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早期探索為什么沒有成功”教學設(shè)計(韓曉娟)_第1頁
“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早期探索為什么沒有成功”教學設(shè)計(韓曉娟)_第2頁
“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早期探索為什么沒有成功”教學設(shè)計(韓曉娟)_第3頁
“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早期探索為什么沒有成功”教學設(shè)計(韓曉娟)_第4頁
“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早期探索為什么沒有成功”教學設(shè)計(韓曉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早期探索為什么沒有成功”教學設(shè)計韓曉娟綿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一、點題入題1868年9月,16歲的日本睦仁天皇改元明治,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此,日本擺脫了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成為亞洲的獨立強國,躋身世界前列。30年后,1898年9月,27歲的光緒皇帝、40歲的康有為和25歲的梁啟超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結(jié)果變法曇花一現(xiàn),六君子血灑菜市口。光緒皇帝被囚禁瀛臺、飲恨終生。之后,中國繼續(xù)在深淵中掙扎。戊戌維新運動與明治維新有相似之處。然而結(jié)果卻大相徑庭。為什么同樣是亞洲封建國家,日本明治維新取得成功,而1898年中國維新運動卻失敗了。這也是本課要回答的問題。二、主題解析學術(shù)界對于戊戌維新運動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近十年就有580余篇文獻,僅僅2019年就有41篇。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原因一直以來都是史學界的研究熱點。變法當事人梁啟超從1898年9月26日亡命日本起,就對變法進行了入木三分的評論。他到日本不久,就寫了《戊戌政變記》,全面論述了政變的過程及其成敗,成為我們今天研究變法歷史的第一本參考書。材料1:在《戊戌政變記》“第三篇政變前紀第一章政變之總原因”中,梁啟超這樣分析,“政變之總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太后與皇上積不相能,久蓄廢立之志。其二由頑固大臣痛恨改革也?!盵1](P103)可見,梁啟超認為戊戌變法失敗有兩個原因:一是光緒皇帝無權(quán);二是保守官僚反對。梁啟超認為,改革運動失敗的原因是改革觸及了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因此導致了頑固派攻擊了改革派。在其后期的內(nèi)容中,他從13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錯綜復雜,重點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探討。01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客觀原因戊戌變法期間,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分裂為“帝—后”二元結(jié)構(gòu),維新派主要依靠光緒,頑固派擁戴慈禧太后,因為慈禧太后的權(quán)力受到了威脅,所以采取了政變。這里就有“帝—后”二元結(jié)構(gòu)的微妙的變化。這也是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客觀原因。(1)中央層面:慈禧太后獨攬大權(quán)變法期間,維新派的核心人物是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以下簡稱光緒),光緒4歲繼位,沒有獨立處理政務(wù)的能力,有名無實。光緒18歲親政,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可慈禧太后仍然掌握實際權(quán)力,等到戊戌變法時,光緒依然沒有實際權(quán)力,他自始至終不過是慈禧太后手中的傀儡而已。所以當時京城流行一句話:“太后的腿比皇上的腰還粗。”材料1:“維新派得到起草詔書的權(quán)力,而保守派掌握了軍政實權(quán)”。[2](P12)材料2:“西太后待皇上無不疾聲厲色,少年時每日訶斥之聲不絕,稍不如意,常加鞭撻,或罰令長跪。故積威既久,皇上見西后如對獅虎,戰(zhàn)戰(zhàn)兢兢?!盵1](P83)當時的朝政形成了“大太后小皇帝”的格局。百日維新間,光緒帝曾去西太后處“請安駐弊”12次。[3](P558-572)光緒帝不敢悖西太后旨意行事?!