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專項技術(shù)方案_第1頁
復雜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專項技術(shù)方案_第2頁
復雜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專項技術(shù)方案_第3頁
復雜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專項技術(shù)方案_第4頁
復雜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專項技術(shù)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復雜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專項技術(shù)方案1混凝土制備1.1混凝土供應商選擇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砼,在施工前期,由我司根據(jù)實驗室原材料檢驗報告和配合比試驗結(jié)果,選擇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供應商。同時在簽定商品砼供應協(xié)議時,應申明使用部位混凝土的性能與數(shù)量,明確混凝土強度等級、抗?jié)B標號、坍落度、澆筑時間和工程部位等數(shù)據(jù),滿足施工需求。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我司決定選擇濟南魯冠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供應混凝土,同時選擇山東魯橋建材有限公司濟西分公司攪拌站、山東魯發(fā)混凝土有限公司攪拌站備用。1.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所選用原材料應性能穩(wěn)定,且符合相關(guān)現(xiàn)行國家和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和規(guī)定的要,此外,尚應考慮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使配制的混凝土滿足設計要求的工作、力學、體積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要求?;炷猎牧蠎攸c控制的指標如下:(1)水泥應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的要求,選用P.II42.5水泥,比表面積宜為300~350m2/kg,堿含量應<0.60%,C3A含量應<8%;C3S含量應<55%;(2)粉煤灰應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要求,使用II級以上粉煤灰,需水量比不超過100%,流動度比應≥100%,不得使用高鈣粉煤灰;(3)細骨料應符合《建設用砂》(GBT14684-2011)的要求,采用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凈天然中粗河砂,細度模數(shù)宜為2.4~2.8,不應低于2.3和高于3.0,且顆粒級配符合II區(qū)要求;砂中含泥量≤3.0%,泥塊含量≤1.0%;不得使用海砂、山砂及風化嚴重的多孔砂。(4)粗骨料應符合《建設用碎石卵石》(GBT14685-2011)的要求,采用5~25mm連續(xù)級配碎石,含泥量≤1.0%,泥塊含量≤0.5%,針片狀含量≤15%,壓碎值≤16%,空隙率宜≤45%(5)外加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外加劑采用蘇博特抗裂劑及減水劑。①減水劑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shù)規(guī)范》(GB50119-2013)的要求,使用低收縮率比的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28d干燥收縮率比≤100%;②混凝土抗裂劑應同時具有溫升抑制與補償收縮功能,滿足標準Q/320115JJK052-2018和《混凝土膨脹劑》GB23439-2017要求,其主要性能指標如下表所示。項目性能指標限制膨脹率/%20℃水中7d≥0.05020℃轉(zhuǎn)空氣中21d≥0.