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師院附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1頁
云南省玉溪師院附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2頁
云南省玉溪師院附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3頁
云南省玉溪師院附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4頁
云南省玉溪師院附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云南省20172018學年玉溪師院附中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生物命題:陳曦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分卷I一、單選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在艾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用DNA酶處理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并與R型細菌混合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培養(yǎng)基上僅有R型細菌生長。設置本實驗步驟的目的是()A.證明R型細菌的生長并不需要S型活細菌的DNAB.用以補充R型細菌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C.直接證明S型菌的DNA不是促進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因素D.與以S型活細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培養(yǎng)的實驗形成對照2.高莖豌豆(Dd)能產生含有哪些遺傳因子的配子()A.只有含D的配子B.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C.只有含d的配子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3.純合的黃色(YY)豌豆與綠色(yy)豌豆雜交得F1,F1自交,選取F1所結的黃色種子全部種下,植物長成后,自然狀態(tài)下受粉,則這些植株所結的種子中,黃色與綠色的比例是()A.1∶1B.3∶1C.5∶1D.6∶14.下圖為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其遺傳方式不可能為()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B.常染色體隱性遺傳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D.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5.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如果細菌體內的DNA和蛋白質分別含有31P和32S,噬菌體中的DNA和蛋白質分別含有32P和35S,噬菌體DNA在細菌體內復制了三次,那么從細菌體內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中含有32P的噬菌體和含有35S的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的()A.1/4和1B.3/4和0C.1/4和0D.3/4和16.下面有關單倍體和染色體組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成的個體稱為單倍體B.一個染色體組中無等位基因C.有性生殖的配子細胞中染色體肯定為一個染色體組D.普通小麥含6個染色體組、42條染色體,它的單倍體含3個染色體組、21條染色體7.如圖是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其中Ⅰ2不含甲病致病基因。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Ⅱ5可能攜帶兩種致病基因D.Ⅰ1與Ⅰ2再生一個患這兩種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68.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①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③細胞核的遺傳物質是DNA④細胞質的遺傳物質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9.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豌豆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含有硫元素D.HIV的遺傳物質水解產生4種脫氧核苷酸10.以下有關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A.非等位基因一定能自由組合B.純合子雜交得到的全是純合子C.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關系只能進行雜交D.測交常被用來檢測子一代是否是純合子11.下列細胞中,最不容易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是()A.正在分裂的蛙紅細胞B.人神經細胞C.正在分裂的精原細胞D.蛙原腸胚細胞12.下列不是孟德爾的遺傳實驗研究獲得成功原因的一項是()A.選擇豌豆作實驗材料,自然狀態(tài)下豌豆一般是純種B.豌豆的相對性狀容易區(qū)分,且研究是從一對到多對進行的C.對實驗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學分析D.應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使細胞發(fā)生癌變13.有一種嚴重的椎骨病是由隱性遺傳因子引起的。一對正常夫婦生了一個有病的女兒和一個正常的兒子,則該兒子攜帶致病遺傳因子的可能性是()A.1/4B.1/2C.2/3D.1/314.已知某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的35.8%,其中一條鏈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32.9%和17.1%,則在它的互補鏈中,T和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A.32.9%和17.1%B.31.3%和18.7%C.18.7%和31.3%D.17.1%和32.9%15.2009年在墨西哥爆發(fā)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世界范圍內蔓延,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經科學家研究發(fā)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下列有關患者體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人體細胞中的DNAB.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DNAC.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人體細胞中的RNAD.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RNA16.如圖為真核生物細胞核內轉錄過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鏈的堿基A與②鏈的堿基T互補配對B.②是以4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的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則它的名稱是DNA聚合酶D.轉錄完成后,②需通過兩層生物膜才能與核糖體結合17.基因重組是有性生殖生物重要的變異來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才能重組B.只發(fā)生在四分體時期C.能體現遺傳的穩(wěn)定性D.能使生物更好地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18.下列敘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細胞與腫瘤細胞融合,雜交瘤細胞中含有B淋巴細胞中的抗體基因B.