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五冊教案蘇教版_第1頁
小學音樂第五冊教案蘇教版_第2頁
小學音樂第五冊教案蘇教版_第3頁
小學音樂第五冊教案蘇教版_第4頁
小學音樂第五冊教案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上,第五冊音樂本學期教學目標一、能力培養(yǎng)以提高民族的音樂素質為目標,努力加強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結合,追求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注重對學生音樂興趣,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方面的培養(yǎng)。二、思想教育1、教育學生尊敬、愛戴自己的長輩。2、教育學生關心、公益事業(yè)、愛護綠化。3、幫助學生積累江蘇民歌音調,逐步熟悉和熱愛民族音樂語言。4、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5、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立志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第一課拍拍踏踏一、教學內容1、唱《拍拍踏踏》2、認譜表節(jié)奏×·×-3、八孔豎笛演奏姿勢sol.la.si的指法發(fā)音練習,吐音練習。二、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拍拍踏踏》,讓學生能把唱歌和拍手,踏腳巧妙地結合起來,營造歡樂,熱烈的氣氛,從而引發(fā)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2、學習譜表,認識線間3、學習八孔豎笛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發(fā)音,用吐音吹奏sol,la.si三個音。三、教材分析1、唱歌《拍拍踏踏》沈曉虹詞曲。是一首大調,一段體歌曲,作者抓住孩子們喜歡拍手這一特點,把唱歌和拍手,踏腳巧妙地結合起來,營造了歡樂,熱烈的氣氛,烘托了“真呀真快樂”的中心思想。歌曲僅用了do.re.mi.fa,sol五個音符,前后貫穿著拍手,踏腳,以示歌曲生動活潑的情緒,是一首很好的兒童識譜唱歌的好教材。2、音樂活動譜表包括線和間,從下往上數(shù),下加線和間從上往下數(shù),上加線和間從下往上數(shù)。3、豎笛學生第一次接觸豎笛,一定會覺得好玩,甚至會拿起來亂吹,使課堂秩序混亂。因此,老師首先要詳細向學生介紹豎笛的使用和保養(yǎng)方法。一定要注意每個學生的持笛姿勢,反復示范,反復糾正,直到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正確持笛為止,要求發(fā)音穩(wěn)定均勻、圓潤,不要用力超吹。四、教學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一、教學內容1、唱:《拍拍踏踏》二、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拍拍踏踏》,讓學生能把唱歌和拍手,踏腳巧妙地結合起來,營造歡樂,熱烈的氣氛,從而引發(fā)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三、教學重、難點重點:以穩(wěn)健的速度演唱,防止越唱越快。難點:拍手,踏腳和歌唱的對接。四、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五、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學生律動進教室2、師生問好3、唱常規(guī)歌(二)發(fā)聲練習1、動物說話2、音階練習(1)要求氣息平穩(wěn)連貫3、音階練習(2)要求氣息平穩(wěn)連貫(三)節(jié)奏練習1、出示節(jié)奏(一)要求:1、能夠獨立出來2、邊念邊拍3、邊念邊踏腳2、出示節(jié)奏(二)1)2)1、學生念節(jié)奏2、師隨意加上唱名,生模唱(四)教授新歌1、導入師:同學們,當我們聆聽一首歡快地歌曲時,我們會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拍手或踏腳,十分的高興,十分的歡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歡快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拍手,踏腳。2、聽范唱并示范3、師帶領學生按照節(jié)奏來朗讀歌詞,讓學生知道音符有長短之分。4、學生跟琴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師彈琴的目的讓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個初步的了解。5、師大聲唱學生輕聲跟唱(加上拍手,踏腳)6、師彈琴生輕唱(加上拍手,踏腳)7、師彈琴,生默唱(加上拍手,踏腳)8、為防止學生越唱越快,讓學生個別唱,齊唱來達到熟悉的歌曲,進一步唱好,表現(xiàn)對歌曲的目的。9、加上拍手,踏腳的動作,在教唱時已加入,現(xiàn)在進一步熟悉。10、領唱與齊唱先由師與生合作,生能夠很好配合以后再由男女生配合,如果有較突出的學生可以請他領唱老師騰出手來伴奏,更增進學習的氣氛和情緒。11、將歌曲分成四個樂句,讓學生跟著老師模唱樂譜。12、師唱樂譜,生唱歌曲(為下節(jié)課學習樂譜埋下優(yōu)筆)六、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拍拍踏踏》這首歌曲,這首歌曲把唱歌和拍手踏腳巧妙地結合起來,營造了歡樂熱烈的氣氛,今天這堂課,我們小朋友們已充分的把這樣的氣氛給表現(xiàn)出來了,課后同學們之間可以邊唱邊拍手踏腳,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師生再見學生律動出教室[教后記]。