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晨光中學高一第一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乾縣晨光中學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測試
高一語文
溫馨提示: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前面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關于大自然的樂音,古人說過“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此處的蟲聲指蟋蟀的鳴聲。蟋蟀又稱作蛐蛐、促織、秋蟲,古書中也稱“蛩”,在秋日里最為常見。甲骨文“秋"字上面的字形就是一只蟋蟀,是用候蟲表達物候變化,反映時序更易。老杜詩《促織》寫道:“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斌暗镍Q唱似乎總是與秋風蕭瑟聯(lián)系在一起,又如賈島詩《夜坐》寫道:“蟋蟀漸多秋不淺,蟾蜍已沒夜應深。三更兩鬢幾枝雪,一念雙峰四祖心。"古詩詞中,以蟋蟀作為寄托秋思的對象,就如梅蘭竹菊的題材,已是一種近乎程式化的修辭。
在人類前現(xiàn)代時期漫長、清寂的夜中,蟋蟀悅耳怡人的聲響,穿透了暗啞的暮色,為忙碌或閑適的日子點綴了許多逸趣。對于蟋蟀歌聲的欣賞,中西之間是相通的。蟋蟀是人類居所里常見的伴侶物種,秋天,蟋蟀由野外遷至室內,《詩經》中寫道“蟋蟀在堂,歲聿其莫”(《唐風·蟋蟀》),以及“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豳風·七月》),可見這種小蟲不懼登堂入室,成為人們家里的???。對此,西方詩人有同樣的認知,英國詩人濟慈的詩歌《蟈蟈和蟋蟀》將蟈蟈與蟋蟀的叫聲并舉,盛贊了兩種鳴蟲的歌聲。前者的聲音發(fā)生在炎炎夏日,在草叢中陣陣傳來,稱頌了“夏日盛宴的喜悅”,后者的聲音則發(fā)生在寒日的爐火旁,與家中的溫暖聯(lián)系在一起:
大地之詩不曾間斷,
孤寂的冬夜,寒霜凍結,
四周靜無聲息,爐邊響起了
蟋蟀的歌聲,室中的溫暖
讓人醺醺欲睡……
蟈蟈與蟋蟀標識了自然的節(jié)奏,將一年四季的輪回付諸一聲聲婉轉悅耳的吟唱。為此,詩人將它們的歌唱譽為“大地之詩”,寓意了自然的生生不息。而在中國文化里,蟋蟀豐富的意旨也表達了古人對于自然造物以及天人關系的思考,充滿了人情與趣味。王世襄先生寫道:“好蛐蛐一盆一盆地品題、欣賞,觀察其動作,體會其秉性,大可怡情,堪稱雅事?!边@樣的樂趣微妙又難以捉摸,非得浸淫在這一文化中良久,耳濡目染才能略知一二,無異于不為外人道的秘密。
相對于中國詩歌中的秋思,蟋蟀的叫聲在西方更多地與歡快的情緒聯(lián)系在一起。法布爾對蟋蟀的歌聲情有獨鐘,在他看來,鳴蟲之中,蟬聲太過嘈雜,蟈蟈之聲太過輕小,唯有蟋蟀之聲嘹亮而不喧鬧,還有起伏變化,悠揚婉轉,惹人喜愛。這也符合西方民眾對于蟋蟀的判斷——這是一種讓人快樂的蟲子。實際上,“快樂如蟋蟀"成了英語中的一個約定俗成的習語,大概是因為蟋蟀的歌聲清脆悅耳,并且蟋蟀喜歡呼朋引伴,在草叢中一唱一和,讓人心情大好。所謂聲無哀樂,蟋蟀的叫聲只是客觀存在的聲音,原本并無悲傷或歡喜之說,是人為它賦予了主觀的想象。王世襄先生在《蟋蟀譜集成》中稱雄蟋蟀的叫聲為“低唱求愛之曲,‘唧唧……油,唧唧……油’,其聲悠婉而彌長,真好像在吟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不僅‘油’、‘洲’相葉,音節(jié)也頗相似?!辈贿^,這種擬聲賦意的方式恐怕是西方人無法領會的了。
蟋蟀是一種和人的世界密不可分的小蟲,它們似乎不甘寂寞,一心要分享人類鄰居的悲歡。18世紀的英國詩人威廉·柯珀(1731—1800)在《詠蟋蟀》一詩中寫道:
住在我室中的小友,你懷著滿心的歡喜,
在廚房的壁爐上鳴聲唧唧,
無論身處何處,
你都是好事將臨的預兆,
用你輕柔甜蜜的歌聲,
回報我為你提供的溫暖的巢……
詩中的廚房、壁爐和巢都是鮮明的家的意象。在英語中,“壁爐"一詞所表征的爐火和溫暖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蟋蟀由此代表了寧靜、安逸的家園,表達了家庭作為恒定不變的港灣的信念。在狄更斯的小說《爐邊蟋蟀》中,蟋蟀的叫聲指向的是“家的圣壇”,家、爐火、水壺和蟋蟀這些看似卑微的意象串聯(lián)成了關于家的想象,在變動不居的世界穩(wěn)固如磐石一般。故事中的人物說:“這里是我的幸福的家,約翰;為此,我愛那只蟋蟀!"即便是卑微、狹小的家,也是一座圣壇。
