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體解剖生理(口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F/3E/wKhkGWcbB-2AAtNyAAFO7WmtoIc048.jpg)
![牙體解剖生理(口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F/3E/wKhkGWcbB-2AAtNyAAFO7WmtoIc0482.jpg)
![牙體解剖生理(口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F/3E/wKhkGWcbB-2AAtNyAAFO7WmtoIc0483.jpg)
![牙體解剖生理(口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F/3E/wKhkGWcbB-2AAtNyAAFO7WmtoIc0484.jpg)
![牙體解剖生理(口腔解剖生理學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F/3E/wKhkGWcbB-2AAtNyAAFO7WmtoIc04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牙的組成2牙的分類3牙的功能4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牙的組成01延遲符號1.
牙冠外形觀察2.牙根3.牙頸牙的組成-外形觀察(一)牙的組成1.牙冠牙體被牙釉質覆蓋的部分,大部分顯露于口腔,是行使咀嚼功能的部分,牙冠形態(tài)與功能相關。牙的組成-外形觀察
臨床牙冠:牙體顯露于口腔中的部分。牙齦增生時縮短,牙齦萎縮時伸長。
解剖牙冠:以牙頸部為界的牙冠,牙體外層被釉質覆蓋的部分。牙的組成-外形觀察2.牙根牙骨質覆蓋的部分包埋于牙槽骨中穩(wěn)固功能牙根形態(tài)與功能相關臨床牙根解剖牙根牙的組成-外形觀察牙冠與牙根交界處弧形曲線頸緣或頸線
3.牙頸牙的組成-外形觀察2.牙骨質:牙根,較黃。釉牙骨質界3.牙本質:內層,牙體主質,髓腔4.牙髓:唯一的軟組織,結締組織組織,髓腔剖面觀察1.牙釉質:解剖牙冠,半透明白色,最硬,不同部位厚度不同牙的組成-剖面觀察牙的分類021.切牙2.尖牙3.前磨牙(雙尖牙)4.磨牙根據牙形態(tài)特點和功能特性分類牙的分類(二)牙的分類根據牙在口腔存在時間的暫久分類乳牙重要意義:咀嚼、消化吸收引導恒牙萌出刺激頜骨發(fā)育牙的分類1.乳牙(deciduousteeth)發(fā)音、保持面部美觀×2=20牙的分類2.恒牙(permanentteeth)×2=32通常口腔內恒牙數為28~32顆1.乳牙:出生后6~8個月開始陸續(xù)萌出,到兩歲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個。自6~7歲至12~13歲,乳牙逐漸脫落,被恒牙所代替。2.恒牙:一般在6歲左右開始萌出和替換,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個。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趨勢。
牙的分類根據牙在口腔內的位置分類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2.后牙:位于牙弓的后部(口角之后),包括前磨牙和磨牙。
牙的分類牙的分類
形態(tài)和功能分類
位于口腔前部
功能是切割食物。牙根為單根。位于口角處
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牙根為單根位于尖牙與磨牙之間,主要是協(xié)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牙根為單根或雙根位于前磨牙遠中功能是搗碎、磨細食物
牙根一般2~3個根。在口腔內存在的時間萌出:6個月-2歲半
脫落:6~7歲-12~13歲恒牙自6歲左右開始萌出和替換,是繼乳牙脫落后的第二副牙在口腔內的位置分類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位于牙弓的后部(口角之后),包括前磨牙和磨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乳牙恒牙前牙后牙牙的功能031.咀嚼功能咀嚼運動:刺激頜骨、面部的正常發(fā)育;增進牙周組織的健康;刺激胃腸蠕動,胰膽分泌,活躍消化系統(tǒng)。食物入口
切牙、尖牙
磨牙
食物初步消化牙的功能(三)牙的功能口腔中對語言關系比較大的器官有:舌、軟腭、上下唇、牙齒和硬腭。例如:舌齒音:d、t;雙唇音:b、p;唇齒音:f、v;齒音:s。2.發(fā)音和語言牙的功能牙齒缺失
牙槽骨豐滿度降低
唇頰部軟組織內陷
面下部垂直距離變短
面部皺紋增加。3.保持面部正常形態(tài):牙列排列異常,特別是前牙會嚴重影響美觀。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04乳恒牙更替及牙萌出(一)乳牙列發(fā)育及乳、恒牙更替12、13歲~恒牙期2.5~6、7歲乳牙期6月~2.5歲萌出6、7~12、13歲混合牙列期(二)萌出的概念出齦-破齦萌出-從出齦到達到完全咬合接觸的全過程萌出時間-出齦時間發(fā)育—鈣化—萌出1.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2.左右成對先后3.下頜牙略早于上頜牙4.女性略早于男性牙的萌出(三)牙萌出的特點順序依次為:I,II,IV,III,V牙的萌出(四)乳牙的萌出時間順序依次為:上頜6,1,2,4,(3,5),7,8下頜6,1,2,(3,4),5,7,8(五)恒牙的萌出時間1部位記錄法3Palmer記錄系統(tǒng)4通用編號系統(tǒng)5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部位記錄法01牙弓分區(qū):右上左上ABCD右下左下(一)部位記錄法牙位記錄-部位記錄法右上左上ABCD右下
