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模塊1政治文明歷程第3單元一、太平天國運動1.緣由(1)主要緣由:鴉片斗爭后,中國面臨的民族沖突和階級沖突空前激化。(2)干脆緣由:連年發(fā)生自然災難。鴉片斗爭后,鴉片走私導致白銀外流、銀價激漲。“從前賣米三斗,輸一畝之課有余,今日賣米六斗,輸一畝之課而不足?!毖筘浻咳雽е聜鹘y(tǒng)手工業(yè)破產,巨額賠款加重人民負擔,所以有史學家評價說: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斗爭炮聲的回聲”。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國爆發(fā)的外在因素是什么?提示:材料揭示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外在因素是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民族沖突激化了階級沖突。2.過程(1)金田起義: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為國都。(4)軍事全盛①北伐:由于孤軍深化,最終失敗。但牽制了清軍大量兵力,為西征軍創(chuàng)建了有利條件。②西征:西征軍戰(zhàn)勝湘軍,太平天國進入全盛時期。(5)天京變亂:1856年,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6)后期斗爭:重建領導核心,重建綱領,組織軍事防衛(wèi)戰(zhàn)。(7)運動失?。?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3.綱領主要內容評價《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①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分土地②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國庫①反映了農夫要求獲得土地的劇烈愿望,是幾千年來農夫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②體現(xiàn)了確定平均主義思想,嚴峻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xiàn)《資政新篇》(1859年)①向西方學習,以法治國,官吏由公眾選舉②發(fā)展工商業(yè),嘉獎技術獨創(chuàng)③開設新式學堂等①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設想②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加之當時處于斗爭環(huán)境,未能真正推行《資政新篇》不是農夫運動的產物《資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依據(jù)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地接觸到的西方文化制定的,它不是農夫階級意識的產物,也不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必定結果,更沒有反映農夫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沒有引起農夫的劇烈反應。4.失敗緣由(1)主觀緣由:農夫階級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缺乏科學的理論武器。(2)客觀緣由: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絞殺。在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和洋人組織的常勝軍(洋槍隊)圍攻下,潰敗而亡。5.評價(1)作用: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腐朽統(tǒng)治和外國侵略者。(2)教訓:農夫階級擔當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農夫階級的局限性(1)從經濟上看,是分散的小生產者。(2)從政治上看,農夫階級不行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和口號。(3)從思想上看,農夫階級缺乏科學的世界觀,不能用科學理論作指導,多是用宗教思想宣揚和組織群眾。(4)從組織上看,作為小生產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難形成統(tǒng)一的、堅毅的革命領導核心。二、辛亥革命1.條件(1)經濟:“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階級:革命學問分子隊伍壯大,資產階級力氣增加。(3)思想:革命學問分子大力宣揚天賦人權、自由同等學說。(4)組織①興中會:1894年成立的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②中國同盟會:1905年成立,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清末新政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徹底擊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念,從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進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歷史上稱“清末新政”。清末新政的主導力氣最初是洋務派,不久立憲派起先推動新政的進程。主要內容有:改革官制,裁閑散衙門,添新機構;改革兵制,擴練新軍;改革學制,廢科舉設學堂,獎留學;依法愛護和嘉獎工商業(yè)者。由于清政府駕馭全國實力減弱、執(zhí)行力下降、改革缺乏誠意、革命打斷了改革等緣由,新政失敗。但是推行的一些政策促進了中國政治的近代化,也為資產階級革命供應了條件。2.醞釀(1)起義推動:一系列武裝起義,推動全國革命進入高潮。(2)廣泛宣揚:革命黨人深化湖北新軍,做宣揚組織工作,武漢成為民主革命的搖籃。(3)有利時機:四川發(fā)生保路運動,新軍入川鎮(zhèn)壓,湖北防務空虛。3.爆發(f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革命黨人攻占楚望臺軍械庫,后占據(jù)武漢三鎮(zhèn)。4.高潮(1)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①目的:鞏固共和政體和限制袁世凱的權力。②內容: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內各民族一律同等;國民享有自由權利;采納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實行責任內閣制。③意義:這部約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文獻,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④局限性:它沒有詳細規(guī)定人民的權利以及實現(xiàn)人民權利的保障,沒有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綱領,沒有解決農夫的土地問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因人設法,損害了法律的莊重性,打上了“人治”的烙印。