不過,在狄更斯的時代,家與蟋蟀的聯(lián)系已經不再牢固了,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割裂了居住環(huán)境與土地的關聯(lián),鄉(xiāng)野也逐漸遠離人們的生活。對于身處現(xiàn)代都市的人而言,蟋蟀的吟唱具有了懷舊的色彩,這是對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懷念。人們與田園式的生活日漸疏離,來自自然的精神慰藉也逐漸離場,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現(xiàn)代派詩歌代表作《荒原》中,詩人艾略特將蟋蟀的叫聲作為一種源自過去生活的安撫的樂音:“枯死的樹沒有遮蔭,蟋蟀的聲音也不使人放心,礁石間沒有流水的聲音?!本竦幕脑?,草木凋零,蟋蟀之聲也漸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蟋蟀來自一個生意盎然的世界,所代表的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代表了一種飽滿、自足的精神狀態(tài),艾略特由此表達了現(xiàn)代生活的異化。在人們關于家鄉(xiāng)的夢里,常有蟋蟀歌聲的旋律,就像魂牽夢縈的鄉(xiāng)音,表征了難以割舍的羈絆。
蟋蟀被載入中西的詩文之中,但同時又是一種容易被忽略的伴侶物種,它的身影總易被遮蔽在諸多大型生物之下,對于它的考察恰可以從一個小小的角度拓寬我們對于人與自然之關系的理解。當代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創(chuàng)造了“戀生性"一詞來描述人與自然生物之間天然的親近感。或許對于蟋蟀的熱愛,對于花鳥市場售賣的各種鳴蟲的興趣,正體現(xiàn)了我們潛意識深處“戀生性”的一面。再者,它的唧唧之聲,看似微弱卻總能擊中我們心中某個柔軟的地方,可以超越時空的區(qū)隔,溝通古今中外共有的情感或精神體驗。
(摘編自《光明日報》秋意與故園:中西文化中的蟋蟀)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濟慈將蟋蟀與蟈蟈的歌唱譽為“大地之詩”,因為它們通過一聲聲婉轉悅耳的吟唱來體現(xiàn)了一年四季的輪回。
B.蟋蟀的叫聲總是與歡快的情緒聯(lián)系在一起,蟋蟀之聲悠揚婉轉,惹人喜愛,是一種讓人快樂的蟲子。
C.蟋蟀與家園密不可分,在文學作品中也能代表寧靜安逸的家園,表達了家庭作為恒定不變的港灣的信念。
D.作者認為,盡管蟋蟀是一種容易被忽略的伴侶物種,但是人們恰可以從一個小的角度來拓寬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
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意象是客觀物象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如提到明月會想到思鄉(xiāng),提到柳樹會想到送別,提到蟋蟀的聲音會想到蕭瑟的秋風。
B.“這樣的樂趣微妙又難以捉摸”“無異于不為外人道的秘密”,可見中國文化里蟋蟀表達的人情與趣味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和體會的。
C.從“蟋蟀的吟唱具有懷舊色彩”可以看出這是人們對田園式生活的懷念,是艾略特將其作為一種源自過去生活的安撫的樂音的基礎。
D.在中西方文化中我們將情感寄托在蟋蟀這一物種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體現(xiàn)了當代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所說的“戀生性"。
3.下列詩歌中的“蟋蟀”最能代表秋思的一項是()
A.機杼蛩聲里,犁鋤鷺影邊。吾生一何幸,田里又豐年。
B.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C.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D.布谷布谷解勸耕,蟋蟀蟋蟀能促織。州符縣帖無已時,勸耕促織知何益?
