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統(tǒng)編版)06《曹劌論戰(zhàn)》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學(xué)生版+解析)《曹劌論戰(zhàn)》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學(xué)生版)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②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曓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③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p>
【乙】
①時太原失守,官兩河者率托故不行。澤曰:“食祿而避難,不可也。"即日單騎就道,從羸卒十余人。磁①經(jīng)敵騎蹂躪之余,人民逃徙,帑廩枵然②。澤至,繕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義勇,始為固守不移之計。
②澤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笔孔渲厮?,無不一當(dāng)百,斬首數(shù)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使悉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軍。金人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fù)出兵。
(節(jié)選自《宋史·宗澤傳》)
【注】①磁:磁州。②帑廩枵然:國庫與糧倉空虛。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肉食者鄙鄙:目光短淺。B.戰(zhàn)則請從從:跟隨。
C.今日進退等死等:等待。D.使悉鐵騎夜襲吾軍使:假使。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B.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C.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D.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劌注重民心的作用,當(dāng)莊公表示處理政事“必以情"之后,他認為可以一戰(zhàn)了。
B.宗澤為官勇敢多智,他單槍匹馬奪回失守的太原城,又多措并舉制定了固守之策。
C.曹劌與宗澤都看重士氣的重要性,宗澤在必死之境中激發(fā)了士卒以一當(dāng)百的勇氣。
D.曹劌與宗澤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與“肉食者”和“官兩河者"形成鮮明對比。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澤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yè)長安。時光武以游學(xué)京師,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封拜,生遠來,寧欲仕也?”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于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wù)悅民心,立高祖之業(yè),救萬民之命。"光武大悅,常與定計議。禹每有所舉者,皆當(dāng)才,光武以為知人。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王匡等合軍十余萬,復(fù)共擊禹,禹軍不利。會日暮,戰(zhàn)罷,諸將見兵勢已摧,皆勸禹夜去,禹不聽。明旦,匡悉軍出攻禹。禹令軍中無得妄動,既至營下,因傳發(fā)諸將鼓而并進,大破之。
(節(jié)選自《后漢書·鄧寇列傳》)
【乙】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曓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p>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5.下列對材料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B.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C.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D.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6.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而見光武知非常人"與乙文中“登軾而望之”的“而"用法不同。
B.“禹得效尺寸”與“恐托付不效"(《出師表》)兩句中的“效”含義不同。
C.“會日暮"與“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兩句中的“會"含義相同。
D.甲文中“因傳發(fā)諸將鼓而并進”與乙文中“一鼓作氣"的“鼓”用法相同。
7.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鄧禹和曹劌都具有卓越的軍事智謀與指揮才能,善于選擇有利的作戰(zhàn)時機,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B.甲文中鄧禹深得光武帝信任,君臣同心建立偉業(yè);乙文以曹劌的鎮(zhèn)定自若反襯魯莊公的急躁冒進。
C.甲、乙兩文都通過對戰(zhàn)爭場景和人物對話的詳細描寫,烘托出戰(zhàn)事的緊迫,表現(xiàn)兩位將領(lǐng)的果敢。
D.甲文先寫鄧禹結(jié)交光武帝,向他獻策舉賢,再寫征戰(zhàn)有功;乙文所選片段先寫交戰(zhàn),后寫論戰(zhàn)。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禹每有所舉者,皆當(dāng)才,光武以為知人。
(2)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凡與敵戰(zhàn),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三國魏明帝自征蜀,遣司馬懿督張郃諸軍,雍、涼①勁卒二十萬,潛軍密進,窺向劍閣②。蜀相諸葛亮?xí)r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會兵交換,在者八萬。參佐咸以賊眾強盛,非力不制,宜權(quán)停下兵③一月,以并聲勢。亮曰:“吾統(tǒng)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鵠立④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苯源吡钊ァS谑?,去者皆悅,愿留一戰(zhàn);征者奮勇,思致死命。臨戰(zhàn)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一戰(zhàn)大克信之由也。
(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信戰(zhàn)》,有刪改)
【注】①雍、涼:雍州和涼州(今均屬甘肅武威)。②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北,古時為軍事要隘。③下兵:換下來的士兵。④鵠立:像天鵝一樣伸長脖子站著,引申為殷切盼望。
9.請用“/"給下面的語句斷句。(斷兩處)
莫不拔劍爭先一戰(zhàn)大克信之由也
10.根據(jù)提示的方法,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詞語方法義項、例詞及例句釋義
