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章末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D/1F/wKhkGWc22JeAAJvAAAF8ynMy1ek315.jpg)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章末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D/1F/wKhkGWc22JeAAJvAAAF8ynMy1ek3152.jpg)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章末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D/1F/wKhkGWc22JeAAJvAAAF8ynMy1ek3153.jpg)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章末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D/1F/wKhkGWc22JeAAJvAAAF8ynMy1ek3154.jpg)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章末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D/1F/wKhkGWc22JeAAJvAAAF8ynMy1ek31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6-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2024河北邯鄲大名一中月考)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陽光房(復式樓的露臺、一樓的私人花園、樓房的頂層、別墅等的玻璃房)在城市中大受歡迎。陽光房附建在房子一側,中間用一堵墻(帶門、窗或通風孔)將房子與陽光房隔開,通過合理的設計發(fā)揮陽光房的作用,讓節(jié)能成為一種時尚。據此完成1~2題。1.圖示陽光房的玻璃墻通風孔和共用墻通風孔打開的季節(jié)分別是()A.春季、秋季 B.秋季、春季C.夏季、冬季 D.冬季、夏季2.晴日的一天中,陽光房的氣溫比室外氣溫高,其主要緣由是()A.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內熱量散失B.室內大氣逆輻射和保溫作用強C.室內花草多,空氣濕度與比熱容大D.室外空氣流淌性強,不易增溫(2024湖南衡陽八中模擬)下圖示意北半球某地某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日改變(圖中時間為東十區(qū)區(qū)時)。據此完成3~4題。3.該地最可能位于()A.恒河平原 B.四川盆地C.東南丘陵 D.湄公河三角洲4.該日天氣狀況最可能是()A.陽光明媚 B.陰雨連綿C.多云轉晴 D.晴轉多云(2024湖南師大附中大聯(lián)考)湖陸風是一種存在明顯日改變的天氣現(xiàn)象。博斯騰湖位于天山南麓,湖風與谷風的共同存在,使得博斯騰湖的湖風特征不同于其他湖泊。下圖示意博斯騰湖北側和西北側站點在垂直湖岸方向上逐時年平均風速日改變,當風速大于該側全日平均值時,吹湖風。反之,吹陸風。據此完成5~7題。5.與北側相比,博斯騰湖西北側湖風()A.起先時間早 B.持續(xù)時間長C.最大風速小 D.日平均風速大6.形成博斯騰湖北側與西北側湖陸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太陽輻射 B.地形地勢C.距湖遠近 D.植被多少7.對博斯騰湖湖陸風的探討,有助于了解()A.當地風能開發(fā) B.湖水污染狀況C.風力侵蝕湖岸 D.湖岸降水狀況(2024安徽江淮名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在冰川覆蓋的地區(qū),冰川表面較穩(wěn)定而下沉的冷卻氣流沿冰面對冰川前方運動,迫使冰緣地區(qū)較暖的空氣上升而產生對流交換,形成由冰川表面對冰緣地帶吹送的風,稱作冰川風。珠穆朗瑪峰北側海拔5300~7000米為冰雪表面,晝夜盛行下山風,風力強勁,陣風達到7~8級,風速為13.9~20.7米/秒。據此完成8~9題。8.與冰川風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東北信風 B.盛行西風C.東亞西北季風 D.太行山東坡的干熱風9.珠穆朗瑪峰北側冰川風勢力強勁的主要緣由是()A.坡度和落差均大 B.冰雪覆蓋面積大C.人類活動影響小 D.