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專題復習:人物傳記類文言文閱讀練習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白居易傳
(元)辛文房
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
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奔坝[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嘆口:“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必?/p>
元十六年,中書舍人高郢下進士、拔萃,皆中,補校書郎。元和元年,作樂府及詩百余篇,
規(guī)諷時事,流聞禁中①。上悅之,召拜翰林學士,歷左拾遺。時盜殺宰相,京師洶洶②。居易
首上疏,請亟捕賊。權貴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墮井死,而賦《新井篇》,言
既浮華,行不可用。”貶江州司馬。初以勛庸暴露③不掣,實無他腸,怫怒奸黨,遂失志。
亦能順適所遇,托浮屠死生說忘形骸者。居易累?忠鰻④遭挨,乃放縱詩酒。既復用,又皆
幼君,仕情頓爾索寞。卜居履道里,與香山僧如滿等結凈社。琉漁種樹構石樓鑿△節(jié)濰為游
賞之步茶鐺漕枚丕抽透。
公詩以六義為主,不尚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冬,問解則錄。后人評白詩如山
東父老課農桑,言言皆實者也。
【注】①流聞禁中:流傳到了宮中。②洶洶:議論紛紛。③勛庸暴露:宰相武元衡暴尸街頭。
④鰻:同“耿”,耿直。
1.下面是小郡同學對加點詞含義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成語推斷法,可知“恃才少所推可”與“恃才傲物”都表示“仗著、依靠”之意。
B.根據課內知識遷移法,“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愛蓮說》)和課本學過的成語“因地
制宜”的“宜”都表示“應該”,可知“初以勛庸暴露不宜”中“宜’也表示此意。
C.“居易累以忠鰻遭振”與“以中有足樂者”(《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以”都表示因果關系,
翻譯為“因為
D.“必令其家老嫗讀之”中的“之”作代詞,代指白居易寫的文章,與“處處志之”(《桃花
源記》)中的“之”意思不一樣。
2.下列是幾位同學對文中畫波浪線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疏沼種樹/構石樓鑿〃I節(jié)灘為/游賞之樂/茶鐺酒杓不相離
B.疏沼種樹/構石樓鑿八節(jié)灘為游賞之樂茶鐺/酒杓不相離
第1頁共19頁
C.疏沼種樹構石樓鑿八節(jié)灘/為游賞之樂茶鐺/酒構不相離
D.疏沼種樹/構石樓鑿八節(jié)灘為游賞之樂/茶鐺酒杓不相離
3.用現代漢語寫出畫橫線句子的意思。
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
4.結合文章,簡要概括顧況對白居易的態(tài)度先后有何不同,以及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樂君,達州人,生巴峽間,不甚與中州士人相接,狀極質野,而博學純至。先君少師
⑦特愛李之,故遣吾聽讀。今吾尚略能記《六經》,皆樂君口授也。家貧甚,不自經理。有一
妻、二兒。聚徒城西,草廬三間,以其二處諸生,而妻子居其一。
幾五十年矣,每旦起,分授群兒《經》,口誦數百過,不倦。少間,必卑履慢聲,抑
揚吟諷②不絕。喙其后聽之,則延篤③之書也。群兒或竊效靳侮④之,亦不怒。喜作詩,有數
百篇。先君時為司理,猶記其相贈一聯云:“末路清談得陶令,他時陰德頌于公。”又《寄
故人》云:“夜半夢回孤月滿,雨余目斷太虛寬。”先君數稱賞之,今老書生未有其比也。
(選自《避暑錄話》,有刪改)
【注釋】①少師:官名,輔佐太師的官員。②抑揚吟諷:用高低不平的調子背誦。③延篤:
人名,著名經學家。④靳侮:戲弄。
5.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1)特愛事之重:
(2)必卑履慢聲曳:
(3)躅其后聽之躡:
6.翻譯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1)群兒或竊效靳侮之,亦不怒。
(2)先君數稱賞之,今老書生未有其比也。
7.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樂君是一個怎樣的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張騫,漢中人也,建元中為郎咒時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
而怨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騫
第2頁共19頁
以郎應募,與甘父②俱出隴西,使月氏。徑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單于留騫十余歲,
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單于死,國內亂,騫與
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騫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
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西北國始通于漢矣。
(選文有刪改)
【注釋】①郎:郎官,一種官職。②甘父:張騫的隨從,匈奴人。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1)乃募能使者()
(2)徑匈奴,匈奴存之()
(3)傳遍單于()
(4)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
9.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以其頭為飲器/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B.月氏遁畫怨匈奴/鳴之則不能通其意
