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冊教學課件_第1頁
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冊教學課件_第2頁
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冊教學課件_第3頁
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冊教學課件_第4頁
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冊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冊教學課件第一節(jié)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細胞的分子組成章一第情境引入情境引入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leev,1834-1907)首創(chuàng)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將當已知的63種元素(element)依據相對原子質量大小,按照一定的順序在表中排列。這張化學元素周期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以后,新元素不斷被發(fā)現,化學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也越來越豐富,這對化學和生物學的研究和發(fā)展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那么,地球上的這些元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關系?人體細胞里含有哪些元素呢?積極思維

1.現已證明,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種。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無論其結構簡單還是復雜,組成物質無一例外地都來自這些元素。2.科學家測定了組成人體細胞的元素,其中一些元素的平均含量見表1-1-1。人體細胞里含有哪些元素呢?事實:積極思維此外,鐵(Fe)、硒(Se)等其他元素在人體細胞內的含量都很少,大約總計為0.5%。積極思維

1.列舉根據上述事實和已有經驗,我們能列舉人體細胞中的元素(如0、C、H、N、CaP、S)可能參與了細胞中哪些物質的組成嗎?

2.推測在人體內含量很少的元素除Fe、Se外,還可能有哪些元素?能說出Fe和Se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嗎?

3.歸納各種生物的組成元素都源于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其原因是什么?思考: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Ca

MgNaCl微量元素:FeMnBZnMoCuCoSe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鐵

姑息C是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一、構成細胞的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鈷硒問題:微量元素是不是可有可無?講授新課組別觀察人數發(fā)病人數發(fā)病率(%。)實驗組(補硒)88373110.12對照組(不補硒)545502374.34表1-1-21976~1983年期間一項“硒的缺少與克山病發(fā)生相關性”研究的數據(1)這是個

實驗,此實驗中變量是

。(2)此實驗結論是

,從實驗中可看出缺乏硒可能導致疾病。對照體內硒的含量克山病與缺硒有明顯關系講授新課

克山?。↘eshandisease)是一種以心肌細胞變性、壞死為主要病理特征的地方病,亦稱地方性心肌?。╡ndemiccardiomyopathy)。

1935年在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山區(qū)發(fā)現大批急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因病因未明,故稱為“克山病”?,F已證明克山病是一種與環(huán)境低硒(Se)關系密切的地方性心肌疾病??松讲≈v授新課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體現了元素對生物體的重要意義講授新課類別化合物相對質量分數%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水無機鹽85.0~90.01.0~1.5蛋白質脂質糖類和核酸7.0~10.01.0~2.01.0~1.51.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2.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________。3.占干重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水蛋白質二、水和無機鹽是細胞中的無機化合物蛋白質講授新課問題:細胞中的水流水白雪蒸氣(液態(tài))(氣態(tài))(固態(tài))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種形式存在。那么,在細胞內水是以何種形式存在呢?講授新課水的分子式為什么是H?O?HHO....共價鍵講授新課水是生命之源。在活細胞中,水是含量最多的物質,約占細胞重量的2/3。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以共價鍵(由實線表示)結合組成。在化學上,這種作用力被稱為氫鍵(圖1-1-1)。氫鍵(由虛線表示)也可以使水分子與其他含有電負性原子(如氮原子)的分子結合。講授新課講授新課