4.請簡要說明文本中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5.袁行霈先生認為:“中國詩歌藝術的發(fā)展,從一個側面看來就是自然景物不斷意象化的過程。"結合材料,概括出文中“蟋蟀”的審美內涵。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一位老人的講述①
遲子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來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們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脫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濃密的絨毛都隨風而逝了,留下的是歲月的累累瘢痕。坐在這樣的褥子上,我就像守著一片堿場的獵手,可我等來的不是那些豎著美麗犄角的鹿,而是裹挾著沙塵的狂風。
我們這個烏力楞氏族只剩下我和安草兒②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時乘著卡車,帶著家當和馴鹿下山了。以往我們也下山,早些年去烏啟羅夫,近年來到激流鄉(xiāng),用鹿茸和皮張換來鹽、肥皂、糖和茶等東西,然后再回到山上。但這次他們下山卻是徹底離開大山了。他們去的那個地方叫布蘇,是個大城鎮(zhèn),靠著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墻紅頂?shù)姆孔?,那就是他們定居的住所。山腳下還有一排鹿圈,用鐵絲網攔起,馴鹿從此將被圈養(yǎng)起來。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這輩子是伴著星星度過黑夜的。如果午夜夢醒時我望見的是漆黑屋頂,我的眼睛會瞎的;我的馴鹿沒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們蹲進“監(jiān)獄"。聽不到那流水一樣的鹿鈴聲,我一定會耳聾的;我的腿腳習慣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讓我每天走在城鎮(zhèn)平坦的小路上,它們一定會疲軟得再也負載不起我的身軀,使我成為一個癱子;我一直呼吸著山野清新的空氣,如果讓我去聞布蘇的汽車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會喘氣了。我的身體是神靈給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還給神靈。
兩年前,達吉亞娜③召集烏力楞氏族的人,讓大家對下山做出表決。她發(fā)給每人一塊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樺樹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遺留下來的神鼓上。神鼓很快就被樺樹皮覆蓋了,好像老天對著它下了場鵝毛大雪。我是最后一個起身的,不過我不像其他人一樣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樺樹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燒中化為灰燼。我走出希楞柱④的時候,聽見了達吉亞娜的哭聲。
安草兒不像別人把樺樹皮恭恭敬敬地擺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時,順手撒開,就好像一只飛翔的鳥,不經意間遺落下的一片羽毛。誰都知道,他不明白大家在讓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點把樺樹皮打發(fā)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計。安草兒喜歡干活,那天有一只馴鹿的眼睛被黃蜂蜇腫了,那時他的心里只有馴鹿的那只眼睛。
激流鄉(xiāng)新上任的古書記聽說我投了反對票時,特意上山來做我的工作。我為他唱了一首歌,那是流傳在我們氏族的葬熊的神歌:
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吃你的肉的,
是那些黑色的烏鴉。
我們把你的眼睛,
虔誠地放在樹間,
就像擺放一盞神燈!
營地雖然只有我和安草兒了,可我一點也不覺得孤單。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個人了,也不會覺得孤單的。
我坐在狍皮褥子上,守著火塘喝茶。以往我們搬遷的時候,總要帶著火種。達吉亞娜他們這次下山,卻把火種丟在這里了。沒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為他們難過和擔心。但他們告訴我,布蘇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種了??晌蚁氩继K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鐮對著石頭打磨出來的,布蘇的火里沒有陽光和月光,那樣的火又怎么能讓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我守著的這團火,跟我一樣老了。無論是遇到狂風、大雪還是暴雨,我都護衛(wèi)著它,從來沒有讓它熄滅過。這團火就是我跳動的心。
安草兒進來了,他又往火上添了幾塊柴火。這團母親送我的火雖然年齡蒼老了,但它的面容卻依然那么活潑、青春。
我走出希楞柱,混合著植物清香氣息的濕潤的空氣,使我打了一個噴嚏。這個噴嚏打得十分暢快,疲乏一掃而空。月亮升起來了,不過月亮不是圓的,是半輪,它瑩白如玉。它微微彎著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滿懷憂傷地看著那條路。安草兒走了過來,跟我一起看著那條路。那上面卡車留下的車轍在我眼里就像一道道的傷痕。忽然,那條路的盡頭閃現(xiàn)出一團模糊的灰白的影子,跟著,我聽見了隱隱約約的鹿鈴聲,那團灰白的影子離我們的營地越來越近。安草兒驚叫道,木庫蓮⑤回來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雖然鹿鈴聲聽起來越來越清脆了。我抬頭看了看月亮,覺得它就像朝我們跑來的白色馴鹿;而我再看那只離我們越來越近的馴鹿時,覺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輪淡白的月亮。我落淚了,因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間了。
