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防護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_第1頁
雷電防護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_第2頁
雷電防護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_第3頁
雷電防護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_第4頁
雷電防護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雷電防護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1.雷電放電時,強大的電流會使空氣發(fā)生()現(xiàn)象。A.電離B.分解C.燃燒D.爆炸答案:A解析:雷電放電時,強大的電流會使空氣發(fā)生電離現(xiàn)象。2.雷電的主要危害形式包括()A.直擊雷、感應雷和球形雷B.直擊雷、雷電波侵入和球雷C.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波侵入D.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反擊答案:C解析:雷電的主要危害形式包括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波侵入。3.下列不屬于直擊雷防護裝置的是()A.避雷針B.避雷帶C.避雷網(wǎng)D.避雷器答案:D解析:避雷器主要用于限制過電壓,不屬于直擊雷防護裝置。4.避雷針的保護范圍通常采用()方法確定。A.折線法B.滾球法C.經(jīng)驗法D.模擬法答案:B解析:避雷針的保護范圍通常采用滾球法確定。5.避雷線主要用于()的保護。A.發(fā)電廠和變電站B.架空線路C.建筑物D.電子設備答案:B解析:避雷線主要用于架空線路的保護。6.感應雷過電壓幅值的大小與()有關。A.雷云電荷量B.線路距離雷電通道的遠近C.避雷線的高度D.接地電阻大小答案:B解析:感應雷過電壓幅值的大小與線路距離雷電通道的遠近有關。7.為防止雷電波侵入,進出建筑物的各種金屬管道及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應在進出處與防雷接地裝置()。A.串聯(lián)B.并聯(lián)C.混合連接D.不連接答案:B解析:為防止雷電波侵入,進出建筑物的各種金屬管道及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應在進出處與防雷接地裝置并聯(lián)。8.雷電活動強烈的地區(qū),應選用()避雷器。A.閥型B.氧化鋅C.管型D.保護間隙答案:B解析:雷電活動強烈的地區(qū),應選用氧化鋅避雷器。9.接地電阻的大小主要取決于()。A.土壤電阻率B.接地體的尺寸C.接地體的形狀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接地電阻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土壤電阻率、接地體的尺寸和形狀等。10.降低接地電阻的方法不包括()A.增加接地體的長度B.換土C.深埋接地體D.采用降阻劑答案:A解析:增加接地體的長度不一定能有效降低接地電阻。11.防雷接地裝置與一般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之間的最小距離為()。A.1mB.2mC.3mD.5m答案:C解析:防雷接地裝置與一般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之間的最小距離為3m。12.建筑物防雷分類中,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預計雷擊次數(shù)為()。A.大于0.05次/aB.大于0.25次/aC.大于0.06次/aD.大于0.3次/a答案:A解析:建筑物防雷分類中,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預計雷擊次數(shù)大于0.05次/a。13.對于易燃易爆場所,應采用()接地系統(tǒng)。A.TN-SB.TN-CC.TN-C-SD.IT答案:D解析:對于易燃易爆場所,應采用IT接地系統(tǒng)。14.雷電流的幅值通??蛇_()。A.數(shù)十安B.數(shù)百安C.數(shù)千安D.數(shù)十千安答案:D解析:雷電流的幅值通??蛇_數(shù)十千安。15.以下哪種材料不宜作為接地體()A.角鋼B.圓鋼C.鋁絞線D.鋼管答案:C解析:鋁的導電性較差且易氧化,不宜作為接地體。16.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引下線間距不應大于()。A.10mB.12mC.18mD.25m答案:B解析: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引下線間距不應大于12m。17.當建筑物高度超過()時,應采取防側擊雷措施。A.30mB.45mC.60mD.90m答案:A解析:當建筑物高度超過30m時,應采取防側擊雷措施。18.信息系統(tǒng)機房應設置在建筑物的()。A.頂層B.底層C.中間層D.均可答案:C解析:信息系統(tǒng)機房應設置在建筑物的中間層,以減少雷電影響。19.防直擊雷的人工接地體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應小于()。A.1mB.2mC.3mD.5m答案:C解析:防直擊雷的人工接地體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應小于3m。20.屏蔽是減少()危害的有效措施。A.直擊雷B.感應雷C.雷電波侵入D.電磁干擾答案:D解析:屏蔽是減少電磁干擾危害的有效措施。21.雷電沖擊波的波頭時間通常為()。A.1-2μsB.1-5μsC.1-10μsD.1-20μs答案:B解析:雷電沖擊波的波頭時間通常為1-5μs。22.避雷器的殘壓越低,其保護性能()。A.越差B.越好C.不變D.不確定答案:B解析:避雷器的殘壓越低,其保護性能越好。23.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規(guī)定的數(shù)值。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大于答案:D解析: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規(guī)定的數(shù)值。24.以下哪種情況容易遭受雷擊()A.平原地區(qū)B.山區(qū)C.