氫鍵雖然是水分子間的較弱的吸引力,卻使水分子具有許多特殊的理化性質。例如,水分子的空間結構與電荷的不對稱分布,使得水分子具有極性,這讓幾乎所有帶電荷的或具有極性基團的分子都能溶解在水中;同時,氫鍵使水分子間的作用力大大增強,水的熔點和沸點也因此而增高。活細胞中最多(85%~90%)(一)水1.含量:2.存在形式:自由水:結合水:在細胞內,可以自由流動的水與其他物質相結合的水,不能自由流動①鮮種子放在陽光下暴曬,重量減輕②干種子放在試管中,酒精燈加熱,試管壁上有水珠自由水散失失去結合水講授新課自由水、結合水示意圖氫鍵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易蒸發(fā)散失;結合水失去流動性,不易蒸發(fā)散失。生物大分子講授新課99[資料]一些動物體的含水量(%)786583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從水生到陸生遞減從低等到高等遞減講授新課同種生物,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時期含水量不同幼兒和成人體內的含水量講授新課3.作用(1)自由水(2)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①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②運送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③作為細胞中生物化學反應的介質④參與細胞內的生物化學反應講授新課(2)條件惡劣(低溫、干旱、鹽漬)時細胞中結合水的含量相對增多。(1)代謝旺盛的細胞中自由水含量一般較多。結合水→自由水自由水→結合水4.自由水與結合水的相互轉化自由水的含量越高,細胞的代謝越旺盛。結合水的含量越高,細胞的抗逆性(抵御不良環(huán)境)越強。講授新課結合水可以向自由水轉化講授新課1.植物進入冬季后自由水和結合水的含量分別怎樣變化?進入冬季:自由水含量降低,結合水含量升高。2.植物進入干旱季節(jié)后的自由水和結合水的含量分別發(fā)生怎樣的變化?進入旱季:自由水含量降低,結合水含量升高。3.細胞內的自由水∕結合水的值與細胞的新陳代謝的旺盛程度有何關系、與植物的抗旱性和抗寒性等抗性的強弱有何關系?自由水/結合水比值越大,代謝旺盛程度越大,植物抗逆性越弱比值越小,代謝旺盛程度越小,植物抗逆性越強思考討論:聯(lián)系生產與生活講授新課1.存在形式:①大部分以離子形式存在,少量的與其他化合物結合②植物燃燒后的灰燼(草木灰)含有大量的無機鹽陽離子:Na+、K+、Ca2+、Mg2+、Fe2+、Fe3+等。陰離子:Cl-、SO42-、PO43-、HCO3-等。2.含量:很少,僅占1%(二)無機鹽講授新課3.功能①維持細胞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如磷酸氫二鉀和磷酸二氫鉀②參與物質組成,維持細胞正常的代謝活動,合成血紅蛋白需要Fe2+,合成甲狀腺激素需要I-,合成葉綠素需要Mg2+區(qū)別于光合色素講授新課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分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分講授新課結合生活常識,當元素含量異常時,生物體會出現哪些癥狀?人體:①血鈣(Ca)過低:②血鈣(Ca)過高:③缺硒(Se):④缺鐵(Fe):⑤缺碘(I):肌肉抽搐肌肉乏力克山病缺鐵性貧血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講授新課結合生活常識,當元素含量異常時,生物體會出現哪些癥狀?④缺硼(B):⑤缺鋅(Zn):黃葉病花而不實(落花落果)小葉病綠色植物:①缺鈣(Ca):臍腐(番茄)②缺鉀(K):老葉尖端和邊緣失綠直至干枯壞死(番茄)③缺鎂(Mg):講授新課1.有人分別取免和牛的一小塊組織,并測定了兩種組織細胞的元素組成,發(fā)現兔和牛組織細胞的化學元素組成很相似,其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應該是()A.C、H、O、NB.C、O、P、SC.C、H、P、KD.C、O、P、Na本節(jié)練習一、思辨題2.水的功能與水的存在形式有關。下列與自由水或結合水的功能描述不匹配的是()A.自由水參與細胞代謝B.自由水運輸養(yǎng)料和代謝廢物C.結合水是細胞的結構成分D.結合水是多種離子良好的溶劑本節(jié)練習一、思辨題3.如果一個人經常發(fā)生肌肉抽搐(俗稱抽筋),那么,其體內可能缺乏的物質是什么?這種物質過多時,人體又會出現怎樣的癥狀?本節(jié)練習一、思辨題1.無機化合物如水和無機鹽是生物細胞中的重要組成物質,雖然它們的含量各有差異,但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卻離不開它們。有人總結了植物體所處的土壤環(huán)境和大氣環(huán)境中的元素組成情況,并繪制了下圖。本節(jié)練習二、應用題(1)寫出土壤中幾種微量元素的名稱,并填寫在圖中的空白圓圈內。本節(jié)練習二、應用題(2)聯(lián)系化學課程中所學的知識,說出圖中各種元素參與組成哪些無機化合物。列舉Nat、Kt、FeMg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本節(jié)練習二、應用題2.當科技人員將紫花首獵、玉米、豌豆和大豆等農作物的種子播種到某高原的土壤里時只有紫花首獵和大豆能度過嚴冬而存活下來。嘗試分析其原因。如果有困難,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搜集相關信息。本節(jié)練習二、應用題3.幼葉細胞中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比老葉的大請思考,這有什么意義?舉例說明水在參與體內各種生化反應,以及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產物的運輸等方面的作用。本節(jié)練習二、應用題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謝謝大家愛心.誠心.細心.耐心,讓家長放心.孩子安心。第二節(jié)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細胞的分子組成章一第情境引入情境引入情境引入情境引入環(huán)顧家里的廚房,我們會發(fā)現米、面、蔗糖、食用油、醋、味精等物品,它們大都含有機化合科學家早就發(fā)現,有機化合物是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活細胞內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僅次于物。水。細胞中有機化合物的種類也很多如糖類(carbohvdrate)、脂質(lipid)、蛋白質(protein)。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鹽外,幾平所有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所以,有人認為碳是有機化合物的核心元素。我們認同這種觀點嗎?積極思維

1.一個碳原子含有六個質子、六個中子和六個電子(圖1-2-1)。碳原子外層的四個電子可與其他原電子子(如氫、氧、氮、硫原子)結合,即通過與其他原子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2.一個碳原子與一個氫原子通過共用兩個電子形成共價鍵,其中一個電子由碳原子提供,另一個由氫原子提供。碳原子外層的另外三個電子也可以與其他原子形成共價鍵。碳是組成有機化合物的核心元素嗎?事實:積極思維3.碳原子之間也可以共用電子對,形成C-C鍵或C-C鍵等。由于碳原子之間共用電子對,多個碳原子之間會形成長長的碳鏈或環(huán)狀結構。碳是組成有機化合物的核心元素嗎?事實:1.概述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哪些有機化合物?2.解釋碳的哪些結構特點使它成為有機化合物的核心元素?思考:我們一般是從一日三餐認識食物中的有機化合物的。米面一般富含淀粉(starch),肉類一般含有糖原(glycogen)、蛋白質、脂肪(fat),果蔬一般富含維生素、纖維素(cellulose),各種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核酸(nucleicacid)。其中,多糖(polysacharide)、蛋白質和核酸又被稱為生物大分子。它們的結構特點是什么呢?講授新課一般來說,生物體內合成的相對分子質量超過10000的有機化合物被稱為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質和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它們都是由許多基本組成單位(單體)連接而成的構成這些單體的碳原子之間是通過單鍵或雙鍵相連接的,形成了不同長度的分支狀、鏈狀或環(huán)狀結構,這些結構被稱為有機化合物的碳骨架(carbonskeleton)(圖1-2-2)講授新課一、碳鏈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講授新課一、碳鏈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碳骨架結構的排列和長短決定了有機物的基本性質例如,直鏈淀粉是以葡萄糖(glucose)分子為單位通過化學鍵相互連接而成的。具體地說,葡萄糖分子有六個碳原子.第個葡萄糖的第一碳原子和第二個葡萄糖的第四碳原子通過化學鍵相連;第二個葡萄糖的第一碳原子又和第三個葡萄糖的第四碳原子通過化學鍵相連······最后形成的淀粉分子就是由葡萄糖分子通過碳骨架構成的大分子有機化合物(圖1-2-3)講授新課一、碳鏈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講授新課一、碳鏈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講授新課二、糖類是細胞的重要結構成分和主要能源物質一、糖類說出你所知道的糖類?HOOH單糖不能被水解的糖

HOOOH二糖由兩分子單糖分子連接形成多糖HOOOOO……由許多單糖分子連接形成糖類是由C、H、O三種元素構成又稱碳水化合物分子式:Cn(H2O)m(一)糖類的種類講授新課單糖不能水解的糖,可直接被細胞吸收。區(qū)分單糖、二糖、多糖的依據是什么?五碳糖:核糖、脫氧核糖六碳糖:葡糖糖、果糖、半乳糖講授新課二糖可水解為兩分子單糖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果糖