冰雪厚度大(2024云南昆明一中月考)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是指東亞季風區(qū)的陸表溫度與副熱帶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溫度之差,指數大的年份夏季風偏強,反之夏季風偏弱。下圖示意東亞1960—1999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逐年改變。讀圖,完成10~11題。10.圖示時段東亞地區(qū)()A.陸表溫度比海表溫度高B.陸表與海表溫度持續(xù)上升C.夏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明顯的年際改變D.夏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固定的周期性改變11.據圖推斷我國東部季風區(qū)()A.夏季風逐年增加B.夏季風逐年減弱C.1961年華北地區(qū)降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區(qū)降水偏多(2024河南豫南九校聯(lián)考)讀下列四幅氣候資料圖,完成12~13題。12.關于圖中四地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陸性氣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丙B.海洋性氣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丁C.年降水量最大的是甲D.高溫期與多雨期不一樣的是乙13.下列關于四種氣候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A.丙氣候類型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全部大洲B.甲氣候類型只出現(xiàn)在亞洲C.乙氣候類型分布在全部大洲上D.丁氣候類型在南美洲有分布(2024廣東佛山一中月考)讀2024年4月8日14時我國局部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完成14~16題。14.限制圖中降水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是()A.低壓槽 B.高壓脊C.冷鋒 D.暖鋒15.將來銀川的天氣改變是()A.氣溫降低 B.氣壓降低C.連續(xù)性降水 D.風力減小16.圖中最不利于PM2.5污染物擴散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24河南南陽平頂山等九校聯(lián)考)讀下圖,完成17~18題。17.圖示范圍內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相差最大值可能是()A.9.9℃ B.12.9℃C.13.9℃ D.14.9℃18.甲地短時間內迎來的天氣改變是()A.風力加強,降水增多,氣溫上升B.風力減弱,降水增多,氣溫下降C.風力加強,降水削減,氣溫上升D.風力減弱,降水削減,氣溫下降(2024湖南衡陽八中月考)薩吾爾山東西橫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是天山和阿爾泰山脈中部的過渡段。該山脈是新疆內陸與北冰洋水系的分水嶺。下圖示意1977年薩吾爾山不同坡度冰川面積及1977—2025年薩吾爾山各坡度退縮率。據此完成19~20題。19.1977—2025年,薩吾爾山()A.0°~5°的冰川退縮面積最大B.不同坡度冰川退縮率相差小C.各坡度退縮率大致隨坡度增加而增加D.部分坡度冰川面積有所增加20.從長期來看,薩吾爾山冰川面積的改變可能會()A.增加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供應B.加劇準噶爾盆地的干旱程度C.削減周邊地區(qū)沙塵天氣的發(fā)生概率D.帶動山麓地帶的農業(yè)發(fā)展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14分)(2024遼寧等四省八校聯(lián)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據長期地表觀測資料顯示,過去30年來的增溫已促使北極地區(qū)土溫上升1~3℃,永凍土隨之解凍,大量碳將以甲烷或二氧化碳的形式進入大氣,成為加速氣候改變的重要誘因。探討人員推想,地球平均氣溫每上升1℃,永凍土就釋放出相當于煤、石油和自然氣4~6年釋放出的溫室氣體。與此同時,以猛犸象為代表的大型食草動物的殘體出露地表,有些動物殘體保存特別完整。