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
(征求意見稿)
編制說明
牽頭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
一、工作簡況
(一)任務來源
我國幅員遼闊、地質條件變化大、城市化迅速等原因,導致城市中存在著崩
滑流地質災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水質劣化、礦山環(huán)境及活動
斷裂等許多環(huán)境地質問題。這些地質問題威脅著城市安全運行,影響城市生態(tài)文
明建設,制約著城市的健康發(fā)展。
城市地質安全一般指地球內、外動力作用及人類活動誘發(fā)的地質事件對城市
規(guī)劃、建設和安全發(fā)展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地質構造、自然地理及氣候條件
極為復雜,快速提升的城鎮(zhèn)化率和快速發(fā)展的城市規(guī)模極大激化了人地矛盾,城
市地質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正嚴重威脅城市安全發(fā)展。
1.國家要求加強城市安全系統建設
(1)科學防控城市安全風險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的必然要
求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城鎮(zhèn)化工作,中央全面
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
領域改革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十三屆全國人大四
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zhèn)化道路,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
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zhèn)協調聯動、
特色化發(fā)展,使更多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提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系統梳理特大城市安全風險,加強城市地質和
地下空間資源調查,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優(yōu)化城市空間結構、治理城市內澇、
防治地質災害、構筑生態(tài)和安全屏障、提升城市品質,科學防控城市安全風險,
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2)健全城市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
現實需求
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fā)展的
意見》要求明確推進城市安全發(fā)展的制度措施,著力打造安全發(fā)展型城市。2020
年中央領導對有關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問題研究專報上作出批示,特大城
1
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我國特大城市風險管理難
度逐步上升,要求認真研究特大城市治理風險防控問題,在城市規(guī)劃、城市更新、
城市管理中要將治理問題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分析特大城市治理風險,健全城市
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需求。
2.科學制定國土空間規(guī)劃和提升城市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的需求
堅持節(jié)約優(yōu)先、保護優(yōu)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在資源環(huán)境承載能力和國
土空間開發(fā)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科學有序統籌布局生態(tài)、農業(yè)、城鎮(zhèn)等功能空
間,需要加強特大城市地質安全風險防控的基礎性調查工作,實施特大城市地質
安全風險區(qū)劃,將地質安全高風險區(qū)納入城市國土空間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的特殊地
區(qū),從源頭上控制人口規(guī)模,限制工程建設的強度,防范重大地質安全風險。
據研究,我國城市地質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有近70%的城市受到不
同類型地質安全問題威脅。新時代特大城市安全風險呈現出事故后果的災難性更
加凸顯、事故的偶發(fā)性突然性更加凸顯等新的特點,這些都造成了安全風險防控
任務更加艱巨,需要多元共治與跨部門協作。尤其在特大城市地質安全風險領域,
包括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地質災害、水資源供給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風險。亟需基于地
球科學知識體系建立特大城市地質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構建重大地質安全風險智
