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專業(yè)解讀與實踐應用指南之3:4ESG的原則與實踐《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專業(yè)解讀與實踐應用指南之3:4ESG的原則與實踐(雷澤佳編制,2024A01)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4ESG的原則與實踐4.1總體原則以下原則是ESG發(fā)展的核心,并應在其應用、報告和評估過程中始終加以應用:a)誠信:在所有ESG決策和報告中,應用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利用獨立、客觀、公開和透明等要素;并基于健全的領導力、系統(tǒng)和控制(包括相關方的反饋),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b)注重結果:識別、評價和管理直接與間接的戰(zhàn)略與運營結果,以及基于決策和活動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結果,包括對組織自身以及由組織產生的預期和非預期后果;c)公平:在確??紤]長期和短期風險與機遇、資源可用性等實際情況、重要性維度以及包括子孫后代在內所有相關方的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以客觀、公平和公正的方式確保共同的價值觀并平衡各相關方的利益;d)風險與機遇:將識別、理解和管理風險與機遇融入ESG戰(zhàn)略和運營中,包括整個價值鏈以及對環(huán)境和社會的更廣泛影響;e)基于證據:盡可能以科學或分析的方式識別并評價結果,使用可靠、可驗證的證據,并優(yōu)先考慮外部和內部的風險與機遇及其重要性;f)成熟度:持續(xù)改進、融入并更新良好實踐,將ESG作為組織內部的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效的風險與機遇管理、測量和報告,確保ESG成為組織基因、核心價值觀、驅動力和學習的一部分得到整合和擁有,而非外部的一次性、勾選式要求。ESG的原則與實踐總體原則以下原則是ESG發(fā)展的核心,并應在其應用、報告和評估過程中始終加以應用:誠信:在所有ESG決策和報告中,應用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利用獨立、客觀、公開和透明等要素;并基于健全的領導力、系統(tǒng)和控制(包括相關方的反饋),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誠信原則的核心要素;誠信原則是ESG發(fā)展的基礎,貫穿于ESG決策和報告的始終。它要求組織在ESG實踐中遵循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包括但不限于獨立、客觀、公開和透明等要素。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ESG實踐中的道德準則和行為標準。獨立:確保ESG決策和報告過程不受任何外部利益或偏見的影響,保持決策的自主性和公正性;客觀:基于事實和數據進行ESG決策和報告,避免主觀臆斷和虛假陳述;公開:及時、全面地公開ESG相關信息,確保相關方能夠獲取到準確、可靠的ESG數據;透明:增強ESG實踐的透明度,明確披露ESG決策的依據、過程和結果,接受社會監(jiān)督。健全的領導力、系統(tǒng)和控制;為了實現誠信原則,組織需要具備健全的領導力、系統(tǒng)和控制機制。這包括建立有效的治理結構、明確的管理流程和嚴格的內部控制體系,以確保ESG實踐的順利進行和持續(xù)改進。領導力:組織高層應展現出對ESG實踐的堅定承諾和積極領導,推動ESG理念在組織內部的深入貫徹;系統(tǒng):建立完善的ESG管理體系,包括目標設定、策略規(guī)劃、執(zhí)行監(jiān)控和持續(xù)改進等環(huán)節(jié),確保ESG實踐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控制:通過內部審核、風險評估和合規(guī)管理等手段,對ESG實踐進行嚴格的監(jiān)控和控制,及時發(fā)現并糾正問題。有效的問責機制;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是保障誠信原則得以落實的關鍵。組織應明確各級管理層和員工的ESG職責和權限,對ESG績效進行定期評估和考核,并將評估結果與獎懲機制掛鉤。明確職責:確保每個部門和崗位都清楚自己在ESG實踐中的職責和任務,形成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定期評估:定期對ESG績效進行評估和考核,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持續(xù)改進提供依據;獎懲機制:將ESG績效評估結果與員工的薪酬、晉升等掛鉤,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推動ESG實踐的深入開展。相關方的反饋與參與。在ESG實踐中,組織應充分關注相關方的利益和需求,積極尋求他們的反饋和參與。通過與相關方的溝通和協(xié)作,共同推動ESG實踐的持續(xù)改進和優(yōu)化。相關方識別:明確組織的相關方群體,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方、政府和社會公眾等;溝通與反饋:建立與相關方的溝通機制,定期收集他們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ESG策略和實踐;共同參與:鼓勵相關方參與ESG實踐的全過程,形成共同推動ESG發(fā)展的合力。注重結果:識別、評價和管理直接與間接的戰(zhàn)略與運營結果,以及基于決策和活動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結果,包括對組織自身以及由組織產生的預期和非預期后果;注重結果原則的核心意義;注重結果原則是ESG實施框架中的關鍵要素,它強調組織在ESG實踐中應關注并衡量其戰(zhàn)略與運營活動的直接和間接結果,以及這些活動對環(huán)境和社會產生的預期和非預期影響。這一原則要求組織不僅關注經濟效益,還要綜合考慮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確保組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識別直接與間接的戰(zhàn)略與運營結果;直接結果:指組織戰(zhàn)略與運營活動對組織自身產生的直接影響,如財務指標、市場份額、產品質量等。在ESG實踐中,組織需要關注這些直接結果是否符合ESG原則,如是否促進了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是否保障了員工福利等;間接結果:指組織戰(zhàn)略與運營活動對外部環(huán)境和社會產生的間接影響,如供應鏈中的環(huán)境風險、產品使用過程中的社會影響等。組織需要識別和評估這些間接結果,確保它們不會對組織的ESG表現產生負面影響。評價和管理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結果;環(huán)境影響評價:組織應評估其決策和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資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態(tài)破壞等。通過環(huán)境影響評價,組織可以識別潛在的環(huán)境風險,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來降低這些風險;社會影響評價:組織應關注其決策和活動對社會的影響,包括員工權益、社區(qū)關系、消費者權益等。通過社會影響評價,組織可以了解其在社會方面的表現,并采取措施來改進和提升。考慮預期和非預期后果。預期后果:指組織在決策和活動前能夠預見的結果。在ESG實踐中,組織應充分考慮這些預期后果,確保它們符合ESG原則和目標;非預期后果:指組織在決策和活動后產生的意外結果。由于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非預期后果難以完全避免。然而,組織可以通過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來降低非預期后果的影響。公平:在確保考慮長期和短期風險與機遇、資源可用性等實際情況、重要性維度以及包括子孫后代在內所有相關方的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以客觀、公平和公正的方式確保共同的價值觀并平衡各相關方的利益;公平原則的核心內涵;公平原則是ESG實踐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要求組織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并平衡各相關方的利益,確保ESG實踐的客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這一原則強調了組織在決策和行動過程中應全面考慮長期與短期風險與機遇、資源可用性、重要性維度以及子孫后代的利益,體現了組織對社會責任的深刻認識和積極擔當??紤]長期和短期風險與機遇;長期視角:組織應以長遠的眼光看待ESG實踐,充分考慮未來可能面臨的ESG風險,以及這些風險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同時,也要抓住ESG實踐帶來的長期機遇,如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等;短期視角:在關注長期的同時,組織也不能忽視短期的風險與機遇。短期內的ESG表現同樣重要,它可能直接影響到組織的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進而影響組織的盈利能力。考慮資源可用性;資源評估:組織應全面評估自身擁有的資源,包括資金、技術、人才等,確保ESG實踐有足夠的資源支持;資源分配: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組織應合理分配資源,確保ESG實踐的重點領域得到充分的支持,同時避免資源的浪費和無效使用。考慮重要性維度;識別關鍵領域:組織應識別ESG實踐中的關鍵領域和重點問題,這些領域和問題可能對組織的長期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優(yōu)先排序:根據關鍵領域和重點問題的重要性程度,組織應進行優(yōu)先排序,確保首先解決最為緊迫和重要的ESG問題。考慮包括子孫后代在內所有相關方的利益;全面考慮:組織在ESG實踐中應全面考慮所有相關方的利益,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方、社區(qū)、政府以及子孫后代等。這些相關方的利益可能相互沖突,組織需要找到平衡點,確保各方利益得到合理滿足;子孫后代利益:特別地,組織應關注子孫后代的利益,確保ESG實踐不會對他們的生存和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這要求組織在決策和行動過程中充分考慮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和社會公正性。確保共同的價值觀并平衡各相關方的利益。共同價值觀:組織應確保ESG實踐符合社會的共同價值觀,如環(huán)保、公平、正義等。