左下1.恒牙的臨床牙位阿拉伯數字:1,2,3,4,5,6,7,8例:右上頜第一磨牙牙位記錄-部位記錄法A區(qū)6,62.乳牙的臨床牙位
羅馬數字:I,II,III,IV,V例:左下頜第一乳磨牙牙位記錄-部位記錄法D區(qū)IV,IVPalmer記錄系統(tǒng)02牙位記錄-palmer記錄系統(tǒng)(二)palmer系統(tǒng)1.恒牙的臨床牙位(與部位記錄法一樣)
阿拉伯數字:1,2,3,4,5,6,7,8例:右上頜第二磨牙A區(qū)7,72.乳牙的臨床牙位
采用英文字母:A、B、C、D、EEDCBAABCDEEDCBAABCDE左右D例:左下頜第一乳磨牙牙位記錄-palmer記錄系統(tǒng)與部位記錄法的區(qū)別通用編號系統(tǒng)03
恒牙:1~3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
例:#14
左上頜第一磨牙(三)通用編號系統(tǒng)牙位記錄-通用編號系統(tǒng)ABCDEFGHIJTSRQPONMLK乳牙:采用英文字母A~T記錄例:N左下頜乳側切牙右牙位記錄-通用編號系統(tǒng)左此編號系統(tǒng)的優(yōu)點:只用數字即可表明牙位,不會有上下左右的錯誤1d2d3d4d5d6d7d8d9d10d20d19d18d17d16d15d14d13d12d11d另外可以用1d~20d記錄乳牙例:#14d
左下頜乳側切牙老版教科書采用左右牙位記錄-通用編號系統(tǒng)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04采用兩位數字表示法十位數字: 區(qū)位;個位數字: 牙位;(四)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FDI)
牙位記錄-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1.恒牙:1x2x4x3x2.乳牙:5x6x8x7x例如:#14
右上頜第一前磨牙1.恒牙:1x2x4x3x牙位記錄-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右上左上1243右下左下1817161514131211212223242526272848474645444342413132333435363738例如:#54
右上頜第一乳磨牙5554535251616263646585848382817172737475左右2.乳牙:5x6x8x7x牙位記錄-國際牙科聯(lián)合會系統(tǒng)1應用術語2牙冠個面的命名3牙冠的表面標志應用術語01左右兩等分應用術語(一)應用術語1.中線(medianline)通過牙體(牙冠和牙根)中心的一條假想直線2.牙體長軸(longaxis)應用術語鄰面接觸點或接觸區(qū)3.接觸區(qū)(contactarea)應用術語4.外形高點(heightofcontour)牙體各軸面上最突出的部分應用術語兩面相交形成線角5.線角與點角(lineangleandpointangle)應用術語三面相交形成點角切牙線角
磨牙線角
6.牙體三等分(divisionintothirds)應用術語牙冠個面的命名02牙冠各面的命名(二)牙冠各面的命名1.唇面(labialsurface)及頰面(buccalsurface)牙冠各面的命名2.舌面(lingualsurface)或腭面(palatalsurface)牙冠各面的命名3.近中面(medialsurface)或遠中面(distalsurface)牙冠各面的命名唇頰面、舌腭面、近中面、遠中面這四個面統(tǒng)稱為軸面4.切嵴(incisorridge)及面(occlusalsurface)牙冠各面的命名牙冠的表面標志031.牙冠的突起部分2.牙冠表面的凹陷3.斜面4.生長葉牙冠的表面標志(三)牙冠的表面標志1)牙尖(dentalcusp)錐體形,四嵴、四斜面牙冠的表面標志-突起部分1.牙冠的突起部分2)切緣結節(jié)(mamelon)牙冠某部牙釉質過分鈣化牙冠的表面標志-突起部分3)舌隆突(cingulum)
前牙舌側1/3處半月形
牙冠的表面標志-突起部分牙冠的表面標志-突起部分4)嵴(ridge)長條形或線形隆起牙尖嵴(cuspridge)牙冠的表面標志-突起部分邊緣嵴(marginalridge)牙冠的表面標志-突起部分三角嵴(triangularridge)牙尖頂面中央1)窩(fossa):不規(guī)則舌窩、面窩2.牙冠表面的凹陷牙冠的表面標志-表面凹陷2)點隙(pit):3條或3條以上發(fā)育溝交匯處或一條發(fā)育溝末端形成的點狀凹陷。牙冠的表面標志-表面凹陷3)溝(groove):細長,線形發(fā)育溝(developmentalgroove)牙冠的表面標志-表面凹陷發(fā)育溝以外的溝鈣化不完全副溝(supplementalgroove)裂(fissure)牙冠的表面標志-表面凹陷3.斜面斜面(inclinedsurface)組成牙尖的各面牙冠的表面標志-斜面4.生長葉(lobe):牙發(fā)育的鈣化中心,4~5個牙冠的表面標志-生長葉1上頜切牙2下頜切牙3切牙的應用解剖共同特點:1.牙冠:4個軸面,1個切嵴唇舌面:鄰面:2.牙根:均為單根,較直梯形,長大于寬楔形,頸1/3最寬(一)切牙組(incisorteeth)恒牙解剖-切牙組上頜切牙011.上頜中切牙(maxillarycentralincisor
