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3 為學(xué)之道類(學(xué)生版)-【新課標(biāo)拓展閱讀】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考點解讀及模擬演練_第1頁
專題03 為學(xué)之道類(學(xué)生版)-【新課標(biāo)拓展閱讀】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考點解讀及模擬演練_第2頁
專題03 為學(xué)之道類(學(xué)生版)-【新課標(biāo)拓展閱讀】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考點解讀及模擬演練_第3頁
專題03 為學(xué)之道類(學(xué)生版)-【新課標(biāo)拓展閱讀】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考點解讀及模擬演練_第4頁
專題03 為學(xué)之道類(學(xué)生版)-【新課標(biāo)拓展閱讀】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考點解讀及模擬演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03文言文閱讀-為學(xué)之道類

(―)《論語》三章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p>

(選自《論語?學(xué)而》)

子日:“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保ㄟx自《論語?學(xué)而》)

葉公④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⑤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

知老之將至云爾⑥。”(選自《論語?述而》)

【注釋】①就:靠近。②有道:指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③正:匡正。④葉公:姓沈,名諸梁,楚

國的大夫。⑤奚:為什么。⑥云爾:如此罷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君子食無求飽()(2)可謂好學(xué)也已()

(3)葉公問孔子于子路()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與課文《V論語》十二章》中觀點相近的一句是()

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B.人不知而不慍

C.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D.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4.說說選文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哪些啟示。

(二)與長子書

蓋汝若好學(xué),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①,不待遠離膝下②。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

不好學(xué),已無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務(wù),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

夜督責(zé)。及無朋友聞見④,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xí),一味勤謹(jǐn),則吾猶

可望。不然,則徒勞費。

(選自《朱子文集》)

【注釋】①義理:指講求儒家經(jīng)義的學(xué)問。②膝下:父母身邊。③汩:舌L,搞亂。④聞見:這

里指相互探討,增長見識。

1.“故”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解釋:①所以,因此;②故意;③故舊,老友;④從前,原來

的。選文中“故令汝一行”的“故”,應(yīng)取第①項解釋;“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xí)”

的“故”,應(yīng)取第④項解釋。(填序號)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已無可望之理()(2)然今道汝者()

(3)不得專意()(4)則吾猶可望(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蓋汝若好學(xué),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

(2)不然,則徒勞費。

4.選文與課文《孫權(quán)勸學(xué)》有著怎樣的共同點?從寫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三)蘇氏遺書

予幼師事先君①,聽其言,觀其行事。今老矣,猶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業(yè),有田一

廛②,無衣食之憂;有書數(shù)千卷,手緝③而校之,以遺子孫。曰:“讀是,內(nèi)以治身,外以治

人,足矣。此孔氏之遺法也?!毕染z言今猶在耳。其遺書在梗④,將復(fù)以遺諸子,有能受

而行之,吾世其庶⑤矣乎!

(選自《藏書室記》)

【注釋】①先君:先父,即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蘇洵。②廛(chan):古代平民一戶人家所占的房

舍和土地。③緝:收集編次。④樓:木匣子。⑤庶:將近,差不多。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予/幼師事先君B.先君/平居不治生業(yè)

C.此/孔氏之遺法也D.先君/之遺言今猶在耳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那其行事()(2)先君平居不檢生業(yè)()

(3)外以治人()(4)將復(fù)以遺諸子()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有書數(shù)千卷,手緝而校之,以遺子孫。

(2)先君之遺言今猶在耳。

4.選文中的蘇氏父子有什么共同特點?

