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六單元歷史第42講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時空觀念?圖示構建]課標要求1.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2.從人類文明發(fā)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認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和價值,認識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第一環(huán)節(jié)必備知識落實知識點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與特點一、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1.多元起源(1)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無論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遼河流域,還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2)中原華夏族率先成為核心,并向四周輻射,推動著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形成。(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內遷的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區(qū)、各民族共同的血緣認同、文化認同。2.古代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3.近代中華文化的新發(fā)展(1)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向西方學習以救亡圖存逐漸成為近代中華文化的潮流。(2)20世紀初期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抨擊封建思想,科學與民主成為中華文化追求的價值目標。(3)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推動了中華文化的進步。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
內涵舉例重視以人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禮作樂,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禮樂制度;春秋時期,孔子提倡“仁”,主張仁者愛人民本思想春秋時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民意??鬃右蠼y(tǒng)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戰(zhàn)國時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說,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春秋時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戰(zhàn)國時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內涵舉例提倡愛國,追求家國情懷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張載、范仲淹、文天祥、顧炎武等人的一些思想都是家國情懷的體現(xiàn)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周朝統(tǒng)治者主張“明德”“敬德”;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墨子主張尚賢;孟子主張尊賢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周易》中的一些內容、孟子與屈原的思想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主張和而不同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認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孔子、孟子提出“和為貴”等思想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和價值1.特點本土性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具有本土性多樣性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領域廣闊包容性中華文化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積極吸納外來文化凝聚性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xiàn)連續(xù)性中華文化綿延不絕,傳承至今,體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2.價值(1)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內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動力。(2)中華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3)從未中斷的中華文化維護著中國團結統(tǒng)一的政治局面,維系著統(tǒng)一多民族的大家庭。(4)為治國理政和道德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知識點二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一、中華文化在交流中發(fā)展1.佛教傳入中國歷程①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②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逐漸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③隋唐時期,禪宗成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④宋明時期,佛教融合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影響①積極:對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邏輯思維、語言詞匯、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②消極:宣揚因果輪回、消極避世等,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2.西學東漸
明末清初①意大利人利瑪竇等帶來天文、地理、數學等方面的新知識②《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學著作相繼被譯介到中國③17世紀,清政府任命來自歐洲的湯若望、南懷仁等人主持欽天監(jiān)工作,并招攬數學、醫(yī)學、天文等方面的人才來到中國鴉片戰(zhàn)爭后①鴉片戰(zhàn)爭后,林則徐和魏源等人主張學習西方,魏源進一步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②1862年,京師同文館設立;清政府又創(chuàng)辦一些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赴歐美學習;1868年,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創(chuàng)辦③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動了維新運動的展開20世紀早期①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李大釗等人主張吸收民主與科學的思想②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二、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1.對亞洲的影響文字公元前4世紀—公元3世紀,漢字已傳入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東南亞地區(qū)。后來,各國在漢字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本國文字,推動了當地的文化交流和發(fā)展儒學3—5世紀,儒學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qū)流行;隋唐以后,朝鮮、日本等國的各級學校把儒學經典作為教科書,儒學成為官學佛教大約在4世紀以后,佛教經中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各國佛教得到發(fā)展制度體制①朝鮮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國②7世紀,日本實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權制、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都以唐制為藍本③越南的教育體制主要移植于中國,科舉制度跟中國的基本一樣其他在律令、歷法、建筑、繪畫、音樂、飲食、服飾、節(jié)日、習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響2.對歐洲的影響