獄查工具書①爭訟②訴訟案件③罪,過失④牢房,監(jiān)獄
潛關(guān)聯(lián)成語潛移默化
會課內(nèi)遷移會天大雨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
12.【甲】【乙】兩文都提到了“信”,從中可以看出“信"在戰(zhàn)爭中的重要作用。曹劌認為得到“信”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諸葛亮堅守“信"的原則是_________________。
(請用原文回答)
13.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分別談?wù)勀銓Σ軇ズ椭T葛亮這兩個人物的認識。
【2024·河南·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zhàn)》)
【乙】鄖①人軍于蒲騷②,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③患之,曰:“盍④請濟師于王?”斗廉⑤對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⑥,君之所聞也。成軍⑦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于蒲騷。
(摘選自《左傳·桓公十一年》)
【注釋】①鄖(yún):古國名。②蒲騷;鄖國地名。③莫敖:楚國官職名,掌管軍旅之事。④盍:何不。⑤斗廉:楚國大夫。⑥商、周之不敵:商不敵周。據(jù)史書記載,商紂王軍事實力遠超周武王,結(jié)果卻被周武王所滅。⑦成軍:整頓軍隊。
14.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又何間焉”中的“間"是“參與”的意思,與“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間”意思不同。
B.“必以信"中的“信”是“實情"的意思,與“與朋友交而不信也”(《論語·學(xué)而》)中的“信"意思不同。
C.“軍”有“軍隊"軍隊駐扎”“攻擊"等義項,根據(jù)語境推測,“鄖人軍于蒲騷”中的“軍"是“攻擊”的意思。
D.“聞"有“聽到”“聞名"名聲”“傳播"等義項,根據(jù)語境推測,“君之所聞也”中的“聞"是“聽到”的意思。
15.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16.作戰(zhàn)時,智者能抓住機會,巧者能果斷決策。你認為曹劌是“智者"和“巧者”嗎?請結(jié)合甲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內(nèi)容簡述理由。
17.曹劌認為“可以一戰(zhàn)”,斗廉認為不必請求增援,他們作出判斷的依據(jù)分別是什么?這些依據(jù)中蘊含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2024·廣東中山·一?!?/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②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18.解釋下列句中的畫橫線的詞。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間
(2)雖不能察,必以情情
(3)弗敢加也加
19.翻譯下面的句子。
(l)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乙】
三國魏明帝自征蜀,歸長安,遣司馬懿督張部諸軍,雍、涼勁卒二十萬,潛軍密進,窺向劍閣,蜀相諸葛亮?xí)r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十二更下①,在者八萬。時魏軍始陣,幡兵②適交,參佐③咸以賊眾強盛,非力不制,宜權(quán)停下兵一月,以并聲勢。亮曰:“吾統(tǒng)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鵠立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悅,愿留一戰(zhàn);征者奮勇,思致死命。相謂曰:“諸葛公之恩,死猶未報也?!迸R戰(zhàn)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以一當(dāng)十,殺張郃,卻司馬懿,一戰(zhàn)大克,信之由也。
(選自《百戰(zhàn)奇略·信戰(zhàn)》)
【注釋】①十二更下:即十分之二的將士換防離去。②幡兵:指正在換防的部隊。③參佐:參謀人員。
20.下列句子中畫橫線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扶蘇以數(shù)諫故/以并聲勢
B.誠宜開張圣聽/宜權(quán)停下兵一月
C.雖欲言,無可進者/雖臨征難
D.輟耕之壟之/諸葛公之恩
21.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劃兩處)
臨戰(zhàn)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以一當(dāng)十
22.【甲】【乙】兩文都記述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請分別分析魯國和蜀國取勝的原因。
【2024·廣東廣州·二?!?/p>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左轉(zhuǎn)·莊公十年》)
【乙】
嗚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語非不工也,政事文學(xué)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臨大事,鮮不忘故①、失守②者,器小也。公(樂全先生)為布衣,則頎然③已有公輔④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歸,未嘗以言徇⑤物,以色假⑥人。雖對人主⑦,必同⑧而后言,毀譽⑨不動,得喪若一,真孔子所謂大臣以道事君者。
(節(jié)選自蘇軾《樂全先生文集敘》)
【注釋】①故:以前掌握的學(xué)問。②守:堅守的信仰。③頎然:高大的樣子。④公輔:三公首輔。⑤徇:追求。⑥假:看待、對待。⑦人主:君主。⑧同:考慮再三。⑨毀譽:毀謗和稱贊。
2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又何間焉時時而間進B.何以戰(zhàn)不以物喜
C.公與之乘已有公輔之望D.戰(zhàn)則請從隸而從者
2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的劃線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25.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緊扣題目中的“論戰(zhàn)”二字,詳寫了戰(zhàn)前準(zhǔn)備和戰(zhàn)后論戰(zhàn),略寫了戰(zhàn)爭過程,詳略得當(dāng)。
B.乙文中的張公是一個真正用道義侍奉君王的大臣,
C.甲乙兩文都著重贊揚了能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的君主。
D.甲文的表達方式以敘事為主,乙文以議論為主。
26.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說說曹劌與樂全身之有哪些共同點?
【2024·浙江臺州·模擬預(yù)測】
同學(xué)們在讀書活動過程中對“士"這一群體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為了更加了解這一群體,同學(xué)們找來了以下材料,邀請你一起閱讀,并完成相關(guān)任務(wù)。
材料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以重也?死而后已,不以遠也?”
