秋雁鳴叫,也催促游子踏上歸程。作者連用“寒砧、寒月,老雁、霜天”四個意象,視覺上寫月光如水,繁霜滿天,聽覺上寫點點砧聲敲響,一聲秋雁鳴叫,視聽結合,更進一步描繪出秋意深重的場景,渲染了凄涼、冷清、孤寂的氛圍,也委婉地抒寫出內(nèi)心的悲愁。寒砧令人想起家中的妻子,寒月使人惆悵羈旅孤單,而歸鴻與霜天也似乎都在提醒詩人應該早點還鄉(xiāng),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之苦??键c二:抒情類詩句【答題模版】運用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的抒情手法,寫出了......(描述畫面+畫面特點),抒發(fā)了......(情感)。【例題剖析】【例1】(2024·江西·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新筍
朱松春風吹起籜龍①兒,戢戢②滿山人未知。急喚蒼頭③斫煙雨,明朝吹作碧參差。詠新荷
蔡楠朱闌橋下水平池④,四面無風柳自垂。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懶,碧羅箋⑦卷未題詩。[注]①籜(tuò)龍:竹筍的別名。②戢戢(jí):象聲詞。風吹竹筍聲。③蒼頭:仆人。④水平池:水與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詩的興趣。⑦羅:絲織品。箋:精美的紙張,供題詩、寫信等用?!締栴}】從內(nèi)容或?qū)懽骷记傻慕嵌?,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共同點?!敬鸢浮渴纠唬簝墒自姸际菍懶律挛铮鶎懢拔锴逍露錆M生機,富有情趣。示例二:兩首詩寫物都發(fā)揮想象,運用了虛寫的手法?!窘馕觥勘绢}考查比較閱讀。根據(jù)兩首詩的題目“新筍”和“詠新荷”可知,這兩首詩分別描寫的是新生的竹筍和新生的荷。兩者都屬于新生事物。根據(jù)第一首詩中的“春風吹起籜龍兒,戢戢滿山人未知”可知,春風把竹筍都吹出了地面,滿山遍野聚在一起,人們都還不知道。作者描寫了新生的竹筍滿山遍野,景物清新而富有生機。根據(jù)第二首詩中的“疑似水仙吟意懶,碧羅箋卷未題詩”可知,作者想象水仙似乎是無意吟詩,反倒是有寫詩的興致,那些將舒未舒的新生荷葉就像是還沒有題詩的紙箋一樣。所寫畫面同樣清新且富有生機。第一首詩中的“急喚蒼頭斫煙雨,明朝吹作碧參差”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第二天竹筍長成竹子的情形,于是急忙喚起奴仆上山在那煙雨之中挖掘竹筍。第二首詩中的“疑似水仙吟意懶,碧羅箋卷未題詩”同樣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水仙似乎是無意吟詩,反倒是有寫詩的興致,那些將舒未舒的新生荷葉就像是還沒有題詩的紙箋一樣。所以這兩首詩都發(fā)揮了作者的想象,運用了虛寫的手法?!纠?】(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瀘川紀行①杜甫自昔瀘川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詩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③無字謝主人?!咀ⅰ竣俣鸥τ诖谟捞┰辏?65年)從成都乘船東下,路過了瀘州,創(chuàng)作《瀘川紀行》一詩。瀘川即指瀘州。②紫色:可解為紫氣,即祥瑞之氣。③枯腸:一作“枯口”?!締栴}】請賞析“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兩句詩?!敬鸢浮勘揪洳捎脤ε嫉氖址?,“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對,“靈氣出”與“紫色生”相對,對仗工整,描繪出了瀘州山河靈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點,流露出作者對瀘州的贊美之情,呼應首句的“盛名”。【分析】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敖健焙汀肮湃币恢负由?,一指位置,意思相關,“照眼”意思為:耀眼,與“城高”相對,“靈氣”與“紫色”同為名詞,“出”和“生”同為動詞,因此上下為對偶句,對仗工整,上聯(lián)從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靈之氣來展現(xiàn)出瀘州山河靈秀,下聯(lián)從瀘州地處古時邊界要塞,城池高峻,籠罩祥瑞之氣來展現(xiàn)瀘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流露出作者對瀘州的贊美之情,呼應首句的“盛名”??键c三:哲理類詩句【答題模版】描繪詩/詞句(+藝術手法)+蘊含的哲理及詩/詞人的態(tài)度?!纠}剖析】【例1】(2024·四川達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萬山潭作[唐]孟浩然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游女昔解佩①,傳聞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②歌還。【注釋】①解佩:神話故事。鄭交甫游萬山,巧遇神女,心生愛慕,并向神女索取佩戴飾物,神女解佩贈之,一霎時,神女和佩物均不見,交甫悵然久之。②棹:船槳?!締栴}】請自選角度,結合詩句簡要賞析頷聯(lián)?!