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精)_第1頁
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精)_第2頁
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精)_第3頁
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精)_第4頁
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地球的衛(wèi)星(wèixīng)——月球共四十三頁共四十三頁遙望(yáowànɡ)月球走近月球(yuèqiú)了解月球思考月球共四十三頁月球概況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wèixīng),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與人類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只反射太陽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組成的荒漠.還有許多由于太空物體高速撞擊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隕石坑.月球上沒有供人類呼吸的空氣。共四十三頁遙望月球你聽到過哪些關(guān)于(guānyú)月球的傳說?學到過哪些關(guān)于(guānyú)月球的詩詞?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天狗吞月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共四十三頁地球的衛(wèi)星(wèixīng)——月球共四十三頁人類(rénlèi)與月球

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引起無窮遐想,幻想有朝一日飛上月宮。古人(gǔrén)用石頭、木炭等來作觀月記錄。

直到1959年以前,人類對月球還只能用裸眼和望遠鏡進行觀察。

共四十三頁走近月球大家(dàjiā)知道人類在探月之路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嗎?共四十三頁1610年,意大利的科學家伽俐略發(fā)明了天文望遠鏡,首次用天文望遠鏡觀察了月球。走近月球共四十三頁哈勃望遠鏡書本(shūběn)66頁資料庫——天文望遠鏡1990年4月24日發(fā)射的,設(shè)置(shèzhì)在地球軌道上的,通光口徑2.4m的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共四十三頁無人月球(yuèqiú)探測飛行器1959年至1976年,美國和前蘇聯(lián)先后向月球發(fā)射了80多個(duōɡè)月球探測器,其中有45個取得成功。底圖:登月小艇登陸月球共四十三頁1959年9月,前蘇聯(lián)科學家利用(lìyòng)無人駕駛的火箭,飛過月球的背面,對它進行拍照,使人們了解了月球的全貌。走近月球共四十三頁走近月球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fēichuán)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月球,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共四十三頁美國宇航員奧爾德林站在

插在月球(yuèqiú)表面的美國國旗旁留影。個人的一小步(xiǎobù),人類的一大步。共四十三頁明朝有位叫萬戶的官員,他試圖用火箭作空中飛行,他坐在帶有兩只大風箏的木質(zhì)“飛船”里,飛船的周圍綁上47支“飛龍”火箭,他打算等火箭升空后就用風箏飛行。雖然最終失敗,但他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中國(zhōnɡɡuó)的飛天探月之旅走近月球你知道我國為實現(xiàn)飛天夢想(mèngxiǎng)做了哪些努力嗎?共四十三頁中國古代的火箭技術(shù)

南宋時期,人們利用火藥燃燒進行噴氣推進的方式制作的爆竹和煙火,已接近火箭制造的原理。而唐末宋初至明朝初期,火箭還只是作為燃燒物,其結(jié)構(gòu)多是在火藥筒上捆一根細竹桿,這叫“起火”,如在“起火”前端加一個箭頭,尾端裝上箭羽,就是“火箭”了。共四十三頁走近月球2003年10月,“神舟”五號(wǔhào)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中國為登月走出了第一步。