能感知系統,支撐韌性城市建設,提升特大城市安全風險防控能力。
3.城市地質科技進步的需求
(1)豐富城市安全風險防控理論的需要
城市安全風險評估是優(yōu)化城市風險管理和構建城市空間安全格局的基礎性
工作,但在尺度上和方法上,災害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當前城市尺度的綜合安全
風險防控研究存在一定脫節(jié)。亟需拓展城市安全風險研究的視角和內容,開展多
學科交叉研究與多災種綜合風險研究,依托地質視角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評估,
系統分析地質條件為主的地質安全風險演化規(guī)律,豐富城市安全風險防控理論基
礎和科學框架。
(2)構建城市地質安全風險防控科技體系的需要
為應對傳統“智能安全”碎片化的不足,亟需基于以智能安全大數據平臺、人
工智能算法平臺、分布式計算和存儲平臺為基礎建設的“城市安全大腦”,構建相
關知識圖譜,收集、清洗、存儲、融合多部門數據,實時感知城市安全風險,生
成風險防范方案,支撐相關部門實現科學化、精準化的風險管理、應急管理和決
2
策指揮。
在此背景下,為規(guī)范指導開展全國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工作,構建城市地質安
全風險防控體系,充分依托已有城市社會經濟大數據、基礎地質資料和地質環(huán)境
監(jiān)測網絡,遵循“以人為本,科技防災”理念,基于對地質體孕災致災機理認識,
組織相關單位編制《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保證地質風險認識更客觀和
準確產生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支撐地方政府科學決策城市地質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發(fā)展不能只考慮規(guī)模經濟效益,必須把生態(tài)和安
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城市布局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tài)需要、安全
需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從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出
發(fā),在生態(tài)文明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導下制定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打造宜居城市、
韌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質量的城市生態(tài)系統和安全系統?!睂τ诓粩嗤七M
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新型城鎮(zhèn)化水平,提升城市環(huán)境治理、人
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具
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工作是建立城市安全系統的重要基礎,
貫穿于城市運行管理的全過程,是宜居、韌性、智能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做好
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對建立高質量的城市安全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2年4月,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聯合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研究所、中
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等單位共同
申請了推薦性行業(yè)標準《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2022年9月,自然資源
部科技發(fā)展司下達了《2022年度自然資源標準制修訂工作計劃(公示稿)》,《城
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正式立項,計劃號:202212014。
(二)標準起草單位
標準牽頭起草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
標準參加起草單位:浙江省地質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
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中國
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三)標準主要起草人
本標準起草人如下:
3
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葛偉亞、李云峰、邢懷學、張慶、華健、
雷廷、馬青山、陳宗芳、王睿、陸遠志、杜菁菁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部:曹佳文
浙江省地質院:張達政、周麗玲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豐成君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研究所:呂敦玉