這些價值觀是組織與社會各界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基礎;平衡利益:在ESG實踐中,組織應努力平衡各相關方的利益,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xié)商機制,尋求各方利益的共同點,實現共贏發(fā)展。風險與機遇:將識別、理解和管理風險與機遇融入ESG戰(zhàn)略和運營中,包括整個價值鏈以及對環(huán)境和社會的更廣泛影響;風險與機遇原則的核心意義;風險與機遇原則在ESG實踐中占據重要地位,它要求組織不僅要關注可能面臨的ESG風險,還要識別并把握ESG帶來的機遇。這一原則強調組織在制定ESG戰(zhàn)略和運營過程中,應全面考慮風險與機遇,確保組織能夠穩(wěn)健發(fā)展并抓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機會。識別、理解和管理ESG風險;識別ESG風險:組織應全面梳理和識別在ESG方面可能面臨的風險,包括環(huán)境風險(如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等)、社會風險(如勞工權益、社區(qū)關系等)和治理風險(如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腐敗等);理解ESG風險:識別出ESG風險后,組織應進一步理解這些風險的性質、成因、影響范圍及潛在后果,以便為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提供依據;管理ESG風險:組織應根據對ESG風險的理解,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措施,包括風險規(guī)避、風險降低、風險轉移和風險接受等策略,確保組織能夠穩(wěn)健應對ESG風險。識別、理解和管理ESG機遇;識別ESG機遇:與識別ESG風險相對應,組織應積極識別ESG帶來的機遇,如綠色轉型帶來的市場機會、社會責任投資的增長趨勢等;理解ESG機遇:識別出ESG機遇后,組織應深入分析這些機遇的潛在價值、發(fā)展趨勢及實現路徑,以便為制定有效的機遇把握策略提供依據;管理ESG機遇:組織應制定具體的機遇把握策略,將ESG機遇融入組織戰(zhàn)略和運營中,通過創(chuàng)新業(yè)務模式、拓展市場渠道等方式,抓住ESG帶來的新機遇。將風險與機遇融入ESG戰(zhàn)略和運營;ESG戰(zhàn)略規(guī)劃:組織在制定ESG戰(zhàn)略時,應充分考慮風險與機遇因素,將風險管理與機遇把握作為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確保ESG戰(zhàn)略與組織的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相協(xié)調;ESG運營實踐:在ESG運營實踐中,組織應將風險與機遇管理融入日常運營中,通過建立健全的ESG管理體系、加強內部控制和監(jiān)督等方式,確保ESG戰(zhàn)略的有效實施。關注整個價值鏈及更廣泛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價值鏈視角:組織在識別、理解和管理風險與機遇時,應關注整個價值鏈的ESG風險與機遇,包括供方、生產商、分銷商、客戶等環(huán)節(jié),確保組織能夠全面把握價值鏈上的ESG風險與機遇。更廣泛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組織還應考慮其活動對環(huán)境和社會的更廣泛影響,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人權等議題,確保組織的ESG實踐能夠符合社會期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基于證據:盡可能以科學或分析的方式識別并評價結果,使用可靠、可驗證的證據,并優(yōu)先考慮外部和內部的風險與機遇及其重要性;基于證據原則的核心意義;基于證據原則是ESG實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它要求組織在制定ESG戰(zhàn)略、評估ESG表現及決策過程中,必須依據可靠、可驗證的證據,采用科學或分析的方法,確保ESG實踐的客觀性和有效性。這一原則強調數據驅動決策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組織ESG實踐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茖W或分析的方式識別并評價結果;科學方法:組織在識別ESG風險和機遇、評估ESG表現時,應采用科學方法,如統(tǒng)計分析、模型預測等,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茖W方法的應用有助于組織更深入地理解ESG問題,為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提供依據;分析方式:除了科學方法外,組織還應采用分析方式,如案例研究、專家咨詢等,對ESG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分析方式的應用有助于組織更全面地把握ESG問題的本質和規(guī)律,為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供依據。使用可靠、可驗證的證據;可靠性:組織在收集和使用ESG相關證據時,應確保證據的可靠性??煽啃允侵缸C據的來源可信、數據準確、方法合理等,能夠反映ESG問題的真實情況。組織應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嚴格審核和驗證,確保其符合可靠性要求;可驗證性:組織收集到的ESG證據應具有可驗證性,即其他獨立第三方能夠依據相同的方法和標準對證據進行驗證,并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結論??沈炞C性的要求有助于提升組織ESG實踐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優(yōu)先考慮外部和內部的風險與機遇及其重要性。外部風險與機遇:組織在識別和評價ESG風險與機遇時,應優(yōu)先考慮外部因素,如政策法規(guī)變化、市場競爭態(tài)勢、消費者需求變化等。外部風險與機遇的識別和評價有助于組織及時調整ESG戰(zhàn)略,應對外部挑戰(zhàn)并抓住市場機遇;內部風險與機遇:同時,組織還應關注內部因素,如組織治理結構、資源配置效率、創(chuàng)新能力等,識別和評價內部存在的ESG風險與機遇。內部風險與機遇的識別和評價有助于組織優(yōu)化內部管理,提升ESG表現水平;重要性評估:在識別和評價ESG風險與機遇時,組織還應進行重要性評估,確定哪些風險與機遇對組織影響最大、最為緊迫。重要性評估的結果應作為組織制定ESG戰(zhàn)略和決策的重要依據。成熟度:持續(xù)改進、融入并更新良好實踐,將ESG作為組織內部的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效的風險與機遇管理、測量和報告,確保ESG成為組織基因、核心價值觀、驅動力和學習的一部分得到整合和擁有,而非外部的一次性、勾選式要求。成熟度原則的核心意義;成熟度原則是ESG實施框架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強調ESG實踐不應僅僅被視為一種外部強加的要求,而應成為組織內在的核心價值觀、驅動力和學習的一部分。這一原則要求組織在ESG實踐中不斷追求卓越,持續(xù)改進、融入并更新良好實踐,將ESG理念深植于組織的基因之中,確保ESG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持續(xù)改進與融入良好實踐;持續(xù)改進:組織應建立持續(xù)改進的機制,定期對ESG實踐進行評估和反思,識別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改進措施并付諸實施。通過持續(xù)改進,組織可以不斷提升ESG實踐的水平,確保ESG理念的有效落地;融入良好實踐:組織應積極借鑒和融入國內外在ESG方面的良好實踐,包括成功的案例、先進的經驗和技術等。通過融入良好實踐,組織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ESG表現,縮小與行業(yè)領先者的差距。將ESG作為組織內部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組織應將ESG理念融入其核心價值觀之中,使之成為組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要求組織在決策和運營過程中,始終將ESG因素納入考慮范圍,確保ESG理念與組織的發(fā)展目標相契合;全員參與:組織應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ESG實踐,將ESG理念貫穿于日常工作中。通過全員參與,組織可以形成強大的內部合力,共同推動ESG實踐的深入開展。進行有效的風險與機遇管理、測量和報告風險與機遇管理:組織應建立ESG風險與機遇管理機制,對可能面臨的ESG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應對,同時積極把握ESG帶來的機遇。通過有效的風險與機遇管理,組織可以確保ESG實踐的穩(wěn)健性和可持續(xù)性;測量和報告:組織應建立ESG績效測量和報告體系,定期對ESG績效進行量化評估,并向內外部相關方公開報告。通過測量和報告,組織可以展示其ESG實踐的成果和進展,增強相關方的信任和認可。確保ESG成為組織基因、核心價值觀、驅動力和學習的一部分;融入組織基因:組織應將ESG理念融入其基因之中,使之成為組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要求組織在戰(zhàn)略規(guī)劃、組織結構、業(yè)務流程等方面都充分考慮ESG因素,確保ESG理念的全面滲透;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組織應將ESG理念作為其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開展培訓和宣傳等方式,將ESG理念深植于員工心中;驅動力和學習的一部分:組織應將ESG理念作為其發(fā)展的重要驅動力和學習的一部分。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ESG理念,組織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同時促進員工的學習和成長。避免外部的一次性、勾選式要求。避免形式主義:組織應避免將ESG實踐視為一種外部強加的一次性、勾選式要求,而應從內心深處認同ESG理念的價值和意義。通過避免形式主義,組織可以確保ESG實踐的深入性和持久性;建立長效機制:組織應建立ESG實踐的長效機制,將ESG理念貫穿于組織的全生命周期之中。