共四十三頁走近月球2004年,我國正式(zhèngshì)啟動月球探測的“嫦娥工程”。工程共分“繞”、“落”、“回”三個階段。這標志著中國為探索月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共四十三頁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yīhào)”人造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共四十三頁2010年10月1日18時,“嫦娥(chánɡé)二號”成功發(fā)射。共四十三頁月了解月球月球(yuèqiú)概況同學們你已經(jīng)知道月球的哪些(nǎxiē)知識?共四十三頁考驗(kǎoyàn)1:都能答出來嗎?月球是地球的___星?31月球本身會發(fā)光嗎?2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____?33月球的質(zhì)量是地球的__?4地月之間平均距離是___?35月球的體積是地球的__?6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_?37共四十三頁從地球到月球光需1.3秒飛機(fēijī)需16天高速(ɡāosù)列車需80天人跑需11年共四十三頁月球體積(tǐjī)為地球的1/49月球地球太陽(tàiyáng)共四十三頁為何(wèihé)月球體積比太陽小得多,但看起來卻大小相似呢?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比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小得多。月地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400。共四十三頁月球地球月面景觀(jǐnɡɡuān)與地球有什么不同?了解月球在地球上看月球在月球上看地球在地球上看月球在月球上看地球月球地球共四十三頁月陸月球本身不發(fā)光,只反射太陽光。我們把月球的表面稱作月面。肉眼所見月面上的明亮部分(bùfen)我們俗稱月陸。實際上是月面上的山脈高原地形。了解月球共四十三頁肉眼所見月面上的陰暗部分我們俗稱月海。實際上是月面上的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帶。月海的地勢一般(yībān)較低,個別最低的海甚至比周圍低6000米。月陸和月海平均高度差為2—3千米。了解月球月海共四十三頁月球基本數(shù)據(jù):與地球的平均(píngjūn)距離為38.4萬千米,直徑3476千米,表面積有3800萬平方千米,質(zhì)量為7350億噸。共四十三頁月球(yuèqiú)的小檔案月球圍繞隨太陽公轉(zhuǎn)的地球(dìqiú)一周的時間月球繞地球運動的真正周期共四十三頁地球的地形:主要有兩種,月海和環(huán)形山。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巖構(gòu)成(gòuchéng)的盆地,是無一滴水的“?!?;環(huán)形山為數(shù)眾多,直徑超過1千米的就有33000多個。共四十三頁月面月陸月海環(huán)行山共四十三頁環(huán)形山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環(huán)形山,即月坑。這是一種(yīzhǒnɡ)環(huán)形隆起的低洼地形。它是月面的顯著特征,幾乎布滿了整個月面。月球上直徑大于1千米的環(huán)形山多達33000多個。月球上的部分環(huán)形山,分別以中國古代科學家萬戶、張衡、祖沖之、郭守敬等命名。了解月球共四十三頁月球(yuèqiú)的年齡已經(jīng)知道月球的年齡和地球很近,約46億年。雖然地球年齡和月球相近,但月球卻不是由地球分裂出來的。因為從巖石礦物成分(chéngfèn)相比,并不一致。月球多的,地球反而少,月球少的,地球反而多。

月球是地球分裂出來的嗎?共四十三頁月谷共四十三頁月球環(huán)形山共四十三頁月面輻射(fúshè)紋共四十三頁環(huán)形山月球表面的一個環(huán)形山,其直徑大約在30km左右。它位于月球的背面,那里比我們(wǒmen)通常所看到的月球正面更加粗糙。這張照片是阿波羅11號飛船在1969年繞月飛行時所拍攝的。共四十三頁思考月球小明望著圍繞地球轉(zhuǎn)動的月球,不禁在日記上寫下了他的幻想:住在月球上多好,有藍天白云的時候可以去放風箏;晚上點上蠟燭,欣賞滿天閃爍的星星,有時還能看到流星劃過夜空。夏天可以在樹上抓知了,冬天可以堆雪人…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師,看到這篇日記,你能指出他的幻想哪些目前不能實現(xiàn)嗎?小明望著圍繞地球轉(zhuǎn)動的月球,不禁在日記上寫下了他的幻想:住在月球上多好,有藍天白云的時候可以去放風箏;晚上點上蠟燭,欣賞滿天閃爍的星星,有時還能看到流星劃過夜空。夏天可以在樹上抓知了,冬天可以堆雪人…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師,看到這篇日記,你能指出他的幻想哪些目前不能實現(xiàn)嗎?共四十三頁夜日真真假假(zhēnzhēnjiǎjiǎ)月球表面的晝夜(zhòuyè)溫差達300攝氏度在月球表面,宇航員能輕松跳過4米。圖中的宇航員能邊聽音樂邊看書2米4米思考月球根據(jù)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的探測器發(fā)回的信息,你認為在月球上的以下情況是真是假?并請說出理由。真真假共四十三頁思考月球

1978年,美國向中國贈送了一件特殊的禮物——一塊小指尖(zhǐjiān)大小的月球巖石樣品,只有1克的質(zhì)量。這是從月球表面帶回的。我們將這1克月球巖石切成大小相等的兩塊,一塊保存起來,一塊用來研究。閱讀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共四十三頁世界上已有960多人次進入過太空,楊利偉是第413位進入太空的人。目前,在太空運行的800多顆衛(wèi)星中,美國占了一半,中國只有34顆。中國導航定位系統(tǒng)絕大多數(shù)都是建立在美國的GPS系統(tǒng)之上,一旦美國關(guān)閉應(yīng)用,后果不堪設(shè)想。這一格局,我們正在努力改變。我們正自主(zìzhǔ)研發(fā)“北斗”導航系統(tǒng)。計劃2008年左右滿足中國及周邊地區(qū)用戶對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需求。共四十三頁內(nèi)容(nèiróng)總結(jié)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地球的衛(wèi)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