水域附近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平原地區(qū)、山區(qū)、水域附近都容易遭受雷擊。25.雷電的能量主要集中在()。A.電流B.電壓C.電阻D.電容答案:A解析:雷電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電流。26.安裝避雷器時,應保證其與被保護設備之間的距離盡可能()。A.遠B.近C.無影響D.不確定答案:B解析:安裝避雷器時,應保證其與被保護設備之間的距離盡可能近。27.直擊雷防護中,避雷帶應沿建筑物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其高度應為()。A.10-15cmB.15-20cmC.20-30cmD.30-50cm答案:C解析:直擊雷防護中,避雷帶應沿建筑物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其高度應為20-30cm。28.雷電回擊速度約為()。A.10?m/sB.10?m/sC.10?m/sD.10?m/s答案:C解析:雷電回擊速度約為10?m/s。29.以下哪種建筑物不需要安裝防雷裝置()A.高度在15m以上的建筑物B.易燃易爆場所C.人員密集場所D.普通民用住宅答案:D解析:普通民用住宅在一定條件下不需要安裝防雷裝置。30.為了降低跨步電壓,接地體應采用()布置。A.水平B.垂直C.環(huán)形D.任意答案:C解析:為了降低跨步電壓,接地體應采用環(huán)形布置。31.雷電先導通道中的電荷密度約為()。A.1-10C/mB.10-100C/mC.100-1000C/mD.1000-10000C/m答案:B解析:雷電先導通道中的電荷密度約為10-100C/m。32.接地體之間的連接應采用()。A.焊接B.螺栓連接C.綁扎D.以上均可答案:A解析:接地體之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33.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共用時,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A.1ΩB.4ΩC.10ΩD.30Ω答案:C解析: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共用時,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34.雷暴日是指()中有雷電的天數(shù)。A.一年B.一個月C.一旬D.一周答案:A解析:雷暴日是指一年中有雷電的天數(shù)。35.建筑物防雷設計中,應首先考慮()。A.防直擊雷B.防感應雷C.防雷電波侵入D.均需同時考慮答案:A解析:建筑物防雷設計中,應首先考慮防直擊雷。36.以下哪種設備容易受到雷電電磁脈沖的影響()A.變壓器B.電動機C.電子計算機D.開關柜答案:C解析:電子計算機容易受到雷電電磁脈沖的影響。37.避雷網(wǎng)網(wǎng)格尺寸不應大于()。A.5m×5m或6m×4mB.10m×10m或12m×8mC.15m×15m或18m×12mD.20m×20m或24m×16m答案:B解析:避雷網(wǎng)網(wǎng)格尺寸不應大于10m×10m或12m×8m。38.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與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共用時,接地電阻不應大于()。A.1ΩB.4ΩC.10ΩD.30Ω答案:A解析: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與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共用時,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39.第二類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A.1ΩB.4ΩC.10ΩD.30Ω答案:C解析:第二類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40.第三類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A.1ΩB.4ΩC.10ΩD.30Ω答案:D解析:第三類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41.防直擊雷接地裝置距建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離不應小于()。A.1mB.2mC.3mD.5m答案:C解析:防直擊雷接地裝置距建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離不應小于3m。42.信息系統(tǒng)設備的接地電阻值不宜大于()。A.1ΩB.4ΩC.10ΩD.30Ω答案:B解析:信息系統(tǒng)設備的接地電阻值不宜大于4Ω。43.對于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當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跨度設引下線,但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于()。A.10mB.12mC.18mD.25m答案:C解析:對于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當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跨度設引下線,但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于18m。44.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時,敷設在混凝土中作為防雷裝置的鋼筋或圓鋼,當僅一根時,其直徑不應小于()。A.8mmB.10mmC.12mmD.16mm答案:B解析: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時,敷設在混凝土中作為防雷裝置的鋼筋或圓鋼,當僅一根時,其直徑不應小于10mm。45.多根引下線應在距地面()處設置斷接卡。A.0.3m-1.8mB.1.3m-1.8mC.0.3m-0.8mD.1.3m-0.8m答案:A解析:多根引下線應在距地面0.3m-1.8m處設置斷接卡。46.防直擊雷的專設引下線距出入口或人行道邊沿不宜小于()。A.1mB.2mC.3mD.5m答案:C解析:防直擊雷的專設引下線距出入口或人行道邊沿不宜小于3m。47.