懊咳照率瑁祥喓蠼苑馑蛨@中”。[4]總之,從中央層面,慈禧太后獨攬大權(quán),而在中央官員層面,頑固派的力量也異常強大。(2)中央官員層面:頑固派力量異常強大當時維新派隊伍中有軍機四章京和帝師翁同龢,但軍機四章京只是四品的官銜,他們既無軍也無權(quán),政治經(jīng)驗不足;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官品較高,時任軍機大臣兼任總理各國事務(wù)大臣,政治經(jīng)驗豐富,但卻在變法的第四天在慈禧的逼迫下回到江蘇老家。相應(yīng)的,榮祿被任命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6月22日,授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9月20日,榮祿返回北京參加1898年政變,并為政變提供武力支持。9月28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wù)被免;任軍機大臣管理兵部,控制北洋軍力,成為頑固派的有力支持。當時中央政府一些掌握實權(quán)的人物還有總理衙門的奕劻和軍機處的剛毅,他們都屬于頑固派的成員,都是慈禧的忠實追隨者;而維新主要領(lǐng)導者康有為、梁啟超實質(zhì)上并沒有得到重用,僅僅掌握部分權(quán)力去開展變法工作。如當時擔任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的康有為也只是作為“顧問”進入光緒皇帝的宮室,而梁啟超只是受命以六品官銜處理譯書局事務(wù)。(3)地方官員層面:頑固派力量異常強大戊戌變法期間,地方上維新派的力量也很弱。當時的地方督撫中,支持變法新政的只有湖南巡撫陳寶箴,其余地方大員或者觀望,或者陽奉陰違,或者明目張膽地加以抵制。對此,梁啟超看得非常清楚。他將當時的守舊官僚分為三類:第一種是“懵然不知所謂五洲者。告以外國之名,猶不相信;語以外患之危,則曰此漢奸之危言悚聽”。第二種是知道外患可憂,“然自顧七八十之老翁矣。風燭殘年,但求此一二年之無事,以后雖天翻地覆,而非吾身之所及見矣”。第三種是即使我在任時亡了國,“而小朝廷一日尚在,則吾之富貴一日尚在。今若改革之論一倡,則吾目前已失舞弊之憑藉,且自顧老朽不能任新政,必見退黜,故出死力以爭之”。梁啟超記述了有關(guān)張之洞的一段小故事:有湖南某君謁張之洞詰之曰:“列國果實行分割之事,則公將何以自處乎?”張默然良久曰:“雖分割之后,亦當有小朝廷,吾終不失為小朝廷之大臣也!”某君拂衣而去。吾今又有一言告于讀此書者,若不能知中國全國二品以上大員之心事如何,則張之洞此兩語其代表也。[1](P104)梁啟超在書中一針見血指出晚清守舊頑固派的茍且、頑固、保守。即使張之洞這樣一位晚清影響至深的肱股大臣,改革進取精神也是有限的。對此,梁啟超哀嘆道:“嗚呼!全國握持政柄之人,無人能出此三種之外者,而改革黨人乃欲奮螳臂而與之爭,譬如孤身入重圍之中,四面楚歌,所遇皆敵,而欲其無敗衄也,得乎?!”[1](P104)事實上,當時從中央到地方經(jīng)慈禧太后20多年經(jīng)營已形成龐大的后黨集團。“中外要職,皆慈禧任用之人”。[3](P269)中央以奕劻等為首,地方以李鴻章等為奧援,唯西太后馬首是瞻,“一切用人行政,皆仍出西太后之手”。[5](P89)當時光緒雖力圖振作,以其師傅翁同龢為中堅,搜羅一批官吏組成帝黨集團,但相比之下,帝黨力量顯得相當弱小。改革是社會的重新整合,說到底是權(quán)力的再分配和利益的再調(diào)整,新舊之間的斗爭是不可避免的。梁啟超深深感到,他們變法中的每一項改革,都惹惱了守舊派,頑固官僚糾集起來拼命反對。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在著作中提到光緒,稱其為一個充滿了悲劇的人物,“光緒的悲劇,是在他的周圍沒有形成一個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盵6]由此,我們很容易理解戊戌維新運動為什么會曇花一現(xiàn)。對于改革運動要取得成功的要素,學術(shù)界有觀點認為至少要有啟蒙運動的倡導、當權(quán)者的采納和實踐者的努力,以及人民群眾的支持。而當時的維新派顯然沒有做到,這也正是維新派自身的歷史局限性導致的。02主觀因素:維新派自身局限性(1)不敢否定封建主義材料1:“在這種革命危急時代,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為他們效勞,借用它們的名字、戰(zhàn)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的一幕?!盵7](P669-670)《新學偽經(jīng)考》和《孔子改制考》以前被普遍認為給康有為維新變法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jù)。但是從本質(zhì)上看,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葬送了變法的前途。康有為不惜篡改史實而炮制出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論,不過是為自己的變法改革找根據(jù),即利用孔子的權(quán)威來抵制當時封建頑固勢力對維新運動的阻撓和高壓。