5.結局(1)1912年2月12日,宣統(tǒng)帝宣布退位詔書,清朝覆滅。(2)1912年2月13日,袁世凱通電贊成共和,孫中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3)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辛亥革命過程中各派力氣的相互關系6.歷史意義(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2)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漸漸深化人心。(3)經濟: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建了條件。(4)社會習俗:推動了社會移風易俗和觀念的更新。封建制度≠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封建制度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綜合性概念。辛亥革命只是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并沒有變更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封建土地全部制并未變更,封建思想在國民頭腦中還根深蒂固。1.評價辛亥革命(1)歷史意義①辛亥革命起先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②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③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④促使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fā)生新的變更,沖破了封建主義的藩籬。⑤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建了有利條件。(2)局限性①辛亥革命并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沖突,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②它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fā)動廣闊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2.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斗爭(1)袁世凱復辟帝制①1913年1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②1914年5月公布的《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同年底發(fā)布的《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又規(guī)定總統(tǒng)任期十年,可連選連任。③1915年5月被迫與日本簽訂了不同等的“中日民四條約”。④1915年10月,參政院召開“國民代表大會”,一律“贊成”君主立憲,袁世凱接受“勸進”當上皇帝,以1916年為洪憲元年。(2)護國斗爭①背景:袁世凱倒行逆施;二次革命失敗后,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武力討伐袁世凱。②概況:1915年底,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云南宣布獨立,發(fā)動護國斗爭,討伐袁世凱,得到多地響應。③結果: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復原中華民國紀年。3.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jù)(1)北洋軍閥分裂①背景:袁世凱稱帝失敗,不久死去,北洋軍閥中難以產生一個能統(tǒng)御整個北洋派的人。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很快發(fā)展為軍閥混戰(zhàn)與割據(jù)的局面。②概況派系代表靠山限制地區(qū)直系馮國璋英美直隸、蘇、贛、鄂等省皖系段祺瑞日本皖、浙、閩、魯、陜等省奉系張作霖日本東北三省(2)軍閥之間斗爭:直皖、直奉混戰(zhàn);“府院之爭”,張勛擁立清廢帝溥儀復辟。(3)孫中山維護共和①背景:段祺瑞就任國務總理后,公然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拒絕復原國會。②概況:1917年8月,“中華民國軍政府”在廣州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大元帥,但遭西南軍閥排擠。1918年,孫中山憤而辭職。1.太平天國的烏托邦試驗太平天國的志向,至少前期,不能說不真誠,但實踐的結果卻不能不與自己的志向恰恰相反。依據(jù)一種人工設計的社會模式來建構社會是危急的,設計的越細,危急性越大?!短斐锂€制度》明文規(guī)定每戶只能養(yǎng)五只母雞、兩頭母豬。在人類歷史上,如此大規(guī)模的烏托邦試驗的確罕見,或許,這便是太平天國更深遠的意義所在?!最U《走向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思維激活]任何社會運動或革命要想取得勝利,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2.民國共和政體的失敗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共和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驗樗谥袊臍v史、傳統(tǒng)、政治經驗、制度、天性、信仰觀念或習慣中毫無依據(jù)。它是外國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國之上的?!欢?,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鐐惐葋喐咝=淌诩{散尼爾·佩弗[思維激活]中國建立共和政體要符合當時中國的國情,不能簡潔照搬、仿照。?探究1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與影響史料一《天朝田畝制度》的頒布,反映了農夫千百年以來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空前的第一次。所規(guī)定的關于農村主要生產資料的土地的安排法,是以戶為單位,進行平均安排。……安排方案是錯誤的,空想的,指的就是它不行能實現(xiàn),即使短暫的實行了,也會曇花一現(xiàn),迅即消逝。——郭毅生《〈天朝田畝制度〉的經濟背景及其性質》史料二太平天國雖然失敗了,但它不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而且使舊有的政治派別和社會成分發(fā)生了變更,產生了新的政治派別,并由此引起傳統(tǒng)的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更……此后,不僅有了早期現(xiàn)代化思想意識的萌生,而且為早期現(xiàn)代化活動的產生供應了有利條件?!莺推健⒅x放《早期現(xiàn)代化的嘗試(1865—1895)》(1)史料一分三段呈現(xiàn)了評價《天朝田畝制度》的三個角度。