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6521T 097-2024花生性狀調查記載規(guī)范_第1頁
DB 6521T 097-2024花生性狀調查記載規(guī)范_第2頁
DB 6521T 097-2024花生性狀調查記載規(guī)范_第3頁
DB 6521T 097-2024花生性狀調查記載規(guī)范_第4頁
DB 6521T 097-2024花生性狀調查記載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6521IDB6521/T097—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和DB65/T2035.2-2003《標準體系工作導則第2部分農業(yè)標準體系框架與要求》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吐魯番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吐魯番市農業(yè)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吐魯番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托克遜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高昌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宣倉、吳正鋒、于天一、賽得爾丁·帕爾丁、孫棋棋、馬海云、吳月、阿斯亞·乃吉木丁、王海賓、玉山·玉拉音、李德輝、努斯熱提·庫吐丁、西仁古力·買買提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請咨詢吐魯番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對本文件準的修改意見建議,請反饋至吐魯番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吐魯番市高昌區(qū)艾丁湖路與樓蘭路交叉處市級機關綜合辦公樓4號樓4樓)吐魯番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吐魯番市高昌區(qū)艾丁湖路與樓蘭路交叉處市級機關綜合辦公樓4號樓4樓),聯(lián)系電話郵編:838000。1DB6521/T097—2024花生性狀調查記載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花生栽培過程中生育期劃分規(guī)范、形態(tài)指標、經濟性狀、品質特性和抗性特性描述規(guī)本文件適用于吐魯番春播花生和夏播花生田間持續(xù)調查過程中花生性狀描述的記載規(guī)范。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532花生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855花生產地環(huán)境技術條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旗瓣花生蝶形花冠五瓣中最大的一瓣。3.2莢果由單心皮發(fā)育形成的果實,為豆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實。3.3種子花生的胚株經受精后發(fā)育而成的顆粒狀物,適宜條件下能發(fā)育成新的植株。4田間種植本文件所指花生是符合GBT1532描述的花生,花生種植環(huán)境要符合NY/T855,水質符合GB5084要求,田間用藥符合GB8321要求。5生育期劃分記載規(guī)范生育期調查記載標準2DB6521/T097—2024播種期播種當天的日期。記載為YYYY/MM/DD,其中YYYY為年份,MM為月份,DD為日,下同。苗期50%種子出苗到50%植株第一朵花開放。開花下針期50%植株開始開花到50%植株出現(xiàn)雞頭狀幼果。結莢期50%植株出現(xiàn)雞頭狀幼果到50%植株出現(xiàn)飽果。飽果成熟期50%植株出現(xiàn)飽果到70%以上莢果飽滿成熟。收獲期實際收獲的日期。6形態(tài)指標記載規(guī)范6.1葉6.1.1葉片顏色主莖上從上到下數(shù)第三片全展開葉的頂端小葉顏色。分為:1黃綠;2淡綠;3綠;4深綠;5暗6.1.2葉片長主莖上從上向下數(shù)第三片全展開葉的頂端葉片最長處的長度。單位為cm,精確到0.1cm。6.1.3葉片寬主莖上從上向下數(shù)第三片全展開葉的頂端葉片最寬處的寬度。單位為cm,精確到0.1cm。6.1.4單株總復葉數(shù)單株完全展開的復葉片數(shù),生育后期有3片小葉者為1片復葉。6.1.5葉柄長主莖上從上向下數(shù)第三片全展開葉的葉柄在主莖上的著生處與基部葉著生處之間的長度。單位為cm,精確到0.1cm。6.2莖和枝6.2.1主莖高主莖第一對側枝分生處到頂葉節(jié)間的長度。