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核對條形碼信息;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孔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歷來被視作儒家內圣外王之道的初聲。“君子”人格的極成,不僅僅是個體道德的自我完善(“修己以敬”),而且必須貫達在“安人”與“安百姓”的政治實踐之中??鬃犹貏e強調:“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尤病諸!”表達了對“修己以安百姓”的審慎態(tài)度。對此,孔子回答子貢問“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時的一段話——“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可為佐證?!叭省迸c“圣”的分際,表明孔子心馳神往堯舜時代的理想政治的原因,與其說是執(zhí)政者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的自我犧牲精神或超凡入圣的道德品格,不如說是他們能夠遵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施政原則。孟子的內圣外王建立在性善論與民本論的基礎之上。表面上看,由“不忍人之心”向“不忍人之政”的擴充,即“內圣”極成“外王”的過程。但是,深究起來卻并非如此簡單。在回答齊宣王詢問“齊桓晉文之事”時,孟子對“保民而王”有詳盡的論述。他認為,若想達成“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孟子·梁惠王上》)的外王效果,需要在實施各項政策的過程中擴充自己的“不忍人之心”,并將此心貫注在“制民之產(chǎn)”的經(jīng)濟制度、“薄賦養(yǎng)民”的福利措施、“由養(yǎng)而教”的政治原則之中。孟子的理想世界包括內外兩面——內而根于仁心,外而發(fā)為仁政。不可否認,“道德”在孟子思想中有著超乎“利”“力”的優(yōu)先地位,但若因此認為孟子的政治領域即道德領域的延伸,卻是曲解了孟子,因為他在肯定“道德”的同時,仍然堅持“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也就是說,孟子并沒有否認“先王之法”和圣人的“規(guī)矩準繩”,他強調的是在此基礎之上再“繼之以不忍人之心”。與孔子相較而言,孟子標舉的“內圣”似乎更加容易達致。在其與齊宣王的對答中,宣王多次強調“寡人有疾”,表示由于自身缺陷難以施行仁政的主張。孟子并沒有對“好貨”“好色”“好勇”之“疾”予以嚴斥,而是強調要“與民同之”??梢姡献訌娬{的是政治主體必須發(fā)動內在的“不忍人之心”這種驅策力,在具體的為政過程中關注社會大眾的福祉,盡力謀求“外王”的實現(xiàn)之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不忍人之心”并不等于內圣道德的完滿體現(xiàn),它是“內圣”與“外王”兩個相互涵攝范疇的共同基點。(摘編自黃建躍《儒家“內圣外王之道”的三個維度》)材料二:中國的內圣外王之道,是政治哲學的問題,它是中國哲學的政治教化論?!疤烊撕弦弧睙o非是要求人如何做人,達到超凡入圣。儒佛都講超凡入圣,道教到宋明以后也講超凡入圣,儒、釋、道都講超凡入圣,所以圣人是中國人格境界最高的人。由于中國哲學認為圣人是最高人格,是最有道德、最有學問的人,從傳統(tǒng)哲學看,這種人最適宜做王,因此就有內圣外王之道。近代的一些學者,很多人認為內圣外王之道是中國哲學的精神,或中國學術的根本,梁啟超讀《莊子·天下》時就認為“內圣外王之道”一語最早出現(xiàn)在此篇,內圣外王之道是中國學術的根本。我想,中國哲學的長處與短處都表現(xiàn)在此。中國哲學的長處是非常強調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主張人應該有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因為一切皆以修身為本。但是內圣之學能不能推出外王之道來呢?我想是不行的。如果“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通過“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必定走向泛道德主義。儒家學說從某個角度來看,具有非常濃厚的泛道德主義的傾向。因此,從中國哲學的過去可以看出一點來,把道德政治化,另一方面把政治道德化。把道德政治化,從中國歷史看,往往美化了現(xiàn)實的政治;把政治道德化,使道德屈從于政治。我想,內圣外王之道并不見得是中國學術的精華。內圣是很重要的,把中國傳統(tǒng)哲學定在內圣上,非常恰當。由此推出外王之道,可能非常錯誤,這就導致中國社會是一個人治的社會而缺乏法治,它所考慮的是統(tǒng)治者的品德是否特別高、特別好。