第一段表達了農夫廢除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的愿望;其次段表明太平天國固守小農經濟;第三段表明綱領的空想性。(2)史料二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對清政府的打擊及早期現(xiàn)代化的推動作用。(1)依據(jù)史料一,從革命性、空想性兩個方面評價《天朝田畝制度》。(2)依據(jù)史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提示](1)革命性:突出反映了農夫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全部制的愿望,是農夫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空想性:平均一切社會財寶,要求人人同等,是農夫平均主義的空想,《天朝田畝制度》事實上并沒有真正實行過。(2)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清王朝,動搖了其反動統(tǒng)治,使得傳統(tǒng)的政治和權力結構發(fā)生變更;提出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雙重作用(1)促進作用①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和外國侵略勢力,減輕了中國近代化的阻礙因素。②《資政新篇》最早提動身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對當時的思想和經濟發(fā)展均有影響。③催生了洋務運動的產生。洋務運動前期創(chuàng)辦的部分軍事工業(yè)就是為了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而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礙作用①《天朝田畝制度》旨在建立小農經濟的確定平均主義的天國,與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時代潮流相違反。②太平天國運動破壞了富裕地區(qū)的生產力,遲滯了這些省份的近代化進程。③中國內亂給外國侵略者以可乘之機,列強發(fā)動了其次次鴉片斗爭,使中國丟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時機。?探究2中國歷史的第一次巨變——辛亥革命史料一以南京臨時國會為中心舞臺,惜陰堂為幕后磋商場所,南北通過談判、妥協(xié)與法制程序,最終完成了清朝政權向民國的和平轉移。有學者將此稱為中國版的“光榮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們看到,辛亥革命政權轉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議題,都經過了國會,沒有打大仗,削減了流血,這是值得高度評價的。——袁剛《“國會”與辛亥革命》史料二“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近代中國社會內在沖突發(fā)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更。它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tǒng)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年輕的、受過西方教化的中國人……試圖在中國建立一些與他們從國外,尤其是美國視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樣的制度。他們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對中國人民毫無意義,很快就在中國的政治現(xiàn)實面前土崩瓦解?!猍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史料一主要說明白作者認為辛亥革命實現(xiàn)了清朝政權向民國的和平轉移。(2)史料二中陳旭麓確定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如“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而斯塔夫里阿諾斯則認為辛亥革命并沒有觸動中國社會的根基,影響有限。(1)依據(jù)史料一,回答為什么把辛亥革命稱為中國的“光榮革命”?實行這種方式實現(xiàn)政權轉移有何價值?(2)依據(jù)史料二,說明陳旭麓和斯塔夫里阿諾斯兩人對“民國”的評價有何不同。[提示](1)緣由:以國會為中心,采納談判、妥協(xié)、法制的程序和平轉移政權。價值:避開社會動蕩,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2)前者確定:“民國”的建立是中國社會發(fā)生的重大變更,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后者否定:“民國”在中國缺乏根基,失敗是必定的。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轉型的影響(1)從性質角度: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2)從近代化史觀角度:辛亥革命是一場深刻的近代化運動,它促進了中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近代化。①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邁出了中國政治由專制向民主轉化的重要一步。②經濟上:制定法令愛護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實業(yè)救國成為潮流。③法制上: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現(xiàn)代法制觀念。④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化人心。(3)從文明演進角度:辛亥革命促進了傳統(tǒng)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轉變,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領域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4)從社會生活變遷角度:辛亥革命使社會生活發(fā)生巨變,自由、同等、博愛的風氣興起。剪辮易服、廢止纏足、廢除跪拜禮和革除“大人”“老爺”等稱號的移風易俗舉措,使得國民的面貌為之一新。運用唯物史觀相識《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進步性和局限性材料“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薄爸腥A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同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分?!薄叭嗣裼姓堅浮⒃V訟、考試、選舉及被選舉等權利。”“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薄芭R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由參議院選舉之?!