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1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2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3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4頁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擬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 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山東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PAGEPAGE1專題06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考點五年考情(2020-2024)命題趨勢考點1植被、土壤與環(huán)境(5年2考)2023山東卷:亞寒帶針葉林、白漿化棕壤2022山東卷:土壤剖面1.以區(qū)域分布圖或示意圖為背景,考查陸地自然帶、植被類型特點、分布、成因及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結合山地自然帶垂直分布圖,直接考查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成因以及不同山體垂直自然帶譜的差異。2.選材常為某地區(qū)生物分布對地理環(huán)境影響的情境,如土壤變化、植被分布差異、冰川變化、山地農(nóng)業(yè)等。命題形式上多以區(qū)域圖、要素垂直分布圖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與掌握,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及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键c2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5年0考)考點3自然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性(5年3考)2022山東卷:植被類型分異的影響因素;2021山東卷:大興安嶺中段東坡洪積扇的植被垂直分布2020山東卷:山地地形對植被的影響考點01植被、土壤與環(huán)境(2023·山東·高考)在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北部,有一條橫貫東西、面積廣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因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而被稱為“綠色荒漠”,但卻具有巨大的生態(tài)價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庫之一。完成下面小題。1.導致亞寒帶針葉林帶成為“綠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土壤2.亞寒帶針葉林碳儲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長季較長 B.有機物積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種多樣性高【答案】1.B2.B【解析】1.根據(jù)材料可知,亞寒帶針葉林帶成為“綠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亞寒帶針葉林位于亞寒帶地區(qū),緯度高,熱量條件差,因此適合分布的物種較少,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綜上所述,導致亞寒帶針葉林帶成為“綠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熱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確,ACD錯誤,故選B。2.亞寒帶針葉林位于亞寒帶地區(qū),緯度高,熱量條件差,生長季較短,A錯誤;因溫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機質(zhì)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機物積累多,因此亞寒帶針葉林碳儲量較高,B正確;土壤肥力高是碳儲量高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C錯誤;亞寒帶針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物種多樣性不高,D錯誤。故選B。(2022·山東·高考)圖a示意黑龍江省一小型山間盆地景觀。某研究小組在甲、乙、丙、丁四處布設采樣點進行土壤調(diào)查,圖b示意該小組繪制的四個采樣點0-60cm土壤剖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答案】C【解析】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葉層和腐殖質(zhì)層較厚,缺失淋溶層,丙地為塔頭薹草,該植被為濕生草甸植被,腐殖質(zhì)層和枯枝落葉層較厚,濕生環(huán)境土壤水分穩(wěn)定,流動性差,缺失淋溶層,符合②土壤剖面,C正確;與丙處相比,甲處、乙處、丁處三處地勢較高,土壤水分向下運移顯著,有利于淋溶層的形成,不符合②土壤剖面圖,所以ABD錯誤。故選C。4.(2023·山東·高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漿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層以下存在白漿層的棕壤,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錳結核層。白漿化棕壤分布區(qū)地下水位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漿化棕壤大部分被辟為農(nóng)田,以種植花生、地瓜、冬小麥為主,是低產(chǎn)土壤之一。圖示意白漿化棕壤的剖面構型及各土層主要理化性質(zhì)。(1)分析白漿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在不同季節(jié)對土壤水分的影響。(2)針對白漿化棕壤低產(chǎn)的原因,江蘇北部某地農(nóng)民在長期生產(chǎn)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了一種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漿化棕壤的農(nóng)田工程措施——豐產(chǎn)溝(下圖)。說明豐產(chǎn)溝如何克服白漿化棕壤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不利影響?!敬鸢浮?1)上層砂土,孔隙多土質(zhì)疏松。下層黏土,結構緊實,形成隔水層。雨季,下層黏土層阻止土壤水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高。旱季:上層砂土水分易蒸發(fā),下層黏土層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造成土壤水分含量低。(2)培壟增加耕作層厚度、提高了土壤養(yǎng)分供給能力,培壟和溝底深翻減少了白漿層的不利影響,利于作物扎根;溝底深翻改變了土體“上砂下黏”的不良構型,有效緩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澇的問題,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溝底利于冬季積雪,可以改善冬小麥土壤墑情;雨季前冬小麥收獲,兩壟之間的溝有利于雨季排水,減輕漬澇危害。【詳析】(1)根據(jù)所學土壤知識可知,土壤中砂礫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強、蓄水和保水能力差;若土壤中黏粒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差、蓄水和保水能力強。該地降水總量多,但季節(jié)分配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因此雨季降水多,“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中上層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滲,但下層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過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氣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發(fā),但下層水分向上運移過程中受到黏土阻滯,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導致土壤含水量過低。(2)讀圖可知,該農(nóng)田工程措施挖溝培壟。在壟背種植春種秋收的花生或地瓜,在溝底種植秋種夏初收的冬小麥。培壟可以增加耕作層厚度、使得土層更加深厚,提高了土壤養(yǎng)分的供給能力。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錳結核層,培壟和溝底深翻可以破壞原有鐵錳結合層,改良土壤質(zhì)地,減少了白漿層的不利影響,利于作物扎根;溝底深翻改變了土體“上砂下黏”的不良構型,增加了排水通道,有效緩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澇的問題,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可任意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冬小麥生長期雨季還未來臨,農(nóng)作物面臨缺水問題,溝底較深,利于冬季積雪,可以改善冬小麥土壤墑情;冬小麥在夏初收獲,雨季前冬小麥已經(jīng)收獲,雨季時兩壟之間的溝此時沒有植被覆蓋,有利于雨季排水,減輕漬澇危害??键c02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考點3自然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性(2022·山東·高考)圖a示意黑龍江省一小型山間盆地景觀。某研究小組在甲、乙、丙、丁四處布設采樣點進行土壤調(diào)查,圖b示意該小組繪制的四個采樣點0-60cm土壤剖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該區(qū)域植被類型分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熱量 B.降水 C.地形 D.巖性【答案】C【解析】分析圖示信息可知,圖示區(qū)域的海拔差異較小,熱量條件差異較小,A錯誤;該地位于黑龍江省小型山間盆地,空間差異較小,降水的差異較小,B錯誤;該地地形起伏較大,導致水分的空間差異較大,植被分異明顯,C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xiàn)巖性的相關信息,D錯誤。故選C。(2021·山東·高考)下圖示意大興安嶺中段東坡自山頂?shù)缴铰春榉e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圖中三類草原水分狀況不同。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三類草原的水分條件由好到差依次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3.平臺到察爾森出現(xiàn)草原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東南季風 B.局地環(huán)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答案】2.C3.B〖祥解〗2.從圖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沖積扇處,地下水位較高,草原的水分條件最好,A、B錯誤。結合大興安嶺位置可知,該地位于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分界線處,東側為夏季風的迎風坡,夏季風受地形阻擋抬升,由于草原Ⅱ處位置較低,抬升不明顯,降水較少,水分條件最差,C正確,D錯誤。故選C。3.結合大興安嶺緯度位置可知,該地上空常年受西風的影響,特別是冬春季節(jié),山地西坡冷空氣堆積,東坡形成下沉焚風,越往下空氣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臺-察爾森)尤其嚴重。夏季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受到長白山等眾多山脈的阻擋,到達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爾森以上抬升明顯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臺以下受地下水影響水分條件也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臺-察爾森便因為局部環(huán)流差異形成了草原Ⅱ。故選B。(2020·山東·高考)山地地形影響氣候特性,進而使山地景觀類型隨海拔升高而變化。太行山區(qū)地處華北地區(qū),其間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區(qū)巖溶地貌發(fā)育,形成了基座相連、異常陡峭的峰叢—洼地集合體。下圖示意兩山區(qū)各景觀類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積占比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總分布面積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積占比最大處海拔低5.黔桂喀斯特山區(qū)較低海拔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較高,主要由于該山區(qū)(