11)上頜中線兩側,切牙組中最大的唇面鄰面切嵴根舌面恒牙解剖-切牙組1)唇面a.總體觀:b.四邊緣:大且平的四邊形,長>寬近中緣、切緣—直遠中緣、頸緣—突上頜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組唇面c.切角:d.發(fā)育溝:e.外形高點:f.形態(tài)與面形相似尖圓、橢圓、方圓形近中近似直角遠中略為圓鈍切1/3明顯頸1/3,頸嵴(1)上頜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組尖圓型卵圓形方圓型恒牙解剖-切牙組
2)舌面a.形似但小于唇面b.舌窩c.邊緣嵴舌隆突切嵴上頜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組上頜中切牙牙冠3)鄰面a.形似楔形,頸部最寬唇緣成弧形c.切嵴在牙體長軸的唇側恒牙解剖-切牙組b.近中面大而平,接觸區(qū)離切角近遠中面小而突,接觸區(qū)離切角遠
頸曲線:V形,近中曲度>遠中4)切嵴唇面較平—切緣舌側突起—切嵴上頜中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組(2)上頜中切牙牙根1)單根,粗壯且直,冠根比為1:(1.1~1.2)2)頸部橫切為圓三角形3)根尖較直,或偏向遠中恒牙解剖-切牙組2.上頜側切牙(maxillarylateralincisor22)與上頜中切牙比較,形態(tài)似中切牙體積較小,形態(tài)窄而長恒牙解剖-切牙組1)唇面較窄小且圓突切角發(fā)育溝近中切角似銳角遠中切角更圓鈍(1)上頜側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組2)舌面舌窩最深邊緣嵴明顯可有溝至牙根遠中(1)上頜側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組3)鄰面唇緣較凸接觸區(qū)離切嵴遠切嵴位置4)切嵴遠中舌側傾斜度(1)上頜側切牙牙冠恒牙解剖-切牙組1)單根,較細長,冠根比為1:1.42)頸部橫切為卵圓形(2)上頜側切牙牙根
上頜切牙下頜切牙牙冠:1.牙冠較寬,發(fā)育溝明顯1.牙冠較窄小,發(fā)育溝不明顯
2.舌窩及邊緣嵴明顯2.舌窩及邊緣嵴不明顯
3.切嵴在牙體長軸的唇面,3.切嵴通過牙體長軸接近牙體長軸。牙根:牙根粗壯且直,橫切面較圓牙根窄而扁,近遠中面凹陷成溝,中部橫切面為葫蘆形功能面:切嵴及舌面切嵴及唇面上下頜切牙的區(qū)分恒牙解剖-切牙組下頜切牙023.下頜中切牙(mandibularcentralincisor112)1個“垂直”,3個約“相等”
3)牙根:單,扁圓形,遠中面的長形凹陷明顯特點1)全口牙中最小恒牙解剖-切牙組恒牙解剖-切牙組4.下頜側切牙(mandibularcentralinsicor22)特點:1)牙冠較中切牙稍寬2)切緣略向遠中傾斜;近遠中緣;近遠中切角;近遠中接觸區(qū)上頜側切牙及下頜側切牙1.牙冠寬窄,發(fā)育溝明顯否2.舌窩及邊緣嵴明顯否3.切嵴的位置4.牙根粗細,橫切面恒牙解剖-切牙組切牙的應用解剖03切牙的應用解剖恒牙解剖-切牙組1.易因外傷而折斷或脫落,缺損后對發(fā)音和面容美觀有直接影響。修復治療時人工牙形態(tài)、色澤應與面型及鄰牙相協(xié)調。2.切牙的鄰面接觸區(qū)及上頜側切牙的舌窩頂端,因自潔作用差,常為齲的好發(fā)部位;而下頜切牙舌側接近下頜下腺導管開口處,發(fā)生齲壞機會少,但舌側頸部通常有牙結石沉積。3.上頜中切牙之間偶有額外牙,應及時拔除,以免造成牙列擁擠及咬合關系紊亂;上頜側切牙常發(fā)生變異如錐形側切牙,也偶有上頜側切牙先天缺失者。4.上頜中切牙牙根直且圓,牙拔除時可使用旋轉力;上頜側切牙牙根可有彎曲,牙拔除時應仔細;下頜切牙的牙根扁而窄長,牙拔除時不宜使用旋轉力。1上頜尖牙2下頜尖牙3尖牙的應用解剖共同特點:1.牙冠4個軸面,1個牙尖。1)唇舌面五邊牙尖均偏近中,四嵴、四斜面舌面五嵴、一突、二窩2)鄰面:楔形,較厚2.牙根粗壯單根,根特長(二)尖牙組(cuspidteeth)恒牙解剖-尖牙組上頜尖牙011.上頜尖牙(maxillarycanine33)唇舌徑為前牙組中最大恒牙解剖-尖牙組(1)上頜尖牙牙冠1)唇面a.圓五邊形,牙尖銳,略偏近中
遠中斜緣較長,兩斜緣相交900b.近中緣長直,遠中緣短突c.切角:遠中切角較突起d.唇軸嵴、發(fā)育溝明顯e.外形高點:中1/3與頸1/3交界恒牙解剖-尖牙組
2)舌面五嵴一突二窩舌隆突近、遠中邊緣嵴近中牙尖嵴-近中切嵴遠中牙尖嵴-遠中切嵴舌軸嵴近遠中窩(遠中窩大)上頜尖牙牙冠恒牙解剖-尖牙組3)鄰面a.似楔形,較切牙厚而突出b.近中接觸區(qū)離切角近(切1/3與中1/3交界)遠中面更小而突接觸區(qū)離切角遠(中1/3)偏舌側c.牙尖位于牙體長軸唇側上頜尖牙牙冠恒牙解剖-尖牙組4)牙尖四嵴、四斜面近中牙尖嵴-近中切嵴遠中牙尖嵴-遠中切嵴唇軸嵴舌軸嵴近中唇側斜面近中舌側斜面遠中唇側斜面遠中舌側斜面上頜尖牙牙冠恒牙解剖-尖牙組1)單根,粗壯。根特長,冠根比可為1:2(2)上頜尖牙牙根2)頸部橫切為卵圓三角形3)根尖略向遠中恒牙解剖-尖牙組下頜尖牙022.下頜尖牙(mandibularcanine33)與上頜尖牙比較,下頜尖牙較上頜尖牙窄而薄,牙體細長恒牙解剖-尖牙組(1)下頜尖牙牙冠1)唇面a.牙尖鈍,偏近中