所以,當時人們諷刺地稱康有為等是“跪著造反”。頑固派攻擊:“其貌孔也,其心夷也?!贝_實,這種變法理論顯然是自相矛盾的,因此馬士的《中華帝國對外關(guān)系史》說:康有為的《新學偽經(jīng)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發(fā)了極大震動,不僅頑固派堅決反對,而且不少維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黃遵憲也難以接受,帝黨領(lǐng)袖翁同龢也斥之為“說經(jīng)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緒皇帝下令毀版。(2)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材料2:康有為在接到光緒帝“密詔”的當天(戊戌八月初三),就上了一道密折給光緒,告知如果皇上肯下令變法,“李提摩太曾向我保證,他可以向英國政府說項,取得英國的支持”,并請委托李提摩太做顧問,以保障皇上的安全。(參見“白利南致英國外交部次大臣信”所附備忘錄及附件一,《戊戌變法》第3冊,第525—528頁。)材料3:康有為還去拜訪了正在中國訪問的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請他在覲見慈禧太后時為變法新政當說客,“極言宜引見漢臣,通曉外事,切莫受滿洲一二老臣雍蔽,聽宦官宮妾之簸弄,而與皇上講求變法條理”,使其“回心轉(zhuǎn)意”,改變原來的態(tài)度。(參見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3頁。)通過材料2和材料3,我們看到在改革受到嚴重阻礙時,新黨隨時可能遭受損失的緊急情況下,改革者們除了號召勤王之外,還堅持向西方求救。他們希望英國能幫助從未擁有實權(quán)、在政變中被囚禁的光緒皇帝獲得完全的權(quán)力,他們甚至想象英國會派兵支持光緒皇帝“復權(quán)”,而對英國人民的獎勵則是皇帝的“格外圖報”。這是一個完全不可能的交易。因為外國列強對中國的政策(包括中國國內(nèi)政治斗爭的政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的,是建立在非?,F(xiàn)實的基礎(chǔ)上的,不可能讓中國實現(xiàn)真正的現(xiàn)代化。(3)懼怕人民群眾材料4:傾向于變法的總理衙門大臣張蔭桓遭到彈劾并充軍新疆,在路過保定時,觀者數(shù)萬,“兩市觀者萬數(shù)”直呼他為“大奸臣”?;蛴猩跗湓~者,曰此老如此形容,富貴已極,尤不知足,尚妄思作皇帝耶?何如殺卻,豈不省事?(參見王慶保,曹景郕《驛舍探幽錄》,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第1冊,第495頁。)材料5:戊戌之年,魯迅先生已是18歲的青年人,他回憶說:“我生得太早一點,連康有為們‘公車上書’的時候,已經(jīng)頗有些年紀了。政變之后,有族中的所謂長輩也者教誨我說:康有為是想篡位,所以他的名字叫有為:有者,‘富有天下’,為者,‘貴為天子’也,非圖謀不軌而何?我想,誠然??蓯旱煤?![8](P42)變法失敗后,張蔭桓受牽連發(fā)配新疆,甚至被沿途老百姓毆打。從本質(zhì)上講,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帶有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運動,它所依賴的階級基礎(chǔ)是民族資產(chǎn)階級,他們本身又兼有地主、官僚、士紳的身份,因此與民眾是天然隔膜的,懼怕民眾,康有為在上書中一再提醒要注意防備陳勝、吳廣以及太平天國這些民眾造反,“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已可憂?!保@示出他們對民眾的輕視、對民眾的懼怕。這種現(xiàn)狀造成人們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漠不關(guān)心。戊戌變法運動局限在極小的范圍,成為部分精英階層的晚宴,更像是場“獨角戲”。所以,當戊戌政變發(fā)生后,戊戌六君子被押往菜市口行刑時,北京城的老百姓都跑去看熱鬧。當戊戌六君子人頭落地、鮮血染紅腳下大地時,絕大多數(shù)圍觀群眾是帶著一種麻木的心態(tài)來觀看這一悲壯的瞬間。這是當時一個國家悲劇之所在,一個民族的悲哀之所在。譚嗣同就義前大聲疾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一方面體現(xiàn)了他為改革而奮斗,為改革而死而后已的無畏精神,同時也反映了維新派的無力掙扎和無奈之舉。回天之力究竟在哪里?其實就在億萬民眾之中,這恰恰是維新派沒有認識到的。近年來,學術(shù)界還從“從深層的思想文化因素與社會心理、社會氛圍,變法理論的缺陷、變法策略上的激進、變法領(lǐng)袖層的松散”等分析失敗的原因??涤袨楸救藲馄呛艽?,自認當代的孔子,中國的馬丁·路德。他的書都是以“康子”來命名,主張日本30年變法,中國三年完成,可見維新派變法之心切;變法內(nèi)容上貪大求全,“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在變法的過程中盲目冒進,主張大變、全變、速變,康有為曾說過:“緩變不如急變,小變不如全變?!