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詩三首》(同步訓練)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2024-2025學年_第1頁
《12 古詩三首》(同步訓練)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2024-2025學年_第2頁
《12 古詩三首》(同步訓練)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2024-2025學年_第3頁
《12 古詩三首》(同步訓練)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2024-2025學年_第4頁
《12 古詩三首》(同步訓練)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2024-2025學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古詩三首》同步訓練(答案在后面)一、基礎知識與積累(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下列關于《鹿柴》這首詩的作者,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代詩人王維所作B.詩中描繪了一幅深秋的鹿柴景象C.該詩被譽為“詩中有畫”D.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2、《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中,下列哪句詩描繪了瀑布的壯觀景象?()A.一道殘陽鋪水中B.飛流直下三千尺C.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D.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下列關于《登鸛雀樓》這首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B.詩中描繪了鸛雀樓的高聳和遠處的山川景色。C.詩的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想要遠觀山川景色的愿望。D.這首詩的韻腳是“ou”,屬于古體詩的范疇。4、下列關于《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B.詩中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以及詩人對美景的贊嘆。C.詩的結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D.這首詩的韻腳是“an”,屬于古體詩的范疇。5、下列詩句中,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是:A.《登鸛雀樓》B.《望廬山瀑布》C.《靜夜思》D.《江雪》6、以下關于《登鸛雀樓》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詩中描繪了登高遠眺的景象B.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壯麗山河的熱愛C.詩中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追求D.詩中出現(xiàn)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二、閱讀理解(30分)閱讀文章:《12古詩三首》《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锻麖]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督^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閱讀理解:一、閱讀《登鸛雀樓》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詩人王之渙在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詩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詩人描繪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闊景象。“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對遠大目標的追求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主題是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自己追求更高境界的決心和抱負。二、閱讀《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李白在詩中如何描繪瀑布的景象?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李白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景象。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和驚嘆之情。三、閱讀《絕句》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杜甫在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詩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杜甫描繪了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西嶺千秋雪、東吳萬里船等景物。詩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景色的喜愛和感慨時光流逝的情感。三、寫作題(34分)題目要求:請根據(jù)《古詩三首》中的任意一首,寫一篇短文,描述你想象中詩人寫作這首詩時的情景。你的文章應包括以下內容: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例如:時間、地點、天氣等)。詩人的外貌和心情。你認為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靈感來源是什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或思想?你的作文應該不少于300字,并且要體現(xiàn)出對古詩的理解和個人的想象力。《12古詩三首》同步訓練及答案解析一、基礎知識與積累(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下列關于《鹿柴》這首詩的作者,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代詩人王維所作B.詩中描繪了一幅深秋的鹿柴景象C.該詩被譽為“詩中有畫”D.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答案:B解析:《鹿柴》這首詩描繪的是初秋時節(jié)的鹿柴景象,而非深秋。其他選項關于作者和詩歌內容的描述都是正確的。2、《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中,下列哪句詩描繪了瀑布的壯觀景象?()A.一道殘陽鋪水中B.飛流直下三千尺C.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D.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答案:B解析:《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詩描繪了瀑布從高處傾瀉而下的壯觀景象。其他選項中的詩句分別出自其他詩篇。3、下列關于《登鸛雀樓》這首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B.詩中描繪了鸛雀樓的高聳和遠處的山川景色。C.詩的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想要遠觀山川景色的愿望。D.這首詩的韻腳是“ou”,屬于古體詩的范疇。答案:D解析:選項D中的描述不正確。《登鸛雀樓》的韻腳是“iu”,屬于近體詩的范疇。其他選項均正確描述了《登鸛雀樓》這首詩的相關信息。