單位為cm,精確到0.1cm。6.2.2主莖粗主莖第一對側枝與第二對側枝之間的節(jié)間中部的莖直徑,單位為mm,精確到0.1mm。分為五級:直徑:3.9mm以下為纖細,4.0mm~4.9mm為中粗,5.0mm~5.9mm為較粗,7.0mm~7.9mm為粗,8.0mm以上為極粗。6.2.3第一側枝長3DB6521/T097—2024第一對側枝中最長的一條側枝的長度,即由與主莖連接處到側枝頂葉節(jié)之間的長度。單位為cm,精確到0.1cm。6.2.4有效枝長第一對側枝上最遠結實(飽果、秕果)處與主莖連接處的距離。單位為cm,精確到0.1cm。6.2.5分枝數(shù)全株5cm長度以上的分枝(不包括主莖)的總和,單位為個。6.3花6.3.1花序開花期調查葉腋內花的著生數(shù)確定花序形式。每個葉掖內只著生1朵花的為簡單花序:每個葉掖內著生2朵及2朵以上花的為復合花序。6.3.2花色根據(jù)花冠的顏色分為橘黃、黃、淺黃三種。6.3.3花的大小選取有代表性的花測量旗瓣寬度,根據(jù)旗瓣寬度分小、中、大三級。15.9mm以下為小、16.0mm~20.9mm為中、21mm以上為大。6.4根6.4.1根長花生植株主根與主莖連接處至根尖端之間的長度。單位為cm,精確到0.01cm。6.4.2主根粗測花生植株主根與主莖連接處的主根最寬粗度。單位為mm,精確到0.01mm。6.4.3根瘤數(shù)調查花生根系上的根瘤個數(shù)。單位為個。6.5果6.5.1莢果長收獲曬干后,取10個典型成熟飽果為調查對象,用游標卡尺測量最長處的長度,取平均值。單位為mm精確到0.01mm。6.5.2莢果寬收獲曬干后,取10個典型成熟飽果為調查對象,用游標卡尺測量最寬處的寬度,取平均值。單位為mm精確到0.01mm。6.5.3種子長4DB6521/T097—2024收獲曬干后,取10個典型成熟飽果果嘴部位的種子為調查對象,用游標卡尺測量最長處的長度,取平均值。單位為mm精確到0.01mm。6.5.4種子寬收獲曬干后,取10個典型成熟飽果果嘴部位的種子為為調查對象,用游標卡尺測量最寬處的寬度,取平均值。單位為mm精確到0.01mm。7經濟性狀記載規(guī)范7.1單株結果數(shù)全株有經濟價值的莢果(包括秕果和飽果,幼果除外)的總和。7.2秕果數(shù)莢殼外皮纖維化而發(fā)黃,殼內海綿體呈白色,籽仁未充實的莢果數(shù)。7.3飽果數(shù)果殼硬化發(fā)青,殼內壁出現(xiàn)裂紋并呈青褐色,籽仁已充實飽滿的莢果數(shù)。7.4雙仁果率雙仁莢果(包括秕果和飽果)占單株結果數(shù)的百分數(shù)。7.5幼果數(shù)子房已膨大,尚無經濟價值的小果數(shù)。7.6單株生產力選有代表性的植株,將其莢果充分曬干后稱重,求莢果平均重量。7.7百果重取飽滿的典型干莢果100個稱重,重復兩次,重復間差異不得大于5%。7.8百仁重取飽滿的典型干籽仁100個稱重,重復兩次,重復間差異不得大于5%。7.9公斤果數(shù)隨機取干莢果lkg,計算莢果數(shù),重復兩次,重復間差異不得大于5%。7.10出仁率隨機取500g干莢果,剝殼后稱籽仁重量。計算公式:出仁率(%)=籽仁重/莢果重×100%。7.11飽果率果殼全部硬化的莢果占單株總莢果數(shù)的百分數(shù)。7.12每667m2產量5DB6521/T097—2024采用五點取樣法,分別選取花生田間五個6.67m2區(qū)間,全部挖出花生稱量鮮重,并計算出平均鮮重,然后求取其667㎡鮮重,最后計算出產量。計算公式:每667㎡產量=每667㎡莢果鮮重(kg)*[1-含水量]*[1-10%]。8品質特性記載規(guī)范8.1莢果大小整齊度收獲后隨機取50個~100個莢果,觀察莢果大小差異。典型莢果大小一致性≥90%為非常整齊、70%(含)~90%為整齊、50%(含)~70%為基本整齊、小于50%為不整齊。8.2莢果形狀整齊度收獲后隨機取50個~100個莢果,觀察莢果形狀差異。典型莢果形狀一致性≥90%為非常整齊、70%(含)~90%為整齊、50%(含)~70%為基本整齊、小于50%為不整齊。8.3種子大小整齊度隨機取50個~100個莢果,剝殼觀察果嘴部位的種子大小差異。典型種子大小一致性≥90%為非常整齊、70%(含)~90%為整齊、50%(含)~70%為基本整齊、小于50%為不整齊。8.4種子形狀整齊度隨機取50個~100個莢果,剝殼觀察果嘴部位的種子形狀差異。典型種子形狀一致性≥90%為非常整齊、70%(含)~90%為整齊、50%(含)~70%為基本整齊、小于50%為不整齊。9抗性特性記載規(guī)范9.1種子休眠性根據(jù)收獲時種子有無發(fā)芽的情況分為強(發(fā)芽數(shù)<2%)、中(2%~5%)、弱(>5%)三級。9.2抗旱性齊苗后第11d開始進行人工干旱處理,處理結束后調查成活株數(shù)(沒有萎蔫的植株),計算成活株率。處理結束后正常灌水,于恢復灌水后第7d調查植株的恢復生長情況。分為:高耐(成活株率達≥85%,恢復灌水后第7d全部植株恢復正常生長)中耐(成活株率達70%~85%,恢復灌水后第7d,95%以上植株恢復正常生長)敏感(成活株率達50%~70%,恢復灌水后第7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