葡萄糖

半乳糖麥芽糖蔗糖乳糖發(fā)芽的小麥、谷粒中含量豐富講授新課多糖可水解為許多單糖小麥(淀粉)植物細胞壁電鏡掃描纖維素肝臟中的糖原講授新課HOOH葡萄糖HOOH葡萄糖脫水縮合H2OHOOH葡萄糖HOOH葡萄糖水解HOOOH麥芽糖H2OHOOOH麥芽糖二糖的合成和水解講授新課HOOH果糖HOOH葡萄糖脫水縮合H2OHOOOH蔗糖HOOH半乳糖HOOH葡萄糖H2O脫水縮合HOOOH乳糖講授新課淀粉n麥芽糖n葡萄糖糖原n葡萄糖纖維素n纖維二糖n葡萄糖水解水解水解水解水解多糖的合成和水解講授新課思考:馬鈴薯塊莖中的淀粉、蛙肝臟中的糖原、植物葉片中的纖維素,它們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為什么在功能上有很大差異?葡萄糖麥芽糖淀粉聚合聚合植物細胞儲能物質葡萄糖纖維二糖纖維素聚合聚合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葡萄糖糖原聚合動物細胞儲能物質講授新課淀粉纖維素糖原

三種多糖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主要由于分子內部排列和長短,導致結構不同從而造成化學性質和作用不同。講授新課還原糖:非還原糖:單糖、麥芽糖、乳糖蔗糖、多糖還可以將糖如何分類?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甲液: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乙液:0.05g/ml的硫酸銅溶液講授新課(二)糖類的功能1.糖類是細胞的重要結構成分糖蛋白糖脂講授新課2.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是不是意味著所有的糖類都是能源物質?纖維素講授新課

3.歸納糖類的主要功能:既是生物體重要的

,也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

。細胞膜上的一些糖分子與蛋白質結合形成

,與脂質結合成

,和細胞的

、

、

有著密切關系。結構物質能量來源糖蛋白細胞免疫糖脂細胞識別信息傳遞糖蛋白糖脂講授新課1.閱讀教材P12-14內容,完成下表:種

類分布水解終產物還原性功能單糖五碳糖

二糖

多糖

核糖脫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六碳糖蔗糖麥芽糖乳糖淀粉纖維素糖原動、植動、植動、植植物動物植物動物植物植物動物葡萄糖和果糖2分子葡萄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是是否否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動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組成RNA的主要成分組成DNA的主要成分C6H12O6C5H10O5植物細胞壁的基本組成成分總結歸納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生命的燃料”

能水解形成葡萄糖而供能2.由上面表格可知糖類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單糖共有特有二糖多糖核糖、脫氧核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乳糖

蔗糖和麥芽糖糖原淀粉和纖維素3.與能量相關的物質: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植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細胞供能最常利用的糖形式生物體中的主要的儲能物質糖類淀粉、脂肪淀粉、糖原、脂肪葡萄糖糖原、脂肪總結歸納糖類是生物組織中分布廣泛、含量較多的物質。在許多植物組織中,糖類的含量可以高達干重的80%。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結構不同的糖類具有不同的功能,參與不同的代謝過程。因此,在對糖類的研究中,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非常重要。走進實驗室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實驗一

鑒定淀粉1.學會使用稀碘液、斐林試劑鑒定生物組織中的淀粉和還原糖。

2.學會設計實驗,并選擇適當的化學試劑鑒定生物組織中不同種類的糖類。

3.觀察實驗過程中不同種類的糖在化學反應中產生的顏色變化、沉淀情況,分析實驗結果。走進實驗室實驗目的

1.在淀粉溶液中加人稀碘液,碘分子與淀粉結合產生變色反應,溶液變成藍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產生麥芽糖。麥芽糖是一種還原糖。

2.葡萄糖、麥芽糖等可溶性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反應,會產生磚紅色沉淀。淀粉和蔗糖等非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則不發(fā)生磚紅色沉淀反應。

3.斐林試劑可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溶液按1:1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走進實驗室實驗原理大燒杯、小燒杯、試管、滴管、量筒、水浴鍋(或酒精燈、

鐵架臺、石棉網、火柴);淀粉、蔗糖、葡萄糖、淀粉酶、清水、稀碘液、質量濃度為0.1g/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溶液等。走進實驗室實驗器材和試劑1.取三支潔凈的試管,用記號筆在試管上部編號(如A、B、C)備用。

2.用天平稱取葡萄糖糖和淀粉各1g,分別放入盛有20mL清水的燒杯中解備用。走進實驗室建議:市場上的食用冰糖是比較純的蔗糖,天然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超過30%,面粉中含有較多淀粉。3.用量簡量取葡萄糖溶液、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各3mL,分別加人上述編號為A、B、C的三支試管。實驗步驟4.向上述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等量的稀碘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并記錄在表1-2-1中。走進實驗室蔗糖溶液3ml淀粉溶液3ml1-2滴1-2滴不變藍變藍葡萄糖溶液3ml1-2滴不變藍1.取四支潔凈的試管,編號(如1號、2號、3號、4號)備用。2.用量簡量取實驗一中制備的葡萄糖溶液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各3mL分別加入其中的1號、2號、3號試管中,再各滴加1mL清水。3.向4號試管中加入淀粉溶液3mL,再滴入1mL稀釋的唾液。實驗二

鑒定還原糖走進實驗室建議: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酶發(fā)揮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4.靜置5min后,向四支試管中各加人2mL斐林試劑,在50~65℃條件下隔水加熱2min,觀察溶液顏色變化、是否產生沉淀等情況,并記錄在表1-2-2中。走進實驗室蔗糖溶液3ml淀粉溶液3ml淀粉溶液3ml2ml2ml2ml無磚紅色沉淀無磚紅色沉淀磚紅色沉淀清水1ml稀釋唾液1ml清水1ml清水1ml葡萄糖溶液3ml2ml磚紅色沉淀葡萄糖和淀粉的水解產物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糖分子既不與稀碘液發(fā)生反應,也不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走進實驗室結果與分析三、脂質在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中的作用講授新課脂質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對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脂質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脂質一般不溶于水。脂肪、磷脂(phospholipid)和固醇類(steroids)都屬于脂質。提起脂肪,我們一定會想起從菜場或超市買回來的含有較多脂肪的肉(圖1-2-8)。講授新課其實,植物的一些器官里也可能含有較多脂肪。例如,從超市買來的花生油、大豆油是從花生種子、大豆種子中提取出來的,可見,花生種子和大豆種子都含有大量的脂肪。那么,是不是植物各種器官的細胞里都含有脂肪呢?我們可以通過實驗加以驗證。走進實驗室實驗目的探究植物細胞是否含有脂肪肥肉中含有脂肪,那么,洋蔥和核桃的細胞中含有脂肪嗎?嘗試檢測植物細胞中的脂肪。實驗目的洋蔥鱗片葉、核桃種子(核桃仁)等;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滴瓶、培養(yǎng)皿、刀片、鑷子、光學顯微鏡;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的鹽酸,蘇丹Ⅲ,體積分數分別為50%70%的乙醇溶液。走進實驗室實驗指導