(四)范縝治學(xué)

縝少孤貧,事②母孝謹(jǐn)。年未弱冠③,聞沛國劉琳④聚眾講說,始往從之。卓越不群而勤

學(xué),獻甚奇之,親為之冠。在琳門下積年,去來歸家,恒芒著⑤布衣,徒行于路。琳門多車馬

貴游,縝在其門,聊無恥愧。既長,博通經(jīng)術(shù),尤精三《禮》⑥。性質(zhì)直,好危言高論,不為

士友所安。唯與外弟蕭琛相善,琛名曰口辯,每服縝簡詣⑦。

(選自《梁書》)

【注釋】①范縝(zhen):南朝哲學(xué)家。②事:侍奉。③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

示已經(jīng)成人,因為還沒到壯年,所以叫作“弱冠”。④劉斌(huan):南朝人,通博五經(jīng),世

推為大儒。⑤芒履(jue):草鞋。⑥三《禮》:《儀禮》《周禮》《禮記》的合稱,為儒家

經(jīng)典。⑦簡詣:言語簡單,意思明了。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事/母孝謹(jǐn)B.聞/沛國劉琳/聚眾講說

C.瑜/甚奇之D.唯與外弟蕭琛/相善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閆沛國劉琳聚眾講說()(2)甚穹之()

(3)怛芒屬布衣()(4)唯與外弟蕭琛相善()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縝少孤貧,事母孝謹(jǐn)。

(2)琛名曰口辯,每服縝簡詣。

4.用自己的話說說劉琳親自為范縝舉行冠禮的原因。

(五)孔子學(xué)琴

孔子學(xué)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①。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xí)其曲矣,

未得其數(shù)也。”有間②,曰:“已習(xí)其數(shù),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③也。”有間,

日:“已習(xí)其志,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錇槿艘病!庇虚g,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

怡然高望而遠志焉。

(選自《史記》)

【注釋】①進:進展,此指學(xué)習(xí)新曲。下文''益”同此。②有間:過了一段時間。③志:樂曲

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孔子學(xué)尊琴師襄子()(2)丘己目其曲矣()

(3)丘未得其志也()(4)有所穆然深學(xué)、焉()

2.下列句中有省略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孔子學(xué)鼓琴師襄子B.丘已習(xí)其曲矣

C.已習(xí)其數(shù)D.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丘已習(xí)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

(2)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p>

4.孔子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課文《〈論語》十二章》中的哪則語錄?

(六)炳燭而學(xué)

晉平公①問于師曠②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師曠曰:“何③不炳燭④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

出之陽;壯⑤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⑥乎?”平

公日:“善哉!”

(選自《說苑》)

【注釋】①晉平公:春秋時晉國的國君。②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大臣,眼睛失明,善

于彈琴,精于辨音。③何:為什么。④炳燭:點燃蠟燭。⑤壯:壯年。⑥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盲臣安敢苕君乎()(2)臣用之()

(3)如日出之陽()(4)尊哉()

2.下列文言問句中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何陋之有(《陋室銘》)B.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C.盲臣安敢戲君乎D.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

(2)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4.文中師曠用了三個比喻,意在說明什么道理?

(七)景清借書

景清倜儻①尚大節(jié),領(lǐng)鄉(xiāng)薦②,游國學(xué)③。時同舍生有秘書④,清求而不與。固請.約明

旦即還書。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書,亦未假書于汝。”生忿,訟于祭酒⑤。清即持所假

書,往見,曰:“此清燈窗所業(yè)書。”即誦輒卷⑥。祭酒問生,生不能誦一詞。祭酒叱生退。

清出,即以書還生,日:“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戲耳。”

(選自《澤山雜記》)

【注釋】①倜儻(titang);灑脫不拘。②領(lǐng)鄉(xiāng)薦:科舉制度中,在各省舉行的考試叫“鄉(xiāng)

試”,鄉(xiāng)試考中的稱為“舉人”,也叫“領(lǐng)鄉(xiāng)薦”。③游國學(xué):到京城國子監(jiān)從師求學(xué)。④秘

書:少見的、珍貴的書。⑤祭酒:這里指國子監(jiān)管理教育的官員。⑥即誦輒卷:立即背誦全書。

1.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限2處)

清即持所假書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景清倜儻曲大節(jié)()(2)生旦往索()

(3)亦未偎書于汝()(4)祭酒哼生退()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時同舍生有秘書,清求而不與。

(2)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戲耳。

4.從這則充滿戲劇性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八)牛角掛書

(密)以蒲族①乘牛,掛《漢書》一帙②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于道.按轡③躡

④其后,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币蚺c語,奇

之。歸謂子玄感⑤日:“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jié)納……大業(yè)九年,玄感舉兵

