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咸新區(qū)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5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qū)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總計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1840年,清朝腐朽的大門被列強用炮火轟開,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反抗外來侵略者的道路。材料中“轟開大門”的戰(zhàn)爭是()A.護國戰(zhàn)爭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鴉片戰(zhàn)爭 D.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1840年,清朝腐朽的大門被列強用炮火轟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6月,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C項正確;1915年底,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排除A項;甲午中日戰(zhàn)爭發(fā)生在1894—1895年,排除B項;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于1856—1860年,排除D項。故選C項。2.東交民巷是老北京最長的胡同,這里塵封著近代中國的苦難和悲情。東交民巷被劃為使館界,不許中國人居住的屈辱歷史始于()A.《天津條約》的簽訂 B.《辛丑條約》的簽訂C.《璦琿條約》的簽訂 D.《北京條約》的簽訂【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東交民巷”,結合所學可知,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規(guī)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許中國人居佳,B項正確;《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有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外國人可往內地游歷、通商、傳教等,排除A項;《璦琿條約》是俄羅斯帝國清朝政府于1858年在璦琿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排除C項;《北京條約》的內容主要是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等,排除D項。故選B項。3.胡適認為,文學的生命全靠能用一個時代的活的工具來表現(xiàn)一個時代的情感與思想。工具僵化了,必須另換新的,活的,今日之白話是一種活的語言。材料反映出胡適()A.反對封建禮教 B.宣揚民主科學C發(fā)展了三民主義 D.提倡文學革命【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材料“文學的生命全靠能用一個時代的活的工具來表現(xiàn)一個時代的情感與思想”反映的是文學革命,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可以為文學作品注入新情感和新思想,表明胡適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文學革命,D項正確;題干體現(xiàn)的是表現(xiàn)文學的工具,與封建禮教無關,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科學,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題干體現(xiàn)的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4.中國共產黨……從來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繼承者。下列史實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有()①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辦②舉行秋收起義③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中國共產黨……從來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繼承者”和所學知識可知,在蘇聯(lián)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chuàng)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亦稱“黃埔軍?!?,①符合題意;北伐戰(zhàn)爭是國共合作后進行的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軍事行動,③符合題意。因此,①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幟,舉行秋收起義,反抗國民黨的統(tǒng)治,②不符合題意,排除BD項;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國共兩黨徹底決裂,④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A項。5.“南昌起義后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方針?!痹摗皶h”是()A古田會議 B.八七會議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南昌起義后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B項正確;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排除A項;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jīng)Q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排除C項;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排除D項。故選B項。6.下圖為漫畫《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點燃了》。該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A.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B.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C.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正式建立D.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下圖為漫畫《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點燃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A項正確;1937年7月7日,日軍以軍事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拒.隨即炮轟我軍防地,中國守軍奮起反擊。這就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排除B項;國民黨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正式建立,排除C項;一二·九運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xié)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排除D項。故選A項。7.1936年,張學良反復“涕泣進諫”蔣介石停止“剿共”,但均遭“重斥”。12月9日,西安1萬余名學生舉行游行示威,要求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谶@一情況,張學良()A.宣告東北“改易旗幟” B.撤出東北三省C.放棄軍閥混戰(zhàn) D.發(fā)動西安事變【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fā)動“兵諫”,扣押的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因此根據(jù)題干可知,張學良發(fā)動西安事變,D項正確;宣告東北易幟標志著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完成了統(tǒng)一,排除A項;撤出東北三省是張學良執(zhí)行國民政府的不低抗政策,排除B項;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排除C項。故選D項。8.1940年8月,為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在華北地區(qū)發(fā)動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破襲戰(zhàn),給日軍以極大震撼。日軍把這場戰(zhàn)役稱為“挖心戰(zhàn)”,這場戰(zhàn)役是()A.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 B.臺兒莊戰(zhàn)役C.百團大戰(zhàn) D.