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煤炭成分檢測研究報告_第1頁
2025年煤炭成分檢測研究報告_第2頁
2025年煤炭成分檢測研究報告_第3頁
2025年煤炭成分檢測研究報告_第4頁
2025年煤炭成分檢測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驗目的1.1學習和掌握空氣干燥煤樣水分的測定措施及原理1.2解空氣干燥煤樣的重要作用。2.試驗原理稱取一定量的空氣干燥煤樣,置于105~110℃鼓風干燥箱中,與空氣流中干燥到質量恒定。然后根據(jù)煤樣的質量損失計算出水分3.重要儀器與設備3.1無水氯化鈣:化學純,粒狀;3.2變色硅膠:工業(yè)用品;3.3恒溫干燥箱101-2A、出廠編號:066,MHGO干燥箱、ZJX1013.4玻璃稱量瓶;直徑40mm,高25mm,并帶有嚴密的麼口蓋。3.5干燥箱:內有變色硅膠或無水氯化鈣;3.6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試驗環(huán)節(jié)4.1在預先干燥并已稱量過的稱量瓶內稱取粒度不不小于0.2mm的空氣干燥煤樣(1±0.1)g(稱準至0.0002g),平攤在稱4.2打開稱量瓶蓋,放入預先鼓風并已加熱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風的條件下,煙煤干燥1h,無煙煤干燥1.5h。4.3從干燥箱中取出稱量瓶,立即蓋上蓋,放入干燥箱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后稱量。4.4進行檢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持續(xù)兩次干燥煤樣質量的減少不超過0.0010g或質量增長時為止,水分在2.00%如下時,不必進行檢查性干燥。4.5水分測定成果的反復性限反復性限(%)5.計算公式計算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水分:式中:M——一般分析試驗煤樣水分的質量分數(shù),%;m——稱取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m?——煤樣干燥后失去的質量,單位為克(g);6.數(shù)據(jù)記錄及數(shù)據(jù)處理7.注意事項7.1稱量試樣前,應將煤樣充足混合;7.2樣品務必處在空氣干燥狀態(tài)后方可進行水分測定。國標規(guī)定制備煤樣時,若在室溫下持續(xù)干燥1h后煤樣質量變化<0.1%,為到達空氣干燥狀態(tài);7.3試樣粒度應<0.2mm,干燥溫度必須按規(guī)定加以控制在105~110℃;干燥時間應為煤樣到達干燥完全的最短時間。不一樣煤源雖然同一煤種,其干燥時間也不一定相似;7.4預先鼓風的目的在于促使干燥箱內空氣流動,首先使箱內溫度均勻,另首先使煤種水分盡快蒸發(fā),縮短試驗周期,應將裝有煤樣的稱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就開始鼓風。7.5進行檢查性干燥中,碰到質量增長時,采用質量增長前一次的質量為計算根據(jù)。8.試驗結論與討論8.1水分是煤中的不成然成分,它的存在對煤的加工運用一般是有害無利的。8.2從我們測定的成果中看到,我們測定很成功,每個煤樣的水分測定都在反復性現(xiàn)內,內在水分不高,可以進行運用。8.3煤樣水分含量不大,處理了裝卸困難、運送困難,同步也處理了水分過多,會引起粉碎,篩分困難,損壞設備,減少成本。8.4處理了,煉焦時,水分蒸發(fā)消耗熱量,延長結焦時間,煤中水分每增長1%,結焦時間延長20~30min,提高焦爐生產效率。,煤作為燃料時,水分每增長1%,煤的發(fā)熱量減少0.1%。8.5不過,有時水分高也是一件好事,如煤中水分作為加氫液化和加氫氣體的供氫體。燃燒煤粉時,若煤中具有一定水分,可合適改善爐膛輻射,有時可減少煤粉損失。