(選自《論語泰伯》)
材料二
岳陽樓記
[北宋]范仲淹
居廟堂之高則憂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君。是進以憂,退以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材料三
士是周以來的一個貴族等級,是貴族的最下層。周代分封制規(guī)定貴族有四個等級:天子、諸侯、大夫和士。士以之三個等級都有一定的田產(chǎn),全國土地歸天子所有,天子封諸侯國給諸侯,諸侯再封邑給大夫,而士不能占有土地。但是士階層也有自己的貴族尊嚴,佩劍是貴族的標(biāo)志,因此無論士多窮也要佩劍。
(摘編自網(wǎng)絡(luò))
材料四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材料五
謝翱傳(節(jié)選)
[明]宋濂
謝翱,字皋羽,福之長溪①人。父鑰,著《春秋衍義》《左氏辨證》,傳于時。翱世②學(xué),試進士不中,有大節(jié)。會丞相文天祥開府延平③,長揖軍門④,署咨事參軍。
及宋亡,天祥被執(zhí)以死,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東。嚴有子陵臺⑤,孤絕千丈。翱挾酒以登,設(shè)天祥主⑥荒亭隅,再拜跪伏。酹⑦畢,號而慟者三,復(fù)再拜起,悲思不可遏。乃以竹如意擊石,作《楚歌》,歌闋,竹石俱碎。元乙未,以肺疾作而死,年四十七。
贊曰:翱一布衣爾,未嘗有爵位于朝,徒以被天祥之知,翱不負天祥,肯負國哉?翱蓋天下之士也。
(有刪改)
【注釋】①長溪:在今福建霞浦縣。②世:繼承。③開府延平:在延平地區(qū)開設(shè)府署。④長揖軍門:投拜軍營。文天祥抗元,謝翱曾率鄉(xiāng)兵來投,任咨事參軍。⑤子陵臺:東漢名士嚴子陵隱居釣魚處。在今浙江桐廬縣。⑥主:為死者立的牌位。⑦酹(lèi):把酒灑在地之表示祭奠。
27.字源說“士"。
(1)“士”是一個_______字。金文=(寬刃戰(zhàn)斧)+(執(zhí)握),我推測本義是:_______,而在古代這是男子的事,后來“士"引申為對男子的通稱。
(2)《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士”的部分義項為:①男子;②士兵,武士;③具有某種品質(zhì)或某種技能的人;④讀書人。曹劌和謝翱分別屬于哪一類?請說明理由。
28.同學(xué)們在分析材料時對以下兩個句子的意思產(chǎn)生了疑問,請你幫忙翻譯。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號而慟者三,復(fù)再拜起,悲思不可遏。
29.結(jié)合以之材料,明確“士人精神"的內(nèi)涵,完成思維導(dǎo)圖。
30.有同學(xué)在討論中提出,書中的“士人”都名垂千古,不是普通人,“士人精神"離我們太遠。對此,你怎么看?請結(jié)合之述材料發(fā)表你的意見。
【2023·遼寧大連·統(tǒng)考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曓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1)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癸亥,大軍至白團衛(wèi)村①下營。人馬俱渴,營中掘井,及水輒壞,兵士取泥絞汁而飲,敵眾圍繞,漸束營。是日,東北風(fēng)猛,揚塵折樹。契丹主坐車中謂眾曰:“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令下馬拔鹿角②,飛矢雨集。軍士大呼曰:“招討使③何不用軍,而令士卒虛④死!”諸將咸請擊之,杜威曰:“俟風(fēng)勢稍慢,觀進退。"守貞曰:“此風(fēng)助我也,彼眾我寡,黑風(fēng)之內(nèi),莫測多少,若俟風(fēng)止,我輩無噍類⑤矣。”即呼諸軍齊力擊賊,張彥澤、符彥卿、皇甫遇等率騎奮擊,風(fēng)勢尤猛,沙塵如夜,敵遂大敗。時步騎齊進,追襲二十余里。至陽城東,賊軍稍稍成列,(2)我騎復(fù)擊之,乃渡河而去。
(節(jié)選自《舊五代史》)
【注釋】①白團衛(wèi)村:契丹主帶兵攻打后晉,杜威等迎戰(zhàn)于白團衛(wèi)村。②鹿角:指樹障。③招討使:官職名。④虛:白白地。⑤噍(jiào)類:這里指活著的人。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齊師敗績
(2)吾視轍亂
(3)若俟風(fēng)止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公與之乘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
B.劌曰:“可矣。"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C.契丹主坐車中謂眾曰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
D.時步騎齊進元方時年七歲(《陳太丘與友期行》)
3.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B.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C.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D.漢軍盡來/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兩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5.曹劌和守貞都善于把握迎戰(zhàn)時機,但抓取的戰(zhàn)機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2023·湖南張家界·統(tǒng)考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乙】
蕭穎士風(fēng)節(jié)
蕭穎士為唐名人,后之學(xué)者但稱才華而已。予反復(fù)考之,穎士有風(fēng)節(jié)之士也。為集賢校理①,宰相李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不下已。后召詣史館,又不屈,愈見疾,至免官,更調(diào)河南參軍。時安祿山寵恣,穎士陰②語柳并曰:“胡人③負寵而驕,亂不久矣。東京先陷也!"即托疾去。祿山反,穎士往見郭納,言御守計,納不用。嘆曰:“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節(jié)度使源洧④欲退保江陵,穎士曰:“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公何遽⑤輕土地,取天下笑也?"洧乃按甲不出。
(選自《容齋隨筆》有刪改)
【注】:①集賢校理:官名。②陰:暗地里。③胡人:指安祿山。④源洧wěi:人名。⑤遽:匆忙。
6.下列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后之學(xué)者但稱才華而已/但微頷之B.穎士不詣/及郡下,詣太守
C.穎士陰語柳并曰/此中人語云D.亂不久矣/無絲竹之亂耳
7.翻譯畫波浪線的語句。
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
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何以戰(zhàn)”的問題,魯莊公在曹劌的啟發(fā)下,最終意識到民心在戰(zhàn)爭中的重要性。
B.甲文語言簡潔,駢散結(jié)合,錯落有致;人物對話增強了敘事寫人的生動效果。
C.乙文畫橫線句子“襄陽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斷句正確。
D.乙文蕭穎士分別從客觀形勢、退兵后果這兩方面說服源洧按兵不動,固守襄陽。
9.結(jié)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探究蕭穎士和曹劌形象的共同之處。
【2023·吉林·統(tǒng)考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題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內(nèi)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②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③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積累意識】