(選自《額爾古納河右岸》,有刪改)
【注】①題目為編者所加?!耙晃焕先?即文中的“我”,是鄂溫克族最后一個酋長的妻子。②安草兒:老人的孫子。③達吉亞娜:老人的女兒。④希楞柱:鄂溫克人住的圓錐形的帳篷。⑤木庫蓮:一頭白色馴鹿。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作者認為這是因為雨和雪也跟老人一樣,慢慢老了,所以,夏季的雨越來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B.通過老人的講述,我們可以感受到鄂溫克人在與現(xiàn)代文明抗爭的歷程中顯示出的堅韌、悲憫與無奈。
C.老人在述說中多處用對比來表達內心的悲愴,譬如:以往的下山有去有回,這次的下山卻有去無回;山上的火讓人心、眼明亮,布蘇的火卻沒有生命與靈魂。
D.結尾處的木庫蓮在月夜中回歸,地上的白色馴鹿與天上的淡白月亮渾然一體,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手法,場景純粹溫馨,折射的是作者悲憫的情懷。
7.關于文中烏力楞氏族的人們下山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人沒有把樺樹皮投向神鼓,而是把它扔進火塘,這表明了她對鄂溫克傳統(tǒng)文明的堅守,對走出大門走向現(xiàn)代文明的抗拒。
B.女兒達吉亞娜看到母親把樺樹皮扔進火塘中并堅定地走出帳篷的時候,她失聲痛哭,為母親不能跟隨自己下山安享晚年而感到絕望。
C.“安草兒不像別人把樺樹皮恭恭敬敬地擺在神鼓上”,說明他從沒把這件事當作一件重大的事來做抉擇。他純真善良,真心喜愛大山里的生活,真誠關心馴鹿。
D.老人為古書記唱的那首葬熊的神歌里,有對熊的感恩與謝罪,也有對熊的虔敬與推崇,這是圖騰崇拜觀念的一種體現(xiàn)。
8.小說特意選用一位九十歲的老人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講述故事,可謂匠心獨具,請結合文本分析其好處。
9.遲子建借老人之口在小說中說“這是一個我滿意的蒼涼的自述”,請結合文本節(jié)選部分分析其中“蒼涼”的意蘊。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材料一: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
材料二: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曰:“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p>
姑嘗本原若眾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惡人賊人生?!笔枪蕜e①非也。是故子墨子曰:“兼②以易別。"然即兼之可以易別之故何也?曰:“藉為人之國,若為其國,夫誰獨舉其國以攻人之國者哉?為人之都,若為其都,夫誰獨舉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舉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然即國、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亂賊,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正③。是以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不識天下之士,所以皆聞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故君子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
(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下》)
【注】①別:指將別人與自己區(qū)分開,分別對待(指相惡)。②兼:指視人如己(指相愛)。③正:同“政"。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是以A老而無妻子者B有所侍養(yǎng)以終C其壽D幼弱E孤童F之無父母者G有所放依H以長其身。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家讓”與“無辭讓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兩句中的“讓”字含義相同。
B.“兼以易別"與“其未兆易謀”(《四章》)兩句中的“易"字含義相同。
C.“人家不相亂賊”與“賊愛其身"(《墨子·兼愛上》)兩句中的“賊”字含義不同。
D.“而萬民之大利也"與“人而不仁”(《論語·八佾》)兩句中的“而"字含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記》認為,治國先要治理好家,孝順是用來侍奉君主的原則,尊兄是用來侍奉長官的原則,仁慈是用來使役民眾的原則。
B.《禮記》認為,厭惡上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下級;厭惡下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上級。
C.墨子認為,仁德的人應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畢生事業(yè),因此他提出了兼愛的觀點,主張要對他人有利。
D.墨子認為,如果對待別人的國家、城邑和家族,就像對待自己的國家、城邑、家族一樣,就不會動用自己的力量去攻伐別人。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2)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
14.兩則材料對“治天下"的看法有何異同?請簡要概括。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小題。
縣中池竹言懷
(唐)錢起
官小志已足,時清免負薪。卑棲且得地,榮耀不關身。