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齊信
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李鵬岳、陳緒鈺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曾磊
起草組人員均為城市地質研究人員,包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構造地質、
環(huán)境地質、城市地質、巖土工程、等專業(yè),具有豐富的城市地質安全風險和地質
災害調查評價一線工作經驗,同時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城市地質風險具有很
多的管理實踐經驗,起草組人員對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具有很強的實踐經驗和研究
基礎。
標準主要起草人級分工:
葛偉亞全面負責標準制定工作,包括標準及編制說明的審定。
李云峰、邢懷學、曹佳文、張達政等負責構建標準整體框架,先后組織起草
及修訂,分析專家意見,討論定稿修改等工作。
豐成君、王睿、陸遠志、杜菁菁、周麗玲負責資料收集及風險識別內容編寫。
齊信、李鵬岳、陳緒鈺、豐成君、李云峰、張慶、華健、雷廷、馬青山、陳
宗芳、曾磊、呂敦玉負責地質體檢與風險評價內容編寫。
張達政、邢懷學、鄭紅軍、康從軒負責成果提交要求、附錄等有關內容編寫。
(四)主要編制過程
2021年8月至2024年1月,在廣泛調研、資料搜集、會議研討、專家咨詢
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編
制。
在標準編制過程中,按照總體設計的主要內容和技術路線進行了技術條款的
編寫,對具體技術條款出現分歧意見時,主要通過專家咨詢和反復討論論證的方
式,對分歧較大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充分的討論,并邀請行業(yè)內主要從事地質災害
4
風險、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和其他不良地質作用評價的專家研討,依據城市地質工作
程度、城市社會經濟分布現狀等實際情況,最終提出焦點問題的相關技術條款。
本標準編制過程中,通過專家咨詢和書面征詢的方式向14個城市地質工作
組織實施單位及長期從事城市地質安全風險防控方面工作的專家、學者征詢意見,
針對這些建議和意見,逐條進行了修改完善。多數意見都被采納,對于未采納或
部分采納的意見,項目組在認真分析研究與專家溝通交流后,都能達成一致意見,
如針對要求中提出的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風險、地質災害風險、水土污染風險及洪澇
風險等問題,建議聚焦地質本底問題,結合浙江省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相關經驗,
最終確定了活動斷裂、地質災害、不良巖土體等地質本底危險性,其次通過結合
多年來城市地質調查成果,考慮各種地質本底作用在不同地區(qū)及不同強度人類活
動影響下致災機理的一致性和差異性,考慮技術邏輯與行政邏輯的有效結合,最
終制定了較符合實際、具備可操作性的預警響應閉環(huán),得到多數省份的認可和實
行。
據統計,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共收到6個單位或專家學者回復意見建議62
條,其中采納的有43條,占總數的69.35%;部分采納的有5條,占總數的8.06%;
未予采納的有14條,占總數的22.59%。
主要編制過程如下:
1.預研究階段(2021.8-2022.4)
2021年8月18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專家對全國特大城市與城市群地質
安全風險監(jiān)測評估項目進行了論證。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牽頭完成了《特大城市與
城市群地質安全風險調查評價總體方案》編制,方案明確了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的
總體目標、工作思路和關鍵技術攻關方向。
2022年1月,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在南京組織召開了城市地
質安全風險防控研討會。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組織
自然資源、城建、水利、應急、地震等相關政府管理部門人員參加會議進行了研
討。會議圍繞“城市和城市群地質安全風險防控”“掌握城市地質安全風險動態(tài)變
化特征”“形成城市地質安全風險調查、評價、監(jiān)測等系列技術標準”等開展研究
討論,會議共同制定了城市地質安全風險調查評價方案與具體推進措施,確定了
工作思路、技術路線、目標任務及主要時間節(jié)點。
2022年3月1日,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指導下,組織專家就城市地質安全
5
調查評價總體工作安排進行了研討,討論了下一步特大城市地質安全風險調查評
價,確定了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的主體內容、資料來源和工作方法。
2022年3月21日,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組織地質力學研究所、水文地質環(huán)
境地質研究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成都地質調查中心、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沈