-01060℃水中28d與3d的差值≥0.020水化熱降低率/%24h≥30.07d≤10(6)重混凝土的原材料應滿足下列要求:細骨料:鐵礦砂應當滿足《防輻射混凝土》(GB/T-34008-2017)及《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要求,宜采用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凈鐵礦砂,且顆粒級配符合II區(qū)中砂要求。具體如下表所示:項目指標表觀密度(kg/m3)≥3700泥塊含量/%≤0.5堅固性/%≤8氯離子含量/%≤0.02石粉含量/%MB值<1.4≤7.0MB值≥1.4≤3.0云母含量/%≤1.0壓碎值/%≤30放射性符合GB6566規(guī)定粗骨料:鐵礦石應當滿足《防輻射混凝土》(GB/T-34008-2017)及《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要求,宜采用二級或多級配骨料混配而成。具體要求如下表所示:項目指標表觀密度(kg/m3)≥3700泥塊含量/%≤0.5含泥量/%≤1.0針片狀顆粒含量/%≤15壓碎值/%≤12堅固性/%≤8氯離子含量/%≤0.02放射性符合GB6566規(guī)定1.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于試驗結(jié)果,綜合考量大體積混凝土的工作、力學與抗裂性能,大體積混凝土采用如下配合比。混凝土類型部位水泥粉煤灰砂石子水抗裂劑減水劑特殊混凝土墻、頂板2341178401000165299.5底板2341248401000160239.5鐵礦砂混凝土墻體23410416251996160299.51.4混凝土性能控制指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及耐久性指標測試項目計量單位性能指標入模坍落擴展度坍落度mm160~200擴展度550±50含氣量%≤560d立方體抗壓強度MPa38.3抗?jié)B等級/≥P61.5混凝土生產(chǎn)要求(1)開盤前應檢查砂、石的質(zhì)量情況,核實使用原材料與配合比通知單是否相符,數(shù)量是否足夠并有20%的富余量。(2)開盤前應準確測定粗、細骨料的含水率,并在試驗室采用現(xiàn)場原材料對混凝土配合比預先進行試拌,以驗證現(xiàn)場原材料的質(zhì)量穩(wěn)定性,根據(jù)實測含水率將混凝土理論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3)混凝土配料必須按試驗室通知單進行,并應有試驗人員值班,配料采用自動計量系統(tǒng)計量。(4)開盤前,應檢查拌和機、混凝土輸送泵及管道、澆筑等各工序設備的運轉(zhuǎn)情況。(5)開盤前要校核攪拌站計量設備及其他計量器具,并由試驗人員復核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如下表所示。原材料每盤稱量允許偏差序號原材料名稱允許偏差(%)1水泥、礦物摻合料、抗裂劑±12粗、細骨料±23外加劑、拌合用水±1(6)每盤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小于90s。對于重混凝土每盤增加30s攪拌時間。(7)開盤后應測定初始拌合的前2~3盤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含氣量(當需要時)、溫度等參數(shù),并目測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如不符合要求,應立即分析情況處理,直至拌合物性能符合要求方能持續(xù)生產(chǎn),生產(chǎn)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解決。(8)混凝土拌合過程中應持續(xù)監(jiān)測粗、細集料含水率的變化,每工班至少測定一次,并依據(jù)測試結(jié)果及時調(diào)整用水量和粗、細集料用量。2混凝土運輸2.1場外運輸濟南魯冠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在市中區(qū)二環(huán)西路黨楊村附近,距離現(xiàn)場15km,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路線見圖2-1,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約需要時間40min。山東魯橋建材有限公司(西站)攪拌站位置在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qū)經(jīng)十西路3868,距離現(xiàn)場6km,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路線見圖2-2,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約需要時間20min。