[第二課時]一、教學內容1、復習歌曲2、認譜表二、教學目標1、學習譜表,認識線、間三、教學重、難點學習有關譜表的知識四、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五、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學生律動進教室2、師生問好3、唱常規(guī)歌(二)發(fā)聲練習1、動物說話2、音階練習(1)3、音階練習(2)要求氣息連貫平衡(三)復習歌曲師: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歌,還記不記得怎么唱的啦。1、師與生合作唱2、男、女聲合作唱3、合伴奏帶表演唱(四)認:譜表師:同學們,從我們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已接觸了五線譜,可是都是它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它,今天,老師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去認識他。1、祟五線譜表(將譜表放大畫在黑板上)師:今天我們一起先來認識譜表,譜表包括線和間,從下往上數(shù),下加線和間從上往下數(shù),上加線和間從下往上數(shù)。2、逐條帶領學生認。3、鞏固譜表1)手指圖師這樣的譜表其實我們每個小朋友都隨身帶了。2)出示左手師:如何老師將左手橫在胸前,五指分手,像不像我們認識的五線譜表。3)帶領學生識手指圖(右手的食指指認)4)師說生指5)同桌互相合作。六、小結師: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五線譜表,同學們一定要將這好消息告訴爸爸媽媽,讓我們的爸媽也來認識這位新朋友。讓學生告訴父母,帶領父母來學,也是一個鞏固的過程,既能增強孩子的興趣,又能加深對譜表的認識。師生再見學生出教室[教后記][第三課時]一、教學內容1、八孔豎笛:演奏姿勢sol,la.si的指法發(fā)音練習吐音練習二、教學目標1、學習八孔豎笛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發(fā)音,用吐音吹奏sol,la.si三個音。三、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吹奏豎笛的習慣四、教具準備豎笛五、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學生律動進教室2、師生問好3、唱常規(guī)歌(二)發(fā)聲練習1、動物說話2、音階練習(1)3、音階練習(2)(三)八孔豎笛1、導入師:今天,老師又帶了一個新朋友來,介紹給大家認識。2、出示豎笛師:這種樂器叫豎笛,簡單易學,而且吹奏起來非常好聽。3、提學習要求師:開學之前,我們先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1)老師詳細向學生介紹豎笛的使用和保養(yǎng)方法,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時一切聽命令,老師對演奏時拿起來演奏,叫停時,將豎笛放在凳子里面。2)演奏姿勢師:豎笛演奏姿勢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演奏者的形象,還關系到演質量的優(yōu)劣,所以姿勢很重要。師:可以采用站、坐兩種姿勢,無論是站姿還是坐姿,身體必須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頭部微傾,但不能過低,兩眼平視,兩臂自然下垂,與身體微微分開,笛于與身體的夾角在40度-45度之一間,站立時,兩腳稍分開,約與肩寬相等,身體的重心平均落在兩腿上。要求頭、頸、肩、肘、腰、腿、腳各部位自然放松。即頭放平、肩擺正、腰肘松、腿腳穩(wěn)。3)演奏的手型師:演奏中手指:手腕、手臂應自然放松,手指自然彎曲,手型與雙手自然下垂時的半握拳形狀相似,手指關節(jié)不能因過于平直而塌落,也不能過于勾曲而造成按孔面小,使手指手腕等部位緊張,按不嚴音孔,易出現(xiàn)漏氣現(xiàn)象。4)演奏的口型師:口型的正確與否與音色、音高、發(fā)音都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吹奏時的基本口型,面部呈微笑狀態(tài),笛頭的吹口部分含入口中約1cm左右,吹口擱在下嘴唇上。5)發(fā)音師:發(fā)音穩(wěn)定均勻、圓潤,不要用力超吹。①分別采用“慢吸緩呼法”、“急吸緩呼法”。吸氣后對著自己的手心進行呼氣練習,呼出的氣流流量,流速適中,要穩(wěn),不能忽強忽弱。②可在正前方掛上一張薄薄的紙條,對著紙條進行呼氣的訓練。呼氣時把氣吹到紙條的下角,紙條會因氣有吹動飄起。6)吐音吹奏師:吐音時用舌頭的伸縮動作截斷氣流,采用“Tu“這個音節(jié)發(fā)音。7)吐音sol,la.sisol:閉0.1.2.3孔la:閉0.1.2孔si:閉0.1孔8)發(fā)音練習練習提示1)演奏時左手持笛,手指依次按在0.1.2.3孔上,右手扶住笛尾起穩(wěn)定作用。2)每個音都必須吐奏,注意音夾清晰,音色明亮,力度保持一致。3)注意姿勢,口型,指法等必須正確。4)由于樂器構造上的原因,上面這幾個音是豎笛中最容易發(fā)的音,所以,演奏時一定要做到氣流松緩、流暢,發(fā)音圓潤,音量適中。5)“T”記號是吐奏的標記:“V”是換氣的標記。六、小結師:今天我們又結交了一個新朋友“豎笛”認識了它,又學會了演奏,把你今天學到的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聽聽我們小朋友吹的好不好。師生再見學生律動出教室[教后記]第二課乃喲乃一、教學內容1、唱:《乃約乃》2、認:高音譜號do.mi.sol3、聽:《猜調》《紫竹調》《嘎達梅林》4、口琴二、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輕松、活潑的情緒唱《乃喲乃》,并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友愛的教育,通過學習歌表演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2、指導學生學會書寫高音譜號,認識do.mi.sol,并了解各音所在的線、間位置。