薄芭R時大總統(tǒng)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摘編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依據(jù)材料說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解析]解答本題時要抓住兩段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如第一段中“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其次段中“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臨時大總統(tǒng)……總攬政務”等,然后結合所學學問說明。[答案](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南京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制定頒布的。從其內容上分析,它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性、民主性。(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的政治體制是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體制?!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實行責任內閣制,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民主性。(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旨在維護資產階級共和制度,這在中國尚屬首次。因此,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獻?!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的進步性和局限性(1)進步性①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國家主權屬于人民,規(guī)定了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②是中國、也是亞洲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文獻。③在法律上確立了新的共和代議制,成為近現(xiàn)代中國民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④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化人心,民主共和成為不行抗拒的時代潮流。(2)局限性①內容不全:沒有詳細規(guī)定人民的權利以及實現(xiàn)人民權利的保障。②對責任內閣制的規(guī)定尚不完備。既規(guī)定了總統(tǒng)的各項實際權力,又極盡可能地給予參議院和國務員各種權力,使得行政權力的劃分極其混亂,造成后來的“府院之爭”。③現(xiàn)實須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義色調,損害了立憲的肅穆性。④缺乏相應的制度措施,僅憑一紙約法就能捆住袁世凱手腳的想法過于志向化,以至于約法最終淪為一紙空文。[新高考·選擇性考試示范]命題點:《天朝田畝制度》(2024·湖北選擇性考試模擬·6)有學者評價近代某革命綱領:“交織著現(xiàn)實和幻夢,交織著徹底的斗爭性和不切實際的空想圖畫。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來的大膽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產者的狹隘的實際主義?!边@一革命綱領()A.體現(xiàn)了農夫反封建愿望B.推動了小農經濟的發(fā)展C.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D.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要求[嘗試解題]________A[依據(jù)“交織著現(xiàn)實和幻夢,交織著徹底的斗爭性和不切實際的空想圖畫。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來的大膽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產者的狹隘的實際主義”可得出這是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天朝田畝制度》,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其反映出農夫要求反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美妙愿望,故A項正確,解除D項;《天朝田畝制度》并沒有真正實施,不能推動小農經濟的發(fā)展,也沒有好的效果,解除B、C兩項。][全國卷·新情境考法借鑒]【考法示例】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隱性考查孫中山民主共和主見(2024·全國Ⅲ卷·29)清帝退位詔書稿由南京臨時政府擬訂,袁世凱收到后擅自由詔書稿上加入“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等內容發(fā)表。孫中山表示反對,致電袁世凱強調:“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組織?!彼麄兎制绲膶嵸|體現(xiàn)在()A.是否贊同共和體制 B.政府組建的主導權C.是否進行社會革命 D.臨時大總統(tǒng)的人選知情境:袁世凱和孫中山圍繞“共和政府”產生分歧。明立意:以袁世凱和孫中山之間的政治較量為切入點,考查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說明等核心素養(yǎng)。抓關鍵:細致揣摩“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組織”這兩條信息。理思路:要解答此題,要留意透過現(xiàn)象看實質,對袁世凱與孫中山“分歧”的描述,并對其進行分析。細致審讀題干后,相關的描述——“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組織”就會被找到,袁世凱擅自由詔書稿上加寫的內容意在向世人說明:我是被清朝皇帝委任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的;而孫中山致電袁世凱意在說明:清朝皇帝不能夠委任某人去組織共和政府。很明顯,袁世凱和孫中山二人無非就是在由“誰”來組織臨時共和政府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嚴峻的分歧,這就是他們分歧的實質(B項)了?!菊骖}體驗】1.清末預備立憲的特點(2024·海南高考·10)1910年,清政府設立資政院“以立議院基礎”。資政院議員部分由皇帝欽定,部分由選舉產生。其職責包括議決國家軍政大事、審議財政預算和修訂法律等,議決事項須“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實踐了英國式君主立憲制B.加強了皇帝個人的獨裁統(tǒng)治C.帶有深厚的專制主義色調D.