通過建立長效機制,組織可以確保ESG實踐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為組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ESG“4.1總體原則”與“4.2至4.6”中的ESG各項實踐實踐之間的關系說明表4.1總體原則4.2風險與機遇4.3問責制與透明度4.4相關方的識別與參與4.5重要性4.6ESG標準化報告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測量框架a)誠信-在風險與機遇管理中保持誠信,確保決策過程的獨立、客觀、公開和透明-誠信地披露ESG信息,增強透明度,建立信任-在相關方參與過程中保持誠信,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基于誠信原則進行重要性評估,確保評估過程的公正性和可靠性-使用誠信的方法收集和分析KPI數據,確保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b)注重結果-在風險與機遇管理中注重結果,確保ESG實踐的實際成效-問責制和透明度要求組織注重ESG實踐的結果,確保目標的實現-相關方參與應注重實際成效,推動ESG實踐的改進-重要性評估應關注ESG實踐對組織和社會產生的實際影響-KPI測量框架應關注ESG實踐的實際結果和成效c)公平-在風險與機遇管理中考慮公平原則,平衡各方利益-問責制和透明度要求組織公平地對待所有相關方,確保信息披露的公平性-相關方參與應體現公平原則,確保各方都有發(fā)言權和影響力-重要性評估應考慮不同相關方的利益和訴求,確保評估結果的公平性-KPI測量框架應考慮不同相關方的期望和需求,確保報告的公平性d)風險與機遇-核心原則,貫穿整個ESG實踐過程,指導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評估和管理-問責制和透明度有助于組織更好地識別和管理ESG相關的風險與機遇-相關方參與有助于組織更全面地識別ESG風險與機遇-重要性評估應關注可能對組織產生重大影響的ESG風險與機遇-KPI測量框架應涵蓋ESG風險與機遇的相關指標,為組織提供決策支持e)基于證據-風險與機遇管理應基于可靠、可驗證的證據進行決策-問責制和透明度要求組織基于證據披露ESG信息,增強可信度-相關方參與應基于證據進行,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重要性評估應基于最新數據和信息進行,確保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KPI測量框架應基于可靠的數據和信息建立,確保報告的準確性和可信度f)成熟度-成熟度原則要求組織持續(xù)改進ESG實踐,融入并更新良好實踐-問責制和透明度是組織ESG實踐成熟度的重要標志-相關方參與有助于推動組織ESG實踐的持續(xù)改進和成熟-重要性評估和KPI測量框架應隨著組織ESG實踐的成熟而不斷完善-KPI測量框架應隨著ESG實踐的成熟而不斷更新和完善,反映組織的最新進展和成就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4.2風險與機遇4.2.1總則在考慮ESG對組織的影響或由組織所產生的ESG影響時,識別和理解ESG相關的風險與機遇至關重要,這應由為組織定下基調的高級管理層來掌控。一旦識別并理解這些風險與機遇,組織應對其進行管理,或針對已確定為重大的風險與機遇制定相應的流程和程序來應對。許多風險管理專家認為風險同時包括正面風險和負面風險,因此使用“風險”一詞來統(tǒng)稱風險與機遇(見ISO31000[8])。就本文件而言,為了幫助理解風險和機遇,本文將風險界定為負面因素,將機遇界定為正面因素(例如,洪水導致生命或財產損失的風險即為負面因素)。洪水所帶來的機遇(正面因素)可能是開發(fā)新的防洪機制、銷售更多的防汛沙袋或建立更多天然防洪設施,從而有效促進棲息地的恢復。風險和機遇與不確定的事件或狀況有關,如果發(fā)生,可能會改變ESG的一個或多個因素或影響的效果。機遇作為風險的一種類型,可以代表產生積極結果或收益的潛力。如果風險和機遇將產生重大影響,則應識別或確定并評估其不確定性。風險與機遇的重要性和規(guī)模決定了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在ESG環(huán)境中進行的風險與機遇評估,可能會導向減輕、適應后果或接受后果(包括不采取行動可能導致的潛在后果)。風險與機遇的閾值因個體和組織而異,因此,在給定的時間范圍內,對風險與機遇(包括某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識別與評估可能帶有主觀性。對評估的響應可通過以下方式確定:對評估結果進行評價;取決于做出決策的組織或個人的風險和機遇偏好;通過參與,考慮并尊重所有相關方對風險和機遇的認識和理解(見4.4.3);考慮系統(tǒng)(如組織、過程、環(huán)境、社會系統(tǒng))的固有特性:即系統(tǒng)性屬性;對所采?。ɑ虿徊扇。┬袆拥暮蠊捎孟到y(tǒng)思維方法,即理解連鎖反應(例如,減輕或適應某一區(qū)域的洪水風險會對上游或下游集水區(qū)產生影響)。ESG風險和機遇是在以下環(huán)境中確定的:ESG因素及其相關影響;重要性(財務重要性和/或影響重要性,內外影響);每種影響的重要性和程度;無論是直接影響還是間接影響;有關利益方對于實際和/或感知到的風險與機遇的看法;機遇及其相關益處。在組織活動中融入基于戰(zhàn)略、風險和機遇的ESG方法,通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一起,有助于在管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負面和正面結果方面進行有效而連貫的策劃。風險和機遇應在整個組織、整個產品、服務生命周期和價值鏈、內部和外部加以考慮。風險和機遇及其后果都可以通過風險和機遇評估或重要性評估來識別。當識別出風險時,決策者應處理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或間接原因;當識別出機遇時,決策者應積極主動地尋找新出現的機遇。在這兩種情況下,ESG框架都有助于制定解決方案。風險與機遇總則在考慮ESG對組織的影響或由組織所產生的ESG影響時,識別和理解ESG相關的風險與機遇至關重要,這應由為組織定下基調的高級管理層來掌控。一旦識別并理解這些風險與機遇,組織應對其進行管理,或針對已確定為重大的風險與機遇制定相應的流程和程序來應對。概述:ESG風險與機遇的識別、理解與管理;識別與理解ESG風險與機遇的重要性ESG影響的考慮:在策劃和管理組織活動時,應全面考慮ESG因素對組織可能產生的正面或負面影響,以及組織活動可能對外界ESG因素產生的影響;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與理解:識別和理解ESG相關的風險與機遇是制定有效ESG戰(zhàn)略的基礎。風險可能包括環(huán)境污染、社會責任缺失、治理不善等可能給組織帶來負面影響的因素;機遇則可能包括通過實施ESG戰(zhàn)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投資者等正面效應;高級管理層的角色:高級管理層在設定組織基調、推動ESG戰(zhàn)略實施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他們應對ESG風險與機遇有深刻的認識,并能夠引領組織有效應對。ESG風險與機遇的管理與應對風險管理:對于已識別出的ESG風險,組織應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包括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監(jiān)控等環(huán)節(jié),確保風險得到妥善控制;機遇把握:組織應積極把握ESG機遇,通過制定和實施相應的策略和計劃,將機遇轉化為組織的實際收益和競爭力提升;重大風險與機遇的應對:對于已確定為重大的ESG風險與機遇,組織應制定更為詳盡和具體的流程和程序來應對。這些流程和程序應涵蓋風險預警、應急響應、機遇開發(fā)等多個方面,確保組織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重大ESG事件。風險與機遇的界定及其對ESG的影響;風險與機遇的界定;風險與機遇的廣義與狹義理解:在風險管理領域,存在一種廣義的理解,即將“風險”視為一個包含正面和負面兩種可能性的概念。這種理解在ISO31000等國際標準中得到了體現。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更清晰地區(qū)分和應對不同類型的挑戰(zhàn)與機會,通常會對風險和機遇進行狹義上的界定。風險與機遇的狹義界定:在本文件中,為了明確指導ESG的實踐,我們對風險和機遇進行了狹義上的界定。風險特指可能對組織或社會造成不利影響的負面因素,如洪水導致的生命或財產損失。而機遇則是指可能帶來積極結果的正面因素,如開發(fā)新的防洪機制、銷售更多的防汛沙袋或建立更多天然防洪設施,從而有效促進棲息地的恢復等。風險與機遇的不確定性及其對ESG的影響。風險與機遇的雙重性(以洪水為例):以洪水為例,雖然它帶來了生命和財產損失的風險,但同時也孕育了新的商業(yè)機會和社會發(fā)展的契機。這些機遇不僅能夠促進經濟增長,還能通過建設天然防洪設施等措施,有效恢復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體現了ESG原則中的環(huán)境和社會責任;不確定性對ESG的多維度影響:風險和機遇都源于不確定的事件或狀況,它們的出現可能改變ESG的多個方面,如環(huán)境影響、社會責任履行和組織治理結構等。因此,在ESG實踐中,應充分考慮這些不確定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機遇作為特殊類型風險的視角:雖然機遇在狹義上被界定為正面因素,但從廣義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它也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殊類型的風險——即帶來積極結果或收益的風險。這種理解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把握ESG實踐中的機遇和挑戰(zhàn),從而制定更加周全的策略來應對。識別與評估ESG相關風險與機遇的不確定性;識別與評估ESG風險與機遇不確定性的條件:當ESG相關的風險與機遇可能對組織產生重大影響時,首要任務是準確識別這些風險與機遇,并進一步評估其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涉及風險或機遇發(fā)生的可能性、影響程度及其時間范圍等多個維度;風險與機遇的重要性和規(guī)模決定行動必要性:對識別出的ESG風險與機遇,需要根據其重要性和規(guī)模來判斷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的行動。重要性通?;跐撛谟绊懙膰乐爻潭龋?guī)模則可能涉及影響的范圍、持續(xù)時間或受影響的相關方數量等因素;ESG風險與機遇評估的行動導向:在ESG領域進行的風險與機遇評估,其目的不僅在于識別問題,更在于為組織提供行動指南。評估結果可能指引組織采取減輕風險、適應潛在后果或接受風險后果(包括不采取行動可能引發(fā)的后果)的策略。這些策略的選擇需基于組織的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風險與機遇評估的主觀性與差異性:不同的個體和組織對風險與機遇的容忍度(或閾值)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源于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資源狀況、文化背景等多個方面。因此,在特定時間范圍內對ESG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與評估,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主觀判斷的影響。