黎陽,遣人入關(guān)⑥迎密。

(選自《新唐書》)

【注釋】①蒲鞫(jidn):用蒲草做成的馬鞍下的墊子。②帙(zhi):量詞。書一函為一鐵。

③轡(p6i):駕馭牲口的韁繩。④躡:追隨,追蹤。這里指跟著。⑤玄感:越國公楊素的兒

子。⑥關(guān):指函谷關(guān)。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越國公楊素道見于道()(2)因與讀()

(3)玄感遂傾心結(jié)納()(4)遣人入關(guān)迎密()

2.下列句子中沒有省略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掛《漢書》一帙角上B.越國公楊素適見于道

C.何書生勤如此D.玄感遂傾心結(jié)納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密)以蒲鞫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2)歸謂子玄感日:“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p>

4.楊玄感“舉兵黎陽”,為什么“遣人入關(guān)迎密”?

(九)為人須學(xué)

太宗謂房玄齡日:“為人大須學(xué)問。朕往為群兇未定,東西征討,躬親戎事①,不暇讀書。

比來②四海安靜,身處殿堂,不能自執(zhí)書卷,使人讀而聽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書內(nèi)。

古人云:,學(xué),墻面③,蒞事④惟煩。,不徒言也。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p>

(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戎事:戰(zhàn)事。②比來:近來。③墻面:面對著墻壁,比喻一無所知。④蒞(11)事:

處理事情。

L用“/”標(biāo)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限1處)

⑴為人大須學(xué)問⑵朕往為群兇未定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攀親戎事()(2)不限讀書()

(3)政教之道()(4)不徒言也()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比來四海安靜,身處殿堂,不能自執(zhí)書卷,使人讀而聽之。

(2)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

4.請從《孫權(quán)勸學(xué)》中找出與“躬親戎事,不暇讀書”意思最相近的一句。

5.從本文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樣的君主?

(十)李生論學(xué)

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xué),信①乎?”王生不說,曰:“匹

師之所言,吾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學(xué)乎?”李生說③之曰:“孔子云'學(xué)而不思則罔',蓋

學(xué)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zé)o所成,何以謂之善學(xué)也?”王生益慍④,不應(yīng)而還⑤走。

(有刪改)

【注釋】①信:真實,不虛偽。②志:記住。③說(shui):勸說。④慍:生氣。⑤還:旋,

轉(zhuǎn)身。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或謂君不善學(xué)()(2)王生不說()

(3)蓬學(xué)貴善思()(4)王生頊慍()

2.下列句子中的“之”與文中“其友李生問之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C.夫君子之行(《誡子書》)D.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xué)乎?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zé)o所成,何以謂之善學(xué)也?

4.李生認(rèn)為什么樣的人才是“善學(xué)者”?

(一一)百詩苦讀

百詩先生為國朝②經(jīng)學(xué)大師,記誦精博,而其天質(zhì)實奇鈍。幼受書,讀百遍,始略上口。

性又善病,母禁之讀,遂暗記不復(fù)出聲。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覺豁然,再觀舊所研究本,了

無疑滯③,蓋積苦精力之應(yīng)也。世之以下愚自諉④,或托詞因病廢學(xué)者,觀于先生,愧可知已。

(選自《郎潛紀(jì)聞》)

【注釋】①百詩:閻若臻,字百詩,清朝著名學(xué)者。②國朝:即清朝。③疑滯:疑難之處。④

自諉:自我推托。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始略上口()(2)如是者十年()

(3)了無疑滯()(4)蓋積苦精力之應(yīng)也()

2.下列句子中“而”與例句中的“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而其天質(zhì)實奇鈍

A.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行》)B.學(xué)而不思則罔(《V論語》十二章》)

C.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性又善病,母禁之讀,遂暗記不復(fù)出聲。

(2)世之以下愚自諉,或托詞因病廢學(xué)者,觀于先生,愧可知己。

4.作者寫世人學(xué)習(xí)的種種表現(xiàn),對表現(xiàn)“百詩先生”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一二)顧歡勤學(xué)