當樹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內(nèi)時,樹木與建筑物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A.3mB.4mC.5mD.6m答案:C解析:當樹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內(nèi)時,樹木與建筑物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5m。48.架空避雷線和避雷網(wǎng)宜采用截面不小于()的鍍鋅鋼絞線。A.25mm2B.35mm2C.50mm2D.70mm2答案:B解析:架空避雷線和避雷網(wǎng)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鍍鋅鋼絞線。49.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獨立接閃桿的桿塔、架空接閃線的端部和架空接閃網(wǎng)的每根支柱處應至少設()引下線。A.一根B.兩根C.三根D.四根答案:B解析: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獨立接閃桿的桿塔、架空接閃線的端部和架空接閃網(wǎng)的每根支柱處應至少設兩根引下線。50.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獨立接閃桿的桿塔、架空接閃線的端部和架空接閃網(wǎng)的每根支柱處應至少設()引下線。A.一根B.兩根C.三根D.四根答案:A解析: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獨立接閃桿的桿塔、架空接閃線的端部和架空接閃網(wǎng)的每根支柱處應至少設一根引下線。51.接閃器應由下列的一種或多種組成()A.獨立避雷針B.架空避雷線或架空避雷網(wǎng)C.直接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針、避雷帶或避雷網(wǎng)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接閃器可以由獨立避雷針、架空避雷線或架空避雷網(wǎng)、直接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針、避雷帶或避雷網(wǎng)等組成。52.避雷帶在女兒墻上明敷時,支持卡間距應為()。A.0.5m-1.0mB.1.0m-1.5mC.1.5m-2.0mD.2.0m-2.5m答案:B解析:避雷帶在女兒墻上明敷時,支持卡間距應為1.0m-1.5m。53.利用基礎內(nèi)鋼筋網(wǎng)作為接地體時,在周圍地面以下距地面不應小于()。A.0.3mB.0.5mC.0.7mD.1.0m答案:B解析:利用基礎內(nèi)鋼筋網(wǎng)作為接地體時,在周圍地面以下距地面不應小于0.5m。54.當電源采用TN系統(tǒng)時,從建筑物內(nèi)總配電箱開始引出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采用()系統(tǒng)。A.TN-CB.TN-C-SC.TN-SD.TT答案:C解析:當電源采用TN系統(tǒng)時,從建筑物內(nèi)總配電箱開始引出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采用TN-S系統(tǒng)。55.對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的要求是()。A.共用B.分開C.無要求D.以上都不對答案:A解析:對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可以共用。56.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止雷電波侵入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低壓線路宜全線采用電纜直接埋地敷設,在入戶端應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接到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當全線采用電纜有困難時,可采用鋼筋混凝土桿和鐵橫擔的架空線,并應使用一段金屬鎧裝電纜或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A.10mB.15mC.20mD.30m答案:B解析: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15m。57.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止雷電波侵入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當架空線轉換為電纜埋地引入時,電纜長度不宜小于()。A.10mB.15mC.20mD.30m答案:B解析:電纜長度不宜小于15m。58.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防止雷電波侵入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電纜與架空線連接處,應裝設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于()。A.10ΩB.20ΩC.30ΩD.40Ω答案:C解析: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于30Ω。59.防直擊雷的接地裝置應圍繞建筑物敷設成()。A.圓形B.方形C.環(huán)形D.任意形狀答案:C解析:防直擊雷的接地裝置應圍繞建筑物敷設成環(huán)形。60.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其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當有管帽時應按表確定;當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的半球體。A.2mB.3mC.5mD.7m答案:C解析:應為管口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61.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其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當有管帽時應按表確定;當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的半球體。