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36講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一、選擇題1.(2025屆安徽淮南二模)《黃帝內經》認為人的身、心、行共同構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諧發(fā)展?!暗隆惫艿木褪切?,(醫(yī)者)身心不合,無以“扶正祛邪”。材料認為《黃帝內經》()A.蘊含了樸實的唯物論思想B.強調了中醫(yī)醫(yī)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醫(yī)理論的最高水平D.奠定了傳統(tǒng)中醫(yī)學理論基礎解析:選BA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錯誤;由材料“‘德’管的就是心,(醫(yī)者)身心不合,無以‘扶正祛邪’”,可知《黃帝內經》強調了中醫(yī)醫(yī)德的重要性,故B項正確;《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但并不肯定能代表中醫(yī)理論的最高水平,且中醫(yī)學是不斷與時俱進的,故C項錯誤;《黃帝內經》奠定了傳統(tǒng)中醫(yī)學理論基礎,但材料內容與此無關,故D項錯誤。2.(2025屆湖南永州一模)三國時,吳國攻蜀國,用船裝載茅草。兵士們每人一手執(zhí)茅草一把,內藏硫磺和焰硝,自帶火種;另一手拿刀槍,接近敵陣后,順風點火,火勢擴散700里,蜀軍大敗。這一記載()A.說明吳國有制造火藥的技術B.表明此時火藥已經獨創(chuàng)C.體現古人對火藥材料的認知D.反映火藥起先用于斗爭解析:選C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吳國有制造火藥的技術,也無法說明此時火藥已經獨創(chuàng),據所學可知,唐朝偶然獨創(chuàng)了火藥,故A、B兩項錯誤;據材料“三國時……一手執(zhí)茅草一把,內藏硫磺和焰硝,自帶火種;另一手拿刀槍,接近敵陣后,順風點火”可知,三國時期,人們對火藥材料有肯定的相識,故C項正確;依所學可知,唐末火藥起先用于斗爭,故D項錯誤。3.(2025屆山東青島三模)《農政全書》全書分12目:農本3卷,田制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yǎng)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對其解讀正確的是()A.全面揭示了古代農學的本質和規(guī)律B.是總結工農業(yè)科技進步的百科全書C.反映了農學具有獨立的學科體系D.是當時農耕經濟高度旺盛的表現解析:選D《農政全書》是對農業(yè)生產技術和閱歷的總結,中國古代科技不注意理論和規(guī)律總結,故A項錯誤;《農政全書》是農書而不是百科全書,故B項錯誤;材料只是對《農政全書》的書目介紹,看不出農學具有獨立的學科體系,故C項錯誤;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總結發(fā)展了我國古代農業(yè)生產、水利、養(yǎng)殖、備荒等技術,這是當時農耕經濟高度旺盛的表現,故D項正確。4.(2025屆河南安陽第一次調研)徐光啟在數學方面的最大貢獻,是與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1552~1610年)合譯《幾何原本》,將高度公理化的幾何學以一種全新的演繹思維方法第一次介紹給中國學問界。這一做法()A.開創(chuàng)了學習西方理論科學的先例B.顯示了中國科技出現嶄新的氣象C.忽視了傳教士對中國的文化侵略D.反映了對西方數學成就盲目崇拜解析:選B材料只是反映了徐光啟向西方學習,但是否最早,無從得出,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徐光啟“將高度公理化的幾何學以一種全新的演繹思維方法第一次介紹給中國學問界”,可知當時中國科技的發(fā)展受到了西方思想肯定程度的影響,呈現出新的氣象,故B項正確;“文化侵略”和“盲目崇拜”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C、D兩項錯誤。5.《詩經》中有10多首特地描述農業(yè)生產的詩篇,例如《豳風》,具體敘述了每月所從事的農務、采集、狩獵等活動。這些詩篇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農業(yè)技術取得突破 B.農業(yè)生產受到關注C.小農經濟較為發(fā)達 D.現實主義成為主流解析:選B這些描述農業(yè)生產的詩篇不能說明農業(yè)技術取得突破,故A項錯誤;這些描述農業(yè)生產的詩篇說明當時的農業(yè)生產受到關注,故B項正確;小農經濟較為發(fā)達是在封建社會,故C項錯誤;《詩經》是現實主義的源頭,但現實主義沒有成為主流,故D項錯誤。6.唐代,朝廷有依照詩名而取士的慣例。王維、白居易和元稹等聞名詩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詩名鵲起,“為樂工或宮人傳誦而流聞于上”,從而被加官進爵。這說明()A.底層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B.商品經濟推動唐詩世俗化C.市民價值取向影響了政府行為D.科舉制度促進唐詩的旺盛解析:選C材料強調的是唐朝取士的現象而非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項錯誤;B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錯誤;由材料“王維、白居易和元稹等聞名詩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詩名鵲起……從而被加官進爵”可知,市民推崇的民間詩人可以取得功名,這說明市民價值取向影響了政府行為,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唐朝取士的現象而非科舉制度,故D項錯誤。7.