顧歡字景怡,吳郡鹽官人也。家世寒賤,父祖并①為農(nóng)夫,歡獨好學(xué)。年六七歲,知推六

甲②。家貧,父使田中驅(qū)雀,歡作《黃雀賦》而歸,雀食稻過半。父怒,欲撻之,見賦乃止。

鄉(xiāng)中有學(xué)舍,歡貧無以受業(yè)③,于舍壁后倚聽,無遺忘者。夕則然松節(jié)④讀書,或然糠⑤自照。

及長,篤志不倦。

(選自《南齊書》)

【注釋】①并:都。②六甲:古代用天干地支記年月日,其中的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

辰、甲寅,合稱‘'六甲"。③受業(yè):跟隨老師學(xué)習(xí)。④然松節(jié):點燃松樹的節(jié)心。松樹的節(jié)心

含松油較多,可點燃照明。然,同“燃”。⑤糠:碾碎的稻谷外面的硬殼。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父便田中驅(qū)雀()(2)欲世之()

(3)見賦乃止()(4)吸然糠自照()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家世寒賤,父祖并為農(nóng)夫,歡獨好學(xué)。

(2)鄉(xiāng)中有學(xué)舍,歡貧無以受業(yè),于舍壁后倚聽,無遺忘者。

3.下列句子中均具體表現(xiàn)顧歡“勤學(xué)”的一組是()

①父祖并為農(nóng)夫,歡獨好學(xué)②年六七歲,知推六甲

③于舍壁后倚聽,無遺忘者④夕則然松節(jié)讀書,或然糠自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及長,篤志不倦”表現(xiàn)了顧歡怎樣的學(xué)習(xí)精神?

(一三)負薪讀書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chǎn)業(yè),常艾①薪樵,賣以給食,擔(dān)束薪,

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②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

日:“我年五十當(dāng)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

(選自《漢書》)

【注釋】①艾:同“刈”(yi),害②歌嘔:歌唱,這里指誦讀。

1.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常/艾薪樵C.其/妻亦負戴相隨B.行/且誦書D.買臣/愈益疾歌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不迨產(chǎn)業(yè)()(2)買臣愈益樂歌()

(3)妻奉之()(4)我年五十當(dāng)富貴()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其妻亦負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道中。

(2)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

4.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朱買臣沒有置辦財產(chǎn)家業(yè),靠割草砍柴賣錢來維持生計,因此很貧窮。

B.朱買臣喜歡讀書,常在勞動時大聲誦讀文章。

C.因為朱買臣不以貧窮為意,仍在路上大聲誦讀文章,他的妻子對此感到羞愧,要求離開他。

D.“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一句體現(xiàn)了朱買臣懂得感恩。

(一四)廢弈向?qū)W

魏甄?、倥e②秀才入都③,頗以弈棋④廢日,至通夜不止。令蒼頭⑤執(zhí)燭,或時睡頓⑥,

則杖之。奴曰:“郎君辭父母仕宦①,若讀書,執(zhí)燭即不敢辭,今乃圍棋日夜不息,豈是向京

⑧之意乎?”琛悵然慚感,遂詣赤彪許⑨,假書研習(xí),聞見日優(yōu)。

(選自《何氏語林》)

【注釋】①甄?。▃hOnche:北魏大臣,字思伯。下文的“赤彪”也是北魏人。②舉:這里指

被舉薦。③都:京城。④弈棋:下圍棋。⑤蒼頭:仆役,仆人。⑥睡頓:倦極打瞌睡。⑦仕宦:

做官。⑧向京:來到京城。⑨許:處所,地方。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至通夜不止()(2)令蒼頭熱燭()

(3)薦讀書()(4)遂說赤彪許()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今乃圍棋日夜不息,豈是向京之意乎?

(2)假書研習(xí),聞見日優(yōu)。

3.甄琛“弈棋廢日”具體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引用原文語句回答)

4.你如何評價甄琛這個人?