依靠這一點,我認為內圣和外王應該包含不同的內容,它應該是兩套,不可能是一套。因此,我把儒學定位在內圣之學上,儒學對現(xiàn)代的意義是內圣之學。我們應把內圣和外王分開,圣王都是假想的,在中國的實際生活中沒有圣王,只有王圣,就是統(tǒng)治者把自己認作圣人。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狀況?原因就在于把它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為什么要使儒學發(fā)揮所有的功用呢?只要能發(fā)揮應有的功用就可以了。當然,對道家也該如此?,F(xiàn)在的誤解是,有些學者認為中國古代有民主觀念,事實上中國古代只有“民本”思想,那不是現(xiàn)代的民主。(摘編自湯一介《對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哲學思考》)1.下列對兩則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孔子對內圣外王之道的追求,不止于“君子”個體道德的自我完善,而是以審慎的態(tài)度將道德貫達在政治實踐之中。B.孟子認為要達成“外王”的效果,需要在施政過程中擴充自己的“不忍人之心”,但孟子并不因此否認“法”的作用。C.傳統(tǒng)哲學認為擁有最高人格的圣人是做統(tǒng)治者的最合適人選,儒釋道三家因此將超凡入圣作為做人的最高追求。D.湯一介認為中國歷史上并無內圣而外王的實例,往往是統(tǒng)治者在取得統(tǒng)治地位后美化自己,把自己認作了圣人。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相對于孔子,孟子的“內圣”標準較低,比如他對齊宣王自身缺陷就比較包容。B.中國哲學的短處也表現(xiàn)在非常強調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主張人應有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C.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內圣之學,不可能開辟出能適應現(xiàn)代民主政治要求的外王之道。D.材料一側重于討論內圣與外王的聯(lián)系,而材料二認為應將內圣與外王分開討論。3.下列選項,不屬于材料二中“泛道德主義”傾向的一項是(

)(3分)A.諺語:“先做人后做事,事無不成;先修身再律己,人無不勝?!盉.黃宗羲:“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以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盋.康熙:“國家用人,當以德器為本,才藝為末?!盌.朱元璋:“朕于廉能之官,雖或有過,常加宥免。”4.材料二整理自湯一介教授在某次講座上的發(fā)言稿,請簡要分析其作為發(fā)言稿的語言特點及表達效果。(4分)5.兩則材料一“立”一“駁”,因而各自呈現(xiàn)出鮮明的論證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出關(節(jié)選)魯迅①老子到了函谷關,沒有直走通到關口的大道,卻把青牛一勒,轉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繞著。他想爬城。城墻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將身一聳,是勉強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卻沒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機,無奈這時魯般和墨翟還都沒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會有這玩意。總而言之:他用盡哲學的腦筋,只是一個沒有法。②“站?。 睅讉€人大叫著。③老子連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動也不動,好像一段呆木頭。④“阿呀!”關官一沖上前,看見了老子的臉,就驚叫了一聲,即刻滾鞍下馬,打著拱,說道:“我道是誰,原來是老聃館長。這真是萬想不到的?!雹堇献右糙s緊爬下牛背來,細著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的說,“我記性壞……”⑥“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記了的。我是關尹喜,先前因為上圖書館去查《稅收精義》,曾經(jīng)拜訪過先生……先生在城圈邊溜溜?”⑦“不,我想出去,換換新鮮空氣……”⑧“那很好!那好極了!現(xiàn)在誰都講衛(wèi)生,衛(wèi)生是頂要緊的。