將人的干擾素基因重組到質粒后導入大腸桿菌,獲得能產生人干擾素的菌株C.用紫外線照射青霉菌,使其DNA發(fā)生改變,通過篩選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體自行感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細菌DNA上19.細胞內組成DNA的五碳糖是()A.核糖B.葡萄糖C.脫氧核糖D.麥芽糖20.圖甲是某生物的一個精細胞,根據染色體的類型和數目,判斷圖乙中與其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的有()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21.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不同基因突變的頻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變的方向是由環(huán)境決定的C.一個基因可以向多個方向突變D.基因突變常發(fā)生在細胞分裂中期22.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努力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興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實施該工程的最終目的是()A.定向提取生物體的DNA分子B.定向地對DNA分子進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體外對DNA分子進行改造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23.赫爾希通過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實驗包括以下5個步驟,其先后順序為()①標記大腸桿菌②分別標記噬菌體③放射性檢測④離心分離⑤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A.①②⑤④③B.④⑤②①③C.⑤②①④③D.⑤②①③④24.DNA雙螺旋結構分子外側的兩條長鏈組成為()A.由磷酸和堿基交替連接而成B.由堿基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而成C.由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而成D.由核糖之間連接而成25.基因的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的時期分別是()A.均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B.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C.均發(fā)生在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D.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26.將用15N標記的一個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養(yǎng)基中讓其復制三次,則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單鏈占全部DNA單鏈的比例依次為()A.1/9,1/4B.1/4,1/8C.1/4,1/6D.1/8,1/827.下列哪項是血友病和佝僂病都具有的特征()A.患病個體男性多于女性B.患病個體女性多于男性C.男性和女性患病幾率一樣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28.燕麥穎色受兩對基因控制。用純種黃穎與純種黑穎雜交,F1全為黑穎,F1自交產生的F2中,黑穎∶黃穎∶白穎=12∶3∶1。已知黑穎(基因B)對黃穎(基因Y)為顯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現為黑穎。則兩親本的基因型為()A.bbYY×BByyB.BBYY×bbyyC.bbYy×BbyyD.BbYy×bbyy29.既要提高農作物的突變率,又要使后代性狀變異較快并且穩(wěn)定遺傳,可采用()A.雜交育種B.誘變育種C.單倍體育種D.多倍體育種30.下列有關性染色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多數雌雄異體動物有性染色體B.性染色體只存于性腺細胞中C.哺乳動物體細胞中有性染色體D.雞的性染色體類型是ZW型31.某個嬰兒不能消化乳類,經檢查發(fā)現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個氨基酸改變而導致乳糖酶失活,發(fā)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種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攝取足夠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個堿基替換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個堿基缺失了32.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驟中,未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是()A.以mRNA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與質粒結合C.重組質粒導入受體細胞D.目的基因的表達33.下列有關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在復制過程中若發(fā)生差錯,一定會改變生物的性狀B.DNA的復制過程是先解旋后復制C.DNA的復制通常發(fā)生在細胞分裂間期D.DNA復制過程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34.白斑銀狐是灰色銀狐中的一種變種,在灰色背景上出現白色的斑點,十分漂亮。讓白斑銀狐自由交配,后代中總會出現約1/3的灰色銀狐,其余均為白斑銀狐。由此推斷合理的是()A.可以利用測交的方法獲得純種白斑銀狐B.后代灰色銀狐中既有雜合子又有純合子C.白斑銀狐后代出現灰色銀狐是由基因突變所致D.白斑銀狐與灰色銀狐交配,后代中白斑銀狐約占1/235.豌豆花的頂生和腋生是一對相對性狀,根據下表中的三組雜交實驗結果,判斷顯性性狀和純合子分別為()A.頂生;甲、乙B.腋生;甲、丁C.頂生;丙、丁D.腋生;甲、丙36.經檢測某生物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但其性狀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其原因是()A.遺傳信息沒有改變B.遺傳基因沒有改變C.遺傳密碼沒有改變D.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沒有改變37.在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時,各“部件”之間需要連接。下圖中連接錯誤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38.DNA分子具有特異性,體現在()A.DNA分子外側,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的方式穩(wěn)定不變B.DNA分子內側,堿基對的配對方式不變C.DNA分子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D.每個DNA分子的堿基對都有其特定的排列順序39.DNA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xù)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胞嘧啶或鳥嘌呤D.胞嘧啶40.DNA分子復制過程的特點是()A.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B.由ATP提供能量C.需要DNA模板D.以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分卷II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每小題10.0分,共40分)41.