C.無與共擊之/何陋之有
D.西北國始通于漢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10.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
11.請寫出選文中能突出表現張騫對國忠誠的兩個語句。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鄭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父芝龍,以捕海盜劉香、李魁奇,攻紅毛功,累擢總兵。
順治三年,貝勒博洛師自浙江下福建,芝龍撤仙霞關守兵不為備。博洛師次泉州,書招
芝龍,芝龍率所部降,成功諫不聽。九年,上命芝龍書諭成功及鴻逵降,許赦罪授官,成功
陽諾;詔金礪等率師還浙江。俄而,上命鄭親王世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率師討成功。十二
年,左都御吏龔鼎孳請誅芝龍,國器亦發(fā)芝龍與成功私書,乃奪芝龍爵,下獄。濟度次泰御
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敗還,知進取不易,且勢日蹙,乃規(guī)取臺灣。臺灣,福建海中島,
荷蘭紅毛人居之。荷蘭筑城二:曰赤嵌,日王城;其海口日鹿耳門。荷蘭人恃鹿耳門水淺不
可渡,不為備。成功師至,水驟長丈余,舟大小銜尾徑進。紅毛人棄赤嵌,走保王城。成功
第3頁共19頁
使謂之曰:“土地我故有,當還我;珍寶恣爾載歸?!眹哂嘣拢t毛存者僅百數十;城下,
皆遣歸國。成功乃號臺灣為東都。以陳永華為謀主,制法律、定職官、興學校。臺灣周千里,
土地饒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萊,興屯聚。是歲圣祖即位,戮芝龍及諸子世恩、
世蔭、世默。成功既得臺灣,其將陳豹駐南澳,而令子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聽周全斌讒,遣擊豹;豹舉軍入廣州降。五月朔,尚據胡床受諸將謁,
數日遽卒,年三十九。
(節(jié)選自《清史?鄭成功傳》有刪改)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
B.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
C.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
D.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
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成功面對強敵,決不投降。不管是他的父親鄭芝龍,還是鄭親王的兒子濟度為定
遠大將軍對他勸降,最終都沒有投降。
B.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勵精圖治。鄭成功攻下當時被荷蘭人占領的臺灣后,采取了制
定法律、設立職官、興辦學校等一系列措施。
C.鄭成功收復臺灣,可謂天時地利。他率軍到達時,鹿耳門水位突然上漲,他直接進
入海島,于是荷蘭人退守到王城。只可惜順治誅殺了他的親人。
D.鄭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天。鄭成功收復臺灣后,誤聽周全斌讒言,導致陳豹投降,
加之身患疾病,三十九歲竟英年早逝。
1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1)博洛師次泉州,書招芝龍,芝龍率所部降,成功諫不聽。
(2)土地我故有,當還我;珍寶恣爾載歸。
閱讀下面三則文言短文,完成問題。
王藍田①性急。嘗食雞子②,以筋③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未
止,仍下地以屐齒碾之,又不得。感■甚,復于地取內?口中,麹?破即吐之。
謝無奕性粗強,以事不相得,自往藜王藍田,肆言極罵。王正色面壁不敢動。半日,謝
去,良久,轉頭問左右小吏日:“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復坐。時人嘆其性急而能
第4頁共19頁
有所容。
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日:“故應讓杜、許⑦?!彼{田云:“汝謂我堪⑧此
否?”文度日:“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用?!彼{田慨然目:“既云堪,何為
復讓?人言汝勝我,定⑨不如我?!?/p>
(選自《世說新語》)
[注]①王藍田:名述,襲爵藍田侯。后文的“文度”為其子。②雞子:雞蛋。③筋(zhu):
筷子。④內:通“納”。⑤翻(nie):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詔書一下達就立即接受。⑦
故,或許。杜、許,不詳何人,應為當時有名望的兩人。⑧堪:能夠勝任。⑨定:到底。
15.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思卿的一項是()
A.復于地取內/口中B.^破/即吐之
C.謝無奕/性粗強D.事行/便拜
16.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瞋()②數()③闕()
17.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①雞子于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蹦之,又不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結合三則短文內容,說說王藍田是一個怎樣的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也。學醫(yī)術于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工于治療,尤精醫(yī)方,遂
大有時譽。漢靈帝時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少時與同郡何顆客游洛陽,顆探知其學,謂人
日:“仲景之術精于伯祖,舉病之驗雖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醫(yī)也!”