)A.山體陡峭 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 D.熱量充足6.兩山區(qū)農(nóng)田分布上限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條件不同 B.水熱組合不同C.耕作技術不同 D.耕種歷史不同【答案】4.B5.A6.B【解析】4.讀圖可知,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在低海拔地區(qū)沒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區(qū)針葉林的垂直分布高差小,AC錯誤。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的總分布面積占比較小,B正確。黔桂喀斯特山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最大處的海拔為600-800米,而太行山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最大處的海拔為2200-2400米,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最大處海拔高,D錯誤。故選B。5.黔桂喀斯特山區(qū)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水分、熱量充足,較低海拔地區(qū)本應該為闊葉林,但是由于該山區(qū)巖溶地貌發(fā)育,山體異常陡峭,導致水土流失快,土層薄,土壤較貧瘠,保持水土能力較弱,而針葉林較其他樹種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所以較低海拔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較高,A符合題意;排除BC;熱量充足會使得當?shù)爻>G闊葉林比重大,D不符合題意。故選A。6.讀圖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的農(nóng)田分布上限較高,可以到達海拔2800米左右,而太行山區(qū)的農(nóng)田分布上限較低,只能到達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區(qū)所處的緯度較低,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海拔較高處水熱條件依然較為充足,可以進行農(nóng)田耕作,而太行山區(qū)所處的緯度較高,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所以海拔較高處水熱條件較差,不能進行農(nóng)田耕作,B正確。光照條件、耕作技術和耕種歷史對兩山區(qū)農(nóng)田分布上限差異影響不大,ACD錯誤。故選B。(2024·山東淄博·三模)下圖示意我國某東西延伸的河谷南、北兩坡自然帶的垂直分布。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地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地域分異顯著,其中溫性荒漠草原帶的土壤有機碳含量最低,高寒草甸帶土壤有機碳含量最高。完成下面小題。1.該河谷可能位于我國的(

)A.海南 B.黑龍江 C.新疆 D.云南2.與北坡同海拔高度處相比較,河谷南坡(

)A.水分較充足 B.氣溫較高 C.降水量較大 D.光照較充足3.與山地森林—草甸帶相比較,高寒草甸帶的土壤有機碳含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植物生長量大②放牧牲畜量?、畚⑸锘顒尤酡艿叵掠袡C質(zhì)產(chǎn)量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C2.A3.C【解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高山垂直帶譜的基帶植被與當?shù)刈匀粠е脖灰粯?,該山地基帶植被為溫性荒漠草原。海南為熱帶季風氣候,基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A錯誤;黑龍江為溫帶季風氣候,基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B錯誤;云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基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D錯誤;新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基帶植被為溫性荒漠草原,C正確;故選C。2.該地位于新疆,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長的因素,由圖可知,南北坡隨海拔上升,出現(xiàn)草原、森林植被,說明隨海拔上升,水分增加,且南坡與北坡相比,同一垂直帶譜的分布海拔更低,說明南坡的水分條件較好,A正確;由于河谷是東西延伸,河谷北坡為陽面,光照更充足,氣溫更高,BD錯誤;該地南北坡范圍較小,降水量差別不大,C錯誤;故選A。3.山地森林—草甸帶的植物生長量更大,①錯誤;山地森林—草甸帶,草甸面積小,放牧牲畜量小,高寒草甸面積大,放牧牲畜量大,②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土壤有積碳的含量與植被類型、人類活動干擾強度、土地利用方式,氣候條件等因素有關。與山地森林—草甸帶相比,高寒草甸帶分布海拔更高,氣候更寒冷,微生物活動弱,分解有積碳較少,有機碳積累多,③正確;草類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莖葉和地下根系,提供了相當數(shù)量腐殖化的有機質(zhì),地下有機質(zhì)產(chǎn)量高,樹木生命周期長,大量的有機質(zhì)儲存在活的植物組織內(nèi),每年的殘落物歸還量并不很大,④正確,故選C③④。【『點石成金』】山地自然帶是在水平地帶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山麓自然帶與水平自然帶一致。垂直自然帶譜的豐富程度取決于山地的相對海拔高度和緯度位置,緯度越低,相對海拔越高,垂直帶譜越完整。山地所處的緯度越低,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越高。(2024·山東泰安·二模)某谷地位于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的過渡地帶。下圖為該谷地植被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影響該谷地植被分異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 B.熱量 C.降水 D.土壤5.該地地帶性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A.群落結構復雜 B.植株粗壯茂密 C.季相變化明顯 D.葉面寬大肥厚【答案】4.D5.C【解析】4.山坡地勢較高,而山谷地勢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較多,形成沼澤化土壤,形成水生植被,因此影響該谷地植被分異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而與熱量、降水狀況和坡度陡緩關系不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5.該區(qū)域位于溫帶,其地帶性喬木類型為落葉闊葉林,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C正確;而群落結構復雜,植株粗壯茂密,葉面寬大肥厚均指帶熱帶雨林區(qū)域的植被,ABD錯誤。故選C?!尽狐c石成金』】地方性分異是在地帶性和非地帶性規(guī)律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環(huán)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圍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地方性分異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級的地域分異。(2024·山東濟寧·二模)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海南島西南部(圖1),圖2示意海濱到尖峰嶺主峰山頂?shù)闹脖活愋偷淖兓?。完成下面小題。6.①②處的植被類型及形成其差異的主導因素分別為(

)A.落葉季雨林、常綠季雨林,熱量 B.落葉季雨林、常綠季雨林,水分C.常綠季雨林、落葉季雨林,熱量 D.常綠季雨林、落葉季雨林,水分7.推測苔蘚矮林的生境特征是(

)①風力大②光照足③霧天多④土層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6.B7.C【解析】6.比較四個選項可知,①②處的植被類型均為季雨林,山上山下的熱量差異對雨林形成影響較小,而①②下方的山地基帶稀樹草原,上方為山地雨林,說明隨海拔上升,水分條件逐漸變好,季節(jié)差異變小,下方的水分條件差,季節(jié)性落葉,上方水分條件好,常綠不落葉,故①處為落葉季雨林,②處為常綠季雨林,影響因素是水分差異,B對,ACD錯。故選B。7.苔蘚矮林植被分布海拔高,氣溫相對較低;海拔高,風力較強,林木容易受到風力破壞;1200m海拔以上地區(qū)日平均空氣相對濕度在88%以上,云霧出現(xiàn)頻率高,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光照并不充足,①③對,②錯;由圖可知,苔蘚矮林處地勢起伏大,地形坡度較陡,水土易流失,土壤層較薄,肥力較低,④錯誤。C對,ABD錯。故選C?!尽狐c石成金』】尖峰嶺總面積66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8%。擁有六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稀樹草原、熱帶落葉季雨林、熱帶常綠季雨林、山地雨林、山頂苔蘚矮林等,是海南島最完整的植物景觀系統(tǒng)。(2024·山東濟南·一模)氣候林線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亞熱帶山地海拔達到2200—3600m時才可能發(fā)育氣候林線。但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國亞熱帶東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頂部位也出現(xiàn)了林線景觀,因其成因與氣候林線不同,稱之為“假林線”。我國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部分山頂或山脊處,分布有斑塊狀草地,林線海拔介于700-1200m,呈現(xiàn)出南坡低于北坡的特點。完成下面小題。8.“假林線”所在山地山頂部位的自然環(huán)境是(

)A.植被低矮,草類少 B.山頂風大,云霧多 C.土壤貧瘠,多凍土 D.氣候干燥,蒸發(fā)強9.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林線比氣候林線低的原因是其山地(

