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基礎(chǔ)練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備考_第1頁
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基礎(chǔ)練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備考_第2頁
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基礎(chǔ)練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備考_第3頁
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基礎(chǔ)練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備考_第4頁
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基礎(chǔ)練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備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基礎(chǔ)練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備考

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基礎(chǔ)練

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備考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越山西南高而下傾于海,故天目于浙江之山最高,然僅與新安之平地等。自浙望之,新安蓋出萬山之上云。故新安,山郡也。州邑鄉(xiāng)聚,皆依山為塢,而山惟黃山為大,大鄣山次之。秦初置鄣郡以此。

唐廣明之亂,都使程沄集眾為保,營于其外,子孫遂居之。新安之程,蔓衍諸邑,皆祖梁忠壯公。而都使實始居汊口。其顯者,為宋端明殿學(xué)士珌。而若庸師事饒仲元,其后吳幼清、程鉅夫皆出其門,學(xué)者稱之為徽庵先生。其他名德,代有其人。

(歸有光《汊口志序》節(jié)選,選自《古文辭類纂》)

材料二: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蛟唬骸爸^其環(huán)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庇讶死钤妇又?。

愿之言曰:“……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yuǎn),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節(jié)選自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鄣郡,與《過秦論》中“以為桂林、象郡”的“桂林"象郡”一樣,均指秦設(shè)置的郡縣。

B.學(xué)者,求學(xué)的人,與《師說》中“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的“學(xué)者”意思相同。

C.陽,向日為陽,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文中“太行之陽"指的就是太行山的南面。

D.黜陟,罷免官職。文中“理亂不知,黜陟不聞”指李愿不關(guān)心社會和官場,安于隱居生活。

2.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

齊人婁敬戍隴西,過洛陽,脫挽輅,衣羊裘,因齊人虞將軍求見上。上召見,問之。婁敬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婁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異。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積德累善十有余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諸侯自歸之,遂滅殷,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營洛邑,以為此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故周之盛時,天下和洽,諸侯、四夷莫不賓服,效其貢職;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唯其德薄也,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沛,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zhàn)滎陽、成皋之間,大戰(zhàn)七十,小戰(zhàn)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shù)??奁曃唇^,傷夷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guān)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帝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爭言:“周王數(shù)百年,秦二世即亡。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澠,其固亦足恃也?!鄙蠁枏埩?,良曰:“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shù)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關(guān)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婁敬說是也。"上即日車駕西都長安。拜婁敬為郎中,號曰奉春君,賜姓劉氏。

(節(jié)選自《通鑒紀(jì)事本末·卷二·高帝滅楚》)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四夷,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的統(tǒng)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也泛指外族、外國。

B.賓服,古指諸侯或邊遠(yuǎn)部落按時朝貢以表服從。后泛指歸順,服從,如《紅樓夢》“如今四海賓服,八方寧靜”。

C.山東,指崤山以東,與《過秦論》中“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山東”詞義不同。

D.京師,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名稱,一般指國都,如《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也指護(hù)衛(wèi)京城的軍隊。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樂運字承業(yè),南陽清陽人。運少好學(xué),涉獵經(jīng)史。年十五而江陵滅,隨例遷長安。其親屬等多被籍沒,運積年為人傭保,皆贖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謹(jǐn),由是以孝聞。梁故都官郎瑯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為《孝義傳》。性方直,未嘗求媚于人。為露門學(xué)士。前后犯顏屢諫武帝,多被納用。建德二年,除萬年縣丞,抑挫豪右,號稱強直,武帝嘉之,特許通籍事,有不便于時者,令巨細(xì)奏聞。

武帝嘗幸同州,召運赴行在所。既至,謂曰:“卿言太子如何人?”運曰:“中人也。"時齊王憲以下并在帝側(cè),帝顧謂憲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聰明睿智,唯運云中人,方驗運之忠直耳。”于是因問運中人之狀。運對曰:“班固以齊桓公為中人,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膳c為善,亦可與為惡也。"帝曰:“我知之矣?!彼烀钸x宮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訖,詔天下公除。運上疏曰:“三年之喪,自天子達(dá)于庶人。先王制禮,安可誣之。"書奏,帝不納。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運乃輿櫬詣朝堂,陳帝八失。帝大怒,將戮之。內(nèi)史元嚴(yán)諫,因而獲免。翌日,帝頗感悟,召運謂之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實是忠臣?!蹦速n御食以賞之。朝之公卿,初見帝甚怒,莫不為運寒心。后見獲賞,又皆相賀,以為幸免獸口。

(選自《北史·樂運傳》,有刪改)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是古人入學(xué)時取的,通常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也便于他人稱呼。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

B.“幸”,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也指妃嬪受皇帝寵愛。文中指的就是皇帝到同州。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種重要文體,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條陳述意見?!笆?還可指對古書的舊注作進(jìn)一步解釋。

D.“公”,是爵位名,我國古代爵位一般分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4.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quán)。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蔽粗僚沓牵野l(fā)背死。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耳。然則當(dāng)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dāng)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殺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為以此去哉?增之去,當(dāng)于羽殺卿子冠軍①時也。陳涉之得民也,以項燕、扶蘇。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②。而諸侯叛之也,以弒義帝。且義帝之立,增為謀主矣。義帝之存亡,豈獨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與同禍福也。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久存者也。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也,豈必待陳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

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guān),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于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則留,不合則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嗚呼!增亦人杰也哉!