自愛賞心處,叢篁流水濱。荷香度高枕,山色滿南鄰。
道在即為樂,機忘寧厭貧。卻愁丹鳳詔,來訪漆園①人。
【注】①漆園:莊子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善于選取典型的意象,詩中的“叢篁”“荷香"就有《離騷》中屈原的香草美人傳統(tǒng)。
B.詩歌的九、十兩句,體現(xiàn)了詩人忘記世俗的機心,追求心中的志向。其中“寧”是寧愿的意思。
C.錢起的詩以五言為主,本詩語言清新自然、明白曉暢,很好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
D.詩歌末尾引用與莊子相關的典故,表明了詩人心中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16.本詩塑造了一個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縣官形象。詩歌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人物的這一特點?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開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_____________。"兩句,強調了德義對治國安邦的重要性。
(2)賈誼《過秦論》中運用對比手法寫陳涉的起義軍所用的武器遠不及九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p>
(3)《列子·皇帝》記述鷗鳥與人玩耍的情景,后人常用與鷗訂盟表示歸隱之志。于是“鷗"的意象便引入詩歌之中,如:“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莎士比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之一,那些取自他人的材料,并不足以否定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造性。后人之所以在莎士比亞和馬洛的筆墨官司上普遍同情前者,關鍵在于莎士比亞已成為獨立自足的存在。莎士比亞當然可以借用他人的故事,正如可以穿別人設計的戲服,講從別人那里聽來的笑話,但他仍然是獨立自足的,他是莎士比亞,也只有他是莎士比亞。這是作家們①的境界,也是讀者最關心的事情。一個作家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就很容易陷入抄襲的糾紛,而一旦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存在,那么即便有挪用他人材料的嫌疑,在文學上——而不是法律上——也比較容易被原諒,因為他已經原創(chuàng)了他自己。
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覺得某人不像他自己,我們也會說莎士比亞的某部作品比另一部作品更加“莎士比亞"。可能我們在某一瞬間覺得成為了自己,就像作家覺得終于把握住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但是這種成就感很容易消失,絕大部分時間里我們都在重復地尋找成為自身的依據(jù)。這是人生的固有困境,也是文學的固有困境,但它并不就是消極的。正因為獨創(chuàng)性無法②地把握,作家才會不斷挑戰(zhàn)自我,使每一次寫作都成為新的開始。這又引出所謂創(chuàng)新問題。創(chuàng)新不是完全意義上的③,而是順應一個特定的文學傳統(tǒng)自我更新的要求,在“現(xiàn)成的故事”之外找到“可能的故事"。文學是以對現(xiàn)成故事的創(chuàng)造性改寫才真正進入現(xiàn)實,寫作的動因與其說是現(xiàn)實的刺激,不如說是陳舊故事的刺激。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現(xiàn)在中西的學者們,幾乎一聽到“欽定四庫全書”這名目就魂不附體,膝彎總要軟下來似的。
B陶淵明的隱居并不遁入山林,而是回歸園田;所以,才有詩句“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
C我們學會了上網,也要學會“下”網,不能做低頭族,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D.士,為何選擇“隱”,他離開朝堂的目標又是什么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0.文中畫波浪線句子如果改寫成“這是人生和文學的固有困境,它并不消極”
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埃爾頓注意到,處于食物鏈底端的生物數(shù)量總是很多,而頂端生物如老虎,A。①通??梢杂^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②處于食物鏈兩級的生物數(shù)量有著巨大差別,③順著食物鏈層次往上呈現(xiàn)逐級遞減的方向。埃爾頓稱之為“數(shù)量的金字塔"。
④根據(jù)“數(shù)量的金字塔”,使動物的區(qū)域性數(shù)量達到平衡是可能的。⑤問題是,這種種群密度的保持是如何實現(xiàn)的⑥動物種群如何在過量增長與瀕臨滅絕兩種極端之間尋找平衡⑦埃爾頓認為,數(shù)量擴張受到上層捕食者、病原和食物供應的限制。⑧捕食對象數(shù)量急劇銳減會對捕食者的捕食行為造成壓力。捕食者會應激轉向第二或第三選擇,B。這就是自然界中種族滅絕不會輕易發(fā)生的原因,也可以稱之為“大自然的韌性"。
21.語段中畫波浪線處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出修改,使語言表
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關機”“重啟"升級”是電腦運行的三種模式。人生也是如此。人生旅途中,遇到困境有的人選擇關機模式,摒棄雜念,沉淀休整;有的人選擇重啟模式,轉換思維,再啟新程;有的人選擇升級模式,增值更新,提升內核。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B2.B3.C
4.①引用論證:文中多處引用中西方描寫蟋蟀的詩歌,使論證具有權威性,又增添文學色彩。②舉例論證:文中列舉了有代表性的詩人、學者、小說家、生物學家等事例,使論證豐富、具體、有力。(每點2分。)
