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護理查房_第1頁
普外護理查房_第2頁
普外護理查房_第3頁
普外護理查房_第4頁
普外護理查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外護理查房內容概要病史匯報1護理體檢2護理診斷及措施3健康疾病相關知識4疾病進展5討論6一般資料姓名:高宗俊性別:男職業(yè):務農民族:漢族年齡:72歲婚姻:已婚既往史:右肝切除+膽囊切除術家族史:無入院時間:2016-05-2016:47min入院診斷:1、肝破裂術后切口感染伴切口疝2、肺部感染3、胸腰椎骨折4、下肢血管栓塞5、低蛋白血癥主訴:肝切除術后2月病史匯報入院情況患者,男性,72歲,系"肝切除術后2月"入院,患者2月前因肝破裂在縣中醫(yī)院行右肝切除+膽囊切除,術后轉入安慶市立醫(yī)院ICU治療,因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再次轉至安醫(yī)二附院治療,經對癥治療后患者一般情況差,要求出院轉至我院治療。來時測T:37.5℃P:86次/分R:20次/分BP:112/68mm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營養(yǎng)差,眼瞼結膜稍蒼白,鞏膜無黃染,口唇無紫紺,胸廓無畸形,胸部壓痛陽性,可觸及骨摩擦音,右側胸腔可見一引流管接雙引流袋,引流管內黃色滲液,左側胸腔引流管接引流瓶,兩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干濕性啰音。病史匯報腹膨軟,腹部見L型減張切口,切口內見引流條伴有滲液,切口皮膚紅腫,右下腹切口處可見一包塊,可還納,腹壁皮膚缺損。右下肢腫脹,彈力襪加壓,呈凹陷性水腫,右下腿可見一竇道,臀部紅腫,骶尾部可見一約1×1cm和1×0.5cmⅡ期壓瘡。ADL評分:35分Morse評分:35分管道滑脫評分:11分Braden評分:14分入院情況病史匯報診療經過入院后予以完善相關檢查,止咳化痰,抗炎、護肝、營養(yǎng)支持補液等對癥治療予以切口換藥,加強翻身,壓瘡處予以潰瘍貼覆蓋監(jiān)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巡視及床邊防護輔助檢查輔助檢查2016.5.23CT示:1、腹膜炎2、提示回盲部腸套疊可能3、腹腔積液4、肝硬化、脾大5、右腎包膜下積液吸收后改變6、兩肺炎性改變7、兩側胸腔積液引流術后8、右側多發(fā)肋骨骨折輔助檢查2016.5.24腹部彩超示:血吸蟲肝損害右側腹腔局限性積液雙下肢彩超示:雙下肢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護理體檢護理診斷、措施及評價護理問題1.清理呼吸道低效:與患者體弱,咳嗽無力有關

2.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攝入不足、低蛋白血癥有關3.舒適的改變疼痛:與手術切口及患者的耐受性有關4.皮膚完整性受損:與長期臥床有關5.有管道滑脫的危險:與留置各管道有關

6.活動無耐力:與手術創(chuàng)傷有關7.并發(fā)癥切口感染肺部感染雙下肢靜脈血栓8.焦慮:與對疾病知識不了解,擔心疾病預后有關9.潛在并發(fā)癥肺栓塞、腹腔膿腫、膽漏、便秘。

一、清理呼吸道低效病人體弱,咳嗽無力護理目標:患者呼吸正常護理措施:1)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與濕度,使病人呼吸通暢2)教會并指導患者有效咳嗽排痰3)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4)遵醫(yī)囑予以霧化吸入護理評價:患者呼吸正常二、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攝入不足、低蛋白血癥有關護理目標:營養(yǎng)得到改善護理措施:1)遵醫(yī)囑予以腸內營養(yǎng)液口服

2)盡量選擇適合病人口味的食物,鼓勵病人少食多餐3)遵醫(yī)囑予以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血漿等靜脈營養(yǎng)支持4)觀察患者有無心律失常、抽搐、頭暈、冷汗等異常變化并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5)嚴密監(jiān)測各項生化指標。6)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以增進食欲7)遵醫(yī)囑予以脫水利尿劑