(節(jié)選自蘇軾《范增論》)

【注】①卿子冠軍:即宋義。公元前207年,秦圍趙,楚懷王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途中,宋義畏縮不前,羽殺之。②楚懷王孫心:楚懷王孫子熊心,項梁擁立他為王,仍稱懷王。項羽稱霸后尊熊心為義帝。

下列對文中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一般是學(xué)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jīng)史之言,如《范增論》《過秦論》。

B.“賜骸骨"是古代大臣請求辭職歸家的婉詞,與致仕、致事、致政、休致等詞義相近。

C.子,一般用于對男子的尊稱或美稱。如文中的“蘇子”“卿子"?!稜T之武退秦師》中“吾不能早用子”的“子"也是尊稱。

D.高帝,劉邦的謚號。謚號就是地位較高的人去世后對其進(jìn)行褒貶是非功過的文字,有官謚和私謚之分,“私謚”是由死者的親友或門生議定的謚號。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神宗萬歷四年十二月,上御文華殿,舉袍示輔臣曰:“此何色也?"居正以為青。上曰:“紫也,久而色渝?!本诱唬骸白弦子?。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享國長久,未必不由此。愿皇上以皇祖為法,節(jié)一衣,民間有數(shù)十人得其暖者;輕一衣,民間有數(shù)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上深然之。七年二月,上患疹,慈圣太后命僧于戒壇設(shè)法度眾。張居正上言:“戒壇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當(dāng)時僧眾數(shù)萬,恐生變敗俗也。今豈宜又開此端?圣躬違豫,惟告謝郊廟社稷,斯名正言順,神人胥悅,何必開戒壇而后為福哉!”事遂寢。二月,河工成。先是,淮安有水患,河決入淮。上以問張居正,因上言:“故河道都御史潘季馴可使。"乃降璽書,即其家拜都御史,使持節(jié)治河。一切假以便宜久任,帑藏不問出入。諸奉行不及事者,下詔獄鞠治之。于是當(dāng)事者日夜焦勞,蓋逾年而堤成,轉(zhuǎn)漕無患。十年二月丁酉,大學(xué)士張居正上言:“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今尚有一事為民害者,帶征稅糧也……”上從之。詔下,中外大悅。

(節(jié)選自《明史紀(jì)事本末·江陵柄政》)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袨服,古時既可指黑色禮服,也可指盛裝艷服,文中指的是前者。

B.郊廟,帝王祭天地的郊宮和祭祖先的宗廟,也指帝王祭拜天地和祖先。

C.河工,即修筑河堤、開浚河道等治河工程,古時多指治理黃河的工程。

D.丁酉,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相配以紀(jì)年月日,文中用的是干支紀(jì)日法。

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玄齡明達(dá)吏事,夙夜盡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寬平,聞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與杜如晦引拔士類,常如不及。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國,故唐世稱賢相者,推房、杜焉。玄齡雖蒙寵待,或以事被譴,輒累日詣朝堂,稽顙請罪,恐懼若無所容。房玄齡、高士廉遇少府少監(jiān)竇德素于路,問:“北門近何營繕?"德素奏之。上怒,讓玄齡等曰:“君但知南牙①政事,北門小營繕,何預(yù)君事!”玄齡拜謝。房玄齡嘗以微譴歸第,褚遂良上疏,以為:“玄齡自義旗之始翼贊圣功,武德之季冒死決策,貞觀之初選賢立政,人臣之勤,玄齡為最。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紳同尤,不可遐棄。陛下若以其衰老,亦當(dāng)諷諭使之致仕,退之以禮;不可以淺鮮之過,棄數(shù)十年之勛舊。"上遽召出之。頃之,玄齡復(fù)避位還家。久之,上幸芙蓉園,玄齡敕子弟汛掃門庭,曰:“乘輿且至!”有頃,上果幸其第,因載玄齡還宮。癸未,以司農(nóng)卿李緯為戶部尚書。時房玄齡留守京師,有自京師來者,上問:“玄齡何言?"對曰:“玄齡聞李緯拜尚書,但云李緯美髭鬢?!钡坼岣某暵逯荽淌?。玄齡謂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無事,唯東征未已,群臣莫敢諫,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責(zé)。"乃上表諫,以為:“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今驅(qū)無罪之士卒,委之鋒刃之下,使肝腦涂地,獨不足愍乎!向使高麗違失臣節(jié),誅之可也;侵?jǐn)_百姓,滅之可也;他日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今無此三條而坐煩中國,愿陛下許高麗自新,罷應(yīng)募之眾,自然華夷慶賴,遠(yuǎn)肅邇安。臣旦夕入地,儻蒙錄此哀鳴,死且不朽!”玄齡之子遺愛②尚上女高陽公主,上謂公主曰:“彼病篤如此,尚能憂我國家。"上自臨視,握手與訣,悲不自勝。癸卯,薨。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jì)》)

【注】①南牙,即“南衙”,指宰相。②遺愛,房玄齡次子,名俊,字遺愛。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稽顙,古代一種禮節(jié),九拜之一,屈膝下跪,雙手朝前,以額觸地,用以表達(dá)謝意。

B.致仕,也稱致事,指官員交還官職,辭官或正常退休,一般為70歲,稱懸車之年。

C.乘輿,舊指皇帝和諸侯所用的車輿,也用為帝王的代稱;泛指車馬及皇帝所用器物。

D.華夷,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亦指中國和外國;夷,占稱東方各族,泛指四方少數(shù)民族。

