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說課(自動控制原理)詳細版教材課程_第1頁
大學說課(自動控制原理)詳細版教材課程_第2頁
大學說課(自動控制原理)詳細版教材課程_第3頁
大學說課(自動控制原理)詳細版教材課程_第4頁
大學說課(自動控制原理)詳細版教材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自動控制原理詳細版教材課程

教師:

教研室: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自動控制原理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它不僅需要扎實的電

路分析和高等數學基礎知識,而且作為今后學習計算機控制技術的前提起著承

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對本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學好這門課程是非常重要的。讓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講授自動控制原理課程。

1、教材

1.教材:

《自動控制原理》工科院校控制類系列教材

主編:張飛、李麗

從實際工程應用的角度出發(fā),該教材注重基礎性'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深入

介紹了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數學描述方法、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方法。本書共分八

-1-

章(具體內容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詳細介紹)。每章后面都有相應的練習,書中

還提供了一些練習參考答案,供學生參考和比較。

另外,《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是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的一門必修課。只有

學好這門課程,我們才能更好地學習計算機控制技術(這門課程將由這名學生

在下學期學習)。

2.輔助教材:《自動控制原理》,科學出版社

現代控制理論,清華大學出版社

3.后續(xù)課程:

先修課程:電路分析,復變函數

跟進:現代控制理論、計算機控制技術、嵌入式技術

2、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過程

(1)課程簡介

-2-

1、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本身使用了大量的拉普拉斯變換和復變函數理論,所

以如果你想學好自動控制原理,首先必須看看你在大學數學中是否有堅實的基

礎(特別是復變函數和積分變換)。

2、除了所需的數學基礎之外,你還需要具備處理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能力。例

如,要建立實際系統(tǒng)的物理模型,就需要對電路(主要是模擬電路)、大學物

理和力學原理有很好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建模能力。

說到這個,有良好基礎的學生暗暗高興,但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

這可能是一個打擊。這些學生可能有一種不想學的心理,所以他們不得不收回

自己的話。有一個好的基礎是好的,但不要對那些基礎差的人失去信心。在上

課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與以前學科相關的地方,如果你忘記或不明白,你會

詳細解釋)

3.正是因為這門課程充滿了數學,所以不要把自動控制原理當成數學來學

習。這樣,你就會更加困惑,甚至懷疑控制理論的科學性。因為作為一門數學

課程,你只掌握一些方程的運算和圖形的繪制。你不明白為什么實際系統(tǒng)會遵

循控制理論所描述的規(guī)律(比如水位可以精確控制),這會讓你覺得它完全是

數學的功用,忽略了自動控制的基本思想和這些數學方程受物理定律支配的事

實。許多過去擅長數學的學生學不好控制理論。他們都犯了把自控理論課當成

數學課的思想錯誤。

-3-

4.學習自動控制原理,掌握基本的控制思想是最重要的(它不同于數學思

想和物理思想)。高校學習的自動控制原理主要涉及經典控制理論,因此其最

基本的控制思想是負反饋思想。許多穩(wěn)定性理論都是基于這一思想。因此,盡

管數學非常重要,但數學只是自動控制理論的有力工具。

5.珍惜每一次鍛煉的機會。沒有多少確切的話題。一般來說,你可以掌握

書中每一章后面的所有練習(第一次做不到并不重要,關鍵是要理解)。即使

你已經達到了基本的掌握水平。

6.談論仿真軟件時要仔細聽。每次編程都要用自己的腦子,不要按照老師

的步驟機械地把它輸入電腦,而是要有自己的編程方法。例如,在由多極運算

放大器構成的電路控制系統(tǒng)中,我們應該思考為什么某些參數的變化(如電容

的變化)會導致控制量(如電壓)的不穩(wěn)定或控制精度的下降。

7.要樹立學好自動控制原理的信心。能夠接觸到19世紀著名的革命思想,

特別是20世紀著名的理論,我們應該感到自豪。19.20世紀革命性的著名理論:

進化論、資本論、相對論、量子論、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tǒng)論。我主修文科,

