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7月28日結(jié)束的巴黎奧運會射擊男子10米氣手槍決賽中,24歲的中國選手謝瑜后來居上,以240.9環(huán)的成績?yōu)橹袊犇玫奖緦脢W運會的第三枚金牌。請你根據(jù)圖片信息,估測氣手槍長度最接近()A.30mm B.30dm C.30cm D.30m2.如圖所示的測量方法正確的是()A. B.C. D.3.在學習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華同學想測量八年級上冊物理書的寬度,他一共測了5次,結(jié)果分別為18.52cm、18.52cm、18.20cm、18.50cm、18.51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華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取平均值來消滅誤差B.5次測量的結(jié)果不同是因為所選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C.根據(jù)小華的測量數(shù)據(jù),物理書的寬度大約為18.51cmD.只要小華認真操作,誤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4.學習有法,貴在得法;方法選對,事半功倍。關(guān)于學習物理的方法,下列說法中不科學的是(

)A.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B.重視實驗,合作探究C.記好筆記,及時復習 D.死記硬背,遨游題海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語出荀子《勸學》。單腳邁出一次為“跬”,1“跬”的距離最接近(

)A.6dm B.6cm C.6mm D.6um6.同學們對“吸鐵石能否吸引小鐵釘”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有同學認為“吸鐵石能吸引小鐵釘”,然后從實驗室借來吸鐵石,用吸鐵石吸小鐵釘?!坝梦F石吸小鐵釘”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shè)C.進行實驗 D.分析論證,得出結(jié)論7.研學旅行是一種將旅行與學習融為一體的實踐性學習方式,下列不是研學旅行的意義的是(

)A.擴寬學生的視野 B.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C.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D.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8.如表是褲子碼數(shù)與腰圍的對照表,表中“腰圍”的單位是()褲子碼數(shù)3031323334腰圍/___________76.78083.386.790A.m B.cm C.mm D.nm9.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guān),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升高的溫度。從科學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認為”這個步驟是科學探究中的哪個步驟()A.提出問題 B.猜想假設(shè) C.分析論證 D.進行實驗10.科學探究一般包括“問題、證據(jù)、解釋、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細心的小明觀察到家里的照明電燈有時明有時暗,他想知道燈泡的明暗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一個環(huán)節(jié)(

)A.問題 B.證據(jù) C.解釋 D.交流11.小明剛學習物理學,老師告訴他要學好“物理學”,就要像科學家那樣去觀察和思考,勤于研究。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通常第一步要()A.制定計劃與設(shè)計實驗 B.提出問題C.猜想與假設(shè) D.交流與合作12.如圖所示的長度特殊測量,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A.圖甲中測量地圖上路線的長度,用一根有彈性的橡皮筋重合來測量B.圖乙中測量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先測出100頁的厚度,然后除以100C.圖丙中測量一個圓錐體的高,只需要用一把刻度尺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即可D.圖丁中測量自行車通過的路程,記下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13.“一張紙折疊103次后厚度將超過宇宙邊界”這一話題引發(fā)了創(chuàng)新小組同學們的思考。為測量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能直接測量出一張紙的厚度B.此實驗中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就不會有誤差C.用整本書的總厚度除以紙的頁數(shù),即可得出一張紙的厚度D.測量厚度時,可以使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14.小麗觀察到了生活中的一個現(xiàn)象:冬天哈氣時可以產(chǎn)生“白氣”,而夏天不能,這是什么原因呢?小麗想到夏天和冬天主要不同的是氣溫,所以認為是氣溫決定了是否能哈出白氣,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冬天氣溫很低的時候分別在溫度很低的室外和溫度較高的室內(nèi)哈氣并觀察是否有“白氣”產(chǎn)生。“小麗覺得與氣溫有關(guān)”和“驗證自己想法的做法”分別屬于科學探究的(