遠中斜緣長(2/3唇面寬)兩斜緣相交>900b.近中緣長直(冠根近中緣相連成直線)遠中緣短突c.唇軸嵴,發(fā)育溝不如上頜明顯恒牙解剖-尖牙組2)舌面略凹不如上頜明顯五嵴一突二窩(1)下頜尖牙牙冠恒牙解剖-尖牙組3)鄰面a.楔形,唇舌徑小冠根唇緣相連成弧線頸嵴不明顯b.牙尖偏牙體長軸舌側(1)下頜尖牙牙冠恒牙解剖-尖牙組單根扁圓而細長有長形凹陷根尖偏遠中(2)下頜尖牙牙根恒牙解剖-尖牙組尖牙的應用解剖031.牙根與面形
尖牙位于口角處,其根長大粗壯,起支撐口角的作用。上頜尖牙缺失者,對面容影響較大。尖牙的應用解剖:恒牙解剖-尖牙組2.齲壞
牙冠各面光滑,自潔作用好,較少發(fā)生齲壞,通常是口腔內保留時間最長久的牙。修復時多用作基牙。3.拔牙
上頜尖牙牙根為圓錐形單根,拔除時可使用旋轉力。下頜尖牙的牙根稍扁圓,在牙已松動的情況下,可配合較小的旋轉力。1上頜前磨牙2下頜前磨牙3前磨牙的應用解剖1.牙冠頰面似尖牙的小立方體頰舌面頰面顯突,頰軸嵴明顯舌面圓弧,舌軸嵴不明顯鄰面四邊形(下頜第一前磨牙)面2~3個牙尖(下頜第二前磨牙)頰尖長而尖銳,舌尖低而圓鈍2.牙根多為單根,根扁共同特點:(三)前磨牙組(premolar,bicuspid)恒牙解剖-前磨牙組上頜前磨牙011.上頜第一前磨牙(maxillaryfirstpremolar44
)前磨牙組中體積最大者,頰尖略偏遠中。恒牙解剖-前磨牙組(1)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1)頰面
a.與尖牙唇面相似的五邊形頰尖略偏遠中近中>遠中牙尖嵴b.近中緣近頸部有凹陷近中接觸區(qū)突起遠中緣較突恒牙解剖-前磨牙組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
頰面c.頰軸嵴與牙長軸約平行發(fā)育溝明顯d.外形高點頸1/3,頸嵴恒牙解剖-前磨牙組2)舌面
a.卵圓形,明顯小于頰面光滑圓突
b.舌尖偏近中c.外形高點中1/3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3)鄰面
a.四邊形b.頰尖長而銳利舌尖短而圓鈍c.近、遠中面
近中溝,近中頸部凹陷
d.牙冠較直(牙體長軸)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4)面
a.顯著的六邊形頰舌徑>近遠中徑
角明顯(頰側)
b.4邊緣嵴:頰緣>舌緣,遠中>近中c.頰尖遠中,長而銳利舌尖近中,短而圓鈍(三角嵴方向)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
面
d.面窩
e.發(fā)育溝遠中邊緣嵴--遠中點隙-----近中點隙--近中邊緣嵴至近中鄰面中央溝遠中溝近中溝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牙根:根扁,多有分叉(80%)根尖偏向遠中雙根在根中或根尖1/3分頰側長,遠中凹陷較深單根近中凹陷長上頜第一前磨牙牙根恒牙解剖-前磨牙組2.上頜第二前磨牙(maxillarysecondpremolar55
)與上頜第一前磨牙比較輪廓不顯突,體積較小,牙尖較圓鈍恒牙解剖-前磨牙組(1)上頜第二前磨牙牙冠1)頰面
a.牙頸略寬
頰尖圓鈍,偏近中近中<遠中牙尖嵴
b.頰軸嵴圓鈍發(fā)育溝不明顯恒牙解剖-前磨牙組2)舌面與頰面大小相似或略小舌尖偏近中外形高點中1/3(1)上頜第二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3)鄰面
a.較圓突
b.頰、舌尖大小相近似
c.近、遠中面
無近中溝無近中頸部凹陷(1)上頜第二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4)面
a.卵圓六邊形頰舌徑大于近遠中徑
角圓鈍
b.四邊緣嵴頰緣=舌緣,近中=遠中
c.頰、舌尖偏近中,圓鈍,大小相似(1)上頜第二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
面d.面窩淺e.發(fā)育溝不清晰
中央溝短,近遠中距離較近遠中邊緣嵴-——-遠中點隙-——-近中點隙--——近中邊緣嵴遠中溝中央溝近中溝(1)上頜第二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牙根:多為單根,根扁根尖段鈍而彎,偏向遠中(2)上頜第二前磨牙牙根恒牙解剖-前磨牙組下頜前磨牙023.下頜第一前磨牙(mandibularfirstpremolar44)前磨牙組中體積最小,舌尖短小,有橫嵴為其特點恒牙解剖-前磨牙組(1)下頜第一前磨牙牙冠1)頰面
a.圓五尖形,舌傾明顯頰尖偏近中近中<遠中牙尖嵴
b.頸部縮窄、頰頸嵴
c.頰軸嵴(中1/3顯突)發(fā)育溝恒牙解剖-前磨牙組2)舌面
a.明顯小于頰面(1/2)可見近中舌溝
b.舌尖特小,短而圓鈍,偏近中
c.外形高點中1/3(1)下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3)鄰面
a.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頰緣明顯舌傾
b.頰尖長大、舌尖特小
c.近、遠中面鄰接點均近面且偏頰側
d.牙體長軸通過頰尖(1)下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4)面
a.圓三角形
b.四邊緣嵴頰緣>>舌緣
c.頰尖特高大舌尖特短小橫嵴為其特點偏近中(1)下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
面d.面窩(橫嵴)近中窩、遠中窩大e.發(fā)育溝
