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西吉縣2024年九年級學生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試卷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L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及考號用黑色筆填
寫清楚。
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
工整、筆跡清楚,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區(qū)域
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客觀題修改時用橡皮擦
干凈,答題區(qū)域修改禁用涂改液和不干膠條。
一、積累運用(35分)
1.語境默寫。
①“少年應有鴻鵠志”,為此,青少年應該有杜甫《望岳》中
“,"的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氣概;應有李白《行
路難》中“,"永存希望、堅定理想、奮發(fā)進取的
豪情壯志;應有像莊子《北冥有魚》中大鵬鳥振翅南飛時“________,
”的磅礴氣勢和遠大志向。時光飛逝,讓我們的青春伴著激
情,在“,”《〈論語〉十二章》中一路向前,奔赴
、—\_
邁萬。
②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所表現出來的“_______,_________”
氣概與孟子“舍生取義”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對孟子“舍生取義”
的最好詮釋。
2.根據閱讀提示,完成下面的讀書任務。
【摘抄一】
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著,它的前翅的尖端帶著一
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
下閃閃發(fā)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著銀光的胸甲。
【摘抄二】
一只無知無畏的灰色蝗蟲,迎面朝螳螂跳了過去。螳螂立刻表現
得異常憤怒,它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張開翅膀并直豎起來,就像船帆一
樣。同時,螳螂將身體上端彎曲起來,就像一根彎著手柄的拐杖,并
不停地原地跳動?!@是螳螂在利用心理戰(zhàn)術和面前的敵人周旋。
螳螂真是個心理專家啊。
(1)任務1:摘抄片段選自《________》,這本書有“"
的美譽。
(2)任務2:豆瓣網友“靜水流深”在給本書的書評中寫道:“透
過這厚厚的書,人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奇異的昆蟲世界,還有一個科
學家閃光的人格”請你結合作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任務3:魯迅評價這部作品是“一部很有趣,很有益的書”。
你的同學很喜歡讀,請你給他提一點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
3.成語積累。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具有①的美感,從已發(fā)現的甲骨文,到風格
多樣的戰(zhàn)國文字,最初都是實用性的。經過秦漢之交“隸變”,筆法
解放,字體繁衍,書寫活動的抒情性逐漸為人們所感知。就被運用于
現代設計的頻率來說,篆書與草書可謂②(幾匹馬并排套著拉車,一
齊快跑,形容不分先后高下,齊頭并進)。從政治實用角度來考慮,
草書完全沒有用,為什么學子們卻③,沉迷不可自拔?主要是由于這
一書體形式所具有的浪漫性、抒情性特點,使非漢字文化圈的觀者所
受感染④(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其實這正是歷史的進步:審
美征服了功利,精神戰(zhàn)勝了物質。
(1)根據括號內的解釋依次填出②④處的成語。
(2)①③處成語填寫正確的一項是()
A.無與倫比如癡如醉B.美妙絕倫如癡如醉
C.美妙絕倫津津有味D.無與倫比津津有味
4.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對聯(lián)。
大約從周朝起,迎春就會掛桃符,人們?yōu)楸傩捌砀#瑫陂T旁,
用桃木制成桃木板,在上面畫兩位門神的神像,宋代的人們往往將詩
句寫在桃符上,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春聯(lián)。肩負文化使命擔當,弘揚優(yōu)
秀傳統(tǒng)文化,西吉縣詩聯(lián)和春官詞學會在一次活動中征集了下面一副
對聯(lián),請你根據下聯(lián)將上聯(lián)補充完整,并說說你對這副對聯(lián)的理解。
上聯(lián):一江碧水新月
下聯(lián):兩岸青峰織錦云。
理解:________
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語句,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誰也不能保證我們的人生永遠一帆風順,,,
,。所以,傳統(tǒng)文化中的那些精華才是我們中國
人真正的財富。
①我們的祖先都通過文字,通過這種物象之網的編織,給我們構
建了高價值的解決方案
②但是有一件事我們保證得了
③我們付出的努力一定能獲得回報
④那就是任何困境和困頓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
6.閱讀下面三則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航天器的名稱航天器的使命起名的由來
嫦娥探月工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的人物,居住在月宮。
天問火星探測器屈原長詩《天問》,其中有許多關乎宇宙的問
題。
北斗全球定位古人用北斗七星來判斷方向、確定季節(jié)、知曉時
辰。
悟空暗物質探測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記》的經典形象,具有火
眼金睛,引申為“領悟、探索太空”之意。
(圖表《央視新聞客戶端》2023年4月24日)
【材料二:讀新聞】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
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
“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10
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航天員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
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的第2次載人飛行任務,是工程立項
實施以來的第30次發(fā)射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93次
飛行。(摘自《人民日報》2023年10月27日,有刪改)
【材料三贊精神】逐夢蒼穹,篤行不怠。2023年是中國首次載
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從“神五”到“神十七”,從一人一天到多
人多天,從空間實驗室到建成空間站……20年間,中國載人航天突
破了天地往返、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完成了“三步走”戰(zhàn)略任務,
在浩瀚太空建成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偉大成就背后,
是無數航天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辛勤努力和犧牲奉獻?!吧裰凼咛枴陛d
人飛船指令長說:“身體可以失重,但心靈永遠不能失重。唯有全力
以赴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夢想。”這正是載人航天精神的生動體現。
(摘自《解放軍報》周忠廷《逐夢蒼穹篤行不怠》2023-10-27,有刪
改)
(1)閱讀材料一,你發(fā)現中國航天器命名有哪些特點?