陽地質調查中心、物化探所等單位,就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的邊界進行了界定,主
要圍繞地質災害及不良巖土體在工程活動影響下的災變過程進行評價。
2022年4月,編寫組完成了《城市地質安全體檢和風險評估》討論稿初稿
編制。經技術要求編制牽頭單位匯總、歸納、加工整理后形成《城市地質安全體
檢和風險評估(討論稿)》。
2.起草階段(2022.5-2024.1)
2022年5月,編寫組召開《城市地質安全體檢和風險評估(討論稿)》研討
會。會上對編寫大綱、主要內容、常見錯誤進行了充分研討,如“術語和定義”一
章,結合標準目的,補充“城市地質安全”和“城市地質體檢”術語定義,會議還明
確了修改截止時間,要求各編制單位及時匯交修改內容。
2022年6月,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組織編寫組重點就技術要求結構框架、重
點章節(jié)、引用文件等關鍵內容進行深入研討,會后根據會議討論意見形成《城市
地質安全體檢和風險評估(初稿)》,參加人員包括葛偉亞、李云峰、邢懷學、張
慶、雷廷、馬青山、陸遠志、華健、王睿、陳宗芳、鄭紅軍、張彥杰、康從軒、
杜菁菁。
2022年7月,技術要求初稿完成,征求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地方地
勘行業(yè)單位意見,主要以書面和網絡的形式,進行了第一次意見征詢。征求意見
的范圍,主要包括長期從事城市地質調查項目和地質災害技術支撐的科研院所、
省級地質環(huán)境總站等行業(yè)單位,收到了返回意見5份,歸納后共52條。針對這
些建議和意見,會后逐條進行了修改完善。
2022年8月,編寫組召開專題會議,階段性總結浙江省城市地質風險評價
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及時修改完善。根據浙江省評價工作情況,結合標準分
工,要求會后各參編成員對相關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形成《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
術要求》(初稿)。
2022年11月,編寫組對照專家意見,明確城市地質體檢、地質風險評價等
具體的內涵,認為城市地質體檢應包括地質安全事故案例庫建設、基本條件分析、
6
單要素危險性評價三方面內容,是對地質本底的認識,在單要素危險性評價的基
礎上疊加社會經濟活動因素(易損性評價)構成城市地質安全風險評價,進而修
訂《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
2023年6月,編寫組應用修訂的《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結合浙江
省實際,在杭州市開展示范應用,取得較好的效果,尤其針對城市地面塌陷(當
地稱為流空塌陷)做出了更細化的針對性評價指標,補充完善到相關章節(jié)中。
2023年11月,編寫組又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開展《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
要求》應用,凝練了成果表達方式、報告提綱、圖件內容等信息。同時邀請中國
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自然資源標準化研究所所長趙祺彬講解《自然資源標準化概
況及標準編制關鍵問題》,針對上述技術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
2023年12月,編寫組邀請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院殷秀蘭等多位專
家對《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技術要求》進行了指導,并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了修改完
善。
2024年1月,編寫組集中研討,對全文進行了梳理與完善。
二、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主要內容的論據
(一)標準編制原則
本標準依據國家標準《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
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要求和規(guī)定,在編制中遵循下列原則。
1.統一性原則
本標準是全國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工作的通用技術標準,對城市內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和隱伏巖溶、軟土、液化砂土、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體的風險
識別要點、基礎條件分析、危險性評價等工作流程提出具體的要求和規(guī)定,統一
了資料格式和各項指標的計算方法,統一了社會經濟易損性評價、圖面格式、成
果提交等技術要求,為構建全國統一的城市地質風險評價體系奠定基礎。
2.協調性原則
本標準的編制及有關技術條款的確定,一是與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管理辦
法相協調,滿足要求;二是在規(guī)定好通用性技術要求的而同時,充分借鑒地方已
有地質風險評價體系,保證現行的相關技術標準、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協調,確保