不過機會難得,我們要請先生到關上去住幾天,聽聽先生的教訓……”⑨老子還沒有回答,四個巡警就一擁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簽子手用簽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開腳步,一同向關口跑去了。⑩到得關上,立刻開了大廳來招待他。大家喝過開水,再吃餑餑。讓老子休息一會之后,關尹喜就提議要他講學了。老子早知道這是免不掉的,就滿口答應。于是轟轟了一陣,屋里逐漸坐滿了聽講的人們。同來的八人之外,還有四個巡警,兩個簽子手,五個探子,一個書記,賬房和廚房。有幾個還帶著筆,刀,木札,預備抄講義。?老子像一段呆木頭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會,這才咳嗽幾聲,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在動起來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側著耳朵聽。只聽得他慢慢的說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大家彼此面面相覷,沒有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老子接著說,“常有欲以觀其竅……”?大家顯出苦臉來了,有些人還似乎手足失措。一個簽子手打了一個大呵欠,書記先生竟打起瞌睡來,嘩啷一聲,刀,筆,木札,都從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為面子起見,人們只好熬著,但后來總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著自己的事,待到講到“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住了口了,還是誰也不動彈。老子等了一會,就加上一句道:?“?,完了!”?大家這才如大夢初醒,雖然因為坐得太久,兩腿都麻木了,一時站不起身,但心里又驚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樣。?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廂房里,請他去休息。他喝過幾口白開水,就毫無動靜的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人們卻還在外面紛紛議論。過不多久,就有四個代表進來見老子,大意是說他的話講的太快了,加上國語不大純粹,所以誰也不能筆記。沒有記錄,可惜非常,所以要請他補發(fā)些講義。?老子看見別的兩個把筆,刀,木札,都擺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編講義。他知道這是免不掉的,于是滿口答應;不過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開手。?第二天早晨,天氣有些陰沉沉,老子覺得心里不舒適,不過仍須編講義。?“為了出關,我看這也敷衍得過去了?!彼搿?于是取了繩子,穿起木札來,計兩串,扶著拄杖,到關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聲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關尹喜非常高興,非常感謝,又非常惋惜,堅留他多住一些時,但看見留不住,便換了一副悲哀的臉相,答應了,命令巡警給青牛加鞍。一面自己親手從架子上挑出一包鹽,一包胡麻,十五個餑餑來,裝在一個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給老子做路上的糧食。并且聲明:這是因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優(yōu)待,假如他年紀輕,餑餑就只能有十個了。?老子再三稱謝,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樓,到得關口,作過別,撥轉牛頭,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不多久,牛就放開了腳步。大家在關口目送著,去了兩三丈遠,還辨得出白發(fā),黃袍,青牛,白口袋,接著就塵頭逐步而起,罩著人和牛,一律變成灰色,再一會,已只有黃塵滾滾,什么也看不見了。?大家回到關上,好些人跟著關尹喜走進公事房里去。?“這就是稿子?”賬房先生提起一串木札來,翻著,說。?“字倒寫得還干凈。我看到市上去賣起來,一定會有人要的。”書記先生也湊上去,看著第一片,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哼,還是這些老套。真教人聽得頭痛,討厭……”?“醫(yī)頭痛最好是打打盹?!辟~房放下了木札,說。?“哈哈哈!……我真只好打盹了。老實說,我是猜他要講自己的戀愛故事,這才去聽的。要是早知道他不過這么胡說八道,我就壓根兒不去坐這么大半天受罪……”?“這可只能怪您自己看錯了人,”關尹喜笑道?!八抢飼袘賽酃适履兀克麎焊鶅壕蜎]有過戀愛?!?“您怎么知道?”