敬鸢浮款h聯(lián)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潭水中游魚逍遙,碧波中樹影蕩漾,島上樹木蒼郁,猿猴倒掛,輕盈自在,構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表現(xiàn)出作者的內(nèi)心平和純粹,閑適自得?!窘馕觥勘绢}考查詩句賞析。“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句意:魚兒在樹蔭下游來游去,猿猴掛在枝上嬉戲打鬧。頷聯(lián)用“魚行”與“猿掛”,一低一高,遙相呼應,更拓展出空間的距離美?!疤稑湎隆迸c“島藤間”,一潭一島,一樹一藤,一下一上,也顯示出對稱美。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樹影蕩漾、樹木蒼郁的生機勃勃、美好景色;再用居其間的游魚“逍遙”、猿猴“輕盈自在”來暗示作者內(nèi)心的清、閑。由此窺見他內(nèi)心的純粹,閑適和曠達情懷。【例2】(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問題】同是借景抒懷,本詩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與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表達的人生追求有何異同?【答案】同:都強調(diào)人生要有高遠的追求和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異:杜詩更側(cè)重目標的確立、目標的高遠;王詩更側(cè)重為實現(xiàn)目標而采取行動。【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蓮闹黝}或內(nèi)容方面比較異同?!锻馈返膶懽鞅尘笆牵禾菩陂_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相同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句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遠眺,群山定會顯得渺小。表達詩人登臨泰山頂峰的決心,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堅定豪邁的氣概。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句意是: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這兩句是寫作者登樓所感,意在鼓勵人們追求進步、積極向上。所以,兩句詩都強調(diào)人生要有高遠的目標,并有為理想目標而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的人生態(tài)度。不同點:依據(jù)“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句意可知,杜甫在詩歌中體現(xiàn)出了自己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側(cè)重人生目標的確立。依據(jù)“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句意可知,王之渙的詩歌側(cè)重體現(xiàn)了為了實現(xiàn)目標而采取的行動及其過程。詩句的作用解題思路與方法詩句的作用一般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個方面答題。一、詩句在內(nèi)容方面常見的作用:1.點明時令、地點或環(huán)境;2.渲染某種氣氛,烘托人物某種形象;3.表現(xiàn)(暗示)人物心情;4..表現(xiàn)人物形象;5.描摹畫面;6.點明主旨。二、詩句在結構方面常見的作用:1.詩歌首聯(lián)在全詩中的作用:(1)點明時令、地點,交代心情;(2)總括全詩,領起(引起)詩歌后面內(nèi)容,引起讀者注意;(3)為下文描寫景物或抒發(fā)情感做鋪墊;(4)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某種情緒形象,奠定某種情感基調(diào);(5)暗合(照應)題目,切入主題;(6)埋下伏筆;(7)如果首句設問,那么就有引人入勝或發(fā)人深省的作用。2.中間句的結構作用:(1)、過渡、承上啟下;(2)、埋伏筆,做鋪墊;(3)轉(zhuǎn)換話題?!稗D(zhuǎn)”是指結構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轉(zhuǎn)換(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詩詞的結構中,“轉(zhuǎn)”多在律詩的頸聯(lián)、絕句中的第三句、詞和曲中的“過片”。它能引導讀者從中理出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詩歌主旨。3.尾句的結構作用:(1)總結全詩,深化或升華主題;(2)卒章顯志,點明題旨;(3)照應上文或題目,前后呼應。使詩歌結構嚴謹;(4)以景結情,言有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一、(2024·湖北襄陽·二模)閱讀陸游《游山西村》一詩,完成以下各題。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對《游山西村》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七律運用凝練的筆觸,圍繞著一個“游”字鋪展,不僅寫得層次分明,而且勾勒出一幅色彩明麗的江南農(nóng)村風光圖。B.