山東魯發(fā)混凝土有限公司在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附近,距離現(xiàn)場18km,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路線見圖2-3,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約需要時間40min。為保證混凝土運送途中盡量減少城市交通帶來的不利影響,應提前與交通管理部門協(xié)商,做好事前準備工作?;炷翑嚢枵矩撠熍c城管、環(huán)衛(wèi)、交通等政府部門溝通協(xié)調(diào),保證混凝土運輸過程暢通。圖2-1場外運輸車路線圖圖2-2場外運輸車路線圖圖2-3場外運輸車路線圖2.2場內(nèi)運輸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從2#大門進入,在完成質(zhì)子區(qū)澆筑后從場內(nèi)逆時針通行,從1#大門出去,不影響后續(xù)澆筑車輛通行。具體線路圖見圖2-4。為了滿足地磅的使用,所有罐車施工完畢后,均再繞場一次,進行過磅。圖2-4場內(nèi)運輸車路線圖2.3運輸規(guī)定(1)接料前,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應排凈罐內(nèi)積水;(2)在運輸途中及等候卸料時,應保持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罐體正常轉(zhuǎn)速,不得停轉(zhuǎn);(3)卸料前,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罐體宜快速旋轉(zhuǎn)攪拌20s以上后再卸料。(4)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時,施工現(xiàn)場車輛出入口處應設置交通安全指揮人員,施工現(xiàn)場道路應順暢,有條件時宜設置循環(huán)車道;危險區(qū)域應設警戒標志;夜間施工時,應有良好的照明。(5)混凝土運輸、輸送、澆筑過程中嚴禁加水;混凝土運輸、輸送、澆筑過程中散落的混凝土嚴禁用于結(jié)構(gòu)澆筑。(6)混凝土運輸應采用混凝土攪拌車,攪拌車的攪拌罐應有保溫或隔熱措施。運輸+等待時間不宜大于90min,坍落度損失應控制在允許值內(nèi),以保證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及其灌注的連續(xù)性。(7)澆筑前應根據(jù)澆筑方量合理安排施工組織,注意區(qū)分澆筑體凝結(jié)時間與室內(nèi)標準條件下的凝結(jié)時間差異,以保證施工連續(xù)性,避免冷縫。3混凝土澆筑3.1混凝土泵送(1)混凝土泵的選型根據(jù)本工程的特點:混凝土澆筑量大,澆筑質(zhì)量要求高,且不允許出現(xiàn)冷縫、裂縫等,確定采用汽車泵進行現(xiàn)場泵送?;炷帘密囋O置處,應場地平整堅實,道路暢通,供料方便,距離澆筑地點近,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設施和供水、供電方便,不影響施工道路的通暢。(2)泵送場地選擇類型汽車泵布置圖第1次澆筑第2次澆筑第3次澆筑第4次澆筑第5次澆筑第6次澆筑第7次澆筑第8次澆筑第9次澆筑第10次澆筑第11次澆筑第12次澆筑第13次澆筑第14次澆筑3.2混凝土澆筑措施(1)底板①按規(guī)范的檢測頻率進行坍落度測定、制作混凝土試塊,并觀察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才能使用?;炷翝仓肽L涠纫丝刂圃?60~200mm,含氣量宜控制在≤5%。②混凝土拌合物應分層澆筑,單層澆筑厚度<50cm,分層間隔澆筑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底板宜采用推移式澆筑法,澆筑時宜由底板一側(cè)向另一側(cè)澆筑,逐漸推進。見圖3-1。圖3-1澆筑示意圖③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大于2m時,采用溜管進行輔助,避免混凝土離析。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并嚴禁用振動棒分攤混凝土。④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避免踩踏預埋件、定位筋等部位,防止受力鋼筋、定位筋、預埋件等位移和變形,并及時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⑤便于控制頂板面層標高和坡面平整度,采用標高控制條進行控制。在澆筑混凝土前,復核標高控制條的標高,確認無誤后進行澆筑。