(2)結合以上材料,請你簡要概括神舟十七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
圓滿成功有何意義?
7.“二月天楊柳醉春煙,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間四
月的天”,當下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jié),實驗中學決定2024年4月20
日在學校操場舉辦第一屆“校園風箏文化藝術節(jié)”,屆時將邀請縣文
化局局長張明參加活動,請你替校團委為本次活動設計一張簡單的宣
傳海報。
二、閱讀理解(40分)
(—)(12分)
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讀這類作品,可以獲得
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南朝梁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就
是作者隱居曲山時所寫。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一處山水,一串足跡,即一次心靈的旅行。《答謝中書書》為六
朝山水小品的名作,而北宋歐陽修則在特定境界中予以生動表現自己
的情感。
【乙】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
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老,釀泉也。峰
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丙】
某再拜啟:山州窮絕,比①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
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愛其山勢回抱,構小亭于泉側。
又理其傍為教場,時集州兵弓手,閱其習射,以警饑年之盜,間亦與
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寵②示芍藥
十種,豈勝欣荷③!山民雖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見州人靚妝盛
服但于城上巡行便為春游。自此得與郡人共樂,實出厚賜也。愧刻,
愧刻!
(選自歐陽修《與韓忠獻王④》)
【注釋】①比:比較。②寵:寵愛,這里指韓琦給歐陽修贈送芍
藥花。③欣荷:欣喜和恩寵。④韓忠獻王:韓琦,曾與范仲淹、富弼
等主持“慶歷新政”。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曉霧將歇()(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3)山州窮絕()(4)間亦與郡官宴集于其中()
9.翻譯下面的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自此得與郡人共樂,實出厚賜也。
10.請用“/”符號給畫線的句子斷句。
見州人靚妝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為春游
11.【甲】文中表達了作者陶弘景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乙】
【丙】兩文中我們同樣看到更多的是“樂”,請結合【乙】【丙】兩文
的具體內容,簡要分析歐陽修的“樂”的內涵。
(二)(4分)
客中初夏
司馬光(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月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注】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司馬光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被
迫離開汴京,不久退居洛陽,潛心編撰《資治通鑒》,這首詩即作于
此時。
12.下面對詩歌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夏日即景詩。詩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氣特征和景物,
遠景近景相結合,生動描繪出一副清新明快的夏日圖景。
B.首句,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天氣,恰又是雨過天晴的時候。
通過描淺白的語言,在春盡夏初之際,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麗
畫面躍入讀者的視野。
C.第二句,緊承“雨乍晴”,寫南山近景。詩人住宅正對門的南
山,煙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如今雨過天晴,再望之,
才覺清晰明朗。
D.后兩句,是有寄托的,詩人不贊隨風飛舞的柳絮,而把獨鐘
給了葵花,不難發(fā)現詩人非獨愛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13.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任選一種簡要賞析。
(三)(10分)
善其后者慎其先
①萬事皆有初,欲善終,當慎始。《晉書?潘岳列傳》有語:“正
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是說要想端正樹枝末梢,首先要
端正樹之根本;要想取得好的結果,就必須在開始時小心謹慎。良好
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好了頭、起好了步,就會為以后奠定基礎。
同理,面對誘惑和“圍獵”,把好了“第一次”,守住了“第一關”,
也能為以后消除隱患。
②《北齊書?蘇瓊傳》記載:南清河太守蘇瓊剛到任,曾為樂陵
太守的郡民趙潁便送上一對新瓜,趙潁仗著自己年紀大,竭力請求蘇
瓊收下,蘇瓊于是把瓜留下,懸于屋梁之上。家人不解:“這是何必,
以后不再吃便是?!碧K瓊笑曰:“安有初樂為而復禁者”,意思是,這
世上哪有開始樂意做而后來禁止的呀?錯誤的閘門一旦開啟,就會有
源源不斷的各種誘惑襲來,再想關上就難上加難了,最終往往發(fā)展成
“一而再、再而三”,直至“不可收拾