(2025屆廣東惠州模擬)《東京夢華錄》是北宋滅亡后,跟隨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寫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城市風俗人情的著作。在書中,作者用了大量的開封方言來敘述。這()A.凸顯了民族沖突的尖銳B.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異C.體現了商品經濟的旺盛D.激發(fā)了讀者的家國情懷解析:選D題干沒有涉及民族沖突問題,故A項錯誤;《東京夢華錄》用大量開封方言來敘述的目的在于激發(fā)讀者的愛國情懷,而非反映南北方文化的差異,故B項錯誤;南宋商品經濟的旺盛與《東京夢華錄》用大量開封方言來敘述無關,故C項錯誤;通過題干可知,《東京夢華錄》用大量開封方言來敘述,其內容主要記述“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城市風俗人情”,這有利于喚醒大批逃亡到南方的臣民的愛國情懷,故D項正確。8.(2025屆河南新鄉(xiāng)三模)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況鐘都是聞名的清官能吏,在民間素有“包青天”“況青天”之稱。明代馮夢龍的作品“三言”中有描寫善斷案的包拯話本《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況鐘話本《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表明明代()A.文學作品承載社會教化功能B.歷史典籍編纂日趨世俗化C.話本小說成為主流文學形式D.道德觀念起先依附于政治解析:選A由材料內容可知,明代“三言”中有關于宋代包拯、明代況鐘的話本,“三言”對此加以描寫一是滿意社會市場需求,二是通過“包青天”“況青天”的描寫來歌頌清官廉吏,以進行社會教化,故A項正確;“三言”屬于世俗文學,不屬于歷史典籍,故B項錯誤;話本小說等世俗文學不屬于主流文學形式,故C項錯誤;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確立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之后儒學宣揚的“三綱五?!钡膫惱碛^念便依附于政治,為政治服務,故D項錯誤。9.(2025屆湖南衡陽一模)歌曲《生僻字》“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倉”,唱的是漢字中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屬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聲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受了變故),在四大文明古國發(fā)展中,只有中國仍保留象形文字。這表明中國文化()A.博大精深領先世界 B.源遠流長持續(xù)穩(wěn)定C.一脈相承亙古不變 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解析:選B材料僅體現中國保留了象形文字,這并不能說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故A項錯誤;材料“象形文字屬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國發(fā)展中,只有中國仍保留象形文字”說明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持續(xù)穩(wěn)定,故B項正確;材料僅體現中國保留了象形文字,不能說明中國文化亙古不變,且中國文化不斷地融合與發(fā)展,故C項錯誤;材料僅體現中國保留了象形文字,沒有涉及中國文化學習西方文化兼收并蓄,故D項錯誤。10.(2025屆重慶二模)《倉頡篇》是秦朝李斯編寫的識字學書范本,漢代廣為流傳。在西漢后期,社會上出現了“《倉頡》多古字,俗師失其讀”的局面,朝廷甚至特地派人講解傳授。這是由于()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斷B.隸書在社會上普遍運用C.文字教化普及程度有限D.書法藝術追求特性審美解析:選B依據材料“《倉頡篇》是秦朝李斯編寫的識字學書范本,漢代廣為流傳”可知,王朝更替并未造成文化中斷,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在西漢后期,社會上出現了‘《倉頡》多古字,俗師失其讀’的局面,朝廷甚至特地派人講解傳授”可知,漢代流行隸書,小篆已是“古字”,故民間不識,故B項正確;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錯誤;魏晉時期書法藝術追求特性審美,故D項錯誤。11.(2025屆四川內江二模)下圖為唐朝畫家閻立本所作《職貢圖》,描繪了外國使節(jié)和我國周邊少數民族地區(qū)使臣來唐朝進貢的生動情景。這一作品()A.是對歷史事實的客觀記錄B.可以印證唐朝開放的政策C.體現了傳統(tǒng)文人畫的特點D.反映了唐朝疆域空前擴大解析:選B藝術作品帶有肯定的主觀性,故A項錯誤;據材料“《職貢圖》,描繪了外國使節(jié)和我國周邊少數民族地區(qū)使臣來唐朝進貢的生動情景”得出,唐朝是對外開放的,故B項正確;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一種繪畫形式,《職貢圖》屬于人物畫,故C項錯誤;《職貢圖》描繪了外國使節(jié)和我國周邊少數民族地區(qū)使臣來唐朝進貢的生動情景,沒有涉及唐朝疆域,故D項錯誤。12.(2025屆湖北武漢調研)明中期,昆劇在蘇州一帶大盛,并向南傳播到嘉興、杭州等地,向北傳播到無錫、鎮(zhèn)江等地;萬歷年間,昆劇沿運輸河越過長江接著北上到達北京。昆劇的傳播反映了()A.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漸趨重合B.江南地區(qū)經濟文化落后于北方C.戲曲推動了地區(qū)間的文化交融D.