1.植物體沒有專門的脂肪組織,但植物細胞一般都含有脂肪。例如,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含有較少的脂肪,核桃種子的子葉細胞含有大量的脂肪(圖1-2-9)。走進實驗室2.問題與假設:植物體各部位的細胞中是否都含有脂肪?根據問題,作出假設.3.設計與實驗:四人一組,根據假設,選擇材料,制作臨時玻片標本并觀察。建議:(1)蘇丹I染色液(0.2g蘇丹I加入50L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溶液中)可將脂肪染成橘黃色。(2)如果被染色的玻片標本上有蘇丹I染色液的浮色,可用體積分數為50%的乙醇溶液洗去。(3)在光學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被染色的脂肪顆粒。走進實驗室4.合作與交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介紹玻片標本的制作經驗及觀察結果。根據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反思實驗過程與結論的合理性。結果與分析物質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COH耗氧量釋放能量產生的水脂肪75%13%12%較多較多較多糖類44%50%6%較少較少較少分析三類營養(yǎng)物質氧化時釋放能量與耗氧量對比表:1.脂肪(一)脂質的種類和作用結合上表分析:為什么說脂肪是生物體內重要的儲能物質?答案:①相等質量的脂肪在體內氧化分解釋放能量最多②相等質量的脂肪在體內所占體積只有糖類的1/5③必要時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轉化為糖類分解講授新課

脂肪是細胞內重要的儲能物質。脂肪分子示意圖講授新課磷脂是構成細胞質膜的重要物質。人和動物的腦、肝臟以及大豆種子中,含有豐富的磷脂。磷脂分子示意圖2.磷脂親水頭部疏水尾部講授新課維生素D、性激素和膽固醇等,在細胞的營養(yǎng)、調節(jié)和代謝中具有重要功能。固醇類分子示意圖3.固醇類講授新課通常分布在生物體表面,具有保護作用,例如:許多水果(蘋果、梨)的表面有一層蠟,以避免水份流失。4.蠟講授新課組成元素溶解性作用脂肪磷脂磷脂固醇類膽固醇固醇類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蠟CHO不溶于水溶于有機溶劑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保溫、緩沖和減壓細胞質膜和各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合成其他固醇類物質的原料,細胞質膜的重要成分促進動物生殖器官發(fā)育以及生殖細胞形成促進人和動物對Ca和P的吸收分布在生物體表面,具有保護作用(N、P)總結歸納徒手切片制作裝片材料染色(2-3滴)漂洗浮色(50%的酒精)鏡下觀察原理:脂肪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

被蘇丹Ⅳ染液染成紅色。(二)脂肪的鑒定講授新課1.對人體細胞而言,下列各種物質中不能被用作能源物質的是()A.纖維素B.糖原C.脂肪D.乳糖2.固醇類物質是細胞中一類重要的代謝調節(jié)物質。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固醇類的是()A.維生素DB.性激素C.膽固醇D.磷脂一、思辨題本節(jié)練習3.現在很多人比較注重身體健康,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減肥。有的人認為在減肥時要少吃含糖的和含脂肪的食物。我們認同這樣的觀點嗎?為什么?一、思辨題本節(jié)練習1.水稻、小麥、玉米的種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馬鈴薯的塊莖、蓮的根狀莖、甘薯的塊根中也含有大量的淀粉,還有許多野生植物體內也存在著淀粉。下圖為生產和生活中常用的將植物體內的大分子糖轉化為葡萄糖的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二、應用題本節(jié)練習(1)上圖中①和②代表的有機大分子分別是什么?自古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就充分利用了生物方法制取所需的產品,例如,有潤肺止咳等功效的麥芽糖漿,是利用小麥、大麥等糧食糖化而成的產品。制造麥芽糖漿的過程與上圖中的哪一過程相似?本節(jié)練習(2)在制紙時,傳統(tǒng)的方法是先將收獲的樹皮浸泡在池塘中一段時間,然后取出再加工用于加工的樹皮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若用此材料生產葡萄糖,我們會選擇上圖中的哪種方法?為什么?本節(jié)練習(3)比較上圖中制取葡萄糖的幾種方法的不同點,我們認同“糖類既是細胞的重要結構物質,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的說法嗎?為什么?本節(jié)練習2.選育甘薯優(yōu)良品種時,需要測定甘薯的糖含量。采用斐林試劑能鑒定甘薯所含糖的種類嗎?采用蘇丹亞染色液能檢測甘薯中的脂肪嗎?分別說明理由。本節(jié)練習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謝謝大家愛心.誠心.細心.耐心,讓家長放心.孩子安心。第三節(jié)細胞中的蛋白質和核酸①細胞的分子組成章一第動動腦:哪些食品中含有蛋白質?情境引入大豆制品奶類制品肉蛋類食品水產品食物中的蛋白質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嗎?情境引入積極思維

1.人胰島素分子由兩條鏈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5807.69(圖1-3-1)。2.1955年,英國科學家桑格(F.Sanger,1918-2013)測定了牛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證明了蛋白質具有一定的結構。這開辟了人類認識蛋白質分子化學結構的新途徑。桑格因此而獲得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細胞中的蛋白質分子是怎樣組成的呢?事實:積極思維3.1965年,中國科學家首先采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質,在生命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事實:1.概括與大多數蛋白質分子相比,人胰島素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分子。數一數,人胰島素分子由多少個氨基酸分子組成?2.推測蛋白質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什么?思考: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aminoacid)。人體攝入的蛋白質,一般需要在消化液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和利用。自然界中已經發(fā)現的氨基酸有幾百種,而在生物體內,蛋白質通常由常見的20種氨基酸分子組成。組成每種蛋白質的氨基酸分子的數量和種類各有不同。講授新課一、細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質完成CHH2NHCOOH甘氨酸CHH2NCHCOOHCH3CH3纈氨酸CHH2NCOOHCH3CHH2NCHCOOHCH3CH3CH2亮氨酸丙氨酸認識氨基酸,并總結特點講授新課1.氨基酸(aminoacid)的結構通式氨基R基C原子羧基H原子共性:差別:(1)至少含有一個