四大發(fā)明①8世紀以后,中國的造紙術對當時歐洲的教育、政治及商業(yè)等活動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②火藥在13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fā)展③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④繼中國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后,歐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儒學16—18世紀,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經典傳入歐洲,中國的史學、地理學以及科技、文學等成就也相繼傳入其他中國的茶、絲綢、瓷器在歐洲社會深受喜愛,中國式園林和建筑成為風尚第二環(huán)節(jié)關鍵能力形成[材料解讀]能力依托點1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與特點材料一
孔子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實踐躬行之學也。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夏殷周諸圣賢之學說,無不集合而組織之,以大成儒教?!锻鯂S文集》孔子贊《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刪
《詩》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猍宋]邵雍《皇極經世書》
材料二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表現(xiàn)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秦漢以后又“定型為以儒學為正宗,兼納百家、融匯釋道的帝國文化”。——摘編自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研讀分析](1)材料一中的第一則材料表明孔子的學說繼承了前人思想;第二則材料表明孔子不是單純照搬前人思想,而是有所選擇,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性。(2)材料二中的兩句話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兩個階段: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私學文化”,秦漢以后是“帝國文化”。[探究運用](1)根據材料一,說明孔子的學說有何特點。特點:孔子對上古以來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前人基礎上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學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現(xiàn),分析“帝國文化”在宋朝強化的原因。表現(xiàn):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民意;孔子要求統(tǒng)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孟子提出“仁政”說,其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閃耀著民本思想的光輝;荀子提出“民水君舟”;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原因:宋朝,儒學家吸收佛、道思想,將儒學發(fā)展到理學階段,鞏固了儒學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歸納概括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包容性(1)諸家學說兼收并蓄①文化包容與儒學創(chuàng)立。孔子明確提出“君子和而不同”,體現(xiàn)出包容意識和氣度。儒學的創(chuàng)立,是對各種思想和學說兼容并包的結果。②百家爭鳴與相互借鑒。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思想文化界諸子競秀、百家爭鳴,一大批思想家紛紛著書立說。各家學派盡管主張不一,但諸子百家在爭鳴中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③尊崇儒術與兼綜眾家。漢朝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④玄學清談與匯通儒道。魏晉時期,玄學力圖把儒道兩家思想交匯融通,取得一定成功。(2)中原文化長期吸取周邊少數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①魏晉南北朝是中華各民族大交融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為中原農耕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②盛唐時期統(tǒng)治者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促進中華文化更加豐富多彩。③隨著中原地區(qū)的農耕經濟向周邊擴展,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促使這些地區(qū)文化相輔相成,漸趨融合。(3)對外域文化的揚棄吸收①佛教傳入與三教交匯融通。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日趨興盛,逐漸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宋明時期,宋明理學形成,佛教融合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②明末,意大利人利瑪竇等帶來天文、地理、數學等方面的新知識,徐光啟等有識之士主張以開放的胸懷會通中西文化。17世紀,清政府任命來自歐洲的湯若望、南懷仁等人主持欽天監(jiān)工作,并招攬數學、醫(yī)學、天文等方面的人才來到中國。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愛國知識分子積極學習西方文化,“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這種文化開放心態(tài),正是中華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的表現(xiàn)。[新題驗證](2023江蘇徐州期中)唐朝官方共有“十部樂”,只有兩部起自中原,其余八部皆來自外域,其中西域就有五部,占有半壁江山,唐朝以其廣納百川的氣度,把胡舞的樂器、編舞、舞曲、歌曲融入漢舞中,在不失傳統(tǒng)文化的前提下,散發(fā)出迷人的異域情調。這反映出當時(
)A.中華文化兼收并蓄B.對外政策開放包容C.中外文化互相借鑒D.音樂形式豐富多彩A根據題干材料“唐朝以其廣納百川的氣度,把胡舞的樂器、編舞、舞曲、歌曲融入漢舞中,在不失傳統(tǒng)文化的前提下,散發(fā)出迷人的異域情調”,可知唐朝對西域文化的吸收融合,但并不失傳統(tǒng)文化,說明中華文化兼收并蓄,故選A項;題干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中華文化兼收并蓄,無法得出對外政策的特點,排除B項;題干材料沒有反映中外文化的交流情況,排除C項;題干材料突出中華文化的特色,音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排除D項。[材料解讀]能力依托點2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相互影響材料一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很重要,因為本來認為中國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國,中國就是天下,那時候中國沒有世界觀念,中國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心,周邊都是自己的屬國。但是魏源……要“師夷”,這個口號的提出就代表著一種叛逆性?!幾浴稄团d之路》材料二