學習馬克思的經典著作《資本論》。那么理工科的學生應該自豪地說,你學到

了最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控制論,現代技術科學的三大支柱之一(現代技術科學

的三大支柱是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tǒng)論)。

(2)教學內容的組織

-4-

1.控制系統(tǒng)的定性描述上升為控制系統(tǒng)的定量描述。這是非常重要的。使

學生學會工程技術的一般方法,學會如何從大量實際的、具體的物理或化學系

統(tǒng)中,通過系統(tǒng)中的機理關系,建立統(tǒng)一的數學模型,把個別問題普遍化,把

具體問題抽象化,從而運用教學方法進行定量研究,回歸實際系統(tǒng)。

2.穩(wěn)定性、穩(wěn)態(tài)和動態(tài)“三態(tài)”來描述系統(tǒng)的性能。“三態(tài)”思想應貫穿

于課程教學之中,圍繞系統(tǒng)的三態(tài)進行分析和設計。

3.講解代數描述與幾何描述的關系與轉換,使學生學會運用數學工具從多

角度描述和看待問題。在《自動控制原理》課程中,需要用到微分方程模型、

傳遞函數模型、框圖模型、根軌跡模型、脈沖響應模型、波特圖、奈奎斯特圖

等模型的表示形式,這些模型之間有著非常有意義的聯(lián)系。例如,控制系統(tǒng)的

根軌跡圖不僅可以定量地描述控制系統(tǒng)的模型,而且可以直接反映控制系統(tǒng)的

性能;控制系統(tǒng)的Bode圖不僅反映了系統(tǒng)的數量關系,而且反映了系統(tǒng)的性能;

等待通過對這些方法的講解,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如何運用工具將實際問

題與抽象描述相結合,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4.應重視時域分析方法。以往,由于計算工具簡單,計算復雜不方便,傳

統(tǒng)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一階和二階系統(tǒng)的時域分析,而高階系統(tǒng)的動力學分析主

要是簡單介紹。隨著計算手段的改進,特別是Matlab工具平臺的完善,復雜的

計算不再困難。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考慮Matlab工具平臺。一般系統(tǒng)的動力分析

-5-

和計算不再受系統(tǒng)階次的限制。

5.要與實踐緊密聯(lián)系。參考一些網上資源和國外優(yōu)秀教材,介紹控制原理

的應用背景,即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教學方法與形式

1.黑板教學。

本課程的理論知識比較復雜,較多地運用了高等數學和復變函數的知識。

如果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學生只知道公式是什么,而不能深刻理解公式

或方法的推導、推導及具體應用。在課堂上用板書與學生討論,我們會印象深

刻,記憶力更強。同時,對于那些打算考研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可

以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因為我們的大學生有一個非常壞的習慣:

吃飯等飯。教師不能獨立思考,不能獨立思考。就這樣,他們在參加數學研究

生入學考試時吃了不少苦頭。通過本課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鍛煉。這在05年級已經畢業(yè)的學生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績。

2.討論式教學

在教授一些公式或方法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或用自己的方法驗證,這

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積極性。

-6-

3.運動課教學方法的改革

盡量少留作業(yè),拿出一個或幾個典型問題,或解決多個問題,讓學生獨立

完成,最大限度地減少抄襲的發(fā)生。

4.期末考試

增加常規(guī)測試的強度。例如,設計了一個系統(tǒng)。在學習了第一章之后,對

系統(tǒng)進行了定性分析。在學習了第二章的內容后,建立了系統(tǒng)的數學模型。在

學習了第三章之后,對其進行了時域分析。在第四章之后,利用根軌跡分析了

它的性能。第五章采用頻域方法對系統(tǒng)進行了分析。這樣,學生不僅要練習具

體的方法,還要學會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系統(tǒng)相結合,還要在一個系統(tǒng)中比較不

同的方法。期末考試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重點是掌握基本方法,學生不必背

誦公式。

3、整本書的結構

這本書有八章。由于課時的限制,我們只能談第五章,共五章的理論知識。

由于我校沒有自動控制原理實驗箱,本課程只能進行模擬實驗,實驗將在下學

期的《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中進行。

-7-

第一章自動控制系統(tǒng)概述(4學時)

1.1簡介

1.2開環(huán)控制和閉環(huán)控制

1.3自動控制及自動控制系統(tǒng)

1.4自動控制理論的發(fā)展

第二章控制系統(tǒng)數學描述方法(共12學時)

2.1控制系統(tǒng)微分方程

2.2非線性微分方程的線性化

2.3拉普拉斯變換及其應用(關鍵)

2.4傳遞函數

2.5動態(tài)結構圖

-8-

2.6一般反饋控制系統(tǒng)

練習

第三章控制系統(tǒng)時域分析(共14學時)

3.1時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3.2一階系統(tǒng)分析

3.3二階系統(tǒng)分析

3.4高階系統(tǒng)分析

3.5控制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分析

3.6控制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誤差分析

練習

第四章根軌跡法(共14學時)

-9-

4.1根軌跡的基本概念

4.2繪制根軌跡的基本規(guī)則(要點)

4.3控制系統(tǒng)根軌跡圖

4.4控制系統(tǒng)的根軌跡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