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漁共作環(huán)境污染評價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稻漁共作環(huán)境污染評價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稻漁共作環(huán)境污染評價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稻漁共作環(huán)境污染評價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稻漁共作環(huán)境污染評價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60

CCSZ10

DB23

黑龍江省地方標準

DB23/TXXXX-XXXX

稻漁共作環(huán)境污染評價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規(guī)

(征求意見稿)

主要起草單位:東北農業(yè)大學

聯系人:孫楠

聯系電話/p>

郵箱:sunnan@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黑龍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XX/TXXXX—XXXX

稻漁共作環(huán)境污染評價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稻田重金屬和化學農藥評價與修復的基本原則、前期準備與修復方案等。

本文件適用于鎘、汞、砷、鉛、銅、鋅、鉻、鎳等重金屬污染稻田的分類治理。

本文件不適用于旱作和放射性重金屬污染稻田的治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T43419.1稻田重金屬治理第1部分:總則

GB/T43419.2稻田重金屬治理第2部分:鈍化調理

GB/T43419.3稻田重金屬治理第3部分:生理阻隔

GB/T31270.1化學農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實驗準則

WS/T777化學物質環(huán)境健康風險評估技術指南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稻漁綜合種養(yǎng)

以水稻種植為基礎,利用稻漁輪作共生和農牧結合原理,實現“一地兩用、一水雙收”,種養(yǎng)共贏的一種

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

稻漁共作環(huán)境

本文件中的稻漁共作環(huán)境指的是稻田底泥環(huán)境。

重金屬污染

因土壤重金屬含量達到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農作物生長或對農用地土壤環(huán)境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目超過可接受風險的現象。

化學農藥

利用化學物質人工合成的農藥。其中有些以天然產品中的活性物質為母體,進行仿制、結構改造,

創(chuàng)新而成,為仿生合成農藥。

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

1

DBXX/TXXXX—XXXX

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轉移、吸收、降解或轉化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或濃度降

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的過程。

鈍化調理

通過施加鈍化調理劑,或輔助采用水肥管理等措施,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和(或)生物性質,降低土壤重金

屬有效性的技術。

生理阻隔

通過施加生理阻隔劑,抑制作物吸收重金屬或改變重金屬在植株體內的分配特性,降低農產品可食部

位重金屬含量的技術。

農藝調控

通過水分管理、養(yǎng)分管理、土壤改良等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屬有效態(tài)含量或總量及農產品重金屬含

量的技術。

替代種植

通過種植具有重金屬低累積特性的糧食作物替代水稻的技術。

種植結構調整

通過種植非糧食作物替代糧食作物,或非食用的經濟作物替代食用農作物的技術。

4基本原則

科學性原則

治理宜綜合考慮稻田的污染類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圍、污染成因,以及備選技術的治理效果、時

間、成本與環(huán)境影響等因素,確保治理科學合理。

可行性原則

治理宜因地制宜,與當前技術水平、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實際相適應,確保技術可實現、經濟可承受

安全性原則

治理宜避免增加共存污染物的環(huán)境風險,避免對操作人員及周邊人群產生健康危害,防止產生二次污

染、破壞土壤結構或降低生產力。

5前期準備

資料收集與分析

收集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社會經濟、污染成因等背景資料,以及土壤與作物重金屬或化學農藥污染狀況

等土壤環(huán)境資料,收集化學污染物的致癌斜率因子等數據資料,分析稻田重金屬或化學農藥污染狀況及

分布范圍。

確定重點區(qū)域

2

DBXX/TXXXX—XXXX

根據5.1資料分析結果,確定水稻產區(qū)存在污染的區(qū)域以及其中存在的污染類型。

調查與監(jiān)測

5.3.1布點與采樣

針對重點區(qū)域進行布點采樣,進一步確定污染分布區(qū)域、污染狀況和污染風險等。布點和采樣要求

如下:

(a)每個調查單元內布設不少于10個采樣點,每增加10hm2增加1個采樣點;

(b)根據污染成因特征進行針對性布點;

(c)土壤與農產品采樣應一一對應;

(d)宜選擇敏感作物和敏感季節(jié)進行采樣。

5.3.2檢測指標

檢測指標包括土壤pH、陽離子交換量和有機質等基本理化性質指標,以及土壤的重金屬或化學農藥

含量等指標。

6重金屬污染評價

評價指標

土壤重金屬實測濃度均值(Cj),使用公式(1)進行計算:

∑??

?=?=1?························································(1)

??