7
標準的順利落地實施。
3.適用性原則
本標準的技術要求和相關條款的確定,不僅要綜合考慮目前全國城市地質風
險評價技術水平,同時還要考慮各省(市、區(qū))城市地質工作和地質本底危險性認
識程度等因素,在強調技術先進的同時,充分考慮經濟適用、便于實施和具體操
作,以適應我國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工作實際,指導、規(guī)范行業(yè)的發(fā)展。
4.規(guī)范性原則
本標準的結構和內容均按照最新頒布的《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
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要求和規(guī)定執(zhí)行,在編制過程中,力
求做到結構規(guī)范、內容完整、表述合理。
(二)標準的主要內容
圍繞城市運行管理需求和重大地質環(huán)境問題,結合動態(tài)掌握活動斷裂、地面
沉降、崩滑流地質災害、地面塌陷和其他不良工程地質條件為主的城市地質風險
動態(tài)等需求,本標準通過資料收集、風險識別、案例分析、地質體檢、風險評價、
借鑒相關標準、編寫組集體討論、專家咨詢等方式,研究制定了單要素評價、綜
合評價、風險區(qū)劃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求,實現城市地質風險的動態(tài)認識。
1.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
本要求規(guī)定了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的方法、內容及相關要求。
本要求適用于以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地質災害、其他不良地質體為主的城市地
質安全風險圖的編制,其它地質安全風險圖的編制可以參照執(zhí)行。
本要求對城市地質安全風險、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風險、地質災害風險、城市地
質體檢、地質風險評價等術語進行了規(guī)范和定義。
2.總則
對本標準編制目的任務、基本原則、評價范圍和工作流程進行了規(guī)定。
3.資料收集分析
明確了需要收集的以往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資料、鉆孔資料和
社會經濟資料等,同時對資料可利用程度、精度等進行了要求。
4.城市地質體檢
從案例庫建設、基礎條件分析、單要素危險性評價等情況進行了規(guī)定。
8
5.風險評價
從社會經濟易損性、單要素風險評價、綜合風險評價,有效保障全國城市地
質風險評價結果與現有認識水平相適應的準確性。
6.城市地質風險區(qū)劃
對城市地質風險區(qū)劃內容、成果表達方式、具體要求等進行了詳細說明。
7.成果編制
分別明確的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圖、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報告的相關內容等要求。
8.附錄
附錄主要包括地質調查資料、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資料收集、鉆探資料收集、風險
識別要點、案例庫建設內容、基礎條件分析圖件情況、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報告提
綱等進行了詳細說明,為技術要求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礎。
(三)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
確定本標準的主要依據有: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區(qū)域
水工環(huán)地質綜合勘查規(guī)范(GB/T14158—1993)、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
2001)、水水文地質勘查規(guī)范(GB50027—2001)、巖溶地質術語(GB/T12329—
1990)、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15)、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guī)范(GB/T
40112-2021)、工程地質調查規(guī)范(1:25000~1:50000)(DZ/T0097—1994)、巖溶
地區(qū)工程地質調查規(guī)程(1:100000~1:200000)(DZ/T0060—1993)、城市地質
調查規(guī)范(DZ/T0306—2017)、區(qū)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1:50000)(DD2019—01)、
工程地質調查技術要求(1:50000)(DD2019—06)、地質災害分類分級標準(試
行)(T/CAGHP001—2018)、采空塌陷勘查規(guī)范(試行)(T∕CAGHP005—2018)
等。
三、試驗驗證分析、綜述報告、技術經濟論證,預期經濟效益、社會
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一)試驗驗證分析
本標準起草過程中緊密結合全國城市地質工作和城市地質安全風險調查評
價等工作,重點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北京、深圳、重慶、沈陽、鄭州、西安、
