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洛陽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考試結束,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16小題,共48分)1.下表是考古學者關于石器時代某遺址墓葬發(fā)掘的部分成果。據此可推斷,該遺址處于墓葬類型隨葬品大型墓使用棺木,棺內鋪墊殊砂,隨葬成套的彩繪木器,彩繪陶器,玉,石器,豬骨架以及鼉(tuó)鼓、特磬等中型墓大都使用木棺,棺內施殊砂,隨葬玉,石器,豬下預骨,少數有陶器或彩繪陶器、彩繪木器小型墓少數墓有骨笄(ji)或豬下預骨1—3件,絕大多數沒有葬具和隨葬品A.舊石器時代早期B.舊石器時代晚期C.新石器時代早期D.新石器時代晚期2.據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資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職可分為最高政務、一般政務、宗教文化、生產經濟、軍事等,地方則有侯、甸、男、衛(wèi)等行政長官和基層行政官吏“族尹”。這說明商朝A.王權有濃厚的宗教色彩B.官職分工十分地細致明確C.國家管理機構日漸完備D.擺脫了神權對王權的制約3.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指出:夏商乃至周初分封之前,天子與諸侯之間還不存在君臣關系。但實行分封以后,受封的諸侯成了周王的臣子,諸侯國的政權機關則成了周王室在地方上的政權機關。這表明分封制的實行A.加強了周王室對地方的政治統治B.使地緣關系取代血緣關系C.化解了統治階級內部的沖突矛盾D.擴大了西周的文化影響力4.春秋時期,西周建立的土地制度陷入崩潰瓦解階段。在這一過程中,主要的土地占有形態(tài)由舊的土地所有制逐漸演變?yōu)榉饨ǖ刂鞯耐恋厮兄?,農作物的畝產量也不斷增長。這從根本上是因為A.分封制逐漸瓦解B.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C.冶鐵技術的出現D.土地私有制的確立5.秦制規(guī)定,對皇帝的名字要進行避諱,如秦始皇名政,秦即避諱“政”字,連同音字如“正”也在避諱之列,因而改稱正月為“端月”。另外,文件中提到皇帝時,必須換行頂格書寫。這些規(guī)定主要是為了A.凸顯皇帝獨尊B(yǎng).保證皇帝獨裁C.宣揚皇帝功業(yè)D.實現文書統一6.漢初,受黃老思想的影響,統治者大多“無為而治”“與民休息”,采取較為寬松的統治政策。但是有研究表明,漢朝初年年齡在30歲以下的未婚女子卻要繳納5倍于常人的人頭稅。這一措施A.表明統治政策朝令夕改B.導致社會矛盾激化C.說明漢初財政危機嚴重D.意在恢復發(fā)展生產7.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下令取消郡國鑄幣權,由中央上林三官統一鑄造五銖錢,并令地方銷毀舊錢,嚴禁流通,國家還嚴格控制重要的產銅區(qū)。上述舉措A.反映了重農抑商政策日趨強化B.折射出王國問題日趨嚴重C.根植于鞏固大一統國家的需要D.滿足了社會經濟發(fā)展要求8.秦朝時,尚書為九卿之一少府的屬官,“掌通章奏”;漢武帝時,尚書參與朝政,與侍中、常侍等共議軍國大事;東漢時期,朝廷決策大權集中于尚書臺,時稱“雖置三公,事歸臺閣(指尚書臺)?!鄙袝倪@一演變反映了A.君主專制不斷加強B.丞相權力不斷擴大C.中央官制趨向成熟D.行政決策更加科學9.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長期戰(zhàn)亂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民族之間接觸頻繁。下列兩幅圖能夠說明這一時期A.人口遷移促進南北方文化交流B.民族交融呈現雙向互動特征C.政權更迭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D.絲路貿易豐富中原經濟生活10.通過對柳孜運河(位于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的考古發(fā)掘,發(fā)現了唐代沉船及遺物,出土了大量文化遺物,其中以瓷器最多,有陜西磁州窯系白地黑花瓷、江西景德鎮(zhèn)的影青瓷、河北定窯系的白瓷等。這些發(fā)現可用于說明A.當時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完成B.隋唐時期市民生活豐富C.運河開鑿促進南北經濟交流D.制瓷技術進入成熟階段11.下圖為閻立本的《職貢圖》,描繪的是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南洋的婆利、羅剎等國以及邊遠少數民族使臣攜帶貢品來唐朝進貢的情景。該作品可用于研究唐朝A.民族關系與對外關系B.對邊疆地區(qū)的管理C.漢藏間經濟文化交流D.全盛期的發(fā)展概況12.唐太宗因三省長官品位太崇,不欲輕易授人,因此借用同三品之類,讓品位較低或閑散官職者參與大政,充任宰相。這一做法A.冇利于防止宰相專權B.保障了唐代社會穩(wěn)定C.表明三省六部制完備D.避免了中央決策失誤13.下列兩則史料是時人對兩稅法的評價。據此可以被認定為史實的是,兩稅法建中新令,并入兩稅,恒額既立,加益莫由,浮浪悉收,規(guī)避無所?!猍唐]杜佑《通典·食貨》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猍唐]白居易《重賦》A.擴大了征稅對象B.旨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C.簡化了稅收名目D.防止了官員的貪贓枉法14.