)A.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shè) B.提出問題、設(shè)計實驗與制訂方案C.猜想與假設(shè)、設(shè)計實驗與制訂方案 D.猜想與假設(shè)、分析與論證15.張明明是體育委員,一次他協(xié)助體育老師測量60m跑道的長度,老師給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讓他選擇,他應(yīng)選擇的刻度尺是()A.長度30cm,分度值為0.5mm的鋼直尺B.長度80m,分度值為1cm的皮卷尺C.長度2m,分度值為1mm的鋼卷尺D.長度50m,分度值為1m的皮卷尺二、填空題16.病毒的體積很小,比細菌小很多,所以不易被防護。某種病毒的直徑大約為100mm,m。(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17.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適的單位(寫字母)。物理課本寬度182;運動會上小強的百米賽跑成績?yōu)?5.2。18.如圖用停表測量比賽成績,則所測時間是s。在鉛筆桿上密繞有40圈細銅絲如圖所示,則銅絲的直徑為。三、實驗題19.物理活動課上,同學們練習測量物理課本中紙張的厚度,小明的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刻度尺測出一本嶄新物理課本的厚度,記為L;②查看物理課本的頁碼,記為n;③計算物理課本中紙張的厚度,表達式為。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小明的實驗過程存在兩處錯誤:(1)錯誤步驟為(填步驟序號),應(yīng)改為;(2)錯誤步驟為(填步驟序號),應(yīng)改為;(3)某同學做了三次實驗,并分別算出一張紙的厚度分別為0.086mm、0.088mm和0.087mm,則這張紙的厚度可記錄為mm。20.幾名同學在蕩秋千時,感到秋千往返擺動的時間是有規(guī)律的,于是他們進行了如圖甲所示實驗,將細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個擺,讓小球自由往返擺動,擺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叫周期,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序號擺長l/m擺球質(zhì)量/g擺幅/m周期/s10.7200.051.721.0200.082.031.0300.052.041.0300.082.051.3200.052.3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探究過程中,每次只改變一個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叫法。(2)探究擺球擺動周期與擺長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選擇兩次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相同時,擺長越長,擺球擺動周期。(3)第2、4兩次實驗表明,擺球擺動周期與擺球質(zhì)量(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4)在下圖甲、乙、丙、丁中,直接利用本實驗結(jié)論的工具是。四、計算題21.用一個直徑的滾輪,沿一條橢圓形跑道滾動,滾輪滾動了n=100圈后,距出發(fā)點還有,則:(1)滾輪周長多長?(2)跑道的全長L有多少m?合多少km?(圓的周長公式:,取3.14)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BCDACBBBA題號1112131415答案BDDCB1.C【詳解】由圖可知,氣手槍長度約等于3個拳頭的寬度,一拳寬約10cm,則氣手槍長度最接近30cm,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B【詳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沒有與待測物體的起始端對齊,故A錯誤;B.待測物體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視線與刻度尺垂直,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故B正確;C.視線沒有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C錯誤;D.刻度尺沒有順著被測物體的長度方向放置,故D錯誤。故選B。3.C【詳解】A.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滅誤差,故A錯誤;B.數(shù)據(jù)中小數(shù)的位數(shù)相同,因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故B錯誤;C.五組數(shù)據(jù)中18.20cm與其他數(shù)據(jù)差距較大,為錯誤數(shù)據(jù),取另外4組數(shù)據(jù)求得平均值即為物體的長度,故物理課本的寬度為故C正確;D.誤差是不可避免也不可消除,只能盡量地減小誤差,故D錯誤。故選C。4.D【詳解】在科學研究中,要勤于動手勤于思考,彼此之間應(yīng)學會相互合作,重視實驗過程的觀察和結(jié)論的分析,切忌死記硬背物理規(guī)律或盲目重復訓練,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5.A【詳解】單腳邁出一次為“跬”,普通中學生行走1“跬”的長度約為60cm=6dm=0.6m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6.C【詳解】同學們對“吸鐵石能否吸引小鐵釘”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有同學認為“吸鐵石能吸引小鐵釘”,這是對鉛球的制作材料進行猜測。然后從實驗室借來吸鐵石,用吸鐵石吸小鐵釘。通過實驗來證明猜想是否正確,屬于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7.B【詳解】研學旅行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補充課本內(nèi)容的不足;培養(yǎng)團隊觀念和整體意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沒有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8.B【詳解】m表示“腰圍尺度”的單位太大,mm、nm表示“腰圍尺度”的單位又太小,只有cm表示“腰圍尺度”的單位合適。