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三版)課件:稅收效應分析_第1頁
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三版)課件:稅收效應分析_第2頁
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三版)課件:稅收效應分析_第3頁
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三版)課件:稅收效應分析_第4頁
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三版)課件:稅收效應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部門經濟學

(第三版)

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三版)

公共收入理論

稅收效應分析

稅收對生產者行為的影響稅收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稅收對勞動投入的影響稅收對私人儲蓄的影響稅收對私人投資的影響重點問題

12.1稅收與生產者行為12.1.1稅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稅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稅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表現在政府課稅之后會使課稅商品出現兩種價格——消費者支付的價格和生產者實際得到的價格。兩者之間的差額,即為稅收的數額。對課稅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給量要由消費者和生產者分別根據各自面臨的價格決定。稅額由生產者或消費者承擔的市場均衡條件分別為:

D(Pd)=S(Pd-t)或D(Pd)=SD(Ps+t)=S(Ps)或D[(1+T)Ps]=S(Ps)下圖更直觀得提示了市場均衡的情況。

12.1稅收與生產者行為12.1.1稅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圖12—1稅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12.1稅收與生產者行為12.1.2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替代效應圖12—2稅收的額外負擔:均衡產量的減少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因政府課稅而造成的課稅商品產量的減少,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損失。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的損失就是稅收的總成本,政府征得的稅款是稅收的總收益,那么稅收的凈效應就是-(B+D)。其計算過程為:-(A+B)-(C+D)+(A+C)=-(B+D)。

12.1稅收與生產者行為12.1.2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替代效應均衡產量的變化也可以用稅收的替代效應來解釋,由于生產者所面臨的課稅商品的價格相對下降,造成生產者減少課稅商品或重稅商品的生產量,而增加無稅商品或輕稅商品的生產量,即以無稅商品或輕稅商品替代課稅商品或重稅商品。左圖揭示了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替代效應。圖12—3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替代效應

12.1稅收與生產者行為12.1.3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收入效應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收入效應,表現為政府課稅之后,會使生產者可支配的生產要素減少,從而降低了商品的生產能力,而居于較低的生產水平。左圖顯示,由于政府征稅,改變了生產者的生產抉擇。圖12—4稅收對生產者選擇的收入效應

12.2稅收與消費者行為12.2.1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替代效應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替代效應表現為政府對商品課稅之后,會使課稅商品價格相對上漲,造成消費者減少對課稅商品或重稅商品的購買量,而增加對無稅商品或輕稅商品的購買量,即以無稅商品或輕稅商品替代課稅商品或重稅商品。如右圖所示。圖12—5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替代效應

12.2稅收與消費者行為12.2.2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收入效應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收入效應表現為政府課稅之后,會使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下降,從而降低商品的購買量,而居于較低的消費水平。圖12—6稅收對消費者選擇的收入效應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個人有勞動投入量的選擇權勞動所得都以貨幣表示,全部所得都要課稅小時生產率不變,工資率是單一的勞動力的供給有完全的彈性所得稅實行比例稅率公共支出模式對勞動投入沒有影響假定條件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12.3.1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替代效應稅收對納稅人在勞動投入方面的替代效應表現為政府課稅會降低勞動相對于閑暇的價格,使勞動和閑暇二者間的得失抉擇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納稅人以閑暇代替勞動。也就是說,政府課稅會造成勞動投入下降。替代效應的大小,在課征所得稅的情況下,由其邊際稅率決定。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12.3.1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替代效應如果勞動力的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政府征稅極可能促使納稅人減少勞動投入量。在這種情況下,稅收對勞動投入的影響,表現為替代效應。圖12—7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替代效應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12.3.1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替代效應從勞動力市場均衡的角度說明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替代效應。圖12—8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替代效應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12.3.2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收入效應稅收對納稅人在勞動投入方面的收入效應表現為政府征稅會直接壓低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從而促使其減少閑暇等方面的享受,為維持以往的收入水平或消費水平而傾向于更勤奮地工作。也就是說,政府征稅會促使勞動投入量增加。收入效應的大小由納稅人的總收入與其繳納稅款的比例即平均課稅率決定。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12.3.2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收入效應圖12—9稅收對勞動投入的收入效應如果勞動力的供給曲線是向后彎曲的,政府征稅極可能會促使納稅人增加勞動投入量。在這種情況下,稅收對勞動投入的影響表現為收入效應。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12.3.3稅收對勞動投入效應的無差異曲線分析稅收對納稅人在勞動投入方面的兩種效應是反方向的。要分析稅收對勞動投入的總效應或凈效應究竟是什么,應當將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綜合在一起,進行無差異曲線分析。右圖顯示,稅收對納稅人的總效應是促使人們更勤奮地工作,但這并不是唯一的結論。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的情況經常存在。圖12—10勞動和閑暇之間的選擇