書記詫異的問。?“這也只能怪您自己打了瞌睡,沒有聽到他說‘無為而無不為’。這家伙真是‘心高于天,命薄如紙’,想‘無不為’,就只好‘無為’。一有所愛,就不能無不愛,那里還能戀愛,敢戀愛?”?窗外起了一陣風,大家都覺得有些冷。(選自《故事新編》,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篇提到老子“他用盡哲學的腦筋,只是一個沒有法”,溫和地諷刺了道家思想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窘迫,也是對知識分子脫離生活的反思。B.“驚叫”“即刻”“萬想不到”生動地表現(xiàn)了關尹喜見到老子時的驚喜與尊敬,專門到圖書館去查閱書籍也說明他對道家文化發(fā)自內心的熱愛。C.當老子正經(jīng)講起學問時,大家卻都沒有了之前的熱情,甚至打起瞌睡,表明他們對真正的學問并無興趣,揭示了世俗社會對老子的盲目崇拜。D.老子離開時的場景描寫很獨特,隨著時間的推移由近及遠,白、黃、青、灰等色彩詞語的使用,描繪出了一種既具象又富有象征意味的畫面。7.下列對文中作者采用的描寫方法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段落⑨中對巡警、簽子手和牛進行了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如一個“扛”字展現(xiàn)了巡警的粗魯,也體現(xiàn)了老子被強行扛到青牛背上的尷尬。B.段落⑩和?中“知道這是免不掉的,于是滿口答應”這種心理的重復描寫,揭示了老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得不屈服于權力和形勢的處境。C.從段落?—?的語言描寫中,可看出書記、賬房先生對老子的不屑與嘲諷,以及關尹喜對老子人生經(jīng)歷的熟悉和對其思想的深刻理解。D.段落③??中老子的外貌描寫都用了“呆木頭”的比喻,這是為老子畫的漫畫,刻畫出老子木訥呆板、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形象特點。8.關尹喜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突出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9.魯迅自述在《故事新編》的創(chuàng)作中“從認真陷入了油滑”。有人說魯迅的所謂“油滑”,指的是“現(xiàn)代生活細節(jié)對于歷史的入侵”,請結合本文說說你對這一闡釋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材料一: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當秦之世,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蓋出于所備之外。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良醫(yī)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豈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也哉?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茍不能自結于天,而欲以區(qū)區(qū)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后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而豈天道哉?(方孝孺《深慮論》)材料二: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第六十四章)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賦分。(3分)漢懲秦之孤立A于是B大建C庶孽而為D諸侯E以為同姓之親F可以相繼而無變G而七國萌篡弒之謀。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活,使動用法,與《兼愛》“故虧父而自利”的“虧”用法相同。B.肆,恣縱,放肆,與《燭之武退秦師》“又欲肆其西封”的“肆”意思不相同。C.區(qū)區(qū),形容微不足道,與《答司馬諫議書》“區(qū)區(qū)向往之至”的“區(qū)區(qū)”意思相同。D.“為者敗之”中“之”與《陳涉世家》“悵恨久之”的“之”用法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和寫法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方孝孺和老子都同意做事需要未雨綢繆,要在事情未發(fā)生時就要圖謀打算,要在禍亂產(chǎn)生前就要處理妥當。B.秦始皇滅六國后,認為周朝滅亡之因是諸侯強大,于是改行郡縣制,但未能預見漢帝劉邦于隴畝之中崛起。