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在東西方文化溝通中起到橋梁作用的中世紀帝國是(C)A.羅馬帝國 B.西羅馬帝國C.阿拉伯帝國 D.查理曼帝國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國的古代獨創(chuàng)輾轉傳入西亞和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yī)學學問,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教文化,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建了文化溝通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qū)文化和經濟的發(fā)展。A、B、D項與題意不符,C項符合題意,故選C。2.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阿里巴巴以排名第23位居2024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上。該網站名稱出自哪個國家(地區(qū))的民間故事集(D)A.古代希臘 B.古代巴比倫C.古代印度 D.古代阿拉伯解析:本題通過現(xiàn)實熱點,考查學生對阿拉伯文化駕馭狀況?!鞍⒗锇桶汀背鲎园⒗耖g故事集《一千零一夜》。3.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哈里發(fā)建立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它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哈里發(fā)不僅獨攬國家的軍政大權,同時也是伊斯蘭教的最高領袖。這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實行(C)A.封建專制統(tǒng)治 B.奴隸主貴族統(tǒng)治C.政教合一的專制統(tǒng)治 D.資產階級統(tǒng)治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可知,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fā)既是帝國最高元首,又是全體穆斯林的宗教領袖,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實行政教合一的哈里發(fā)專制集權統(tǒng)治,故C符合題意。“封建專制統(tǒng)治”只涉及材料的部分含義,故A不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提到奴隸主貴族壓迫奴隸的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百Y產階級統(tǒng)治”是在近代歐洲興起,與阿拉伯帝國無關,題干也沒有提到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故選C。4.由劍橋高校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書,在大量西方同類專著中,結構清楚,考據嚴謹,文筆高雅,篇幅適中,已成為此領域備受推崇的權威著作之一。這部著作所描寫的斗爭雙方是(A)A.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B.亞歷山大帝國和拜占庭帝國C.西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D.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描述的是發(fā)生在公元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戰(zhàn)役,是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占庭帝國的攻城戰(zhàn),所以交戰(zhàn)雙方是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故選A。5.當帝國日漸遲暮時,世界正在發(fā)生變更。西歐出現(xiàn)了新的事物。從文化到科技,其經驗了一連串的變革,起先超越奧斯曼帝國。無論哪一方面,就連奧斯曼帝國從前引以為傲的軍事,也落入下風。材料主要表明(A)A.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是由封建的經濟基礎確定的B.奧斯曼帝國曾經軍事力氣強大C.西歐在文化和科技方面領先奧斯曼帝國D.奧斯曼帝國在與西方的較量中起先處于劣勢解析:從材料“西歐出現(xiàn)了新的事物。從文化到科技,其經驗了一連串的變革”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西歐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帶來了文化與科技領域的一系列的變革,最終領先了奧斯曼帝國,故A項正確;B、C、D項都不是強調的經濟領域里的變更,解除。6.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蘇丹,他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全部者。這說明(A)A.奧斯曼帝國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B.奧斯曼帝國的政策有利于加強中心集權C.奧斯曼帝國留意對人的思想限制D.蘇丹是土地的最高全部者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解析:據材料可知,蘇丹既是全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也是宗教領袖,說明奧斯曼帝國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故A項正確;B、C、D項都與材料的主旨意思不符,解除。7.7世紀末,初步統(tǒng)一了朝鮮半島,仿照中國建立中心集權國家的是(C)A.日本 B.波斯C.新羅 D.蒙古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7世紀末,新羅統(tǒng)一了朝鮮半島,仿照中國建立中心集權國家,故選C。8.笈多王朝時期國王賜給官吏、貴族、寺院的封地漸漸演化為世襲的私有領地,封建采邑制度至此形成。封地領有者往往將君主封賜的領地再分封賞賜給自己的臣屬。封地的層層再分封形成等級制的附庸臣屬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笈多王朝深受中國分封制度的影響B(tài).種姓制度是笈多王朝形成附庸臣屬關系的重要緣由C.采邑制度和由此形成的等級臣屬關系在人類歷史中具有肯定的普遍性D.采邑制度鞏固了笈多王朝的統(tǒng)治解析:解答本題須要結合所學學問進行分析。依據所學可知,采邑制度在古代中國、西歐和印度都出現(xiàn)過,說明在人類歷史中具有肯定的普遍性,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中國分封制度和種姓制度的相關內容,故A、B項錯誤;從材料無法看出采邑制度鞏固了笈多王朝的統(tǒng)治,故D項錯誤。9.日本學習唐制的改革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tǒng)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fā)展方向,有特別主動的意義。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C)A.貴族世襲制度B.城市自治機構C.中心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D.政教合一國家解析:依據題干“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結合所學可知,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廢除貴族世襲制,加強中心集權,故A不符合題意?!