12.3稅收與勞動投入12.3.4不同稅種對勞動投入的效應比較圖12—11人頭稅和比例所得稅對勞動投入的效應比較將稅收對勞動投入效應的無差異曲線分析應用于具體稅種,可以就不同稅種對勞動投入的效應進行比較分析。可以將這種分析擴展到比例所得稅和累進所得稅的比較以及具有累退性質的商品稅與同額的累進所得稅或比例所得稅的比較。

12.4稅收與私人儲蓄12.4.1私人儲蓄及其決定因素國民生產總值供求總額相等的均衡條件用公式表示為:C+I+G+X=C+S+T+M儲蓄函數是指儲蓄與決定儲蓄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S=f(Y,R,W,X)

決定儲蓄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三種:收入、利息率和凈財富。私人儲蓄及其決定因素

12.4稅收與私人儲蓄12.4.2稅收對私人儲蓄的收入效應稅收對納稅人在私人儲蓄方面的收入效應,表現為政府課稅會壓低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從而促使納稅人減少現期消費,為維持既定的儲蓄水平而增加儲蓄。即政府課稅反而會使納稅人相對增加儲蓄。收入效應的大小,取決于平均稅率的水平。圖12—12稅收對私人儲蓄的收入效應

12.4稅收與私人儲蓄12.4.3稅收對私人儲蓄的替代效應稅收對納稅人在私人儲蓄方面的替代效應表現為政府課稅會減少納稅人的實際利息收入,降低儲蓄對納稅人的吸引力,從而引起納稅人以消費替代儲蓄。也就是說,政府課稅會造成私人儲蓄的下降。替代效應的大小,在課征所得稅情況下,由其邊際稅率決定。圖12—13稅收對私人儲蓄的替代效應

12.5稅收與私人投資12.5.1私人投資及其決定因素納稅人的投資行為主要由兩方面因素決定:投資收益與投資成本。在政府征稅的條件下,最終決定納稅人投資行為的投資收益,是稅后的投資收益,而不是稅前的投資收益;最終決定納稅人投資行為的投資成本包括折舊因素,而折舊的多少是受稅收制度影響的。

12.5稅收與私人投資12.5.2稅收對私人投資收益率的影響稅收對私人投資收益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公司所得稅的課征上。政府課征公司所得稅,會壓低納稅人的投資收益率,并使投資收益和投資成本的對比發(fā)生變動,從而對納稅人的投資行為產生方向相反的兩種效應。分析稅收對私人投資總效應(凈效應)的影響應將稅收對私人投資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綜合起來,進行無差異曲線分析。圖12—14

稅收對私人投資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12.5稅收與私人投資12.5.3稅收對私人資本折舊率的影響實際折舊是根據固定資本的實際損耗情況而計提的折舊。稅收折舊則是由稅收制度根據經濟政策的需要而規(guī)定的可以計提的折舊。實際折舊額和稅收折舊額并不一致,通常的情況是,稅收折舊大于實際折舊。私人資本的折舊,可以區(qū)分為實際折舊和稅收折舊兩個概念。

12.5稅收與私人投資12.5.3稅收對私人資本折舊率的影響對私人投資的影響就是中性的。對私人投資的影響就是刺激性的,其結果會促使納稅人增加私人投資。對私人投資的影響就是抑制性的,其結果會促使納稅人減少私人投資。稅收制度對私人投資的影響稅收折舊率等于實際折舊率稅收折舊率高于實際折舊率稅收折舊率低于實際折舊率

年限3年5年7年10年15年20年133.3320.0014.2910.005.003.75244.4532.0024.4918.009.507.22314.8119.2017.4914.408.556.6847.4111.5212.4911.527.706.18511.528.939.226.935.7165.768.937.376.235.2878.936.555.904.8984.456.555.904.5296.555.904.46103.295.904.46115.904.46125.904.46135.904.46145.904.46155.904.46162.994.4617~204.46212.251986年美國加速成本回收制度所規(guī)定的稅收折舊率(%)

加速折舊率直線折舊率年份折舊額稅收擋避額折舊額稅收擋避額198620000006800001000000340000198732000001088000200000068000019881920000653000200000068000019891152000392000200000068000019901152000392000200000068000019915760001960001000000340000舉例:加速折舊率與直線折舊率的比較單位:美元

語稅收效應稅收中性稅收的額外負擔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無差異曲線分析投資收益率私人資本的折舊折舊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