首聯(lián)一個“足”字表達了農(nóng)村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澳Α倍?,道出了詩人對農(nóng)村淳樸民風的贊賞。C.頸聯(lián)里寫到的“春社”,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習俗。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在春社日這天,村子里吹簫打鼓祭社神(土地神),祈求豐收。D.尾聯(lián)是全詩的總結,寫詩人游興正濃乘著月色正好輕叩柴扉與老農(nóng)們親切絮語。表達詩人游山西村悠閑愜意之情以及對古風猶存的吾士吾民的熱愛。2.這首詩頷聯(liá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請你分析一下該聯(lián)詩流傳甚廣的原因?!敬鸢浮?.D2.這兩句描寫詩人置身于山環(huán)水繞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難辨,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現(xiàn)實生活中常用來比喻在困境中出現(xiàn)希望或轉(zhuǎn)機的哲理。【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D.尾聯(lián)“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希望能經(jīng)常來這里,而不是寫當時“游興正濃乘著月色正好輕叩柴扉與老農(nóng)們親切絮語”的情景。故選D。2.本題考查賞析重要詩句。《游山西村》頷聯(lián)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绱肆鲿辰k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nóng)家茅舍,隱現(xiàn)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生活哲理:在逆境中往往蘊涵著無限的希望,能夠鼓舞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樂觀和積極的態(tài)度。二、(2024·云南昆明·三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3.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歌題目的意思是路過松源正在準備早餐的漆公店?!俺看丁敝赋科鹱鲈绮停八稍础焙汀捌峁辍倍际堑孛?。B.第一句以否定形式提出論題,指出下山并不像正常認為的那樣輕松容易?!澳浴毕袷亲哉],又像是提醒,耐人尋味。C.第二句中“賺”字富于幽默的風趣。行人心目中下嶺的容易,與它實際上的艱難形成鮮明對比,給讀者留下懸念。D.三四兩句承接“錯喜歡”,對第二句留下的懸念進行解釋。行人的驚喜、激動,也都在“攔”“放”中體現(xiàn)出來。4.本詩的畫線句與《望岳》的“一覽眾山小”都通過“山”這一意象告訴我們哲理,請結合詩句分別分析?!敬鸢浮?.D4.“一山放出一山攔”用山象征困難,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放眼長遠,認真對待,才能不斷克服困難,履險如夷,或者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陶醉;“一覽眾山小”寫登上泰山遠眺,周圍的山都變小了,告訴我們要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窘馕觥?.本題考查詩歌鑒賞。D.三四句的意思是: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圍之中,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現(xiàn)阻攔去路。本來,上山過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嶺,下山過程中也會相應遇到多少道山嶺。山本無知,“一山放出一山攔”的形容卻把山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仿佛給行人設置了層層疊疊的圈套,行人的意外、驚詫、厭煩,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這一“放”一“攔”的重復中體現(xiàn)出來了。選項“驚喜、激動”有誤。故選D。4.本題考查詩句分析?!耙簧椒懦鲆簧綌r”的意思是: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現(xiàn)阻攔去路。詩人把山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運用象征手法,這“山”就象征了我們?nèi)松械睦щy,人生就像一山放出一山攔,充滿了未知和變數(shù)。但正是這些不確定,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驚喜和可能性。所以,不要害怕前方的山,也許它正是你通往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耙挥[眾山小”的前提是要“會當凌絕頂”,只有站得高,才能將所有景物盡收眼底。這句詩不僅描繪了登頂?shù)暮狼?,更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勇往直前,不斷攀登,才能站在更高的起點,俯瞰世間萬物。