5.①時序更替,寄托秋思。②歌聲悠揚,讓人快樂。③家園之思,鄉(xiāng)愁之戀。④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懷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⑤古今中外的溝通,情感體驗的共鳴。(任答3點得6分)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總是與歡快的情緒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西方文學中蟋蟀,選項以偏概全。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B.“這樣的樂趣微妙又難以捉摸”“無異于不為外人道的秘密”,強調的是中西方文化欣賞中的差異,不能說明“西方人所不能理解和體會”的觀點,選項曲解文意。故選B。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A.色彩明麗,烘托了鄉(xiāng)村恬靜閑適的氛圍。
B.皎潔的月色,蟋蟀的低吟,閃爍的星辰,如鑲嵌天幕的明珠,把夜空輝映得一片璀璨,描寫了一幅月夜清幽圖。
C.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作者客居異鄉(xiāng),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詩歌中的“蟋蟀"最能代表秋思。
D.描寫了勞動的場景,表達了對百姓疾苦的同情。故選C。
4.①引用論證:“又如賈島詩《夜坐》寫道”“《詩經》中寫道"英國詩人濟慈的詩歌《蟈蟈和蟋蟀》”文中多處引用中西方描寫蟋蟀的詩歌,使論證具有權威性,又增添文學色彩。
②舉例論證:“老杜詩《促織》寫道"法布爾對蟋蟀的歌聲情有獨鐘”“在狄更斯的小說《爐邊蟋蟀》中"當代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創(chuàng)造了‘戀生性’一詞來描述人與自然生物之間天然的親近感”文中列舉了有代表性的詩人、學者、小說家、生物學家等事例,使論證豐富、具體、有力。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結合“是用候蟲表達物候變化,反映時序更易"詩詞中,以蟋蟀作為寄托秋思的對象”概括出:時序更替,寄托秋思。
②結合“在人類前現(xiàn)代時期漫長、清寂的夜中,蟋蟀悅耳怡人的聲響,穿透了暗啞的暮色,為忙碌或閑適的日子點綴了許多逸趣"概括出:歌聲悠揚,讓人快樂。
③結合“在人們關于家鄉(xiāng)的夢里,常有蟋蟀歌聲的旋律,就像魂牽夢縈的鄉(xiāng)音,表征了難以割舍的羈絆”概括出:家園之思,鄉(xiāng)愁之戀。
④結合“蟋蟀的吟唱具有了懷舊的色彩,這是對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懷念"概括出: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懷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⑤結合“它的唧唧之聲,看似微弱卻總能擊中我們心中某個柔軟的地方,可以超越時空的區(qū)隔,溝通古今中外共有的情感或精神體驗”概括出:古今中外的溝通,情感體驗的共鳴。
6.【解析】選A?!白髡哒J為這是因為雨和雪也跟老人一樣,慢慢老了"錯誤,從標題“一位老人的講述”可看出,應是文中老人認為,而且“老"強調的是老人與雨和雪相伴的時間久。
7.【解析】選B?!盀槟赣H不能跟隨自己下山安享晚年而感到絕望”有誤,文中達吉亞娜失聲痛哭,主要是因為感到母親過于固執(zhí)。
8.【答案】①讓故事具有歷史的厚重感。老人的一生,就是整個鄂溫克族的縮影。通過老人豐富而漫長的人生經歷敘述鄂溫克民族的歷史演變,以及深厚綿長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引發(fā)人們對民族以及人類命運的深沉思考。②以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使人物、事件的描寫更真實自然,從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③老人與第一人稱組合在一起,借回憶往事的形式將故事娓娓道來,營造了一種濃重的懷舊氛圍,親切而感傷,奠定了小說的情感基調。
9.【答案】①老人一生平和、包容,充滿智慧,但無法改變孤獨余生的命運。②鄂溫克族部落生存艱難,處于行將消失的境地。③被安頓在山下的鄂溫克族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森林與馴鹿,也必將改變自己的習俗與信仰,從而慢慢失去本民族的文化基因,這無異于一個民族的消亡。④小說“以小見大”,借鄂溫克這個弱小民族生存抗爭的挽歌來引導人們思考人與自然、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明的關系,抒發(fā)了對日漸式微的傳統(tǒng)文明的無限眷戀與無比哀痛之情。
10.BDG11.B12.C13.(1)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會孝順成風;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百姓就會敬重兄長;居上位的人憐愛孤小,百姓就不會背叛信義。
(2)強大者強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狡詐者算計愚笨者,尊貴者傲視卑賤者,這就是天下的禍害呀。14.相同:都認為治天下要重視孝、忠、慈、仁等倫理。
不同:①材料一認為,治天下在于齊家與治國;
②材料二認為,治天下在于兼愛。
【分析】10.句意:因此年老而沒有妻室兒女的,有人奉養(yǎng)而終其一生;沒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長大成人。
“老而無妻子者”對應“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對應“有所放依以長其身”,所以應在BDG三處斷句。
11.A.正確。謙讓。句意:一家謙讓相敬。/沒有謙讓之心。
B.錯誤。替代/容易。句意:要用兼(相愛)來取代別(相惡)。/事變沒有出現(xiàn)跡象時容易圖謀。C.正確。殘害/盜賊。句意:個人、家族不相互侵擾殘害。/盜賊只愛自己的家。