故選B。9.B【詳解】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shè)→制定計劃(或設(shè)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jié)論→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顏色有關(guān),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猜想假設(shè)。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A【詳解】科學探究一般包括“問題、證據(jù)、解釋、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小明想知道燈泡的明暗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屬于提出問題,還未作出猜想和假設(shè),所以屬于“提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故A不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B【詳解】科學探究的六個步驟如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shè);制定計劃與設(shè)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與論證;交流與合作,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2.D【詳解】A.測量鐵路線長度時,應(yīng)用一根無彈性的棉線和曲線重合來測量,故A不符合題意;B.100頁同樣的紙,實際上是50張紙,因此一張紙的厚度等于100頁紙的厚度除以50,故B不符合題意;C.測量一個圓錐體的高,需要用一把刻度尺和三角板組合起來進行測量,一把刻度尺不能測量出,故C不符合題意;D.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可以測出,要測量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可以先記下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D【詳解】A.一張紙的厚度遠小于1mm,故不能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測量出一張紙的厚度,故A錯誤;B.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不能避免誤差,故B錯誤;C.課本的頁數(shù)不是課本的張數(shù),用厚度除以頁數(shù)不能得出一張紙的厚度,且書的封面紙厚度與內(nèi)文紙不同,測量時應(yīng)只測整本書內(nèi)文紙的厚度,故C錯誤;D.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依然可以測量厚度,只需將其他未磨損的整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即可,故D正確。故選D。14.C【詳解】科學探究的七個環(huán)節(jié)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shè)、制定計劃與設(shè)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靶←愑X得與氣溫有關(guān)”是根據(jù)事實提出的猜想,“驗證自己想法的做法”則屬于設(shè)計實驗與制訂方案。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5.B【詳解】A.長度為30cm,分度值為0.5mm的鋼卷尺,量程太小,不適合用于測量60m跑道的長度,故A不符合題意;B.長度為80m,分度值為1cm的皮卷尺,量程適合,同時準確程度不需要太高,分度值是1cm可以達到測量要求,故B符合題意;C.長度為2m,分度值為1mm的鋼卷尺,量程太小,不適合用于測量60m跑道的長度,故C不符合題意;D.長度為50m,分度值為1m的皮卷尺,分度值太大,準確程度不高,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6.【詳解】因為所以病毒的直徑大約為17.mms【詳解】[1][2]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對長度單位、時間單位的認識,可知物理課本寬度182cm,運動會上小強的百米賽跑成績?yōu)?5.2s。18.337.50.125【詳解】[1]由圖可知,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2]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纏繞的細銅絲左側(cè)與10.0cm對齊,讀作10.00cm,右側(cè)與15.00cm對齊,讀作15.00cm,所以細銅絲螺線管的長度為銅絲的直徑為19.(1)①用刻度尺測出一本嶄新物理課本的內(nèi)文的厚度(不含封面),記為L(2)③計算物理課本中紙張的厚度,表達式為(3)0.087【詳解】(1)[1][2]由題意可知,測量物理課本中紙張的厚度,由于封皮與內(nèi)文紙張厚度不同,不應(yīng)該含有物理課本的封面厚度,所以步驟①錯誤,應(yīng)改為:用刻度尺測出一本嶄新物理課本的內(nèi)文的厚度(不含封面),記為L。(2)[1][2]一張紙分兩面,兩個頁碼,n個頁碼,表示張紙,即紙張的厚度為所以步驟③錯誤,應(yīng)改為:計算物理課本中紙張的厚度,表達式為。(3)根據(jù)三次數(shù)據(jù)可求出一張紙厚度的平均值為20.(1)控制變量(2)1、5擺球質(zhì)量擺幅越長(3)無關(guān)(4)丙【詳解】(1)物理實驗中每次只改變一個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繼而進行探究的實驗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2)[1]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在探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