猛犸象的身體結構具有極強的御寒實力,它們生活在第四紀大冰期時亞歐大陸北部與北美大陸北部的寒冷地區(qū),一些科學家認為,隨著氣候轉暖,最終一批西伯利亞猛犸象大約于公元前2000年滅亡。下圖為北極地區(qū)示意圖。(1)指出北極地區(qū)永凍土中釋放的碳的來源。(6分)(2)指出永凍土中釋放的碳對氣溫的影響,并從大氣受熱過程的角度分析緣由。(4分)(3)分析氣候變暖對猛犸象滅亡的影響,為“氣候變暖導致猛犸象滅亡”這一觀點找到科學依據。(4分)22.(1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藍莓,果實顏色極具吸引力,因好吃又兼養(yǎng)分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費者寵愛。我國東北地區(qū)分布有野生藍莓,果實品質優(yōu),但產量低。在引進國外優(yōu)良品種的基礎上,現(xiàn)已培育出七十多個品種,這些藍莓品種的共性是生長環(huán)境喜濕怕旱,主要差異是耐寒程度。例如,生長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藍莓可耐-35℃低溫,但極端天氣下,當地氣溫可能會出現(xiàn)超低溫,農夫常常人工堆雪以防凍害;藍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種達1.5米,有的品種僅0.3~0.8米。下圖分別示意我國東北地區(qū)某區(qū)域冬、夏季山谷、山頂氣溫日改變。(1)據圖比較山谷和山頂冬、夏季氣溫及其日改變的差異。(4分)(2)說明大興安嶺藍莓主要種植在山谷、凹地的緣由。(3分)(3)分析在半山坡生長的野生藍莓比在山谷種植的藍莓不易受到凍害的緣由。(5分)(4)簡述當地果農采納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藍莓凍害的緣由。(4分)23.(1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阿留申群島位于白令海與北太平洋之間,由300多個小島組成,屬于北美科迪勒拉山系西部山脈的組成部分。阿留申群島風大、雨多、四季溫差小,植被以叢生的草甸、苔蘚為主。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島旁邊海疆形成的阿留申低壓,強度和位置異樣對北半球的天氣、氣候異樣有重要的影響。下圖示意阿留申群島及其地理位置。(1)分析阿留申群島風大、雨多、四季溫差小的緣由。(4分)(2)簡述阿留申低壓的形成緣由。(6分)(3)推想阿留申低壓強度偏弱對東亞氣候的影響。(6分)24.(14分)(2024江蘇海安高級中學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天氣或氣象預報(測)是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將來某一地點地球大氣層的狀態(tài)進行預料,往往是運用收集的大量數據(氣溫、濕度、風向、風速和氣壓等),結合目前對大氣過程的相識(氣象學)來確定將來天氣改變。下圖為亞洲部分地區(qū)2024年冬季某時刻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1)指出貝加爾湖西南側高壓區(qū)的氣流運動狀況。(4分)(2)分析圖中東北部低壓中心的形成過程。(6分)(3)說明我國北方即將遭遇的氣象災難及此季節(jié)多發(fā)的緣由。(4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1~2.1.C2.A第1題,依據材料,建設陽光房主要是為了夏季通風納涼,冬季保暖,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據圖可知,玻璃墻通風孔干脆與室外相連,打開通風孔可以加快空氣流通,降低室內氣溫,因此推想當玻璃墻通風孔打開時,應當是氣溫高的季節(jié),即夏季。共用墻通風孔打開時,房間與陽光房空氣流通,可以將陽光房內溫度較高的空氣帶到房間內,達到房間保暖的目的,因此推想當共用墻通風孔打開時,應當是氣溫低的季節(jié),即冬季。C項正確。第2題,太陽光可以透過玻璃使陽光房氣溫上升,但室內短波輻射難以透過玻璃墻,熱量不易散失,故陽光房的氣溫比室外氣溫高,A項正確。陽光房采納玻璃墻,可以透過太陽光使室內增溫,室內大氣逆輻射和保溫作用強是次要緣由,B項錯誤。陽光房的氣溫比室外氣溫高,與室內花草多少關系不大,與室外的空氣流通無關。C、D兩項錯誤。3~4.3.B4.C第3題,依據圖示,可知當地日出時間為東十區(qū)10:00,日落時間為東十區(qū)20:00,據此可以計算出當地的晝長為10小時,由此可以計算出當東十區(qū)區(qū)時為15:00時,該地地方時為12:00,則該地經度應為105°E,B項正確。