)A.緯度低 B.距海近 C.海拔低 D.相對高差小10.M自然保護區(qū)南北坡在林線高度上存在差異,與之呈正相關的因素是(

)A.太陽高度 B.大氣降水 C.土壤水分 D.日照時數(shù)【答案】8.B9.C10.D【解析】8.由材料可知“我因亞熱帶東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頂部位也出現(xiàn)了林線景觀”,說明山頂處不適合高大喬木的生長,出現(xiàn)了灌木和草本植被,A錯誤;可推測山頂處風大,云霧多,土層薄,土壤貧瘠,B正確。亞熱帶山地海拔2000m以下山頂部無凍土分布,C錯誤。山頂氣溫較低,蒸發(fā)較弱,D錯誤。故選B。9.由材料可知“亞熱帶山地海拔達到2200-3600m時才可能發(fā)育氣候林線”,而我國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山地林線海拔卻介于700-1200m,說明該山地的海拔低,達不到氣候林線發(fā)有的海拔高度。緯度低,距海近,相對高差小與其林線低關聯(lián)度不大。因此,ABD錯誤,C正確。故選C。10.由材料可知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山地林線南坡低,北坡高。南坡為陽坡,熱量條件好,利于森林的生長,A錯誤;南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利于森林生長,BC錯誤;南坡水汽含量大,云霧多,日照時數(shù)少,對太陽輻射的遮擋多,不利于森林生長。所以與之呈正相關的因素是日照時數(shù),D正確。故選D。【『點石成金』】林線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帶譜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即高山林線。樹線通常與最熱月平均氣溫7℃的等值線相吻合(類似于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的分界線)。在干旱地區(qū),樹線受水分的影響較大,林帶高度和最大降水帶高度相當。(2024·山東菏澤·一模)土壤有機碳主要來源于植物殘體、根系分泌物、生物擾動和溶解性有機質(zhì)。圖示意我國東北黑土區(qū)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隨深度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1.隨農(nóng)田土壤深度增加有機碳儲量不斷降低的原因是(

)①微生物活性降低②根系分泌物下滲增多③植物殘體輸入量減少④溶解性有機質(zhì)逐漸被吸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該區(qū)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在0~40cm深度范圍內(nèi)降低最快是因為(

)A.作物根系淺 B.根茬回田少 C.翻耕頻率高 D.淋溶滲漏多【答案】11.D12.C【解析】11.隨農(nóng)田土壤深度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有機質(zhì)分解速度慢,有機碳儲量不斷增加,①錯誤;根系分泌物下滲增多,有機碳儲量增加,②錯誤;植物殘體輸入量減少,有機碳儲量減少,③正確;較深處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機質(zhì)逐漸被吸附,導致隨農(nóng)田土壤深度增加有機碳儲量不斷降低,④正確。綜上所述,③④組合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12.根據(jù)材料可知,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在0~40cm深度范圍內(nèi)降低最快,主要是因為該區(qū)域農(nóng)田翻耕頻率高,土壤中的有機碳被氧化,導致有機碳儲量降低,C正確;多數(shù)農(nóng)作物根系可以到達20~40cm深處土壤處,A錯誤;根茬回田少、淋溶滲漏多會導致0~20cm表層的有機碳儲量降低,故不是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在0~40cm深度范圍內(nèi)降低最快的主要原因,BD錯誤。故選C?!尽狐c石成金』】有機碳密度是指單位面積(1m2或1hm2)中一定厚度的土層中有機碳數(shù)量,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2024·山東煙臺·一模)土壤碳庫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大的碳庫,其儲量取決于碳的輸入和輸出過程,高山、亞高山地區(qū)年均溫低,有機質(zhì)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碳。貢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養(yǎng)牦牛均以草為食,是貢嘎山自然保護區(qū)中常見動物。下圖示意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不同地區(qū)的水鹿和牦牛活動率。完成下面小題。13.圖中①②③④地區(qū)典型植被類型,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①山地針葉林②落葉闊葉林③山地針闊混交林④落葉灌叢B.①落葉闊葉林②山地針闊混交林③山地針葉林④落葉灌叢C.①落葉闊葉林②落葉灌叢③山地針闊混交林④山地針葉林D.①落葉灌叢②山地針闊混交林③落葉闊葉林④山地針葉林14.②地區(qū)水鹿和牦?;顒勇首罡?,其原因可能是(

