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高中語文必修2-人教版-2024-2025學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9/01/wKhkGWdPZY-AKKOVAAHdBQATMIk108.jpg)
![《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高中語文必修2-人教版-2024-2025學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9/01/wKhkGWdPZY-AKKOVAAHdBQATMIk1082.jpg)
![《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高中語文必修2-人教版-2024-2025學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9/01/wKhkGWdPZY-AKKOVAAHdBQATMIk1083.jpg)
![《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高中語文必修2-人教版-2024-2025學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9/01/wKhkGWdPZY-AKKOVAAHdBQATMIk1084.jpg)
![《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高中語文必修2-人教版-2024-2025學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9/01/wKhkGWdPZY-AKKOVAAHdBQATMIk10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試卷(答案在后面)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8分)文章標題:《春之聲》在一個寂靜的冬日午后,我獨自漫步在林間小道上。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斑駁地灑在地面上,仿佛在編織一幅溫暖的畫卷。四周靜謐無聲,只有偶爾傳來的鳥鳴和遠處潺潺的溪水聲,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我沿著小路走去,不久便來到了一片開闊地。那里有一座古老的石橋,橫跨在清澈的溪流上。溪水潺潺,橋下是一塊巨大的巖石,巖石上長滿了青苔,顯得古老而滄桑。橋的兩側(cè)是郁郁蔥蔥的樹木,枝葉繁茂,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我坐在橋邊的石頭上,靜靜地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此時,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了陣陣花香。我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花香仿佛帶著春天的氣息,讓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就在這時,一位老者從橋的另一端走來。他背著一個竹簍,步履蹣跚,但臉上卻洋溢著慈祥的笑容。我起身向他打招呼,他微笑著回應,然后坐在我的旁邊,開始講述他的故事。我聽著老者講述,心中不禁感慨萬分。我想,這片林地就像是我們?nèi)祟惿鐣目s影,只有我們共同努力,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閱讀理解題:文章開頭描述的“寂靜的冬日午后”景象,作者主要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A.比喻B.對比C.排比D.比擬作者在文中提到的“花香”有什么象征意義?()A.代表了春天的到來B.象征了生命的活力C.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愉悅心情D.暗示了老者的愿望老者講述的故事,作者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是什么?()A.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B(tài).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C.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D.人類的責任與擔當文章結(jié)尾提到“這片林地就像是我們?nèi)祟惿鐣目s影”,這句話說明了什么?()A.林地與人類社會有著相似的命運B.林地是人類社會的反映C.林地是人類社會的代表D.林地是人類社會的象征文章標題“春之聲”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引導讀者進入文章主題B.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C.象征春天的到來D.增加文章的文學色彩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17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驹摹吭趶V袤的中國大地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如畫。這片土地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首”——泰山。自古以來,泰山就以其雄偉壯麗、氣勢磅礴著稱于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山”。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山勢險峻,群峰林立,山體由古老的變質(zhì)巖構(gòu)成。泰山不僅自然景觀優(yōu)美,還有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據(jù)傳,泰山自古以來就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圣地,許多帝王都曾在此舉行過封禪大典。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灑在泰山上,泰山顯得格外壯麗。山間云霧繚繞,仿佛人間仙境。登頂泰山,可以俯瞰四周的山川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泰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據(jù)史料記載,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泰山就成為了帝王祭祀天地的場所。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曾派徐福率眾上泰山封禪。此后,漢代、唐代、宋代等歷代帝王都曾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泰山也因此成為了我國封建社會的象征。泰山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其文化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帝王文化:泰山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圣地,承載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帝王文化。泰山封禪儀式是我國古代帝王展示自己威儀的重要方式。儒家文化:泰山被譽為“五岳獨尊”,與儒家文化緊密相連。儒家認為,泰山是天地間最高的山,象征著君子的品德和道德。道家文化:泰山也是道家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道家認為,泰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修煉成仙的圣地。美學文化:泰山以其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的景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泰山贊不絕口。如今,泰山已經(jīng)成為我國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觀光。登頂泰山,不僅可以欣賞到壯麗的自然景觀,還可以領(lǐng)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蘊。