7.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高勱,字敬德,渤海蓚?cè)艘?,齊太蔚、清河王岳之子也。幼聰敏,美風(fēng)儀,以仁孝聞,為齊顯祖所愛。年七歲,襲爵清河王。十四為青州刺史,后改封樂安王。性剛直,有才干,甚為時人所重。斛律明月雅敬之,每有征伐,則引之為副。遷侍中、尚書右仆射。及后主為周師所敗,勱奉太后歸邱。時宦官放縱,儀同茍子溢尤稱寵幸,勱將斬之以徇。太后救之,乃釋。劉文殊竊謂勱曰:“子溢之徒,言成禍福,何得如此!"勱攘袂曰:“今者西寇日侵,朝貴多叛,正由此輩弄權(quán),致使衣冠解體。若得今日殺之,明日受誅,無所恨也?!蔽氖馍趵ⅰ<戎燎?,勱勸后主:“五品已上家累,悉置三臺之上,因脅之曰:‘若戰(zhàn)不捷,則燒之?!溯呄拮?,必當(dāng)死戰(zhàn),可敗也。"后主不從,遂棄邱東遁。勱恒后殿,為周軍所得。武帝見之,與語,大悅,因問齊亡所由。勱發(fā)言流涕,悲不自勝,帝亦為之改容。授開府儀同三司。高祖為丞相,謂勱曰:“齊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聞于鄰境,宜善自愛?!眲暝侔葜x曰:“勱亡齊末屬,世荷恩榮,不能扶危定傾,以致淪覆,既蒙獲宥恩幸已多,況復(fù)濫叨名位,致速官謗"高祖甚器之,以勱檢校揚州事。后拜楚州刺史,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仆子仆廟,其俗敬鬼。祈禱者必以牛酒,至破產(chǎn)業(yè)。勱嘆曰:“子胥賢者,豈宜損百姓乎?”乃告諭所部,射此遂止,百姓賴之。隴右諸羌數(shù)為寇亂,朝廷以勱有威名,拜洮州刺史。下車大崇威惠,民夷悅附,其山谷間生羌相率詣府稱謁,前后至者,數(shù)千余戶。豪猾屏跡,路不拾遺,在職數(shù)年,稱為治理。后遇吐谷渾來寇,勱遇疾不能拒戰(zhàn),賊遂大掠而去。憲司奏勱亡失戶口,又言受羌饋遺,竟坐免官。后卒于家。

(節(jié)選自《隋書高勱傳》)

下列對文中加下劃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仆射,官名,秦始置,漢以后因之。魏晉南北朝至南朝宋尚書省的長官稱仆射,唐時尚書省仆射職位略高于尚書令。

B.后主指后代的君主,即嗣君:也可稱一個王朝的末代君主,如三國蜀國劉禪、南朝陳國陳叔寶、南唐李煜等。

C.開府儀同三司,古代一種高級官位,從一品,開府即開官府,在指定的地方建立辦公之地。官府用什么級別的儀仗,明確了與三司相同。

D.伍子胥是楚大夫伍奢之子,父兄為楚王所殺,他逃到吳國,后助吳伐楚,入楚都郢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李)廣子三人,曰當(dāng)戶、椒、敢,為郎。當(dāng)戶有遺腹子名陵。

數(shù)歲,天漢二年秋,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于祁連天山,而天子使陵將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專走貳師也。陵既至期還,而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余人。且引且戰(zhàn),連斗八日,還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狹絕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匈奴。

(節(jié)選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刪改)

文本二:

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fēng)。今舉事一不當(dāng),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入戎馬之地,抑?jǐn)?shù)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zhuǎn)斗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dāng)以報漢也?!?/p>

(節(jié)選自《漢書·李陵傳》,有刪改)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郎,漢代專指皇帝的侍從官。依漢朝制度,凡職位在兩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舉子弟一人做郎官。

B.天漢,漢武帝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jì)年的名號,中國古代紀(jì)年法只有年號和干支兩種。

C.太史令,官名,掌管天文歷算、編纂史書等事務(wù)。司馬遷在漢武帝時期做太史令,故《史記》中自稱太史公。

D.北首,頭朝北。古禮,人死入葬,尸體頭朝北,故北首為死人之象。文中有抱著必死決心的意思。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題目。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墨,雖當(dāng)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dāng)?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dāng)是之時,雖欲為孤豚(小豬),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節(jié)選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節(jié)選自《莊子·外物》)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君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p>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

(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長輩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