玉米是遺傳學實驗經常用到的材料,在自然狀態(tài)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頭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頭上,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請列舉玉米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兩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玉米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為探究一高莖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結子粒的遺傳因子組成,某同學選取了該玉米果穗上2粒種子單獨隔離種植,觀察記錄并分別統(tǒng)計后代植株莖的性狀,結果后代全為高莖,該同學即判斷玉米果穗所有子粒均為純種??衫蠋熣J為他的結論不科學,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玉米的常態(tài)葉與皺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計劃以自然種植多年后收獲的一批常態(tài)葉與皺葉玉米的種子為材料,通過實驗判斷該相對性狀的顯隱性。①甲同學的思路是隨機選取等量常態(tài)葉與皺葉玉米種子各若干粒,分別單獨隔離種植,觀察子一代性狀:若子一代發(fā)生性狀分離,則親本為________性狀;若子一代未發(fā)生性狀分離,則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同學的思路是隨機選取等量常態(tài)葉與皺葉玉米種子各若干粒,種植,雜交,觀察子代性狀,請幫助預測實驗結果及得出相應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如圖甲為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的部分圖解,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是________(填人名)所做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圖解。(2)該實驗是在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的實驗基礎上進行的。(3)在對R型細菌進行培養(yǎng)之前,必須先進行的工作是分離、提純S型細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4)依據上面圖解的實驗,可以作出________________的假設。(5)為驗證上面的假設,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在該實驗中加入DNA酶,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培養(yǎng)基只長出________________。(6)通過上面兩步實驗,仍然不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遺傳物質,為此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據此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培養(yǎng)基上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能夠說明_______________。43.果蠅是遺傳學研究中一種重要的實驗材料,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果蠅與人相似,均屬于________型性別決定。上表列出了人、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與性別的關系。由表可知,Y染色體只在________(填“人”或“果蠅”)的性別決定中起主導作用。(2)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R)對白眼(r)為顯性,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表現型均為紅眼灰身的雌、雄果蠅交配,后代出現了紅眼灰身、紅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種表現型,問:①兩親本的基因型為:雌________,雄________。②雄性親本產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為________。(3)自然界中的果蠅雌雄個體中都有一些個體為黃翅、一些個體為灰翅,不知道黃翅和灰翅的顯隱性關系,但已知該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請你設計一個通過兩對雜交實驗(提示:一對為正交,一對為反交)來判斷這對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的方案。正反交實驗:正交___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____。推斷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圖1中的曲線表示某生物(2n=4)的體細胞分裂過程及精子形成過程中每個細胞中某物質數量的變化。圖2中a、b、c、d、e分別表示分裂過程中的某幾個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圖1圖2(1)曲線中①~③段可表示細胞進行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___數量變化。(2)圖a~e中與曲線②⑤位置相對應的細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3)細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________,曲線中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是________。(4)與體細胞相比,a~e細胞中核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5)就染色體行為來說,b、e時期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D2.【答案】B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C8.【答案】C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B17.【答案】D18.【答案】B19.【答案】C20.【答案】C21.【答案】C22.【答案】D23.【答案】A24.【答案】C25.【答案】C26.【答案】B27.【答案】D28.【答案】A29.【答案】B30.【答案】B31.【答案】C32.【答案】C33.【答案】C34.【答案】D35.【答案】B36.【答案】D37.【答案】B38.【答案】D39.【答案】C40.【答案】A41.【答案】(1)相對性狀明顯,易于區(qū)分;后代數目多,統(tǒng)計結果更準確;雄蕊花序頂生,雌蕊果穗著生在中部,便于操作;既能自花傳粉也能異花傳粉(必須答出其中兩條)(2)選擇樣本太少,實驗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遺傳因子組成(3)①顯性分別從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種子,種植,雜交,觀察其后代葉片性狀,表現出的葉形為顯性性狀,未表現出的葉形為隱性性狀②若后代只表現一種葉形,該葉形為顯性性狀,另一種為隱性性狀;若后代既有常態(tài)葉又有皺葉,則不能作出顯隱性判斷【解析】(2)遺傳學的許多實驗結果是利用了統(tǒng)計學方法得到的,該同學所種植的種子太少,具有很強的偶然性。(3)題干中“自然種植多年后收獲的一批常態(tài)葉與皺葉玉米的種子”提示:該批玉米種子屬于純合子。檢驗顯隱性的方法有自交或雜交,具體方法見答案。42.【答案】(1)艾弗里(及其同事)(2)格里菲思(3)DNA蛋白質莢膜多糖(4)DNA是遺傳物質(5)R型細菌(6)蛋白質莢膜多糖只長出R型細菌蛋白質、莢膜多糖不是遺傳物質【解析】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是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體外轉化實驗的前提是分離并提純S型細菌的DNA、蛋白質、莢膜多糖等物質,并依次觀察各種成分的作用,來判斷哪種物質是遺傳物質。實驗中假設“DNA是遺傳物質”,如果加入DNA后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且加入了DNA酶后,DNA被水解,R型細菌就不會發(fā)生轉化,則能夠說明DNA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