一、選擇題下列關(guān)于泰山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A.位于山東省東部B.位于山東省南部C.位于山東省中部D.位于山東省西部下列關(guān)于泰山文化內(nèi)涵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帝王文化B.儒家文化C.道家文化D.歷史文化二、簡答題請簡要介紹泰山的文化特色。請簡述泰山封禪儀式的意義。三、文言文閱讀(20分)《孟子·梁惠王上》節(jié)選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民皆曰:‘非我也,我的君也?!砸缓炼≈C褚嘣唬骸俏乙?,大夫之我也?!史蛱煜轮慌c也,固宜。今王曰‘何由得民之望’,不聞利民而聞使民疾首蹙頞而已矣。惡得民之望?“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者,鹯也;為湯武驅(qū)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qū)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以天下之善思,與爾為不善之政,雖有天下不善之民,猶足以霸王矣。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暇他慮,何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夫民之從之也,猶歸市者之從市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guān)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訓,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鯚o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拘☆}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國我國B.仁義仁愛和正義C.驅(qū)民驅(qū)使百姓D.鼓樂音樂【小題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弒其君殺死他的君主B.而以一毫而取之而用一毫(極小的利益)去奪取它C.申之以孝悌之訓不斷地用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去教導他們D.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肩挑頭頂重負了【小題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民亦曰百姓也說B.民之歸仁也百姓歸向仁義C.為湯武驅(qū)民者驅(qū)使百姓的是商湯和周武王D.今王鼓樂于此現(xiàn)在王在這里演奏音樂【小題4】下列對文中加點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亦曰何以利吾國王也問如何使我國獲利B.今以天下之善思,與爾為不善之政現(xiàn)在,用天下的善良之心,來實行你們不善的政策C.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現(xiàn)在王在這里演奏音樂,百姓聽到王演奏鐘鼓的聲音,都皺著眉頭,互相告訴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王不歸罪于年成,這樣,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附【小題5】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如果君王施行仁政,百姓自然會歸向仁義。B.孟子認為,君王應該注重民生,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C.孟子認為,君王應該提倡道德教育,培養(yǎng)百姓的道德品質(zhì)。D.孟子認為,君王應該任人唯賢,選拔賢能治理國家。四、古代詩歌閱讀(第1題3分,第2題6分)【閱讀文章】《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古代詩歌閱讀】一、閱讀《登鸛雀樓》,回答下列問題。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請結(jié)合詩句,談談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五、名句名篇默寫(6分)題目:請默寫《離騷》中的名句:“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六、語言文字運用Ⅰ(9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在古老而神秘的西藏高原上,有一片被譽為“世界屋脊”的神奇土地。這里的高山、草原、湖泊、河流,構(gòu)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藏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語言、文字和藝術(shù),記錄了這片土地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拘☆}1】根據(jù)上下文,解釋“孕育”在文中的含義?!拘☆}2】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的是:A.這里的高山、草原、湖泊、河流,構(gòu)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B.藏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語言、文字和藝術(shù),記錄了這片土地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C.這片土地被譽為“世界屋脊”。D.藏族文化如同璀璨的明珠?!拘☆}3】請將下面的句子改寫為主動句。“這片土地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被藏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語言、文字和藝術(shù)記錄了下來?!逼?、語言文字運用Ⅱ(11分)【題目】請結(jié)合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裊娜(2)凝碧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其中一種修辭手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八、寫作題(60分)題目:《歲月如歌,青春不散場——以“畢業(yè)季”為題材的散文》《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8分)文章標題:《春之聲》在一個寂靜的冬日午后,我獨自漫步在林間小道上。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斑駁地灑在地面上,仿佛在編織一幅溫暖的畫卷。四周靜謐無聲,只有偶爾傳來的鳥鳴和遠處潺潺的溪水聲,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我沿著小路走去,不久便來到了一片開闊地。那里有一座古老的石橋,橫跨在清澈的溪流上。溪水潺潺,橋下是一塊巨大的巖石,巖石上長滿了青苔,顯得古老而滄桑。橋的兩側(cè)是郁郁蔥蔥的樹木,枝葉繁茂,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我坐在橋邊的石頭上,靜靜地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此時,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了陣陣花香。我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花香仿佛帶著春天的氣息,讓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就在這時,一位老者從橋的另一端走來。他背著一個竹簍,步履蹣跚,但臉上卻洋溢著慈祥的笑容。我起身向他打招呼,他微笑著回應,然后坐在我的旁邊,開始講述他的故事。我聽著老者講述,心中不禁感慨萬分。我想,這片林地就像是我們?nèi)祟惿鐣目s影,只有我們共同努力,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閱讀理解題:文章開頭描述的“寂靜的冬日午后”景象,作者主要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A.