B.謚號是在皇帝、貴族、大臣等死后,對其一生做的概括性的評價,如惠王、宣王。

C.“子”是中國古代對老師或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男子的尊稱。

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

10.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題目。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質(zhì)于齊。懷王薨,太子辭于齊王而歸。齊王隘之:“予我東地五百里,乃歸子。子不予我,不得歸?!碧釉唬骸俺加懈?,請追而問傅。"傅慎子曰:“獻(xiàn)之地,所以為身也愛地。不送死父,不義。臣故曰獻(xiàn)之便。”太子入,致命齊王曰:“敬獻(xiàn)地五百里。"太子歸,即位為王。齊使車五十乘,來取東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齊使來求東地,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獻(xiàn)計。"上柱國子良入見。子良曰:“王不可不與也。王身出玉聲,許強萬乘之齊而不與,則不信。后不可以約結(jié)諸侯。請與而復(fù)攻之。與之,信;攻之,武。臣故曰與之?!弊恿汲觯殉H胍?。昭常曰:“不可與也。萬乘者,以地大為萬乘。今去東地五百里,是去東國之半也,有萬乘之號而無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與。常請守之。"昭常出,景鯉入見。景鯉曰:“不可與也。雖然,楚不能獨守。臣請西索救于秦。”景鯉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計告慎子曰:“寡人誰用于三子之計?"慎子對曰:“王皆用之!”慎子曰:“臣請效其說,而王且見其誠然也。王發(fā)上柱國子良車五十乘,而北獻(xiàn)地五百里于齊。發(fā)子良之明日,遣昭常為大司馬,令往守東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鯉車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弊恿贾笼R,齊使人以甲受東地。昭常應(yīng)齊使曰:“我典主東地,且與死生。"齊王謂子良曰:“大夫來獻(xiàn)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矯也。王攻之。"齊王大興兵,攻東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萬臨齊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奪之東地五百里,不義?!饼R王恐焉,乃請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齊患。士卒不用,東地復(fù)全。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楚策》,有改動)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質(zhì),古代派往敵國或他國做人質(zhì),質(zhì)子制度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重要外交策略之一。

B.薨,是古人對死的一種諱稱,《禮記·曲禮》中記載:“天子死曰薨,諸侯死曰崩。"

C.上柱國,保衛(wèi)國都之官,自春秋起為軍事武裝的高級統(tǒng)帥,后引申為一種榮譽稱號。

D.萬乘即一萬輛兵車。乘,古時一車四馬為乘。“千乘”“萬乘"是軍事實力的象征。

參考答案:

1.D

本題考查學(xué)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句意:秦初在這里設(shè)置鄣郡。/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

B.正確。句意:求學(xué)的人稱他為徽庵先生。/古代求學(xué)的人必定有老師。

C.正確。句意:太行山的南面有個(山谷叫)盤谷。

D.“黜陟,罷免官職”錯誤。文中“黜陟”,是指官吏降免或升遷。句意:既不問天下的治亂,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參考譯文:

材料一:

越山的西南方向高聳,其下傾向大海,所以天目山在浙江是最高的山峰,但也僅僅是與新安的平地是相等的。從浙江望去,新安就像在萬山的上面。所以新安,是山郡。都邑、鄉(xiāng)鎮(zhèn)聚在一起,依山建塢,那些山中以黃山為最大,大鄣山次之。秦初在這里設(shè)置鄣郡。

唐代廣明之亂時,都使程沄聚集眾人以求自保,在其外扎營,子孫于是就居住在這里。新安程氏,環(huán)繞邑鎮(zhèn),都以梁忠壯公為祖。而都使程沄才開始在汊口居住。程氏中名聲顯揚的,是宋端明殿學(xué)士程珌。而若庸師從侍奉饒仲元,之后的吳幼清、程鉅這些人都出自其門下,求學(xué)的人稱他為徽庵先生。其他有名望德行的人,每代都有。

材料二:

太行山的南面有個(山谷叫)盤谷。盤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說:“因為盤谷盤繞在兩山之間,所以名叫‘盤’?!币灿腥苏f:“這個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勢險阻,是隱者所盤旋的地方(所以叫‘盤’。)"我的朋友李愿住在這里。

李愿說:“……窮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處眺望遠(yuǎn)方,在繁茂的樹下整日悠然靜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滌,保持自身的潔凈。從山上采來的果子,甜美可食;從水中釣來的魚蝦,鮮嫩可口。日常作息沒有定時,只要感到舒適就安于如此。與其當(dāng)面受到贊譽,不如背后不受詆毀;與其肉體享受安樂,不如心中沒有憂慮。既不受官職的約束,也不受刑罰的懲處;既不問天下的治亂,也不管官吏的升降。這些都是遭遇不好、不行時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為,我就這樣去做。”

2.C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正確。句意:諸侯、四方外族無不臣服。

B.正確。句意:諸侯、四方外族無不臣服。/現(xiàn)在四方臣服,全國到處安寧平靜。

C.錯誤。兩個“山東"都指崤山以東。句意:崤山以東即使動亂。/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動起來就把秦朝的統(tǒng)治推翻了。

D.正確。句意:向西供應(yīng)京城。/蘇武在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京城長安。

參考譯文:

齊國人婁敬去戍守隴西,途經(jīng)洛陽,他解下綁在車前牽引的橫木,穿上羊皮襖,通過本國人虞將軍引薦求見高祖,高祖召見婁敬,詢問他對定都洛陽的看法,婁敬說:“陛下定都洛陽,難道是想要與周朝比興盛嗎?”高祖說:“對。"婁敬說:“陛下取得天下的方法與周朝不同。周朝祖先從后稷受封于邰起,積德累善已經(jīng)十幾代,以至于到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時,諸侯都自動歸附周朝。于是滅掉殷商,成為天子,等到成王即位,周公輔佐他,便開始營建洛邑,認(rèn)為這里是天下中心,各地諸侯前往進(jìn)獻(xiàn)貢品、交納賦稅,所走的路程是相等的。君主有德行就容易稱王,無德行就容易滅亡,因此周朝興盛之時,天下和融,諸侯、四方外族無不臣服,進(jìn)獻(xiàn)貢品交納賦稅;待到它衰弱時,天下無人前來朝見,周朝也無法制約,這不僅是由于它德行微薄,也因為它形勢衰弱啊。如今陛下從豐、沛起兵,席卷蜀、漢中,平定三秦,與項羽于滎陽、成皋之間作戰(zhàn),大戰(zhàn)七十次,小戰(zhàn)四十次,使天下民眾肝腦涂地,父子尸骨露于荒野,數(shù)不勝數(shù)。哭泣的聲音還沒有斷絕,傷殘的戰(zhàn)士還不能站立行走,就想與周成王、周康王時比興盛,我私下里認(rèn)為二者并不相同。況且秦國靠著山,環(huán)著河,四面都有險固的關(guān)塞作為屏障,如果突然間有緊急的情況發(fā)生,百萬軍隊可以立即調(diào)動齊備,依靠秦地原有的基礎(chǔ),憑借富饒肥沃的土地,這就是所謂的天府之國啊。陛下進(jìn)入函谷關(guān),在那里建都,崤山以東即使動亂,秦國舊地可以完整地占有。與別人爭斗,不扼住他的咽喉,擊打他的后背,是不能大獲全勝的,現(xiàn)在下如果占據(jù)秦國舊地,這也就是扼住了天下的咽喉而擊打其背部了。”

高祖詢問群臣,群臣都是崤山以東的人,爭著說:“周朝統(tǒng)治了數(shù)百年,秦朝經(jīng)歷了兩代就滅亡,洛陽東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澠池,它的堅固足以依賴了。"高祖詢問張良,張良說:“洛陽雖有這樣險固的地勢,但它的中心地區(qū)狹小,方圓不過幾百里,田地貧瘠,四面受敵,因此這不是用武之地。關(guān)中左有崤山、西有函谷關(guān),右有隴山、蜀地,肥沃的田野方圓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饒資源,北面又有利于畜牧的大草原,依伏三面險要的地勢防守,只用一面向東控制諸侯,諸侯平安穩(wěn)定,可以通過黃河、渭河水路運輸天下糧食,向西供應(yīng)京城;如果諸侯發(fā)生變故,也可順流而下,足以轉(zhuǎn)運物資,這就是所謂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啊,婁敬的建議是對的?!备咦娈?dāng)天起駕動身,向西進(jìn)發(fā),定都長安。授官婁敬為郎中,號為奉春君,賜姓劉氏。

3.A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

A.“是古人入學(xué)時取的"錯誤?!白帧笔枪湃顺赡陼r取的。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與本名含義相關(guān)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后因此稱“字”為“表字"。

參考譯文:

樂運字承業(yè),是南陽清陽人。樂運年少時就好學(xué),涉獵經(jīng)史。十五歲時,江陵被滅,他按照慣例被遷到長安。他的親屬大多被登記沒收,樂運多年給人做雇工來擔(dān)保,把他們都贖免了。他侍奉母親和守寡的嫂嫂很恭謹(jǐn),因此憑著有孝行聞名。梁朝故都官郎瑯邪人王澄贊賞他,依次記錄他的事跡寫成《孝義傳》。樂運秉性正直,未曾討好別人。擔(dān)任露門學(xué)士。前后多次冒犯皇帝尊嚴(yán)直言規(guī)勸武帝,大多被采納。建德二年,任萬年縣丞,抑制打擊豪門大族,號稱剛強正直,武帝嘉獎他,特別準(zhǔn)許他記名于門籍隨時進(jìn)入宮中。遇到有不利于時政的事,令他無論大小都奏報。

武帝曾經(jīng)到同州,召樂運趕赴皇帝所在的地方。樂運到了之后,武帝對他說:“你說太子是什么樣的人?”樂運說:“是平常人。"當(dāng)時齊王宇文憲及以下的大臣都在武帝身邊,武帝回頭對齊王宇文憲等人說:“百官諂媚我,都說太子聰明有智謀,只有樂運說他是平常人,正驗證了樂運的忠誠正直啊。”于是接著問樂運平常人的樣子。樂運回答說:“班固認(rèn)為齊桓公是平常人,管仲輔佐他就稱霸,豎貂輔佐他就混亂??梢宰龊檬拢部梢宰鰤氖隆?武帝說:“我明白了?!庇谑蔷奶暨x宮官來匡正輔佐太子。

等到武帝去世,宣帝繼承皇位,葬禮結(jié)束后,詔令天下除去喪服。樂運上奏疏說:“三年的喪期,從天子到平民百姓。先王制定的禮制,怎么可以欺騙呢。"奏疏呈上,宣帝不采納。從此不再推行德政,而昏庸暴虐更加厲害。樂運于是抬著棺材到朝堂,陳述宣帝的八條過失。宣帝大怒,要殺他。內(nèi)史元嚴(yán)勸諫,因而得以免死。第二天,宣帝很有感悟,召樂運對他說:“我昨夜思考你所奏的事,實在是忠臣。”于是賜給御食來獎賞他。朝廷的公卿,起初看到宣帝非常憤怒,沒有不為樂運擔(dān)心的。后來看到他受到賞賜,又都相互慶賀,認(rèn)為他僥幸逃脫了虎口。

4.C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

C.“一般用于對男子的尊稱或美稱。如文中的‘蘇子’"錯誤,文中的“蘇子”是自稱。

參考譯文:

劉邦采用了陳平的計策,離間疏遠(yuǎn)楚國君臣。項羽懷疑范增和漢暗中勾結(jié),漸漸剝奪了他的權(quán)力。范增大怒,說:“天下大事已經(jīng)大致成為定局,君王也好自為之吧。希望能讓我這把老骨頭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還沒到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背上癰疽發(fā)作就病死了。蘇子說:范增離去是對的。如果不離去,項羽一定會殺了他,只遺憾他沒有早早離開罷了。既然如此,那么范增應(yīng)當(dāng)在什么時候離開呢?當(dāng)初范增勸項羽殺沛公,項羽不聽,終因此而失去天下,應(yīng)當(dāng)在此時離去嗎?回答說:不。范增想要殺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職責(zé),項羽不殺劉邦,還顯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時離去呢?范增離去,應(yīng)當(dāng)在項羽殺卿子冠軍的時候。陳涉能夠得民心,因為打出了楚將項燕和公子扶蘇的旗幟。項氏的興盛,因為擁立了楚懷王孫子熊心。諸侯背叛他,因為他殺了義帝。況且擁立義帝,范增實際上是主要謀劃者。義帝的生死存亡,豈只關(guān)系到楚國的盛衰成敗,也和范增的禍福密切相關(guān)。絕沒有義帝被殺,而單單范增能夠長久得生的道理。項羽殺卿子冠軍宋義,就是殺義帝的先兆。他殺義帝,就是懷疑范增的本源,難道還要等到陳平出反間計嗎?物品必定先腐爛了,然后才能生蛆蟲;人必定先有了懷疑之心,然后讒言才能夠乘機而入。陳平雖說智慧過人,又怎么能夠離間沒有疑的君主呢?

我曾經(jīng)評論義帝,認(rèn)為他是賢明君主。只派遣沛公入關(guān)卻不派遣項羽;在稠人廣眾之中發(fā)現(xiàn)了卿子冠軍,并且提拔他做上將軍,這兩件事,如果不是賢明之君能做到這些嗎?項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殺死了卿子冠軍,義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項羽謀殺義帝,就是義帝殺了項羽,這用不著智者(指點)就可知道了。范增當(dāng)初勸項梁擁立義帝,諸侯因此而服從(楚的指揮),中途殺義帝,一定不是范增的本意。其實豈但不是他的本意,他必然極力勸諫又沒有被接受。不聽取他的忠告又殺死他所擁立之人,項羽懷疑范增,一定是從這時就開始了。在項羽殺卿子冠軍之時,項羽和范增并肩侍奉義帝,還沒有確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慮,有能力誅殺項羽就殺了他,不能殺他就離開他,豈不是毅然決然的大丈夫嗎?范增年齡已經(jīng)七十歲,意見一致就留下來,意見不合就離開他,不在這個時候弄清去留的時機,卻想依靠項羽而成就一翻事業(yè)(見識)淺陋??!雖然如此,范增還是漢高祖畏懼的人物。范增不離去,項羽就不會滅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5.A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

A.“文中指的是前者”錯誤,根據(jù)原文來看,當(dāng)今皇帝穿紫色衣服時間久而顏色變了,張居正借“紫易渝"來告訴皇帝“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愿皇上以皇祖為法,節(jié)一衣,民間有數(shù)十人得其暖者”,要效仿皇祖,不穿顏色艷麗的衣服,節(jié)儉為上,因此應(yīng)該指后者。

參考譯文:

神宗萬歷四年十二月,皇上駕臨文華殿,舉起袍子展示給輔佐大臣看說:“這是什么顏色呢?"張居正認(rèn)為是青色。皇上說:“這是紫色,因為穿的時間太久了,所以顏色改變了?!睆埦诱f:“紫色容易改變。從前皇祖不喜歡盛裝艷服,自己穿的衣服直到破舊了才肯更換,在位時間長,未必不是因為這個緣故。希望皇上把皇祖作為效法對象,節(jié)儉一件衣服,那么民間就有幾十個人能夠穿得暖了;輕賤一件衣服,民間就有幾十個人要遭受寒冷,不能夠不想到這點啊。"皇帝認(rèn)為他說得很對。七年二月,皇帝患了疹子,慈圣太后命令僧人在戒壇上舉行法事超度眾生。張居正進(jìn)言說:“戒壇奉皇祖的命令,禁止開設(shè)直到今天。因為當(dāng)時僧人有幾萬之多,害怕生出變化敗壞風(fēng)俗。如今怎么適合又開啟這風(fēng)氣呢?圣上因為生病而心情受到影響,只有向郊廟社稷壇告罪,才是名正言順,令神仙喜悅的,何必要開設(shè)戒壇然后才能得到福分呢!”這件事便停止了。二月,黃河工事建成。在這之前,淮安有水災(zāi),黃河決堤進(jìn)入淮河?;实勰眠@件事問張居正,張居正于是上奏說:“河道都御史潘季馴可以任用。"皇帝于是降下璽書,在他家中拜他為都御史,讓他持節(jié)治理黃河。一切讓他便宜行事,并長久任職,使用錢財不問收支。那些執(zhí)行命令不能完成任務(wù)的,就關(guān)押進(jìn)詔獄里審問定罪。在這種情況下,主持事務(wù)的人日夜操勞,大概過了一年而堤壩建成,轉(zhuǎn)運糧餉再沒有憂患。十年二月丁酉日,大學(xué)士張居正進(jìn)言說:“使百姓安定的辦法,在于要察覺百姓的疾苦。如今還有一件事是百姓的憂患,就是帶征稅糧(各省應(yīng)征之錢糧,凡因故而積欠,即將其勻為數(shù)份,分年與各該本年錢糧一同征收者,稱為帶征)……”皇帝聽從了他的話,下詔后,朝廷內(nèi)外都非常高興。