第4題,該地一天中太陽輻射最大值并沒有出現(xiàn)在地方時12:00(東十區(qū)15:00),而是出現(xiàn)在約2個小時以后,由此可以推知當地上午太陽輻射弱,說明上午可能為多云天氣,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而下午太陽輻射強,說明天氣轉晴,大氣減弱作用弱,C項正確。5~7.5.C6.B7.D第5題,讀圖可知,博斯騰湖西北側湖風起先時間晚于湖北側,持續(xù)時間比湖北側略短,日平均風速也小于北側。北側湖風最大風速出現(xiàn)在13:00左右,約為1.2m/s,西北側湖風的最大風速出現(xiàn)在12:00左右,約為0.6m/s,C項正確。第6題,由材料可知,博斯騰湖位于天山南麓,湖風與谷風的共同存在,使得博斯騰湖的湖風特征不同于其他湖泊,由此推斷湖的北側是湖風與谷風、陸風與山風的疊加,致使北側湖陸風比西北側更明顯,B項正確。第7題,湖陸風是一種存在明顯日改變的天氣現(xiàn)象,加強對湖陸風的探討,有助于小尺度天氣的分析和預報,加強對局地天氣現(xiàn)象的相識,D項正確。8~9.8.C9.B第8題,結合材料可知,冰川風的形成類似于熱力環(huán)流,西北季風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東北信風、盛行西風是動力作用形成,太行山東坡的干熱風是由于氣流隨海拔下降形成的氣溫高、濕度小的小尺度風,C項正確。第9題,結合材料可知,冰川面積越大,溫差越大,氣壓差異越大,進而風力就越強,因此珠穆朗瑪峰北側風力強勁是由于珠穆朗瑪峰北側冰雪覆蓋面積大,熱力性質差異明顯,B項正確。10~11.10.C11.D第10題,由圖示可知有些年份指數為正,有些年份指數為負,說明夏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明顯的年際改變,但沒有固定的周期性,C項正確。第11題,有些年份指數為正,有些年份指數為負,不能說明我國東部夏季風逐年增加或減弱,A、B兩項錯誤。1980年指數為負,說明該年夏季風較弱,我國南方降水偏多,江淮地區(qū)降水偏多,D項正確。1961年指數為正,說明夏季風強,我國降水北多南少,華北地區(qū)降水偏多,C項錯誤。12~13.12.D13.B第12題,四地中,甲的氣溫年較差最大,大陸性氣候特征最突出,A項錯誤。依據題干信息,無法推斷四地中海洋性氣候特征最突出的地方,B項錯誤。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丁,C項錯誤。乙高溫期與多雨期不一樣,D項正確。第13題,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于大陸東岸,在歐洲沒有分布,A項錯誤。甲為溫帶季風氣候,只在亞洲有分布,B項正確。乙為地中海氣候,在南極洲沒有分布,C項錯誤。丁為熱帶季風氣候,在南美洲沒有分布,D項錯誤。14~16.14.C15.A16.A第14題,據圖中信息可知,我國內蒙古西部地區(qū)受到冷高壓限制,冷空氣向東南方向推動,在銀川旁邊形成冷鋒,而圖中陰影部分位于冷鋒的鋒后,出現(xiàn)降水天氣,C項正確。第15題,冷鋒過境后,氣溫接著下降,氣壓上升,風力增加,而連續(xù)性降水一般為暖鋒過境時產生的天氣狀況,A項正確。第16題,結合圖中等壓線推斷,甲地位于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乙地位于低壓槽旁邊、冷暖氣團交匯處,風力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丙地為低壓中心,盛行上升氣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丁地等壓線較密集,風力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A項正確。17~18.17.C18.A第17題,圖中顯示,圖示地區(qū)等溫距為2℃,圖中最高氣溫為14~16℃,最低氣溫為2~4℃,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相差10~14℃,氣溫差最大值接近14℃,不能等于或大于14℃,C項正確。第18題,依據圖中鋒面符號可知,半圓或三角的凸向表示鋒面移動方向,因此甲地將來一段時間內,大氣由暖氣團向冷氣團一側運動,會經驗一次明顯的暖鋒天氣,降水增多,氣溫上升,B、C、D三項錯誤。由圖可知,甲地的等溫線較密集,因此溫差大,導致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應當加強,A項正確。19~20.19.C20.B第19題,冰川退縮面積為1977年冰川面積×退縮率,據圖可以推算出不同坡度的冰川退縮面積,0°~5°的冰川退縮面積不是最大的,A項錯誤。不同坡度冰川退縮率在30%到60%之間,相差較大,B項錯誤。