三、(2024·廣西南寧·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5.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渲染出豐收之年農(nóng)村歡悅喜慶的氣氛?!白恪弊滞怀隽宿r(nóng)家待客盡其所有的盛情。B.詩人緊扣詩題,剪取游村見聞,將明麗的風光與古樸的民風鐫刻在一幅秀美畫卷中。C.頸聯(lián)寫出了山西村淳樸的風土人情,“春社”是當?shù)丶漓搿肮壬瘛钡墓?jié)日,表達農(nóng)民豐收后的喜悅。D.尾聯(lián)寫作者的游覽感受,一個熱愛鄉(xiāng)村生活,與農(nóng)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6.清人薛雪在《一瓢詩話》中評論詩歌有“言淺而思深”之說,即語言明白如話,而意蘊深刻。請結合本詩的頷聯(lián)加以理解。【答案】5.C6.頷聯(lián)的原意是山重巒疊嶂,水迂回曲折,正懷疑前面沒有路,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柳綠花紅的小山村。實際上蘊含的哲理:在逆境中蘊含著希望,只要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人生就有豁然開朗的轉(zhuǎn)變,世間事物是消長變化的?!窘馕觥?.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辨析。C.有誤,古代以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拜祭社神,祈求豐收。所以頸聯(lián)寫的是村民祭祀祈年,滿懷著豐收的期待,并不是“表達了農(nóng)民豐收后的喜悅”;故選C。6.本題考查理解賞析詩句。頷聯(liá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山路水道蜿蜒曲折,在其中行走,仿佛永遠找不到出路。正擔心時,突見眼前柳綠花紅出現(xiàn)一個小村莊。這句詩,表面寫作者游山西村的情形,實際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亦如此,探究學問,追求夢想,其中也總會感覺山回路轉(zhuǎn),曲曲折折,前路不明,茫然無措,此時只要堅持走下去,或許就可以看見一絲光亮,甚至豁然開朗,走入一片開闊的新天地,由此也可看出世間事物是消長變化的。據(jù)此可理解作答。(2024·黑龍江大慶·三模)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滿江紅秋瑾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八年風味徒思浙”,表達了詞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反映出她四處飄蕩的艱辛和對個人家庭穩(wěn)定生活的向往。B.“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表明作者素有的濟世情懷?!耙蛉顺帷?,主要指對封建專制的痛恨,對民生疾苦的同情。C.“俗子胸襟誰識我”中的“俗子”,從語境來看當指詞人的丈夫;從廣義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D.“英雄末路當磨折”,是講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難重重,反映出作者對今后求索的艱險早有思想準備。8.試簡要賞析“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敬鸢浮?.A8.本句引用典故,抒發(fā)了詞人知音難覓,不禁潸然淚下的苦悶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詩義,抒發(fā)了詞人對自己前途的擔心和憂慮?!窘馕觥?.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A.“八年風味徒思浙”的意思是:如今一個人思量著在浙江時那八年的生活況味。這里主要表達的是詞人對貴婦人生活的厭惡和不屑;故選A。8.本題考查詞句賞析。“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意為: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里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莽紅塵”形象地描繪出了塵世的廣闊與紛雜,突出了在這茫茫人世間尋覓知音的艱難。“何處覓知音”則直接而強烈地表達出一種孤獨、迷茫與失落之感,體現(xiàn)出作者對知音難尋的慨嘆與無奈?!扒嗌罎瘛苯栌昧税拙右住敖菟抉R青衫濕”的典故,這里不僅是字面意義上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更是情感上的一種極度悲傷與惆悵的外顯,抒發(fā)了詞人對自己前途的擔憂之情。(2024·寧夏銀川·三模)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山行留客張旭(唐)山光物態(tài)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v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注釋:物態(tài):景物的樣子,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擬歸:就打算回去。9.