)A.天然林地,沒有天敵 B.人類活動影響少C.海拔較高,碎石遍布 D.食物的來源充足15.推測下列地區(qū)土壤表層(0-10cm)有機碳含量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3.B14.D15.B【解析】13.據(jù)所學知識,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溫會逐漸降低,降水量的分布在不同高度也有差異;根據(jù)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并結合選項可知,①應該為落葉闊葉林,AD錯誤;②應該為山地針闊混交林,③應該為山地針葉林,④應該為落葉灌叢,B正確,C錯誤。故選B。14.據(jù)上題可知,②為山地針闊混交林,海拔較低,水熱條件較好,野生水鹿以草為食,該森林帶下方草類植物較多,食物來源較為充足,D正確;②為山地針闊混交林,動物的生存條件較好,物種較多,有水鹿和牦牛的天敵,A錯誤;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人類活動都較少,B錯誤;由于②地區(qū)為森林帶,其海拔不高,且碎石多為風化和冰川侵蝕等外力作用形成,該處外力作用相對較弱,碎石相對較少,C錯誤。故選D。15.據(jù)材料可知,土壤碳庫的儲量取決于碳的輸入和輸出過程,高山、亞高山地區(qū)年均溫低,有機質(zhì)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碳;②為山地針闊混交林,秋冬季節(jié)落葉,由于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枯枝落葉的分解速度慢,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碳,B正確;①落葉闊葉林,海拔低,熱量較豐富,枯枝落葉分解速度快,A錯誤;③山地針葉林和④落葉灌叢,枯枝落葉較少,積累有機碳較少,C、D錯誤。故選B。【『點石成金』】山麓自然帶(基帶)與當?shù)刈匀粠б恢?;山地自然帶由山麓到山頂?shù)母嬉?guī)律與當?shù)厮诰暥认蜉^高緯度地區(qū)自然帶更替規(guī)律相似;緯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譜數(shù)目越多;同一自然帶陽坡分布的海拔高,因為陽坡獲得熱量多;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氣溫越高,雪線越高;陽坡雪線比陰坡高。16.(2024·山東臨沂·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某科考隊對新疆艾比湖(圖1)濕地中的胡楊林進行了考察。下面是科考隊員收集的資料和考察后繪制的統(tǒng)計圖。融雪漏斗是指積雪在消融時,先從植物的主干周圍融化,并以植物主干為核心,形成不規(guī)則的漏斗狀融洞。融雪漏斗的形成與土壤中有機質(zhì)含量相關,隨著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溫能力也隨之提高。圖2示意某胡楊的林冠地表形狀,圖3示意該胡楊融雪漏斗地表形狀(單位為cm)。在干旱半干旱區(qū),由于生物和非生物過程共同作用,會導致冠下土壤養(yǎng)分的差異。土壤養(yǎng)分逐漸流向冠內(nèi),造成冠內(nèi)土壤養(yǎng)分顯著高于冠外,在空間分布上呈現(xiàn)出一種養(yǎng)分匯集現(xiàn)象,稱為冠下“肥島效應”。(1)皆出胡楊冠下融雪漏斗距離樹干較近的方位并說明原因。(2)簡述早春季節(jié),融雪漏斗的形成對胡楊樹主干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3)分析艾比湖濕地胡楊林冠下“肥島效應”形成的原理。【答案】(1)西北或北。該地常年以西北風為主,西北(北)為胡楊樹的迎風向,積雪厚度大,融化更慢;西北(北)枯枝落葉少,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低,保溫作用弱,融雪慢;西北(北)陽光照射時間短,溫度較低,融雪更慢。(2)有利:融雪后,水分下滲增強,地下水位升高;積雪融化,土壤水熱條件好,生物數(shù)量增加。不利:積雪融化,病蟲害概率增加。(3)植物冠內(nèi)郁閉度高,對降水、地表徑流等具有截留作用,增加土壤水分;植物冠內(nèi)郁閉度高,可以降風滯塵,增加土壤養(yǎng)分;植物冠層可以遮蔽光照,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減輕外力對土壤的侵蝕,加快養(yǎng)分循環(huán);冠下動植物遺留物豐富,土壤表層養(yǎng)分積累多。〖祥解〗本題以新疆艾比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積雪融化的影響因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獲取和解讀信息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xiàn)綜合思維學科素養(yǎng)?!驹斘觥浚?)讀圖2、圖3可知,胡楊冠下融雪漏斗距離樹干較近的方位是北側(西北側)。原因:該地冬季盛行西北風,迎風一側樹冠受到風力的影響大,樹冠容易受到風的吹襲而受損,生長受到抑制,而背風一側受風影響較小,生長較為茂盛,所以北側(西北側)樹冠面積小,落到地下的積雪多,林冠下積雪厚度較大,不易融;根據(jù)材料,“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增加,土壤的保溫能力也隨之提高”,融雪能力會加快,反之,融雪能力變慢,西北側林冠下枯枝落葉較少,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少,土壤保溫能力低,積雪不易融化;此地為我國新疆,西北側不向陽,接受太陽輻射較少,地溫較低,積雪不易融化。(2)本題為影響類的題,需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方面作答。融雪漏斗會加快冰雪融化速度,增加地表徑流,提高地下水位,從而有利于胡楊樹早春的生長;其次,融雪漏斗的存在會增加周圍地表濕度,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植被生長;水分條件改善,生物量會相應增加;但由于水熱條件變好,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也會增加。(3)結合題干材料分析,艾比湖濕地胡楊林冠下“肥島效應”形成的原理:胡楊林冠可以截留降水,冠下遮陰,可以減少蒸發(fā),因此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邊;胡楊林冠能降風滯塵,截獲沙塵,使得胡楊林冠下土壤細顆粒物和塵埃數(shù)量明顯高于周邊區(qū)域,增加土層厚度和土壤肥力;胡楊林凋落物及冠下動物排泄物補給表層土壤有機質(zhì),增加土壤肥力,因此,胡楊林冠下有機質(zhì)數(shù)量高于周邊空曠地帶,形成“肥島效應”。17.(2024·山東聊城·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賀蘭山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約220千米,東西寬約20~40千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左圖)。賀蘭山為植物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生長條件,植物資源豐富。右圖為敖包疙瘩東坡某一研究區(qū)域各海拔段上的植物種類數(shù)目統(tǒng)計圖。賀蘭山是巖羊集中分布的一個重要區(qū)域,也是巖羊分布區(qū)的最北緣。巖羊,體型中等,以青草和各種灌叢枝葉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們還常到固定的地點飲水,但到寒冷季節(jié)也可舔食冰雪。主要棲息在高山裸巖或懸崖地帶,不同地區(qū)棲息的高度有所變化,但不見于森林中,有較強的耐寒性。躺臥在草地上時,身體的顏色與草地上的裸露巖石極難分辨。(1)用圖中相應圖例,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圖中山體甲空白處,畫出溫帶草原、荒漠草原和旱性灌叢三個自然帶。(注意:自然帶更替順序、邊界、東西坡差異)(2)描述敖包疙瘩東坡植物種類數(shù)目隨海拔高度的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3)分析巖羊主要棲息在高山裸巖或懸崖地帶而不見于森林中的原因。【答案】(1)如圖(2)變化特點:整體呈單峰狀,2000米左右最豐富;1000-1600米增加最快;2200-2800米下降最快。原因:東坡為迎風坡,降水量隨海拔上升呈現(xiàn)先增多后減少的規(guī)律;低海拔處干旱少雨,植被種類少,高海拔處熱量不足,不利于植被生長。(3)高大喬木郁閉度高,導致陽光不能直射林下,空氣濕度大,氣溫低,草本層植物及灌木物種豐富度低,食物少;森林視野封閉,不利于逃生,身體顏色與草地裸地巖石相近,有利于隱藏?!枷榻狻奖绢}以賀蘭山相關圖文資料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山地垂直地域分異、植被與環(huán)境、動物與環(huán)境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xiàn)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yǎng)?!驹斘觥浚?)賀蘭山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降水稀少,氣候干旱,但由于有一定的山地降水,因此水分條件隨海拔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少。從山麓到山腰,隨著水分條件不斷變好,植被出現(xiàn)由旱性灌叢→荒漠草原→到溫帶草原的變化,如圖所示:(2)讀右圖可知,敖包疙瘩東坡植物種類數(shù)目整體呈單峰狀,先隨海拔升高植物種類數(shù)目增多,后減少,其中2000米左右最豐富;1000-1600米增加最快;2200-2800米下降最快。原因:賀蘭山大致為南北走向的山脈,敖包疙瘩東坡為迎風坡,有一定的山地降水,降水量隨海拔上升呈現(xiàn)先增多后減少的規(guī)律;低海拔處由于降水少,干旱少雨,土壤水分條件差,植被種類少,高海拔處由于海拔過高,熱量不足,也不利于植被生長。(3)森林高大喬木眾多,高達喬木的郁閉度高,對陽光起到遮擋左右,導致陽光不能直射林下,林下空氣濕度大,氣溫低,不利于草本層植物及灌木的生長,物種豐富度低,巖羊的食物少;森林視野封閉,地形也不夠開闊,遇到危險時不利于逃生,巖羊的身體顏色與草地裸地巖石相近,高山裸巖或懸崖地帶生存,遇到天敵時有利于隱藏,不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18.(2024·山東淄博·一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同一海拔帶內(nèi),微觀地形通過改變坡面接收的太陽輻射量和水文過程,形成影響山區(qū)小尺度上土壤及植被格局的重要因子。祁連山中段的西水林區(qū)年降水量330-540毫米,景觀為山地森林草原。圖為西水林區(qū)內(nèi)某坡面基本情況,林地分布在北坡,蓋度高;草地分布在南坡、西南坡、西坡、山頂及溝谷,蓋度差別較大。南坡構谷土壤有機碳累積明顯比其坡面多。土壤有機碳主要來源于植物、動物、微生物殘體和根系分泌物,并處于不斷的形成與分解中。(1)說明該區(qū)域林地主要分布在北坡的原因。(2)分析南坡溝谷土壤有機碳累積較多的原因?!敬鸢浮?1)陰坡,太陽輻射弱;溫度低,蒸發(fā)弱。(2)坡面徑流搬運有機碳在溝谷沉積;溝谷水分(水熱)條件好,植被量大(草類茂密);溝谷土壤含水量高,微生物分解弱?!枷榻狻奖绢}以祁連山中段的西水林區(qū)植被及土壤發(fā)育為材料,涉及林地影響因素,山地垂直地帶性、土壤形成影響因素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調(diào)動和運用相關知識點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科綜合素養(yǎng)?!驹斘觥浚?)可從光熱水土等角度展開分析,當?shù)匚挥谄钸B山中段,植被生長受水分影響較大。祁連山位于我國青藏高原與河西走廊之間,位于青海省東北部,整體降水較少,由于其南坡為陽坡,太陽輻射強烈,導致南坡水分保存率低,而北坡為陰坡,其太陽輻射較弱,溫度更低,蒸發(fā)量較少,可以存留更多水分,利于林地發(fā)育。(2)有機碳積累較多可從收入較多、支出較少的角度展開分析。從材料可知,草地分布在南坡、西南坡、西坡、山頂及溝谷,由于南坡為陽坡,溝谷地區(qū)海拔低,其水分(水熱)條件更好,草類生長茂密,植被量較大;而溝谷地區(qū),地勢低,易集水,土壤含水量較高,微生物活動少,分解弱,加之坡面徑流將坡地上有機碳搬運至溝谷,易在溝谷處沉積,故南坡溝谷土壤有機碳累積較多的原因。19.(2024·山東菏澤·一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太白山地處秦嶺主脊,海拔3767m,是秦嶺最高峰,其山地各林帶(圖)高于同屬秦嶺山區(qū)的其他山地。太白山林線高度在3450m左右,南北兩坡相當。太白山發(fā)育了世界上帶幅(山地林帶上限和下限之間的距離)最寬的山地落葉闊葉林帶,被稱為“超級垂直帶”。秦嶺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帶上,具有物種最豐富的落葉木本植物,在垂直空間上形成較強競爭優(yōu)勢。(1)從大氣受熱過程角度解釋太白山各林帶海拔較高的原因。(2)說明太白山南北兩坡林線高度相當?shù)脑颉?3)分析物種豐富的落葉木本植物對太白山“超級垂直帶”形成的作用。【答案】(1)太白山位于秦嶺主脊,且海拔最高,相同海拔高度上隆起地塊的表面積大;山體可吸收更多太陽輻射,并轉(zhuǎn)換成長波輻射被附近大氣吸收;從而使溫度高于同海拔其他山地,熱量條件好,使林帶發(fā)育的位置更高。(2)太白山林線距離山頂較近,其山體體積較小,山坡面積較小;南北兩坡水分和熱量交換充分,水熱條件差別小。(3)物種豐富的木本植物為太白山落葉闊葉林帶提供了耐寒和耐熱物種;從而在林帶的上限和下限區(qū)域形成較強的競爭優(yōu)勢,拓寬了其垂直空間?!枷榻狻奖绢}以“太白山的林線分布”為材料設置問題,涉及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林線、山地垂直地帶性等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驹斘觥浚?)依據(jù)圖文材料可知,太白山作為秦嶺最高峰,海拔高達3767米,且相同海拔高度上隆起地塊的表面積大,使得山體能夠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能量。同時,高海拔地區(qū)的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較少,更多的熱量被傳遞給地面,山體可吸收更多太陽短波輻射,地面升溫后向外釋放的長波輻射被附近大氣吸收。因此,太白山地表對比同緯度其他山地地表溫度高,熱量條件好。在這樣的條件下,林帶能夠發(fā)育到更高的海拔位置。(2)由材料可知,太白山林線高度在3450m左右,而太白山最高海拔在3767m,說明太白山林線距離山頂較近,其山體體積較小,山坡面積較小;太白山林線的南北兩坡相當,這說明南北兩坡氣候條件相似,水分和熱量交換較為充分,水熱條件差別小。此外,太白山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帶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有助于南北兩坡的水熱條件保持相對平衡。(3)物種豐富的落葉木本植物為太白山落葉闊葉林帶提供了耐寒和耐熱物種,這些物種在垂直空間上形成較強競爭優(yōu)勢,能夠在較大的海拔范圍內(nèi)生存和繁衍。因此,落葉木本植物的豐富多樣使得林帶的上限和下限區(qū)域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yōu)勢,從而拓寬了其垂直空間。此外,物種豐富的落葉木本植物還能夠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抵抗力,有助于維持“超級垂直帶”的穩(wěn)定性。專題06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考點五年考情(2020-2024)命題趨勢考點1植被、土壤與環(huán)境(5年2考)2023山東卷:亞寒帶針葉林、白漿化棕壤2022山東卷:土壤剖面1.以區(qū)域分布圖或示意圖為背景,考查陸地自然帶、植被類型特點、分布、成因及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結合山地自然帶垂直分布圖,直接考查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成因以及不同山體垂直自然帶譜的差異。2.選材常為某地區(qū)生物分布對地理環(huán)境影響的情境,如土壤變化、植被分布差異、冰川變化、山地農(nóng)業(yè)等。命題形式上多以區(qū)域圖、要素垂直分布圖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與掌握,論證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及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键c2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5年0考)考點3自然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性(5年3考)2022山東卷:植被類型分異的影響因素;2021山東卷:大興安嶺中段東坡洪積扇的植被垂直分布2020山東卷:山地地形對植被的影響考點01植被、土壤與環(huán)境(2023·山東·高考)在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北部,有一條橫貫東西、面積廣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因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而被稱為“綠色荒漠”,但卻具有巨大的生態(tài)價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庫之一。完成下面小題。1.導致亞寒帶針葉林帶成為“綠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土壤2.亞寒帶針葉林碳儲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長季較長 B.有機物積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種多樣性高【答案】1.B2.B【解析】1.根據(jù)材料可知,亞寒帶針葉林帶成為“綠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亞寒帶針葉林位于亞寒帶地區(qū),緯度高,熱量條件差,因此適合分布的物種較少,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綜上所述,導致亞寒帶針葉林帶成為“綠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熱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確,ACD錯誤,故選B。2.亞寒帶針葉林位于亞寒帶地區(qū),緯度高,熱量條件差,生長季較短,A錯誤;因溫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機質(zhì)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機物積累多,因此亞寒帶針葉林碳儲量較高,B正確;土壤肥力高是碳儲量高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C錯誤;亞寒帶針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簡單,物種多樣性不高,D錯誤。故選B。(2022·山東·高考)圖a示意黑龍江省一小型山間盆地景觀。某研究小組在甲、乙、丙、丁四處布設采樣點進行土壤調(diào)查,圖b示意該小組繪制的四個采樣點0-60cm土壤剖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答案】C【解析】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葉層和腐殖質(zhì)層較厚,缺失淋溶層,丙地為塔頭薹草,該植被為濕生草甸植被,腐殖質(zhì)層和枯枝落葉層較厚,濕生環(huán)境土壤水分穩(wěn)定,流動性差,缺失淋溶層,符合②土壤剖面,C正確;與丙處相比,甲處、乙處、丁處三處地勢較高,土壤水分向下運移顯著,有利于淋溶層的形成,不符合②土壤剖面圖,所以ABD錯誤。故選C。4.(2023·山東·高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漿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層以下存在白漿層的棕壤,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錳結核層。白漿化棕壤分布區(qū)地下水位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漿化棕壤大部分被辟為農(nóng)田,以種植花生、地瓜、冬小麥為主,是低產(chǎn)土壤之一。圖示意白漿化棕壤的剖面構型及各土層主要理化性質(zhì)。(1)分析白漿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在不同季節(jié)對土壤水分的影響。(2)針對白漿化棕壤低產(chǎn)的原因,江蘇北部某地農(nóng)民在長期生產(chǎn)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了一種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漿化棕壤的農(nóng)田工程措施——豐產(chǎn)溝(下圖)。說明豐產(chǎn)溝如何克服白漿化棕壤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不利影響?!敬鸢浮?1)上層砂土,孔隙多土質(zhì)疏松。下層黏土,結構緊實,形成隔水層。雨季,下層黏土層阻止土壤水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高。旱季:上層砂土水分易蒸發(fā),下層黏土層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造成土壤水分含量低。(2)培壟增加耕作層厚度、提高了土壤養(yǎng)分供給能力,培壟和溝底深翻減少了白漿層的不利影響,利于作物扎根;溝底深翻改變了土體“上砂下黏”的不良構型,有效緩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澇的問題,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溝底利于冬季積雪,可以改善冬小麥土壤墑情;雨季前冬小麥收獲,兩壟之間的溝有利于雨季排水,減輕漬澇危害。【詳析】(1)根據(jù)所學土壤知識可知,土壤中砂礫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強、蓄水和保水能力差;若土壤中黏粒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差、蓄水和保水能力強。該地降水總量多,但季節(jié)分配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因此雨季降水多,“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中上層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滲,但下層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過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氣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發(fā),但下層水分向上運移過程中受到黏土阻滯,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導致土壤含水量過低。(2)讀圖可知,該農(nóng)田工程措施挖溝培壟。在壟背種植春種秋收的花生或地瓜,在溝底種植秋種夏初收的冬小麥。培壟可以增加耕作層厚度、使得土層更加深厚,提高了土壤養(yǎng)分的供給能力。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錳結核層,培壟和溝底深翻可以破壞原有鐵錳結合層,改良土壤質(zhì)地,減少了白漿層的不利影響,利于作物扎根;溝底深翻改變了土體“上砂下黏”的不良構型,增加了排水通道,有效緩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澇的問題,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可任意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冬小麥生長期雨季還未來臨,農(nóng)作物面臨缺水問題,溝底較深,利于冬季積雪,可以改善冬小麥土壤墑情;冬小麥在夏初收獲,雨季前冬小麥已經(jīng)收獲,雨季時兩壟之間的溝此時沒有植被覆蓋,有利于雨季排水,減輕漬澇危害??键c02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考點3自然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性(2022·山東·高考)圖a示意黑龍江省一小型山間盆地景觀。某研究小組在甲、乙、丙、丁四處布設采樣點進行土壤調(diào)查,圖b示意該小組繪制的四個采樣點0-60cm土壤剖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該區(qū)域植被類型分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熱量 B.降水 C.地形 D.巖性【答案】C【解析】分析圖示信息可知,圖示區(qū)域的海拔差異較小,熱量條件差異較小,A錯誤;該地位于黑龍江省小型山間盆地,空間差異較小,降水的差異較小,B錯誤;該地地形起伏較大,導致水分的空間差異較大,植被分異明顯,C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xiàn)巖性的相關信息,D錯誤。故選C。(2021·山東·高考)下圖示意大興安嶺中段東坡自山頂?shù)缴铰春榉e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圖中三類草原水分狀況不同。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三類草原的水分條件由好到差依次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3.平臺到察爾森出現(xiàn)草原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東南季風 B.局地環(huán)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答案】2.C3.B〖祥解〗2.從圖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沖積扇處,地下水位較高,草原的水分條件最好,A、B錯誤。結合大興安嶺位置可知,該地位于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分界線處,東側為夏季風的迎風坡,夏季風受地形阻擋抬升,由于草原Ⅱ處位置較低,抬升不明顯,降水較少,水分條件最差,C正確,D錯誤。故選C。3.結合大興安嶺緯度位置可知,該地上空常年受西風的影響,特別是冬春季節(jié),山地西坡冷空氣堆積,東坡形成下沉焚風,越往下空氣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臺-察爾森)尤其嚴重。夏季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受到長白山等眾多山脈的阻擋,到達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爾森以上抬升明顯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臺以下受地下水影響水分條件也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臺-察爾森便因為局部環(huán)流差異形成了草原Ⅱ。故選B。(2020·山東·高考)山地地形影響氣候特性,進而使山地景觀類型隨海拔升高而變化。太行山區(qū)地處華北地區(qū),其間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區(qū)巖溶地貌發(fā)育,形成了基座相連、異常陡峭的峰叢—洼地集合體。下圖示意兩山區(qū)各景觀類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積占比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總分布面積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積占比最大處海拔低5.黔桂喀斯特山區(qū)較低海拔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較高,主要由于該山區(qū)(