痹谶@種思想指導下,他們變法的速度過快、力度太大。在百日維新短短103天的時間內(nèi),光緒皇帝共頒布了184道有關(guān)變法的詔書,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其中在9月12日這一天就頒布11道變法的詔書,對此,時任海關(guān)總稅務(wù)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nèi),都填塞給它吃了?!比?、問題與解答1.史學界有一種觀點是袁世凱的告發(fā)是戊戌政變發(fā)生的決定性因素,大家如何看這個觀點?專著戊戌維新運動研究的歷史學家茅海建在《戊戌變法史事考》中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段史料,以批判錯誤觀點。從《戊戌變法史事考》中可以推斷,袁世凱的告密并非1898年政變后政變的直接原因,但卻加劇了政變的激烈程度。因此,在分析問題時,既要注意對史料的甄別、辨析和推敲,也要通過對多個史料的相互印證,進行客觀的歷史敘述。2.為什么日本倒幕運動能成功,而戊戌變法運動卻失敗了?日本倒幕運動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當時國際、國內(nèi)的許多條件,但其中最關(guān)鍵的卻是“合力”作用:參加運動的中下層武士與一些朝廷大臣和資產(chǎn)階級結(jié)成同盟。他們把西南強大的封臣作為部下,利用人民的力量,堅決進行武裝斗爭。最后,他們推翻了頹廢的德川幕府(即“槍桿”),包括新的地主、商人和資本家(即“錢袋”)和大量愛國知識分子(即“筆桿”)。還獲得了皇帝的“求幕密令”(即奪取“王牌”),并訴諸農(nóng)民起義和民間起義(即借“兩個幫手”)。這些有利因素在當時的中國是沒有的。因此,戊戌變法運動失敗的最根本原因,不是變法運動的內(nèi)容和具體策略,而是缺乏使變法成功的整個社會環(huán)境和推動變法的強大政治和經(jīng)濟力量。四、課堂總結(jié)戊戌維新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歷史意義卻很深遠。作為一場愛國救亡運動、政治改革運動和思想啟蒙運動,1898年的改革運動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改革的先例,沖擊了封建桎梏,刷新了風氣,激勵了后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具體的歷史事件是不可能重演的,但在某些相似的客觀條件下,歷史事件會提供智慧和啟示。結(jié)論1:一百多年前,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制下,不去碰觸封建制度的溫和改良道路,是不能解決中國根本問題的。我們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共同統(tǒng)治下的社會制度。孫中山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因為民族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的局限性最終功敗垂成。最終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終于在神州迎來了“天翻地覆”的人間巨變。結(jié)論2:1898年的改革運動,是一場資產(chǎn)階級的改革運動。雖然它與21世紀的改革開放有著本質(zhì)不同,后者是中國人民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社會主義自強性質(zhì)的改革,前者是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在不觸及封建統(tǒng)治的情況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悲劇性企圖。但他們又有相同之處,他們都在推動社會進步,改革社會弊端,都在進行思想啟蒙。這些至少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歷史啟示:改革需要有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改革需要有科學明確的綱領(lǐng)指導;改革需要有深厚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這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結(jié)論3:盡管戊戌變法運動失敗了,但六君子的犧牲卻留給了我們深刻的歷史啟示。青年人要繼承六君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報國抱負,勇于擔負歷史責任和使命,當好改革的排頭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