③君子慎始而無后憂。唯有戒慎于事情發(fā)生之初,對各種不良思
想苗頭和出格行為及時果斷制止,才能避免陷入被動、步入歧途。反
之,如果初之不慎,要想之后再謹慎起來,就不會那么容易了,結果
可能是“破罐子破摔”一步錯步步錯”?!稗I夫濕鞋”的故事是最好的借
鑒,從一開始的“擇地而行”,到最后的“不復顧惜”,轎夫思想和行
動上的變化,都源于“一失足二所以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牢牢守住
第一道防線,決不邁出“濕鞋”的“第一步”。
④古人講,其始不立,其卒不成。倘若不慎始,開始時“差若毫
厘”,結果可能就會“謬以千里二這就好比穿衣服扣扣子,如果扣子
和扣眼沒有對齊扣好,衣服就會穿得歪歪斜斜,穿的人不舒服,看的
人也不舒服。退一步講,衣服扣子扣錯了,還是可以重新來過,大不
了再扣一遍,扣整齊就行了。但若是人生的扣子扣錯了,就無法再來
一次,”白袍點墨,終不可渝”。因此,須時時自警自省,告誡自己切
莫扣錯人生的扣子。
⑤慎始重在慎微。不慮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終虧大德。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有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唯有嚴
以修身、防微杜漸,堅持從小事小節(jié)上加強自我約束,在小問題剛萌
芽時就通過小節(jié)的表象洞察到大害的后果,要在小隱患剛開始時就有
所防備,防止積重難返。唐代宰相陸贄以“清慎”聞名,對于各種饋
贈“一皆拒絕”,即使是像馬鞭、鞋靴之類的小物件,他仍保持“鞭
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幣帛;幣帛不已,必及車輿;車
輿不已,必及金璧”的警覺。
⑥慎始當需自律?!皣烙诼杉海龆娭鹿?,唐人張固《幽閑
鼓吹》里有一個發(fā)人深思的故事:李師古準備給宰相杜黃裳送一份重
禮,派人一連數天在他家門前觀察守候,等待機會送上??蓴等諄硭?/p>
們看到的是,宰相夫人出門,從婢二人皆青衣襤褸,李師古只好取消
送禮的打算。可見,良好的修養(yǎng)和自律,能夠有效地防止各種“糖衣
炮彈”的侵襲。時時嚴以修身,處處嚴以律己,始終保持一身正氣,
又何懼“糖衣炮彈”,何談觸碰底線。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23年9月27日)
14.下面對文章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本文的中心論點是“萬事皆有初,欲善終,當慎始”。
B.文章⑤、⑥段之間是并列關系,所以他們的順序可以顛倒。
C.作者認為錯誤的閘門一旦開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各種誘惑
襲來,再想關上就難上加難了,直至“不可收拾1
D.全文內容充實,論證有力,作者引經據典、使說理更具權威
性和感染力。
15.文中第⑤段畫線句“即使是像馬鞭、鞋靴之類的小物件,他
仍保持‘鞭靴不已,必及衣裘;……’的警覺?!敝械摹凹词埂浴?/p>
”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16.選文第③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17.《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臺和教育部合作的大型公益
節(jié)目,請你結合本文向即將開學的學弟學妹們推薦這檔節(jié)目。
(四)(14分)
賀蘭山凝眸
喬洪濤
①一座山,橫亙在偌大的西北戈壁,用寬厚堅實的臂膀,為一座
銀光閃閃的平原之城阻隔風沙,成為族群繁衍生息的地理依賴,成為
遠古文明傳承的活化石,甚至是西北精神的某種象征一一這就是賀蘭
山。
②我還沒有見過這樣峭拔嶙峋又沉默厚重的山,它帶給我巨大的
震撼,讓我看到了與東部山脈、南部山脈不一樣的山貌。
③這是一座堅硬之山。南北綿延二百多公里的長度,東西四十多
公里的厚度,最高處海拔近三千米的高度,在這茫茫戈壁,怎么不成
為一處堅硬的風景?從云端俯瞰,橫亙的山脈,像雄獅、像臥龍,裸
露的巖石,深沉的顏色,看不到植被,看不到生命的痕跡,有粗糊不
毛之感。直到走近了,仰首瞻看,才發(fā)現山石之間,峭拔的巨石罅隙,
有更為倔強的植物,在巖峰中成為更為堅硬的風景。荊棘、沙柳、低
矮的蕨類……在干燥的沙礫中,它們是如何扎根的?它們是如何在烈
日下生長的?它們是如何不被風沙吹折而頑強存活的?
【批注】:第③段寫作者俯瞰賀蘭山,看不到生命的痕跡。走近
時,卻被巨石罅隙間倔強的植物所震驚,發(fā)出了它們如何扎根、生長、
存活的思考和感嘆。
④車在一條山路上蜿蜒而上,除此之外,沒有看到任何可以攀登
的道路。忽然,幾只褐色的山羊,從陡峭的山巖上騰擲而下,“之”
字形的路線,閃電般的速度,像鷹隼,像精靈,蹄子踩踏過處,濺起
迸泄的沙礫,啊,是巖羊!我還以為這是一座沉寂之山,死亡之山,
但一隊巖羊瞬間改變了我的看法,這矯健的山中尤物,如履平地的奔
跑姿勢,讓自以為擅長奔跑的人類相形見納。我們停下車,它們在車
邊停下,抬頭看我們,眼神堅毅淡定,毫無懼色。與一只巖羊對視,
它圓圓的眼球中,我可以看到孱弱的我,以及我背后巍峨的賀蘭山脈。
這是賀蘭山這首詩歌中靈動的符號,是粗粉山石哺育的山之子。它們
多么神秘,多么神奇。
批注工第④段寫—
⑤抵達山門,我們下車,順著一條蜿蜒的山谷,深入腹地,去探
尋賀蘭山巖畫。賀蘭山脈是一個山群,每一座山之同,相連而又彼此
獨立。沿著一條有柳樹綠跡的小路,向里面走去。一條小溝渠里清澈
的山泉奔騰而下。兩側峭壁羅列,奇形怪狀的山石,懸在頭頂,搖搖
欲墜;黑褐色的巨石,仿佛排兵布陣的怒目金剛。抬頭所見的天空,
越來越逼仄,越來越促狹,我這是自投羅網,成為iL石困獸了。幸虧
腳下有一脈水,捎帶著兩岸的綠樹青草,向遠處,更深處蜿蜒而去,
讓我心悸稍安。
⑥接著順著山路深入,峭壁上出現了令人驚嘆的巖畫一一粗粉的
筆畫,看似單調的線條,形成一只羊、一只鷹,一個勞動的場景,一
個銘記的事件……試想,幾萬年前,一群直立行走的靈長類動物,捕
獵、生火、繁衍……不僅如此他們用手中的堅硬的石頭,在另一塊堅
硬的石頭上,刻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刻下委屈、勇敢和琥珀般風化的
眼淚。用手觸摸著這些隱隱約約的線條,我仿佛感受到了刻石的力度
和那一只手的溫度。圓圓的太陽,四射的光芒,峭壁之上,那些歷經
歲月淘洗而不磨滅的線條,放射著灼熱的光,照耀著循跡而來的后人
的眼睛,我的眼里涌出了淚水。這是什么樣的血脈相通?是什么樣的
精神傳承?