3、初步知道人聲的分類和“獨唱”演唱形式,感覺不同地區(qū)民族的風格,培養(yǎng)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4、學習口琴的舊式單音奏法。三、教材分析1、唱歌《乃喲乃》是一首土家族的兒歌。土家族是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年元月和三月都要舉行歌舞節(jié)日——“社巴日”。2、音樂活動課本中畫出了高音譜號的書寫過程,其中有兩處要特別注意,即從第二線下方開始畫?!敖Y”打在第四線上。教師可以把整個書烈軍屬過程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教鞭示意用右手的食指練習寫,然后讓學生在書上描一描。3、欣賞1)《猜調》是云南兒童游戲時唱的對歌,內容生動,形式活潑。對歌由一個具有呼喚性的音調開始,接著就通過一連貫的排比句“什么長,長上天……”,向對方提出一連貫的問題。2)《紫竹調》是一首江南地區(qū)廣為淬的小調,以六個樂句為一個樂段,前四句是結構為“起承轉合”的宮調式,后兩句轉入同宮系統(tǒng)的羽調試,調試色彩變得柔和起來。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的誕生至今已有半個世紀,在全國人民中久唱不衰,1954曾獲全國群眾歌曲評獎一等獎。四、教學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一、教學內容1、唱:《乃喲乃》2、認:高音譜號do.mi.sol二、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輕松活潑的情緒唱《乃喲乃》,并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友愛的教育,通過學習歌表演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2、指導學生學會書寫高音譜號,認識do.mi.sol,并了解各音所在的線、間位置。三、教學重、難點重點:《乃喲乃》本身就是一首歌舞曲,通過表演,使學生加深對這首歌曲的印象。難點:do—sol純五度音程四、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頭飾五、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學生律動進教室2、師生問好3、唱常規(guī)歌(二)發(fā)聲練習1、動物說話2、音階練習(1)3、音階練習(2)(三)認1、高音譜號:do,mi.sol1)出示高音譜號師:小朋友這樣的譜號我們多次見過,你們認識他嗎?這樣的符號叫“高音譜號”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們怎樣畫這樣譜號,在書上第5頁有這樣的譜號,我們拿起筆去描一描。師:其中有兩處要特別注意,從第二級下方開始畫,“結”打在第四線上。1、學生描2、請學生上黑板寫2、認do,mi.sol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五線譜大樓,今天,有三個小動物就要住進四個大樓里。。有小熊貓do.do.它比較胖,爬不動樓,所以呢,它往在下加一樓(線),小貓咪mi.mi它認為一樓最舒服,所以它要住一樓,小公雞sol,sol喜歡高一點的地方,所以它要住二樓。師:小朋友要記住它們住在哪里,現(xiàn)在老師說,你們在你們五線譜大樓指出給老師看。師:老師將這幾個音組成了四條旋律,老師用琴任意彈一條,你們能聽辨出來嗎?(四)教授新歌1、導入師:老師把三個音組成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老師唱給小朋友聽。2、師范唱3、介紹歌詞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乃喲乃”就是來吧“的意思,是一首土家族的兒歌,我們一起按歌曲的節(jié)奏把歌詞朗讀一遍。4、唱歌詞5、學唱歌譜要求學生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唱這首歌,不要唱太連,太拖音。6、歌表演根據(jù)課本上的插圖,自行設計歌表演《乃喲乃》的動作。1、學生邊歌邊歌。2、部分學生表演,一組學生按節(jié)拍拍手拍腳,另一組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六、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乃喲乃》這首歌曲,學會了表演,還認識do.mi.sol三個音,課本上有這樣一個練習回去以后,自己唱一唱師生再見學生律動出教室[教后記][第二課時]一、教學內容:1、復習do.mi.sol2、聽《猜調》《紫竹調》《嘎達梅林》二、教學目標1、初步知道人聲分類和“獨唱”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民族的風格,培養(yǎng)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三、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四、教學重點、難點1、介紹人聲分類,感受各種人聲的表現(xiàn)特點。2、把講授知識和感受音樂有機地結合。五、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學生律動進教室2、師生問好3、唱常規(guī)歌(二)發(fā)聲練習1、動物說話2、音階練習(1)3、音階練習(2)(三)復習do,mi.sol師:上節(jié)課快結束時,老師布置了一節(jié)樂譜,讓小朋友四家唱的,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1、模唱、接唱的方法讓學生唱。