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國茶文化的興盛-唐宋時期_第1頁
三 中國茶文化的興盛-唐宋時期_第2頁
三 中國茶文化的興盛-唐宋時期_第3頁
三 中國茶文化的興盛-唐宋時期_第4頁
三 中國茶文化的興盛-唐宋時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選自銳普PPT論壇拽拽:/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587茶文化之史2021/6/271唐宋選自銳普PPT論壇yzgre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872魏晉南北朝元明清2021/6/272唐宋2021/6/273一興盛于全社會的飲茶代表人物——(美男)唐玄宗李隆基顧渚紫筍2021/6/274吳理真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吳理真為"甘露普惠妙濟大師"2021/6/2752021/6/2762021/6/2772021/6/278陜西法門寺出土的唐代金銀茶具

唐僖宗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金、銀、玻璃、秘色瓷等的宮廷茶具2021/6/279陜西法門寺出土的唐代金銀茶具

焙炙器金銀絲籠2021/6/2710陜西法門寺出土的唐代金銀茶具

鎏金茶碾鎏金茶羅茶碾子是碾茶器,在煮茶時,供碾碎餅茶之用。茶羅子,即茶篩。它是餅茶經(jīng)茶碾碾成碎末后作篩茶用的。2021/6/2711鎏金摩羯紋銀鹽臺鎏金銀鐔子系鏈銀頭箸鎏金流云紋長柄銀匙鎏金銀茶托2021/6/2712《月夜啜茶》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張薦)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李萼)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崔萬)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皎然)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士修)2021/6/2713僧道的飲茶唐代僧人已經(jīng)開始“以茶供佛”,“以茶擬禪”。2021/6/2714北苑建茶以北苑為先導的宋代茶葉

周絳《補茶經(jīng)》則認為:“天下之茶建為最,建之北苑又為最”2021/6/2715TIME:SONGDYNASTY文會圖——宋徽宗2021/6/2716不宜戾家2021/6/2717茶肆2021/6/2718插四時花

掛名人畫2021/6/2719該書卷之二云:

「朱雀門外街巷……以南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房」。「潘樓東街巷……,茶坊每五更點燈,……北山子茶坊,內(nèi)有仙洞、仙橋,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卷之三云︰「馬行街鋪席……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寥接刑崞抠u茶者」。卷之五云︰「民俗,……或有從外新來,鄰左居住,則相借動使,獻遺湯茶,指引買賣之類。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鄰里互相支茶,相問動靜?!?021/6/2720二制茶和飲茶唐代的煎茶宋代的點茶、斗茶和分茶2021/6/2721唐朝的煎茶在煎茶前,為了將餅茶碾碎,就得烤茶,即用高溫“持以逼火”,并且經(jīng)常翻動,“屢其正”否則會“炎涼不均”,烤到餅茶呈“蝦蟆背”狀時為適度??竞玫牟枰脽岚?,以免香氣散失。至餅茶冷卻再研成細末。煎茶需用風爐和釜作燒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鮮活山水煎煮。主張飲茶要趁熱連飲,因為“重濁凝其下,精華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書中還談到,飲茶時舀出的第一碗茶湯為最好,稱為“雋永”,以后依次遞減,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別口渴,就不值得喝了。2021/6/2722煮茶是在風爐上,中間包括了三個步驟:

1.水剛開,水面出現(xiàn)細小的水珠,像魚眼一樣,并發(fā)出一些細微的聲音,陸羽稱之為“一沸”。此時加入一些鹽到水中調(diào)味;2.當鍋邊水泡如涌泉連珠時,陸羽稱之為“二沸”。這時用瓢舀出一瓢開水備用,用竹夾在鍋中心攪拌,然后將茶末從中心倒進去;3.稍后,鍋中的水完全沸騰,陸羽稱之為“三沸”,此時要將剛才舀出來的那瓢水再倒進鍋里,一鍋茶湯就算煮好了。2021/6/2723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調(diào)成糊狀,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TeaWhisk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藝,那么宋代的點茶更重于意境2021/6/2724點茶步驟將團茶以絹紙包住,烘焙之后,再用“槌”擊碎,捶碎過的茶餅須立刻碾用,否則時間過久,會導致茶色昏暗。把捶碎的茶移置“茶碾”或“茶磨”中,研碾成細末。2021/6/2725用“羅”篩濾細粉,淘汰粗的茶屑,使茶末更為細致。把茶末放于茶盞中里,點茶前需要先把茶盞加熱,否則茶不浮。2021/6/2726將茶瓶中煎好的沸水注入茶盞(即點茶)。宋代“斗茶”注水時講究水煮要用力,落水點要準,否則會破壞茶面的藝術(shù)效果。

以“茶筅”(為攪拌工具,大都為竹制)擊拂茶湯如濃香油,使茶末和水交融,并泛起湯花。2021/6/2727宋代點茶2021/6/2728喝茶前,置茶托,可避免端茶時燙到手。宋代普遍使用漆制茶托。宋人斗茶者,多為一些名流雅士,猶若今日之球賽。斗茶內(nèi)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戲。茶品,為一斗湯色,二斗水痕;茶令如酒令,不過斗的是吟詩作賦;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通過茶水注入茶碗的技巧,使茶湯的湯花呈現(xiàn)若山水、狀花鳥的水墨圖畫。2021/6/2729

1、一是湯色

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以純白為上。

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

色純白,表明茶質(zhì)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偏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采制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火候過了頭。2、二是湯花

湯花是指湯面泛起的泡沫。湯花優(yōu)劣二條標準:

第一是湯花的色澤,以鮮白為上;