下圖為我國某朝代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示意圖。據圖可知,該朝代A.強干弱枝,內部動亂杜絕B.機構權力分散,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崇文抑武,官僚隊伍精簡D.權力分割過細,政治風氣因循保守15.為了“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國的驛站制度,水陸站共計1500處左右。驛站以大都為中心,沿著幾條交通干線,一直通達各邊疆地區(qū)。元朝驛站的建立A.促使民族矛盾得以有效解決B.促進商品經濟發(fā)展C.適應了遼闊疆域的統治需要D.開中國郵遞的先河16.宋政府鼓勵刻書,神宗時解除書禁許可印書,入南宋而極盛。據估計,宋代刻書當有數萬部,明人《朝野異聞錄》記明代權相嚴嵩被抄家時,有宋版書六千八百五十三部。這A.推動了宋代書業(yè)市場的繁榮B.得益于宋代印刷技術的發(fā)展C.反映出宋代商品經濟的活躍D.表明活字印刷術得到了普及二、非選擇題(共52分,其中17題12分,18題12分,19題14分,20題14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曰:是在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赌印仿劰胖朴萌苏?,必循天順人而明賞罰。循天,則用力寡而功立;順人,則刑罰省而令行;明賞罰,則伯夷、盜跖不亂。——《韓非子》材料二四家(儒道法墨)在爭辯中相互吸收、滲透,發(fā)展了相互聯結的一面。而這主要是由它們是同一類的文化以及他們學說中都關注現實的社會人生問題所決定的?!沃鲝垱芪挤置鞯娜宸▋杉?卻在主張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和等級制問題上不謀而合。在人生理想和處世態(tài)度方面,儒、墨、法各執(zhí)一端,卻又都主張積極進取,有所作為。——摘編自李宗桂《中國文化導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墨子和韓非子在用人之道上的不同主張并分別指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4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思想之間的關系并分析其原因。(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國在公元前3世紀末就形成完善的官僚行政體制和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形態(tài),這在當時的世界實屬罕見。在世界其他地方,由職業(yè)官僚構成的官僚體制的建立要晚得多。一般認為,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獨特道路,與中國國家政治形態(tài)的早熟有著密切關系?!幾圆窇椚褐骶帯吨袊ㄊ贰凡牧隙S著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要求就提到日程上來了。所謂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加強皇帝對朝臣的控制;二是加強朝廷對各地的控制。這兩個層次控制加強的結果,自然是一切大權統歸于皇帝。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需要靠封建官僚機構來實現,因此,漢武帝在其統治時期對官制進行了重大的變革。——摘編自林劍鳴《秦漢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在公元前3世紀末形成完善的官僚行政體制的具體制度表現。(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武帝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而進行的官制改革的主要內容。(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東漢末年以后,戰(zhàn)亂頻繁發(fā)生,不斷發(fā)生移民運動。漢族移民傾向于從中原奔向周邊地區(qū),漢族文化因此呈現從長安與洛陽向四周播散的狀態(tài)。原居于周邊的少數民族則大量涌向中原或其他地區(qū),并帶入了異彩紛呈的文化。——摘編自李憑《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移民運動與中華文明的整體升華》材料二從唐末五代起,中國歷史又進入了一個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契丹、黨項、女真以及其后的蒙古,都曾不同程度地入主漢地。然而,政治、軍事的民族沖突,往往是以一種形式上的對抗促進著深刻的文化交融。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等塞外民族對中原農耕世界發(fā)動巨大撞擊的同時,也在這種文化大交融中不可避免地被先進的農耕文明所征服?!幾员R勛、楊保隆主編《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fā)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移民運動產生的影響。(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被先進的農耕文明所征服”的具體表現。