各坡度退縮率大致隨坡度增加而增加,C項正確。退縮率均為正值,說明全部坡度冰川面積均為削減趨勢,D項錯誤。第20題,長期來看,冰川面積變小,融水量削減,會削減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供應,A項錯誤。冰川面積變小,融水量削減,會加劇準噶爾盆地的干旱程度,B項正確。冰川面積變小,融水量削減,會增加周邊地區(qū)沙塵天氣的發(fā)生概率,C項錯誤。干旱程度加劇不利于山麓地帶的農業(yè)發(fā)展,D項錯誤。21.答案:(1)干脆封存于凍土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2分);土壤中未被分解完的有機物(2分);未被完全分解的動植物(2分)。(2)影響:氣溫上升(1分)。緣由:永凍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進入大氣(1分);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劇烈汲取地面長波輻射,削減地面輻射進入宇宙空間的部分(1分);大氣汲取地面輻射后增溫,大氣逆輻射增加,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加(溫室效應增加)(1分)。(3)氣候變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qū)域縮小(2分);草場植物的數量削減,種類發(fā)生改變,食物變得匱乏(2分)。解析:第(1)題,依據材料“大量碳將以甲烷或二氧化碳的形式進入大氣”可知,凍土中存在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永凍土溫度低,土壤中的水分處于凍結狀態(tài),微生物活動微弱,其中有許多未分解的動植物;高緯度地區(qū),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機物本身比較多,如中國東北的黑土。第(2)題,甲烷、二氧化碳等都屬于溫室氣體,依據材料“大量碳將以甲烷或二氧化碳的形式進入大氣”可知,永凍土中釋放的碳會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溫室效應增加,造成全球氣溫進一步上升。大氣受熱過程包括“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三個過程,溫室效應涉及“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兩個過程,甲烷和二氧化碳劇烈汲取地面長波輻射,大氣汲取地面輻射后增溫,大氣逆輻射增加,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加。第(3)題,氣候變暖對動物生存的影響一般從氣溫對動物生理的干脆影響、對食物和生存空間等的間接影響分析。依據材料可知,從溫度來看,猛犸象適合生活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從時間來看,生活在冰期;從空間來看,分布在高緯度苔原地帶。在冰期,森林面積較小,高緯度地區(qū)寒冷的氣候條件發(fā)育了大面積的草原(苔原),是猛犸象重要的生活場所。隨著氣候變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qū)域縮小,草原面積減小,食物變得匱乏。22.答案:(1)冬季:山頂氣溫高,山谷氣溫低(1分);山谷氣溫日較差大,山頂氣溫日較差小(1分)。夏季:白天山谷氣溫高,夜晚山頂氣溫高(1分);山谷和山頂氣溫日較差均較大,山谷氣溫改變更大(1分)。(2)山谷和凹地夏季氣溫高,熱量足夠(1分);山谷和凹地因河流和豐富的地下水,土壤潮濕(1分);山谷和凹地土層深厚,土壤肥沃(1分)。(3)冬季(尤其是夜晚),太陽輻射減弱(夜晚沒有)(1分);(山谷兩側的)山坡降溫快(1分);山坡近地面的空氣受冷收縮下沉至谷底(1分),山谷的暖空氣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氣溫相對較高(1分);野生藍莓長期生長在本地,對當地氣候改變適應性強(1分)。(4)東北地區(qū)冬季降雪量大(1分);當地藍莓植株高度較矮,簡單人工堆雪覆蓋(1分);堆雪可以削減地表熱量的散失,對地面和樹體具有保溫作用(1分);又可阻隔冷空氣干脆侵襲藍莓樹體(1分)。解析:第(1)題,依據圖示曲線,左圖是冬季氣溫曲線,山頂氣溫高,山谷氣溫低。山谷氣溫日較差大,山頂氣溫日較差小。右圖是夏季氣溫曲線,白天山谷氣溫高,夜晚山頂氣溫高。山谷和山頂氣溫日較差均較大,山谷氣溫改變更大。第(2)題,大興安嶺藍莓主要種植在山谷、凹地,主要從水分、熱量、土壤等方面分析。