為了盡量降低這種主觀性帶來的偏差,組織應建立科學的評估方法和流程,并鼓勵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與溝通。評估響應的多元化策略;在對ESG(環(huán)境、社會與治理)相關的風險與機遇進行評估后,組織應制定明確的響應策略。這些響應策略應基于全面的評估結果,并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對評估的響應可通過以下方式確定:評估結果的評價:首先,組織需要對ESG評估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價。這包括對風險的可能性、影響程度以及機遇的潛在價值進行綜合考慮,確保對評估結果的準確理解;相關方的參與與尊重:在制定ESG風險與機遇的響應策略時,組織應積極邀請并鼓勵所有相關方(如員工、供方、客戶、社區(qū)成員等)參與討論和提供意見。同時,應尊重不同相關方對風險和機遇的獨特認識和理解,確保響應策略能夠全面反映各方的關切和期望;系統(tǒng)性屬性的考慮:組織在制定響應策略時,應充分考慮其所處的系統(tǒng)(包括組織內部系統(tǒng)、環(huán)境系統(tǒng)、社會系統(tǒng)等)的固有特性。這些特性可能包括系統(tǒng)的復雜性、相互依賴性、動態(tài)性等,對響應策略的制定和實施產生重要影響;系統(tǒng)思維方法的應用:在制定ESG風險與機遇的響應策略時,組織應采用系統(tǒng)思維方法,全面考慮所采?。ɑ虿徊扇。┬袆拥倪B鎖反應。這意味著需要預測和評估不同行動方案可能帶來的長期和短期后果,以及這些后果如何影響組織自身、相關方以及更廣泛的環(huán)境和社會系統(tǒng)。例如,在減輕或適應某一區(qū)域的洪水風險時,應考慮到這一行動可能對上游或下游集水區(qū)產生的影響。ESG風險和機遇的確定環(huán)境;ESG風險和機遇是在以下環(huán)境中確定的:ESG因素及其相關影響:ESG因素包括環(huán)境(E)、社會(S)和治理(G)三個維度,這些因素及其相關影響是確定ESG風險和機遇的基礎。組織應全面考慮這些因素,如氣候變化、資源消耗(環(huán)境維度),員工權益、社區(qū)關系(社會維度),以及公司治理結構、透明度(治理維度)等,以及它們對組織運營、財務表現和社會聲譽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重要性評估:在確定ESG風險和機遇時,組織應對這些風險和機遇的重要性進行評估。這包括考慮它們的財務重要性(如可能導致的財務損失或收益)和影響重要性(如對社會、環(huán)境的潛在影響)。同時,評估還應涵蓋內外部影響,即這些風險和機遇不僅可能對組織內部產生影響,還可能對外部相關方(如供方、客戶、社區(qū)等)產生影響;每種影響的重要性和程度:組織需要仔細分析每種ESG因素可能帶來的具體影響,并評估這些影響的重要性和程度。這有助于組織確定哪些風險和機遇需要優(yōu)先關注和管理。例如,某些環(huán)境風險可能具有長期且嚴重的后果,而某些社會機遇可能帶來短期的經濟效益;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在確定ESG風險和機遇時,組織應同時考慮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直接影響通常指對組織運營、財務表現或社會聲譽等方面的直接作用,而間接影響則可能涉及更廣泛的社會、環(huán)境或經濟系統(tǒng)。例如,一項環(huán)境政策可能直接影響組織的生產成本,同時也可能間接影響供應鏈的穩(wěn)定性和社區(qū)的健康狀況;相關方的看法:相關方(如股東、員工、客戶、供方、社區(qū)成員等)對ESG風險和機遇的實際和/或感知看法是確定這些風險和機遇時不可忽視的因素。組織應主動與相關方溝通,了解他們的關切和期望,以便更全面地識別和管理ESG風險和機遇;機遇及其相關益處:與風險相對應,機遇也是ESG實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應識別ESG領域中的潛在機遇,并評估這些機遇可能帶來的益處,如市場擴張、品牌提升、成本節(jié)約等。通過積極把握ESG機遇,組織可以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長期成功。融入戰(zhàn)略、風險與機遇的ESG方法;在組織活動中融入基于戰(zhàn)略、風險和機遇的ESG方法;將ESG方法融入組織戰(zhàn)略、風險管理和機遇識別中,組織在制定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時,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兼顧ESG因素。這種方法要求組織在決策過程中全面評估ESG風險與機遇,確保戰(zhàn)略方向的正確性和可持續(xù)性。ESG方法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聯(lián);將ESG方法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相結合,有助于組織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huán)境時,能夠更有效地管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負面和正面結果。這種方法強調了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情況進行前瞻性規(guī)劃,通過制定靈活的應對策略,確保組織能夠在不同時間尺度上保持穩(wěn)健運營和持續(xù)發(fā)展。短期結果管理:關注當前運營中面臨的ESG風險和機遇,及時采取措施應對,確保組織活動的合規(guī)性和可持續(xù)性;中期結果管理:根據市場趨勢和法規(guī)變化,調整ESG戰(zhàn)略,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升組織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長期結果管理: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和合作,推動行業(yè)標準的提升和社會責任的普及,為組織的長期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進行有效而連貫的策劃。有效而連貫的策劃是實現ESG目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這要求組織在策劃過程中,不僅要考慮ESG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與應對,還要確保策劃方案與組織的整體戰(zhàn)略相協(xié)調,與相關方的期望相一致。通過制定明確的目標、指標和行動計劃,組織可以系統(tǒng)地推進ESG實踐,確保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地和持續(xù)改進。全面考慮風險和機遇:風險和機遇應在整個組織、整個產品、服務生命周期和價值鏈、內部和外部加以考慮;整個組織范圍內的考慮;ESG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與管理不應局限于組織的某個特定部門或職能,而應成為整個組織的戰(zhàn)略重點。立跨部門的溝通與協(xié)作機制,確保ESG管理活動的連貫性和一致性。組織中的各個部門、層級和職能都應被納入風險與機遇的考慮范圍。從高層管理到基層員工,每個層面都應具備識別、評估和應對ESG相關風險和機遇的能力;通過跨部門協(xié)作和信息共享,組織可以更有效地整合資源和知識,從而更全面地識別和應對ESG風險與機遇。產品與服務生命周期的考慮;對于組織提供的產品和服務,ESG風險與機遇的識別應考慮其整個生命周期,從設計、生產、銷售、使用到廢棄處理的全過程。例如,在設計階段,組織應評估產品的環(huán)境影響和材料選擇;在生產階段,關注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在銷售階段,考慮營銷策略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在廢棄處理階段,探索產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可能性;對產品與服務生命周期的全面考慮有助于組織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識別并應對ESG風險,同時抓住潛在的機遇。價值鏈的整合;供應鏈視角:價值鏈包括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分銷到銷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與之相關的供方、合作伙伴和客戶等。在識別和管理ESG風險與機遇時,組織應從整個價值鏈的角度出發(fā),考慮供應鏈上下游的ESG表現。這要求組織與供方、分銷商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ESG管理;透明度與責任:通過增加供應鏈的透明度,組織可以更好地了解供應鏈中的ESG風險與機遇,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管理和應對。同時,組織也應承擔起對供應鏈的ESG責任,推動供應鏈向更加綠色、可持續(xù)的方向發(fā)展。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注。需關注的組織外部環(huán)境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國內、區(qū)域或地方的社會、文化、政治、法律、監(jiān)管、金融、技術、經濟、自然環(huán)境;對組織目標產生影響的關鍵驅動因素和趨勢;與外部相關方的關系,以及他們的認知、價值取向、需求和期望;合同關系和承諾;組織所處關系網絡的復雜性及依賴關系。需關注的組織內部環(huán)境包括但不限于:愿景、使命和價值觀;治理方式、組織結構、職能、責任和績效考核;戰(zhàn)略、目標和方針;組織文化;組織采用的標準、指南和模型;組織在資源和知識方面所具備的能力(即資本、時間、人力、知識產權、程序、系統(tǒng)和技術等);數據、信息系統(tǒng)和信息流;與內部相關方的關系,充分考慮其認知和價值取向;合同關系和承諾;相互依賴性和相互關聯(lián)性。組織應同時關注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中存在的ESG風險與機遇,以便及時作出調整和優(yōu)化。內部視角:組織應關注內部運營和管理中的ESG風險與機遇。例如,評估內部流程的效率、能源消耗、員工福利和勞動條件等。通過優(yōu)化內部管理,降低ESG風險,同時抓住內部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機遇;外部視角:組織還應關注外部環(huán)境中的ESG風險與機遇。這包括政策法規(guī)的變化、市場需求的演變、社會輿論的導向等。通過積極應對外部挑戰(zhàn),把握市場機遇,組織可以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長期成功;相關方參與:在識別和管理ESG風險與機遇時,組織應充分考慮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這包括投資者、客戶、員工、供方、政府和社區(qū)等。通過加強與相關方的溝通與協(xié)作,組織可以更好地識別ESG風險與機遇,并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ESG框架下的風險與機遇識別及應對策略。