C.材料一末段再次點題,并從正反兩方面反復進行論述,最后以反問作結,言有盡而意無窮,意味雋永深長。D.方孝孺認為要知天下之變,不是靠“智慮”“法術”能做到的,只要以德合“天心”,就能得到上天的眷顧。13.將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2)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14.材料一作者認為導致歷代帝王國家覆滅的根本原因是“深慮”不足,這種不足體現(xiàn)在哪三個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6小題。蝶戀花·種樹清代·劉琬懷攜取鴉鋤庭畔鑿。細草芟除,根節(jié)先盤錯。漫訪橐駝①人姓郭,栽培性理須深度。滋露流云良不惡。幾度春秋,枝葉欣欣托。它日著書青覆閣,龍鱗豈獨蒼松作?!咀ⅰ竣俟荫?,柳宗元筆下的人物形象,以種樹為業(yè)。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開篇“攜取鴉鋤庭畔鑿”即點明種樹的準備工作,詞人攜帶著鴉嘴鋤在庭院旁邊鑿土挖坑,為種樹打下基礎。B.“細草芟除,根節(jié)先盤錯”,詞人芟除雜草,發(fā)現(xiàn)根節(jié)盤錯,這為種樹增加了難度,但也顯示出其細心和決心。C.“滋露流云良不惡”,是說樹苗種植完畢,雖遭受了風吹雨打,但是最后終于長大成材,枝繁葉茂,欣欣向榮。D.詞的末句,詞人說不要以為只有蒼松才擁有如龍鱗般的樹皮,其他樹木也可以,以此委婉表達了自己的抱負。16.從詞人記述的種樹經(jīng)歷和感悟中,我們能獲得哪些啟發(fā)?請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以“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描寫舟泛水上,與宋代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______,______”兩句所寫的景致非常相似。(2)《<論語>十二章》中“______,______”八字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的黃金準則。(3)古人懷遠思歸,常以想象寫對方,如“______,______”,既能拓寬意境,又能深化感情。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題。(本題共2小題,8分)審題與立意,通俗地說,就是先了解“要我寫什么”,然后確定“

A

”。動筆之前,要認真審題,全面分析,審慎思考,進而確立寫作的中心。審題,就是要抓住關鍵,弄清題旨。要善于抓住題干或給定材料中的關鍵字句,選有價值的信息,推敲琢磨,提煉歸納,把握命題者的意圖,不要僅僅憑直覺就輕率動筆。重點思考題目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應該如何界定,可以從哪些方面立意。一般而言,“審”得清楚,

B

。立意,基本的要求是要“立”在題目或給定材料的范圍之內,否則就是離題、偏題。在此前提下,立意應當具體、明確,不能(①)。比如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個話題,如果簡單地說“任何理想的實現(xiàn),都必須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就不免空泛;而選定一個角度或劃定某個范圍(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要從當下具體的事情做起”),小切口,深挖掘,從特定的題材中體現(xiàn)主旨,才更容易談得具體深入。立意還應該

C

,寫出我的情感態(tài)度、我對問題的認識。總在文章中重復別人說濫了的觀點,“立”的不是自己的“意”,缺少思考,只能流于俗套。確定獨特的立意,需要多角度思考問題,辯證地分析事理,并善于從人們(②)的現(xiàn)象中,開掘新的意義,從而形成獨特見解。18.請在文中括號里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①______②______19.請在文中劃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A:B:C:(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本題共3小題,12分)巨石旁的樹很老,巖石的歲數(shù)更老,記得山下的地質博物館說這些巖石來自震旦紀。①那么,它的年紀,這些俯沖而下的巖壁的年紀最少也有五億多年了。②在更久遠的地質時代,地球深處的巖漿上涌,卻未突破地殼成為火山,③熔化的巖漿在地下熔合不同成分的物質,漸漸冷凝,就形成了最堅硬的地球巖石圈的部分——花崗巖。④這些閃爍的石英和云母就是在那個熔鑄過程中包藏其中的。然后,它們在多少億年多少千萬年的某次某幾次強烈的地質運動中拱出地表,造成了眼前這些高山深谷。