標高控制條在混凝土平倉后取出,并立即逐條收面平整。⑥混凝土澆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和終凝前分別對混凝土裸露表面進行抹面處理。(2)墻體及頂板①墻體與頂板混凝土澆筑入模坍落度宜控制在160~200mm,含氣量宜控制在≤5%。②為減小已澆筑混凝土對新澆筑混凝土收縮的約束,利用混凝土“干縮濕脹”的特性,在上部分側(cè)墻及頂板混凝土澆筑前,對已澆筑的下部混凝土上表面至少提前24h采用清水浸泡處理,使混凝土充分吸水濕脹,從而達到減小對新澆筑混凝土收縮約束的目的。③墻體按每層300mm厚分層澆筑,澆筑時應實時提升串筒,以保持下灰高度不超過2m。④頂板混凝土縱向澆筑順序與底板墻身相同,頂板混凝土橫向澆筑順序為先將剩余墻身澆筑完成,之后按每層300mm厚分層澆筑。⑤選擇在兩種混凝土交界處布置快易收口網(wǎng),同時澆筑。重混凝土先澆筑,永遠比特殊混凝土高。以免特殊混凝土流入重混凝土區(qū)域,影響整體防輻射性能。3.3混凝土分段分層澆筑(1)第一次澆筑圖3-2第一次澆筑位置示意圖底板澆筑第一次施工由-12.03m澆筑至-10.53m處,澆筑三個旋轉(zhuǎn)治療倉。此次澆筑混凝土量約為1235m3,預計用兩臺泵車澆筑,每臺車每小時澆筑50m3,耗時12小時澆筑完成。具體位置見圖3-2。為保證澆筑質(zhì)量,底板采用推移式澆筑法,首先一臺泵車從旋轉(zhuǎn)治療倉南側(cè)往北澆筑,同時一臺泵車從北側(cè)往南澆筑,見圖3-3。第一次澆筑底板時須澆筑導墻,導墻上返300mm,寬度為墻厚一半,居中設置,位置見圖3-4。導墻上居中設置400mm,4mm厚止水鋼板,導墻形狀見圖3-5。 圖3-3第一次澆筑方向示意圖 圖3-4第一次澆筑導墻圖3-5底板導墻留置示意圖第一次澆筑BIM模型圖見圖3-6。圖3-6第一次澆筑BIM模型圖(2)第二次澆筑第二次澆筑完成-10.6m至-9.1m的回旋加速器區(qū)域施工,澆筑位置示意圖見圖3-7?;炷量偡搅?75m3,一輛泵車澆筑就滿足要求。見圖3-8。圖3-7第二次澆筑示意圖圖3-8第二次澆筑BIM模型圖(3)第三次澆筑第三次澆筑由-10.53m至標高-6.7m處。包括束流通道和西側(cè)、南側(cè)迷道的底板,旋轉(zhuǎn)治療倉四周的折板,重混凝土墻,見下圖3-9。圖3-9第三次澆筑示意圖底板特殊混凝土方量為3453m3,重混凝土方量為268m3。此次重混凝土澆筑標高為-10.53m~-6.7m處,重混凝土和特殊混凝土同時澆筑,在豎向分隔處增加快易收口網(wǎng),兩邊澆筑速度一致,保證混凝土的勻質(zhì)性,同時重混凝土澆筑高度略微高于特殊混凝土,確保特殊混凝土不致于流入重混凝土內(nèi)。預計使用4臺混凝土泵車,澆筑20小時。BIM施工模擬圖見圖3-10。澆筑時由南北分別往中間澆筑,注意束流通道處澆筑質(zhì)量的控制,要嚴格控制束流通道尺寸,位置,平整度。澆筑順序見圖3-11。圖3-10第三次澆筑BIM模型圖圖3-11第三次澆筑布置圖(4)第四次澆筑第四次澆筑完成每個治療倉PZ柱的施工,同時完成在-6.7m標高處PZ柱上方的460mm懸挑板的施工。澆筑示意圖見圖3-12,BIM施工模擬圖見圖3-13。此次澆筑特殊混凝土74m3,選用一臺混凝土泵車澆筑。圖3-12第三次澆筑布置圖圖3-13BIM施工模擬圖(5)第五次澆筑第五次~第七次澆筑混凝土墻,澆筑由標高-6.7m澆筑至-4.2m~-3.15m不等,根據(jù)墻上頂板板底標高確定。這次澆筑包括所有-6.7m標高處的墻,包括迷道處的墻、各個治療倉的重混凝土分隔墻等等。其中重混凝土墻澆筑至標高-3.8m。澆筑墻體示意圖見圖3-14,澆筑墻體見圖3-15,澆筑墻頂標高見圖3-16。圖3-14澆筑位置示意圖圖3-15澆筑墻體示意圖圖3-16澆筑墻體標高示意圖因為這次澆筑墻體較多,因此分為三次進行澆筑。每次澆筑間隔時間為兩天。墻體分批次澆筑示意圖見圖3-17。圖3-17墻體分次澆筑示意圖第五次澆筑①、②號墻;特殊混凝土647m3,選用兩臺混凝土泵車澆筑。第五次澆筑BIM模型圖見圖3-18。圖3-18第五次澆筑BIM模型圖(6)第六次澆筑第六次澆筑③、④、⑤號墻;特殊混凝土618m3,重混凝土284m3,選用兩臺混凝土泵車澆筑。第六次澆筑BIM模型圖見圖3-19。圖3-19第六次澆筑BIM模型圖(7)第七次澆筑第七次澆筑⑥、⑦、⑧號墻。特殊混凝土600m3,選用兩臺混凝土泵車澆筑。第七次澆筑BIM模型圖見圖3-20。圖3-20第七次澆筑BIM模型圖(8)第八次澆筑頂板澆筑分為地下一層頂板澆筑和一層頂板澆筑。地下一層頂板澆筑時間在墻體澆筑之后,頂板標高為-4.2~-1.6、-3.7~-1.6、-3.8~-1.5、-3.8~-1.3,-3.7~-0.7、-3.15~-0.7、-3.8~-0.1、-4.2~-0.1、-4.2~0.3等。頂板板頂標高圖見圖3-21,頂板板厚見圖3-22,頂板位置示意圖見圖3-23。