近中邊緣嵴———近中點隙遠中點隙———遠中邊緣內橫嵴近中溝遠中溝近中舌溝(1)下頜第一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牙根:單根,扁而細長,頰側>舌側根面有分叉痕跡根頸根尖略向遠中(2)下頜第一前磨牙牙根恒牙解剖-前磨牙組4.下頜第二前磨牙(mandibularsecondpremolar55)牙冠方圓,齦高度、近遠中徑和頰舌徑相等恒牙解剖-前磨牙組(1)下頜第二前磨牙牙冠1)頰面
a.方圓五邊形
舌傾程度較第一前磨牙小頸部較第一前磨牙寬頰尖圓鈍,略偏近中
b.頰軸嵴較圓恒牙解剖-前磨牙組2)舌面
a.約等于頰面可寬于頰面(舌側2個尖)
b.舌尖1~2個
1舌尖偏近中
2舌尖,近中>遠中舌尖(1)下頜第二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3)鄰面
a.頰、舌尖高度相近
b.牙體長軸牙冠偏舌側頰尖位置(1)下頜第二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4)面
兩尖型三尖型總體觀橢圓形方圓形牙尖頰舌尖各一頰尖偏近中均偏近中近中舌尖>遠中舌尖發(fā)育溝H形U形Y形(1)下頜第二前磨牙牙冠恒牙解剖-前磨牙組牙根:單根,根扁圓,無分叉痕跡。(2)下頜第二前磨牙牙根恒牙解剖-前磨牙組前磨牙的應用解剖03拔牙
上頜前磨牙為扁根且多分叉,不可使用旋轉力;下頜前磨牙雖多為單根,但根尖常有彎曲,拔除時主要使用搖力
前磨牙組的應用解剖2.齲壞牙合面點隙及鄰面是齲病好發(fā)部位;6缺失常以
5作為橋基牙,以修復6恒牙解剖-前磨牙組3.上頜竇及頦孔4.畸形中央尖1上頜磨牙2下頜磨牙3磨牙的應用解剖(四)磨牙組(molar)注意:形態(tài)、咀嚼與穩(wěn)固1.牙冠面較寬的大立方體頰舌面梯形,外形高點頰舌溝有利食物溢出鄰面四邊形面4~5個牙尖,結構復雜共同特點恒牙解剖-磨牙組2.牙根:根干短,根分叉大一般為2~3個牙根上頜:頰舌向的3根下頜:近遠中向的2根磨牙組共同特點恒牙解剖-磨牙組(年)萌出時間釉質發(fā)育完成時間牙根發(fā)育完成時間第一磨牙6~749~10第二磨牙11~137~814~16第三磨牙17~2212~1618~25磨牙萌出時間恒牙解剖-磨牙組上頜磨牙011.上頜第一磨牙(maxillaryfirstmolar66),六齡牙恒牙解剖-磨牙組(1)上頜第一磨牙牙冠1)頰面
a.較寬(近遠中徑>頸徑)的梯形向遠中舌側傾斜
b.近、遠中緣,頸緣
c.二個頰尖大小與高度緣:四條牙尖嵴頰軸嵴:近中頰尖的頰軸嵴顯著恒牙解剖-磨牙組d.頰溝至中1/3,末端點隙e.外形高點頸1/3(1)上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2)舌面
a.形似頰面但略小
b.二個舌尖(第五牙尖)舌軸嵴
c.遠舌溝
d.外形高點中1/3(1)上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3)鄰面
a.四邊形,頰舌徑>齦徑頰緣直
b.頰尖高銳(2/5)舌尖低圓(3/5)
c.近、遠中面
d.牙體長軸近中面(1)上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4)面
a.復雜的斜方形,頰緣遠中舌傾
4點角銳角鈍角
b.4條邊緣嵴(1)上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
面c.4個牙尖:斜面頰尖高銳,舌尖低圓大?。航?gt;近頰>遠頰>遠舌高度:近頰>近舌、遠頰>遠舌三角嵴:斜嵴(遠中頰尖與近中舌尖)(1)上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面d.2個窩(斜嵴)近中(中央)窩、遠中窩e.3條發(fā)育溝起自中央點隙2條頰面遠中邊緣嵴——中央點隙——近中邊緣嵴遠中舌面(1)上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牙根:3個根,頰舌向2頰根1舌根根干短、根分叉度大舌根>近頰根>遠頰根扁粗寬扁窄扁窄(2)上頜第一磨牙牙根恒牙解剖-磨牙組2.上頜第二磨牙(maxillarysecondmolar77)與上頜第一磨牙比較,相似,但體積較小。面呈斜方形而較窄恒牙解剖-磨牙組1)頰面向遠中舌側傾度近、遠中頰尖(1)上頜第二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2)舌面近、遠中舌尖第五尖3)鄰面
a.頰舌徑>齦徑頰緣直
b.頰尖高銳,2/5
舌尖低圓,3/5c.近、遠中面
d.牙體長軸(1)上頜第二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
3)面
a.斜方形更明顯
b.頰舌尖近遠中頰舌尖的大小
c.斜嵴不明顯發(fā)育溝橫過斜嵴(1)上頜第二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面d.面窩近中(中央)窩、遠中窩e.發(fā)育溝頰面遠中邊緣嵴——中央點隙——近中邊緣嵴遠中舌面(1)上頜第二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牙根:根干較長、根分叉度小(2)上頜第二磨牙牙根恒牙解剖-磨牙組3.上頜第三磨牙(maxillarythirdmolar88)恒牙解剖-磨牙組恒牙解剖-磨牙組(1)牙冠與牙根的變異大,體積最小,多似第二磨牙。(2)牙冠:軸面:光滑,聚合度大,中1/3最突。面:圓三角形,尖、窩、溝、嵴不清,副溝多。(3)牙根:多為錐形根。下頜磨牙024.下頜第一磨牙(mandibularfirstmolar66)