A.2mB.3mC.5mD.7m答案:B解析:應為管口上方半徑3m的半球體。62.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其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當有管帽時應按表確定;當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的半球體。A.2mB.3mC.5mD.7m答案:A解析:應為管口上方半徑2m的半球體。63.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高于()時,尚應采取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A.20mB.30mC.45mD.60m答案:B解析: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高于30m時,尚應采取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64.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高于()時,尚應采取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A.20mB.30mC.45mD.60m答案:C解析: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高于45m時,尚應采取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65.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高于()時,尚應采取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A.20mB.30mC.45mD.60m答案:D解析: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高于60m時,尚應采取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66.接地干線應在爆炸危險區(qū)域不同方向不少于()處與接地體連接。A.1B.2C.3D.4答案:B解析:接地干線應在爆炸危險區(qū)域不同方向不少于2處與接地體連接。67.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凈距小于()時應采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A.50mmB.100mmC.150mmD.200mm答案:B解析: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采用金屬線跨接。68.長金屬物的彎頭、閥門、法蘭盤等連接處的過渡電阻大于()時,連接處應用金屬線跨接。A.0.03ΩB.0.2ΩC.0.3ΩD.0.5Ω答案:A解析:長金屬物的彎頭、閥門、法蘭盤等連接處的過渡電阻大于0.03Ω時,連接處應用金屬線跨接。69.建筑物應根據(jù)其重要性、使用性質(zhì)、發(fā)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為()類。A.二B.三C.四D.五答案:B解析:建筑物按防雷要求分為三類。70.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周期一般為()。A.半年B.一年C.兩年D.三年答案:B解析: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周期一般為一年。71.接閃桿采用熱鍍鋅圓鋼或鋼管制成時,其直徑不應小于下列數(shù)值:針長1m以下,圓鋼為(),鋼管為20mm。A.12mmB.16mmC.20mmD.25mm答案:A解析:針長1m以下,圓鋼為12mm。72.接閃桿采用熱鍍鋅圓鋼或鋼管制成時,其直徑不應小于下列數(shù)值:針長1-2m,圓鋼為(),鋼管為25mm。A.12mmB.16mmC.20mmD.25mm答案:B解析:針長1-2m,圓鋼為16mm。73.接閃桿采用熱鍍鋅圓鋼或鋼管制成時,其直徑不應小于下列數(shù)值:煙囪頂上的針,圓鋼為(),鋼管為40mm。A.12mmB.16mmC.20mmD.25mm答案:C解析:煙囪頂上的針,圓鋼為20mm。74.避雷帶宜采用熱鍍鋅圓鋼或扁鋼,圓鋼直徑不應小于(),扁鋼截面不應小于48mm2,其厚度不應小于4mm。A.8mmB.10mmC.12mmD.16mm答案:A解析:圓鋼直徑不應小于8mm。75.當煙囪上的引下線采用圓鋼時,其直徑不應小于()。A.8mmB.10mmC.12mmD.16mm答案:C解析:當煙囪上的引下線采用圓鋼時,其直徑不應小于12mm。76.當煙囪上的引下線采用扁鋼時,其截面不應小于(),厚度不應小于4mm。A.80mm2B.100mm2C.120mm2D.160mm2答案:B解析:其截面不應小于100mm2。77.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和內(nèi)庭院四周均勻?qū)ΨQ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于18m。A.1B.2C.3D.4答案:B解析: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78.當建筑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時,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線并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于()。A.10mB.12mC.18mD.25m答案:C解析:專設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于18m。79.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時,構件內(nèi)有箍筋連接的鋼筋或成網(wǎng)狀的鋼筋,其箍筋與鋼筋、鋼筋與鋼筋應采用土建施工的綁扎法、螺絲、對焊或搭焊連接。單根鋼筋、圓鋼或外引預埋連接板、線與構件內(nèi)鋼筋的連接應焊接或采用螺栓緊固的卡夾器連接。構件之間必須連接成電氣通路,其連接點應不少于()處。A.1B.2C.3D.4答案:B解析:其連接點應不少于2處。80.利用基礎內(nèi)鋼筋網(wǎng)作為接地體時,在周圍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線所連接的鋼筋表面積總和應符合下列表達式的要求:S≥1.89kc2,其中kc是分流系數(shù),單根引下線時?。