比喻B.對比C.排比D.比擬作者在文中提到的“花香”有什么象征意義?()A.代表了春天的到來B.象征了生命的活力C.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愉悅心情D.暗示了老者的愿望老者講述的故事,作者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是什么?()A.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B(tài).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C.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D.人類的責任與擔當文章結(jié)尾提到“這片林地就像是我們?nèi)祟惿鐣目s影”,這句話說明了什么?()A.林地與人類社會有著相似的命運B.林地是人類社會的反映C.林地是人類社會的代表D.林地是人類社會的象征文章標題“春之聲”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引導讀者進入文章主題B.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C.象征春天的到來D.增加文章的文學色彩答案:DBDAA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17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驹摹吭趶V袤的中國大地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如畫。這片土地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首”——泰山。自古以來,泰山就以其雄偉壯麗、氣勢磅礴著稱于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山”。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山勢險峻,群峰林立,山體由古老的變質(zhì)巖構(gòu)成。泰山不僅自然景觀優(yōu)美,還有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據(jù)傳,泰山自古以來就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圣地,許多帝王都曾在此舉行過封禪大典。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灑在泰山上,泰山顯得格外壯麗。山間云霧繚繞,仿佛人間仙境。登頂泰山,可以俯瞰四周的山川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泰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據(jù)史料記載,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泰山就成為了帝王祭祀天地的場所。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曾派徐福率眾上泰山封禪。此后,漢代、唐代、宋代等歷代帝王都曾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泰山也因此成為了我國封建社會的象征。泰山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其文化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帝王文化:泰山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圣地,承載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帝王文化。泰山封禪儀式是我國古代帝王展示自己威儀的重要方式。儒家文化:泰山被譽為“五岳獨尊”,與儒家文化緊密相連。儒家認為,泰山是天地間最高的山,象征著君子的品德和道德。道家文化:泰山也是道家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道家認為,泰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修煉成仙的圣地。美學文化:泰山以其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的景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泰山贊不絕口。如今,泰山已經(jīng)成為我國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觀光。登頂泰山,不僅可以欣賞到壯麗的自然景觀,還可以領(lǐng)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蘊。一、選擇題下列關(guān)于泰山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A.位于山東省東部B.位于山東省南部C.位于山東省中部D.位于山東省西部下列關(guān)于泰山文化內(nèi)涵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帝王文化B.儒家文化C.道家文化D.歷史文化二、簡答題請簡要介紹泰山的文化特色。請簡述泰山封禪儀式的意義。【答案】一、選擇題CD二、簡答題泰山的文化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帝王文化:泰山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圣地,承載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帝王文化。(2)儒家文化:泰山被譽為“五岳獨尊”,與儒家文化緊密相連。儒家認為,泰山是天地間最高的山,象征著君子的品德和道德。(3)道家文化:泰山也是道家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道家認為,泰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修煉成仙的圣地。(4)美學文化:泰山以其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的景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泰山贊不絕口。泰山封禪儀式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鞏固帝王統(tǒng)治地位:泰山封禪儀式是帝王展示自己威儀的重要方式,有助于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2)體現(xiàn)儒家思想:泰山封禪儀式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觀念,強調(diào)君王與天地的關(guān)系。(3)傳承文化:泰山封禪儀式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三、文言文閱讀(20分)《孟子·梁惠王上》節(jié)選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民皆曰:‘非我也,我的君也?!砸缓炼≈?。民亦曰:‘非我也,大夫之我也?!史蛱煜轮慌c也,固宜。今王曰‘何由得民之望’,不聞利民而聞使民疾首蹙頞而已矣。惡得民之望?“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者,鹯也;為湯武驅(qū)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qū)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以天下之善思,與爾為不善之政,雖有天下不善之民,猶足以霸王矣。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藷o他,不暇他慮,何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夫民之從之也,猶歸市者之從市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guān)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訓,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唬骸俏乙?,兵也?!