嘗見侍中王仲宣,仲景日:“君年至四十當有疾,須眉脫落,脫落后半年必死,宜津服
五石湯,庶幾可免?!北阋藭r年二士余聞甚言惡之里受方面丕飲居數日復見仲量?件旦至石
湯已飲之矣仲景曰:“觀君氣色,非飲藥之診,何輕命欺人如此邪?”仲宣益深惡之。后二
十年果有疾,須眉皆脫落。越一百八十七日卒。時人以為扁鵲、倉公無以牛也。
著《傷寒卒病論》“旬十卷行于世。蓋推本《素問?熱論》之旨,兼演伊尹《湯液》而
為之。探嘖鉤玄,功伴造化,華佗讀而善之曰:“此真活人書也!”仲景又著《金匱玉函要
第5頁共19頁
略方》三卷。上卷論傷寒,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宴為“千古醫(yī)方之祖”。自
漢魏以迄于今,海內學者,家肆戶可,誦讀不暇,如士子之于六經。論者推為醫(yī)中亞圣,而
范曄《后漢書》乃不為仲景立傳,是故君子有遺憾焉。
(節(jié)選自明?李濂《醫(yī)史》,有刪節(jié))
【注】《傷寒卒病論》:即《傷寒雜病論》。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超病之驗雖鬼神莫能知之起:治愈
B.宜理服五石湯豫:事先
C.時人以為扁鵲、倉公無以加也力口:超越
D.家肆戶習,誦讀不暇習:練習
2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仲宣時年二十/余聞其言惡之/雖受方而不飲/居數日/復見/仲景乃佯曰/五石湯已飲之
矣/
B.仲宣時年二十余/聞其言惡之/雖受方而不飲/居數日/復見仲景/乃佯曰/五石湯己飲之
矣/
C.仲宣時年二十余/聞其言惡之/雖受方而不飲居/數日復見/仲景乃佯曰/五石湯已飲之矣
/
D.仲宣時年二十/余聞其言惡之/雖受方而不飲居/數日復見仲景/乃佯曰/五石湯已飲之矣
/
2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仲景曾經跟隨同郡張伯祖學習醫(yī)術,何顓認為張仲景青出于藍,堪稱一代神醫(yī)。
B.《金匱玉函要略方》研究了傷寒與雜病,記載了相關醫(yī)方,被尊為“千古醫(yī)方之祖”。
C.從漢魏起,張仲景的醫(yī)學著作就得到民間的極大推崇,被提高到了與六經相等的地
位。
D.張仲景在醫(yī)學理論上成就很大,有“醫(yī)中亞圣”之稱,《后漢書》卻無傳,令人遺憾。
閱讀《李及》,完成下面小題。
曹瑋久在秦中,累章求代久真宗問王旦:“誰可代瑋者?”旦薦李及,上從之。眾疑
及雖謹厚有行檢,非守邊才。韓億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將吏亦心輕之。會有屯戍禁
軍白晝掣婦人銀釵于市,吏執(zhí)以聞。及方坐觀書召之使前略加詰問其人服罪。及不復下吏,
第6頁共19頁
亟命斬之,復觀書如故,將吏皆譽②服。不日聲譽達于京師。億聞之,復見旦,具道其事,
且稱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成卒為盜,主將斬之,此常事,何?為異!旦之用及,非為此
也。夫以曹瑋知秦州七年,羌人懾服?,|處邊事已盡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聰明,多所變
置,敗瑋之成績。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謹守瑋之規(guī)模而已。”億尊嘆服公之識度。
【注釋】①累章求代:(曹瑋)屢次上表章請求朝廷派人來接替他的職務。②普(zhe):恐
懼。
22.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加點詞語方法提示解釋(填寫文字)
關聯教材
何是為異(1)足:____
不足為外人道也。(陶淵明《桃花源記》)
使用詞典選擇義項
億軍嘆服公之識度(2)益:____
①增加;②好處;③更加;④有益的。
23.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億聞之,復見旦,具道其事,且稱旦知人之明。
24.下面劃分句子節(jié)奏正確的一項是()
A.及方坐/觀書召之使前/略加詰問/其人服罪
B.及方坐觀書/召之使前/略加詰問/其人服罪
C.及方坐/觀書召之/使前略加詰問/其人服罪
D.及方坐觀書/召之/使前略加詰問/其人服罪
25.屯戍禁軍搶奪百姓財物,李及是如何處理的?(請用原文的語句回答)
26.從選文看,李及是一個怎樣的人?