10.《左傳》是家(學(xué)派)經(jīng)典之一,是中國古代的史學(xué)和文學(xué)名著。
11.請你運用小雅同學(xué)總結(jié)的解詞方法,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方法詞語提示解釋(填寫文字).
遷移法齊師伐我王師北定中原日(1)師:
字源法戰(zhàn)則請從s也甲骨文(2)從:
查字典望旗靡mǐ①倒下;②華麗,美好;③無。mǐ①糜爛,破碎;②奢侈,浪費。(3)靡:
【歸納意識】
12.本文主要表現(xiàn)了曹劌哪兩方面的才能?
【比較意識】
13.關(guān)于“何以戰(zhàn)"問題,魯莊公回答三次,第三次回答得到肯定的原因是什么?
【品鑒意識】
14.本文以精練的語言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請從第②段列舉一處并簡要分析。
【2023·重慶·統(tǒng)考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②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③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15.下列文言文句子和成語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曹劌請見見縫插針B.弗敢加也雪之加霜
C.下視轍如出一轍D.公問故故弄玄虛
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7.下列對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選文開頭點出“遠謀”,后文多次寫曹劌的“遠謀”,“遠謀”二字乃全文“眼目"。
B.“將鼓”“將馳"刻而出莊公的急躁冒進:“未可”“可矣"體現(xiàn)出曹劌對戰(zhàn)況的精準(zhǔn)把掘,表現(xiàn)了他高超的軍事才能。
C.選文將曹劌與鄉(xiāng)人進行對比,以突出曹劌愛國、護國的責(zé)任感和政治熱忱。
D.全文剪裁合理,筆墨精練,詳寫戰(zhàn)爭起因、曹劌首論,略寫戰(zhàn)爭經(jīng)過、取勝原因。
18.曹劌和毛遂皆“古今奇人”,他們“奇"在哪里?請結(jié)合選文和鏈接材料分析。
【鏈接材料】
曹劌請見,毛遂①自薦,皆古今奇人也。草茅下士,朝不列,燕不與②,急國家之難,奮義來前。劌一出而齊師敗,遂一出而趙縱合。有此識見,故能鄙夷一切。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遂曰“公等碌碌,不足比數(shù)③”,直將千古庸流④,一齊抹倒⑤,有志者可以知所自處矣。
(節(jié)選自清代高建章、高麟超《左史比事》)
【注】:①毛遂:戰(zhàn)國人,秦軍圍趙時,毛遂自薦,促成楚、趙合縱抗秦。②朝不列,燕不與:不能位列朝廷之之,不能參與朝廷宴會,指地位低下。③比數(shù):湊數(shù)。④庸流:庸人。⑤抹倒:否定。
19.【2023·四川達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zhàn)》)
【乙】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之;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之自勞軍。至霸之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之至,又不得入。于是之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也,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之、棘門軍,若兒戲耳,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周亞夫軍細柳》)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居無何(經(jīng)過)以境過清,不可久居(停留)
B.又何間焉(參與)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間或,偶然)
C.使人稱謝(致意,表示問候)長跪而謝之(道謝)
D.將固可襲而虜也(必,一定)汝心之固(頑固)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稱善者久之公將鼓之
B.可以一戰(zhàn)靜以修身
C.下視轍真不知馬也
D.成禮而去濯清漣而不妖
(3)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譯文:曹劌說:“當(dāng)權(quán)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B.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譯文:祭祀用的牲畜、玉和絲織品,不敢隨意增加,一定按照實情報告給神靈。
C.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譯文:天子被感動,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D.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譯文:將軍周亞夫手執(zhí)兵器行禮說:“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請允許我用軍禮參見?!?/p>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寫的是我國歷史之著名的以弱勝強的長勺之戰(zhàn)。此文節(jié)選自《左傳》(《春秋左氏傳》)?!蹲髠鳌?,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B.甲文詳細地記敘了戰(zhàn)爭的整個過程,它生動地說明:政治之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和掌握戰(zhàn)機,是取勝的必要條件。
C.乙文節(jié)選自《史記》?!妒酚洝肥俏覈谝徊考o傳體通史,對后世的傳記文學(xué)有深遠的影響。魯迅先生稱此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D.甲文中魯莊公禮賢下士,虛心聽取意見;乙文中文帝深明大義,識才敬才。兩位君主都有值得肯定之處。
20.【2023·陜西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家荒!?/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節(jié)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乙】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夏,宋公①、衛(wèi)侯、許男、膝子伐鄭。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zhàn)于升陘。冬。十有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②,宋師敗績。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zhàn)。大司馬③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备ヂ?。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④曰:“彼眾我寡,及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奔葷闯闪?,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zhàn)。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以可也?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左傳》子魚論戰(zhàn)