(一五)呂蒙①喈誦文

呂蒙入?yún)牵酡趧衿鋵W(xué)。乃博覽群籍,以《易》為宗③。常在孫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誦《易》

一部,俄而起驚。眾人皆問之。蒙云:“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與我言論世祚④興亡之事,

日月廣明之道,莫不窮精極妙;未該玄⑤言,政⑥空誦其文耳?!北娮灾沙哉b文也。

(選自《太平廣記》)

【注釋】①呂蒙:字子明,三國時東吳大將。②王:指孫權(quán)。③宗:主旨,根本。此處引申為

主攻,主修。④世祚(zu”:指國運。⑤玄:深奧。⑥政:同“正”,只,僅僅。

1.“窮”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解釋:①貧困;②處于困境;③極,盡;④止,息。選文中“莫

不窮精極妙”的“窮”,應(yīng)選擇第③項解釋。(填序號)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乃博覽群篝()(2)俄顧起驚()

(3)蓑不窮精極妙()(4)政空誦其文耳()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常在孫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誦《易》一部。

(2)眾坐皆知蒙口藝誦文也。

4.選文中呂蒙的好學(xué)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回答)

(一六)長川蒲草編書

路溫舒字長君,巨鹿東里人也。父為里監(jiān)門①,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②,

編用寫書。稍習(xí)善,求為獄小吏,因?qū)W律令,轉(zhuǎn)為獄史,縣中疑事皆問焉。太守行縣③,見而

異之,署決曹史。又受《春秋》,通大義。舉孝廉,為山邑丞④,坐法⑤兔,復(fù)為郡吏。

(選自《漢書》)

【注釋】①監(jiān)門:守門人。②牒:簡札,這里指用蒲草編成簡札。③行縣:到縣里巡視。④山

邑丞:山邑縣丞。⑤坐法:犯法判罪。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為里監(jiān)門B.使/溫舒牧羊C.縣中/疑事皆問焉D.復(fù)/為郡吏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像溫舒牧羊()(2)幫習(xí)善()

(3)溥大義()(4)復(fù)為郡吏()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

(2)太守行縣,見而異之,署決曹史。

4.路溫舒成為西漢著名的司法官,從選文來看,其主觀原因有哪些?

(一七)高鳳流麥

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nóng)畝為業(yè),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

田,曝麥于庭①,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jīng)②,不覺潦水③流麥。妻還怪問,鳳方

悟之。其后遂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鳳年老,執(zhí)志不倦,名聲著聞。

(選自《后漢書》)

【注釋】①庭:庭院。②經(jīng):這里指儒家經(jīng)典著作。③潦(1。。)水:雨水。

1.用“/”標(biāo)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限2處)

(1)家以農(nóng)畝為業(yè)(2)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晝夜不息()(2)町天暴雨(

(3)妻還怪問()(4)鳳方惜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而鳳持竿誦經(jīng),不覺潦水流麥。

(2)鳳年老,執(zhí)志不倦,名聲著聞。

4.“高鳳流麥”的故事,歷來存有爭議,南朝梁元帝說:“漢人流麥,晉人聚螢。”宋朝的蘇

軾則說:“讀書莫學(xué)流麥?zhǔn)?,挾策莫比亡羊人?!睂Υ四阌惺裁纯捶ǎ?/p>

(一八)手不釋卷

凡先生之游①,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②,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③;或與平日

所聞不合,則即④坊肆⑤中發(fā)書而對勘⑥之。或徑行⑦平原大野,無足⑧留意,則于鞍上默誦

諸經(jīng)注疏⑨;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熟復(fù)之。

(選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釋】①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歷。先生,指顧炎武。②厄(6)塞:險要的關(guān)口。

③曲折:詳細情況。④即:走近,引申為到。⑤坊肆:街市中的客店。⑥對勘:核對校正。⑦

徑行:直接行走。⑧足:值得。⑨諸經(jīng)注疏:各種經(jīng)典著作的注文和疏解。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用先生之游()(2)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

(3)以二馬三騾靜書自隨()(4)率與平日所聞不合()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

(2)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熟復(fù)之。

3.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請結(jié)合本文,

4.顧炎武在《日知錄》里寫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zé)焉耳矣!”后來這句話演變?yōu)槟?/p>

句名言?

(一九)陸九淵好學(xué)

陸九淵,字子靜。生三四歲,問其父天地何所無窮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