27.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問題。
初,暉①同縣張堪素有名稱②,嘗于太學見暉,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暉臂曰:“欲以
妻子托朱生。”暉以堪先達③,舉手未敢對,自后不復相見。堪卒,暉聞其妻子貧困,乃自
往候視,厚賑贍④之。暉少子怪而問目:“大人不與堪為友,平生未曾相聞,子孫竊怪之?!?/p>
暉目:“堪嘗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節(jié)選自《后漢書?朱暉》)
第7頁共19頁
【注】①暉:朱暉,與張堪同為東漢人。②名稱:名聲,名望。③先達:指有道德、有學問
的前輩。④賑贍:救濟,周濟。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①暉同縣張堪案有名稱
②子孫竊怪之
(2)結合選文,說說朱暉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8頁共19頁
參考答案:
1.B2.D3.他在年近二十名聲未起的時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見(當時
的名流)顧況。4.顧況對白居易的態(tài)度經歷了由開始的輕視到翻閱白居易詩卷后的贊
嘆;發(fā)生這種轉變的原因是顧況翻閱白居易的詩作后,很佩服白居易的才華。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把握句子含義,進而準確理解文言詞語的意
義、用法,注意其特殊用法。
A.恃才少所推可:自恃才華,很少有他推薦認可的詩人。恃才傲物:仗著自己的才能而輕
視他人。恃:仗著、依靠。正確;
B.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采取行之適當的措施。宜:適當的措施。錯誤;
C.居易累以忠鰻遭推:白居易多次因為忠誠耿直遭到排斥。以中有足樂者:因為心中有足
以快樂的事情。以:因為。正確;
D.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必定讓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讀一讀。之:作代詞,代指白居易寫的文
章。處處志之:到處做標記。之:助詞,無實意。正確;
故選B。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技巧:長句根據句意斷句,短句根據句子成分斷句,注意關聯詞、
虛詞、語氣詞,都是斷句的標志。
句意:每天開挖溝池,栽種樹木,建造石樓,開鑿八節(jié)灘,作為游玩之樂,茶壺鍋子酒杯不
離身。
“疏沼”“種樹”“構石樓”“鑿八節(jié)灘”都是白居易日常的具體行動,都是動詞+名詞的結構,不
能分開,排除A;“為游賞之樂”是結果,“茶鐺酒杓不相離”是另一種日常生活表現,應該在
“樂”后面斷開,排除BC,最合適的是D,故選D。
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翻譯的基礎上,把重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展現出來,遇
到省略句要補充,遇到倒裝句要調整語序。
弱冠:古時漢族男子20歲稱弱冠。名:名聲。振:顯揚。觀光上國:是省略句,“觀光于上
國上國:國都。謁:拜訪。
4.本題考查內容分析。
結合“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可知,顧況用一種
取笑的語氣說白居易要想留在長安是不容易的,這里看出對白居易的輕視。
結合“及覽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嘆曰:‘有句
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可知,當顧況看完白居易的詩卷后,說憑借白居易
第1頁共19頁
所寫的詩句要想留在天下任何地方都不難,表現出對白居易的才華的贊嘆。
故態(tài)度是由輕視到贊嘆,原因是佩服白居易的才華。
【點睛】參考譯文: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邦人。他在年近二十名聲未起的時候,(有一次)
去京城游玩,拜見(當時名流)顧況。顧況是南方吳地人氏,自恃才華,很少有他推薦認可
的詩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說:“長安城什么東西都貴,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
等到翻閱白居易詩卷,讀到其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詩
時,他就又感慨道:“能寫出這樣的詩句,想居天下都不難。老夫我之前的話是開玩笑的了?!?/p>
貞元十六年,中書舍人高郢主持進士考試,選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為校書
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寫作樂府及詩歌一百多篇,諷諫時事,流傳到了宮中?;实圩x了他的