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首句“山光物態(tài)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光下爭奇斗艷,呈現(xiàn)一派醉人的美景。B.全詩四句都正面描寫了山景,著力表現(xiàn)春山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C.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游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這是令客人游興頓減的唯一客觀原因。D.全詩語言質(zhì)樸,虛實相間,詞淺意深,蘊含著要欣賞最美景致就不能淺嘗輒止的哲理。10.結合詩歌的最后兩句,談談詩人是如何勸客留于春山之中的?【答案】9.B10.“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一句寫詩人委婉地假設一個晴天游春也會因春雨充足,云深霧重而打濕衣服和鞋子的問題,積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采取以退為進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窘馕觥?.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和分析。B.“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意思是:即使天氣晴朗沒有陰雨迷蒙,去到山中云霧深處衣服也會沾濕。假設一個晴天游春也會因春雨充足,云深霧重而打濕衣服和鞋子,側(cè)面展現(xiàn)山中云深霧重的環(huán)境;“全詩四句都正面描寫了山景,著力表現(xiàn)春山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有誤;故選B。10.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翱v使晴明無雨色”一句,詩人假設了一個晴朗的天氣條件,即“晴明無雨色”。這里的“縱使”二字,表明詩人是在假設一個最理想的情況,以此作為起點。“入云深處亦沾衣”一句,則是詩人在這種理想情況下做出的推論。即使天氣晴朗,沒有雨水的跡象,但深入山中云霧繚繞之處,仍然會因為山間水氣充沛,云霧濕潤而打濕衣物。這里,“入云深處”描繪了山的高遠和云霧的繚繞,而“亦沾衣”則直接點出了即使晴朗,山中依然濕潤的特點。由此可知可知,詩人并未直接要求客人留下,而是通過假設和推論,巧妙地引導客人認識到即使天氣晴好,山中依然有其獨特的美景和體驗。這種以退為進的筆法,既避免了直接勸說的生硬,又使得客人更加容易接受詩人的建議,從而選擇留下欣賞春山的美麗。六、(2024·陜西寶雞·三模)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雁門太守行[唐]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1.李華發(fā)現(xiàn)這首詩中意象與色彩的運用很有特色。請舉一例分析這首詩中詩人是如何運用色彩來描繪戰(zhàn)爭場面的。12.李華想將“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一句拍成微電影來展現(xiàn)當時的戰(zhàn)爭情形,你認為他會將鏡頭聚焦在哪兩個細節(jié)上?為什么?【答案】11.[示例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一句中,詩人用“黑”色表現(xiàn)敵軍人數(shù)眾多,黑壓壓一片,暗喻敵軍囂張的氣焰;用“金”色表現(xiàn)陽光照耀甲胄時的耀眼奪目,借向日之甲光顯示守城將士的英姿勃發(fā)、不可侵犯。兩相比照,色彩鮮明,愛憎分明。[示例二]“塞上燕脂凝夜紫”用“燕脂”“夜紫”形容戰(zhàn)場的血跡,寫出將士們血流遍地的場景,表現(xiàn)出戰(zhàn)爭的悲壯慘烈。12.細節(jié):“半卷紅旗”“霜重”。原因:“半卷紅旗”表現(xiàn)援軍乘夜奔襲之狀,“霜重”表現(xiàn)夜寒霜重,天氣寒冷。特寫這兩個細節(jié),可以突出戰(zhàn)爭困難重重,營造出一種悲壯的氣氛,暗示將士們壯懷激烈、毫不氣餒的豪情?!窘馕觥?1.本題考查詞句賞析。從色彩的角度鑒賞詩歌。詩中一共有三處色彩:“黑”“金”“紫”?!昂凇薄敖稹背霈F(xiàn)在一二句: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意為: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陣以待,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昂凇保煤谛稳菰?,借黑云寫敵軍來勢兇猛,渲染兵臨城下的危急氣氛;“金”,用鎧甲上金光閃爍,表現(xiàn)我軍的士氣高昂;“紫”出現(xiàn)在第四句:塞上燕脂凝夜紫。意為:黑夜間戰(zhàn)士鮮血凝成暗紫。用“燕脂”和“紫”寫血跡的顏色,暗示雙方有大量傷亡。這些濃艷斑駁的色彩交織在一起,營造出黯然凝重的氛圍,烘托了戰(zhàn)爭的悲壯慘烈。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12.本題考查詞句賞析。先理解詩歌含義,再具體分析細節(jié)。“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意為: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鞍刖砑t旗”寫出行軍之急,體現(xiàn)出軍隊不事張揚、高度戒備的狀態(tài),“臨易水”暗用荊軻的典故,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誓死作戰(zhàn)的決心和壯懷激烈的豪情。