【批注工第⑥段寫—
⑦起風了,凝眸賀蘭山,心旗烈烈。
⑧“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塞北綠洲因一座山而
成;“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蕈(pi)鼓聲聲,古戰(zhàn)
場雄風猶在;“賀蘭之山五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山勢險峻,又溫
柔可親……賀蘭山,賀蘭山,這草原上奔馳的駿馬,這平川聳立的雕
塑,既沉穩(wěn)堅硬,又靈動高拔,凝結成一種高古的西北精神。
(選自《經典美文》2023年第3期)
注:顰鼓:是中國古代軍隊中用的小鼓,漢以后亦名騎鼓;古代
樂隊也用。
18.文章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由所至寫到所見所感。根據文章
內容,完成下圖。
所至所見所感
走進山脈①堅硬、震驚
②巖羊神秘、神奇
抵達山門山泉、峭壁、巨石局促、心悸
深入山路③④________
19.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0.請任選角度賞析第三段劃線的句子。
從云端俯瞰,橫亙的山脈,像雄獅、像臥龍,裸露的巖石,深沉
的顏色,看不到植被,看不到生命的痕跡,有粗粉不毛之感。
21.請從重音、語調等角度任選其一,為下面的句子設計朗讀,
并闡明理由。
這是賀蘭山這首詩歌中靈動符號,是粗糊山石哺育的山之子。
22.隨著景物的變化,作者對賀蘭山的感受也不斷深入。請仿照
第③段的批注,給第④段或者第⑥段做批注。
【批注]:第段寫
23.作者由賀蘭山的景物引發(fā)對“西北精神”的思考,請聯(lián)系全
文談談“西北精神”的內涵。
三、寫作(45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
上?!币鈿怙L發(fā)的我們都有過旅行的經歷,曾經我們或欣賞自然美景,
或流連藝術長廊,或暢游浩瀚書海,或探尋心靈深處……這些美好的
旅行經歷,我們或歡愉、或感動,或迷惘,或頓悟……旅行不僅是增
長見識的活動,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過程。
上面這則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理解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定立
意,講述生活故事,表達自己見解,抒寫自己的感悟。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內容具體充實。③書寫規(guī)范、
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姓名、校名。
西吉縣2024年九年級學生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試卷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及考號用黑色筆填
寫清楚。
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
工整、筆跡清楚,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區(qū)域
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客觀題修改時用橡皮擦
干凈,答題區(qū)域修改禁用涂改液和不干膠條。
一、積累運用(35分)
1.語境默寫。
①“少年應有鴻鵠志”,為此,青少年應該有杜甫《望岳》中
“,"的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氣概;應有李白《行
路難》中“,"永存希望、堅定理想、奮發(fā)進取的
豪情壯志;應有像莊子《北冥有魚》中大鵬鳥振翅南飛時“,
”的磅礴氣勢和遠大志向。時光飛逝,讓我們的青春伴著激
情,在“,”《〈論語〉十二章》中一路向前,奔赴
、一\
邁萬。
②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所表現出來的“,________"
氣概與孟子“舍生取義”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對孟子“舍生取義”
的最好詮釋。
【答案】①.會當凌絕頂②.一覽眾山小③.長風
破浪會有時④.直掛云帆濟滄海⑤.水擊三千里⑥.
接扶搖而上者九萬里⑦.逝者如斯夫⑧.不舍晝夜⑨.