詩后非常喜歡他,召見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學士一職,接著又歷任了左拾遺。當時有盜賊刺殺
了宰相,京城議論紛紛。白居易第一個上奏章給皇帝,請求緊急抓捕盜賊。有權貴厭嫌他越
職行事,對他十分惱怒。不久就有傳言說:“白居易的母親落井而死,他卻寫了篇《新井篇》,
詞句十分浮夸華麗,如此品行不可重用?!焙髞戆拙右拙捅毁H為江州司馬。起初白居易只是
認為不應當讓被刺殺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頭,其實并沒有別的想法,(想不到卻)觸怒了奸
黨,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說超脫形體的痛苦。白居
易多次因為忠誠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縱情喝酒作詩。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
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頓時消沉。在履道里購宅定居,與香山僧人如滿等成立凈
社。每天開挖溝池,栽種樹木,建造石樓,開鑿八節(jié)灘,作為游玩之樂,茶壺鍋子酒杯不離
身。
白居易的詩以風雅頌賦比興六義為主,不推崇艱澀難懂,每寫成一篇,必定讓他家里的老婆
婆先讀一讀,詢問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錄下來。后人評價白居易的詩作就像靖山以東的
百姓談論農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樸實的話。
5.器重拖、拉跟隨6.(1)學生中有的偷偷地模仿和戲弄他,他也不
生氣。
(2)我的父親多次稱頌他,現在的老讀書人沒有比得上他的。7.生性質樸誠實;博學;
勤勉樂教;樂觀大度;安貧樂道。
【解析】5.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
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特別愛惜重視他。重:器重。
(2)句意:一定拖著鞋,拉著長聲。曳:拖,拉。
第2頁共19頁
(3)句意:(學生們)追隨著他背誦。躡:跟隨。
6.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注意下列重點詞語的意思:
(1)或:有的人;竊效:私下模仿;靳侮:戲弄。
(2)先君:對自己父親的稱呼;數:多次;稱賞:稱頌欣賞;未有其比:沒有比得上他的。
7.本題考查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概括。
從首段“不甚與中州士人相接,狀極質野,而博學純至”可知,樂君出生在巴水峽谷之間,和
中原讀書人接觸不多,生活情狀十分質樸不被約束,但(樂君)非常博學。可知他是個生性
質樸,非常博學的人;
從尾段“旦起,分授群兒《經》,口誦數百過,不倦。少間,必曳履慢聲,抑揚吟諷不絕”可
知,在近五十年中,他每天早起都在外面教授學生誦《經》,親口吟誦數百遍,從不厭倦,
是個勤勉樂教的人;
從尾段“群兒或竊效靳侮之,亦不怒”可知,學生們追隨著他背誦,聽見他是在背誦延篤的書。
學生中有的偷偷地模仿和戲弄他,他也不生氣。由此可見,樂君還是個樂觀大度的人;
從首段“家貧甚,不自經理。有一妻、二兒。聚徒城西,草廬三間,以其二處諸生,而妻子
居其一,,可知,他的家里非常貧窮,樂君在城西向學生傳授知識,那里有三間草廬,用其中
的兩間儲存日常所用,另一間留給妻子孩子居住。可見他是個安貧樂道的人。
【點睛】參考譯文:
樂君,是達州人,出生在巴水峽谷之間,不太和中州的人打交道,生活情狀十分質樸不被約
束,但(樂君)非常博學。官至少師的先父特別愛惜重視樂君,所以派遣我去聽學(于樂君)。
到現在我還大致能背出《六經》,都是樂君親口傳授的。樂君的家里非常貧窮,也不經常打
理。(家中)有一個妻和兩個兒女。集聚學生的地方在城西,有三間草房,用其中的兩間儲
存日常所用,妻子兒女居住在其中一間。
在近五十年中,他每天早起,都在外面教授學生誦《經》,親口吟誦數百遍,從不厭倦。過
一會兒,他一定拖著鞋,拉著長聲,用高低不平的調子背誦,(學生們)追隨著他背誦,聽
見他是在背誦延篤的書。學生中有的偷偷地模仿和戲弄他,他也不生氣。他喜歡寫詩,有幾
百篇。先父在世時,擔任司理,還記得他贈送的一副對聯:“末路清談得陶令,他時陰德頌
于公?!边€有《寄故人》詩中有“夜半夢回孤月滿,雨余目斷太虛寬”的句子。我的父親多次
稱頌他,現在的老讀書人沒有比得上他的。
8.(1)出使(2)俘獲(3)至I,往(4)離開9.A10.張
騫堅強有毅力,待人寬厚、誠實,匈奴人(或當地人)喜歡他。11.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
第3頁共19頁
俱亡歸漢
【解析】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目時,應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意
思,然后根據句子的翻譯推斷詞語的意思。課外文言文的詞語解釋既要充分調動知識積累,
回憶該詞的常用義,還要結合上下文來判斷。此題要注意“使”在這里是動詞,意思是“出使”;
“去”的意思不同于現代漢語,在這里是“離開”的意思。