結合第(1)題分析,山谷和凹地夏季氣溫高,熱量足夠;山谷和凹地有河流和豐富的地下水,土壤潮濕;山谷和凹地土層積累深厚,土壤肥沃。第(3)題,冬季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減弱,夜晚山谷兩側的山坡降溫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氣受冷收縮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氣溫低,易受凍害。冷空氣將山谷原本的暖空氣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氣溫相對較高,所以在半山坡生長的野生藍莓不易受到凍害。野生藍莓長期生長在本地,對當地氣候改變適應性強,不易受凍害。第(4)題,東北地區(qū)冬季降雪量大,當地藍莓植株高度較矮,簡單人工堆雪覆蓋。冬季時堆雪覆蓋,可以削減地表熱量的散失,對地面和樹體具有保溫作用,又可阻隔冷空氣干脆侵襲藍莓樹體和土壤,從而削減了凍害發(fā)生。23.答案:(1)四面臨海,受海洋影響大,四季溫差小(2分);處于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降水多,風力強(2分)。(2)北極的極地東風南下,在60°N處與較暖的盛行西風相遇,形成上升氣流,致使60°N旁邊的地面氣壓降低,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3分);1月份,北半球由于陸地氣溫低,在亞歐大陸內部形成冷高壓中心,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旁邊形成阿留申低壓(3分)。(3)阿留申低壓強度偏弱,推想亞洲高壓偏弱,東亞冬季風勢力偏弱,風力偏小(2分);東亞地區(qū)冬季氣溫偏高,出現(xiàn)暖冬現(xiàn)象(2分);寒潮等災難天氣削減(2分)。解析:第(1)題,阿留申群島風大、雨多、四季溫差小的緣由可從所處的位置及大氣環(huán)流兩方面來分析。風大的緣由是處于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且風從海洋吹來,降水多,風力強;四季溫差小的緣由是四面臨海,受海洋影響大,氣候海洋性強。第(2)題,阿留申低壓的成因:北極的極地東風南下,在60°N處與較暖的盛行西風相遇,形成上升氣流,致使60°N旁邊的地面氣壓降低,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1月份,北半球由于陸地氣溫低,在亞歐大陸內部形成冷高壓中心,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旁邊形成阿留申低壓。第(3)題,阿留申低壓強度偏弱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聽評課記錄六年級數學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 聽課評課記錄
- 五年級下冊數學聽評課記錄《1總復習:倍數和因數》人教新課標
- 華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邊、角的性質》聽評課記錄
- 數學聽評課記錄二年級下
- 《青銅器與甲骨文》名師聽課評課記錄(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新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2.2《 整式的加減》聽評課記錄
- 青島版數學八年級下冊《實數》聽評課記錄1
- 小學二年級口算題
- 鄉(xiāng)村振興銀企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GB/T 308.1-2013滾動軸承球第1部分:鋼球
- 中藥炮制學-第五、六章
- 新員工入場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中國風軍令狀誓師大會PPT模板
- 小兒高熱驚厥精品課件
- 2023機械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2年電拖實驗報告伍宏淳
- 豐田汽車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戰(zhàn)略管理體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學(第三版)-課件
- 冷卻塔是利用水和空氣的接觸
- 我的家鄉(xiāng)--安徽亳州.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