)A.山體陡峭 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 D.熱量充足6.兩山區(qū)農(nóng)田分布上限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條件不同 B.水熱組合不同C.耕作技術不同 D.耕種歷史不同【答案】4.B5.A6.B【解析】4.讀圖可知,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在低海拔地區(qū)沒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區(qū)針葉林的垂直分布高差小,AC錯誤。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的總分布面積占比較小,B正確。黔桂喀斯特山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最大處的海拔為600-800米,而太行山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最大處的海拔為2200-2400米,與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相比,太行山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最大處海拔高,D錯誤。故選B。5.黔桂喀斯特山區(qū)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水分、熱量充足,較低海拔地區(qū)本應該為闊葉林,但是由于該山區(qū)巖溶地貌發(fā)育,山體異常陡峭,導致水土流失快,土層薄,土壤較貧瘠,保持水土能力較弱,而針葉林較其他樹種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所以較低海拔區(qū)針葉林面積占比較高,A符合題意;排除BC;熱量充足會使得當?shù)爻>G闊葉林比重大,D不符合題意。故選A。6.讀圖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區(qū)的農(nóng)田分布上限較高,可以到達海拔2800米左右,而太行山區(qū)的農(nóng)田分布上限較低,只能到達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區(qū)所處的緯度較低,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海拔較高處水熱條件依然較為充足,可以進行農(nóng)田耕作,而太行山區(qū)所處的緯度較高,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所以海拔較高處水熱條件較差,不能進行農(nóng)田耕作,B正確。光照條件、耕作技術和耕種歷史對兩山區(qū)農(nóng)田分布上限差異影響不大,ACD錯誤。故選B。(2024·山東淄博·三模)下圖示意我國某東西延伸的河谷南、北兩坡自然帶的垂直分布。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地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地域分異顯著,其中溫性荒漠草原帶的土壤有機碳含量最低,高寒草甸帶土壤有機碳含量最高。完成下面小題。1.該河谷可能位于我國的(