護理評價:5.25號檢查化驗指標白蛋白35.1g/L。三、舒適的改變--疼痛與手術傷口及患者的耐受性有關護理目標:患者疼痛感減輕護理措施:1)分散患者注意力,以減輕疼痛2)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幫助患者去舒適臥位3)各項護理操作集中進行,操作時動作應輕柔4)及時更換傷口潮濕的敷料,以減少刺激5)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6)心理護理7)囑患者咳嗽時用手按壓傷口,腹帶加壓護理評價:患者無明顯疼痛感四、皮膚完整性受損與患者長期臥床有關護理目標:帶入壓瘡愈合,不發(fā)生新的壓瘡護理措施:1)使用氣墊床,骨隆突處墊軟枕2)壓瘡處用潰瘍貼,必要時換藥3)保持床單元清潔、整齊、干燥4)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5)加強機體營養(yǎng),促進組織修復,提高抵抗力6)病人大小便后用溫水擦凈7)建立床頭翻身卡護理評價:暫未發(fā)生新的壓瘡

五、有管道滑脫的危險與留置各種管道有關

各護理目標:各管道均引流通暢,顏色、量和性質均在正常范圍內,無管道滑脫發(fā)生。護理措施:1)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定時擠壓,防止管道扭曲,反折2)做好管道標識3)密切觀察患者的各引流管引流的顏色、性質、量4)嚴格交接班5)更換引流袋時,嚴格無菌操作6)PICC每周換藥一次7)給患者及家屬講解各管道的重要性護理評價:1)5.24號左側胸引管移位,予以拔除2)5.25號拔除右側胸引管

六、活動無耐力與手術創(chuàng)傷有關護理目標:病人能完成簡單的日常生活。護理措施:1)評估病人目前的活動程度和休息方式2)指導和協(xié)助病人進行日常生活自理,鼓勵其盡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3)鼓勵和協(xié)助病人適當下床活動4)患者日常生活用品及呼叫器放在患者易取處護理評價:病人能在家屬的幫助下如廁七、并發(fā)癥切口感染肺部感染雙下肢靜脈血栓護理目標:并發(fā)癥得到合理的控制護理措施:1)加強切口換藥,保持周圍皮膚清潔干燥2)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技術3)遵醫(yī)囑予以抗感染等藥物治療4)定時協(xié)助翻身、拍背、指導有效咳嗽5)雙下肢穿彈力襪6)利伐沙班15mg口服BiD(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凝血功能)7)定期復查雙下肢彩超護理評價:各并發(fā)癥得到有效的控制八、焦慮與對疾病知識不了解,擔心疾病預后有關護理目標:病人焦慮情緒得到緩解,積極配合治療護理護理措施:1)多與病人溝通,了解其心理顧慮,鼓勵病人

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

2)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減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3)與患者一起制定康復的重點目標,回顧取得的進步,增強信心4)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解釋治療護理過程

,減輕其焦慮。護理評價:患者心情較前好轉。九、潛在并發(fā)癥肺栓塞、腹腔膿腫、膽漏、便秘護理目標:無新的并發(fā)癥發(fā)生護理措施:1)鼓勵患者半臥位,有利于引流;2)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時擠壓;注意引流量3)加強營養(yǎng)支持;按醫(yī)囑予抗生素治療;4)密切觀察體溫、白細胞計數(shù)變化。5)觀察引流管周圍有無滲液,及時更換引流管口敷料,保持干燥。6)禁止家屬按摩患肢體7)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時可用適量的緩瀉劑護理評價:暫未發(fā)生新的并發(fā)癥健康教育1.指導患者對治療樹立信心,康復期間保持良好的情緒,使生活有規(guī)律、配合適當鍛煉,促進身心康復。

2.遵醫(yī)囑按時服藥治療,按規(guī)定完成預定療程。

3.注意營養(yǎng),多吃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和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4.避免便秘,可用適量的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5.病人應多休息,如體力許可,可適當活動。6.禁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定期復查肝功能。7.定期復查雙下肢彩超及凝血功能。

相關知識肝臟解剖定義肝破裂(liverrupture):占各種腹部損傷的15%-20%,右肝破裂較左肝多見。多由暴力撞擊、高空墜落或利器穿通腹腔引起肝實質撕裂或挫傷。

肝臟位于右側膈下和季肋深面,受胸廓和膈肌保護,一般不易損傷,但由于肝臟質地脆弱,血管豐富,而且被周圍的韌帶固定,因而也容易受到外來暴力或銳器刺傷而引起破裂出血。在肝臟因病變而腫大時,受外力作用時更易受傷。

肝損傷后常有嚴重的出血性休克,并因膽汁漏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和繼發(fā)感染。肝破裂病理生理關于肝損傷的分級方法,目前尚無統(tǒng)一標準。1994年美國創(chuàng)傷外科協(xié)會提出如下分級法:Ⅰ級:血腫:包膜下,<10%表面面積