式中:

Cj——調查單元內土壤重金屬實測濃度均值,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g/kg);

Ci——調查單元內第i個土壤樣本的重金屬實測濃度,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g/kg);

n——調查單元內土壤總樣本數。

評價分級

依據土壤重金屬的實測濃度均值(Cj)按照表1進行治理單元治理分級。

表1重金屬污染評價分級

等級劃分依據

優(yōu)先保護類(Ⅰ級)Cj<Si

安全利用類(Ⅱ級)Si<Cj≤Gi

嚴格管控類(Ⅲ級)Cj>Gi

Si和Gi分別為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按照GB15618中的規(guī)定選取。

重金屬污染農田生態(tài)修復措施

6.3.1優(yōu)先保護類農田生態(tài)修復

優(yōu)先保護類稻田,宜制定優(yōu)先保護方案,包括嚴控污染輸入、改善土壤質量和提升土壤環(huán)境容量、加

強監(jiān)測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

DBXX/TXXXX—XXXX

6.3.2安全利用類農田生態(tài)修復

(a)安全利用類稻田宜選擇鈍化調理和生理阻隔組合措施,輔以農藝調控;

(b)通過上述措施如果無法實現稻米安全生產,可考慮替代種植,實現農產品達標生產;

(c)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現狀,可在農閑季輔以超累積植物吸收,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含量。

6.3.3嚴格管控類農田生態(tài)修復

(a)替代種植:宜選擇谷類、薯類、豆類等替代水稻;

(b)種植結構調整:當上述措施無法實現農產品安全生產時,宜選擇非食用農作物;

(c)工程修復:宜采用客土、深翻耕、化學淋洗、植物修復等措施,降低稻田土壤中重金屬含量。

7化學農藥污染評價

評價指標

土壤中化學物質經口攝入途徑的致癌風險指數(CR),使用公式(2)進行計算:

??1×??×???1×???1×??1???×??×????×????×???

??=×??1+?+×???····················(2)

??×??1??×???

式中:

CR——致癌風險指數;

Cf——土壤中化學物質濃度,單位毫克每千克(mg/kg);

CF——轉換因子,為1×10-6千克每毫克(kg/mg);

IRf——食物攝入量,單位為毫克每天(mg/d);

EFf——食物暴露頻率,單位為天每年(d/a);

ED——暴露持續(xù)時間,單位為年(a);

BW——體重,單位為千克(kg);

AT——平均暴露時間,單位為天(d);

SF——污染物致癌斜率因子,單位為千克天每毫克(kg.d/mg)。

表2主要參數及推薦值

暴露參數單位兒童(0-10)青少年(11-18)成人(19-70)

ExposureparameterUnitChildAdolescentAdult

食物攝入量(IR)mg·d-10.1310.30880.3088

食物暴露頻率(EF)d·a-1350350350

暴露持續(xù)時間(ED)A61430

體重(BW)Kg13.9546.7558.78

平均暴露時間(AT)D255502555025550

評價分級

依據土壤中化學物質經口攝入途徑的致癌風險指數(CR)按照表3進行治理單元治理分級。

表3化學農藥污染評價分級

4

DBXX/TXXXX—XXXX

等級劃分依據

優(yōu)先保護類(Ⅰ級)CR<1.0×10-6

安全利用類(Ⅱ級)1.0×10-6≤CR≤1.0×10-4

嚴格管控類(Ⅲ級)CR>1.0×10-4

化學農藥污染生態(tài)修復措施

7.3.1優(yōu)先保護類農田生態(tài)修復

優(yōu)先保護類稻田,宜制定優(yōu)先保護方案,包括嚴控污染輸入、改善土壤質量和提升土壤環(huán)境容量、加

強監(jiān)測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7.3.2安全利用類農田生態(tài)修復

采用微生物修復技術或植物修復技術,輔以環(huán)境中添加稻桿生物炭,有效降解化學農藥的污染,詳

細操作措施見附錄A。

7.3.3嚴格管控類農田生態(tài)修復

采取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輔以環(huán)境中添加稻桿生物炭,有效降解化學農藥的污染,詳細操

作措施見附錄A。

8實施與監(jiān)督

本標準由黑龍江省各級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主管部門監(jiān)督實施。

5

DBXX/TXXXX—XXXX

A

A

附錄A

(資料性)

化學農藥污染操作方法

修復技術操作方法

在化學農藥的污染的稻田中,任選苜蓿、黑麥草、火鳳凰等

植物其中的一種來種植在農田中,在此之后收獲植物的地上

植物修復技術部分,通過焚燒、冶煉等多種方法實現二次利用,要保證氣

候、降雨等條件符合植物的生長需求,能夠保障植物存活率。

本標準所選三種植物均適合稻田播種。

在化學農藥的污染的稻田中,投放假單胞菌、微球菌、紅球

微生物修復技術菌、節(jié)肢桿菌、芽孢桿菌、棒狀桿菌其中的兩種或三種,菌

類物質均可通過購買獲得。

在化學農藥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