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識別過程:在ESG管理中,風險與機遇的識別是首要步驟。這通常通過系統(tǒng)的風險和機遇評估或重要性評估來完成。這些評估過程旨在全面審視組織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以確定可能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各種因素;評估方法:風險和機遇評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涵蓋ESG等多個維度。重要性評估則側重于確定哪些風險和機遇對組織而言最為關鍵,以便優(yōu)先處理;后果考慮:在識別風險與機遇時,不僅要關注其直接后果,還要深入分析其潛在的長遠影響,包括對ESG等方面的間接影響。風險的處理與機遇的把握;風險處理:面對識別出的風險,決策者需要深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這包括直接原因(即導致風險發(fā)生的直接因素)、根本原因(即導致風險發(fā)生的深層次、系統(tǒng)性原因)以及間接原因(即通過其他因素間接影響風險發(fā)生的條件)。通過全面分析原因,決策者可以制定更為精準和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機遇把握:與風險處理不同,對于識別出的機遇,決策者應采取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去探索和把握。這要求決策者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及時發(fā)現并抓住新出現的機遇,為組織帶來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yōu)勢。ESG框架在風險與機遇管理中的作用。在這兩種情況下,ESG框架都有助于制定解決方案。指導作用:ESG框架為組織提供了一個系統(tǒng)性的視角和工具集,有助于組織在風險與機遇管理中做出更為明智和可持續(xù)的決策。通過遵循ESG原則,組織可以在風險管理中融入ESG等多方面的考慮,從而制定出更加全面和長遠的解決方案;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ESG框架強調ESG的相互關聯(lián)和平衡發(fā)展。在風險與機遇管理中融入ESG框架,有助于組織在實現經濟目標的同時,兼顧環(huán)境保護、社會福祉和良好治理等多方面的需求,推動組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4.2.2原則和框架4.2.2.1原則風險與機遇原則基于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保護。有效且高效的風險與機遇管理的特征已被確定為具有以下方法:整合:綜合考慮組織活動與社會和環(huán)境的關系;結構化和全面性:有助于獲得一致的和可比較的結果;定制化:組織根據自身ESG目標所對應的環(huán)境,定制設計并與之相稱;包容性:確保相關方適當且及時地參與,在制定和實施ESG相關戰(zhàn)略和行動時聽取并考慮他們的意見;動態(tài)性:實時并根據情況預測、發(fā)現、確認和應對這些變化,并根據情況需要,記住及時報告改變重大影響程度的重大變化;最佳可用信息:盡可能使用科學和可靠的信息,同時識別并傳達假設、局限性和不確定性;人和文化因素:考慮到行為和文化對風險和機遇評估具有重大影響,這種影響涉及所有層級(例如個人、團隊或群體、組織、社會、文化)和階段(例如識別、評估、緩解或應對、溝通),包括組織外部和地理區(qū)域的因素;持續(xù)改進:利用學習和經驗來改進風險和機遇的評估、戰(zhàn)略以及行動的實施。注:見ISO31000[8]。原則和框架原則風險與機遇原則基于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保護;價值創(chuàng)造:組織通過識別和利用ESG相關的機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的同步提升。這種價值創(chuàng)造不僅體現在財務指標的增長上,更包括品牌形象的提升、市場份額的擴大、社會責任的履行以及環(huán)境影響的降低等多個方面。經濟效益:通過把握ESG機遇,如開發(fā)綠色產品、優(yōu)化供應鏈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組織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增加收入來源,從而提升整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通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如改善員工福利、促進社區(qū)發(fā)展、支持公益事業(yè)等,組織可以增強社會認可度,提升品牌形象,進而吸引更多消費者和合作伙伴;環(huán)境效益:通過有效管理環(huán)境風險,如減少污染排放、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組織可以降低環(huán)境成本,避免環(huán)境處罰,同時樹立綠色組織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價值保護:指組織通過有效規(guī)避ESG風險,防止因環(huán)境污染、社會責任缺失或治理不善等問題導致的品牌價值下降、市場份額縮減或法律糾紛等負面影響。組織需要通過有效管理ESG相關風險,保護現有價值不受損害。品牌保護:通過積極應對ESG風險,如加強環(huán)境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障員工權益等,組織可以避免因負面事件導致的品牌形象受損,從而保護品牌價值;市場保護:通過把握ESG機遇,如開發(fā)符合市場趨勢的綠色產品、提升服務質量等,組織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和合作伙伴,穩(wěn)固并擴大市場份額;法律保護:通過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標準,如環(huán)保法規(guī)、勞動法規(guī)等,組織可以避免因違法違規(guī)行為導致的法律糾紛和處罰,從而保護組織的合法權益。有效且高效的風險與機遇管理的特征已被確定為具有以下方法:整合:綜合考慮組織活動與社會和環(huán)境的關系;整合的涵義:綜合考慮組織活動與社會和環(huán)境的關系”這一原則強調,在進行風險與機遇管理時,組織不應孤立地看待自身的運營活動,而應將這些活動與更廣泛的社會和環(huán)境背景緊密聯(lián)系起來。組織應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如資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社會影響(如員工權益、社區(qū)關系等)以及治理因素(如公司治理結構、決策透明度等),并將這些因素納入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評估和管理過程中。為了實現整合,組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組織活動與社會和環(huán)境的關系:內部運營與外部影響的關聯(lián)分析:組織應深入分析其內部運營活動如何與外部社會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例如,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不僅影響組織的成本效益,還可能對當地環(huán)境造成污染,進而影響社區(qū)健康和組織聲譽;相關方分析與參與:組織應識別并分析所有可能受到其活動影響的相關方,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方、社區(qū)成員、政府機構等。通過積極與這些相關方溝通和協(xié)作,組織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活動對社會和環(huán)境的影響,并共同探索風險緩解和機遇開發(fā)的策略;環(huán)境與社會風險管理框架的構建:組織應建立一套完善的環(huán)境與社會風險管理框架,明確風險識別、評估、監(jiān)控和應對的流程和方法。這一框架應涵蓋所有可能影響組織活動或受組織活動影響的ESG因素,確保風險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跨部門協(xié)作與信息共享:為了實現整合,組織內部各部門之間需要加強協(xié)作和信息共享。例如,環(huán)境管理部門可以與其他業(yè)務部門合作,共同識別并管理供應鏈中的環(huán)境風險;社會責任部門可以與人力資源部門合作,共同推動員工福利和勞動條件的改善。結構化和全面性:有助于獲得一致的和可比較的結果;“結構化”涵義:指將風險識別、分析和評價、應對和監(jiān)控等流程以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方式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清晰、邏輯嚴密的框架。這種結構化的方法能夠確保所有相關方對風險與機遇管理的過程有共同的理解和預期,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具體來說,結構化包括明確風險與機遇的定義、分類、評估標準、應對策略以及監(jiān)控和報告機制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全面性”涵義:指對組織內部和外部所有可能影響其ESG表現的因素進行全面、無遺漏的考慮。這包括識別組織在ESG方面面臨的所有潛在風險與機遇,無論它們的大小、來源或影響程度如何。全面性的管理要求組織不僅要關注直接影響其業(yè)務運營的風險,還要考慮到更廣泛的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構化和全面性的風險與機遇管理方法之所以有助于獲得一致的和可比較的結果,是因為它們?yōu)榻M織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全面的管理框架。這個框架確保了所有相關方在評估風險與機遇時采用相同的標準、方法和流程,從而減少了主觀性和不一致性。此外,通過全面考慮所有相關因素,組織能夠更準確地識別和管理風險與機遇,進而實現更一致和可比較的管理結果。定制化:組織根據自身ESG目標所對應的環(huán)境,定制設計并與之相稱;定制化”涵義:組織應根據其自身的ESG目標以及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來設計和實施風險與機遇管理策略。每個組織的ESG風險與機遇管理計劃都應是獨一無二的,緊密貼合其業(yè)務特性、行業(yè)要求、地域特征以及特定的ESG目標。定制化不僅要求管理策略與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和業(yè)務戰(zhàn)略相一致,還要確保管理活動能夠靈活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huán)境;為了實現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定制化,組織需要遵循以下步驟:明確ESG目標:組織應清晰界定其ESG目標,這些目標應與組織的長期愿景和短期業(yè)務目標相契合。