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_第1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_第2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_第3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_第4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PAGEPAGE7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五文言文閱讀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練習年級:姓名:分點突破四識記古代文化常識一、專項練習1.下列對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A.持節(jié),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zhí)符節(jié)以為憑證,與《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的“持節(jié)”含義基本相同。B.郡縣是我國古代的行政單位,大體相當于今天的省和縣。西漢建立后,開始實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C.徭役是古代統(tǒng)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務,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杜甫的《兵車行》就揭露了徭役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D.尚書最早設于戰(zhàn)國時期,是掌管文書的官,后來權(quán)勢漸大,隋代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機構(gòu),以尚書為各部長官,歷代多有沿革?!窘馕觥俊拔鳚h建立后,開始實行郡縣制”錯??たh制是古代中央集權(quán)制在地方政權(quán)上的體現(xiàn),它發(fā)起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再經(jīng)過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為了秦漢以后的地方政治體制。2.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A.“左拾遺”,官名。我國古代有尚左的傳統(tǒng),一切以左為尊。唐宋時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時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為上。B.“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通常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嫡子繼承。C.“翰林學士”,官名。唐玄宗時號“翰林供奉”,德宗以后有“內(nèi)相”之稱,唐代后期至清末,其職掌不盡相同。D.“中書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魏晉時于中書省內(nèi)置中書通事舍人,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稱中書舍人,隋唐至明清沿置,名稱略有變化。【解析】A項,“一切以左為尊”錯,周、秦、漢時,以右為尊,元代也以右為尊。3.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A.“會試”,是我國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一種。鄉(xiāng)試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舉行,因為在春天舉行,又稱春試或春闈。B.“致仕”,就是舊時官員交還官職,即今所謂退休。依照古制,官員在一般情況下七十歲致仕,有疾患的則可以請求提前。C.“服闋”,是指舊時官員三年守喪期滿除服。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離職回籍守喪,滿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職務。D.“尚書”,是中國古代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時代,或稱“掌書”,到了隋唐時確定為尚書省下設的六個部的最高行政長官?!窘馕觥緼項中說會試“由皇帝主持”錯誤,會試由禮部派官員主持。4.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A.“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漢代于京城設立太學,為中央官學、最高學府。B.“辟”,漢代選官制度,即征召知名人士做官。官府征召稱“征”,皇帝征召稱“辟”。C.“公車”,漢代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書言事及征召等事,經(jīng)由此處受理。D.“缞绖”,分別指古代用麻布制成的喪服和喪帶,即整套喪服,后引申為“服喪”?!窘馕觥亢笠痪浔硎鲥e誤,皇帝征召稱“征”,官府征召稱“辟”。5.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表”,中國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是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B.“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出,離開京城外調(diào)(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C.“刺史”,刺史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方監(jiān)察制度,始于秦,完善于漢,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D.“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八尽奔础爸鞴堋薄肮芾怼?,“有司”可用來指稱朝廷中的某些官員?!窘馕觥看淌?,又稱刺使,官職。西漢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刺史巡行郡縣,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稱“刺史”??梢姶淌分贫仁加谖鳚h武帝時期。6.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A.“進士”,科舉中通過最后一級殿試者。明清時,殿試分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只有前三名稱“進士”。B.“御史”,是中國古代一種官名。先秦時期,天子、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負責記錄的史官、秘書官。國君置御史,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一直延續(xù)到清朝。C.“丁卯年”,是干支紀年的一種方式,干支紀年使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相配,組成六十干支,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當六十干支輪回一次時又稱之為一甲子。