6.A

本題考查學(xué)生識記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A.“用以表達(dá)謝意"錯誤,“稽顙”用來表示極度的虔誠或哀痛。

參考譯文:

房喬,字玄齡,是齊州臨淄人。房玄齡通曉政事,早晚盡心盡力,唯恐有哪一件事處理不好;他施行法令寬和平正,如果聽說別人有長處,就像自己擁有一樣,不用求全責(zé)備的要求來選擇人,不根據(jù)自己的長處來要求人。與杜如晦一起舉薦選拔士人,好像總是覺得沒把事情做好。與杜如晦兩個人興趣相同,同心同德為國效命,所以在唐朝能夠被稱作賢相的,首推房、杜。房玄齡雖然受到皇帝恩寵優(yōu)待,但有時因為某件事被責(zé)備,就接連數(shù)日到朝堂上,跪拜請罪,驚恐害怕好像無地自容。房玄齡、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少監(jiān)竇德素,問道:“北門最近建造什么?"竇德素(將這件事)報告給了皇上。皇上大怒,責(zé)備房玄齡等人說:“你們只要管理南面衙門里的政事就行了,北門一個小規(guī)模建造,干你們什么事呢?”房玄齡等下拜謝罪。房玄齡曾經(jīng)因犯小過失回家閑居,褚遂良呈遞奏疏,認(rèn)為:“房玄齡自從皇上起兵開始就輔助皇上有大功勞,武德末年以死相助,貞觀初年選拔賢才設(shè)立政事,臣子中最勤勉的當(dāng)屬房玄齡。如果不是犯了不可赦免的罪責(zé),被其他官員共同指責(zé),就不應(yīng)將他遠(yuǎn)遠(yuǎn)拋棄。陛下如果因為他上了年紀(jì),使用客氣的方法讓他退休,以禮讓他退休;不可以因為小的過錯,拋棄幾十年的老功臣。"太宗聽后急忙召房玄齡回朝。過了不久,房玄齡又離開職位回到家中。過了幾天,太宗巡幸芙蓉園,房玄齡讓晚輩們立即灑掃門庭,說道:“皇上的乘輦就要到了。”過了一會兒,太宗果然臨幸他的宅第,于是用車馬載著玄齡一同返回宮中。癸未(二十八日),任命司農(nóng)寺卿李緯為戶部尚書。當(dāng)時房玄齡留守京城,有人從京城前來太宗處,太宗問道:“房玄齡講些什么?"答道:“玄齡聽說陛下拜李緯為戶部尚書,只是說李緯是個美髯公?!碧诩纯谈娜卫罹暈槁逯荽淌?。房玄齡對他的兒子們說:“我蒙受皇上的隆恩,如今天下無事,只有東征高麗一事沒有停止,眾位大臣都不敢勸諫,我明知其非如果不說話,真是死有余辜啊。"于是上表章勸諫,認(rèn)為:“陛下的功名威德也可以知足了,開拓疆土也當(dāng)適可而止。如今驅(qū)使無罪的士卒,把他們交付到鋒利的刀刃之下,讓他們慘死,難道他們不值得憐憫嗎!假使當(dāng)初高麗違背臣屬的禮節(jié),可以誅罰他們;假若侵?jǐn)_老百姓,可以滅掉他們;以后會成為中原的禍患,也可以除掉他們。如今沒有這三條原因而只是無故煩勞中原百姓,希望陛下容許高麗悔過自新,遣返響應(yīng)招募的兵眾,自然會使華、夷慶幸有依靠,而使遠(yuǎn)服近安。我很快就要死去,倘若承蒙陛下采納(錄)我這將死者的哀鳴,(我即使)死了也將不忘您的恩德!”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娶太宗女兒高陽公主為妻,太宗對公主說:“你的公公病得這么厲害,還能為國家的事憂心忡忡。"太宗親去探視,握著房玄齡的手與他告別,悲痛得不能自禁。癸卯日,房玄齡去世。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jì)》)

7.A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

A.“唐時尚書省仆射職位略高于尚書令”錯誤。唐時尚書令下設(shè)左右仆射,仆射地位僅次于尚書令。

參考譯文:

高勱,字敬德,是渤海蓚縣人,北齊太尉、清河王高岳的兒子。自幼聰明慧敏,風(fēng)度儀容美好,以仁愛孝悌聞名,被北齊顯祖寵愛。七歲時,承襲清河王的爵位。十四歲任青州刺史,后來改封爵位為樂安王。性格剛直,有才干,很受當(dāng)時人敬重。斛律明月向來欽敬他,每次有征伐,就任他為副帥。后來升任侍中、尚書右仆射。等到齊后主被周軍打敗,高勱侍奉太后回到鄴地。當(dāng)時宦官任性胡為,儀同茍子溢尤其被寵幸,高勱將要殺他示眾。太后救他,高勱才放了他。劉文殊私下里對高勱說:“子溢這些人,一句話就能給人帶來禍患或福氣,你怎么能這樣做?"高勱捋起袖子說:“如今西邊的敵人一天天侵?jǐn)_,朝廷中很多權(quán)貴叛國投敵,正是因為這些人把握權(quán)力,操持朝政,才導(dǎo)致縉紳、士大夫人心離散。如果今天能殺掉他,明天我就算被處死,也沒有什么遺憾?!蔽氖夥浅M愧?;氐洁挸呛螅邉陝窈笾髡f:“把五品以上官員的妻兒老小,全都置于三臺上面,就脅迫他們說:‘如果出戰(zhàn)不勝,就燒了三臺?!@些人舍不得妻子兒女,必當(dāng)死戰(zhàn),可以打敗敵人。"后主沒有聽從,于是棄離鄴城東逃。高勱常常殿后,被北周軍隊俘獲。周武帝見到他,與他交談,很高興,接著問北齊滅亡的原因。高勱說話流淚不止,悲傷不能自持,武帝也為之變了神色。他被授任開府儀同三司。高祖楊堅此時任丞相,對高勱說:“北齊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任用邪佞的人。你們父子忠良聞名于鄰國,應(yīng)當(dāng)善自珍愛?!备邉陜纱蜗掳葜t遜地說:“我是亡國的下等官僚,世代蒙受恩澤榮寵,不能拯救危亡之國,以致傾覆。既然已經(jīng)獲得寬宥,所受恩德已多,何況又充數(shù)占得官位,致使招來官中謗議。"高祖很器重他,讓他檢校揚州職事。后拜任楚州刺史,百姓安定。先前,城北有一座伍子胥廟,當(dāng)?shù)仫L(fēng)俗敬鬼事神。祈禱的人必須殺牛備酒,以致敗家破產(chǎn)。高勱嘆道:“子胥是賢者,怎么會損害百姓呢?”于是告誡轄區(qū)之內(nèi)的人,從此停止濫祭,百姓多虧了他。隴右羌人各部多次叛亂侵?jǐn)_,朝廷因高勱很有威名,任他為洮州刺史。到任后振揚威嚴(yán)廣施恩澤,民眾悅服歸順,那些山谷中的土著羌人相繼到州府拜見,先后前來的,有好幾千戶。兇橫奸猾之徒隱跡無蹤,路不拾遺,在職幾年,被稱為治理有方。后來遇上吐谷渾來進(jìn)犯,高勱生病不能作戰(zhàn),賊人于是大肆搶掠而去。御史上奏高勱丟失了人口,又說他受了羌人的賄賂,最終坐罪被免職。后來他在家中去世。

8.B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

B.“中國古代紀(jì)年法只有年號和干支兩種"錯誤,中國古代紀(jì)年法共有四種,除年號、干支紀(jì)年外,還有王公年次紀(jì)年和年號干支兼用法。

參考譯文:

文本一:

李廣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李當(dāng)戶、李椒、李敢,都是皇帝的侍從官。當(dāng)戶有個遺腹子名叫李陵。

幾年后,天漢二年秋天,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lǐng)三萬騎兵在祁連山進(jìn)攻匈奴右賢王,武帝派李陵率領(lǐng)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約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敵人的兵力,不讓他們專門去對付貳師將軍。李陵已到預(yù)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單于用八萬大軍包圍截?fù)衾盍甑能婈?。李陵軍隊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們殺傷匈奴也有一萬多人。李陵軍邊退邊戰(zhàn),接連戰(zhàn)斗了八天,往回走到離居延海還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攔堵住狹窄的山谷,截斷了他們的歸路。李陵軍隊缺乏糧食,救兵也不到,敵人加緊進(jìn)攻,并勸誘李陵投降。李陵說:“我沒臉面去回報陛下了?!庇谑蔷屯督盗诵倥?。

文本二:

群臣都?xì)w罪于李陵,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司馬遷極力為李陵辯護(hù)說:“李陵孝順父母,對待將士注重信義,常常能奮不顧身以赴國家急難。正是他平時積累的美德,有國士的風(fēng)度?,F(xiàn)在起兵一旦不成功,那些只知保全自己性命與妻子兒女的臣子隨便捏造誣陷他,實在令人痛心。況且李陵帶領(lǐng)不滿五千人的步卒,深入匈奴腹地,抵擋數(shù)萬的敵軍,打得匈奴救死扶傷都忙不過來,調(diào)動全國所有能舉箭引弓的人一起圍攻他。李陵轉(zhuǎn)戰(zhàn)搏斗了上千里,弓箭用盡,道路受阻,戰(zhàn)士們拉著空弓,冒著刀鋒,依然向北與敵人死戰(zhàn),能夠得到部下這樣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雖然兵敗被俘,然而他對敵人的打擊也足以名揚于天下。李陵沒有自殺,是想尋求機會報效國家。"

9.D

本題考查學(xué)生識記文化常識的能力。

D.“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錯誤。比“侯"高一等的是“公”,低一等的是“伯"。

參考譯文:

莊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經(jīng)擔(dān)任過蒙地漆園的小吏,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時代的人。他的學(xué)說涉獵廣泛、無所不包,但是他的中心思想?yún)s本源于老子的學(xué)說,因而他撰寫的十余萬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詞寄意的寓言。他寫的《漁父》《盜跖》《胠篋》是用來詆毀孔子學(xué)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學(xué)說的?!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芬活惖模伎赵O(shè)言語,沒有實事??墒乔f子善于行文措辭,描摹事物的情狀,用來攻擊和駁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當(dāng)世博學(xué)之士,也難免受到他的攻擊。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