六齡牙恒牙解剖-磨牙組(1)下頜第一磨牙牙冠1)頰面
a.較寬(近遠中徑>牙合頸徑)的梯形
b.近、遠中緣
c.二個頰尖,1/2遠中尖大小與高度頰軸嵴:遠中尖的不顯著恒牙解剖-磨牙組
頰面d.頰溝與遠頰溝頰溝至中1/3,末端點隙e.外形高點頸1/3(1)下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2)舌面
a.形似頰面但略小
b.二個舌尖,舌軸嵴
c.舌溝
d.外形高點中1/3(1)下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3)鄰面
a.四邊形,頰舌徑>牙合齦徑頰緣向舌側傾斜
b.頰尖低圓(3/5)舌尖高銳(2/5)
c.近、遠中面
d.牙體長軸(1)下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4)面
a.復雜的長方形
4點角
b.4條邊緣嵴(1)下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
面c.5個牙尖:斜面頰尖低圓舌尖高銳大?。航?、遠頰>近、遠舌>遠中高度:近、遠舌>近、遠頰>遠中三角嵴:遠頰尖,遠中尖(1)下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面d.2個窩(近中頰舌尖三角嵴)近中窩、遠中(中央)窩e.5條發(fā)育溝起自中央點隙4條頰面遠中尖近中邊緣嵴——中央點隙——遠中邊緣嵴舌面(1)下頜第一磨牙牙冠恒牙解剖-磨牙組牙根:2個根,近遠中向,扁而厚根干短、根分叉度大近中根:較大,近遠中面有長形溝根尖遠中根:近中有長形溝頰舌二根,遠舌(2)下頜第一磨牙牙根恒牙解剖-磨牙組5.下頜第二磨牙(mandibularsecondmolar77)牙冠有兩種類型,即五尖型、四尖型,五尖型:與下頜第一磨牙極相似,但較圓鈍恒牙解剖-磨牙組(1)下頜第二磨牙牙冠(四尖形)1)頰面:近、遠中頰尖,頰溝恒牙解剖-磨牙組2)舌面:近、遠中舌尖,舌溝3)鄰面:4)面:方圓形,“田”字形
4個牙尖,4條發(fā)育溝(2)下頜第二磨牙牙根牙根:根干較長,根分叉度小3.下頜第三磨牙(mandibularthirdmolar88)恒牙解剖-磨牙組(1)牙冠與牙根的變異大,體積最小,似6或7(2)牙冠:軸面:光滑,聚合度大,中1/3最突面:圓三角形,尖、窩、溝、嵴不清,副溝多(3)牙根:變異大恒牙解剖-磨牙組磨牙的應用解剖031.第一磨牙的臨床意義磨牙的應用解剖:a.萌出早,溝裂點隙多,易齲壞恒牙解剖-磨牙組c.上下頜6的位置和關系對建立正常咬合起重要作用b.第二乳磨牙形態(tài)常與6相似,在拔牙時應特別注意鑒別2.第三磨牙的臨床意義3.上頜竇、腮腺導管口及腭大孔乳牙外形乳牙的應用解剖12乳牙外形01乳牙-形態(tài)特點1)色白,體積小,牙冠短而寬(一)乳牙的形態(tài)特點2)頸嵴突出,冠根分明,寬冠窄根是乳前牙特點,但上乳中切牙為寬冠寬根乳牙-形態(tài)特點3)乳磨牙體積依次遞增,乳磨牙方聚合度大,尖嵴溝不清,其中下頜第二乳磨牙三頰尖等大4)乳前牙根細長(上頜I扁寬除外)根尖偏唇側磨牙根干特短,分叉度特大,上3根(頰舌向)下2根(近遠中向)似上頜恒中切牙,體積略小,寬冠寬根牙冠:唇面,舌面,近中面,遠中面,切嵴牙根:扁而寬,根尖1/3偏向唇側乳切牙形態(tài)-上頜乳中切牙1.上頜乳中切牙形態(tài)復習上頜中切牙(二)乳前牙外形近似同名恒牙,較小且短窄,舌窩較淺牙冠牙根乳切牙形態(tài)-上頜乳側切牙2.上頜乳側切牙形態(tài)復習上頜側切牙3.下頜乳中切牙形態(tài)復習下頜中切牙乳切牙形態(tài)-下頜乳中切牙形似同名恒牙,不如恒牙窄長牙冠:長度稍大于寬度,舌窩明顯,舌隆突不大4.下頜乳側切牙形態(tài)復習下頜側切牙牙冠牙根乳切牙形態(tài)-下頜乳側切牙形似同名恒牙,不如恒牙窄長復習上頜尖牙乳尖牙形態(tài)5.上頜乳尖牙形態(tài)唇面鄰面切嵴舌面形似同名恒牙,牙尖偏遠中復習下頜尖牙6.下頜乳尖牙形態(tài)乳尖牙形態(tài)形似同名恒牙,牙冠短窄牙冠:牙冠窄短,牙尖偏近中,頸緣平直牙根:單根,較上頜窄,根尖偏唇側乳磨牙形態(tài)-上頜第一乳磨牙1.上頜第一乳磨牙牙冠似前磨牙,但冠短,頸嵴突,又是三個牙根頰側呈梯形較寬,近中緣直長,遠中緣短突,頸嵴突,頰尖偏近中(三)乳磨牙外形舌側較頰面小而圓凸,舌尖較圓鈍根干短,根分叉大面似前磨牙,六邊形,溝嵴不清,方聚合度大,頰,舌兩尖都偏近中唯一一顆不類似任何恒牙的乳牙頰面:近中緣直長,遠中緣短突,似以近中緣為底的三角形,兩個牙尖,頸嵴特突。2.下頜第一乳磨牙乳磨牙形態(tài)-下頜第一乳磨牙舌面:長而尖的近舌尖,短小而圓的遠舌尖,近頰尖>近舌尖>遠頰尖>遠舌尖。面: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近中緣特短,似以遠中緣為底的三角形。鄰面:牙根:雙根細,分叉大。與上頜第一磨牙相似3.上頜第二乳磨牙乳磨牙形態(tài)-上頜第二乳磨牙
頰面
舌面
鄰面面與上頜第一磨牙區(qū)別顏色大小形態(tài)
頸嵴牙根位置與下頜第一磨牙相似4.下頜第二乳磨牙
頰面
舌面
鄰面面乳磨牙形態(tài)-下頜第二乳磨牙與下頜第一磨牙區(qū)別顏色大小形態(tài)