和一個

,同時與一個碳原子相連(2)碳原子還分別與一個

和一個可變的

相連。(3)R基的不同決定氨基酸種類不同。氨基(-NH2)羧基(-COOH)氫原子R基講授新課以下哪些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CHCOOHCH3SHCHH2NCOOHCH2OHCHH2NHCH2COOH√××CNH2HOOCHCH2NH2√甲乙丁丙RR練一練寫出R基分別為—CH3、—NH2和—CH2—COOH的氨基酸結構式CHH2NCOOHCH3CHH2NCOOHNH2CHH2NCOOHCH2—COOH練一練

2.氨基酸的結合方式——脫水縮合CHR1H2NOHCOH2OCHCOOHR2HNH2個氨基酸形成二肽的過程肽鍵二肽兩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脫去幾分子水,形成幾個肽鍵,分子量減少了多少?至少含有幾個氨基和羧基?講授新課肽鍵CHCOOHR3HNOHHCCHR1H2NCOCHR2HNO二肽H2OH2O講授新課CCHR1H2NCOCHR2HNO肽鍵二肽CHCOOHR3HNH2O肽鍵三肽H2O三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脫去幾分子水,形成幾個肽鍵,分子量減少了多少?至少含有幾個氨基和羧基?講授新課由n個(n≥3)氨基酸分子以膚鍵彼此相連形成的物質,稱為n肽或多肽。多腦通常呈鏈狀結構,稱為膚鏈。不同的蛋白質分子由一條或多條、相同或不同的膚鏈構成。腦鏈的盤曲、折疊又形成了蛋白質分子復雜的空間結構。以免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為例,它由四條膚鏈盤曲、折疊后組成,每條膚鏈又由一定數量的氨基酸分子以膚鍵彼此相連而成(圖1-3-5)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肽鍵數=3.肽鏈中的計算(1)一條肽鏈(2)二條肽鏈(3)m條肽鏈脫水數氨基酸個數-1(肽鏈數)=肽鍵數=脫水數氨基酸個數-2(肽鏈數)=肽鍵數=脫水數氨基酸個數-m(肽鏈數)=…講授新課如果是環(huán)肽呢?肽鍵數=脫水數氨基酸個數=講授新課1.n個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1條多肽鏈時,需脫去_______個水分子,形成_______個肽鍵,多肽鏈至少有____個氨基,____個羧基。n-1n-1112.n個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2條多肽鏈時,需脫去_______個水,形成_______個肽鍵,多肽鏈至少有____個氨基,____個羧基。n-2n-2223.n個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m條多肽鏈時,需脫去_______個水,形成_______個肽鍵,多肽鏈至少有____個氨基,____個羧基。n-mn-mmm總結歸納4.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n個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m條多肽鏈時,則上述多肽鏈的分子量約為_______。an-18(n-m)肽鍵數=脫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有幾條肽鏈,則至少有幾個氨基和幾個羧基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的個數—18×脫去的水分子數總結歸納(1)該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⑦表示________。(2)該化合物有氨基________個,有羧基________個。(3)該化合物是由________個氨基酸脫去________分子水形成的,這樣的反應叫________。該化合物的名稱叫________。(4)如果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質量是128,那么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氨基羧基肽鍵22四肽43脫水縮合458講授新課觀察下圖,說說氨基酸到蛋白質大致有哪些結構層次4.蛋白質的結構及多樣性氨基酸二肽三肽一條多肽鏈幾條多肽鏈盤曲、折疊蛋白質講授新課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閱讀課本23頁)

-

-

-

-

-

-

-

-

-

◎-◎-◎-◎-◎-◎-◎-◎-◎-◎種類不同數目不同

-

-

-

-

-

-

-

-

排列順序不同

-

-◎-◎-

-

-◎-◎-◎-◎-

-

-◎-

-

-◎-數目不同、空間結構不同

肽鏈①氨基酸蛋白質種類多樣性蛋白質功能多樣性蛋白質結構多樣性講授新課5.蛋白質的功能1.催化作用: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酶的催化。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胃蛋白質酶結晶2.運輸作用:血紅蛋白運輸氧;脂蛋白隨血流將脂肪從肝臟運輸到身體其他部位。血紅蛋白分子3.運動作用:肌肉中的一些蛋白質與肌肉的收縮、舒張有關。講授新課4.防御作用:抗體是一類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質;凝血因子是一類能保護受傷血管的蛋白質。5.調控作用:有些蛋白質起信息傳遞的作用,能夠調節(jié)機體的生命活動,如胰島素、生長激素胰島素分子6.調控作用:生長激素屬于蛋白質,能調節(jié)人體的生長發(fā)育。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講授新課1.蛋白質需一定的空間結構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氨基酸脫水縮合多肽(鏈)盤曲折疊蛋白質(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遭到破環(huán))2.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肽鏈數目、空間結構不同3.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催化、運輸、運動、防御、調控、結構(相關例子)總結歸納1.原理:蛋白質與

試劑反應,溶液呈

色2.材料:稀釋的雞蛋清、豆?jié){、牛奶等3.試劑: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雙縮脲紫雙縮脲試劑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邊做邊學4.步驟:①②③④5.結果:3個試管編號,各加入2ml樣液各試管中加入2ml0.1g/ml的NaOH,振蕩搖勻各試管中加入3-4滴ml0.01g/ml的CuSO4,振蕩搖勻觀察各試管中的顏色變化3支試管均變成紫色邊做邊學邊做邊學1.蛋清液為什么要稀釋?2.A液與B液加入的順序如何?加入的量有何要求?某同學的實驗結果溶液呈藍色,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蛋白質稀釋液濃度不能太高,因為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反應后會凝固在試管內壁上,使反應不容易徹底,并且試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凈先加A液再加B液,加入NaOH溶液后,試管中的溶液呈堿性,肽鍵與Cu2+形成紫色的復雜化合物NaOH溶液2ml,CuSO4溶液3—4滴,實驗結果呈藍色可能是CUSO4溶液加入過多.問題與討論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甲液乙液A液B液成分鑒定物質添加順序反應條件反應現象3.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比較甲液、乙液混合均勻現配現用先加A液再加B液50—65℃水浴不需加熱即可反應磚紅色紫色還原性糖蛋白質0.1g/mlNaOH0.05g/mlCuSO40.1g/mlNaOH0.01g/mlCuSO4問題與討論顯色反應化學試劑+有機化合物→特定的顏色還原糖+斐林試劑→脂肪+蘇丹Ⅲ→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磚紅色沉淀紫色橘黃色蘇丹Ⅳ