人生自古誰無死⑩.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
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
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凌、
接、逝、晝、夜。
2.根據閱讀提示,完成下面的讀書任務。
【摘抄一】
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著,它的前翅的尖端帶著一
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
下閃閃發(fā)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著銀光的胸甲。
【摘抄二】
一只無知無畏的灰色蝗蟲,迎面朝螳螂跳了過去。螳螂立刻表現
得異常憤怒,它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張開翅膀并直豎起來,就像船帆一
樣。同時,螳螂將身體上端彎曲起來,就像一根彎著手柄的拐杖,并
不停地原地跳動。……這是螳螂在利用心理戰(zhàn)術和面前的敵人周旋。
螳螂真是個心理專家啊。
(1)任務1:摘抄片段選自《________》,這本書有“”
的美譽。
(2)任務2:豆瓣網友“靜水流深”在給本書的書評中寫道:“透
過這厚厚的書,人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奇異的昆蟲世界,還有一個科
學家閃光的人格”請你結合作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任務3:魯迅評價這部作品是“一部很有趣,很有益的書二
你的同學很喜歡讀,請你給他提一點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
【答案】(1)①.昆蟲記②.昆蟲的史詩
(2)示例:《昆蟲記》描寫了各類昆蟲,比如像威武大將軍的水
甲蟲,會用心理戰(zhàn)術的螳螂等等,豐富多彩,奇異奇妙。法布爾通過
《昆蟲記》將海量昆蟲的生活和習性展現出來,不僅展現了一個奇妙
的世界,更謳歌了美好的自然、美好的生命,體現了敬畏自然、尊重
生命的意識,這正是一個科學家閃光的人格。(意對即可)
(3)示例:(1)借助前言、后記或附錄中有關作家作品的介紹,
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跡、科學成就和全書的大致內容,為閱讀整本書做
些準備。(2)在閱讀中,遇到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概念、術語,要查找
工具書或相關資料,把握其含義;要運用自己在課內外學到的知識加
強理解,深化認識;如果科普作品的內容是你非常感興趣或比較熟悉
的,也可以質疑問難,拓展延伸,把閱讀引向更深層次。(3)體會科
普作品蘊含的科學思維、科學理念和科學精神,擴大我們的知識領域,
鍛煉我們的思維,在閱讀中汲取人生智慧,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
(4)關注科普作品的藝術趣味。
【解析】
[小問1]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由選文內容可知,選自《昆蟲記》。《昆蟲記》是一部概括昆蟲的
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
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癡迷昆
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
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
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這部書堪稱科學與文學完
美結合的典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小問2]
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的理解概括?!独ハx記》描寫了各類昆蟲,比
如綠蛔蛔、黑螞蟻、蠶寶寶等,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
感悟融為一體,介紹昆蟲習性的同時,也展示出作者敬畏生命的意識,
體現其閃光的人格。
示例:《昆蟲記》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尋訪搬家的黑螞蟻、勤勞
的小蜜蜂,調皮的金龜子等各類昆蟲的生活習性,作者用人性去看待
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它不僅僅是一部科學
著作,更像是一部童話,用驚嘆的口吻,講述著一個個生命的奇跡,
告訴我們要熱愛自然,珍視生命。這體現出一個科學家閃光的人格魅
力。
[小問3]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探究。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創(chuàng)作的一部概括昆蟲
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法布爾將昆蟲的多彩
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
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因此,閱讀方法必須結合《昆蟲記》
的特點和自己的閱讀體驗來進行。
示例:運用已有知識去理解科普作品內容,甚至可以大膽質疑,
進入更深層閱讀。借助工具書或相關資料解決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概念、
術語。休會科普作品的科學思維、科學理念、科學精神,比如法布爾
的實地觀察精神,反復實驗精神,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3.成語積累。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具有①的美感,從已發(fā)現的甲骨文,到風格
多樣的戰(zhàn)國文字,最初都是實用性的。經過秦漢之交“隸變”,筆法
解放,字體繁衍,書寫活動的抒情性逐漸為人們所感知。就被運用于
現代設計的頻率來說,篆書與草書可謂②(幾匹馬并排套著拉車,一
齊快跑,形容不分先后高下,齊頭并進)。從政治實用角度來考慮,
草書完全沒有用,為什么學子們卻③,沉迷不可自拔?主要是由于這
一書體形式所具有的浪漫性、抒情性特點,使非漢字文化圈的觀者所
受感染④(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其實這正是歷史的進步:審
美征服了功利,精神戰(zhàn)勝了物質。
(1)根據括號內的繇釋依次填出②④處的成語。
(2)①③處成語填寫正確的一項是()
A.無與倫比如癡如醉B.美妙絕倫如癡如醉
C.美妙絕倫津津有味D.無與倫比津津有味
【答案】(1)并駕齊驅油然而生(2)A
【解析】
【小問1)
本題考查成語識記。
并駕齊驅:bingjiaq1qu,幾匹馬并排拉一輛車,一齊快
跑口比喻齊頭并進口
油然而生:y6ur6n6rsheng,自然地產生(某種思想感情)。
【小問2】
本題考查成語辨析。
第①處,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夠與它相比的同類
的東西。美妙絕倫:形容風景美麗,無與倫比。結合語境,此處形容
中國書法具有其他無法與之相比的美感,應用“無與倫比”;
第③處,如癡如醉:意思是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津津有味: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結合語境,此處形容學子們非常喜
歡草書,與“沉迷不可自拔”相搭配,應用“如癡如醉,
故選A?