D.“閣臣”,明、清大學士的別稱。大學士入閣辦事,故稱。自朱元璋廢中書省、罷宰相,到明成祖正式設立內(nèi)閣,并逐漸發(fā)展成為明代替代宰相制的政治機構(gòu)?!窘馕觥恐袊糯婆e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殿試”者,都可以稱為進士,不單是前三名。7.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C.“母憂”,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guī)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D.“對策”,指古時就政事、經(jīng)義等設問,由應試者對答。自漢起作為取士考試的一種形式?!窘馕觥恳鲇H,是指由婚姻關(guān)系而產(chǎn)生的親屬,配偶本身除外。B項“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說法錯誤。8.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A.“殺青”,古代制作竹簡,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這個程序叫“殺青”,也叫“汗青”?!皻⑶唷庇袝r指書籍定稿。B.“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官員考核等職事,長官稱為禮部尚書。C.“刺史”,是官職名,漢代始置。刺,檢核問事,即監(jiān)察之職;史,御史。隋唐主要行政區(qū)是州,州官稱刺史。D.“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己見的一種奏章,與之相關(guān)的詞語“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是表文草稿?!窘馕觥緽項,官員考核的職事屬于吏部。9.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D)A.“豪右”,指舊時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戶;漢代以右為尊,所以習慣上稱為“豪右”。B.“頓首”,即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又常常用于書信、表奏中作為敬辭。C.“茂才”,即秀才,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改稱茂才,后世有時也沿用此名。D.“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稱,現(xiàn)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解析】D項,“師”單獨使用不表示國都。10.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下車”,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職,后來又常用“下車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左遷”,降低官職,即降官;“遷”本指變動官職,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后世沿用之。C.“車駕”,原指帝王所乘的車,有時因不能直接稱呼帝王,于是又作帝王的代稱,但也可指一般人的車馬。D.“侍郎”,本為宮廷的近侍,唐宋開始,尚書、中書和門下三省所屬各部的最高長官均以尚書稱之。【解析】C項,“車駕”不能用來指一般人的車馬。11.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A.“掾”,原為佐助之意,后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如“掾曹、掾史、掾?qū)佟?。B.“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轉(zhuǎn)達臣子進言意愿的侍者,后發(fā)展為帝王的謙稱。C.“京兆”,就是京城,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對都城的稱謂。D.“東宮”,是中國古代宮殿指稱,因方位得名,指太子所居之宮,此處借指太子。與“中宮”可借指“皇后”同理。【解析】陛下不是帝王的謙稱,而是對帝王的尊稱。12.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A.從弟,舊時以姑母、姨母或舅父兒子中比自己年輕者為從弟,如“袁術(shù)字公路,司空逢子,紹之從弟也”。B.幕府,原指古代將軍的府署,后也指地方軍政大吏的府署,主要功能為咨議謀劃、參與決策、掌握機要等。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如“再拜奉大將軍足下”;有時也用其本義,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符節(jié),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征調(diào)兵將以及使臣奉命出行等重大事務時所使用的一種憑證?!窘馕觥繌牡埽f時以同祖父不同父親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輩男性為從弟。13.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狀元”,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種稱號,指在最高級別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隨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影響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會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有時也是官員因故辭職的一種借口?!窘馕觥緾項,“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影響也很大”不當,近侍是指親近帝王的侍從之人,職位不一定高,對帝王影響也不一定大。14.下列對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鄉(xiāng)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明清兩代每三年舉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中試者稱為“舉人”,文中“舉鄉(xiāng)試”即為參加鄉(xiāng)試并考中舉人。B.康熙:清圣祖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要更改年號,而清朝往往用年號代指帝王。C.大學士:古代官名,明清時期為輔助丞相的高級秘書官,當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D.服闋:古人在朝中做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應該回家守喪服孝三年。待守喪期滿,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來做官,叫作“服闋”。【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大學士是輔佐皇帝的高級秘書官。明清時期沒有丞相。