9.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來考
慮。在平時文言文的學習中,要特別重視并掌握這類一詞多義的單音節(jié)詞。
A.把/把;
B.表順承/表轉折;
C.代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D.從/比。
故選Ao
10.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
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
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點和句式的特點。“力”“信”“蠻夷”“之”是此題中的關
鍵詞語,一定要解釋準確。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
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
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
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11.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
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得出答案。“騫持漢節(jié)
不失”的意思是“張騫始終保留著漢朝的符節(jié),不肯投降”,“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的意
思是“張騫與匈奴妻子和堂邑甘父一起逃亡回到漢朝”,這兩句話表現了張騫對國家的忠誠。
選自《漢書》作者:班固年代:東漢
參考譯文:張騫,是漢中人,建元年中當上了郎官。當時投降漢朝的匈奴人說匈奴打敗了月
氏王,把他的頭作為飲水的器皿,月氏王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但是沒有人能幫助他一同攻
擊匈奴。漢朝正想準備消滅匈奴,聽說此事后,想要派出使者到月氏,路途必然要經過匈奴
境內,于是招募能夠出使月氏的人。張騫以郎官的身份應召,出使月氏,與堂邑甘父一起從
隴西出關。經過匈奴的時候,匈奴抓住了他們,押送到單于那里。單于扣留了張騫十多年,
第4頁共19頁
給他擇取了妻室,并且有了兒子,然而張騫始終保留著漢朝的符節(jié),不肯投降。張騫堅強有
毅力,待人寬厚、誠實,匈奴人(或當地人)喜歡他。單于死去,國內動蕩混亂。張騫與匈
奴妻子和堂邑甘父一起逃亡回到漢朝。當初張騫出行時有一百余多人,同去十三年,只有二
人能夠回還。張騫以校尉的身份跟隨大將軍衛(wèi)青攻擊匈奴,知曉有水草之處,軍隊能夠及時
得到供給,沒有物資缺乏……于是(從此以后)漢朝西北方向的國家開始跟漢朝互通往來(互
通使者)。
12.A13.C14.(1)博洛的軍隊駐扎在泉州,寫信招降鄭芝龍,鄭芝龍率領自己
的軍隊投降清朝。鄭成功規(guī)勸他不要投降,他也不聽。
(2)這里的土地(臺灣)本來是我國所有,你們理應把它歸還我們;(如果能夠答應歸還的
話)城中的珍寶任憑你們載運回國。
【解析】12.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先梳理句子的大意,結合語法,分清層次,
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常見的斷句方法有:語法分析、對話標志、常見虛詞、結構
對稱、固定句式等。
句意為:濟度駐扎在泉州,發(fā)公文招降鄭成功,(鄭成功)不接受,(濟度)改用書信招降,
鄭成功語氣模糊地回復了他。順治又讓鄭芝龍在獄中寫信招降他。根據句意可知,本句包括
六個分句:“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
成功”,因此可斷句為: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
書招成功;
故選Ao
13.本題考查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C.由選文第三段“是歲圣祖即位,戮芝龍及諸子世恩、世蔭、世默”可知,誅殺了鄭成功親人
的是圣祖康熙皇帝,不是順治帝;
故選C。
1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基本原則是“留、替、
調、補、刪”。翻譯句子時還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
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語:
(1)師,軍隊;次,駐扎;書,名詞用作動詞,寫書信;招,招降;諫,規(guī)勸。
(2)故,本來,原來;有,所有,領有;當,應當;還,歸還;恣,任憑;爾,你們。
【點睛】參考譯文:
鄭成功,原名森,是福建南安人。父親鄭芝龍,因抓捕海盜劉香、李魁奇,攻打荷蘭軍
第5頁共19頁
有功,多次升職直至總兵。
順治三年,清朝貝勒博洛的軍隊從浙江南下福建,鄭芝龍撤出了駐守仙霞關的軍隊并不
防備清軍。博洛的軍隊駐扎在泉州,寫信招降鄭芝龍,鄭芝龍率領自己的軍隊投降清朝,鄭