圖3-23頂板澆筑位置示意圖圖3-21板頂標高示意圖 圖3-22頂板板厚示意圖第八次澆筑頂板除了東南側(cè)板厚3.7m、4.1m、4.5m部位,其他部位頂板均一次澆筑完成,而板厚3.7m、4.1m、4.5m部位澆筑至標高-1.6m,具體標高見圖3-24。此次澆筑特殊混凝土方量為3704m3,重混凝土墻方量146m3,和之前澆筑措施一致。使用四臺混凝土泵車,澆筑20小時完成,由于標高復雜多樣,澆筑時注意控制標高。這次澆筑施工時將面臨-2.6m處的懸挑板施工,與頂板一起澆筑。第八次澆筑BIM模型圖見圖3-25。圖3-24第八次澆筑標高示意圖圖3-25第八次澆筑BIM模型圖(9)第九次澆筑第九次澆筑完成地下一層頂板澆筑,澆筑至標高0.3m處,同時將一層的墻體由-1.6m澆筑至0.3m處,包括重混凝土墻。特殊混凝土方量為1065m3,重混凝土方量為115m3。具體部位見圖3-26。預計使用兩臺混凝土泵車。頂板內(nèi)機電管線和鋼筋密集,澆筑時注意避讓機電管線。圖3-26第九次澆筑部位BIM模型圖見圖3-27。圖3-27第九次澆筑BIM模型圖(10)第十次澆筑因為回旋加速器吊裝封堵口位置和旋轉(zhuǎn)治療倉標高有差異,考慮到重混凝土墻頂標高在1.47m,因此第十次澆筑整體由標高0.3m澆筑至標高1.47m。此次澆筑將完成本工程所有重混凝土澆筑,特殊混凝土方量為387m3,重混凝土方量為72m3。預計使用兩臺泵車。具體部位見圖3-28。BIM圖見圖3-29。圖3-28第十次澆筑示意圖3-29第十次澆筑BIM圖(11)第十一次澆筑考慮回旋加速器區(qū)域頂板標高為2.3m,第十一次澆筑選擇由標高1.47m澆筑至標高2.3m。此時回旋加速器區(qū)域頂板澆筑完畢,其中特殊混凝土方量為447m3,使用一臺泵車,澆筑8小時完成。墻體位置見圖3-30,BIM模型圖見圖3-31。圖3-30第十一次澆筑位置示意圖圖3-31第十一次澆筑BIM模型圖(12)第十二次澆筑第十二次澆筑標高為2.3m~3.77m,此次澆筑高度為1470mm,混凝土方量為741m3,使用2臺混凝土泵車澆筑。第十二次澆筑BIM圖見3-33。圖3-32第十二次澆筑位置示意圖圖3-33第十二次澆筑BIM模型圖(13)第十三次澆筑第十三次澆筑到頂,標高由3.77m~5m,此次澆筑高度為1730mm,混凝土方量為792m3,使用2臺混凝土泵車澆筑。第十三次澆筑BIM圖見3-35。圖3-34第十三次澆筑位置示意圖圖3-35第十三次澆筑BIM模型圖(14)第十四次澆筑此次澆筑由標高5m至標高6.5m,主要是吊裝口四周圍護結(jié)構(gòu),混凝土方量為67m3,使用1臺混凝土泵車澆筑。同時將質(zhì)子維護樓結(jié)構(gòu)框架柱、梁及板澆筑完畢,連成整體。圖3-36第十四次澆筑BIM模型圖3.4施工縫設計及處理(1)水平施工縫圖3-34底板與墻體水平施工縫布置示意圖本工程為了防輻射,水平施工縫采用企口縫。施工縫凸起200mm,留置高度為墻厚的一半,兩側(cè)采用模板對拉螺桿加固。水平施工縫設置原則為板凸墻凹,即板凸200mm伸入到墻內(nèi)。圖3-35底板與墻體水平施工縫示意圖水平施工縫處須多澆筑1~2cm混凝土,砼初凝后、終凝前鑿毛,清除表面碎片、松散顆粒和浮漿,在澆上層砼時,對接縫處下層砼表面要浸潤達到飽和,然后用壓縮空氣將雜物、余水徹底清除干凈。(2)豎向施工縫為保證大體積砼施工質(zhì)量,減少水化熱引起的溫度裂縫,本工程盡可能避免設置豎向施工縫。因此豎向施工縫僅留設在一次澆筑時的高低差部位。圖3-36豎向施工縫布置示意圖在豎向施工縫處采用細鐵絲網(wǎng)片(8000目/m2)臨時封堵豎縫。在砼澆筑過程中允許少量水泥漿外漏,待砼初凝后,終凝前用不小于10Mpa壓力水沖刷施工縫表面,清除浮漿、松散碎片,露出石子,同時將細鐵絲網(wǎng)片拆除,使得表面粗糙且干凈、凹凸不平,新舊砼粘結(jié)力強,有效保證砼墻體的整體性。圖3-37豎向施工縫示意圖4混凝土振搗4.1底板振搗規(guī)定(1)宜使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插入間距不應大于振搗棒振動作用半徑的一倍,插入深度為穿透澆筑厚度至下層拌合物約50mm處,與側(cè)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振動器的移位間距,應以使振動器能覆蓋已振實部分100mm左右為宜。根據(jù)拌合物坍落度和振搗部位等不同情況,振搗時間宜控制在10s~30s內(nèi),做到快插慢拔,應避免漏振、過振。(2)應加強對倒角結(jié)構(gòu)部位的振搗,延長振搗時間至30s左右,同時徐徐拔出振搗棒,拔到一半停留幾秒,將氣泡引出,再繼續(xù)拔出振搗棒,以保證拆模后的混凝土的外觀。隨著混凝土澆筑工作向前推進,振搗也相應跟上,以確?;炷恋馁|(zhì)量。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在冒出氣泡,表面呈現(xiàn)平坦、泛漿。(3)混凝土振搗時,振動棒不得碰撞模板,不得卡住鋼筋進行振搗,更不得碰撞機電管線,同時注意避開溫控監(jiān)測元件。