4.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對聯(lián)。
大約從周朝起,迎春就會掛桃符,人們?yōu)楸傩捌砀?,會在門旁,
用桃木制成桃木板,在上面畫兩位門神的神像,宋代的人們往往將詩
句寫在桃符上,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春聯(lián)。肩負文化使命擔當,弘揚優(yōu)
秀傳統(tǒng)文化,西吉縣詩聯(lián)和春官詞學會在一次活動中征集了下面一副
對聯(lián),請你根據下聯(lián)將上聯(lián)補充完整,并說說你對這副對聯(lián)的理解。
上聯(lián):一江碧水_______新月
下聯(lián):兩岸青峰織錦云。
理解:________
【答案】①.銜(或邀、E八照、映、接)②.理解:
這副對聯(lián)對仗工整,平仄相合。碧水青峰,山水相映成趣,新月錦云,
詩意悠然。描繪了一副唯美的畫面。
【解析】
本題考查補充對聯(lián)、理解對聯(lián)。對聯(lián)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要
詞性相對,位置相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要內容相關,上下銜
接。
結合下聯(lián)的結構“織錦云”分析,是動賓短語,“織”是動詞,上
聯(lián)對應位置也應選用動詞,與“新月”搭配,如邀、E|7、照、映、接
等。
這副對聯(lián)寫碧水藍天新月,兩岸青峰,與一江碧水映照,詩情畫
意,旖旎畫中行,依稀似故鄉(xiāng),滿目風光碧水映新月,描繪了一副色
彩絢麗的畫面。
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語句,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誰也不能保證我們的人生永遠一帆風順,,,
,。所以,傳統(tǒng)文化中的那些精華才是我們中國
人真正的財富。
①我們的祖先都通過文字,通過這種物象之網的編織,給我們構
建了高價值的解決方案
②但是有一件事我們保證得了
③我們付出的努力一定能獲得回報
④那就是任何困境和困頓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句子排序。
③“我們付出的努力一定能獲得回報”與前面“我們的人生永遠
一帆風順”形成并列關系,為首句;
②“但是有一件事我們保證得了”形成轉折,為次句;
④“那就是任何困境和困頓”是對“有一件事”的具體闡釋,為
第三句;
①“我們的祖先都通過文字,通過這種物象之網的編織,給我們
構建了高價值的解決方案”緊承④進行說明,為末句。
正確排序為:③②④①;
故選B。
6.閱讀下面三則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航天器的名稱航天器的使命起名的由來
嫦娥探月工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的人物,居住在月宮。
天問火星探測器屈原長詩《天問》,其中有許多關乎宇宙的問
題。
北斗全球定位古人用北斗七星來判斷方向、確定季節(jié)、知曉時
辰。
悟空暗物質探測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記》的經典形象,具有火
眼金睛,引申為“領悟、探索太空”之意。
(圖表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2023年4月24日)
【材料二:讀新聞】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
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
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10分
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
員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
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的第2次載人飛行任務,是工程立項實施
以來的第30次發(fā)射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93次飛
行。(摘自《人民日報》2023年10月27日,有刪改)
【材料三贊精神】逐夢蒼穹,篤行不怠。2023年是中國首次載
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從“神五”到“神十七”,從一人一天到多
人多天,從空間實驗室到建成空間站……20年間,中國載人航天突
破了天地往返、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完成了“三步走”戰(zhàn)略任務,
在浩瀚太空建成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偉大成就背后,
是無數航天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辛勤努力和犧牲奉獻?!吧裰凼咛?載人
飛船指令長說:“身體可以失重,但心靈永遠不能失重。唯有全力以
赴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夢想。”這正是載人航天精神的生動體現。(摘
自《解放軍報》周忠廷《逐夢蒼穹篤行不怠》2023-10-27,有刪改)
(1)閱讀材料一,你發(fā)現中國航天器的命名有哪些特點?
(2)結合以上材料,請你簡要概括神舟十七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
圓滿成功有何意義?
【答案】(1)中國的航天器命名重視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充滿了
浪漫和神話色彩,詩意而唯美;承載著對遙遠星空和未知宇宙的無限
憧憬和美好幻想;體現大國航天胸懷和航天人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2)意味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突破了關鍵技術;空間站應用與
發(fā)展進入新的階段;體現航天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辛勤努力和犧牲奉獻的
精神;是航天人拼搏努力的真實寫照。
【解析】
[小問1]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
根據“探月工程”的名稱“嫦娥”的由來「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中的人物,居住在月宮”可知,中國航天器的命名富有中國式的智慧
和浪漫,承載著對太空的美好幻想。根據“全球定位”的名稱“北斗
”的由來:“古人用北斗七星來判斷方向、確定季節(jié)、知曉時辰“可知,
命名接地氣、有雅氣;
根據“火星探測器”的名稱“天問”的由來:“屈原長詩《天問》,
其中有許多關乎宇宙的問題”可知,命名也體現了重視弘揚傳統(tǒng)文化;
根據“暗物質探測”的名稱“悟空”的由來:”出自古典名著《西
游記》的經典形象,具有火眼金睛,引申為'領悟、探索太空'之意”
可知,重視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命名也體現了大國航天的胸懷及航
天人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小問2]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
結合材料三中“逐夢蒼穹,篤行不怠。2023年是中國首次載人