ESG目標應涵蓋ESG三個方面,確保全面性和均衡性。評估組織環(huán)境:組織應對其所處的內外部環(huán)境進行深入評估。通過全面評估,組織能夠更準確地識別出與ESG目標相關的風險與機遇;定制風險管理策略:基于ESG目標和組織環(huán)境的評估結果,組織應定制設計風險管理策略。這包括確定風險識別的方法、風險分析與評價的標準、風險應對的措施以及風險監(jiān)控的機制等。風險管理策略應能夠靈活應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并確保與組織的ESG目標相一致;定制機遇管理策略:與風險管理策略相似,組織應定制設計機遇管理策略。這包括識別機遇的方法、評估機遇的潛力、制定抓住機遇的行動計劃以及監(jiān)控機遇實現的進度等。機遇管理策略應能夠幫助組織充分利用內外部資源,實現ESG目標的同時推動業(yè)務增長;實施與監(jiān)控:組織應將定制化的風險與機遇管理策略付諸實施,并建立有效的監(jiān)控機制來跟蹤管理活動的進展和效果。通過持續(xù)的監(jiān)控和評估,組織可以及時發(fā)現并調整管理策略中的不足之處,確保風險與機遇管理活動始終與ESG目標保持一致。包容性:確保相關方適當且及時地參與,在制定和實施ESG相關戰(zhàn)略和行動時聽取并考慮他們的意見;“包容性”涵義:指組織在識別、分析與評價、應對風險與機遇的過程中,應確保所有相關方的適當且及時的參與,并認真聽取和考慮他們的意見和關切。這一原則體現了ESG管理的全面性和參與性,旨在通過多方協(xié)作和共同決策,提高風險與機遇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為了實現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包容性,組織應采取以下措施:識別并確定相關方:首先,組織應明確哪些個體或群體是其ESG相關方,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方、社區(qū)成員、政府機構等。這些相關方可能受到組織活動的影響,也可能對組織活動產生影響;建立參與機制:組織應建立有效的參與機制,確保相關方能夠適當且及時地參與到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過程中來。這可以包括定期召開相關方會議、設立反饋渠道、邀請相關方參與項目咨詢和評估等;聽取并考慮相關方意見:在制定和實施ESG相關戰(zhàn)略和行動時,組織應認真聽取相關方的意見和關切,并充分考慮他們的需求和期望。這有助于確保ESG管理策略更加全面、合理和可行;透明度和溝通:組織應保持與相關方的透明度,及時向他們通報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進展和成果。同時,組織還應積極與相關方進行溝通,解答他們的疑問,回應他們的關切,增強相互之間的信任和合作。動態(tài)性:實時并根據情況預測、發(fā)現、確認和應對這些變化,并根據情況需要,記住及時報告改變重大影響程度的重大變化;“動態(tài)性”涵義:組織應能夠實時、靈活地應對內外部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ESG風險與機遇的潛在影響。組織應建立一套能夠預測、發(fā)現、確認和應對ESG風險與機遇變化的機制,確保管理策略能夠隨著實際情況的發(fā)展而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動態(tài)性要求組織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快速響應能力和持續(xù)的學習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ESG挑戰(zhàn)和機遇;為了實現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動態(tài)性,組織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組織應建立一套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用于跟蹤ESG相關的關鍵指標和數據,如碳排放量、員工福利滿意度、組織治理結構等。通過實時數據收集和分析,組織能夠及時發(fā)現ESG風險與機遇的變化趨勢;培養(yǎng)預測能力:組織應培養(yǎng)對ESG風險與機遇變化的預測能力。這可以通過建立情景規(guī)劃、壓力測試等模型來實現,以模擬未來可能發(fā)生的ESG事件及其對組織的影響。預測能力有助于組織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或減少潛在損失;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當ESG風險與機遇發(fā)生變化時,組織應能夠迅速識別并確認這些變化,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這要求組織建立一套高效的決策流程,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做出反應;持續(xù)學習與改進:組織應將持續(xù)學習與改進作為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定期回顧和評估管理策略的有效性,組織可以識別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同時,組織還應鼓勵員工積極參與ESG管理活動,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和建議,以促進管理策略的不斷完善;及時報告重大變化:當ESG風險與機遇發(fā)生重大變化,且這些變化可能對組織產生重大影響時,組織應及時向相關方報告這些變化及其潛在影響。這有助于增強組織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同時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支持和合作。最佳可用信息:盡可能使用科學和可靠的信息,同時識別并傳達假設、局限性和不確定性;“最佳可用信息”涵義:指組織在決策過程中應盡可能利用科學和可靠的信息,以確保風險與機遇評估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這包括收集、整理和分析來自各種渠道的相關數據,如研究報告、官方統(tǒng)計數據、行業(yè)分析報告、專家意見等。同時,該原則還強調了在信息使用過程中需要識別并傳達假設、局限性和不確定性,以幫助決策者全面理解信息的背景和限制,從而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利用“最佳可用信息”進行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盡可能使用科學和可靠的信息;多元化信息來源:組織應廣泛收集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學術研究、政府報告、行業(yè)標準、市場調研、相關方反饋等,以確保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信息質量評估:在收集信息時,組織應對信息來源的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進行評估,選擇那些經過科學驗證和廣泛認可的信息。識別并傳達假設、局限性和不確定性;明確假設條件:在使用信息進行風險與機遇評估時,組織應明確所使用的假設條件,如市場增長率、技術進步速度等,以便決策者了解評估結果可能受到的限制;揭示局限性:組織應識別信息使用過程中的局限性,如數據來源的單一性、數據處理的誤差等,并在決策過程中予以考慮;傳達不確定性:對于評估結果中存在的不確定性,組織應如實傳達給決策者,以便其了解評估結果的置信水平和可能的風險范圍。建立信息管理和更新機制;信息整合與分析:組織應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和分析系統(tǒng),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合、分類和分析,以便快速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定期更新與評審:鑒于ESG風險與機遇的動態(tài)性,組織應定期對所使用的信息進行評審和更新,確保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知識分享與學習:組織應鼓勵員工分享和學習ESG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高整體的信息利用能力和決策水平。結合專業(yè)咨詢與相關方意見。專業(yè)咨詢:在涉及復雜或專業(yè)性較強的ESG風險與機遇評估時,組織應尋求專業(yè)機構或專家的咨詢意見,以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和可信度;相關方參與:組織應積極邀請相關方參與ESG風險與機遇的評估和決策過程,以獲取更廣泛、更深入的信息和意見,提高決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人和文化因素:考慮到行為和文化對風險和機遇評估具有重大影響,這種影響涉及所有層級(例如個人、團隊或群體、組織、社會、文化)和階段(例如識別、評估、緩解或應對、溝通),包括組織外部和地理區(qū)域的因素;“人和文化因素”涵義:指人類行為和文化背景對風險與機遇評估及應對策略產生的深遠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個體層面,還貫穿于團隊、組織、社會乃至全球文化等多個層級,并貫穿于風險與機遇管理的整個過程,包括識別、分析與評價、緩解或應對以及溝通等階段;行為層面:人的行為模式、決策習慣、風險偏好等都會對風險與機遇的識別與評估產生影響。例如,某些個體可能更傾向于規(guī)避風險,而另一些個體則可能更愿意承擔風險以追求更高回報;文化層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于風險與機遇的看法和應對方式可能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在某些文化中,集體決策可能更受重視,而在其他文化中,個人英雄主義可能更為普遍。為了在ESG風險與機遇管理中充分考慮人和文化因素,組織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跨文化培訓與交流:組織應提供跨文化培訓,增強員工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促進跨文化交流與合作,以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和沖突;多元化團隊建設:構建多元化的團隊,吸納來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員工,以拓寬視野,促進創(chuàng)新,并更好地應對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風險與機遇;行為科學研究與應用:借鑒行為科學的研究成果,了解人類行為模式對風險與機遇評估的影響,制定更符合人類行為特點的應對策略;文化敏感性評估:在評估風險與機遇時,充分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會規(guī)范、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確保評估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溝通與參與機制: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參與機制,鼓勵員工、客戶、供方等相關方積極參與風險與機遇的討論和決策過程,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地理區(qū)域差異考慮:在全球化背景下,組織還需考慮不同地理區(qū)域的文化差異對風險與機遇的影響。