紅色總結歸納1.還原糖的鑒定實驗原理:還原性糖+Cu(OH)2Cu2O

2.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原理:Cu2++蛋白質紫色化合物50—65℃水浴在堿性條件下總結歸納本節(jié)練習1.人體內的核酸是由哪幾種核苷酸組成的?含有尿嘧啶的核苷酸是由哪幾種小分子構成的?2.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不僅唱出了人們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也道出了我國各地物產的差異。歌詞中提到了小麥、高梁、牛、羊等動植物。這些動植物是我們的食物來源。這些食物中,哪些富含淀粉,哪些富含蛋白質,哪些富含脂肪?一、思辨題本節(jié)練習1.我國相關衛(wèi)生部門會根據居民膳食和營養(yǎng)狀況,定期發(fā)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符合我國居民營養(yǎng)健康狀況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導意見。有人根據自己的膳食習慣繪制了一個“膳食金字塔”(右圖)。二、應用題本節(jié)練習我們可能都有自己偏愛的食物和膳食習慣,不妨也繪制一個自己的“膳食金字塔”。我們的“膳食金字塔”和上圖有什么差別?這些差別對健康會有哪些影響?二、應用題本節(jié)練習2.營養(yǎng)學家對一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進行了測定,得出以下數據。(1)和黃豆相比,綠豆的蛋白質含量較少,推測綠豆中哪種物質的含量較多。(2)有人認為,牛肉比豬肉的蛋白質含量高,說明牛肉更有營養(yǎng)。這樣的解釋對不對?為什么?(3)豆油中沒有檢測到蛋白質,能否說明提取豆油的豆類細胞中不含蛋白質?本節(jié)練習3.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鏈為骨架的。嘗試繪制一段核酸分子的結構示意圖。如果有困難,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或到圖書館尋找答案。本章練習1.血紅素是血紅蛋白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使血液呈紅色,其中的

是血紅蛋白運輸氧的關鍵物質。下圖表示血紅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關系。本章練習(1)組成人體紅細胞的化學元素包括C、H、O、N、P、S、Fe等。我們能舉例說出這些元素在紅細胞的結構中參與了哪些物質的組成嗎?這些物質分別具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章練習(2)血紅蛋白由四條多膚鏈組成。如果下圖為血紅蛋白分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我們能說出該結構的特點嗎?組成該片段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嘗試用箭頭標出膚鍵的位置。本章練習(3)根據上述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的事實,舉例闡述各種生物大分子物質是細胞進行各項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4)血紅素中能可逆地與O?結合,當它與氧結合時,暗紅色的缺氧靜脈血變?yōu)轷r紅色的富氧動脈血。煤氣中毒患者,各種組織細胞都處于缺氧狀態(tài),這是什么原因?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謝謝大家愛心.誠心.細心.耐心,讓家長放心.孩子安心。第三節(jié)細胞中的蛋白質和核酸②細胞的分子組成章一第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wèi)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yī)院陸續(xù)發(fā)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現已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情境引入核酸檢測法核苷酸的簡式五碳糖含N堿基O核苷酸: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堿基思考:核苷酸分為哪兩類?一、核酸的結構講授新課T胸腺嘧啶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U尿嘧啶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五碳糖不同堿基不同講授新課脫氧核糖核苷酸脫氧核糖核糖核苷酸核糖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鳥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講授新課DNA和RNA的化學成分有什么不同?積極思維1.化學上常用降解的方法研究物質的組成。核酸的降解產物是核昔酸。一分子核酸可降解成一分子含氮堿基(漂吟堿基或密咤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2.閱讀表1-3-2,比較DNA和RNA的異同。事實:DNA和RNA的化學成分有什么不同?名稱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組成單位核苷酸成分堿基

(A)

(G)

(T)

(C)

(A)

(G)

(U)

(C)五碳糖磷酸脫氧核苷酸(4種)核糖核苷酸(4種)脫氧核糖核糖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鳥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磷酸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積極思維相同點:磷酸、含氮堿基共有的是(A、G、C)不同點:五碳糖不同(脫氧核苷酸中是脫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是核糖)堿基不同(脫氧核苷酸特有的堿基是T,核糖核苷酸特有的是U)總結歸納AGCT腺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

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基本單位二、脫氧核糖核酸(DNA)講授新課脫氧核糖核苷酸脫氧核糖O磷酸二酯鍵含N堿基A、G、C、TDNA分子形成DNA雙螺旋結構,反向平行講授新課巧記DNA組成結構的“五、四、三、二、一”講授新課AGC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鳥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U尿嘧啶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單位三、核糖核酸(RNA)講授新課核糖核苷酸核糖O含N堿基A、G、C、U磷酸二酯鍵URNA分子形成講授新課比較項目DNARNA組成元素

組成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化學組成五碳糖

含氮堿基

磷酸分布

細胞核(主要)線粒體、葉綠體主要分布在細胞質結構規(guī)則雙螺旋結構單鏈結構功能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控制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CHONP脫氧核糖核糖AGCT

AGCU

所有細胞生物中都有DNA和RNA,病毒中只有DNA或RNA總結歸納思考:玉米體細胞中的核酸____種,核苷酸____種,堿基____種玉米的遺傳物質含核苷酸_____種,堿基_____種。病毒的核酸是__________,含核苷酸____種,堿基___種85424DNA或RNA44生物類型核酸核苷酸堿基遺傳物質細胞生物真核DNA和RNA8種5DNA動植物(人)原核細菌病毒DNA病毒DNA44DNA噬菌體RNA病毒RNA44RNA艾滋病病毒擴展延伸水稻葉肉細胞中核酸有幾種?水稻葉肉細胞中核酸的基本單位有幾種?水稻葉肉細胞中組成核酸的堿基有幾種?水稻葉肉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有幾種?細菌(原核)細胞中核酸有幾種?細菌(原核)細胞中遺傳物質有幾種?細菌(原核)細胞中堿基有幾種?噬菌體(病毒)中核酸的基本單位有幾種?HIV(病毒)中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有幾種?生物體由A、U、C、T四種堿基組成的核苷酸有幾種?2種5種8種5種4種4種6種2種1種4種擴展延伸