示例:我會將鏡頭聚焦“半卷紅旗”“霜重”兩個細節(jié)?!鞍刖砑t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霜重”突出夜寒霜重,烘托出戰(zhàn)地環(huán)境的艱苦。兩處細節(jié)描寫,營造緊張悲壯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側(cè)面烘托出將士們滿懷激情的戰(zhàn)斗精神?!军c睛】參考譯文: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陣以待,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秋色里,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zhàn)士鮮血凝成暗紫。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七、(2024·廣西百色·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詩人自問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寫出了泰山蒼翠和連綿不斷的特點。B.頷聯(lián)“鐘”字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大自然寫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曉”三字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泰山的高峻綿長寫到了極致。C.頸聯(lián)寫山中層出不窮的云氣使詩人的心胸蕩漾,歸鳥進入眼簾,時已薄暮。D.全詩八句沒有一個“望”字,但作者緊緊圍繞詩題“望岳”中的“望”字,由遠望寫到近望,再寫到凝望。1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币殉蔀榱鱾髑Ч诺拿?,試分析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蘊含了怎樣深刻的哲理?【答案】13.B14.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和遠大抱負。蘊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窘馕觥?3.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B.頷聯(lián)前一句“鐘”字運用擬人手法,寫大自然對泰山情有獨鐘,把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美。后一句“割”字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泰山把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象,突出了泰山之高大。選項“比喻的手法”表述有誤;故選B。14.本題考查詩句鑒賞?!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寫出泰山的高大雄偉,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誓要攀登人生頂峰,實現(xiàn)自己遠大抱負的雄心和氣概。這兩句詩朗朗上口,蘊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鼓勵了無數(shù)人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艱難,勇敢攀登,因此能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八、(2024·山東東營·模擬預測)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寒菊[宋]鄭思肖①花開并不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咀ⅰ竣汆嵥夹ぃ耗纤文┠陳蹐D詩人,終身不降元朝。這首詩寫于南宋滅亡之后。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從菊花開放的時令來寫菊花,表現(xiàn)了菊花不與春天開放的百花爭妍斗艷,寫出了他不俗不媚的品性。B.第二句從菊花開放的姿態(tài)來寫菊花,寫出了百花凋零之后,只有菊花做霜拒風,獨放光華,趣味無窮。C.第三、四句寫菊花盛開之后,盡管枯萎、凋謝,被北風吹落地上,但香味仍留在枝頭。D.全詩借菊抒懷,以“寒菊”自比,以“北風”喻指北方的侵略者。16.后兩句詩化用了宋代朱淑真的《菊花》詩:“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作者改后帶有了強烈的時代氣息,結合情感談談你對作者用意的理解。【答案】15.C16.“秋風”改為“北風”,喻指北方的蒙古侵略者,這首詩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堅守高尚情操、寧死不向元朝投降的民族氣節(jié)及決心,表現(xiàn)了詩人的清高自守?!窘馕觥?5.本題考查對詩文內(nèi)容的理解。C.“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意思是:寧可在枝頭凋謝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寫出了菊花凋謝后不落,但仍系枝頭而枯萎。