)A.海南 B.黑龍江 C.新疆 D.云南2.與北坡同海拔高度處相比較,河谷南坡(

)A.水分較充足 B.氣溫較高 C.降水量較大 D.光照較充足3.與山地森林—草甸帶相比較,高寒草甸帶的土壤有機碳含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植物生長量大②放牧牲畜量?、畚⑸锘顒尤酡艿叵掠袡C質(zhì)產(chǎn)量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C2.A3.C【解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高山垂直帶譜的基帶植被與當?shù)刈匀粠е脖灰粯樱撋降鼗鶐е脖粸闇匦曰哪菰?。海南為熱帶季風氣候,基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A錯誤;黑龍江為溫帶季風氣候,基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B錯誤;云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基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D錯誤;新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基帶植被為溫性荒漠草原,C正確;故選C。2.該地位于新疆,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長的因素,由圖可知,南北坡隨海拔上升,出現(xiàn)草原、森林植被,說明隨海拔上升,水分增加,且南坡與北坡相比,同一垂直帶譜的分布海拔更低,說明南坡的水分條件較好,A正確;由于河谷是東西延伸,河谷北坡為陽面,光照更充足,氣溫更高,BD錯誤;該地南北坡范圍較小,降水量差別不大,C錯誤;故選A。3.山地森林—草甸帶的植物生長量更大,①錯誤;山地森林—草甸帶,草甸面積小,放牧牲畜量小,高寒草甸面積大,放牧牲畜量大,②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土壤有積碳的含量與植被類型、人類活動干擾強度、土地利用方式,氣候條件等因素有關。與山地森林—草甸帶相比,高寒草甸帶分布海拔更高,氣候更寒冷,微生物活動弱,分解有積碳較少,有機碳積累多,③正確;草類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莖葉和地下根系,提供了相當數(shù)量腐殖化的有機質(zhì),地下有機質(zhì)產(chǎn)量高,樹木生命周期長,大量的有機質(zhì)儲存在活的植物組織內(nèi),每年的殘落物歸還量并不很大,④正確,故選C③④?!尽狐c石成金』】山地自然帶是在水平地帶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山麓自然帶與水平自然帶一致。垂直自然帶譜的豐富程度取決于山地的相對海拔高度和緯度位置,緯度越低,相對海拔越高,垂直帶譜越完整。山地所處的緯度越低,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越高。(2024·山東泰安·二模)某谷地位于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的過渡地帶。下圖為該谷地植被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影響該谷地植被分異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 B.熱量 C.降水 D.土壤5.該地地帶性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A.群落結構復雜 B.植株粗壯茂密 C.季相變化明顯 D.葉面寬大肥厚【答案】4.D5.C【解析】4.山坡地勢較高,而山谷地勢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較多,形成沼澤化土壤,形成水生植被,因此影響該谷地植被分異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而與熱量、降水狀況和坡度陡緩關系不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5.該區(qū)域位于溫帶,其地帶性喬木類型為落葉闊葉林,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C正確;而群落結構復雜,植株粗壯茂密,葉面寬大肥厚均指帶熱帶雨林區(qū)域的植被,ABD錯誤。故選C?!尽狐c石成金』】地方性分異是在地帶性和非地帶性規(guī)律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環(huán)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圍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地方性分異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級的地域分異。(2024·山東濟寧·二模)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海南島西南部(圖1),圖2示意海濱到尖峰嶺主峰山頂?shù)闹脖活愋偷淖兓?。完成下面小題。6.①②處的植被類型及形成其差異的主導因素分別為(