(四)欣賞1、導入師: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風俗、地貌、語言各有各特點,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三首不同地方的地方民歌。2、第一遍欣賞提問:這三首歌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講解:獨唱這三首歌曲的演唱形式都是獨唱,不同的是《猜調》是聲獨唱,《紫竹調》是聲獨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是聲獨唱。1、《猜調》是云南兒童游戲時唱的對歌,內容生動,形式活潑,全曲人最高的音開始,一直到最低的5結束。九個小節(jié)一氣呵成,沒有給對方一點思考的機會,問的巧答得妙,生動活潑,妙趣橫生。2、《紫竹調》是一首江蘇蘇南地區(qū)流傳的小調,以六個樂句為一個樂段,前四句是結構為“起承轉合”的宮調式,后兩句轉入同宮系統(tǒng)的羽調式,調式色彩變得柔和起來,這種調試轉換方式是江南民族地方色彩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使旋律柔點,流利的重要因素。3、《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陽》這首歌曲無作者美麗其格長期生活的大草原,對草愿的景色、草原的音樂,草原的人民十分熟悉,并有著深厚的感情,它采用五聲羽調式的長調歌曲,上句逐步上升至最高音“l(fā)a”,下句盤旋至“l(fā)a”,具有對呼關系。全曲只有短短的16小節(jié),卻充滿了深情畫意,完善地表現(xiàn)了歌曲的意境。六、小結師:這節(jié)課欣賞了三首不同地區(qū)的民族,它們都采用了獨唱的形式,讓我們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培養(yǎng)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感情。師生再見學生律動出教室[教后記]課題:《劃船》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柔和有動感的聲音演唱《劃船》2、認識re,fa在高音譜表上的位置,感知音高。3、學習八孔豎笛,能用正確的姿勢,口形和指法演奏兩首三首練習曲。教學內容:1、唱《劃船》2、認:refa3、八孔豎笛,三音練習曲兩首,豎笛和口琴的吹奏衛(wèi)生和樂器保養(yǎng)。教學理念:提高并促進學生藝術感知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唱出歌曲的韻味,并用動作來表現(xiàn)。難點:認唱全曲歌譜。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唱書后1、2條和老師一起唱導入聽范唱我們的小朋友到公園去玩的時候,你最喜歡哪些娛樂節(jié)目。(滑滑梯,迷宮,劃船)有不少小朋友都喜歡劃船,那么你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把你當時的心情和感受給大家說說。邊導入邊放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聽音樂,說感受認譜學習認re.fa我們一起來看歌譜,歌譜是由5個音組成,其中有3個音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過,多了兩個什么音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復習已學的音并學習re和fa兩個音。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學唱歌曲《劃船》1、識譜師:邊唱譜邊用柯爾文手勢表現(xiàn)出來2、按節(jié)奏念歌詞3、師彈旋律,4、輕聲配唱歌詞5、看書中插圖,邊唱邊表演6、背唱歌詞1、和老師一起做手勢認譜。2、讀歌詞。3、生念歌詞4、學唱歌曲5、編動作表演6、背唱。小結總結學習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在輕松愉快中學會了歌曲劃船,并讓小朋友感受了劃船的樂趣,同學們是不是有劃船時的動感了?學生說感受。下課師生再見唱再見歌學生律動出教室課后記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復習練習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豎笛學會了豎笛si,la,sol三個音,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復習。1、單獨吹奏這三個音2、在吹奏過程要時刻記住老師講的演奏姿勢、口形及指法。和老師一起來復習。sol:閉0.1.2.3孔la:閉0.1.2孔si:閉0.1孔學習豎笛吹書上三音練習(1)師:韻音之間手指起落動作要干凈、利落。師范奏師分析講解師:同學們在吹奏時氣流要平穩(wěn)、均勻,如果用氣太猛口風太快,不夠“悠然”,聲音往往過直過僵。預習三音練習生練習請好的同學范奏學生齊奏三音練習(1)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豎笛的使用如何保護豎笛豎笛的保養(yǎng)1、自己的樂器自己用,不要互相借用,以免感染疾病。2、吹奏時用氣不可過猛,以免影響音色或損壞樂器3、吹奏完畢后,應排盡樂器中的積水,豎笛可用清水沖洗,口琴用清潔的布擦試干凈,放入清潔的布袋中用手娟包好。4、切忌用小刀或其它硬物觸動豎笛的“窗口”或口琴的簧片。仔細聽、記要點小結師生再見。同學們吹奏時一定要注意姿勢、口形、指法,回去以后,把第二條練一練。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練習練習布谷叫和老師一起來練習。