(4)管線和鋼筋密集處使用小型振動棒振搗,確?;炷撩軐?。4.1墻體及頂板振搗規(guī)定(1)墻體振搗時,可先在厚度中心振搗攤平混凝土后再振搗墻身四周,之后緩慢拔出振搗棒,有利于提升外觀質(zhì)量。(2)側(cè)墻及頂板澆筑振搗其余工藝要點與底板類同。5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按施工技術(shù)方案及時采取有效的養(yǎng)護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墻體結(jié)構(gòu)混凝土模板工藝、拆模時間及拆模后的養(yǎng)護:厚度<1m的墻,拆模時間根據(jù)溫度歷程監(jiān)測結(jié)果確定,通常情況下,應在溫峰過后24h內(nèi)拆除模板(此時混凝土強度可滿足承載力要求),拆模后立即貼保溫、保濕養(yǎng)護布(如圖5-1、5-2所示,控制散熱系數(shù)≤120kJ/(m2·d·℃),可使得結(jié)構(gòu)溫降速率≤2℃/d,實現(xiàn)可調(diào)可控的保溫保濕效果,并預防大風、降水等天氣驟變因素的影響,有效解決施工帶模養(yǎng)護時間與工期進度要求之間的矛盾。);厚度≥1m的墻體采用木模板,模板厚度不低于3cm,拆模時間根據(jù)實際監(jiān)測結(jié)果,選擇內(nèi)外溫差≤15°C且白天溫度較高時間段拆模,一般不超過7d,拆模后立即貼保溫、保濕養(yǎng)護布。頂板可采用木模板,厚度不做要求,拆模時間以頂板混凝土強度控制,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強度應≥24MPa或?qū)嶓w回彈推定值≥30MPa。 圖5-1外貼覆養(yǎng)護材料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2外貼覆養(yǎng)護材料工程使用示范(2)板式結(jié)構(gòu)(含大體積側(cè)墻頂部)混凝土養(yǎng)護:澆筑完成后頂面開始第一次收漿抹面并覆蓋塑料薄膜,薄膜上面噴霧保持濕潤狀態(tài),等待6~8h時進行第二次收漿抹面,然后繼續(xù)用塑料薄膜覆蓋并噴霧保持濕潤狀態(tài),混凝土初凝后進行第三次收漿抹面濕潤后并覆蓋塑料薄膜,且期間持續(xù)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狀態(tài)。溫峰后頂面接著覆蓋不低于3cm棉被覆蓋保溫(覆蓋前保持混凝土濕潤狀態(tài)),棉被頂面覆蓋防雨布。尤其加強對邊、棱角部位的保濕、保溫處理,混凝土在養(yǎng)護期間應防風、防失水。整體養(yǎng)護為(收漿抹面+潤濕+覆蓋薄膜+覆蓋棉被+防雨布)。圖5-3板類結(jié)構(gòu)養(yǎng)護工藝6冬季施工措施(1)當室外日均氣溫連續(xù)5d穩(wěn)定低于5℃即進入冬季施工,當室外日均氣溫連續(xù)5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2)混凝土原材料加熱宜采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對骨料進行加熱。水加熱的最高溫度應小于60℃,骨料加熱的最高溫度應小于40℃.(3)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為90s,對于重混凝土要延長30s。(4)冬期攪拌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骨料應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及其他易凍裂物質(zhì),混凝土攪拌時間應比常溫時延長50%。(5)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6)混凝土分層澆筑時,已澆筑層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溫度不應低于2℃。(7)混凝土澆筑后應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對裸露表面覆蓋并保溫。對邊、棱角部位的保溫層厚度應增大到面部位的2倍~3倍?;炷猎陴B(yǎng)護期間應防風、防失水。(8)不得采用澆水自然養(yǎng)護方法,混凝土受凍前的強度宜不低于20MPa,應不低于16MPa。(9)冬期施工應加強對室外氣溫、混凝土原材料溫度及入模溫度的測試,測溫項目與頻次應符合下表所示。施工期間的測溫項目與頻次測溫項目頻次室外氣溫測量最高、最低氣溫環(huán)境溫度每晝夜不少于4次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huán)境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