)A.落葉季雨林、常綠季雨林,熱量 B.落葉季雨林、常綠季雨林,水分C.常綠季雨林、落葉季雨林,熱量 D.常綠季雨林、落葉季雨林,水分7.推測苔蘚矮林的生境特征是(

)①風力大②光照足③霧天多④土層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6.B7.C【解析】6.比較四個選項可知,①②處的植被類型均為季雨林,山上山下的熱量差異對雨林形成影響較小,而①②下方的山地基帶稀樹草原,上方為山地雨林,說明隨海拔上升,水分條件逐漸變好,季節(jié)差異變小,下方的水分條件差,季節(jié)性落葉,上方水分條件好,常綠不落葉,故①處為落葉季雨林,②處為常綠季雨林,影響因素是水分差異,B對,ACD錯。故選B。7.苔蘚矮林植被分布海拔高,氣溫相對較低;海拔高,風力較強,林木容易受到風力破壞;1200m海拔以上地區(qū)日平均空氣相對濕度在88%以上,云霧出現(xiàn)頻率高,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光照并不充足,①③對,②錯;由圖可知,苔蘚矮林處地勢起伏大,地形坡度較陡,水土易流失,土壤層較薄,肥力較低,④錯誤。C對,ABD錯。故選C?!尽狐c石成金』】尖峰嶺總面積66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8%。擁有六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稀樹草原、熱帶落葉季雨林、熱帶常綠季雨林、山地雨林、山頂苔蘚矮林等,是海南島最完整的植物景觀系統(tǒng)。(2024·山東濟南·一模)氣候林線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亞熱帶山地海拔達到2200—3600m時才可能發(fā)育氣候林線。但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國亞熱帶東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頂部位也出現(xiàn)了林線景觀,因其成因與氣候林線不同,稱之為“假林線”。我國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部分山頂或山脊處,分布有斑塊狀草地,林線海拔介于700-1200m,呈現(xiàn)出南坡低于北坡的特點。完成下面小題。8.“假林線”所在山地山頂部位的自然環(huán)境是(

)A.植被低矮,草類少 B.山頂風大,云霧多 C.土壤貧瘠,多凍土 D.氣候干燥,蒸發(fā)強9.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林線比氣候林線低的原因是其山地(

)A.緯度低 B.距海近 C.海拔低 D.相對高差小10.M自然保護區(qū)南北坡在林線高度上存在差異,與之呈正相關的因素是(

)A.太陽高度 B.大氣降水 C.土壤水分 D.日照時數(shù)【答案】8.B9.C10.D【解析】8.由材料可知“我因亞熱帶東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頂部位也出現(xiàn)了林線景觀”,說明山頂處不適合高大喬木的生長,出現(xiàn)了灌木和草本植被,A錯誤;可推測山頂處風大,云霧多,土層薄,土壤貧瘠,B正確。亞熱帶山地海拔2000m以下山頂部無凍土分布,C錯誤。山頂氣溫較低,蒸發(fā)較弱,D錯誤。故選B。9.由材料可知“亞熱帶山地海拔達到2200-3600m時才可能發(fā)育氣候林線”,而我國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山地林線海拔卻介于700-1200m,說明該山地的海拔低,達不到氣候林線發(fā)有的海拔高度。緯度低,距海近,相對高差小與其林線低關聯(lián)度不大。因此,ABD錯誤,C正確。故選C。10.由材料可知廣東M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山地林線南坡低,北坡高。南坡為陽坡,熱量條件好,利于森林的生長,A錯誤;南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利于森林生長,BC錯誤;南坡水汽含量大,云霧多,日照時數(shù)少,對太陽輻射的遮擋多,不利于森林生長。所以與之呈正相關的因素是日照時數(shù),D正確。故選D。【『點石成金』】林線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帶譜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即高山林線。樹線通常與最熱月平均氣溫7℃的等值線相吻合(類似于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的分界線)。在干旱地區(qū),樹線受水分的影響較大,林帶高度和最大降水帶高度相當。(2024·山東菏澤·一模)土壤有機碳主要來源于植物殘體、根系分泌物、生物擾動和溶解性有機質(zhì)。圖示意我國東北黑土區(qū)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隨深度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1.隨農(nóng)田土壤深度增加有機碳儲量不斷降低的原因是(

)①微生物活性降低②根系分泌物下滲增多③植物殘體輸入量減少④溶解性有機質(zhì)逐漸被吸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該區(qū)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在0~40cm深度范圍內(nèi)降低最快是因為(

)A.作物根系淺 B.根茬回田少 C.翻耕頻率高 D.淋溶滲漏多【答案】11.D12.C【解析】11.隨農(nóng)田土壤深度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有機質(zhì)分解速度慢,有機碳儲量不斷增加,①錯誤;根系分泌物下滲增多,有機碳儲量增加,②錯誤;植物殘體輸入量減少,有機碳儲量減少,③正確;較深處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機質(zhì)逐漸被吸附,導致隨農(nóng)田土壤深度增加有機碳儲量不斷降低,④正確。綜上所述,③④組合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12.根據(jù)材料可知,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在0~40cm深度范圍內(nèi)降低最快,主要是因為該區(qū)域農(nóng)田翻耕頻率高,土壤中的有機碳被氧化,導致有機碳儲量降低,C正確;多數(shù)農(nóng)作物根系可以到達20~40cm深處土壤處,A錯誤;根茬回田少、淋溶滲漏多會導致0~20cm表層的有機碳儲量降低,故不是農(nóng)田土壤有機碳儲量在0~40cm深度范圍內(nèi)降低最快的主要原因,BD錯誤。故選C。【『點石成金』】有機碳密度是指單位面積(1m2或1hm2)中一定厚度的土層中有機碳數(shù)量,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2024·山東煙臺·一模)土壤碳庫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大的碳庫,其儲量取決于碳的輸入和輸出過程,高山、亞高山地區(qū)年均溫低,有機質(zhì)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碳。貢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養(yǎng)牦牛均以草為食,是貢嘎山自然保護區(qū)中常見動物。下圖示意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不同地區(qū)的水鹿和牦?;顒勇?。完成下面小題。13.圖中①②③④地區(qū)典型植被類型,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①山地針葉林②落葉闊葉林③山地針闊混交林④落葉灌叢B.①落葉闊葉林②山地針闊混交林③山地針葉林④落葉灌叢C.①落葉闊葉林②落葉灌叢③山地針闊混交林④山地針葉林D.①落葉灌叢②山地針闊混交林③落葉闊葉林④山地針葉林14.②地區(qū)水鹿和牦?;顒勇首罡撸湓蚩赡苁牵?/p>