復習鞏固八分音符說出各音符的時值: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教師彈琴,學生聽辯音符時值2拍1拍半拍學生體會哪個音長哪個音短游戲復習音符三個同學分別扮演老爺爺,解放軍,小朋友一家三代去公園,老爺爺走起來慢吞吞,解放軍走起來,氣昂昂雄赳赳,小朋友蹦蹦跳跳。三個同學同時表演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欣賞《快樂的童年》師:我們小朋友都說過很多的游戲,你最喜歡玩什么游戲?(陀螺、跳繩、騎竹馬,捉迷藏)生回答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聽音樂初聽音樂分析樂曲,逐首欣賞《陀螺》選自法國作曲家比捷寫的管弦樂組曲《兒童游戲》中的第二首,樂隊在高音部,快速奏出活潑跳躍的旋律,表現(xiàn)了孩子們喜悅、興奮的心情和天真活潑的形象,低音部密集的四分音符和二度音程的快速上下交替,造成一種旋轉的感覺,形象地描寫了陀螺忽而搖搖欲墜,思而充滿動力,飛速旋轉的生動情景?!短K》是我國作曲家丁善德為兒童譜寫的鋼琴小品之一這是一段活潑而帶有諧謔情趣的小曲,通過各種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孩子們在跳繩時做的各種游戲樂曲的節(jié)拍變化頻繁,煞是有趣。《騎竹馬》是鄧爾敬《兒童鋼琴曲四首》中的第二首,作于1944條。樂曲活潑跳躍音樂形象鮮明,以輕快的節(jié)奏和弱拍上突發(fā)的強音,風趣地表明出兒童跨竹為馬,奔跑雀躍的快樂情景,表現(xiàn)兒童模擬勒馬環(huán)顧四周的形象諧謔風趣。《捉迷藏》是德國作曲家舒曼所作鋼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三首。作者在這首樂曲中回憶了童年時代捉迷藏時的動人情景??焖偕舷滦屑夁M的音型的各聲部間此起彼伏地穿插出現(xiàn),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孩子們忽隱急現(xiàn),互相追逐嬉戲的圖畫,加之突強后即弱的音量變化,及童音和跳音的對比,這一音樂形象顯得更加生動和鮮明。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感受分析音樂引導學生從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線、織體、音色、音區(qū)等方面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辨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啟發(fā)學生回憶玩游戲時的心情、動作和情景,并結合音樂表現(xiàn)的特點,引導學生去欣賞和想象。小結師生再見課題:《好孩子要誠實》教學目標:1、通過教唱《好孩子要誠實》對學生進行道德品德教育,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純真的聲音唱好這首歌。2、通過跟著老師唱和節(jié)奏卡片的連接的練習,鞏固前幾課所學的唱名及節(jié)奏。3、感受《可憐的秋香》與《嘀哩嘀哩》兩首兒歌的不同情緒,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八孔豎笛:學習連音奏法,連音奏法和非連音奏法的綜合運用。教學內容:1、唱《好孩子要誠實》2、做連卡片,跟著老師唱3、聽:《可憐的秋香》《嘀哩嘀哩》4、八孔豎笛連音練習小快板教學重、難點:重點:有表情(或加歌表演)地唱好這首歌。難點:最后一樂句的“喵喵“及”妙妙“的節(jié)奏不能拖音。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卡片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練習練習大青蛙、小青蛙和老師一起來練習。節(jié)奏練習節(jié)奏練習出示五張卡片把每一卡片的節(jié)奏認,讀,然后拍拍任意連接認,讀,然后拍拍。跟著老師唱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教授新課《好孩子要誠實》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講述列寧小時侯的故事。學生說明白了什么道理。范唱用柯爾文手勢輔助識譜。解釋一下反復跳躍記號。唱歌詞歌曲處理歌詞要唱得清晰自然,小貓叫聲要唱得圓潤有強弱。拍手為歌曲伴奏自己想動作,表演這首歌給大家聽認譜了解掌握反復記號。學唱歌曲拍手為歌曲伴奏可以學小花貓摸胡子,授尾巴,小朋友真誠,誠實的樣子小結師生再見。今天,我們學習了《好孩子要誠實》這首歌,你能像書中的那孩子樣,做錯了事能承認的勇氣嗎?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練習練習大青蛙、小青蛙和老師一起來練習。欣賞導入同學們都知道,我們今天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可我們小朋友們知不知,舊社會的兒童的生活是怎樣的呢?非常凄苦的。今天,我們來欣賞兩首不同的樂曲,一首反映了舊社會兒童的,一首是反映了新社會兒童的。學生回答,談看法。初聽第一遍欣賞樂曲提問這兩首歌,哪一首唱得快,哪一首唱得慢?它們所表現(xiàn)的情緒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多至ㄠ至ā匪俣瓤欤榫w歡快,活潑?!犊蓱z的秋香》速度慢,情緒悲傷、凄涼。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聽音樂分析樂曲,逐首欣賞《嘀哩嘀哩》①請同學朗讀歌詞②師分析③感受音樂:音樂形象鮮明突出,情緒活潑輕快,極富兒童情趣《可憐的秋香》①請學生朗讀歌詞②師分析③感受音樂,旋律流暢婉轉,略帶思索和憐惜的意味,情緒悲苦而凄婉,頗為動人。小結師生再見。今天,我們欣賞了兩首樂曲,感受了它們的不同情緒,了解了舊社會兒童生活的凄冷,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三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八孔豎笛知識點1、記有連線的音叫“連音”。