ǎ?。A.1B.0.66C.0.44D.0.33答案:A解析:單根引下線時取1。81.利用基礎內(nèi)鋼筋網(wǎng)作為接地體時,在周圍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線所連接的鋼筋表面積總和應符合下列表達式的要求:S≥1.89kc2,其中kc是分流系數(shù),兩根引下線及接閃器不成閉合環(huán)的多根引下線時?。ǎ?。A.1B.0.66C.0.44D.0.33答案:C解析:兩根引下線及接閃器不成閉合環(huán)的多根引下線時取0.44。82.利用基礎內(nèi)鋼筋網(wǎng)作為接地體時,在周圍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線所連接的鋼筋表面積總和應符合下列表達式的要求:S≥1.89kc2,其中kc是分流系數(shù),接閃器成閉合環(huán)或網(wǎng)狀的多根引下線時?。ǎ?。A.1B.0.66C.0.44D.0.33答案:D解析:接閃器成閉合環(huán)或網(wǎng)狀的多根引下線時取0.33。83.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在電源引入的總配電箱處應裝設I級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值應小于或等于()。A.1.5kVB.2.0kVC.2.5kVD.3.0kV答案:C解析: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值應小于或等于2.5kV。84.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在電源引入的總配電箱處應裝設I級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值應小于或等于()。A.1.5kVB.2.0kVC.2.5kVD.3.0kV答案:D解析: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值應小于或等于3.0kV。85.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當通信線路采用鋼筋混凝土桿的架空線時,應使用一段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A.10mB.15mC.20mD.30m答案:C解析: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20m。86.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當通信線路采用鋼筋混凝土桿的架空線時,應使用一段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A.10mB.15mC.20mD.30m答案:A解析: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10m。87.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當通信線路采用鋼筋混凝土桿的架空線時,應使用一段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A.5mB.10mC.15mD.20m答案:A解析:其埋地長度不應小于5m。88.各類防雷建筑物應設防直擊雷的外部防雷裝置,并應采取防閃電電涌侵入的措施。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和本規(guī)范第3.0.3條5-7款所規(guī)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尚應采取防閃電感應的措施。關于防閃電電涌侵入和防閃電感應的措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固定在建筑物上的節(jié)日彩燈、航空障礙信號燈及其他用電設備的線路,應根據(jù)建筑物的防雷類別采取相應的防閃電電涌侵入的措施B.無金屬外殼或保護網(wǎng)罩的用電設備應處在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C.從配電箱引出的配電線路應穿鋼管。鋼管的一端應與配電箱和PE線相連;另一端應與用電設備外殼、保護罩相連,并應就近與屋頂防雷裝置相連。當鋼管因連接設備而中間斷開時應設跨接線D.在配電箱內(nèi)應在開關的電源側裝設Ⅱ級試驗的電涌保護器,其電壓保護水平不應大于2.0kV,標稱放電電流值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答案:D解析:在配電箱內(nèi)應在開關的電源側裝設Ⅰ級試驗的電涌保護器。89.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感應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物內(nèi)的設備、管道、構架、電纜金屬外皮、鋼屋架、鋼窗等較大金屬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風管等金屬物,均應接到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金屬屋面周邊每隔()應采用引下線接地一次。A.12-18mB.18-24mC.24-30mD.30-36m答案:B解析:金屬屋面周邊每隔18-24m應采用引下線接地一次。90.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感應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物內(nèi)的設備、管道、構架等主要金屬物,應就近接到防雷裝置或共用接地裝置上。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采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A.18mB.24mC.30mD.36m答案:C解析: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91.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感應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采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A.18mB.24mC.3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