參與組成核酸的

磷酸有

種五碳糖有

種含氮堿基

種核苷酸有

種(其中包括

種脫氧核苷酸和

種核糖核苷酸)含T的核苷酸種類

種含A的核苷酸種類

種含U的核苷酸種類

種含A、G、C、T的核苷酸種類

種12125844712131.磷酸2.五碳糖3.含氮堿基總結歸納種類核酸DNARNA核苷酸磷酸五碳糖堿基812541144114總結歸納四、DNA分子的多樣性思考:1000個脫氧核苷酸能組成多少種DNA分子?4500種脫氧核苷酸的種類脫氧核苷酸的數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DNA鏈的數目DNA鏈的空間結構脫氧核苷酸的數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脫氧核苷酸的種類講授新課1.為什么可以用核酸檢測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新冠肺炎?2.為什么親子鑒定和刑事偵查中采用DNA指紋技術?病毒核酸序列有特異性,當病毒入侵人體時,人體便獲得了其核酸序列。將待測者的核酸序列和病毒進行比對,若人體含有病毒的核酸序列,則檢測呈陽性,說明待測者患新冠肺炎DNA指紋指具有完全個體特異的DNA多態(tài)性,其個體識別能力足以與手指指紋相媲美,因而得名??捎脕磉M行個人識別及親子鑒定,同人體核DNA的酶切片段雜交,獲得了由多個位點上的等位基因組成的長度不等的雜交帶圖紋,這種圖紋極少有兩個人完全相同,故稱為“DNA指紋”。解釋現象DNA與RNA在細胞中的分布DNA

(主要在細胞核)RNA

(主要在細胞質)DNA+甲基綠→綠色RNA+派洛寧→紅色綠核紅質五、核酸的鑒定DNA:細胞核、線粒體、

葉綠體RNA:細胞質講授新課元素組成CHONP五碳糖磷酸含氮堿基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酸分子DNARNA結構雙螺旋結構單鏈功能

生物的遺傳物質,控制生物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總結歸納1.還原糖的鑒定:糖類中的單糖、麥芽糖、乳糖等是還原性糖,它們與_______試劑反應可以產生________。2.脂肪的鑒定:脂肪可以被____染液染___色(或被蘇丹IV染液染成紅色)3.核酸的鑒定:甲基綠可以把DNA染成

色,吡羅紅把RNA染成

紅色;DNA還能被二苯胺染成

色4.蛋白質的鑒定:蛋白質能與____試劑發(fā)生反應,產生__色反應。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蘇丹III橘黃雙縮脲紫總結歸納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組成甲液:0.1g/mLNaOH乙液:0.05g/mLCuSO4A液:0.1g/mLNaOHB液:0.01g/mLCuSO4使用方法使用時將甲液和乙液等比混合均勻;水浴加熱先使用2mlA液,混勻后再滴加3-4滴B液作用原理還原性糖可與新配制的Cu(OH)2反應產生磚紅色Cu2O沉淀CuSO4在堿性條件下與肽鍵反應形成紫色絡合物總結歸納⒈糖類、脂肪、蛋白質、核酸共有的元素是()A.C、H、O、N、PB.C、H、O、NC.C、H、OD.O、H2.組成核酸分子的單體是()

A.一分子含氮堿基 B.一分子五碳糖C.一分子磷酸 D.一個核苷酸3.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A.4種堿基、脫氧核糖、磷酸B.4種堿基、脫氧核苷酸C.堿基、核糖、磷酸D.核苷酸、堿基、磷酸CDA當堂練習4.核酸是生物體內的重要物質,在生物體內是()A.承擔生命活動的物質B.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C.細胞內的能源物質D.細胞的結構物質5.同位素示蹤技術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手段,如果僅要求標記生物細胞中的核酸,而不標記蛋白質,應標記的同位素是()A.14CB.3HC.32PD.35S6.蛋白質、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依次是()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核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

D.氨基酸、脫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CD當堂練習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謝謝大家愛心.誠心.細心.耐心,讓家長放心.孩子安心。第一節(jié)細胞學說-現代生物學的“基石”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章二第

波瀾不驚的湖泊、清澈見底的小溪、水草叢生的池塘、浩瀚無邊的大海……其中的生物都是由什么構成的?情境引入生物體不僅是多層次、復雜的結構體系,也是相對獨立、有機聯(lián)系的生命活動體系。細胞是生物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一切生命現象的奧秘都要從細胞中尋求答案情境引入

1.人們早就從制造老花鏡中認識到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影像的作用。一些有好奇心的人開始制作凸透鏡,用它觀察人類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物體,最早的顯微鏡因此而誕生。2.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從童年開始,就熱愛大自然,遇到問題總喜歡刨根問底,對科學研究非常執(zhí)著。他酷愛制作放大鏡和顯微鏡,一生制作了400多臺顯微鏡(圖2-1-1)。列文虎克沒有想到,他制作的顯微鏡成了揭開微觀生物世界神秘面紗的工具。積極思維誰揭開了微觀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紗?事實:3.當時最好的顯微鏡只能將微小物體放大近300倍但已經能夠讓人們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生命現象了。列文虎克是第一個用顯微鏡來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了“蒼蠅腿上長滿密密的絨毛”“人的牙垢中存在游蕩和跳舞的小生物”.....·1675年,他描述了運動的原生動物和游動的精子;1681年,他又描述了細菌。積極思維1.推測根據初中階段使用顯微鏡的經驗,推測列文虎克的顯微鏡至少應具備哪些結構?2.分析列文虎克用制造的顯微鏡展現微觀生物世界,這對生物學的發(fā)展有什么作用?積極思維思考:講授新課一、細胞學說的建立和發(fā)展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己設計與制造的簡易顯微鏡觀察櫟(lì)樹軟木塞切片時,發(fā)現其中有許多小室,他把這些小室稱為細胞(細胞的發(fā)現者和命名者),實際上胡克當時看到的是細胞壁,這是人類發(fā)現細胞的第一步。(一)觀察到死細胞1665年講授新課