例如,在某些地區(qū),環(huán)保法規(guī)可能更為嚴格,而在其他地區(qū),勞動法規(guī)可能更為關注。持續(xù)改進:利用學習和經驗來改進風險和機遇的評估、戰(zhàn)略以及行動的實施?!俺掷m(xù)改進”涵義:指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旨在通過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優(yōu)化ESG風險的評估和應對策略,以及提升ESG績效。這一過程強調了對現有實踐的反思、對現有知識的更新,以及對新方法和技術的探索,以確保組織能夠不斷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提升ESG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ESG風險與機遇管理中,組織要實現持續(xù)改進,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反饋機制;組織應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鼓勵員工、客戶、供方和其他相關方提供關于ESG管理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定期收集和分析反饋,組織可以及時發(fā)現ESG管理中的問題,并據此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定期評審與評價;組織應定期對ESG風險與機遇的評價、戰(zhàn)略和行動實施情況進行評審和評價;這包括檢查評價方法的準確性、戰(zhàn)略的有效性以及行動實施的效果,以便及時發(fā)現并糾正偏差。學習與分享經驗;組織應鼓勵員工分享ESG管理過程中的成功案例和失敗教訓,以便從經驗中學習并避免重復錯誤;同時,組織還可以通過參加行業(yè)研討會、培訓課程等方式,學習其他組織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優(yōu)化流程與方法;基于反饋、評估和學習結果,組織應不斷優(yōu)化ESG管理的流程和方法;這可能包括改進風險評估模型、調整應對策略、優(yōu)化資源配置等,以提高ESG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組織應鼓勵員工提出創(chuàng)新的ESG管理思路和方法,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和挑戰(zhàn);通過設立創(chuàng)新獎勵機制、舉辦創(chuàng)新大賽等方式,激發(fā)員工的創(chuàng)新活力。建立持續(xù)改進文化。組織應將持續(xù)改進融入組織文化之中,使其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通過樹立持續(xù)改進的榜樣、宣傳持續(xù)改進的理念等方式,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PDISOIWA48-2024《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ESG)原則實施框架》4.2.2.2框架4.2.2.2.1總則ESG為風險與機遇及其管理增加了新的維度:組織應識別、評估或評價、管理(并報告)組織給環(huán)境和社會帶來的風險和機遇,尤其是組織直接關聯(lián)且可能廣泛受到其活動影響或支持的社區(qū)帶來的風險和機遇。風險與機遇管理框架的一個關鍵方面是促進與相關方的參與和分析,將其觀點和期望融入重要活動、職能和系統(tǒng)思維中,為決策提供信息并驅動戰(zhàn)略結果。管理風險和開發(fā)機遇的有效性將取決于與相關方積極參與的有效性。風險與機遇管理應借鑒所有相關方的不同觀點。當組織開展與ESG相關的活動和報告時,這不僅應反映組織自身面臨的風險和機遇,還應反映可能受影響的其他相關方面臨的風險和機遇。高層管理者應承諾提供充分的資源,以確保對危害進行安全管理并抓住適當機遇。穩(wěn)健的ESG路線圖應支持決策者根據ESG需求分配資源。有許多國際標準可幫助組織管理風險和機遇(見4.2.4)。在評估ESG風險和機遇時,如果明確地采用面向外部的視角,因此需要額外的工具來界定和評價可能受影響的環(huán)境和社區(qū)(例如,環(huán)境風險評估和/或社會影響評估)。鑒于ESG的許多方面(尤其是社會影響),對組織來說可能是新的,因此更有必要與該行業(yè)的組織共同合作。決策者需要評價行業(yè)內以及更廣泛相關方的影響。首先,要建立可靠和可信的證據來源;其次,要確定如何測試和評價共享的數據和信息。創(chuàng)新型組織將遵循ESG框架,準備并優(yōu)化與關鍵績效指標(KPIs)相關的新數據集,學習如何剔除錯誤數據或不合適的結果。前瞻性分析至關重要,因為監(jiān)管要求、社會期望以及普遍認可的規(guī)范都有可能持續(xù)演變并改變關注重點。市場掃描、趨勢分析、預測建模和預測也有助于確定組織面臨新興或可預見的ESG風險和機遇的敞口。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人權、現代奴隸制、平等、多樣性和包容性等方面進行評價,這些方面不僅與組織相關,還與其價值鏈和客戶(即上游和下游)相關。組織與相關方進行適當的溝通并使其積極參與,應使這些相關方能夠成為價值創(chuàng)造和保護過程中的積極貢獻者。框架4.2.2.2.1總則ESG視角下的風險與機遇管理新維度;ESG風險與機遇的新維度;環(huán)境維度:組織應識別其運營活動對環(huán)境造成的潛在影響,如污染排放、資源消耗等,并評估這些影響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機遇。例如,采用清潔能源和節(jié)能技術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既是風險管理也是機遇創(chuàng)造;社會維度:組織應關注其活動對社會的影響,包括員工權益、社區(qū)關系、消費者權益等。例如,保障員工權益和福利可以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減少勞動爭議,降低運營成本;同時,積極參與社區(qū)建設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識別、分析和評價與應對ESG風險與機遇;識別:組織應建立系統(tǒng)的流程來識別ESG相關的風險與機遇,包括內部評審、相關方溝通、外部數據分析等方法。通過廣泛收集信息,組織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身活動對環(huán)境和社會的影響。分析和評價:在識別出ESG風險與機遇后,組織應使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評價,包括量化分析、情景模擬等。分析和評價過程中應考慮風險的嚴重性、可能性和影響范圍,以及機遇的潛在價值和實現難度。應對(控制或處理):基于評估結果,組織應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策略和機遇利用計劃。這包括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分配資源、明確責任部門和人員等。同時,組織應建立監(jiān)測和報告機制,定期跟蹤風險與機遇的變化情況,確保管理策略的有效性。關注對社區(qū)的影響;直接影響:組織應評估其活動對周邊社區(qū)的直接影響,如噪音污染、交通擁堵等,并采取措施減輕這些影響。例如,通過優(yōu)化生產流程、采用低噪音設備等方式降低噪音污染;間接影響:除了直接影響外,組織還應關注其活動對社區(qū)的間接影響,如通過供應鏈傳導的環(huán)境和社會風險。組織應與供方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確保供應鏈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社區(qū)參與和支持:組織應積極與社區(qū)溝通,了解社區(qū)需求和期望,爭取社區(qū)的支持和理解。通過參與社區(qū)建設、提供公益服務等方式,組織可以增強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報告與溝通。透明度:組織應定期向相關方報告ESG風險與機遇的管理情況,包括識別、分析和評價、控制和應對過程及結果。這有助于提升組織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強相關方的信任和支持;溝通機制:組織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與相關方的及時、準確溝通。通過定期會議、報告、社交媒體等方式,組織可以傳遞ESG管理理念和實踐成果,促進相關方的參與和合作。風險與機遇管理中的相關方參與與分析:風險與機遇管理框架的一個關鍵方面是促進與相關方的參與和分析,將其觀點和期望融入重要活動、職能和系統(tǒng)思維中,為決策提供信息并驅動戰(zhàn)略結果。融入相關方觀點與期望:組織應主動識別并確定哪些相關方(如股東、員工、客戶、供方、社區(qū)、政府等)對其ESG風險與機遇管理具有重要影響。隨后,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研討會等形式,積極收集并分析這些相關方的觀點和期望。這一過程有助于組織更深入地理解其運營活動對社會和環(huán)境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如何反作用于組織本身;系統(tǒng)思維與整合:在收集到相關方的觀點和期望后,組織應運用系統(tǒng)思維的方法,將這些信息整合到其風險與機遇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這組織不僅要關注單個風險或機遇的孤立存在,更要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對整個系統(tǒng)的影響。