2.試驗原理度加熱到(815±10)℃,灰化并灼燒到質量恒定。以殘留物的質3.1馬弗爐:MHG03003(1)馬弗爐(XL-1)MHG03003(2)馬弗爐(XL-1):爐膛具有足夠的恒溫區(qū),能保持溫度為(815±10)℃。爐后壁的上部帶有直徑為(25~30)mm的煙囪,下部離爐3.4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1緩慢灰化法0.2mm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1±0.1)g,稱準至0.0002g,均勻地爐溫緩慢升至500℃,并在此溫度下保持30min。繼續(xù)升溫到(815±10)℃,并在此溫度下灼燒1h。卻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后稱量。4.1.4進行檢查性灼燒,溫度為(815±10)℃,每次20min,性灼燒。5.計算的成果計算煤樣的空氣干燥基灰分:式中:A——空氣干燥基灰分的質量分數(shù),%;m——稱取的一定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m?——灼燒后殘留物的質量,單位為克(g)。6.灰分測定的精密度灰分測定的精密度如表2規(guī)定。7.試驗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8.注意事項8.1煤樣在灰化前最佳先做干燥處理,以免灰化時水分劇烈蒸發(fā)產生煤煙使試驗作廢。8.2煤樣在灰皿中要鋪平,使每平方厘米的質量不超過0.08g,以防止局部過厚,燃燒不完全。8.3灰化過程中一直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tài)。1.1掌握煤的揮發(fā)份產率的測定原理及措施1.2理解運用揮發(fā)份產率判斷煤的煤化程度,初步確定煤的加工運用途徑。2.試驗原理稱取一定量的空氣干燥煤樣放入坩堝中,在(900~910℃)下,隔絕空氣加熱7min,以減少的質量占煤樣質量的百分數(shù),減去該煤樣的水分含量作為煤樣的揮發(fā)份。3.試驗儀器設備和試劑3.1揮發(fā)分坩堝:帶有配合嚴密蓋的瓷坩堝,坩堝總質量為置,能保持溫度在(900±5)℃,并有足夠的(900±5)℃的恒溫堝架和若干坩堝,關閉爐門后,在3min內恢復到(900±10)℃。計(包括毫伏計和熱電偶)至少每年校準一次。3.4坩堝架夾。3.6分析天平:(感量0.0001g)。3.8秒表。4.試驗環(huán)節(jié)4.1在預先于900℃溫度下灼燒至質量恒定的帶蓋瓷坩堝中,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后稱量4.4揮發(fā)份測定的精密度再現(xiàn)限臨界值差5.計算成果計算煤樣的空氣干燥基揮發(fā)分:式中:Vaa——空氣干燥基揮發(fā)分的質量分數(shù),%;m——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m?——煤樣加熱后減少的質量,單位為克(g);M——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分數(shù),%。6.焦渣特性分類6.1測定揮發(fā)分所得焦渣的特性,按下列規(guī)定加以辨別:6.1.1粉狀(1型):所有是粉末,沒有互相粘著的粒狀;6.1.2粘著(2型):用手指輕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較大的團塊輕輕一碰即成粉末;6.1.3弱粘結(3型):用手指輕壓即成小塊;6.1.4不熔融粘結(4型):用手指用力壓才裂成小塊,焦渣上表面無光澤,下面稍有銀白色光澤;6.1.5不膨脹熔融粘結(5型):焦渣形成扁平的塊,煤粒的界線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顯