鯚o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拘☆}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國我國B.仁義仁愛和正義C.驅(qū)民驅(qū)使百姓D.鼓樂音樂【小題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弒其君殺死他的君主B.而以一毫而取之而用一毫(極小的利益)去奪取它C.申之以孝悌之訓不斷地用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去教導他們D.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肩挑頭頂重負了【小題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民亦曰百姓也說B.民之歸仁也百姓歸向仁義C.為湯武驅(qū)民者驅(qū)使百姓的是商湯和周武王D.今王鼓樂于此現(xiàn)在王在這里演奏音樂【小題4】下列對文中加點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亦曰何以利吾國王也問如何使我國獲利B.今以天下之善思,與爾為不善之政現(xiàn)在,用天下的善良之心,來實行你們不善的政策C.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現(xiàn)在王在這里演奏音樂,百姓聽到王演奏鐘鼓的聲音,都皺著眉頭,互相告訴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王不歸罪于年成,這樣,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附【小題5】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如果君王施行仁政,百姓自然會歸向仁義。B.孟子認為,君王應該注重民生,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C.孟子認為,君王應該提倡道德教育,培養(yǎng)百姓的道德品質(zhì)。D.孟子認為,君王應該任人唯賢,選拔賢能治理國家?!敬鸢浮俊拘☆}1】D【小題2】D【小題3】C【小題4】B【小題5】D四、古代詩歌閱讀(第1題3分,第2題6分)【閱讀文章】《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古代詩歌閱讀】一、閱讀《登鸛雀樓》,回答下列問題。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請結(jié)合詩句,談談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敬鸢浮恳?、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闊的黃河景象,通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展現(xiàn)了壯麗的自然景觀,意境宏大、深遠。詩人通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渴望超越眼前景象,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感。二、(1)意境宏大,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觀;(2)意境深遠,引發(fā)讀者對人生、理想的思考。(1)詩人渴望超越眼前景象,追求更高的境界;(2)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五、名句名篇默寫(6分)題目:請默寫《離騷》中的名句:“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贝鸢福杭娢峒扔写藘?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解析:此句出自屈原的《離騷》,是屈原表達自己堅定信念、追求高尚品德的名句。在這句話中,“紛吾”意為“我紛繁復雜的心情”,“既有此內(nèi)美”表示“我內(nèi)心已經(jīng)有了一種美好的品質(zhì)”,“兮”為助詞,用于句中,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又重之以修能”意為“再加以修養(yǎng)自己的能力”。這句話強調(diào)了屈原對自身品質(zhì)的自信以及對修養(yǎng)的重視。六、語言文字運用Ⅰ(9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在古老而神秘的西藏高原上,有一片被譽為“世界屋脊”的神奇土地。這里的高山、草原、湖泊、河流,構(gòu)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藏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語言、文字和藝術(shù),記錄了這片土地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拘☆}1】根據(jù)上下文,解釋“孕育”在文中的含義?!拘☆}2】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的是:A.這里的高山、草原、湖泊、河流,構(gòu)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B.藏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語言、文字和藝術(shù),記錄了這片土地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C.這片土地被譽為“世界屋脊”。D.藏族文化如同璀璨的明珠?!拘☆}3】請將下面的句子改寫為主動句。“這片土地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被藏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語言、文字和藝術(shù)記錄了下來?!贝鸢福骸拘☆}1】“孕育”在文中的含義是滋養(yǎng)、培養(yǎng)。【小題2】B【小題3】藏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省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9矩形菱形與正方形19.1矩形19.1.1矩形的性質(zhì)聽評課記錄1新版華東師大版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競賽試題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3.3降水的變化與分布》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4課《各民族的團結(jié)與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面積的變化》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聽課評課記錄:第一單元成長的節(jié)拍第三課 發(fā)現(xiàn)自己第一課時認識自己
- 公司員工廉潔自律協(xié)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修理廠汽車美容與維修一體化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網(wǎng)絡劇導演專項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肉類產(chǎn)品食品安全監(jiān)管合同協(xié)議
- 腕踝針中醫(yī)技術(shù)
- 2024年二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考核題及答案
- 物流公司員工守則以及管理制度
- 2024人形機器人產(chǎn)業(yè)半年研究報告
- 【正當防衛(wèi)的限度條件及司法認定問題淺析10000字(論文)】
- 市政管網(wǎng)工程投標方案(技術(shù)方案)
- 購買演唱會門票的合同模板
- 頂管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shù)標準
- 【基于現(xiàn)金流的企業(yè)財務風險探究文獻綜述4100字】
- TD/T 1036-2013 土地復墾質(zhì)量控制標準(正式版)
- 安全警示教育的會議記錄內(nèi)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