頸嵴牙尖牙根位置乳牙的應用解剖021.發(fā)音,保持面部美觀。兒童正處語言學習階段,兒童心理也應該注意維護,應注意預防保護或齲壞應及時治療。4.引導恒牙正常萌出。乳牙應用解剖5.治療時應保護恒牙胚。2.完整乳牙,咀嚼效率高,有利兒童成長。3.刺激頜骨發(fā)育生長發(fā)育。(四)乳牙的應用解剖牙冠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牙根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12牙冠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01切嵴的功能:切割食物牙冠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切緣(一)牙冠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牙尖:穿刺撕裂食物上頜磨牙的舌尖與下頜磨牙的頰尖上頜磨牙的頰尖與下頜磨牙的舌尖面的功能功能尖:
非功能尖:面窩:容納食物邊緣嵴:限制食物在面窩發(fā)育溝:食物磨細后流向口腔的通道
牙尖三角嵴:磨細食物1.切緣和面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牙冠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切緣和面1)切嵴和牙尖有切割、穿刺、撕裂食物功能,面有容納、磨細并限制食物,發(fā)育溝是食物磨細后流向口腔的通道。2)牙齒初萌時切緣、面是曲線、曲面———與對頜形成點、線接觸。生理意義
a.兒童咀嚼力小,點接觸單位面積咀嚼力大,有利于咀嚼食物。
b.有利于牙移動建立合適的咬合關系。3)經功能性磨耗---小斜面接觸牙冠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切緣和面生理意義:a.面接觸時面積大,咀嚼食物效率高。b.牙齒完全萌出經調整建立了合適咬合關系后,面接觸有利于穩(wěn)定。1)突度的位置(1)唇頰、舌面的凸度及意義唇頰、舌面外形高點后牙:頰面在頸1/3,舌面在中1/3第三磨牙頰舌面在中1/3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唇頰舌面的凸度前牙:唇舌面均在頸1/32.軸面凸度的生理意義2)唇頰舌面的凸度生理意義a.正常凸度使排溢的食物—牙齦生理性刺激凸度過大—廢用性牙齦萎縮牙頸部齲凸度過小—創(chuàng)傷牙齦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唇頰舌面的凸度b.唇頰頸1/3凸度擴展牙齦-牙齦退縮1)突度的位置—接觸點(2)鄰面的凸度及生理意義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鄰面凸度前磨牙近遠中及第一磨牙近中為1/3偏頰側第一磨牙遠中及其余牙接觸區(qū)為中1/3偏緣前牙近中接觸區(qū)靠近切緣,遠中接觸區(qū)遠離切緣2)接觸點形態(tài)前牙:切齦徑>唇舌徑,長橢圓形后牙:頰舌徑>齦徑,扁橢圓形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鄰面凸度3)鄰面的凸度生理意義c.初萌鄰牙間是點接觸—接觸點,利于生理性的移動;磨耗后成為小面接觸—接觸區(qū)利于穩(wěn)定a.防止食物嵌塞b.利于分散力使牙齒穩(wěn)固3.楔狀隙(embrasures)唇、頰、舌楔狀隙一般舌楔狀隙大于頰楔狀隙,除上頜6是頰側大于舌側及下頜切牙唇舌楔狀隙接近外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楔狀隙又稱外展隙,接觸區(qū)周圍空隙,呈V字形切或楔狀隙鄰楔狀隙牙槽嵴為底,鄰面為腰的三角形,為牙齦乳突保護牙槽骨和牙鄰面水平性的食物嵌塞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楔狀隙牙根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02牙根的形態(tài)與牙的受力及功能相關牙根的數目粗細長短長形凹陷分叉度位置牙體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牙根(二)牙根形態(tài)的生理意義恒牙髓腔形態(tài)及應用解剖乳牙髓腔形態(tài)及應用解剖12恒牙髓腔形態(tài)及應用解剖01恒牙髓腔形態(tài)(一)切牙的髓腔形態(tài)髓腔形態(tài)與相應的牙體外形相似髓室與根管無明顯界限根管多為單根管1.上頜中切牙的髓腔形態(tài)
髓腔較大根管較粗髓室與根管間無明顯界限通常為單根管
1.上頜中切牙的髓腔形態(tài)
近遠中剖面:
呈三角形髓室頂最寬,位于近牙冠中1/3處髓室向頸緣略微變窄,自頸緣至根尖逐漸變細髓室頂常有3個圓突,隨年齡增長逐漸消失
唇舌剖面:呈梭形平頸緣處最厚向切嵴方向縮小成尖形從頸緣向根尖逐漸縮小變細1.上頜中切牙的髓腔形態(tài)
1.上頜中切牙的髓腔形態(tài)
橫剖面觀:
牙頸部橫剖面:根管呈圓三角形根管與牙根外形基本相似位居中央略偏唇側牙根中部橫剖面:根管較在牙頸部橫剖面約小一半多呈圓形,位居中央略偏唇側2.上頜側切牙的髓腔形態(tài)
形態(tài)與上頜中切牙相似,但略小,偶爾有2個根管近遠中剖面:髓室頂較整齊,接近牙冠中部,為髓腔最寬處髓腔寬度從牙頸至根中部逐漸縮小根尖1/3顯著縮小唇舌剖面:髓腔在頸緣附近最厚根尖1/2或1/3開始縮小隨根尖形態(tài)出現彎曲3.下頜中切牙髓腔形態(tài)髓腔體積最小,唇舌徑大于近遠中徑近遠中剖面:呈狹長的三角形,髓室頂位置接近牙冠中1/3向頸緣逐漸縮小從頸緣起向根尖明顯縮小唇舌剖面:髓腔中部的唇舌徑較大,兩端較小髓室頂呈尖形整個髓腔在牙根頸2/3較大,向根尖逐漸縮小
橫剖面觀:
牙頸部橫剖面:髓腔呈橢圓形,位居中央唇舌徑大于遠近中徑牙根中部橫剖面:根管呈橢圓形或圓形,均位居中央呈圓形,根管顯著縮小呈橢圓形,根管近遠中徑較窄