成功規(guī)勸他不要投降也不聽從。順治九年,皇帝讓鄭芝龍寫信勸鄭成功和鴻逵投降,許諾赦
免他的罪行并且會授予官職。鄭成功假裝答應,順治就下詔命令金礪等人返回浙江。不久,
皇帝命鄭親王的兒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率軍征討鄭成功。順治十二年,左都御史龔鼎孳請
求順治誅殺鄭芝龍,佟國器也揭發(fā)鄭芝龍與鄭成功私通書信,順治因此削去了鄭芝龍的爵位,
把他關進監(jiān)獄。濟度駐扎在泉州,發(fā)公文招降鄭成功,(鄭成功)不接受,(濟度)改用書信
招降,鄭成功語氣模糊地回復了他。順治又讓鄭芝龍在獄中寫信招降他,還威脅鄭成功說如
果不投降就誅其九族,鄭成功始終沒有答應。
順治十八年,鄭成功自江南戰(zhàn)敗而歸,深知進入內地發(fā)展不容易,并且形勢一天天地困
窘,于是謀劃奪取臺灣。臺灣是隸屬于福建省的海中島,被荷蘭紅毛人占領。荷蘭人在臺灣
修建了兩座城,一個是赤嵌,一個是王城。它的港口叫作鹿耳門。荷蘭人仗著鹿耳門港口的
水淺不能夠渡船,因此沒有防備。鄭成功的軍隊到了,鹿耳門水位突然上漲了一丈多,大小
戰(zhàn)船首尾相接,直接進入海島。(于是)荷蘭人棄赤嵌城逃走,退守王城。鄭成功派使者對
荷蘭人說:“土地是我國本來所有,理當歸還我們;珍寶任憑你們載運回國。”圍攻經歷了七
個多月,荷蘭人只剩下了一百多名。城被攻下,(荷蘭人)都被遣送回國。鄭成功于是把臺
灣命名為東都,他讓陳永華負責出謀劃策,制定法律,設立職官,興辦學校。臺灣四周方圓
千里,土地富饒肥沃,鄭成功招來了漳州、泉州、惠州、潮州四地的百姓,開荒種地,屯田
聚糧。這一年,圣祖康熙皇帝即位,殺了鄭芝龍和他的兒子鄭世恩、鄭世蔭、鄭世默。鄭成
功占領臺灣后,他的部將陳豹駐守南澳,鄭成功命令自己的兒子鄭錦駐守思明州。
康熙元年,鄭成功聽信周全斌的讒言,派兵突襲陳豹,于是陳豹率領自己的全部人馬進
入廣州投降清政府。五月初一,鄭成功還依靠在胡床上接受各位將領的朝拜,幾天后,突然
去世,享年三十九歲。
15.A16.(1)瞋(同“嗔”,發(fā)怒意思)(2)數(詰責,數落)(3)闕(缺少)17.(1)
雞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轉,他接著從席上下來用鞋齒踩,又沒有成功。(2)既然說能勝任,
為什么又要謙讓呢?人家說你勝過我,據我看終究不如我。18.王藍田性格急躁,但懂
得忍讓(寬容別人),為人坦率。
【解析】15.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
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
第6頁共19頁
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
停頓。
A.有誤,句意為:又從地上拾取放入口中。“復于地”表示從什么地方;“取內口中”是一個完
整的動作;正確劃分為:復于地/取內口中;
故選Ao
1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為:憤怒至極。瞋:同“嗔”,發(fā)怒意思。
(2)句意為:親自前去數落藍田侯王述。數:詰責,數落。
(3)句意為:恐怕不可缺少。闕:缺少。
17.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
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重點詞語:雞子,雞蛋;圓轉未止,不停地旋轉;以屐齒躡之,用鞋齒踩。
(2)重點詞語:既云堪,既然說能勝任;何為復讓,為什么又要謙讓呢?勝我,勝過我。
18.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結合“王藍田性急”,以及王藍田吃雞蛋的事情,看出他是一個性格
急躁的人。結合“時人嘆其性急而能有所容”,以及他面對謝無奕的謾罵不回應,看出他是一
個懂得忍讓、寬容的人。結合“藍田慨然曰:“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可知,王述不講究那些虛假謙讓,有人勸他在接受官職時按慣例應謙讓,王述認為既然勝任
就不必謙讓,為人坦率。
【點睛】參考譯文:
王藍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雞蛋,他用筷子扎雞蛋,沒有拿到,便十分生氣,把雞蛋扔到地
上。雞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他接著從席上下來用木屐踩,又沒有踩到。憤怒至極,又從地上
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謝無奕性情粗暴固執(zhí)。因為一件事彼此不合,親自前去數落藍田侯王述,肆意攻擊謾罵。王
述表情嚴肅地轉身對著墻,不敢動。過了半天,謝無奕已經走了很久,他才回過頭問身旁的
小官吏說:“走了沒有?”小官吏回答說:“已經走了?!比缓蟛呸D過身又坐回原處。當時的人
贊賞他雖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寬容別人。
王述升任尚書令時,詔命實施了就去受職。(他兒子)王文度說:“或許應該讓給杜、許二人?!?/p>
王述說:“你說我能不能勝任這個職務?”王文度說:“為什么不能勝任!不過能謙讓一下總