D.正確。表并列/表假設。句意:萬民最大的利益。/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
12.C.“因此他提出了兼愛的觀點”強加因果,依據(jù)原文“然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此天下之害也?!擞痔煜轮σ?“從惡人賊人生”“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別’"可知,是因為當時憎惡別人殘害別人產生很多大害,因此,墨子提出兼愛的觀點。
13.(1)第一個“老”、“長”,都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敬重;第二個“老”,“長”,都是形容詞用作名詞,老人,兄長;“恤”,憐愛;“倍”,通“背”,背叛。
(2)“強"弱”“眾"寡”“詐"愚”“貴"賤”,都是形容詞用作名詞,……的人;“劫”,脅迫;“暴”,欺凌;“敖”,通“傲”,傲視;“此天下之害也”,判斷句式。
14.相同:材料一寫到“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材料二寫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可見兩則材料都認為治天下要重視孝、悌、忠、慈、仁等倫理。
不同:材料一:由“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此謂治國在齊其家”可知,認為治天下在于齊家與治國;
材料二:“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正……故君子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可知,認為治天下在于兼愛。
參考譯文:材料一:所謂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因為自己家族的人不能管理好而能管理好一國之民,這是沒有的事情。孝順,可以用來侍奉君主;尊兄,可以用來侍奉長官;仁慈,可以用來使役民眾。一家仁愛相親,一國就會仁愛成風;一家謙讓相敬,一國就會謙讓成風;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大亂。這就叫做治理好國家首先要管理好家族。
所謂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會孝順成風;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百姓就會敬重兄長:居上位的人憐愛孤小,百姓就不會背叛信義。厭惡上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下級;厭惡下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上級。百姓喜愛的他就喜愛,百姓厭惡的他就厭惡,這就是所說的百姓的父母。這就是說得到民眾的擁護就會得到國家,失去民眾的擁護就會失去國家。
(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
材料二:墨子說道:“仁人的事業(yè),應當努力追求興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比欢F(xiàn)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說:“例如大國攻伐小國,大家族侵擾小家族,強大者強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狡詐者算計愚笨者,尊貴者傲視卑賤者,這就是天下的禍害呀。又如做國君的不仁惠,做臣下的不忠誠,做父親的不慈愛,做兒子的不孝敬,這又都是天下的禍害。"
姑且試著推究這許多禍害產生的根源,這是從哪兒產生的呢?這是從關愛別人有利別人產生的嗎?就必然說:“不是這樣的?!北厝灰f:“是從憎惡別人殘害別人產生的。"所以分別對待是不對的。所以墨子說:“要用相愛來取代相惡。”既然如此,那么可以用相愛來替換相惡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說,“假如對待別人的國家,像對待自己的國家,誰還會動用本國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國家呢?對待別人的城邑,像對待自己的城邑,誰還會動用自己城邑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城邑呢?對待別人的家族,就像對待自己的家族,誰還會動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擾別人的家族呢?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國家、城邑不相互攻伐,個人、家族不相互侵擾殘害,這是天下之害呢?還是天下之利呢?就必然要說是天下之利了。"
現(xiàn)在我將尋求興起天下之利的辦法而采取它,以相愛來施政。因此年老而沒有妻室兒女的,有人奉養(yǎng)而終其一生;沒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長大成人。不知道天下的士人聽到相愛之說而加以非議的原因,這是什么緣故呢
所以君子假如想要做仁惠之君、忠誠之臣、慈愛之父、孝敬之子、友愛之兄、敬順之弟,對于兼愛就不可不去實行。這是圣王的大道,萬民最大的利益。
(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下》)
【答案】15.B16.①滿足于縣官的生活,不羨慕高官的榮耀。小小的縣官已使他實現(xiàn)心中愿望,其他的榮耀一點也不關心。②滿足于清貧的日子,喜愛自己居住的自然環(huán)境。他愛叢篁流水,高枕荷香入睡,與蒼翠山色為鄰。③要像莊子一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朝廷征召。別人是一心想要得到朝廷的高官厚祿,而他卻為此發(fā)愁。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B.“其中‘寧’是寧愿的意思”說法錯誤?!皺C忘寧厭貧"中“寧”是“豈、難道"的意思。忘記了世俗的機心后難道會厭惡貧窮的生活嗎?