)A.天然林地,沒有天敵 B.人類活動影響少C.海拔較高,碎石遍布 D.食物的來源充足15.推測下列地區(qū)土壤表層(0-10cm)有機碳含量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3.B14.D15.B【解析】13.據(jù)所學知識,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溫會逐漸降低,降水量的分布在不同高度也有差異;根據(jù)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并結合選項可知,①應該為落葉闊葉林,AD錯誤;②應該為山地針闊混交林,③應該為山地針葉林,④應該為落葉灌叢,B正確,C錯誤。故選B。14.據(jù)上題可知,②為山地針闊混交林,海拔較低,水熱條件較好,野生水鹿以草為食,該森林帶下方草類植物較多,食物來源較為充足,D正確;②為山地針闊混交林,動物的生存條件較好,物種較多,有水鹿和牦牛的天敵,A錯誤;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人類活動都較少,B錯誤;由于②地區(qū)為森林帶,其海拔不高,且碎石多為風化和冰川侵蝕等外力作用形成,該處外力作用相對較弱,碎石相對較少,C錯誤。故選D。15.據(jù)材料可知,土壤碳庫的儲量取決于碳的輸入和輸出過程,高山、亞高山地區(qū)年均溫低,有機質(zhì)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碳;②為山地針闊混交林,秋冬季節(jié)落葉,由于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枯枝落葉的分解速度慢,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碳,B正確;①落葉闊葉林,海拔低,熱量較豐富,枯枝落葉分解速度快,A錯誤;③山地針葉林和④落葉灌叢,枯枝落葉較少,積累有機碳較少,C、D錯誤。故選B?!尽狐c石成金』】山麓自然帶(基帶)與當?shù)刈匀粠б恢拢簧降刈匀粠в缮铰吹缴巾數(shù)母嬉?guī)律與當?shù)厮诰暥认蜉^高緯度地區(qū)自然帶更替規(guī)律相似;緯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譜數(shù)目越多;同一自然帶陽坡分布的海拔高,因為陽坡獲得熱量多;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氣溫越高,雪線越高;陽坡雪線比陰坡高。16.(2024·山東臨沂·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某科考隊對新疆艾比湖(圖1)濕地中的胡楊林進行了考察。下面是科考隊員收集的資料和考察后繪制的統(tǒng)計圖。融雪漏斗是指積雪在消融時,先從植物的主干周圍融化,并以植物主干為核心,形成不規(guī)則的漏斗狀融洞。融雪漏斗的形成與土壤中有機質(zhì)含量相關,隨著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溫能力也隨之提高。圖2示意某胡楊的林冠地表形狀,圖3示意該胡楊融雪漏斗地表形狀(單位為cm)。在干旱半干旱區(qū),由于生物和非生物過程共同作用,會導致冠下土壤養(yǎng)分的差異。土壤養(yǎng)分逐漸流向冠內(nèi),造成冠內(nèi)土壤養(yǎng)分顯著高于冠外,在空間分布上呈現(xiàn)出一種養(yǎng)分匯集現(xiàn)象,稱為冠下“肥島效應”。(1)皆出胡楊冠下融雪漏斗距離樹干較近的方位并說明原因。(2)簡述早春季節(jié),融雪漏斗的形成對胡楊樹主干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3)分析艾比湖濕地胡楊林冠下“肥島效應”形成的原理?!敬鸢浮?1)西北或北。該地常年以西北風為主,西北(北)為胡楊樹的迎風向,積雪厚度大,融化更慢;西北(北)枯枝落葉少,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低,保溫作用弱,融雪慢;西北(北)陽光照射時間短,溫度較低,融雪更慢。(2)有利:融雪后,水分下滲增強,地下水位升高;積雪融化,土壤水熱條件好,生物數(shù)量增加。不利:積雪融化,病蟲害概率增加。(3)植物冠內(nèi)郁閉度高,對降水、地表徑流等具有截留作用,增加土壤水分;植物冠內(nèi)郁閉度高,可以降風滯塵,增加土壤養(yǎng)分;植物冠層可以遮蔽光照,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減輕外力對土壤的侵蝕,加快養(yǎng)分循環(huán);冠下動植物遺留物豐富,土壤表層養(yǎng)分積累多?!枷榻狻奖绢}以新疆艾比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積雪融化的影響因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獲取和解讀信息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xiàn)綜合思維學科素養(yǎng)?!驹斘觥浚?)讀圖2、圖3可知,胡楊冠下融雪漏斗距離樹干較近的方位是北側(西北側)。原因:該地冬季盛行西北風,迎風一側樹冠受到風力的影響大,樹冠容易受到風的吹襲而受損,生長受到抑制,而背風一側受風影響較小,生長較為茂盛,所以北側(西北側)樹冠面積小,落到地下的積雪多,林冠下積雪厚度較大,不易融;根據(jù)材料,“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增加,土壤的保溫能力也隨之提高”,融雪能力會加快,反之,融雪能力變慢,西北側林冠下枯枝落葉較少,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少,土壤保溫能力低,積雪不易融化;此地為我國新疆,西北側不向陽,接受太陽輻射較少,地溫較低,積雪不易融化。(2)本題為影響類的題,需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方面作答。融雪漏斗會加快冰雪融化速度,增加地表徑流,提高地下水位,從而有利于胡楊樹早春的生長;其次,融雪漏斗的存在會增加周圍地表濕度,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植被生長;水分條件改善,生物量會相應增加;但由于水熱條件變好,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也會增加。(3)結合題干材料分析,艾比湖濕地胡楊林冠下“肥島效應”形成的原理:胡楊林冠可以截留降水,冠下遮陰,可以減少蒸發(fā),因此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邊;胡楊林冠能降風滯塵,截獲沙塵,使得胡楊林冠下土壤細顆粒物和塵埃數(shù)量明顯高于周邊區(qū)域,增加土層厚度和土壤肥力;胡楊林凋落物及冠下動物排泄物補給表層土壤有機質(zhì),增加土壤肥力,因此,胡楊林冠下有機質(zhì)數(shù)量高于周邊空曠地帶,形成“肥島效應”。17.(2024·山東聊城·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賀蘭山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約220千米,東西寬約20~40千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左圖)。賀蘭山為植物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生長條件,植物資源豐富。右圖為敖包疙瘩東坡某一研究區(qū)域各海拔段上的植物種類數(shù)目統(tǒng)計圖。賀蘭山是巖羊集中分布的一個重要區(qū)域,也是巖羊分布區(qū)的最北緣。巖羊,體型中等,以青草和各種灌叢枝葉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們還常到固定的地點飲水,但到寒冷季節(jié)也可舔食冰雪。主要棲息在高山裸巖或懸崖地帶,不同地區(qū)棲息的高度有所變化,但不見于森林中,有較強的耐寒性。躺臥在草地上時,身體的顏色與草地上的裸露巖石極難分辨。(1)用圖中相應圖例,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圖中山體甲空白處,畫出溫帶草原、荒漠草原和旱性灌叢三個自然帶。(注意:自然帶更替順序、邊界、東西坡差異)(2)描述敖包疙瘩東坡植物種類數(shù)目隨海拔高度的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3)分析巖羊主要棲息在高山裸巖或懸崖地帶而不見于森林中的原因。【答案】(1)如圖(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