銀白色金屬光澤,下表面銀白色光6.1.5微膨脹熔融性粘結(6型):用手指壓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銀白色金屬光澤,但焦渣表面具有較小的膨脹泡(或小氣泡);6.1.6膨脹熔融粘(7型)結:焦渣上、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明顯膨脹,但高度不超過15mm;6.1.7強膨脹熔融粘結(8型):焦渣上、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焦渣高度不小于15mm。7.數(shù)據(jù)記錄和數(shù)據(jù)處理8.注意事項8.1測定低煤化程度煤如褐煤、長焰煤時,必須壓餅,這是由于它們的水分和揮發(fā)份很高如以松散狀態(tài)測定,揮發(fā)份大量釋出,易把坩堝蓋頂開帶走碳粒,使成果偏高,且反復性較差壓餅后試樣緊密,可減緩揮發(fā)份的釋放速度,有效防止煤樣爆燃,噴濺,使測定成果穩(wěn)定可靠。8.2揮發(fā)份產率測定期一項規(guī)范性很強的試驗,其測定成果受測定條件的影響很大,須嚴格掌握如下操作:8.2.1定期對熱電偶及毫伏計進行校正,校正和使用熱電偶時,其冷端應放入冰水或將零點調至室溫,或采用冷端賠償器;8.2.2定期測量馬弗爐的恒溫區(qū),裝有煤樣的坩堝必須放在馬弗爐的恒溫區(qū)內;8.2.3馬弗爐應常常驗證其溫度恢復速度能否符合規(guī)定,或手動控制以保證符合規(guī)定;8.2.4每次試驗最佳放同樣數(shù)目的坩堝,以保證坩堝及支架的熱容量其本一致;8.2.5要使用符合規(guī)定的坩堝,坩堝蓋子必須配合嚴密;8.2.6要用耐熱金屬做的坩堝架,它受熱時不能掉皮,若沾在坩堝上影響測定成果;8.2.7坩堝從從馬弗爐中取出后,在空氣中冷卻時間不適宜過長,以防焦渣吸水。9.試驗結論與討論9.1焦渣隨煤種的不一樣,具有不一樣的形狀、強度和光澤按照國標GB/T212-的規(guī)定,試驗測得揮發(fā)份所得焦渣特性;焦渣特性如下:恩發(fā)(微膨脹融粘結7),精冶1/3精煤、富源色爾沖(微膨脹融粘結6),大河精煤(膨脹融粘結8),富源次精煤(不熔融9.2從測定的成果來看,由沒得干燥無灰基揮發(fā)份分級表(MT/T849),這幾種煤揮發(fā)份屬于低揮發(fā)份煤、中等揮發(fā)份煤、特低揮發(fā)份煤,合用于煉焦和做燃料;在配煤煉焦中,用揮發(fā)份來確定配煤比,以將配合煤揮發(fā)份控制在25%~31%的合用范圍;合成氨工業(yè),宜選用煤化程度高、揮發(fā)份低、含硫量低的無煙煤。1.試驗目的1.1掌握庫侖滴定法測定煤中全硫的基本原理、措施和環(huán)節(jié)。1.2深入訓練和加強化學分析、儀器分析等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2.試驗原理煤樣在催化劑作用下于空氣流中燃燒分解,煤中硫生成二氧化硫并被碘化鉀溶液吸取,以電解碘化鉀溶液所產生的碘進行滴定,根據(jù)電解所消耗的電量計算煤中全硫的含量。3.2變色硅膠:工業(yè)品3.3氫氧化鈉:GB/T629,化學純3.4電解液:碘化鉀(GB/T1272),溴化鉀(GB/T649)各5克,冰乙酸(GB/T676)10毫升,溶于250-300毫升水中。(5)燃3.5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試驗環(huán)節(jié)4.1將管式高溫爐升溫并控制在(1150±15)℃。4.2開動供氣泵和抽氣泵并將抽氣流量調整到1000毫升/每分鐘,在抽氣條件下,將250-300毫升電解液加入電解池內,開動4.3在瓷舟中放入少許非測定用的煤樣按實際測定的煤樣的0,應再次硼砂測定直至顯示陪為0.0.05g(稱準至0.0002g),在煤樣上蓋上一薄層三氧化鎢,將瓷舟置5.精密度反復性限再現(xiàn)性1.00~6.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理7.