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從‘神五'到‘神十七',從一人一天到多人
多天,從空間實驗室到建成空間站……20年間,中國載人航天突破
了天地往返、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完成了‘三步走'戰(zhàn)略任務,在
浩瀚太空建成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偉大成就背后,是
無數航天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辛勤努力和犧牲奉獻”的內容可知,神舟十
七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意味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突破了關鍵
技術,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進入新的階段,同時也體現航天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
造、辛勤努力和犧牲奉獻的精神;
結合材料三中“'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指令長說:'身體可以失
重,但心靈永遠不能失重。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夢想J
這正是載人航天精神的生動體現”可知,神舟十七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
圓滿成功是航天人拼搏努力的真實寫照。
7.”二月天楊柳醉春煙,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間四
月的天”,當下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jié),實驗中學決定2024年4月20
日在學校操場舉辦第一屆“校園風箏文化藝術節(jié)”,屆時將邀請縣文
化局局長張明參加活動,請你替校團委為本次活動設計一張簡單的宣
傳海報。
【答案】示例:
“箏舞翩然,逐夢藍天一一首屆風箏文化藝術節(jié)”
內容:首屆“校園風箏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
特邀嘉賓:縣文化局局長張明
時間:2024年4月20日
地點:實驗中學學校操場
主辦方:實驗中學
【解析】
木題考查活動設計。解題思路主要圍繞海報設計的核心要素和目
的進行。首先,明確海報的主題和內容。在這個問題中,海報的主題
是“首屆風箏文化藝術節(jié)”,內容需要包括活動名稱、特邀嘉賓、時
間、地點、主辦方等基本信息。這些信息是海報的核心,需要清晰明
確地展示給觀眾。其次,考慮海報的視覺設計。視覺設計是海報吸引
觀眾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接下來,考慮海報的布局和排版。布局和排
版需要合理,使海報內容清晰易讀,同時保持美觀。特邀嘉賓、時間、
地點和主辦方等信息則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列,保持整體布局的平衡和
協(xié)調。最后,考慮海報的附加信息和設計元素。附加信息可以根據實
際活動內容進行添加,如風箏制作展示、風箏放飛比賽等。設計元素
則可以用來增強海報的藝術感和視覺效果,如風箏線、風箏尾巴等。
這些元素和信息的添加可以使海報更加生動、有趣,吸引更多觀眾的
關注。
示例:
“箏舞藍天,逐夢翱翔一一首屆風箏文化藝術節(jié)”
【背景圖設計】
主體背景:采用藍天白云作為背景,點綴著五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
的風箏,展現出風箏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場景。
底部或側邊:添加垂柳依依、青草漫漫的畫面,呼應”二月天楊
柳醉春煙,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間四月的天”的意境。
【海報內容】
標題:
箏舞藍天,逐夢翱翔一一首屆風箏文化藝術節(jié)
(字體設計可選用具有動感和藝術氣息的字體)
特邀嘉賓:
縣文化局局長張明
(字體設計應比標題稍小,但保持清晰易讀)
活動時間:
2024年4月20日
(字體設計簡潔明了)
活動地點:
實驗中學學校操場
(字體設計與活動時間相同)
主辦方:
實驗中學
(字體設計可稍小,置于海報底部或側邊)
設計元素:
在海報的適當位置,可以添加風箏線、風箏尾巴等設計元素,增
加整體藝術感和活動氛圍。
【海報風格】
整體風格應體現風箏文化藝術的特色和活力,色彩搭配和諧,布
局合理。
二、閱讀理解(40分)
(一)(12分)
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讀這類作品,可以獲得
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南朝梁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就
是作者隱居曲山時所寫。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一處山水,一串足跡,即一次心靈的旅行?!洞鹬x中書書》為六
朝山水小品的名作,而北宋歐陽修則在特定境界中予以生動表現自己
的情感。
【乙】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
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
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丙】
某再拜啟:山州窮絕,比①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
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愛其山勢回抱,構小亭于泉側。
又理其傍為教場,時集州兵弓手,閱其習射,以警饑年之盜,間亦與
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寵②示芍藥
十種,豈勝欣荷③!山民雖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見州人靚妝盛
服但于城上巡行便為春游。自此得與郡人共樂,實出厚賜也。愧刻,
愧刻!
(選自歐陽修《與韓忠獻王④》)
【注釋】①比:比較。②寵:寵愛,這里指韓琦給歐陽修贈送芍
藥花。③欣荷:欣喜和恩寵。④韓忠獻王:韓琦,曾與范仲淹、富弼
等主持“慶歷新政”。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曉霧將歇()(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3)山州窮絕()(4)間亦與郡官宴集于其中()
9.翻譯下面的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自此得與郡人共樂,實出厚賜也。
10.請用符號給畫線的句子斷句。
見州人靚妝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為春游
11.【甲】文中表達了作者陶弘景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乙】
【丙】兩文中我們同樣看到更多的是“樂”,請結合【乙】【丙】兩文
的具體內容,簡要分析歐陽修的“樂.”的內涵。
【答案】8.①.消散②.像鳥張開翅膀一樣③.
極(極點)④.有時
9.(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我)在這里能夠和郡中百姓快樂共處,實在是上天給我的
豐厚賞賜!