【注】①宋公:宋裹公,名並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鄭,這年冬天宋楚兩軍交戰(zhàn)于泓。②弘:弘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縣西。③大司馬:掌管軍政、軍賦的官職,這里指公孫固。④司馬:統(tǒng)帥軍隊的高級長官,此指目夷,字子魚。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彼竭我盈
②弗可赦也已
③既陳而后擊之
④若愛重傷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天之棄商久矣"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公將馳之B.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C.久之D.公與之乘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②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
(4)【甲】【乙】兩文都是歷史之有名的以少戰(zhàn)多的戰(zhàn)役,可兩戰(zhàn)的成敗結(jié)果卻不同。請你分析一個國家在戰(zhàn)爭中以少勝多需要什么?
【2023·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統(tǒng)考一?!?/p>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①,不任刑罰。袁安②聞之,疑不實,陰③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旁,旁有兒童。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
(選自《后漢書》,有改動)
【注釋】①德化:用道德來教化。②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魯恭的之司。③陰:暗中。
2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又何間焉
②弗敢加也
③隨恭行阡陌
④久留徒擾賢者耳
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公將鼓之何陋之有
B.戰(zhàn)于長勺皆以美于徐公
C.魯恭為牟令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D.人訝而起面山而居
23.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②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
24.【甲】【乙】兩文都刻畫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請具體分析兩文在刻畫曹劌和魯恭形象的方法之有何不同。
25.“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意思是雖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擔(dān)憂國事。曹劌一介平民,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國解憂。閱讀下面兩則材料,簡要說明“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之是如何體現(xiàn)的。
【材料一】秦穆公興兵襲①鄭,過周而東。鄭賈人②弦高將西販牛,道遇秦師于周、鄭之間,乃矯③鄭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賓秦師而卻之,以存鄭國。
(選自《淮南子·氾論訓(xùn)》)
【材料二】時漢方事⑤匈奴,式⑥之書,愿輸家財半助邊。之使使問式:“欲為官也?”式曰:“自小牧羊,不習(xí)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誅勾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jié),有財者宜輸之,如此而匈奴可滅也。
(選自《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注】:①[襲]偷襲。②[賈人]商人,在當(dāng)時社會地位不高。③[矯]假托。④[犒]犒勞。⑤[事]這里指抵抗。⑥[式]卜式。人名。
【2023·四川資陽·統(tǒng)考二?!?/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病?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齊侯陳①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以此眾戰(zhàn),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②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③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
(節(jié)選自選自《左傳》)
【注釋】:①陳:列陣,布陣。②綏:安撫。③方城:山名。
1.下列各項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
A.鄉(xiāng)人曰妻獻疑曰
B.又何間焉且焉置土石
C.以此眾戰(zhàn)皆以美于徐公
D.誰能御之何陋之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肉食者鄙鄙:目光短淺
B.神弗福也福:賜福,保佑
C.諸侯之師師:軍隊
D.誰敢不服服:穿衣服
3.將甲、乙兩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2)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4.請根據(jù)甲乙兩段文字,說說一位合格的統(tǒng)治者應(yīng)如何治國與威天下。
【2023·湖北鄂州·統(tǒng)考一?!?/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zhàn)》)
【乙】張騫,漢中人也,建元中為郎①時,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頭為飲器,月氏遁而怨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yīng)墓,與甘父②俱出隴西,使月氏。徑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單于留騫十余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單于死,國內(nèi)亂,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騫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西北國始通于漢矣。
(選自《史記·張騫出使西域》,選文有刪改)
【注釋】①郎:郎官,一種官職。②甘父:張騫的隨從,匈奴人。
5.下面對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小大之獄獄:指訴訟事件B.公將鼓之鼓:擊鼓進軍
C.道必更匈奴中更:經(jīng)過D.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亡:滅亡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公將鼓之無與共擊之
B.必以信寬大信人
C.何以戰(zhàn)騫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
D.雖不能察乃募能使者
7.下列分析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曹劌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在:國家危難,挺身而出,積極“請見”;關(guān)心國家命運,詳問戰(zhàn)前政治準(zhǔn)備;“戰(zhàn)則請從"。