故選B。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官小志已足”,官職雖小,我的志向已經滿足,“卑棲且得地,榮耀不關身”,意思是謙恭地棲息,暫且擁有此地。功名榮耀,與我沒有關系??梢姖M足于縣官的生活,不羨慕高官的榮耀。
“自愛賞心處,叢篁流水濱。荷香度高枕,山色滿南鄰”,意思是只愛著賞心悅目的景色,叢生的竹子旁水流淙淙。詩人躺在高高的枕頭上,聞著飄來的真正荷花香,青山的景色整個南郡都可以看到。可見滿足于清貧的日子,喜愛自己居住的自然環(huán)境。
“道在即為樂,機忘寧厭貧。卻愁丹鳳詔,來訪漆園人”,意思是只要道在我就足夠自娛自樂,忘記功名利祿我怎么會厭惡貧窮。只害怕帝王的詔書,來拜訪我這個隱居的人。別人是一心想要得到朝廷的高官厚祿,而他卻為此發(fā)愁。他要像莊子一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朝廷征召。
17.(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鋤極棘矜,非鈷于鉤戟長鎩也
(3)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示例二: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黃庭堅《登快閣》)示例三:海上輕鷗何處尋煙波萬里信浮沉(陸游《鷗》)
(每空1分。凡錯、漏、多字,該空不得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可給分。)
18.①夢寐以求/孜孜以求②一勞永逸/輕而易舉③另起爐灶
19.C
20.①句式上,原句句式重復兩次“是……固有困境”,用“也"字突出強調了人生與文學在獨特性上的困境相同,改句沒有這一效果;②句意上,原句“但”字表轉折,“就是"表判斷,強調獨特性的困境并不消極,改句沒有這一效果;③原句引出對文學的獨創(chuàng)性困境促人不斷自我更新的意義,與下文銜接更緊密,相比改句,更順理成章。(每點2分)
21.③“方向”改“趨勢"(搭配不當);④去掉“使”(介詞濫用導致缺少主語);⑧去掉“急劇"(成分贅余)
22.A其數(shù)量往往十分稀少B原來/本來/原本的捕食對象得以幸免(每空2分)
23.【答案】例文:
“關機”不止“重啟”,“升級”方成豹變
三萬里有多遠?20歲的高適秉一腔赤忱,卻多方碰壁,無奈只能暫藏鴻鵠之志,棲身商丘,耕讀隴畝。
切莫以為他就此無心仕進,隱逸林泉。他心中的那團錦繡終將在那些隱忍而堅毅的日子后噴薄而出?!氨L千里來”,正是寂寞后的憤激,沉淀后的磅礴。難怪李太白都無比欣賞。
太白仙才,少陵圣心,但高適的“三萬里”卻帶給我們樸素的震撼:他“關機"于商丘,不急于“重啟”,而是自我“升級”,君子豹變。當我們人生受挫、理想受阻時,應當回歸內心,著力修行,為自我賦能,你終會在無人問津的日子里生出羽翼,鯤化為鵬。
如果不是東坡的一詞兩賦,黃州怎能成為古典文學重鎮(zhèn)?如果沒有陽明的“致良知”之學,龍場豈能成為中國哲學圣地?“升級"后的人生總會賦予“關機”光輝的意義。那些在人間緘默的日子,絕不是庸庸碌碌的“躺”,也不是逐浪隨波的“卷”,恰是個體生命直面自我的真誠,直擊人生的堅韌,直視天地的深邃?!耙曔h惟明,聽德惟聰”,沒有了物質的誘惑,摒除了俗務的牽擾,在“關機”時,讓心靈更淳厚,讓意志更篤定,讓智慧更明朗。
“關機"是等待“重啟”,而“重啟"絕不是“昨日重現(xiàn)”,而是“君子豹變”,像王守仁那樣一朝悟道,照破山河萬朵。而后平匪患、平叛亂、平寇盜,“升級”后的王陽明簡直開啟了“上帝視角”,無往不利。
所以“關機”是“升級"的手段,“升級”才是“關機"的完成。如果只是重復“昨天的故事”,那“關機"不就成了防止老化、茍延殘喘的保養(yǎng)?可瞬息萬變的時代,也會將“老舊”的機器淘汰,徒留回首的纏綿溫情,遺憾而可憐。
若“關機"僅是為了沉淀修整,雖然充盈自我,卻于時無用,于人無益,與坐而論道、紙上談兵又有何異?升級更新以應發(fā)展創(chuàng)新,君子豹變以領時代風流,方不至于“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如果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2年上海統(tǒng)計師(初級)考試題庫(含基礎和實務)
- 甘孜職業(yè)學院《工程機械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七年級科學上冊11.1生物的感覺11.1.1生物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學案無答案牛津上海版
-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6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素材蘇教版
-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四乘與除教案北師大版
- 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人與動物5動物世界第一課時教案首師大版
- 三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磁鐵第3課磁鐵的兩極教學材料教科版
- 計量設備培訓課件
- 《米拉公寓建筑分析》課件
- 《弧形導臺過站》課件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1 時間的初步認識三(年 月 日-復習課)▏滬教版
- 員工獎懲簽認單
- 檢驗檢測服務公司市場研究與市場營銷方案
- VDA270氣味性測試參考標準中文
- 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及底基層檢驗批質量檢驗記錄
- 2022年版課程方案解讀及學習心得體會:課程的綜合性與實踐性
- 2737市場調查與商情預測-國家開放大學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試真題及答案(201801-202107不少于6套)
-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課后習題答案
- 公園對地價和環(huán)境的影響
- 新會計準則財務報表模板(帶公式)
- 建模案例—飛行管理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