又在時間深處,被冰川,被水,被風打磨光滑,成砂成粉,風化為土,養(yǎng)育了草與樹,養(yǎng)育了浩莽林海。數(shù)公里長的山道,巖壁時陡時緩地跌落著,一折,又一折,更像一章又一章循序遞進的雄壯交響樂。不是貝多芬們制定了程式的四個樂章,而是連綿不絕的十八個樂章。陡直時,就張掛水的白練成為飛瀑與懸泉。這些水流本該發(fā)出巨大的喧嘩,卻被眾多幽深如海的樹林吸掉了其高音部和中音部,猛厲的奔湍變成了溫柔的潺湲。奔涌的巖石歇腳,在一株楓下,在傍著老松的一叢杜鵑下聚為綠潭時,就變成一個寂靜無聲的世界了。潭水漫溢,無風而有波。古代詩歌寫到這樣的靜潭與飛瀑時,總是要寫到猿,寫到猿鳴的。“蜀道重來老,巴猿此去聞?!爆F(xiàn)在,猿是沒有了,時不時有一迭聲的鳥鳴響起,倒比水聲更尖銳響亮。如此這般,時行時停,______,十八層飛水飄飏,十八口深潭凝碧,兩個多小時,就走過了靜在米倉深處的十八月潭。20.文中劃橫線句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說明修改方案,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1.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4分)22.下列甲乙兩句分別放入文中劃線處,你覺得哪一句更適合,請簡述理由。(4分)甲:看水看樹看水看云乙:看水,看樹,看水,看云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自律是否帶走了很多生活的樂趣?對此問題,你有怎樣的體會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1.C【解析】強加因果。2.C【解析】過于絕對,材料二只說“由此推出外王之道,可能非常錯誤”。3.B【解析】此句體現(xiàn)了黃宗羲的“法治”觀,他認為“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應該重視法治的定立與實行。4.①多用“我想”“我認為”“我們應”等口頭語,一方面體現(xiàn)了講座面對面溝通的特點,另一方面使表述更為嚴謹,也顯得謙虛;②兩處設問、一處反問,引導聽眾注意和思考問題,使得自己觀點更突出、鮮明;(每點2分,答出兩點得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5.①材料一引用了許多原典進行論證,立論有據(jù)。例如引用孟子,來論證“內圣”要落實到施政過程中才能“外王”的觀點。(若回答“對比論證”,言之成理也可給分)②材料二運用批判性思維(或辯證思維),重視邏輯推理,駁論有力。例如作者認為內圣外王之道并不見得是中國學術的精華。或認為“內圣”很重要,但由此推出外王之道,可能非常錯誤。(每點3分,答出兩點得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6.B【解析】《稅收精義》不是文學哲理著作,是稅收方面的專業(yè)書籍,再結合后文關尹喜對老子的評價可以看出,他并非真心熱愛道家文化。7.C【解析】關尹喜并不熟悉老子人生經(jīng)歷,“想無不為,就只好無為”的理解也并不正確,更談不上深刻。8.①虛偽造作。他曾拜訪老子,對其表現(xiàn)出極大的尊重;但在老子離開后又尖酸刻薄地議論老子,可見其虛假。②世故老練。對老子的堅留,加鞍,送糧,尤其是特意聲明是把老子當做老作家來優(yōu)待,這都說明他特別老練世故。③精于權謀/功利主義。并不認同老子的思想,卻請求老子留下講義,實則是為了利用老子的名聲來提升自己的政績和地位。④城府很深。在與老子的互動中,不輕易表露真實想法,在老子離去后,才顯露出他對老子及其思想的真實看法。(一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給滿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比如官僚主義,喜歡做表面文章也可以給分)9.①“老子出關”在多部古代典籍中皆有記載,是一段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②“現(xiàn)實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為諸如虛構的細節(jié)(如賬房和書記對老子戀愛故事的八卦)、摻入現(xiàn)代詞語(如起重機、講衛(wèi)生、抄講義、老作家等)等,作品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③將古代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融合起來,既觀照了歷史,又諷刺了現(xiàn)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每點2分,答出3點給滿分)二、古詩文閱讀10.AEG【解析】“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的意思是漢高祖即位后大封同姓諸侯王,所以前后必須斷開。