(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積貧積弱論的定形,首次顯現于民國錢穆的《國史大綱》一書中。該書使用了“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與“宋代對內之積貧難療”的章節(jié)標題。錢穆認為,從縱向的時間角度而言。宋朝的貧弱是歷史積弊;從橫向的空間角度而言,宋朝的貧弱是社會危機。從此,積貧積弱作為宋朝的標簽而風靡一時?!幾詠碛狼濉斗e貧積弱:清季以降宋朝貧弱形象的演變》材料二宋朝是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指南針已開始應用于航海,火藥亦應用于火器制造,雕版印刷術使用更加普遍,蘇頌等人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陳勇的《農書》總結了兩浙地區(qū)的先進農業(yè)技術,沈括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醫(yī)學等許多方面都有重要貢獻。——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宋朝“積貧積弱”的理解。(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朝是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高峰的原因。(8分)洛陽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16小題,共48分)1.D2.C3.A4.B5.A6.D7.C8.A9.B10.C11.A12.A13.C14.D15.C16.B二、非選擇題(共52分,其中17題12分,18題12分,19題14分,20題14分)17.(12分)(1)不同主張:墨子主張選賢任能;韓非子主張循天順情、賞罰分明。(2分)代表階級利益:墨子,下層平民階級;韓非子,新興地主階級。(2分)(2)關系:既相互爭辯,又相互吸收、融合、滲透,趨向統一。(2分)原因:春秋戰(zhàn)國時社會大變革、大動蕩的社會現實;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中華文化的同根同源;都關注現實社會和人生問題;都渴望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國家統一。(每點2分,任意3點6分)18.(12分)(1)制度表現: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縣制。(每點2分.3點6分)(2)官制改革: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中外朝制度形成;建立刺史制度,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加強對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的巡視監(jiān)察;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每點2分,3點6分)19.(14分)(1)影響:促進了中原文化的傳播,有利于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加速了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民族交融,豐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每點2分,4點8分)(2)表現:遼朝的職官設置分為南、北面官;西夏的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官稱有漢、黨項兩套稱謂;金朝基本沿襲唐宋制度;遼、西夏、金都模仿漢字字形創(chuàng)造了本民族文字。(每點2分,任意3點6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口合同范本格式
- Unit 7 Be Wise with Money Period 3 Grammar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譯林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勞務發(fā)包合同范本
- 動物投放景區(qū)合同范本
- 農村菜田出租合同范本
- 出租養(yǎng)殖雞場合同范本
- 加工定制窗簾合同范本
- 保潔商場合同范本
- 包地收款合同范本
- 勞務中介代理招聘合同范本
- 2022年鄭州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單招英語模擬試題(附答案解析)
- Q∕GDW 10354-2020 智能電能表功能規(guī)范
-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培優(yōu)補差記錄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教案(全冊教學設計)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標識標準
- 土壤學習題與答案
- 產品結構設計(課堂PPT)
- 第九課_靜止的生命
- 尖尖的東西我不碰(課堂PPT)
- 工程勘察和設計承攬業(yè)務的范圍
- 數字化影像與PACS教學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