俺鞘凶灾螜C構”是中世紀后期歐洲出現(xiàn)的歷史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從646年起先,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心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心派官治理,故C符合題意?!罢毯弦粐摇笔侵腹糯⒗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12世紀晚期,源賴朝從朝廷取得“征夷大將軍”稱號,于鐮倉置幕府,武士貴族專權自此始,天皇形同虛設。這一事務在日本歷史上的影響是(C)A.大化改新取得成功 B.武士集團起先形成C.日本進入幕府統(tǒng)治時期 D.天皇大權獨攬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2世紀晚期,源賴朝從朝廷取得“征夷大將軍”稱號,于鐮倉置幕府,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tǒng)治時期,C項符合題意;“大化改新取得成功”是公元7世紀,A項不符合題意;“武士集團起先形成”是在日本大化改新之后,B項不符合題意;D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11.下列關于幕府政治的說法錯誤的是(D)A.是古代日本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B.武士與領主之間是宗族間主從關系C.屬于軍事政治統(tǒng)治D.幕府時代日本政治穩(wěn)定,國家統(tǒng)一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可知,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過幕府實行的軍事政治統(tǒng)治,是古代日本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武士與領主之間是宗族間主從關系,國家大權駕馭在武士階層手里,幕府統(tǒng)治后期,日本政治落后,國家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幕府統(tǒng)治出現(xiàn)危機,由此可知,A、B、C三項的說法都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幕府時代日本政治穩(wěn)定,國家統(tǒng)一”的說法錯誤,因為幕府統(tǒng)治時期,形成武士道精神,國家政局動蕩,故D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2.朝鮮王朝有各種考試時間不確定的科舉考試,又稱“別試”。具有代表性的別試,朝鮮國王也會親臨考場,其中聞名的有以成均館的儒生為考試對象的“謁圣試”等。材料說明(A)A.儒家思想對高麗王朝影響深遠B.高麗王朝科舉考試和中國完全一樣C.科舉考試具有公允公正的特點D.科舉考試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解析:從材料“具有代表性的別試,朝鮮國王也會親臨考場,其中聞名的有以成均館的儒生為考試對象的‘謁圣試’等”很簡單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對高麗王朝選官制度的影響,故A項正確;B項說法肯定化;C項說的是科舉考試的特點,D項說的是影響,均與材料主旨不符,解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6分,第14題26分,共52分)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歷經十年征戰(zhàn),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空前浩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亞非歐三洲,這個帝國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材料二: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的長期動亂中,很多希臘羅馬古典作品毀壞流失,一部分通過拜占庭帝國流傳到阿拉伯帝國。阿拉伯的學者不但仔細探討,還把很多古代作品,如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譯成阿拉伯文。很多希臘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廣為傳播,對以后西歐文藝復興產生了很大影響。(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14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說阿拉伯人在傳播東西方文化方面的重大貢獻。(12分)解析:(1)依據材料一“歷經十年征戰(zhàn),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空前浩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亞非歐三洲,這個帝國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多數財寶;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2)依據材料二“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的長期動亂中,很多希臘羅馬古典作品毀壞流失,一部分通過拜占庭帝國流傳到阿拉伯帝國。阿拉伯的學者不但仔細探討,還把很多古代作品,如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譯成阿拉伯文。很多希臘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廣為傳播,對以后西歐文藝復興產生了很大影響”,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阿拉伯人在傳播東西方文化方面的重大貢獻體現(xiàn)在保存并傳播古希臘羅馬文化;將中國的四大獨創(chuàng)傳入西方;把阿拉伯的數字和天文學學問傳入中國。答案:(1)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多數財寶;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2)貢獻:保存并傳播古希臘羅馬文化;將中國的四大獨創(chuàng)傳入西方;把阿拉伯的數字和天文學學問傳入中國。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賀正禮畢,即宣革新之詔曰:其一曰,罷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到處屯倉,及別臣、連、伴造、國造、村首全部部曲之民,到處屯倉。仍賜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賜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盡其治,則民賴之。故重其祿,所以為民也。其三曰,初造戶籍,計賬,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戶為里,每里置長一人,掌按檢戶口,課殖農桑,禁察非違,催驅賦役。若山谷阻險,地遠人稀之處,隨意量置。凡田長三十步、廣而二十步為段,十段為町。段租稻兩束兩把,町租稻二十二束……——《日本大化改新詔》材料二:事實證明,大化改新沒有讓日本變成中國,明治維新沒有讓日本變成歐洲,該學的一樣也不少,該保留的一樣也沒少保留,日本還是日本,日本還因此跳了龍門?!赌鶚勁c文化進步》(1)依據材料一,概括日本向唐朝學習的主要措施。(12分)(2)依據材料二,分析日本學習外來文化的特點。由此可得出怎樣的相識?(14分)解析:(1)措施:從材料一“罷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班田收授之法”“段租稻兩束兩把,町租稻二十二束”可看出大化改新中推行的變更官員職能和土地賦稅等方面的措施,進而可得出日本向唐朝學習的主要措施。(2)特點:從材料二“大化改新沒有讓日本變成中國,明治維新沒有讓日本變成歐洲,該學的一樣也不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