淞滬會戰(zhàn)【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zhàn)軍民的士氣,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fā)動了一場大規(guī)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zhàn)”,C項正確;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發(fā)生在1941年,排除A項;臺兒莊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38年,排除B項;淞滬會戰(zhàn)發(fā)生在1937年,排除D項。故選C項。9.1945年,中國共產黨曾表態(tài),愿將統(tǒng)轄的軍隊縮編,并退出廣東、浙江、湖南,湖北、河南(豫北除外)等八個地區(qū)的根據(jù)地。這一表態(tài)的背景是()A.中共中央轉戰(zhàn)陜北 B.國民黨圍攻中原解放區(qū)C.國共重慶和談 D.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為了盡最大可能爭取國內和平,中國曾愿意部分答應蔣介石提出的重慶談判條件,材料“愿意退出廣東、浙江、蘇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除外)等八個地區(qū)的根據(jù)地”等即是具體表現(xiàn),C項正確;中共中央轉戰(zhàn)陜北發(fā)生在1947年,排除A項;國民黨圍攻中原解放區(qū)發(fā)生在1946年,排除B項;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發(fā)生在1947年,排除D項。故選C項。10.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中寫道:東北的戰(zhàn)役令蔣損失了47萬最精銳的部隊,并對整個國民黨軍的士氣給予了致命的打擊……它揭開了國民政府崩潰的開端?!辈牧现械摹皯?zhàn)役”是()A.遼沈戰(zhàn)役 B.淮海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渡江戰(zhàn)役【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和材料“東北的戰(zhàn)役令蔣損失了47萬最精銳的部隊”可知,在解放戰(zhàn)爭中,1948年9月——11月,進行了遼沈戰(zhàn)役,國民黨失敗,A項正確;淮海戰(zhàn)役以徐州為中心,平津戰(zhàn)役在華北,渡江戰(zhàn)役解放了南京,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11.下表反映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出現(xiàn)的變化,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民族工業(yè)注冊工廠情況匯總表(部分)1903——1908年平均每年注冊的工廠為21.1家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冊的工廠為41.3家1916——1919年平均每年注冊的工廠為124.6家A.百日維新期間頒布了鼓勵私人興辦企業(yè)的詔令B.五四運動客觀上推動了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C.西方列強忙于“一戰(zhàn)”,放松了對中國的經(jīng)濟侵略D.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被推翻【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中的表格可知,中國民族工業(yè)注冊工廠情況從1903—1919年,平均每年注冊的工廠不斷增加,其中在1916年——1919年增長最迅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西方列強忙于“一戰(zhàn)”,放松了對中國的經(jīng)濟侵略,中國的民族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出現(xiàn)了短暫的春天,C項正確;百日維新是在1898年,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五四運動發(fā)生于1919年,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被推翻是在1949年,排除D項。故選C項。12.1905年9月2日,清政府發(fā)布“上諭”,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xiāng)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這表明清政府()A.推行免試入學 B.廢除了科舉制C.反對新式教育 D.宣布皇帝退位【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中“各省歲科考試”所指的是從隋唐時期開始的科舉考試,“亦即停止”指的是1905年清政府下令廢除科舉制,這是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里宣布的內容,說明在中國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從此不存在了?!吧现I”宣布“所有鄉(xiāng)會試一律停止”反映了清政府決意廢除科舉制,B項正確;廢除科舉考試并不表明可以免試入學,排除A項;廢除科舉考試,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而不是反對新式教育,排除C項;1912年2月12日,清朝隆?;侍笙略t,六歲的宣統(tǒng)皇帝退位,與題干“1905年”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36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總計36分)13.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中國早期近代化探索”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窘箝T的開啟】材料一:洋務派的軍事建設表(部分)年份舉措1861年奕?、文祥托總稅務司赫德購買炮艦,聘請英國海軍人員來華創(chuàng)建水師1865年曾國藩、李鴻章設江南機器制造總局于上海1866年左宗棠設造船廠于福州,附設船政學校1876年李鴻章派下級軍官赴德學習陸軍戰(zhàn)術,船政學生赴英、法學習造船和駕船1888年李鴻章成立北洋海軍(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洋務派在軍事方面采取的措施?!窘母锏膰L試】材料二:在1898年……皇帝采取大刀闊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將會使反對變革的保守派與那些由于改革而喪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與充滿權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結合起來,從而形成皇帝難以招架的強大政治阻力。可以說,這是維新變法所面臨的一個十分特殊的問題?!幾允捁η亍段C中的變革:清末政治中的激進與保守》(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哪一事件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根據(jù)材料二,分析維新變法運動最終失敗的原因。【近代化革命的踐行】材料三:辛亥革命不僅是一次結束中國帝制的革命運動,還是中國近代國家與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點。它以政治革命的方式來推翻腐朽的專制王朝,以達到目標。它使古老的中國由“家天下”的王朝國家,轉化為具有共和性質的現(xiàn)代主權國家?!幾浴缎梁ジ锩c中國近代國家和民族的轉型》(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從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獲得的感悟?!敬鸢浮浚?)措施:購買外國軍艦,建立新式海軍;聘請外國技術人才;開設軍事工廠;開辦軍事院校;派官員和學生出國學習,建立新式海軍。(2)事件:“公車上書”。原因:變法過于激烈,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們的鎮(zhèn)壓。(3)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專制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帝制(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使中國由“家天下”的王朝國家轉化為具有共和性質的現(xiàn)代主權國家;它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感悟:中國人身上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中國近代化的發(fā)展過程,充滿著革新與守舊的斗爭等?!窘馕觥俊拘?詳解】措施:根據(jù)材料一“奕?、文祥托總稅務司赫德購買炮艦”得出購買外國軍艦;根據(jù)材料一“聘請英國海軍人員來華創(chuàng)水師”得出聘請外國技術人才;根據(jù)材料一“曾國藩、李鴻章設江南機器制造局于上海”得出開設軍事工廠;根據(jù)材料一“左宗棠設造船廠于福州,附設船政學?!钡贸鲩_辦軍事院校;根據(jù)材料一“李鴻章派下級軍官赴德學習陸軍,船政學生赴英、法學習造船和駕船”得出派官員和學生出國學習;根據(jù)材料一“李鴻章成立北洋海軍”得出建立新式海軍?!拘?