演奏時,連線內的第一個音用吐音。2、演奏時,連線的第一個音用吐音,其它音只是按孔的手指運動,氣息延續(xù)而舌頭不動。3、發(fā)音要領:音頭吐奏、舌頭輕點、口風寬松、聲音飽滿。4、練習:關鍵是氣息延續(xù)要平穩(wěn)均勻,可先放下豎笛先練習吐音。按指要領:指腹平按、輕觸孔邊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八孔豎笛吹奏sol、la、si三音。分別吹奏三個音。教師示范練習曲,學生做指法。學生唱吐,做指法。教師吹一句,學生模仿一句。連起來練習?;顒又父\指連貫練習:《連音練習》P18小結師生再見。布置作業(yè)回家練習。課題:《鵝大哥》教學目標1、通過教唱《鵝大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學唱民謠風格的歌曲。2、認識si的音位,并能唱準。3、通過聽賞鋼琴獨奏《牧童短笛》,感受其音樂形象及情緒,聽出段落的劃分和旋律的變化和重復。教學內容1、唱《鵝大哥》2、認:si3、做比誰填得對,聽節(jié)奏拍手4、聽《牧童短笛》教學重難點重點:唱好民謠風格的歌曲,并能用好強弱或表現(xiàn)歌曲。難點:唱對,唱清楚。請你進來坐一坐唱出強弱嗚哦嗚哦嗚哦嗚哦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練習練習大青蛙、小青蛙和老師一起來練習。認:si認識si在線譜位置,唱一唱,比一比。自編小樂曲唱一個音,學生聽出來就上臺找一個相應的頭飾戴上,有了一組音后,教師就彈一個可以蹦蹦跳跳的短曲。學生自由給合,教師等曲子完了時,按新排列的隊伍指認,唱,一個個新曲子就出來了,讓學生自由組合,同時又鞏固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教授新課《鵝大哥》小朋友們見過鵝嗎?知道鵝是怎么叫的嗎?小朋友們能描繪一下鵝的長像嗎?鵝是怎么走路的呢?今天鵝大哥要給大家唱一首歌,想不想聽。學生回答:嗚哦,嗚哦范唱用柯爾文手勢輔助識譜。認識強弱記號是強是弱mp是中弱唱歌詞歌曲處理歌表演看書:書上有兩幅模仿鵝大哥的動作圖畫,請小朋友們再想幾個動作,邊唱邊表演。1)分組表演2)個別表演聽認譜了解掌握強弱記號學唱歌曲拍手為歌曲伴奏邊唱邊表演。小結師生再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鵝大哥》,它用擬人化的語言,唱出豐收后村民們喜悅的心情。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復習歌曲《鵝大哥》唱好民謠風格的歌曲,并能用好強弱去表現(xiàn)歌曲多形式演唱。欣賞《牧童短笛》。賀綠汀是我國著名音樂家,1934年俄國作曲家齊爾品來我國舉辦中國風格作品征集比賽,當時正在國立音青求學的賀綠汀利用署假創(chuàng)作了這首樂曲,結果獲頭獎,這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淳樸,結構嚴謹清晰,富有濃郁民族風格和鮮明音樂形象的鋼琴作品。第一遍欣賞樂曲提問: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請在段落開始時舉手示意分三段。第一段:旋律流暢清新中速第二段:旋律熱烈歡快快速第三段:再現(xiàn)第一段再次欣賞樂曲提問;聽一聽,哪兩段音樂基本相同。(第一段和第三段)提問:想一想,這首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這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淳樸、結構嚴謹清晰,富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音樂,它又如一首精美的田園詩,描繪了故鄉(xiāng)的美麗寧靜和勃勃生機。第三遍欣賞樂曲目的:加強旋律印象,培養(yǎng)學生的聽辨能力和記憶能力,感受音樂。小結師生再見。通過欣賞,我們感受了音樂的形象和情緒,感受了音樂的魅力。課題:牧羊女教學目標1、引導學用優(yōu)美抒情的聲音,唱好這首輕快而又活潑的三拍子歌曲《牧羊女》,并從中感受勞動的歡樂,生活的美好。2、通過學習高音do,知道大音階的構成。3、通過男聲四重唱《搖籃曲》的欣賞,大體知道人聲的分類和《搖籃曲》的風格。4、八孔豎笛:學習斷音的吹奏方法教學內容1、唱:《牧羊女》2、認:do're3、做跟著老師拍,跟著老師唱4、聽《搖藍曲》5、八孔豎笛do'的指法,練習曲《啄木鳥》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用連音的唱法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好《牧羊女。這首優(yōu)美而又活潑的歌曲,并從中感受勞動的歡樂生活的美好。2、要正確而自然地按三拍子強弱規(guī)律歌唱,特雖是第四小節(jié)的“上”字,在第二拍的這個音不能唱成重音并任意拖長。教具準備磁帶錄音機教學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1、我唱doremi我唱miredo2、小青蛙呱呱大青蛙呱呱呱和老師一起唱教授新歌導入師:這節(jié)課,先請小朋友來欣賞一副畫,畫上的小姑娘正在干什么?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捷克民歌《牧羊女》先聽老師唱一遍。生回答(放羊)學生聆聽識譜、范唱師:這首歌的節(jié)奏特別舒展、活潑,我們知道它是幾幾拍的?提問:3/4拍怎么劃拍生回答(3/4拍)邊劃拍邊視唱讀歌詞拍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歌唱全曲第一、二、四樂句做到歌唱時氣息平穩(wěn),聲音連貫、舒展,第三樂句要唱的輕快活潑,尤其在歌唱模仿的要求用f.p不同的力度,唱出白羊輕快而又溫柔的歡叫聲及牧羊女對美好生活的歌唱。用中速,自然而柔和的聲音,表達對勞動和生活的贊美,每個樂句換一次氣,或兩小節(jié)換一次氣。