注意事項7.1試驗結束前,首先應關閉電解池與燃燒管間的旋塞,以防7.2加電解液必須在抽氣泵開取,并且燃燒管和電解池的旋塞7.3試樣稱量前,應盡量將試樣混合均勻。7.4電解液可以反復使用,但當電解液PH<1時需更換,否則測定成果偏低。7.5從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可逆平衡來考慮,必須保持較低的分壓,才能提高二氧化硫的生成率,因此,庫侖滴定法選用空氣 (干燥過)做載氣。7.6庫侖滴定法也可測定煤灰中的硫酸鹽硫項目五煤的發(fā)熱量測定1.試驗目的1.1掌握煤的發(fā)熱量測定原理及衡濕衡溫式熱量計測定煤發(fā)熱量的環(huán)節(jié)和措施。1.2學會熱量計的安裝和使用。1.3理解熱容量及儀器常數(shù)的標定措施2.試驗原理首先把氧彈放在一種盛有足夠浸沒氧彈的水的容器(一般稱水筒或內筒)中,再使一定量的試樣在充氧的彈筒中完全燃燒,由燃燒后水溫的升高計算試樣的發(fā)熱量。3.試驗儀器設備和試劑3.1熱量計:包括氧彈,水筒(內筒),水套(外筒)攪拌器,量3.2熱量計附屬設備:燃燒皿,壓力表和氧氣導管,點火電源和線路,壓餅機3.3其他儀器設備及試劑絨或石棉紙4.試驗環(huán)節(jié)4.1恒溫式量熱計法4.1.1在燃燒皿中精確稱取不不小于0.2mm的分析試樣4.1.2取一段已知質量的點火絲,把兩端分別接在兩個電極柱上,注意保持良好接觸。(注:勿使點火絲接觸燃燒皿,以免形成短路,導致點火失敗,甚至燒毀燃燒皿及支架。以及防止兩電極間以及燃燒皿同另一電極間形成短路。)4.1.3往氧彈中加入10ML水,擰緊彈蓋,緩緩向氧彈中充入氧氣,直到壓力到達2.8-3.0MPa,而無需事先排除氧彈中的空氣。充氧時間不得少于15S。當鋼瓶中氧氣壓力局限性5MPa時,充氧時間的量延長,局限性4.0MPa時,應更換新的鋼瓶氧氣。4.1.4把氧彈小心的放入量熱計的內筒中,蓋上蓋,在微機上點擊“啟動”按鈕,量熱過程自動進行。4.1.5用蒸餾水沖洗彈筒內各部分,放氣閥和燃燒皿。把所有洗液(共約100ML)搜集在一種燒杯中,以供測硫用發(fā)熱量反復性再現(xiàn)性高位發(fā)熱量6.試驗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理7.計算公式7.1煤的恒容高位發(fā)熱量計算公式式中:Qgr,v.a—空氣干燥煤樣的恒容高位發(fā)熱量,J/g——空氣干燥煤樣的彈筒發(fā)熱量,J/gwa(Sb)—由彈筒洗液測得的煤的硫的質量分數(shù),%;[當煤中wa(S,)≤4%或Qa>14.60MJ/kg時,可用全硫wa(S,)替代waa(S?)]94.1——空氣干燥煤樣中每1.00%的硫校正值,Jα——硝酸生成熱校正系數(shù),當Q≤16.70MJ/kgα=0.0010;當16.70MJ/kg<Qa≤25.10MJkg時,α=0.0012;當Qad>25.10MJ/kg時,α=0.00167.2煤的恒容低位發(fā)熱量計算公式M,——煤的收到基全水分的質量分數(shù),%waa(H)—煤的空氣干燥基氫的質量分數(shù),%7.3高位發(fā)熱量基準的換算Q一空氣干燥煤樣的彈筒發(fā)熱量,J/gM——空氣干燥煤樣的水分的質量分數(shù),%A——空氣干燥基煤樣的灰分的質量分數(shù),%7.4煤的空氣干燥基氫的換算式中:—空氣干燥煤樣的干燥無灰基高位發(fā)熱量,MJ/kgHa的干燥無灰基氫含量,%H——空氣干燥基煤樣的氫含量,%M——空氣干燥煤樣的水分的質量分數(shù),%A——空氣干燥基煤樣的灰分的質量分數(shù),%8.注意事項8.1試驗室應設在一單獨房間內,不得在同一房間內同步進行其他試驗項目。室溫盡量保持恒定,每次測定室溫變化不應超過1℃,室溫以15-35℃為宜,試驗過程中應防止啟動門窗。8.2發(fā)熱量測定中所用的氧彈必須通過耐壓(≥20MPa)試驗,并且充氧后保持完全氣密。8.3氧氣瓶口不得沾有油污及其他易燃物,氧氣瓶附近不得有項目六煙煤粘結指數(shù)測定1.