二、綜合練習(2020·全國卷Ⅱ)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題。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陽曲人。進士及第,歷秘書省著作郎。政和間,天下爭言瑞應,廷臣輒箋表賀,徽宗觀所作,稱為奇才。他日,特出制詔三題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書舍人?!蔽磶?,自秘書少監(jiān)除中書舍人,擢御史中丞。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時上方鄉(xiāng)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術(shù)見,朝臣戚里寅緣關(guān)通。安中疏請自今招延山林道術(shù)之士,當責所屬保任;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國害民數(shù)事。上悚然納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寧節(jié),俟過此,當為卿罷京?!本┧胖?,大懼,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懇祈。上為遷安中翰林學士,又遷承旨。宣和元年,拜尚書右丞;三年,為左丞。金人來歸燕,謀帥臣,安中請行。王黼贊于上,授慶遠軍節(jié)度使、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知燕山府,遼降將郭藥師同知府事。藥師跋扈,府事皆專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藥師愈驕。靖康初,言者論其締合王黼、童貫及不幾察郭藥師叛命,罷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嵩山崇福宮;又責授朝議大夫、秘書少監(jiān)、分司南京,隨州居??;又貶單州團練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內(nèi)徙道州,尋放自便。紹興初,復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幾卒,年五十九。安中為文豐潤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嘗宴睿謨殿,命安中賦詩百韻以紀其事。詩成,賞嘆不已,令大書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賜之。其見重如此。(節(jié)選自《宋史·王安中傳》)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A.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B.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C.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D.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懊裨A諸府”意思是民向官府訴訟,介賓后置句,“諸(之于)府”“之”是訴訟的賓語,“于府”介賓短語作狀語,修飾限制“訟”,其后斷開;“不勝”是忍受不住,說明“考掠”的情況,中間不能斷開,據(jù)此排除B、D;“即出民”中,“民”是“出”的賓語,其后斷開,排除C。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方士,又稱方術(shù)士,指中國古代好講神仙方術(shù)、從事巫祝術(shù)數(shù)活動的人。B.保任,意思是擔?;驌U?,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薦人才而負擔保責任。C.禁中,又稱禁內(nèi),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因所居宮室嚴禁隨便進出得名。D.四六之制,即駢文,因在發(fā)展中逐漸成為相對整齊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稱?!窘馕觥勘绢}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C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錯誤,應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宮苑”。1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A.王安中進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隨眾向朝廷表賀瑞應,徽宗稱他為奇才,又出題專門考查,隨即任命他為中書舍人,不久又擢升為御史中丞。B.王安中彈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納。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薦道術(shù)之士,擾亂朝廷,他陳奏蔡京之罪,要求懲治,蔡京恐懼,其子蔡攸也哭請皇上寬恕。C.王安中外放任職,仕途屢遭坎坷。金人前來歸順,他自請燕山府任職,與遼降將郭藥師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備受指責,仕途隨之沉浮不定。D.王安中詩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極有文采,為文厚實脫俗,曾受命賦詩百韻以紀盛宴,徽宗高度贊揚,下令書于大殿屏風,將副本賜給侍臣?!窘馕觥看祟}考查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項,“他自請燕山府任職”錯誤,原文是“安中請行。王黼贊于上,授慶遠軍節(jié)度使、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知燕山府”,可見只是自請前行,并非“自請燕山府任職”。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國害民數(shù)事。上悚然納之。譯文:同時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禍國殃民等事?;噬象@恐,采納了進言。(2)藥師跋扈,府事皆專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藥師愈驕。譯文:藥師蠻橫暴戾,對府中事務獨斷獨行。王安中無力控制,只是違心順從他,所以藥師更加驕橫?!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關(guān)鍵詞:僭上:越分冒用尊者的儀制或?qū)m室、器物等。蠹:蛀蝕,危害。悚然:害怕的樣子。(2)關(guān)鍵詞:跋扈:專橫暴戾。第:只管。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別人。【參考譯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陽曲人??贾羞M士,歷任秘書省著作郎。政和年間,天下人爭相議論祥瑞,朝廷大臣動輒上表稱賀,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稱他為奇才。后來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詔令讓他草擬,安中馬上寫成,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道:“可任中書舍人?!辈痪?,從秘書少監(jiān)授任中書舍人,提升為御史中丞。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