通過這種整合,組織能夠更全面地評估和管理其ESG風險與機遇;為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相關方的參與和分析為組織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不僅有助于組織更準確地識別和管理ESG風險與機遇,還能為組織的戰(zhàn)略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當組織在制定新的業(yè)務計劃或投資策略時,可以充分考慮到相關方的期望和需求,從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社會和環(huán)境利益的戰(zhàn)略方向;驅動戰(zhàn)略結果:通過促進與相關方的參與和分析,組織不僅能夠提升其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效果,還能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推動其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這是因為相關方的參與有助于增強組織的外部適應性、提高內部協(xié)同效率以及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最終,這些因素將共同作用于組織的戰(zhàn)略結果,推動其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相關方參與對ESG風險與機遇管理的影響:管理風險和開發(fā)機遇的有效性將取決于與相關方積極參與的有效性。風險與機遇管理應借鑒所有相關方的不同觀點。當組織開展與ESG相關的活動和報告時,這不僅應反映組織自身面臨的風險和機遇,還應反映可能受影響的其他相關方面臨的風險和機遇。相關方參與的有效性;定義與重要性:相關方參與的有效性指組織在ESG風險與機遇管理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與相關方進行溝通、協(xié)作,并充分吸收其意見和建議的能力。這種有效性是確保管理風險和開發(fā)機遇成功的關鍵因素;影響因素:相關方參與的有效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組織對ESG議題的重視程度、與相關方的溝通機制、相關方的意愿和能力等。借鑒所有相關方的不同觀點;多元化視角:ESG議題涉及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等多個方面,不同相關方可能具有不同的視角和利益訴求。因此,組織在管理風險和開發(fā)機遇時,必須充分借鑒所有相關方的不同觀點,以確保決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信息共享與溝通: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組織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溝通機制,確保相關方能夠及時了解ESG風險與機遇的最新情況,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反映組織及其他相關方面臨的風險和機遇。全面性要求:當組織開展與ESG相關的活動和報告時,不應僅局限于反映組織自身面臨的風險和機遇,還應考慮到可能受影響的其他相關方面臨的風險和機遇;協(xié)同應對:通過全面反映各方風險和機遇,組織可以更好地協(xié)同各方力量,共同應對ESG挑戰(zhàn),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高層管理者承諾與資源分配:高層管理者應承諾提供充分的資源,以確保對危害進行安全管理并抓住適當機遇。穩(wěn)健的ESG路線圖應支持決策者根據ESG需求分配資源。高層管理者的承諾;明確支持:高層管理者應明確表達對ESG管理的堅定支持,這不僅體現在口頭上,更應通過實際行動來展現;戰(zhàn)略融合:高層管理者需將ESG理念融入組織的整體戰(zhàn)略中,確保ESG管理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部分。資源分配;充分資源:為確保ESG管理的有效實施,高層管理者應提供充分的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技術和信息等;ESG路線圖:制定穩(wěn)健的ESG路線圖,為資源分配提供明確指導。該路線圖應詳細闡述ESG目標、實施步驟、所需資源及預期成果等。決策者應根據路線圖中的優(yōu)先級和時間表,將資源投入到最關鍵、最緊迫的ESG項目中。決策者的資源分配依據。ESG需求為導向:決策者在分配資源時,應以ESG需求為導向,確保資源能夠精準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優(yōu)先級設定:根據ESG議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設定資源分配的優(yōu)先級,確保關鍵ESG活動的順利開展。利用國際標準指導風險管理:有許多國際標準可幫助組織管理風險和機遇(見4.2.4);ISO31000-2018《風險管理——指南》:該標準提供了風險管理的通用框架和原則,為組織管理其所面臨的風險提供指南,為管理各種類型的風險提供了一種通用方法,而非僅針對某些特定行業(yè)或領域。它適用于組織全生命周期的任何活動,包括所有層級的決策制定。組織可以將其作為構建ESG風險管理框架的基礎;IEC31010-2019《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該標準專注于風險評估技術,為各種情況下風險評估技術的選擇和應用提供了指導。這些技術用于支持不確定性情景下的決策,提供有關特定風險的信息,并作為風險管理過程的一部分。組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風險評估技術來識別和管理ESG風險;ISO31073-2022《風險管理——術語》:規(guī)定了與組織風險管理有關的通用術語,以促進不同組織和職能以及不同應用和類型對風險管理概念和術語的一致理解。在涉及風險管理的過程和框架時使用統(tǒng)一的風險管理術語;IWA31-2020《風險管理——在管理體系中使用ISO31000的指南》:該標準提供了在已實施一個或多個ISO和IEC管理體系標準(MSS)的組織中整合和使用ISO31000的指南,或已決定實施一個包含ISO31000標準的MSS項目的組織。該標準解釋了ISO31000條款如何與MSS的高級結構(HLS)相關聯(lián)。面向外部視角的評估工具;“面向外部的視角”涵義;指組織不僅僅關注其內部運營和管理過程中的風險與機遇,而是將視野擴展到組織外部,考慮更廣泛的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這種視角要求組織識別并理解其活動可能對外部環(huán)境(如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氣候變化等)和社會(如社區(qū)關系、員工權益、消費者權益等)產生的潛在影響,以及這些外部因素如何反過來影響組織的運營和績效。面向外部視角的重要性;全面風險管理:通過采用面向外部的視角,組織能夠更全面地評估和管理ESG風險與機遇,確保其決策和行動既符合自身的長期利益,也符合社會和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避免僅從內部出發(fā)可能導致的局限性;增強適應性和韌性:通過考慮外部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組織可以更好地適應變化,提升在面臨外部沖擊時的韌性。額外的評估工具需求;環(huán)境風險評估工具:這些工具幫助組織識別和量化其活動可能對環(huán)境產生的負面影響,如污染排放、資源消耗、生態(tài)破壞等。通過環(huán)境風險評估,組織可以了解這些風險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并制定相應的緩解措施;示例工具:環(huán)境影響評估(EIA)、生命周期評估(LCA)、環(huán)境足跡分析等。社會影響評估工具:社會影響評估工具用于分析組織活動對社區(qū)、員工、客戶等相關方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包括正面和負面的社會后果。這些工具幫助組織識別潛在的社會風險,如社區(qū)沖突、員工不滿、消費者權益受損等,并評估這些風險對組織聲譽和績效的影響;示例工具:社會影響評估(SIA)、相關方分析、社區(qū)參與和溝通計劃等??沙掷m(xù)性報告和披露框架:雖然這些不是直接的評估工具,但它們?yōu)榻M織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方式來報告和披露其ESG績效,包括ESG方面的關鍵指標和成就。通過遵循這些框架,組織可以確保其ESG報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增強透明度和可信度;示例框架: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標準、可持續(xù)發(fā)展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標準、任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CFD)建議等。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工具;在評估ESG風險和機遇時,組織還需要借助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工具來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這些工具可以幫助組織識別數據中的模式和趨勢,更直觀地展示ESG績效和風險狀況,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示例工具:數據儀表盤、數據挖掘軟件、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等。評估工具的應用。數據收集與分析:利用環(huán)境風險評估和社會影響評估工具,組織可以系統(tǒng)地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以量化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情景規(guī)劃:基于評估結果,組織可以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utoCAD中文版學習與實訓教程》課件第29章
- 2024年版消防系統(tǒng)增補協(xié)議模板一
- 2024中藥材種植產業(yè)鏈金融服務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版能源管理系統(tǒng)安全環(huán)保職業(yè)健康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離婚財產分割與子女撫養(yǎng)協(xié)議書-二零二五年度合同
- 2024年碳排放權交易與環(huán)保服務合同
- 《測量的初步知識》課件
- 2024年精裝樣板房設計與施工協(xié)議范本版B版
- 2025版瓷磚行業(yè)綠色建材認證推廣合同2篇
- 2025版文化旅游開發(fā)商與物業(yè)文化運營合同協(xié)議書3篇
- 《軍事理論》教案第五章
- 數字化轉型工作手冊(圖文版)
- 江蘇南京鼓樓區(qū)2023-2024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及答案
- 數據中心容災備份方案
- 綠化園林技術交底
- 瑜伽肩頸理療修復課程設計
- 探討電影中的情緒表達和情感共鳴
- 2024年沈陽水務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題庫及答案
- 蘇教版譯林三年級上下冊單詞表
- 腫瘤病例隨訪調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