表演自編動作根據(jù)歌詞內容及音樂節(jié)奏引導學生自編自演,來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學生自編自演,來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從中感受勞動的歡樂,生活的美好小結總結學習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高音dore,學習了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捷克民族,并自編自演了舞蹈。學生說感受。下課師生再見唱再見歌學生律動出教室課后記[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1、我唱doremi我唱miredo2、小青蛙呱呱大青蛙呱呱呱和老師一起唱聽音樂音樂分析樂曲第一遍欣賞樂曲提問:你覺得旋律怎樣?速度怎樣?幾個人演唱?①旋律優(yōu)美,感情真摯②演唱速度輕慢③男聲四重唱介紹《搖籃曲》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歌曲采用了緩慢的三拍子,伴奏中連續(xù)的切分節(jié)奏,強化了搖籃搖曳的音樂形象,優(yōu)美的旋律則抒發(fā)了母愛的深厚感情。第二遍欣賞樂曲提問:本課搖籃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聲四重唱重唱定義兩個或幾個同時演唱,每個人都唱不同的旋律叫“重唱”。第三遍欣賞樂曲再次感受搖籃內的風格、情緒,引導學生注意男聲四重唱中各聲部巧妙巧合,感受其和聲效果。小結這節(jié)課咱們收獲可不少,不僅訓練了自己的聽力,而且還欣賞了優(yōu)美的《搖籃曲》,你們喜歡嗎?下課師生再見唱再見歌學生律動出教室[第三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1、跳音練習2、二聲部發(fā)聲練習學生練習八孔豎笛講解、練習講解“·”“·”是斷音記號,標有斷音記號的音要奏得短促而有彈性,運舌時,舌尖的動作要敏捷、輕巧。范奏教師示范練習曲,學生做指法。學生唱吐,做指法。教師吹一句,學生模仿一句。連起來練習。練習曲全部用吐音演奏,要注意連貫,雖然每個音都要吐一下,但仍要保持樂句的流暢感。小結師:這節(jié)課我們吹奏了豎笛曲,回去以后,同學們要好好練習師生再見課題:周爺爺?shù)囊r衣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周爺爺?shù)囊r衣》,教育學生學習周總理生活儉樸的優(yōu)秀品質,不忘艱苦樸素的好傳統(tǒng),學習富有表情地演唱。2、通過聽音寫次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和聽辨音高及節(jié)奏的能力。3、通過律動,縫衣》的教學,使學生感受到縫衣的辛苦,學會隨音樂節(jié)拍模仿穿針,引線等優(yōu)美的動作。教學內容1、唱《周爺爺?shù)囊r衣》2、認:擊拍法3、聽:聽琴聲寫次序,標出4、7、1歌表演《周爺爺?shù)囊r衣》教學分析1、《周爺爺?shù)囊r衣》是一首敘事性兒童歌曲,我國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小星星看到鄧奶奶深夜人靜時為周總理縫補襯衣的情景,歌頌了周總理、鄧奶奶高尚的情操和優(yōu)秀的品質,對學生進行形象的艱苦樸素的教育。2、聽琴聲,寫出教師彈奏的次序,并用擊拍法唱唱,首先要讓學生認知擊拍法是手指(食指)的一上一下為一拍,當然速度要穩(wěn),嘴里也要根據(jù)節(jié)拍念出拍數(shù)。3、用□△○標出4、7、i三個音的練習,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分析樂譜,鑒于大多學生對“4”、“7”兩音的音準,教學中還可用手勢給予提示,如“4”應用“4”的傾向,不要唱高了;“7”應有“個”的傾向,不要唱低了。4、教師范奏第一條練習時注意連音和跳音的對比。教學重難點第一、二樂句,由于都是一字對一音,故“中南海里看仔細”、“一針一線補襯衣”等句不易唱清楚。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教學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1、我唱doremi我唱miredo2、小青蛙呱呱大青蛙呱呱呱和老師一起唱教授新歌導入師:周爺爺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是我們最愛戴最懷念的人,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周爺爺?shù)囊r衣》周爺爺是一個艱苦樸素的人。學生聆聽節(jié)奏訓練節(jié)奏訓練2/4一針一線補襯衣精神抖擻心滿意邊劃拍邊讀詞填詞這是一首頌揚周總理的歌曲,唱時聲音要親切、優(yōu)美而深情,速度中等。歌曲處理師:第一、二小節(jié)要唱得輕松,略帶斷音,特別注意八分休止符時值的準確,第三、四小節(jié)和第七、八小節(jié)要唱得輕些,表現(xiàn)小星星仔細看和鄧奶奶青心補衣的神態(tài),第三、四兩個樂句節(jié)奏伸展開來,可適當增加音量,表示小星星找到答案和對周總理鄧奶奶無限崇敬的感情。用中速,自然而柔和的聲音,演唱,每個樂句換一次氣,或兩小節(jié)換一次氣。表演自編動作兩人一組,參與教材設計1、學生自由創(chuàng)編2、師生共同表演學生自編自演,來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小結總結學習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周爺爺?shù)囊r衣》,我們學習了周爺爺艱苦樸素的作風,同學們邊唱邊表演,學會了縫衣的動作。學生說感受。下課師生再見唱再見歌學生律動出教室[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1、我唱doremi我唱miredo2、小青蛙呱呱大青蛙呱呱呱和老師一起唱復習復習歌曲做律動。