第二是湯花泛起后,水痕出現(xiàn)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被稱為“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品2021/6/27302021/6/2731宋茶盞宋兔毫紋盞2021/6/2732三茶與文化傳統(tǒng)茶學的形成與發(fā)展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2021/6/2733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3.1傳統(tǒng)茶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2021/6/2734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陶谷荈茗錄全方位的茶學文獻唐五代宋初的飲茶的典故《茶具圖贊》用白描畫法將盛行于宋代的斗茶用具記錄成圖,稱之為“十二先生”,賜以名、字、號,并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非常形象生動地反映出宋代社會對茶具的鐘愛和對茶具功用、特點的評價。2021/6/2735韋鴻臚,名火鼎,字景旸,號四窗間叟。贊曰:祝融司夏,萬物焦爍,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爾無與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墮于涂炭,子與有力矣。上卿之號,頗著微稱。姓“韋”,表明由堅韌的竹制成,“鴻臚”為執(zhí)掌朝祭禮儀的機構(gòu)?!芭F”與“爐”諧音雙關(guān)?!盎鸲Α焙汀熬皶D”表明它是生火的茶焙,“四窗間叟”表示它開有四個窗,可用以通風,出灰。茶臼。姓“木”,表明是木制品,“待制”為官職名,為輪流值日,以備顧問之意。2021/6/2736茶碾。姓“金”,表示由金屬制成,“法曹”是司法機關(guān)。茶磨。姓“石”,表示用石鑿成,“轉(zhuǎn)運使”是宋代負責一路或數(shù)路財賦的長官,但從字面上看有輾轉(zhuǎn)運行之意,與磨盤的操作十分吻合。2021/6/2737水杓。姓“胡”,暗示由葫蘆制成?!皢T外”是官名。“員”與“圓”諧音,“員外”暗示“外圓”。茶篩。姓“羅”,表明篩網(wǎng)由羅絹敷成?!皹忻苁埂笔菆?zhí)掌高級軍事的最高官員,“樞密”又與“疏密”諧音,和篩子特征相合。茶帚。姓“宗”,表示用棕絲制成,“從事”為州郡長官的僚屬,專事瑣碎雜務?!案ァ奔础胺鳌保安贿z”是其職責,號“掃云”,就是撣茶之意。2021/6/2738盞托。復姓“漆雕”,表明外型甚美,也暗示有兩個器具。秘閣為君主藏書之地,宋代有“直秘閣”之官職,這里有盞托承持茶盞“親近君子”之意。茶盞。姓“陶”,表明由陶瓷做成,“寶文”之“文”通“紋”,表示器物有優(yōu)美的花紋?!叭ピ健币馑际欠恰霸礁G”所產(chǎn),“自厚”指壁厚,加上“兔園上客”的號,就是宋代著名的“建窯”所產(chǎn)“兔毫盞”了。名去越,字自厚,號兔園上客。名承之,字易持,號古臺老人。2021/6/27392021/6/2740湯瓶。姓“湯”即熱水,“提點”為官名,含“提舉點檢”之意,是說湯瓶可用以提而點茶。“發(fā)新”是指顯示茶色,“一鳴”指沸水之聲。名發(fā)新,字一鳴,號溫谷遺老。茶筅。姓“竺”,表明用竹制成,“善調(diào)”指其功能,“希點”指其為“湯提點”服務,“雪濤”指茶筅調(diào)制后的浮沫。茶巾。姓“司”,表明為絲織品?!奥毞健笔钦乒艿貓D與四方的官名,這里借指茶是方形的?!叭缢亍薄ⅰ皾嶟S”均指它用于清潔茶具。2021/6/2741《大觀茶論》全方位的茶學文獻制茶到飲茶的方方面面蔡襄《茶錄》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2021/6/27423.2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2021/6/2743道教的思想起源上古時期,崇敬自然與鬼神殷周時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2021/6/2744道教的發(fā)展史漢魏兩晉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xiàn)清朝以后衰落臺灣的道教2021/6/2745張角太平道五斗米道2021/6/2746教主道君皇帝內(nèi)丹學說2021/6/2747道教體驗區(qū)2021/6/2748道教教義尊道貴德——道教最高信仰仙道貴生——道教鮮明特色清靜寡欲——道教行為標準自然無為——道教生活態(tài)度柔弱不爭——道教自我修養(yǎng)返璞歸真——道教理想狀態(tài)天人合一——道教文化主體天道承負——道教善惡報應性命雙修——道教修煉要訣2021/6/2749茶性儉而平和,自然純樸

道家思想清凈無為采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

長生不老羽化登仙道家與茶(天人合一,以茶養(yǎng)生)2021/6/2750漢代道教儒教隋唐時期,禮儀制度達到了高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2021/6/2751儒教教義其基本信仰是“仁”,即人人友愛?!岸Y”是實現(xiàn)“仁”的基本途徑國家宗教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2021/6/2752儒教體驗區(qū)2021/6/2753儒教與茶(中和之道,以茶養(yǎng)德)中庸和諧養(yǎng)廉、雅志、積極人世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也——陸羽無茶不成禮壺柄為尊2021/6/2754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漢代佛教發(fā)展2021/6/2755佛教教義輪回說因緣說一是關(guān)于因果與修行的理論方面的二是關(guān)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佛教關(guān)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論,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禪悟)基礎(chǔ)上的成果。2021/6/2756佛教體驗區(qū)2021/6/2757佛教與茶(禪茶一味,以茶修心)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zhì)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陳云君2021/6/2758四茶的傳播隨著中朝兩國佛教禪師的不斷往來,茶葉被帶到朝鮮半島。新羅的使節(jié)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后期,將茶籽帶回國內(nèi),種于智異山下的華巖寺周圍,朝鮮的種茶歷史由此開始。2021/6/2759中日之茶早在漢代已傳入日本唐代,公元805年(陸羽逝后次年),日本僧人最澄和空海隨遣唐使歷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