交通狀況影響文化的溝通傳播解析:選D材料“萬歷年間,昆劇沿運輸河越過長江接著北上到達北京”不能說明北京是文化中心,故A項錯誤;材料“明中期,昆劇在蘇州一帶大盛”不能說明江南文化落后于北方,故B項錯誤;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錯誤;依據材料“萬歷年間,昆劇沿運輸河越過長江接著北上到達北京”可知,文化的傳播與交通有肯定的關系,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四大獨創(chuàng)”的原型最早出現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獨創(chuàng)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況都變更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其次種是在戰(zhàn)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馬克思基本承襲了培根的說法,指出“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報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獨創(chuàng)”。材料二最早在教科書中提出“四大獨創(chuàng)”的是陳登原,他在1933年編著的《陳氏中學本國史》中設有“四大獨創(chuàng)”一目,并指出:“在近代,中華民族似不曾對于世界有所貢獻。然而在過去,確曾建立不少的豐功偉業(yè)。即以‘四大獨創(chuàng)’而論,中國人不知幫助了多少全人類的忙!紙與印刷,固為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物件,即軍事上用的火藥,航海時用的羅針,何嘗效力稀有?然而,這四者,都是在中國史上,發(fā)覺得最早呢!”受中國留學生的影響,劍橋高校教授李約瑟起先對中國科技史感愛好,李約瑟起先萌生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意愿。1943年2月,李約瑟應邀抵達中國,其領導下的“中英科學合作館”使戰(zhàn)時的中國科學界獲益良多。1946年李約瑟回國時收獲了大量中國科技史的寶貴文獻資料,不久其在巴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表演說并高度贊揚了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此后,“四大獨創(chuàng)”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1954年初,包含著李約瑟對中國古代科技最大熱忱的千秋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由劍橋高校隆重出版。該書特殊闡述了指南針、火藥、造紙、印刷等中國的獨創(chuàng)創(chuàng)建。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長期堅持的中國歷史上無科學的觀點,中國文明在世界上有著獨特地位,使中國輝煌的古文明廣為西方人所知。(1)結合所學學問,簡述以“四大獨創(chuàng)”為代表的古代中國科技的特點及成因,并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分析“四大獨創(chuàng)”在近現代中國被廣泛宣揚的現實意義。(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中國“四大獨創(chuàng)”的歷史地位及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產生的深遠影響。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特點”,結合史實可知,重視閱歷總結,強調好用技術,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其次小問“成因”,結合史實可知,經濟上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因而科技主要服務于農業(yè)生產,注意好用與閱歷的累積;政治上堅持專制主義的政治制度,因而忽視創(chuàng)新;思想上受到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影響,因而科技地位低,導致科技僅注意好用,忽視理性探討。第三小問“意義”,近現代中國廣泛宣揚“四大獨創(chuàng)”對人類的貢獻有助于重塑國人歷史記憶,增加民族自信念,抵擋外來侵略及擴大中國國際影響力;同時外國人李約瑟對中國科技的探討也有助于促進中外溝通,有助于打破列強對中國的孤立封鎖。第(2)問,第一小問“歷史地位”,結合史實可知,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于世界,是中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記。其次小問“影響”,由材料二內容“在近代,中華民族似不曾對于世界有所貢獻。然而在過去,確曾建立不少的豐功偉業(yè)。即以‘四大獨創(chuàng)’而論,中國人不知幫助了多少全人類的忙!紙與印刷,固為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物件,即軍事上用的火藥,航海時用的羅針,何嘗效力稀有”并結合史實可知,中國古代四大獨創(chuàng)中指南針為新航路開拓供應技術條件,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造紙術與印刷術促進了文化傳播和思想解放運動的發(fā)展;火藥為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奠定了基礎。總之,“四大獨創(chuàng)”推動了歐洲社會轉型,變更了歐洲乃至世界的面貌。