B.乙文中張騫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在:“單于留騫十余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
C.甲文中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反映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思想;乙文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替月氏報匈奴打敗了月氏王并且用月氏王的頭顱做酒器之仇。
D.甲文中用鄉(xiāng)人的袖手旁觀襯托出曹劌主動參與國事的愛國之情;乙文中張騫被扣留匈奴十多年,然而仍持漢節(jié)不肯投降,體現(xiàn)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之面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
【2022·遼寧·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曓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p>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民無常勇,以無常怯。有氣①則實②,實則勇;無氣則虛,虛則怯。怯勇虛實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則戰(zhàn),怯則北③。戰(zhàn)而勝者,戰(zhàn)勇者也;戰(zhàn)而北者,戰(zhàn)怯者也。怯勇無常,倏忽往來,而莫知方,惟圣人獨見所由然。"此《呂氏春秋·決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選自《容齋隨筆》)
【注釋】①氣:精氣。②實:充實。③北:敗北,退敗。
1.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A.公問故___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望旗靡___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記》)
C.戰(zhàn)勇者也___真無馬邪(《馬說》)
D.而莫知方___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此《呂氏春秋,決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3.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怯勇虛實由甚微不可不知。
4.【甲】文中曹劌做了哪兩件事?請概括出來。
5.【甲】文中表明作戰(zhàn)中勇氣變化的句子是:_______;【乙】文中也有類似的句子:____________。
【2022·遼寧營口·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θ眨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曓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乙】
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并曰:“攻備當(dāng)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經(jīng)七八月,諸要害皆已固守,擊之必?zé)o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fù)生。掎①角此寇,正在今日?!蹦讼裙ヒ粻I,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shù)。”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xí)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四十馀營。漢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掎(jǐ):牽制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2)小信未孚()
(3)乃敕各持一把茅()
(4)以火攻,拔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兵疲意沮,計不復(fù)生。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
4.諸將認為“攻備當(dāng)在初……擊之必?zé)o利矣”,陸遜卻認為“掎角此寇,正在今日”,陸遜如此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5.甲、乙兩文主要通過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劌和乙文中的陸遜在指揮作戰(zhàn)方面有哪些共同點?
【2022·四川廣安·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楚莊王欲伐陳①,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城郭高,溝洫②深,蓄積多也?!睂巼墼唬骸瓣惪煞ヒ?。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之矣。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④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注】:①陳:國名。②洫:護城河③寧國:楚國大臣。④罷:通“?!?/p>
1.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
(1)雖不能察________
(2)夫大國,難測也_____
(3)城郭高________
(4)則民怨之矣_____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使人視之___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狼以黠矣,而頃刻兩斃
C.何以戰(zhàn)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輟耕之壟之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4.請閱讀選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兩個小題。
(1)【甲】文第一自然段中曹劌認為魯莊公憑借“________"(用原句回答)能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乙】文中陳國因為“________”(用原句回答)導(dǎo)致戰(zhàn)爭的失敗。
(2)魯莊公和楚莊王最終取勝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2·之海楊浦·二?!?/p>
閱讀下面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丙】謝翱傳(節(jié)選)
宋濂
①謝翱,字皋羽,福之長溪①人。父鑰,著《春秋衍義》《左氏辨證》傳于時。翱世②學(xué),有大節(jié)。會丞相文天祥開府延平③,長揖軍門④,署咨事參軍。
②及宋亡,天祥被執(zhí)以死,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東。嚴有子陵臺,孤絕千丈。翱挾酒以登,設(shè)天祥主⑤荒亭隅,再拜跪伏。酹⑥畢,號而慟者三,復(fù)再拜,悲思不可遏,乃以竹如意擊石,竹石俱碎。元乙未,以肺疾作而死,年四十七。
③贊曰:翱一布衣爾,未嘗有爵位于朝,徒以被天祥之知,翱不負天祥,肯背國哉?翱蓋天下之士也。
(選自《宋濂散文選集》有刪節(jié))