10.見州人靚妝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為春游
11.示例:①山水之樂。甲文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間也'',作者雖被貶謫,卻有欣賞山水美景的快樂;乙文作者尋泉、
修亭、種花、春游,也多有山水之樂。
②與民同樂3甲文“大守之樂其樂.”表達出作者以百姓之樂為樂.,
乙文作者“與郡人共樂”也表達出與民同樂的情感。
【解析】
【8題】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
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為: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歇:消散。
(2)句意為: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翼然:
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3)句意為:山州這地方偏僻荒涼。絕:極(極點)。
(4)句意為:有時我也和同郡的官員們在這個地方設宴集會。
間:有時。
【9題】
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
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
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樂:樂趣。得:領會。寓:寄托。
(2)句重點詞語:自此:從這時開始。得:能夠。共樂:一起
快樂。實:實在,確實。賜:恩賜。
【10題】
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
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
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
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本句句意:我看到州里的人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穿著盛裝,只
到城墻上面走一圈就當作是春游了。
“見州人靚妝盛服”說明了州人的裝扮情況,是一個獨立的意群。
“但于城上巡行”描述了州人的具體活動,是另一個獨立的行為單元。
“便為春游”是對前面行為的總結和定義,也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意義
單元。
正確劃分為:見州人靚妝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為春游。
[11題】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情感主旨分析。根據乙文“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以及丙文“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構小亭于泉側
”思得佳木美草植之”“于城上巡行便為春游”等可知,歐陽修的“樂”
首先體現在山水之樂上。他雖被貶至滁州,但依然能從自然美景中找
到心靈的慰藉和快樂。根據乙文“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以
及丙文“與郡人共樂”等可知,歐陽修的“樂”還體現在與民同樂上。
他不僅僅獨自享受山水之美,更重視與當地百姓共同分享這份快樂,
體現出他作為一方父母官的民本情懷。這種與民同樂的情感,使他的
“樂”更加深厚和有意義。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
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
相輝映。青蔥的樹林,翠綠的竹子,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
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
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確實是人間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
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異的山水景色了。
【乙】環(huán)繞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
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娜山。沿著
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
瀉而出的,那是釀泉。山勢回環(huán),道路彎轉,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
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
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
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
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
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丙】我恭敬地再次向您表達敬意:山州這地方偏僻荒涼,以前
缺少水源。就在去年夏天和初秋時節(jié),偶然在州城西南的豐山山谷中
發(fā)現了一股泉水,水質甜美而清涼。我因此喜愛這里的山勢回環(huán),就
在泉水旁邊建了一座小亭子。又在附近整理出一塊地作為教練場,時
不時召集州里的士兵、弓箭手,在這里練習射箭,以便防御饑荒年份
的盜賊。有時我也和同郡的官員們在這個地方設宴集會。我正可惜這
里的幽靜雅致,想找些好的花木來種植,忽然承蒙您贈送我十種芍藥
花,真是十分感謝和高興?。∥疫@個山民雖然淺陋,也喜歡暢游山水。
在這個春天的寒食節(jié),我看到州里的人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穿著盛
裝,只到城墻上面走一圈就當作是春游了。從此以后,我們郡里的人
們就能夠一同享受這種快樂了,實在是您賜予我們的厚禮啊。真是感
到萬分慚愧感激!
(二)(4分)
客中初夏
司馬光(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注】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司馬光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被
迫離開汴京,不久退居洛陽,潛心編撰《資治通鑒》,這首詩即作于
此時。
12.下面對詩歌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夏日即景詩。詩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氣特征和景物,
遠景近景相結合,生動描繪出一副清新明快的夏日圖景。
B.首句,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氣,恰又是雨過天晴的時
候。通過描淺白的語言,在春盡夏初之際,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
秀麗畫面躍入讀者的視野。
C.第二句,緊承“雨乍晴”,寫南山近景。詩人住宅正對門的南
山,煙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如今雨過天晴,再望之,
才覺清晰明朗。
D.后兩句,是有寄托的,詩人不贊隨風飛舞的柳絮,而把獨鐘
給了葵花,不難發(fā)現詩人非獨愛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13.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任選一種簡要賞析。
【答案】12.C13.示例: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雨后初晴,
田清氣和,正對著門的南山更加明凈,抒發(fā)寧靜恬淡的坦然心情;②
象征(托物言志,狀物抒懷),以“柳絮”象征輕浮之人,以“葵花”
象征忠誠正直有節(jié)操之人;③反襯(對比),以“柳絮”反襯“葵花”
的忠貞不貳。
【解析】
【12題】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有誤,“南山當戶轉分明”意思是: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
凈了。詩人的住宅正對著南山,煙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個模糊的輪
廓;如今雨過天晴,再望之,才覺清晰明朗。寫的是南山遠景,而非
近景;
故選C。
【13題】
本題考查詩句賞析。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選擇詩句,從表
現手法角度進行賞析即可。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意思是:眼前沒有隨風飄
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詩人有意選擇“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快速豆?jié){加熱設備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鋅合金支架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金剛石珩磨條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空氣凈化治理機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壓馬達蓋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槍鉸自動線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數字式語音記錄儀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干燥消毒箱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女校官皮靴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五金工具殼體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十章 養(yǎng)老社區(qū)康復實踐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八章 視力障礙患者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
- 漢堡王行業(yè)分析
-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全冊雙減同步分層作業(yè)設計 (含答案)
- 肝硬化“一病一品”
- 2024大型活動標準化執(zhí)行手冊
- 大學美育十六講六七講
- 瀝青拌合站講義課件
- 《快遞實務》 教案 項目三 快遞收件業(yè)務操作、項目七 快遞保價與賠償業(yè)務
- 《逆向建模與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