杭州、武漢等城市開展相關試驗驗證工作,開展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示范工作,形
成了城市地質體檢的工作流程和指標體系,打通了案例庫建設、基礎地質條件分
9
析、單要素危險性評價、社會經濟易損性評價、單要素風險性評價和綜合風險評
價等工作技術路徑。
本標準形成初稿后,分別在上述城市展開應用,取得了較好的使用效果,同
時通過多方研討、專家論證、技術交流和廣泛征求業(yè)內業(yè)外意見,不斷修改完善
形成現稿。主體內容按照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的工作流程和實際需要安排,有利于
在實際工作中推廣應用,提高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工作的標準化程度。
1.長三角城市群地質安全體檢與風險評估
基于長三角城市群地面沉降、地裂縫、活動斷裂等典型地質安全事件案例,
識別出主要地質安全風險,選取有代表性的、可量化的指標,開展城市地質安全
危險性、社會經濟易損性、地質安全風險評價。其中城市地質安全危險性為本地
條件,主要表征地質安全事件的易發(fā)程度,社會經濟易損性主要表征地質安全事
件的觸發(fā)條件及影響程度。
地質安全風險評價主要基于城市地質安全危險性和社會經濟易損性進行綜
合評價。
(1)社會經濟易損性評價
根據標準中規(guī)定的評價方法及指標,分別繪制長三角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
軌道交通密度分布圖。并綜合計算其社會易損性分布圖。
10
圖3-1人口密度分布圖
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達0.2萬人/km2。蘇錫常和嘉興次之為0.1-0.2萬人
/km2,其他城市均在0.1萬人/km2以下。
11
圖3-2建設用地占比分布圖
嘉興市建筑用地占比密度最高,超過0.4,上海、蘇州、無錫和寧波等地在
0.3-0.4之間,南京常州處于0.2-0.3,大部分蘇北地區(qū)在0.1-0.2之間,占比最低
的小于0.1,多分布于山區(qū)占比較多的城市。
12
圖3-3軌道交通線密度分布圖
上海市軌道交通線密度最高,超過0.3km/km2,寧波、蘇州、無錫和嘉興在
0.2-0.3km/km2之間,浙江大部分城市與江蘇沿海城市為0.1-0.2km/km2,其中徐
州屬于北方城市中軌道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在0.2-0.3km/km2之間。剩余12個
城市線密度小于0.1km/km2。
13
圖3-4社會易損性風險程度評價圖
如圖,上海、無錫、蘇州、嘉興和寧波5個城市易損程度最高,舟山、麗水、
淮安、淮南、安慶、黃山、滁州、六安、亳州、池州、宣城為低易損性,其余以
杭州為代表的發(fā)達城市為中度易損程度城市。
(2)單要素風險評價
①地面沉降風險性
14
圖3-5地面沉降風險區(qū)劃圖
存在地面沉降的地區(qū)主要為沿海城市,以上海為中心向南北輻射。高風險區(qū)
主要分布在上海、無錫、南通和嘉興等地。
②巖溶塌陷風險性
存在巖溶塌陷的地區(qū)主要為山區(qū)城市,江蘇以徐州為中心城市,存在條帶狀
分布的巖溶塌陷高風險區(qū)。同時以南京-馬鞍山、蕪湖一線存在高風險區(qū)。浙江以
杭州和衢州兩個多山城市為主。其中衢州江山巖溶塌陷風險最高。
15
圖3-6巖溶塌陷風險區(qū)劃圖
③崩滑流風險性
存在崩滑流塌陷的地區(qū)主要為山區(qū)城市,因崩滑流受人為等社會條件觸發(fā)比
較明顯,因此其高風險區(qū)主要在嘉興、黃山和麗水等城市,該類城市山體較多,
且人口及軌道交通等社會易損程度中等。綜合風險較高。
16
圖3-7崩滑流風險圖
④采空塌陷風險性
采空塌陷風險程度區(qū)劃與巖溶塌陷類似,江蘇省以徐州和南京為主,安徽以
黃山為主,浙江以湖州和衢州為主。該類城市均礦產資源豐富且社會易損程度較
高。
17
圖3-8采空塌陷風險區(qū)劃圖
⑤地震風險性
地震風險區(qū)主要在宿遷,其風險程度成中心向南北拉伸,與構造因素最為相
關。
18
圖3-9地震風險區(qū)劃圖
⑥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受填土、暗浜、砂土等多方面地質條件制約,同時軌道交通等工程
建設為誘發(fā)因素,因此經濟發(fā)達區(qū)因其較高的社會易損程度導致在同等地質條件
下地面塌陷風險程度升高。而上海等沿海地區(qū)填土砂土均賦存情況較好,因此高
風險區(qū)以上海為核心,向蘇錫常和湖州杭州兩線蔓延。該類城市經濟發(fā)達,工程
建筑密集,且多為沖積堆積平原。
19
圖3-10地面塌陷風險區(qū)劃圖
(3)綜合風險評價
根據以上評價結果,長三角主要有地面沉降、巖溶塌陷、崩滑流、采空塌陷、
地震和地面塌陷6類城市地質安全問題。其中徐州、上海和衢州均有多種地質安
全問題高風險區(qū)。徐州主要是其山區(qū)較多,礦產資源豐富,且近年來作為主要交
通要塞,綜合影響導致風險較高。上海是由于其社會易損程度過高,因此盡管其
地質危險性一般,但考慮其安全事故影響程度高,因此存在地面沉降等高風險區(qū)。
衢州主要受山區(qū)隱伏巖溶發(fā)育程度過高影響,導致城市安全風險程度較高。
20
圖3-11綜合風險評價區(qū)劃圖
(4)驗證說明
基于上述評價結果,后期通過資料收集以及實地考察,各類地質風險評價結
果基本與各市區(qū)所記錄信息保持一致,評價結果基本可靠。
(二)綜述報告
本標準的編制目的在于:提高城市地質風險認識的一致性和專業(yè)化水平,提
升城市地質風險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和財產損失。
本標準在充分調研浙江地質風險評價工作的基礎上,結合活動斷裂、地質災
害及不良巖土體的致災機理分析情況,匯總分析了目前城市地質風險評價現狀,
確定了針對不同類型地質問題的危險性和社會經濟易損性評價要求,充分結合了