試驗目的1.1掌握測定煙煤粘結指數(shù)的原理、措施和詳細操作環(huán)節(jié)。1.2理解煙煤粘結指數(shù)在中國煤炭分類中的應用。2.試驗原理將一定質量的試驗煤樣和專用無煙煤,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混合,迅速加熱成焦,所得焦塊在一定規(guī)格的轉鼓內進行強度檢查,以焦塊的耐磨強度,即抗破壞力的大小來表達試驗煤樣的粘結能力。因此,煙煤粘結指數(shù)實質是試驗煙煤樣在受熱后,煤顆粒之間或煤粒與惰性組分顆粒間結合牢固程度的一種度量,它是多種物理和化學變化的最終止果。3.試驗儀器設備和試劑3.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3.2瓷制專用坩堝及坩堝蓋置3.8圓孔篩坩堝架3.9其他輔助用品:秒表、干燥器、小鑷子、小刷子、帶手柄的平鏟、稱樣瓶等4.試驗環(huán)節(jié)4.1稱取5g專用無煙煤,再稱取1g試驗煤樣,放入坩堝,稱量應稱準到0.001g,用攪拌絲將坩堝內的混合煤樣攪拌2分鐘。4.2用鑷子加壓塊與坩堝中央,然后將其置于壓力器下30s,加壓時防止沖擊,加壓結束后,壓塊仍留在混合煤樣上,加上坩堝蓋。4.3將帶蓋的坩堝放在坩堝架上,用帶手柄的平鏟托起坩堝架,放入預先升溫到850℃的馬弗爐內的恒溫區(qū),放入坩堝后的6分鐘內,爐溫應恢復到850度,后來爐溫應保持在(850±10)℃,從放入坩堝開始計時,焦化15分鐘之后,將坩堝從馬弗爐中取出,放置冷卻到室溫,取出壓塊,當壓塊上附有焦屑時,應刷入坩堝內,稱量焦渣總量,然后將其放入轉鼓內,進行第一次轉鼓試驗,轉鼓試驗后的焦塊用1mm圓孔篩進行篩分,再稱量篩上部分的質量,然后將其放入轉鼓進行第二次轉鼓試驗,反復篩分,稱量操作,每次轉鼓試驗5分鐘,總轉速為(250±10)r/min4.4反復性限G反復性限再現(xiàn)性5.計算公式5.1粘結指數(shù)(G)配比1:5按式公式一計算公式一公式一5.2當測得的G不不小于18時,需重做試驗,此時煙煤與無煙煤的配比3:3,計算按公式二。公式二式中:m?——第一次轉鼓試驗后,篩上部分的質量gm——焦化后焦渣總質量g6.3嚴格按照試驗環(huán)節(jié)6.4規(guī)定控制焦化溫度項目七煤焦質層指數(shù)的測定1.試驗目的3.試驗儀器及設備3.2程序溫控儀溫度低于250℃時,升溫速度為8℃/min,250℃以上,升溫速度3℃/min3.3煤杯由45號鋼制成。外徑70mm;杯底內徑59mm;從距3.4探針鋼針直徑為1mm3.5記錄轉筒4.2紙管制作直徑為2.5至3mm高度約為60mm4.3濾紙條。寬約60mm,長190至220mm.4.4石棉圓墊厚度0.5至1.0mm4.5裝煤杯5.試驗環(huán)節(jié)并控制兩煤杯杯底升溫速度如下:250℃此前為8℃/min,并規(guī)定30min內升到250℃;250℃后來為3℃/min。每10min記錄一次溫在其他時間表內不應超過10℃,否則,試驗作廢。為單位。5.2溫度抵達250℃時,開始記錄體積曲線。5.3對一般煤樣,測量膠質層層面在體積曲線開始下降后幾分上部層面測值達10mm左右時開始測量下部層面),到溫度升至約650℃時停止。當試樣的體積曲線呈“山型”或生成流動性很大的層最大厚度出現(xiàn)后再對上下部層面各測2~4次即可停止,并立即用石棉繩或石棉絨把壓力盤上探測孔嚴密地堵起來,以免膠質體溢5.4測量膠質層上部層面時,將探針刻度尺放在壓板上,使探測,直到探針下端接觸到膠質層層面(手感有了阻力為上部層面)。讀取探針刻度毫米數(shù)(為層面到杯底的距離),將讀數(shù)填人登記表中“膠質層上部層面”欄內,并同步記錄測量層面的時間。5.5測量膠質層下部層面時,用探針首先測出上部層面,然后輕輕穿透膠質體到半焦面(手感阻力明顯加大為下部層面),將讀5.6根據(jù)轉筒所記錄的體積曲線的形狀及膠質體的特性,來確5.6.1當體積曲線呈“之”字型或波型時,在體積曲線上升到和下部層面(但下部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