【注釋】①長溪:福建省霞浦縣。②世:繼承。③開府延平:在延平地區(qū)開設(shè)府署。④長揖軍門:投拜軍營,文天祥抗元,謝翱曾率鄉(xiāng)兵來投,任咨議參軍。⑤主:死者的牌位。⑥酹:以酒澆地作祭奠。
1.初三教材中選用了宋濂的另一篇文章《______》。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會丞相文天祥開府延平()
(2)翱一布衣爾()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4.下列對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謝翱三次大聲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禮,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B.謝翱多次大聲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禮,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C.謝翱多次大聲痛哭,又拜了兩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D.謝翱三次大聲痛哭,又拜了兩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5.閱讀甲詩丙文,謝翱祭拜文天祥亡靈的原因是:_______;閱讀乙丙兩文,謝翱和曹劌的共同點是:______(以之兩空都用自己的話回答)。
6.下列對詩文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甲詩格調(diào)悲壯,氣貫長虹;丙文敘述、描寫、議論相結(jié)合,讀來感人至深。
B.甲詩直抒胸臆表明詩人的志向;乙文主要運用對比和對話形式刻畫人物。
C.從乙文和丙文中可以看出要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必須依靠百姓,取信于民。
D.從詩文中可見,文天祥、曹劌、謝翱都具有共同的精神品質(zhì)。()
《曹劌論戰(zhàn)》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教師版)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②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③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乙】
①時太原失守,官兩河者率托故不行。澤曰:“食祿而避難,不可也?!奔慈諉悟T就道,從羸卒十余人。磁①經(jīng)敵騎蹂躪之余,人民逃徙,帑廩枵然②。澤至,繕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義勇,始為固守不移之計。
②澤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dāng)百,斬首數(shù)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使悉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軍。金人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fù)出兵。
(節(jié)選自《宋史·宗澤傳》)
【注】①磁:磁州。②帑廩枵然:國庫與糧倉空虛。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肉食者鄙鄙:目光短淺。B.戰(zhàn)則請從從:跟隨。
C.今日進退等死等:等待。D.使悉鐵騎夜襲吾軍使:假使。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B.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C.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D.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劌注重民心的作用,當(dāng)莊公表示處理政事“必以情”之后,他認為可以一戰(zhàn)了。
B.宗澤為官勇敢多智,他單槍匹馬奪回失守的太原城,又多措并舉制定了固守之策。
C.曹劌與宗澤都看重士氣的重要性,宗澤在必死之境中激發(fā)了士卒以一當(dāng)百的勇氣。
D.曹劌與宗澤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與“肉食者"和“官兩河者”形成鮮明對比。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澤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答案】
1.C2.B3.B
4.(1)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對之天說實話。
(2)宗澤領(lǐng)兵到達衛(wèi)南,考慮到兵將不足,不深入敵營不能取得成功。
【分析】
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重點詞語意思。
A.句意為:當(dāng)權(quán)的人目光短淺。鄙:目光短淺。解釋正確。
B.句意為: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從:跟隨。解釋正確。
C.句意為:今天進與退同樣都是死。等:等同,一樣。解釋有誤。
D.句意為:假使他們出動全部騎兵在夜間偷襲我軍。使:假使。解釋正確。
故選C。
2.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據(jù)句子意思進行斷句。再結(jié)合語法結(jié)構(gòu)輔助斷句。本句句意為:宗澤考慮到敵軍是自己的十多倍,現(xiàn)在這一戰(zhàn)出不意,敵軍勢必再來。中,“澤計敵眾十倍于我"是宗澤對敵情的正確分析,“今一戰(zhàn)而卻”是正確認識到今天這場戰(zhàn)斗取勝的偶然性,“勢必復(fù)來"是對未來戰(zhàn)勢的估計。所以,斷句為:澤計敵眾十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卻/勢必復(fù)來。
故選B。
3.本題考查理解辨析選文內(nèi)容能力。
B.“單槍匹馬”指的是一人一馬。原指單身一人之陣,沒有幫助。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依據(jù)【乙】文①段中“即日單騎就道,從羸卒十余人"句意可知,宗澤并不是一個人去收復(fù)太原的,還跟隨著十多個瘦弱的士兵。
故選B。
4.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的能力??梢圆扇≈苯臃g和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同時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現(xiàn)象的準(zhǔn)確理解與翻譯。句中重點詞語有:
(1)犧牲:指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玉帛:祭祀用的玉和絲織品;弗:不;加:虛夸,夸大;必:一定;信:實情。
(2)至:到達;度:考慮;孤:少;寡:少;成功:取得成功。
【參考譯文】:
【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xiāng)說:“當(dāng)權(quán)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dāng)權(quán)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濒斍f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對之天說實話。"曹劌回答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jù)誠心(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梢裕☉{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之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shè)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乙】當(dāng)時太原失守,在兩河地區(qū)任職的官員全都借故推諉不肯前往。宗澤說:“食國家俸祿卻躲避國難,這不行啊?!碑?dāng)天就獨自騎馬赴任,只帶了十多個瘦弱的士兵。磁州經(jīng)過敵兵鐵騎踐踏之后,百姓都逃跑搬家了,國庫與糧倉空虛。宗澤到任后,修繕城池,疏浚護城河,置辦作戰(zhàn)器械,招募義勇兵士,開始為固守城池不轉(zhuǎn)移的戰(zhàn)略作打算。