列文虎克是第一個用顯微鏡來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了“蒼蠅腿上長滿密密的絨毛”“人的牙垢中存在游蕩和跳舞的小生物”……1675年,他描述了運動的原生動物和游動的精子;1681年,他又描述了細菌。(二)觀察到活細胞1675年講授新課英國植物學家布朗運用分辨率較高的顯微鏡研究他從澳洲搜集來的植物時發(fā)現其表皮、花粉、胚珠等部位的細胞內普遍存在一種構造,并將之命名為“細胞核”。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的注意,他在仔細觀察多種植物細胞后,證實了其存在。(三)觀察到細胞核1830年講授新課1838年

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使用分辨率達1μm的顯微鏡,觀察了大量的植物組織后提出:“植物,不論發(fā)展到多么高級,都是由充分個體化的、各自獨立的、分離的物體組成的聚合物,這些物體就是細胞?!奔毎菢嫵芍参锏幕締挝?。(四)植物細胞講授新課

1839年,德國動物學家施旺通過對魚、蛙、豬、等多種多細胞的系統(tǒng)觀察后提出:“細胞是有機體,整個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的集合體,它們依照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在動植物體內?!?839年(五)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講授新課19世紀30年代德國施萊登、施旺提出:

一切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一切動物和植物體的基本單位。(六)細胞學說意義:使一切動物和植物統(tǒng)一到細胞的基礎上。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講授新課

1858年,德國科學家魏爾肖指出:“細胞是先前存在的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边@被認為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1858年(七)對細胞學說的補充講授新課葉的表皮細胞葉的保護組織葉(官)冷箭竹(個體)竹林(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講授新課心肌細胞心肌心臟(器官)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大熊貓(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講授新課光學顯微鏡(顯微結構)電子顯微鏡(亞顯微結構)講授新課二、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工具——顯微鏡(一)認識光學顯微鏡講授新課1.目鏡(無螺紋)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5×10×16×小講授新課2.物鏡(有螺紋)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講授新課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離載玻片距離越,所能看到的細胞數目越,視野越。大近少暗講授新課目鏡粗準焦螺旋鏡筒細準焦螺旋轉換器物鏡鏡臂聚光器反光鏡鏡座載物臺(二)使用光學顯微鏡講授新課正確使用光學顯微鏡的高倍鏡邊做邊學在初中,我們已經了解了光學顯微鏡低倍鏡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在低倍鏡的基礎上,我們可用高倍鏡進行觀察。1.若需要將物像進一步放大,可使用高倍物鏡觀察。首先在低倍鏡下移動玻片標本,將要觀察的目標移到視野中央,再轉動轉換器,直到高倍物鏡與鏡簡成一直線?!班粥币宦暠硎疚镧R旋轉到位。2.調節(jié)聚光器。聚光器一般由聚光透鏡、光圈和升降螺旋組成。調節(jié)升降螺旋,聚光透鏡將由反光鏡反射過來的光線聚焦在樣品上,再調節(jié)光圈的大小,物像將變得更加明亮、清晰。實踐正確使用光學顯微鏡的高倍鏡邊做邊學3.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進一步觀察物像。4.整理顯微鏡:每次觀察結束后,先移去玻片標本,清理好載物臺;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偏向兩側;將鏡簡下降到最低處,再將反光鏡堅立。如何正確使用高倍鏡觀察玻片標本?怎樣調節(jié)聚光器和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討論(1)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相連的16個細胞排成一排,若目鏡不變物鏡轉換為40×,在視野中可以觀察到的細胞數為()A.2個B.4個C.8個D.16個B放大倍數顯微鏡放大倍數是指物像長或寬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練一練(2)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被64個細胞所充滿,若目鏡不變物鏡轉換為40×,則在視野中可以觀察到的細胞數為()A.2個B.4個C.8個D.16個B低倍鏡下放大倍數為a高倍鏡下放大倍數為na視野中一行細胞數量cc/n圓形視野內細胞數量cc/n2練一練成像特點 顯微鏡成放大倒立的虛像(bq)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則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移動規(guī)律:偏哪向哪移污物位置判斷 講授新課高倍鏡與低倍鏡觀察情況比較物像大小看到細胞數目視野亮度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視野范圍高倍鏡____________________小低倍鏡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小少多暗亮近遠講授新課現在已經知道,可見光的波長范圍一般為380~760nm,因此限制了以可見光為光源的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使其最大放大倍數受到很大限制。要提高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科學家們只能另辟蹊徑。20世紀30年代初,德國青年科學家盧斯卡(E.Ruska,1906-1988)等利用高能電子束波長很短的特點,制造出能夠放大10000倍的電子顯微鏡。由于此項貢獻,盧斯卡等人獲得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講授新課三、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需將樣品制成超薄切片,適于觀察細胞內部結構大腸桿菌講授新課掃描電子顯微鏡細菌主要用于觀察細胞等樣品的表面形態(tài)和結構講授新課1.實驗原理顯微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虛像。高倍顯微鏡可以將細胞放大,更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的形態(tài)、

結構.2.實驗步驟(1)制作臨時裝片:擦、滴、取、展、蓋注意:材料要少,切片要薄,蓋蓋玻片時,一定要緩慢,且與載玻片成45°角,防止裝片中產生氣泡,影響觀察。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各種各樣的細胞邊做邊學

(2)顯微鏡的使用①在低倍鏡下觀察,找到物像;②移動裝片,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物鏡;④若視野暗,可調反光鏡或光圈;(光線暗用凹面鏡,光線強用平面鏡)⑤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直到看清物像為止。邊做邊學1.觀察菠菜葉表皮細胞:邊做邊學(1)將載玻片擦拭干凈,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鑷子夾取菠菜葉下表皮,將其浸入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以防止由于細胞的重疊而影響觀察效果。(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其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中央的水滴邊緣,然后輕輕蓋在菠菜葉下表皮上,避免產生氣泡,用吸水紙吸去蓋玻片周圍多余的水。(4)將制作好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圖2-1-4).菠菜葉下表皮細胞邊做邊學2.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邊做邊學將載玻片擦拭干凈,在其中央滴一滴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2)用牙簽輕輕刮取自己的口腔內側,將牙簽上的刮取物涂布在生理鹽水中,蓋上蓋玻片。(3)口腔上皮細胞無色,為便于觀察,需要染色。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稀碘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4)將制作好的臨時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記錄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