具體的實際,力求操作性強,易于全面推行。
1.城市地面塌陷機理研究
21
(1)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原有城市基礎設施無法滿足城市發(fā)展的需要,
導致地面塌陷事故時有發(fā)生,而通過對已發(fā)生地面塌陷事故統計發(fā)現,地埋管道
破損滲漏侵蝕土體是多數地面塌陷事故的主要誘因之一。地埋管道破損后發(fā)生滲
漏出水,侵蝕管線周邊土體,使土體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發(fā)生破壞,在自身重力以及
外部荷載作用下發(fā)生塌陷。地面塌陷多發(fā)生于人口集中,交通繁忙的城市地區(qū),
不僅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還對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巨大威脅。所以對地埋管道
破損造成的地面塌陷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2)模型箱構建
根據現場調查地面塌陷災變過程和致災機理,研究了地面塌陷的孕災環(huán)境和
致災因子,模型實驗的幾何相似比為1:10,考慮到管道厚度的存在,因此模型實
驗的排水管道直徑(D)和埋深(L)分別為10cm和80cm,模型箱設計圖如圖
2所示。模型箱系統由側邊6mm和底部8mm的Q235厚鋼板焊接而成,零件
連接處主要使用高強度螺栓。整個模型箱尺寸為長3000mm×寬2000mm×高2000
mm,在模型箱前后部都設由20mm厚的有機玻璃構成的透明觀察窗,允許從外
面觀察內部侵蝕和沉降。有機玻璃和外部鋼板采用橡膠片粘連后用螺栓壓緊固結。
模型箱左右兩側設有水位控制箱,尺寸為長2000mm×寬200mm×高2000mm,
水位控制箱內內側設計了40個直徑100mm的透水石隔板,可以保證中心土壤
室內的砂不會進入水位控制箱內。模型箱內部靠近有機玻璃處設有直徑100mm
的亞克力管道,管道在中心平面和水平面夾角60°處分布10mm、20mm和30
mm的泄漏口,亞克力管道和有機玻璃觀察窗之間采用亞克力材質的管道支撐架
連接,全透明設計便于觀察管道內部流動情況。
因當地地層樣品所有粗粒質量百分數均超過50%,為便于觀察和保證實驗
效果,實驗對象為粒徑0.075~2mm的石英砂(加工篩選形成)。地下管道破裂導
致地面塌陷的實驗過程是迅速的,為了監(jiān)測塌陷過程瞬時應力的變化,實驗過程
中設置土壓力盒每秒40次追蹤土壓力的變化,采集數據以水泵啟動發(fā)生塌陷時
作為起始零點。以模擬破損管道沿水流方向進入模型箱的中心點在箱底投影為坐
標原點,X表示距離管道中心點的從視窗深入箱體的距離,Y表示沿水流方向的
距離,Z表示深度。
22
圖3-12地面塌陷仿真模擬實驗模型箱設計圖
(3)試驗結果及結論
我國大部分人口和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沖積平原地區(qū),大量資源要素和人口不
斷向城市聚集,對城市地下空間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需求越來越大,地下管線的密集
部署使得脆弱的地質環(huán)境發(fā)生了系列地質問題。河流沖積平原區(qū),地層以沖洪積
物為主,其標志性特點是地層具有很強的滲透性且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導致該地
區(qū)的地下管網多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高滲透地層中。基于對城市地面塌陷案例分析,
開展了等比仿真實驗研究,結果表明:
一是城市地面塌陷從孕育倒塌陷,經歷了小孔、豎直孔洞、塌陷坑三種形態(tài),
形成迅速、臨界狀態(tài)短暫,直徑超過1m的孔洞形成過程約1500秒,可將地下
異??锥串斪髑罢走M行預警。
二是河流沖積平原區(qū)城市地面塌陷的孕災環(huán)境是地層的高滲透性地層和地
下水位,誘發(fā)因子是管道的破損,尤其是污水排水管道破損。
三是城市地面塌陷危害大小主要受控于管道及地下水位相對埋深,且可以根
據地層性質可對塌陷坑的大小進行計算評估。
四是可以用距暗河暗浜距離、表層填土厚度、首層飽和粉(砂)土頂板埋深、
10m以淺飽和粉(砂)土厚度、軟土層厚度與評價深度的比值等作為城市地面塌
陷的評價指標。
2.綜合指數評價模型
綜合評價法又叫多變量綜合評價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將多個指標對總體的
影響指標綜合起來,對指標進行加權處理,轉化為一個能夠反映整體情況的綜合
標來對評價對象進行評價。綜合指數評價模型公式(1):
23
V=∑????·················(1)
式中,V為金沙洲巖溶塌陷易發(fā)性評價指數;Ci為各指標對應分級的賦值,
Wi為指標對應的權重。
基于綜合指數評價模型開展了杭州地區(qū)城市地面塌陷的易發(fā)性、危險性、易
損性及風險性評價。其中,風險性的評價的公式如下:
風險性=危險性×易損性
據此,分別計算各類評價結果的空間網格得分,在此基礎上運用空間插值方
法(反距離冪)得出各類評價結果的空間分布圖。
3.地面沉降危險性評估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地面沉降危險性是指指特定區(qū)域一定時段內發(fā)生地面沉降的概率和危險程
度。依據地面沉降發(fā)育機理、孕育條件、監(jiān)測成果等因素,選取地面沉降易發(fā)程
度、發(fā)育程度(累計沉降量)、預測沉降速率、地勢高程作為地面沉降危險性評
價指標,評價指標體系如圖3-13所示。
圖3-13地面沉降危險性評價體系圖
對地面沉降易發(fā)程度、發(fā)育程度(累計沉降量)、預測沉降速率、地勢高程
按照不同等級分別賦相應量值,構建地面沉降危險性評估遞階層次結構模型。通