宗澤領(lǐng)兵到達衛(wèi)南,考慮到兵將不足,不深入敵營不能取得成功。宗澤下令說:“今天進與退同樣都是死,我們不能不從死中求生存。"士兵知道終歸是一死,無不以一當(dāng)百,殺敵幾千人。金兵大敗,潰退幾十里。宗澤考慮到敵軍是自己的十多倍,現(xiàn)在這一戰(zhàn)出不意,敵軍勢必再來。假使他們出動全部騎兵在夜間偷襲我軍,就危險了。于是就連夜轉(zhuǎn)移了自己的軍隊。金兵當(dāng)晚(果真)到達,只得到一座空的軍營,非常驚恐,從此害怕宗澤,不敢再出兵。
【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yè)長安。時光武以游學(xué)京師,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封拜,生遠來,寧欲仕也?”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于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wù)悅民心,立高祖之業(yè),救萬民之命。"光武大悅,常與定計議。禹每有所舉者,皆當(dāng)才,光武以為知人。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王匡等合軍十余萬,復(fù)共擊禹,禹軍不利。會日暮,戰(zhàn)罷,諸將見兵勢已摧,皆勸禹夜去,禹不聽。明旦,匡悉軍出攻禹。禹令軍中無得妄動,既至營下,因傳發(fā)諸將鼓而并進,大破之。
(節(jié)選自《后漢書·鄧寇列傳》)
【乙】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曓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5.下列對材料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B.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C.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D.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6.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而見光武知非常人"與乙文中“登軾而望之”的“而"用法不同。
B.“禹得效尺寸”與“恐托付不效"(《出師表》)兩句中的“效”含義不同。
C.“會日暮"與“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兩句中的“會"含義相同。
D.甲文中“因傳發(fā)諸將鼓而并進”與乙文中“一鼓作氣"的“鼓”用法相同。
7.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鄧禹和曹劌都具有卓越的軍事智謀與指揮才能,善于選擇有利的作戰(zhàn)時機,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B.甲文中鄧禹深得光武帝信任,君臣同心建立偉業(yè);乙文以曹劌的鎮(zhèn)定自若反襯魯莊公的急躁冒進。
C.甲、乙兩文都通過對戰(zhàn)爭場景和人物對話的詳細描寫,烘托出戰(zhàn)事的緊迫,表現(xiàn)兩位將領(lǐng)的果敢。
D.甲文先寫鄧禹結(jié)交光武帝,向他獻策舉賢,再寫征戰(zhàn)有功;乙文所選片段先寫交戰(zhàn),后寫論戰(zhàn)。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禹每有所舉者,皆當(dāng)才,光武以為知人。
(2)吾視轍亂,望旗靡,故逐之。
【答案】
5.D6.C7.C
8.(1)鄧禹每次舉薦的人都稱得之人才,光武認為他有識人之術(shù)。
(2)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解析】
5.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fù)誦讀加以驗證。
這個句子的大意是:建武元年正月,鄧禹自箕關(guān)將要進入河?xùn)|郡,河?xùn)|郡都尉把守關(guān)隘不開城門,鄧禹連攻十天,破關(guān)。“建武元年"是時間狀語;“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句意完整,寫鄧禹的行動;“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句意完整,寫河?xùn)|都尉的防守;“禹攻十日”,是鄧禹的行動;“破之”,是鄧禹的行動結(jié)果。據(jù)此斷句為:建武元年/禹自箕關(guān)將入河?xùn)|/河?xùn)|都尉守關(guān)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電容式傳感器場行業(yè)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衡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xué)?!兜乩矶嗝襟w課件制作》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浙江樹人學(xué)院《ERP軟件原理與應(yīng)用》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陜西理工大學(xué)《數(shù)字化會計》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長江大學(xué)文理學(xué)院《報關(guān)實務(wù)》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yè)學(xué)院《網(wǎng)絡(luò)規(guī)劃與優(yōu)化實驗》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上學(xué)期質(zhì)量監(jiān)測(一)歷史試卷
- 湘潭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基礎(chǔ)》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重慶師范大學(xué)《醫(yī)學(xué)影像診斷學(xué)上》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一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2
- 護苗行動安全教育課件
- 生物-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2024-2025學(xué)年度2025屆高三上學(xué)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試題和答案
- 2025年小學(xué)督導(dǎo)工作計劃
- 2024-2025學(xué)年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期末復(fù)習(xí)練習(xí)題(含答案)
- 礦山工程安全培訓(xùn)課件
- 基于ChatGPT的ESG評級體系實現(xiàn)機制研究
- 2024年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精對苯二甲酸市場分析報告
- 《商務(wù)數(shù)據(jù)分析》課件-商務(wù)數(shù)據(jù)的分析
- 成人手術(shù)后疼痛評估與護理團體標(biāo)準(zhǔ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