1)《縫衣》大多為上身動作,可不愿座位上進行。2)可采用兩人一組,一站一蹲進行表演。聽琴聲,寫出教師彈奏的次序,并用擊拍法唱,首先要讓學生認知擊拍法是手指的下為一拍,試試××××—擊拍,當然速度要穩(wěn),嘴中也要根據(jù)節(jié)拍念出拍數(shù)。方法帶領學生用擊拍法把方塊中的四組音先唱一唱,然后再聽順序。分別用□△○標出fa,si,do'三個音再唱一唱。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分析樂譜。2、引導學生特別注意4、7兩音。3、用手勢給予提示4應有↓的傾向7應有↑的傾向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縫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口琴吹的也很好,不過,還要再加強,回去以后自己再鞏固。下課師生再見唱再見歌學生律動出教室課后記課題:祖國,祖國我愛你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甜美的歌聲演唱《祖國,祖國我愛你》,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2、知道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時值與形狀,通過實踐使學生能初步分辨。3、通過欣賞《山童》與《瀏陽河》兩首歌曲,了解什么叫合唱,什么叫對唱。4、能用5、6、7i四個音即興演奏豎笛小曲。教學內容1、唱:祖國、祖國我愛你2、認: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3、做:組合節(jié)奏卡片劃分小節(jié)4、聽:《山童》《瀏陽河》5、八孔豎笛用5、6、7、i即興演奏教學重、難點1、前奏:間奏與歌唱的銜接。2、第三樂句的音準要把握好。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教學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1、我唱doremi我唱miredo2、小青蛙呱呱大青蛙呱呱呱和老師一起唱認一認音樂知識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出示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八分休止符休止半拍任意交換節(jié)奏卡片的位置,選兩種比較好的大家一起拍。學生練習:為下面的節(jié)奏增添上小節(jié)線,終止線,比誰做得對,做得快。教授新歌導入師:同學們,你們會看地圖嗎?在地圖上你能找到首都北京,和我們的家鄉(xiāng)南京嗎?我們的祖國多美啊,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來描繪出美麗的祖國。讀歌詞讓學生講詞意:畫小鳥飛藍天,畫小草長在春天里,畫太陽,畫國旗……讓小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去說,去畫,把學生帶入歌曲的意境,在祖國的大地上幸福的生活學唱第一、二樂句用視唱法學習歌譜師范唱視唱唱三、三樂句歌聲與琴聲連接歌曲處理,歌表演形式,領唱與齊唱形式均可。學生學唱想想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歌唱。小結總結學習情況今天,我們學會了祖國祖國我愛你,這是一首歡快風趣的兒童歌曲,描繪了小朋友對祖國的熱愛。學生說感受。下課師生再見唱再見歌學生律動出教室課后記[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的活動學的活動教學反思準備師生問好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唱常規(guī)歌發(fā)聲發(fā)聲練習1、我唱doremi我唱miredo2、小青蛙呱呱大青蛙呱呱呱和老師一起唱復習復習歌曲《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學生邊表演邊唱欣賞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叫合唱,什么叫對唱?當我們聽完這兩首歌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明白了。第一遍欣賞、提問介紹《山童》《山童》是九十年代涌現(xiàn)出來的一首優(yōu)秀童聲合唱歌曲,以純樸新穎的音樂語言,齊唱與合唱的藝術形式,生動地反映了山區(qū)兒童勤勞、樂觀的品格,表達了他們對家鄉(xiāng)、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提問:歌曲可分為幾個部分欣賞第二首介紹《瀏陽河》《瀏陽河》是一首具有濃郁湘南民歌風味的歌曲,歌曲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歌頌了人民俯視毛澤東。提問:你能分辨出哪里是齊唱,哪里是合唱。再次欣賞師就歌曲內容及齊唱、合唱的概念加以講解。引導學生感受歌曲風格。豎笛練習曲1、用“7”做一個創(chuàng)造性練習學生回答都是即興的,不是事先寫好的。2、這一練習,答案可有多樣,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要去比較誰優(yōu)誰高,又要大家都能投入,都能大膽地即興演奏就要鼓勵。3、要防止每一條都結束在“i”,每一條是一個樂句,但并不一定要是終止的樂句,而且即使是終止句也不一定要結束在“i”。小結師:今天,我們欣賞了兩首樂曲,知道了什么是合唱,什么是齊唱,還用5、6、7、i四個音自己學習了創(chuàng)作,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非常好,自己可以再試著用多點音創(chuàng)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