答案:(1)特點:重視閱歷總結,強調好用技術,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成因: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專制主義的政治制度;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影響。意義:重塑國人歷史記憶,增加民族自信念,抵擋外來侵略,擴大中國國際影響力;促進中外溝通,有助于打破列強對中國的孤立封鎖。(2)地位:說明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于世界,是中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記。影響:為新航路開拓供應技術條件,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促進了文化傳播和思想解放運動的發(fā)展;為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奠定了基礎??傊八拇螵殑?chuàng)”推動了歐洲社會轉型,變更了歐洲乃至世界的面貌。14.(2025屆廣東汕頭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國的歷史文化珍寶(摘編)圖一:甲骨文王國維依據圖一等甲骨文證明《史記》所載商王譜系除個別次序有誤,其他都特別牢靠圖二:利簋圖二利簋是西周早期青銅器,上有銘文,記載作者隨武王伐紂,成功后受賞的經過。歷史學家依據銘文內容,結合其他傳世文獻計算出武王伐紂的時間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圖三:西漢竹簡《春秋》圖三為2015年西漢?;韬钅钩鐾恋闹窈啞洞呵铩贰!洞呵铩肥俏覈谝徊烤幠牦w史書,相傳為孔子編訂,開創(chuàng)了“直書其事,善惡自見”“亂臣賊子懼”的春秋筆法圖四:宋刻本《資治通鑒》圖四《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司馬光主編。作者總結出很多歷史閱歷教訓,供統(tǒng)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古代史學問,從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信息,據此提出一個觀點并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精確。)解析:細致研讀表格材料可知,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的文物史料以及以不同文物史料為載體的歷史紀錄的發(fā)展變更,可以從文物史料在歷史探討中的價值、中國古代歷史紀錄的書寫材料的變更以及中國古代歷史紀錄的內容方面政治色調日益深厚等角度綻開論述。文物史料在歷史探討中的重要價值可以以圖一甲骨文、圖二利簋的記錄為證;中國古代歷史紀錄的書寫材料的變更,從圖一商朝時期的甲骨文到圖四宋朝的刻本,都可以為證;中國古代歷史紀錄內容方面政治色調的日益深厚,可以依據四幅圖四種材料的歷史紀錄內容得出。答案:示例一信息:利用甲骨文印證《史記》關于商王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湖北省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附答案
- 成都農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創(chuàng)客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太湖學院《高級日語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產業(yè)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創(chuàng)新設計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工程學院《稅法(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海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小學科學教學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烏海職業(yè)技術學院《人工智能教育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主流輿情智能分析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程學院《科技文獻檢索(醫(yī)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六西格瑪黃帶認證考試練習題庫(含答案)
- 《公務員行測必會考試寶典》大全(分類)-2資料分析類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山東?。椙f、菏澤、臨沂、聊城)中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財務審計服務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2024-2025學年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蘇教版(2024)教學設計合集
- 初中八年級英語翻譯專項集中訓練100題含參考答案
- 新型智慧水利項目數字孿生工程解決方案
- 甘肅省白銀市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智能制造設備技術應用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趙家溝金礦改擴建項目建設工程可行性建議書
- 聯(lián)盟山東省菏澤一中2025屆高考全國統(tǒng)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