4、下列關于《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B.詩中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以及詩人對美景的贊嘆。C.詩的結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D.這首詩的韻腳是“an”,屬于古體詩的范疇。答案:C解析:選項C中的描述正確?!锻麖]山瀑布》的結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瀑布的壯觀景象。其他選項中,A項描述了作者,B項描述了內容,D項描述了韻腳和詩體,但只有C項正確描述了修辭手法。5、下列詩句中,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是:A.《登鸛雀樓》B.《望廬山瀑布》C.《靜夜思》D.《江雪》答案:A解析:王之渙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其代表作《登鸛雀樓》中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名句,因此A選項正確。6、以下關于《登鸛雀樓》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詩中描繪了登高遠眺的景象B.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壯麗山河的熱愛C.詩中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追求D.詩中出現(xiàn)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答案:C解析:《登鸛雀樓》通過描繪登高遠眺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壯麗山河的熱愛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其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更是成為千古名句。選項C中的“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追求”與詩歌主題不符,因此為錯誤描述。二、閱讀理解(30分)閱讀文章:《12古詩三首》《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督^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閱讀理解:一、閱讀《登鸛雀樓》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詩人王之渙在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詩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答案:詩人描繪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闊景象?!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對遠大目標的追求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主題是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自己追求更高境界的決心和抱負。二、閱讀《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李白在詩中如何描繪瀑布的景象?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答案:李白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景象。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和驚嘆之情。三、閱讀《絕句》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杜甫在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詩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答案:杜甫描繪了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西嶺千秋雪、東吳萬里船等景物。詩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景色的喜愛和感慨時光流逝的情感。三、寫作題(34分)題目要求:請根據(jù)《古詩三首》中的任意一首,寫一篇短文,描述你想象中詩人寫作這首詩時的情景。你的文章應包括以下內容: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例如:時間、地點、天氣等)。詩人的外貌和心情。你認為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靈感來源是什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或思想?你的作文應該不少于300字,并且要體現(xiàn)出對古詩的理解和個人的想象力。寫作示例:《獨坐幽篁里——王維的心境之旅》在唐朝的一個黃昏,夕陽將最后的余暉灑落在終南山腳下的一片竹林上。這片竹林是如此的寧靜與深邃,仿佛與世隔絕,只有幾聲鳥鳴偶爾打破這份寂靜。這里是王維晚年隱居的地方,也是他心靈的避風港。此時的王維,身著一襲素色長袍,面容清瘦而安詳,眼神中透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淡泊。他的頭發(fā)微微有些花白,但那雙眼睛卻依舊明亮,仿佛能看穿世間萬物的本質。他靜靜地坐在竹林深處的一塊石頭上,周圍環(huán)繞著翠綠的竹子,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如同大自然奏響的樂章。王維之所以選擇在這里寫下《竹里館》,是因為這里的寧靜讓他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在這喧囂的世界里,他渴望一處可以讓自己心靈棲息的地方。竹林為他提供了這樣的環(huán)境,它不僅是物理上的庇護所,更是精神上的歸宿。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王維便感到自己與天地融為一體,所有的煩惱和憂慮都隨風而去。靈感對于王維來說,往往來自于他對自然的深刻感悟。他認為,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它教會了人們如何生活,如何面對人生的起伏。在這個夜晚,當月光透過竹葉灑在他的身上,王維突然間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他意識到,人不應該被世俗的名利所束縛,而應該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平靜。這種想法成為了《竹里館》的核心思想,也反映了王維一生所追求的生活哲學。這首詩短短二十個字,卻蘊含著無盡的情感和智慧?!蔼氉捏蚶铮瑥椙購烷L嘯”,描繪了一個孤獨而又充滿詩意的畫面;“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則表達了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望。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王維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傊吨窭镳^》不僅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更是一次心靈的旅程。它帶領我們走進了王維的內心世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詩人是如何用文字去捕捉瞬間的美好,又是如何在自然中尋找自我。這正是中國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遠離塵囂,回歸自然,享受那份難得的寧靜與自由。解析:這篇作文嚴格按照題目要求展開,首先描述了王維寫作《竹里館》時可能身處的具體環(huán)境,包括時間(黃昏)、地點(終南山下的竹林)、天氣(有夕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