所以“被北風吹落地上”的理解是錯誤的;故選C。16.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結合宋代朱淑真的《菊花》詩:“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和鄭思肖的《寒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可知,作者將“老”改為“死”,將“秋風”改為“北風”。北風常常喻指強勁的勢力,結合注釋①“這首詩寫于南宋滅亡之后”可知,北風在這里喻指北方的蒙古侵略者,而將“老”改為“死”則更具有悲壯的氣氛和堅定不易的決心,結合注釋①“鄭思肖:南宋末年愛圖詩人,終身不降元朝?!笨芍?,這兩句詩歌寫菊花寧愿枯死枝頭,決不被北風吹落,借菊言志,這是鄭思肖民族氣節(jié)的寫照,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jié)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國的誓言。九、(2024·海南·二模)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行路難(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7.品讀古詩,補全下表中的批注內(nèi)容。摘抄批注詩句修辭描繪畫面蘊含情感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1)(2)(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4)詩句活用:有同學在畢業(yè)冊上寫下這兩句詩作為給好朋友的畢業(yè)贈言,你覺得這一贈言好嗎?請結合全詩談一談?!敬鸢浮俊拘☆}1】(1)比喻、對偶(2)想渡過黃河卻看見冰雪堵塞了大河,準備登上太行又見莽莽的風雪彌漫高山。描繪了一幅前路艱險,困難重重的畫面。(3)形象地表明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權貴堵塞。(或:表明自己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生動形象地寫出世道的艱難,蘊含著詩人無限的悲憤。)【小題2】(4)這是很好的贈言。這首詩寫詩人的人生路途充滿艱難,“長風破浪會有時”一聯(lián)體現(xiàn)詩人雖經(jīng)歷坎坷仍心存希望,表現(xiàn)了詩人追求光明、積極樂觀的精神,同學們用它作為贈言,是希望友人對自身的能力堅信不疑,對人生前途充滿希望,所以這首詩是很好的贈言?!驹斀狻浚?)本題考查修辭手法。“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意為: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前后兩句對仗工整,這是對偶。用“冰塞川”、“雪滿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這是比喻。(2)本題考查描繪詩中畫面。描繪畫面時,需尊重詩句原意,語言生動形象。原意為: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擅枥L為:我想橫渡黃河,卻冰雪封河,無法前行。我想要登上太行山,此時的太行山卻是風雪載途,不得攀登。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前路艱險,阻礙重重的畫面。(3)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京東電商平臺支付結算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擔保合同糾紛解決與賠償條款設計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勞務承包合同書(綠色建筑室內(nèi)環(huán)境質(zhì)量保障)
- 2025年度消防設施設計與施工一體化合同
- 2025年度公共設施景觀照明設計與施工合同
- 2025佛山市順德區(qū)建設工程委托監(jiān)理合同(合同版本)
- 2025年度公共設施用地劃撥使用權出讓合同
- 2025年加油站便利店商品供應鏈承包合同
- 2025年度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敬業(yè)合同書范本
- 2025房屋拆除承包合同
- 農(nóng)產(chǎn)品貯運與加工考試題(附答案)
- 幼兒園開學教職工安全教育培訓
- 學校財務年終工作總結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康復醫(yī)學治療技術(士)復習題及答案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讀書筆記
- 《血管性血友病》課件
- 2025年汽車加氣站作業(yè)人員安全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試完整真題及答案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日語助詞「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課件
- 2024年監(jiān)控安裝合同范文6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