11.C【解析】A選項,“故虧父而自利”的“虧”意為“使受損失”,使動用法,與文中相同;B選項,“又欲肆其西封”的“肆”意為“擴張”;D選項“悵恨久之”的“之”補充音節(jié),與文中不同;C選項“區(qū)區(qū)向往之至”中的“區(qū)區(qū)”為謙辭,指“我”,與文中不同。12.D【解析】“只要……就”的表述過于絕對,與原文不符。13.(1)然而禍患卻常常在他所忽視的地方發(fā)生,而禍亂常常在不值得疑心的事情上開始。難道是人們考慮不周密嗎?(評分細則:所忽,狀后,反問,語意通順,各1分)(2)一般人做事情,常在接近成功時遭遇失敗,像對待開始一樣謹慎地對待事情的終結,就不會失敗/沒有失敗的事。(評分細則:從事,幾,慎,語意通順,各1分)14.“不足”體現(xiàn)在三方面:①圖其所難,備其可畏,而忽其所易,遺其所不疑②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③肆其私謀詭計,而不積至誠大德(答案一點1分,三點3分)【參考譯文】考慮天下大事的人,常常注意解決困難的問題,卻忽視了容易的問題;防備那可怕的方面,卻疏忽了他不疑心的方面。然而禍患卻常常在他所忽視的地方發(fā)生,而禍亂常常在不值得疑心的事情上開始。難道是人們考慮不周密嗎?大概能夠考慮得到的,是人的力量可以做得到的事;超出人的智力,人無法考慮到的,卻是天道啊。秦朝的時候,始皇滅亡諸侯,統(tǒng)一天下,他心里認為周朝的滅亡就在于諸侯的強大罷了,因此改分封制為郡縣制;正當認為武器衣甲可以不再使用,皇帝的寶座能夠世代保住的時候,卻不防漢高祖在民間崛起,終于滅亡了秦朝。漢把秦中央政權的孤立作為教訓,于是大封子弟做諸侯,認為同姓的親屬可以世代繼承下去,不會有變亂了;可是七國卻醞釀著篡位弒君的陰謀。武帝、宣帝以后,稍微分割了諸侯王的封地,分散了他們的勢力,認為沒有事情了;可是王莽卻終于奪取了漢的帝位。漢光武帝把哀帝和平帝的禍患作為教訓,魏把漢的禍患作為教訓,晉把魏的禍患作為教訓,各自把前代滅亡的原因作為教訓,并作好防止禍患的準備;然而他們的滅亡,都發(fā)生在他們沒有防備的地方。唐太宗聽說有個姓武的女人將來要殺他的子孫,就要在有懷疑和相像的人里面尋找對象,把他們通通除掉;但武后天天在他的身旁侍奉,竟不能覺察。宋太祖看到五代時各方藩鎮(zhèn)的力量能夠控制君主,就全部解除藩鎮(zhèn)的兵權,使他們力量薄弱容易控制;卻不知道自己的子孫最終被敵國困擾以至于滅亡。這些人都有超人的智慧,蓋世的才能,對于有關安定、混亂、生存、滅亡的細微跡象,都考慮得詳細、防備得周密了。考慮切合這里而禍患發(fā)生在那里,終究導致騷亂滅亡,這原因是什么呢?大概是因為智力只可以用來謀劃人事,卻不能夠用來謀劃天道。良醫(yī)的子女大多死于疾病,良巫的子女大多死于鬼神。難道是他們善于救活別人卻不善于設法救自己的子女嗎?這是善于謀劃人事,卻不善于謀劃天道啊。古代的圣人懂得天下后世的變化,那不是智慧、思慮能夠完全料到的,不是刑法、權術能夠制服的,因此不敢放縱他的私謀詭計,只有積聚最真誠的心意,用最大的功德,來緊緊連結上天的心,使上天關注他的功德,像慈母保護嬰兒一樣不忍舍棄他。所以他的子孫雖然有極愚蠢、最不賢的,完全可以亡國,可是上天終究不忍一下子滅亡它。這是最有遠見的考慮啊。如果不能自己緊緊連結上天,卻想靠小小的智謀駕馭當代的事務,又要使后世一定沒有危亡,這是必然沒有的道理,難道符合天道么?15.C【解析】選項C中“滋露流云良不惡”意思是露水、風雨等自然條件不是壞的,樹木生長過程中離不開它們的滋養(yǎng),且下闋都是詞人在種樹之時對以后場景的想象,不是實寫。16.①準備工作的重要性:開頭描述了種樹前的準備工作,如除草、翻土等,強調了為樹木提供良好生長環(huán)境的必要性。②向有經(jīng)驗的人學習:“漫訪”兩句指的是向有經(jīng)驗的人學習種植技術,深入琢磨栽培的方法和技術。③順應自然規(guī)律:風雨流云,都是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不要擔心影響樹木生長。④萬事需有耐心:“幾度春秋,枝葉欣欣托”說明了樹木成長需要時間,種植者需要有耐心,等待樹木隨著季節(jié)更迭逐漸成長。⑤要有自信:不是蒼松,亦可成蔭。(一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表述合理即可)17.(1)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小軒窗,正梳妝(蘇軾《江城子》)18.①泛泛而談/論②熟視無睹/習焉不察/司空見慣19.A.我要寫什么B.才能立得精準/也就知道怎么立意了

C.體現(xiàn)獨特性/寫出一個獨特的“我”20.語句①:“五億多年”修改為“五億年”,或去掉“最少”一詞解析:“至少”“最多”“最高”“超過”“最低”等表示范圍的詞后面只能接確數(shù),不能接約數(shù)。語句③:“就形成了最堅硬的地球巖石圈的部分”修改為“就形成了地球巖石圈最堅硬的部分”解析:語序不當21.①把十八月潭巖壁比作交響樂,(1分)化視覺為聽覺,(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