受墨家任俠精神的影響,譚嗣同認為漢宋士人和學派之“任俠”精神是“依仁蹈義,舍命不渝”,應予以繼承和弘揚。面對西方列強的強大和入侵,譚嗣同把這種“任俠”精神上升為國家興亡、民族振興的角度去認知,認為只有弘揚尚武之風、武俠之風、體育之風,民當自強、國將不衰。他認為西方諸國的強大在于“喜動”,而中國的落后在于“好靜”,倡導引進西方體育,以體育興國強民。他還主張“廢纏足”、興辦“女學”,使婦女和男人享有同樣的接受教育、參與體育的權利。——摘編自戴偉宇《中國近代思想家譚嗣同體育思想考略》[研讀分析](1)材料一體現(xiàn)了中國思想界的一個轉變:即從“中國是天下第一……中國就是天下”的心理,轉變?yōu)檎J識到要“師夷”,主張學習西方。但“夷”還是體現(xiàn)了一種落后意識。(2)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時間,譚嗣同是近代中國的人物;二是其主要觀點,“以體育興國強民”體現(xiàn)其愛國意識,“婦女和男人享有同樣的接受教育、參與體育的權利”體現(xiàn)其平等意識。[探究運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思想界出現(xiàn)變化的原因。論證“要‘師夷’,這個口號的提出就代表著一種叛逆性”這一觀點。原因: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國門被迫打開,民族危機出現(xiàn);西學東漸,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晚清時期“經世致用”思想進一步發(fā)展。論證:中國封建統(tǒng)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奉行閉關自守的政策;魏源等人主張學習西方,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這無疑是對傳統(tǒng)觀念的極大沖擊,體現(xiàn)出一種叛逆性。(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譚嗣同體育思想的特點及其歷史價值。特點:體育發(fā)展與愛國救亡相結合;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學習西方;提倡男女平等。價值:促進了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鼓舞了人們的愛國精神;促進了西方體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近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推動了女子體育運動的發(fā)展(促進了婦女解放);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發(fā)展,對后來建設體育強國提供了借鑒。歸納概括1.“西學東漸”對中國社會的影響(1)技術方面的影響。19世紀中葉,中國國門被迫打開,西學進一步傳入。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初步引進西方的武器裝備,出版一些有關西方武器制造以及攻防戰(zhàn)術的著作。(2)制度方面的影響。維新派倡導確立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后建立民主共和制。新式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經濟制度和金融制度等陸續(xù)傳入中國,對中國近代制度建設產生影響。(3)思想教育方面的影響。在西學的影響下,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思潮沖擊著傳統(tǒng)觀念。近代西方科學理論等展現(xiàn)在國人面前,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動了維新運動的展開。隨著新式學堂和留學教育的發(fā)展,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一些學說在中國傳播,成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新文化運動時期,主張吸收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探討如何改造中國、改造社會。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為探尋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提供指導。2.中華文化對近代歐洲的影響(1)中國的物質文明對歐洲的文藝復興和近代化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推動了世界的進步。紙的出現(xiàn),對當時歐洲的教育、政治及商業(yè)等活動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藥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fā)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騎士階層日漸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繼中國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后,歐洲人也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2)中國的精神文明,如倫理哲學、政治理想,尤其是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經典傳入歐洲,對歐洲的啟蒙運動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國的史學、地理學以及科技、文學等成就的相繼傳入,引起歐洲社會上層和知識界的熱烈反響。[新題驗證]洋務派以“西學中源”來反駁頑固派,認為“彼機器一事,亦以算術為主,而西術之借根方,本于中術之天元,彼西土目為東來法……中國亦務求實用,焉往不學”?這表明洋務派(
)A.否定魏源“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B.忽視中西思想文化的差異C.論證學習西方科技的合理性D.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C根據題干材料“彼機器一事,亦以算術為主,而西術之借根方,本于中術之天元,彼西土目為東來法……中國亦務求實用,焉往不學”,可知洋務派以西學源自中學的主張,論證學習西方科技的合理性,故選C項;洋務派發(fā)展了魏源“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排除A項;題干材料“彼西土目為東來法……中國亦務求實用,焉往不學”表明洋務派認識到中西思想文化的差異,排除B項;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非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D項。第三環(huán)節(jié)核心素養(yǎng)提升[素養(yǎng)剖析]【例題】(2023浙江6月選考,2)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這種“仁者愛人”的思想體現(xiàn)在政治倫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選項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A.無為而治B.“相生相勝”C.反對苛政D.“兼愛”“非攻”意圖:本題以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構建學習情境,一是考查獲取解讀歷史信息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二是考查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的學科素養(yǎng)。解析:根據題干材料“這種‘仁者愛人’的思想體現(xiàn)在政治倫理上就是民本思想”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主張“仁者愛人”,為政以德,抨擊殘暴統(tǒng)治,認為君王應當關注人民的疾苦和需求,盡力滿足人民的利益,反對苛政,故選C項;“無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排除A項;戰(zhàn)國末期的鄒衍用五行相生相克、終而復始的觀點解釋歷史發(fā)展現(xiàn)象,即“相生相勝”,排除B項;“兼愛”“非攻”是戰(zhàn)國時期墨子的主張,排除D項。答案:C[典題實戰(zhàn)]一、唯物史觀——傳統(tǒng)音樂的文化內涵1.(2023北京卷,1)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獸用飼料購銷合同
- 技術研發(fā)合作協(xié)議書模板
- 總經銷協(xié)議書范本
- 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經典案例
- 天長市職業(yè)技術學校辦學合作協(xié)議
- 標準應收賬款質押借款合同示例
- 2024多人合伙協(xié)議范本
- 標準房屋轉租合同示范文本
- 房地產中介銷售合同模板
- 綠色金融擔保合同范例
- 健康促進企業(yè)管理制度及措施參考范本
- QC小組基礎教材(新版)
- 小學羽毛球特色教學羽毛球
- 創(chuàng)業(yè)人生心得體會10篇
- 最完整工資條模板(共4頁)
- 《會議管理》教學大綱
- 光伏發(fā)電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實施保障措施
- 平底孔試塊制作規(guī)范
- 藥店110種常見疾病的癥狀及關聯(lián)用藥方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真題滬教版
- 東華禪寺義工報名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