詳解】序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公車上書,是指在1895年,康有為與梁啟超集結1300余名舉人,聯(lián)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在甲午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事件。公車上書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原因:根據(jù)材料二“皇帝采取大刀闊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將會使反對變革的保守派與那些由于改革而喪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與充滿權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結合起來,從而形成皇帝難以招架的強大政治阻力”可知,維新變法運動最終失敗的原因是變法過于激烈,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們的鎮(zhèn)壓?!拘?詳解】意義:根據(jù)材料三“辛亥革命不僅是一次結束中國帝制的革命運動,還是中國近代國家與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點。它以政治革命的方式來推翻腐朽的專制王朝”可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專制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帝制,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根據(jù)材料三“它使古老的中國由“家天下”的王朝國家,轉化為具有共和性質的現(xiàn)代主權國家”可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使中國由“家天下”的王朝國家轉化為具有共和性質的現(xiàn)代主權國家?!拘?詳解】感悟:根據(jù)題干材料可知,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中國人接著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進行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探索。所以說中國人身上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階級進行的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資產階級進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也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所以說;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從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可知,既有先進中國人先西方的學習,也有守舊派、頑固派的阻撓,所以說中國近代化的發(fā)展過程,充滿著革新與守舊的斗爭等。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各地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所開展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與此同時,工人群眾開始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提高階級覺悟……。這樣,正式召開中共一大的條件就基本具備……就在這時,一個新的革命火種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國大地上點燃起來了?!幾浴吨袊伯a黨歷史》材料二:井岡山在湘贛邊境,四面山峰環(huán)繞,頗為險要,……山的四周都是梯田,出產豐富,周圍各縣的農民,因為受過大革命的影響,覺悟程度較高,……這就是建立根據(jù)地的條件?!幾粤_榮桓《回憶井岡山斗爭時期》材料三: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奮斗了28年。28年一分為二,中間的坐標正好是遵義會議,它成為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一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且宰窳x會議召開為標志,中國共產黨從這里重新站起,黨的成熟的領導集體和核心從這里開始逐步形成,我們黨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幾浴蹲窳x會議精神永放光芒》(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中共一大召開的條件,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國革命的影響。(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優(yōu)勢。經(jīng)過井岡山的斗爭,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遵義會議是“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一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原因?!敬鸢浮浚?)條件;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工人群眾的階級覺悟提高。影響:點燃了新的革命火種,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2)優(yōu)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資源豐富;群眾條件好。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正確革命道路。(3)原因:遵義會議重新確立黨的成熟的領導集體和核心,從此黨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窘馕觥俊拘?詳解】條件;根據(jù)材料一“各地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所開展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與此同時,工人群眾開始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提高階級覺悟……?!钡贸?,中共一大召開的條件是: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工人群眾的階級覺悟提高。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點燃了新的革命火種,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拘?詳解】優(yōu)勢:根據(jù)材料二“井岡山在湘贛邊境,四面山峰環(huán)繞,頗為險要,……山的四周都是梯田,出產豐富,周圍各縣的農民,因為受過大革命的影響,覺悟程度較高,……”得出,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優(yōu)勢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資源豐富;群眾條件好。革命道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jīng)過井岡山的斗爭,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正確革命道路。【小問3詳解】原因:根據(jù)材料三“……正是以遵義會議召開為標志,中國共產黨從這里重新站起,黨的成熟的領導集體和核心從這里開始逐步形成,我們黨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是“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一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原因是:遵義會議重新確立黨的成熟的領導集體和核心,從此黨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4年部分抗日根據(jù)地攻勢作戰(zhàn)統(tǒng)計抗日根據(jù)地名稱作戰(zhàn)次數(shù)殲滅日偽軍攻克、逼退日偽軍據(jù)點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4400余次4.1萬余人1785處山東抗日根據(jù)地3514余次5.9萬余人1265處——摘編自盧毅等《抗日戰(zhàn)爭與中共崛起》材料二:江西萬家?guī)X戰(zhàn)役(武漢會戰(zhàn)部分)中國軍隊在抗擊日軍材料三:它以極為深重的民族苦難這種特殊方式磨礪了中華民族在百年積弱中日趨萎靡的精神,用血與火重塑了中華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浴火重生?!幾詣喼蕖犊谷諔?zhàn)爭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崛起》(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抗日根據(jù)地的歷史貢獻。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軍隊主動出擊取得的第一個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