裂傷:包膜撕裂,實質裂傷深度<1cmⅡ級:血腫:包膜下,10%-50%表面面積,血腫直徑<10cm

裂傷:包膜撕裂,實質深度1-3cm,長度<10cmⅢ級:血腫:包膜下,>50%表面面積;包膜下血腫破裂伴活動性出血;實質內>10cm或仍在擴張;裂傷深度>3cmⅣ級:血腫:實質內血腫破裂伴活動性出血

裂傷:實質破裂,<50%肝葉受累Ⅴ級:裂傷:實質破裂,>50%肝葉受累

血管:近肝靜脈損傷,即肝后下腔靜脈/肝靜脈主支Ⅵ級:血管:肝撕脫。國內常用通常采用的損傷分級法:Ⅰ級:肝裂傷深度不超過3cmⅡ級:傷及肝動脈、門靜脈、肝膽管的2-3級分支Ⅲ級或中央區(qū)傷:傷及肝動脈、門靜脈、肝總管或其一級分支合并傷肝外傷的病理分類①肝破裂:肝包膜和實質均裂傷

②包膜下血腫:實質裂傷但包膜完整

③中央型裂傷:深部實質裂傷,可伴有或無包膜裂傷。肝被膜下破裂也有轉為真性破裂的可能,但中央型肝破裂則更易發(fā)展為繼發(fā)性肝膿腫臨床表現(xiàn)1、失血性休克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口渴、煩躁、脈搏增快、血壓驟降等。休克是肝破裂患者院前、急診室、手術室死亡的主要原因。2、腹膜炎絕大多數(shù)肝破裂患者有腹痛、腹脹、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腸鳴音消失、惡心、嘔吐等腹膜炎癥狀體征。創(chuàng)傷肝周圍積血及膽汁刺激膈肌,可呈現(xiàn)右上腹、右下腹痛及右肩痛。肝破裂腹腔大量積血可引起嚴重腹脹,移動性濁音。肝包膜下血腫可能無明顯腹膜炎癥狀體征,僅有肝濁音界增大。3、血液經膽道進入十二指腸,可出現(xiàn)嘔血或黑便。輔助檢查

診斷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術實驗室檢查B超X線血常規(guī)顯示紅細胞、血紅蛋白、紅胞比細容等明顯下降,白細胞計數(shù)可有不同程度升高陽性率均可達90%以上。特別是有多處傷而腹部體征尚不夠明顯時,腹腔穿刺可幫助作出腹腔內出血的診斷。如能抽出不凝的血液,即為陽性。診斷肝破裂的首選方法CT檢查確定肝臟包膜是否完整、大小形態(tài)結構是否正常、有無出血及滲出確定是否存在骨折什么是竇道竇道概述竇道(sinus)、瘺管(fistula),由組織壞死后形成的只開口于皮膚黏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稱為竇道;連接兩個內臟器官或從內臟器官通向體表的通道樣缺損稱為瘺管?!掇o?!罚焊]道,又稱竇,為組織與體表相溝通的不正常管道,不與體內空腔臟器相溝通,大多由感染后引流不暢或異物遺留造成,也可為先天性。而《中醫(yī)外科學》五版教材在“分類釋義”中說,竇道“指深部組織通向體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1個外口。在外口部均有膿水經久淋漓不止”。病因竇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細菌侵犯了骨與軟組織,引起骨與軟組織幾乎是同時出現(xiàn)在局部具有持續(xù)性慢性炎癥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些細菌或由其所引起患部的各種致炎介質又持續(xù)性刺激著周圍軟組織而引起應激反應(病患部軟組織為骨組織的貼合圍縮作用)使大量膿性分泌物引流不暢,被迫首先在深部軟組織內迂回破壞,形成竇道。治療在慢性骨炎(包括:骨髓炎、骨結核、化膿性關節(jié)炎、硬化性骨髓炎等)的治療中,在竇道的處理中應注意:(1)注意竇道的形狀:如竇道是里腔大外口小,還是外口大里腔小,是單純性的,還是復雜性的,是丁字型的還是7字型,或者是蚯蚓型、貫通型以及深淺寬窄等。(2)注意竇道的通向:是起自骨實質還是骨髓腔,或者是來自骨松質流注性的膿液排放入軟組織內所形成。(3)注意區(qū)別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