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C[材料中“資政院議員部分由皇帝欽定”“議決事項須‘具奏,恭候圣裁’”,反映出皇帝仍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而英國式君主立憲制下國王“統(tǒng)而不治”,兩者有本質的區(qū)分,故A項錯誤;材料中議員部分是選舉產生,能夠參加國家政治經濟重大事務的決策,并不是皇帝個人的獨裁,故B項錯誤;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體現(xiàn)出帶有深厚的專制主義色調,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出皇帝對資政院的限制,不符合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原則,故D項錯誤。]2.北洋軍閥時期的政局(2015·全國Ⅰ卷·29)《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zhàn)國時之分裂。中心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xiàn)在()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B.義和團運動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D.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D[由材料可知當時的時局特征:中心政府對各省限制不力,各省之間斗爭不斷,類似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近代史上與此對應的時期只能是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據(jù)材料中的“皖直交斗”干脆可推斷是直系和皖系之間的斗爭,進而可得出D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義和團運動時期和辛亥革命時期雖然有斗爭,但不是發(fā)生在各省之間的混戰(zhàn),且這三個時期還沒有出現(xiàn)直系和皖系軍閥,故解除A、B、C三項。][模擬題·培素養(yǎng)仿真演練]1.1861年,英國駐華公使館參贊巴夏禮照會太平天國,以維護英國在華商務利益為由,要求太平軍不得進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內。對此,太平天國聲明:“我軍肩負重任,為上帝光復全國,不能棄寸土于不顧?!边@說明太平天國()A.堅守閉關鎖國政策B.渴求國家統(tǒng)一與民主政治C.缺乏近代外交觀念D.具有劇烈的國家主權意識D[由材料“我軍肩負重任,為上帝光復全國,不能棄寸土于不顧”可知,太平天國英勇反抗西方列強的入侵,具有國家主權意識,故選D項;鴉片斗爭已經打破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解除A項;民主政治的表述不符合太平天國運動,解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太平天國對西方列強侵擾中國的看法而非外交觀念,解除C項。]2.(2024·廣州質檢)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有的地方士紳以維護綱常名教的名義組織起來鎮(zhèn)壓這場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時期,部分士紳起先質疑皇權體制,公開向其挑戰(zhàn)。這一變更說明()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士紳代表了先進生產力B.維新變法運動時期士紳代表了資本的力氣C.民族危機沖擊了傳統(tǒng)的政治思想及其秩序D.從太平天國到維新變法士紳階層的大分裂C[從19世紀五六十年頭對皇權體制的維護到九十年頭末的挑戰(zhàn),促使這一變更的應當是19世紀末民族危機的加深,為救亡圖存,有些士紳起先質疑皇權體制,故選C項;士紳主要指在野的并享有確定政治和經濟特權的學問群體,包括科舉功名之士和退居鄉(xiāng)里的官員,他們應當屬于地主階級,所以不代表先進生產力,也不代表資本的力氣,解除A、B兩項;材料反映的是從太平天國到維新變法士紳階層對皇權體制看法的變更,并非士紳階層的大分裂,解除D項。]3.(2024·衡水聯(lián)考)下表為歷史學家呂思勉對近代中國某一運動失敗緣由的總結。這一運動是()緣由之一失敗之責實不在軍事而在于政治緣由之二其宗旨雖然不錯,其方策則決不能行……全是極簡潔的思想,極滅裂的手段。學問淺陋如此,安能應付一切困難的問題緣由之三政治上的失敗,由于文化上的落后,傳播不中不西的東西,使反對西教的士大夫,認他為文化上的大敵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辛亥革命 D.國民革命運動A[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失敗之責實不在軍事而在于政治”“極簡潔的思想,極滅裂的手段”“傳播不中不西的東西”是指利用拜上帝教提倡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太平天國運動,故選A項;義和團運動提出“扶清滅洋”,盲目排外;辛亥革命傳播西方的民主革命思想,均與材料中“傳播不中不西的東西”不符,解除B、C兩項;國民革命運動與材料中“其方策則決不能行”“傳播不中不西的東西”不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恐福利面試題及答案
- 醫(yī)學理論試題及答案高中
- 農業(yè)現(xiàn)代化與農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各高校招聘輔導員考試核心試題及答案
- 數(shù)學廣角-推理2(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歷史第7課 八國聯(lián)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教學設計
- 形近字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藝師考試備戰(zhàn)演練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多樣花藝作品考題研究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環(huán)境適應練習試題及答案
- 二十屆三中全會知識點試題及答案【200題】
- 高級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病媒生物控制技術(096)(副高級)自測試卷及解答參考
- 2023年山東青島局屬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CBL聯(lián)合情景模擬人文護理查房
- 二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模擬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LY/T 3371-2024草原生態(tài)狀況評價技術規(guī)范
- JGJT322-2013 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guī)程
- 《中藥學》教案完整版
- 民政局發(fā)布的離婚協(xié)議書樣本
- 油菜的生長發(fā)育特性
- 《系統(tǒng)思維解決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