過建立四類因素之間的判斷矩陣,按層次分析法計算各評價因子的權重。
層次分析法簡稱為AHP法,它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T.J.Saaty在70年
代初提出來的,近年來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果。其基本方法
24
是對于一個包括多方面因子而又難以準確量化的復雜系統進行分析評價時,可以
根據各種因子之間的關系,理順組合方式和層次,據此建立系統評價的結構模型
和數學模型;對模型的各種模糊性因子,根據它們對于影響對象或作用目標的影
響程度,通過專家評判確定量化指標或者標度指標,然后根據評價模型的需要,
通過判斷矩陣逐項或逐層得出各方面因子的作用權重或指標數值,最后計算出最
高層次的評價目標值。
圖3-14地面沉降危險性評估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根據各因素對危險性的影響程度,進行兩兩比較,構建判斷矩陣。比較方法
采用相對尺度(T.LSaaty的1—9標度),以盡可能減少性質不同的諸因素相
互比較的困難,提高準確度。各因素對地面沉降危險性評價因子的權重,如下表。
表3-1危險性評價指標權重一覽表
評價指標易發(fā)程度發(fā)育程度預測沉降速率高程
(B1)(B2)(B3)(B4)
權重0.170.360.280.19
(三)預期效益
本標準是依據當前新型城鎮(zhèn)化和平安中國戰(zhàn)略亟需制定的。從國家層面上看,
本要求可從生態(tài)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等方面為正在實施的“城市體檢”等任
務提供技術支撐。
1.本標準的實施是摸清城市地質風險本底和動態(tài)變化的重要依據。目前全
國各個城市地質風險頻發(fā),如天津八里臺鎮(zhèn)局部突發(fā)地面沉降、溫州龍港地下淺
25
層氣爆燃、城市地面塌陷屢見報端,從中央層面看,亟需摸清城市地質風險本底
并掌握地質風險動態(tài),及時出臺相關管理要求,避免類似事件發(fā)生,同時一定程
度上促進全國甚至全球城市地質風險防控工作進步。
2.本標準的實施是地方進行詳細國土空間規(guī)劃、合理利用地質資源的重要
輔助手段。從地方層面上看,合理進行國土空間規(guī)劃,從源頭避免地質風險高發(fā)
頻發(fā)是當前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方向。同時及時了解地質本底的致災機理和地質
風險的動態(tài)變化,是“人防+技防”的專群結合地質減災防災工作的重要支撐。
3.本標準的實施可規(guī)范地質風險評價工作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規(guī)劃建設建議,
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地質風險評價技術體系,推廣行之有效的
工作經驗和技術方法,可以減少或避免城市地質風險評價工作中走彎路,也可減
少大量的重復無效投資,節(jié)約經濟成本,并取得較好的減災防災效果;同時,通
過開展城市地質風險評價,還可以指導城市國土空間規(guī)劃,助力地質勘查系統工
作轉型,提高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
四、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技術內容的對比情況
目前,國內和國外尚無專門的城市地質風險評價標準。本要求在編制過程中,
吸收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guī)范(GB/T40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約瑟夫森結量子隧穿效應調控-洞察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環(huán)保項目民間借貸合同4篇
- 2025年北師大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項目融資對賭協議書范本及操作流程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車置換業(yè)務合同樣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代發(fā)工資與員工滿意度提升合同3篇
- 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
- 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5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2
- 諒解書(標準樣本)
- 2022年浙江省事業(yè)編制招聘考試《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知識》真題試卷【1000題】
- 認養(yǎng)一頭牛IPO上市招股書
- GB/T 3767-2016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的工程法
- GB/T 23574-2009金屬切削機床油霧濃度的測量方法
- 西班牙語構詞.前后綴
- 動物生理學-全套課件(上)
- 河北省衡水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DB32-T 2665-2014機動車維修費用結算規(guī)范-(高清現行)
- 智能消防設備公司市場營銷方案
- 最新6000畝海帶筏式養(yǎng)殖投資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