是好事,禮節(jié)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說:“既然說能勝任,為什么又要謙讓呢?人家
第7頁共19頁
說你勝過我,據我看終究不如我?!?/p>
19.D20.B21.C
【解析】19.考查對文章字詞的理解。
D.有誤,本句意為:家家戶戶都在學習,時時刻刻在記誦朗讀。習:學習。
故選D。
20.考查文言斷句。
此句句意為:張仲景當時二十多歲,(王仲宣)聽了他的話很是討厭,雖然接受了藥方卻不
引用。過了幾天,又見到張仲景,于是謊稱說:“五石湯已經喝了?!薄爸傩麜r年二十余”是時
間狀語,第一處在“余”后斷開;“聞其言惡之”表述了王仲宣聽了張仲景的話后的態(tài)度,第二
處在“之”后斷開;“雖受方而不飲”該句表述了因為討厭張仲景,所以沒有引用他開的藥方,
因此第三處在“飲”后斷開;“居數日”是時間狀語,所以第四處在“日”后斷開;“復見仲景乃
佯曰”中“曰,,是“說,,的意思,后跟說話的內容,所以第五處在“日"后斷開;“五石湯已飲之矣,
是王仲宣說話的內容,所以第六處在“矣”后斷開。故正確的斷句為:仲宣時年二十余/聞其
言惡之/雖受方而不飲/居數日/復見仲景乃佯曰/五石湯已飲之矣/;
故選B。
21.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辨析。
C.“被提高到了與六經相等的地位”有誤,“自漢魏以迄于今,海內學者,家肆戶習,誦讀不
暇,如士子之于六經”意思是從漢魏以來,一直到現在,全國學醫(yī)的人,家家戶戶都在學習,
時時刻刻在記誦朗讀,好像讀書人在誦讀六經。據此可知,張仲景的醫(yī)學著作與六經相比,
只是說得到民間的極大推崇,不是說提高到了與六經相等的地位;
故選C。
【點睛】參考譯文: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跟同郡的張伯祖學習醫(yī)術,得到了他的全部真?zhèn)?。(張仲景?/p>
善于治療疾病,特別精通醫(yī)方,于是在當時獲得了很大的名聲。漢靈帝時選拔為孝廉,做官
做到長沙太守。年輕的時時候與同鄉(xiāng)何顆一起到洛陽游玩,何潁經探聽知道了他在醫(yī)學方面
的才學,對人說:“仲景的醫(yī)術要比張伯祖精通,治愈疾病的靈驗,即使鬼神也不知道是怎
樣,真是一代神醫(yī)阿!”
曾經有一次拜見侍中王仲宣,張仲景說:“您到了四十歲會患有疾病,胡須眉毛會脫落,
脫落后半年一定會死,應當事先服用五石湯,或許可以避免?!睆堉倬爱敃r二十多歲,(王仲
宣)聽了他的話很是討厭,雖然接受了藥方卻不引用。過了幾天,又見到張仲景,于是謊稱
第8頁共19頁
說:“五石湯已經喝了。”張仲景說:“觀看你的氣色,不是飲用藥的樣子,怎么這樣輕視自
己的生命呢?”仲宣更加討厭他。二十年后果然有了疾病,胡須眉毛都脫落了。過了一百八
十七日人死了。當時的人認為扁鵲、倉公都不能超越他。
著有《傷寒卒病論》十卷流行在世間。(這本書是張仲景)推究《素問.熱論》的主要
思想,并發(fā)揮伊尹《湯液》的(相關主張)而寫成的。探索幽隱,求取深意,成就與天工之
巧相輔相成,華佗讀了后稱贊這本書說:“這真是救活人的書阿!”張仲景又著有《金匱玉函
要略方》三卷。上卷論述傷寒,中卷論述雜病,下卷記載他的藥方治療女病人,這是“千古
醫(yī)方之祖”。從漢魏以來,一直到現在,全國學醫(yī)的人,家家戶戶都在學習,時時刻刻在記
誦朗讀,好像讀書人在誦讀六經。做評論的人推崇(張仲景)是醫(yī)學界的亞圣,然而范曄《后
漢書》竟然沒有給張仲景立傳,所以有德行的人感到遺憾。
22.值得更加23.韓億聽到了,又來見王旦,詳細地說明這件事并稱贊王旦
有知人之明。24.B25.及不復下吏,亟命斬之。26.謹慎、忠厚(敦厚)、
秉公執(zhí)法、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事業(yè)單位工會活動方案
- 稅務顧問服務協議書
- 云計算服務平臺建設合同
- 樁基工程施工專業(yè)分包規(guī)定合同
- 合同付款補充協議書
- 煙草產品購銷合同
- 公司商鋪租賃合同書
- 獨家代理銷售合同
- 辦公效率提升解決方案實踐
- 旅游行業(yè)線上營銷推廣協議
- 深度學習架構創(chuàng)新-深度研究
- 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能力提升考核試卷
- 2024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解析
- GB/T 12723-2024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制通則
- DL∕T 5210.2-2018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程 第2部分:鍋爐機組
- 電梯每月電梯安全調度
- 2024年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綜合檢測試卷及答案
- (新教材)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含教學計劃)
- 部編2023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活動園問題及答案
- 同濟大學工程經濟學講課)PPT精品文檔
- 運動營養(yǎng)學基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