3.下頜中切牙髓腔形態(tài)4.下頜側切牙髓腔形態(tài)髓腔較下頜中切牙大近遠中徑小,唇舌徑大根管較長多為單根管,少數為雙根管(二)尖牙的髓腔形態(tài)髓腔形態(tài)與相應的牙體外形相似髓室與根管無明顯界限根管多為單根管1.上頜尖牙的髓腔形態(tài)髓腔的唇舌徑很大,近遠中徑較窄近遠中剖面:髓腔較窄,兩端均呈尖形,髓角接近牙冠中1/3牙根頸1/2處髓腔較寬根尖1/2開始逐漸變窄唇舌剖面:髓室頂窄而尖髓腔的冠側2/3很厚根尖1/3開始逐漸變窄根尖孔較切牙的根尖孔大橫剖面觀:
牙頸部橫剖面:髓腔較大,呈圓三角形,位居中央唇舌徑大于近遠中徑
牙根中部橫剖面:根管較小,呈圓形1.上頜尖牙的髓腔形態(tài)2.下頜尖牙髓腔形態(tài)
與上頜尖牙相似,但髓室和根管較窄,髓角較圓近遠中剖面:髓腔較窄,髓角較鈍,髓角頂接近牙冠中1/3處髓腔在髓角以下到牙根中部略寬牙根中部向根尖逐漸變細唇舌剖面:髓腔的唇舌徑較大向根尖逐漸變細髓角呈尖形,髓角頂接近牙冠中1/3處橫剖面觀:
牙頸部橫剖面:髓腔呈橢圓形,位于牙根中央唇舌徑較大牙根中部橫剖面:根管呈圓形或橢圓形
2.下頜尖牙髓腔形態(tài)(三)上頜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髓室呈立方形,位于牙冠頸部及根干內頰舌徑大于近遠中徑髓室頂形凹,最凹處約與頸緣平齊髓室頂上有頰、舌兩個髓角牙根內有1~2個根管
1.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
近遠中剖面:與尖牙的近遠中剖面形態(tài)略相似髓室和根管均較窄
頰舌剖面:髓室頂上有頰、舌髓角分別突向頰尖和舌尖頰側髓角較高,接近牙冠的中1/3處舌側髓角較低,接近牙冠頸1/3處髓室底上有2個、1個,偶爾有3個根管口1.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
橫剖面觀:
牙頸部橫剖面:髓室呈橢圓形,頰舌徑均大于近遠中徑近遠中徑縮小呈腎形
牙根中部橫剖面:若為單根管,根管呈橢圓形若為雙根管,頰舌兩根管均呈圓形偶有3個根管,頰側兩管甚小1.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
上頜第一前磨牙的根管類型較多
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雙管型:最為多見,約占65%單雙管型:形態(tài)復雜,約占28%單管型:約占7%三管型:比較少見2.上頜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
與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相似髓腔近遠中寬度較窄,頰舌厚度較大頰、舌側髓角均較低,位于牙冠的頸1/3處單管型約占48%雙管型約占11%單雙管型約占41%(四)下頜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髓室頂上有頰、舌兩個髓角髓室向下多與單根管相通
1.下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近遠中剖面:髓室和根管形似尖牙,但較狹窄唇舌剖面:頰側髓角特別長,髓角頂可達牙冠中1/3舌側髓角短而圓,位置接近牙冠頸1/3整個髓腔的牙冠2/3頰舌徑較大髓腔多在根尖1/3明顯縮小成管約17%形成雙管型或單雙管型橫剖面觀:
牙頸部橫剖面:髓室多呈橢圓形,頰舌徑大于近遠中徑若為雙根管,頰舌兩根管均呈圓形牙根中部橫剖面:根管小而較圓
1.下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2.下頜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與下頜第一前磨牙相似不同之處:頰、舌側2髓角明顯頰側髓角稍高于舌側髓角
2髓角均位于牙冠頸1/3處髓室在牙冠頸1/3和牙根頸1/3處大髓室在根頸1/3處向根尖明顯縮小成管多為單根管
(五)上頜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髓室似立方形髓室頂上有4個髓角髓室底上可見3~4個根管口1.上頜第一磨牙髓腔形態(tài)髓室呈矮長方體形,高度較小頰舌徑>近遠中徑>髓室高度髓室頂形凹,最凹處約與頸緣平齊髓室頂上近頰和近舌髓角較高,接近牙冠中1/3遠頰和遠舌髓角較低,接近牙冠頸1/3處髓室底呈四邊形或三角形
頰舌徑長、近遠中徑短有3~4個根管口近頰根管口位于最頰側,形態(tài)較扁雙管型或單雙管型約占63%遠頰根管口緊鄰近頰根管口,位于其遠中偏舌側
根管口略圓,雙管型約占9%舌側根管口位于最舌側,形態(tài)較寬大多為單根管2.上頜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
形態(tài)與上頜第一磨牙相近,但較小近頰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的共約占30%遠頰根管和舌根管多數為單根管偶見2個根管上頜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形態(tài)變化最多髓室大根管粗髓角較低(六)下頜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1.下頜第一磨牙髓腔形態(tài)
髓室約呈矮立方形近遠中徑>頰舌徑>髓室高度髓室頂形凹,最凹處約與頸緣平齊近舌髓角與遠舌髓角高度相近接近牙冠中1/3近頰髓角、遠頰髓角和遠中髓角較低位于牙冠頸1/3或頸緣附近1.下頜第一磨牙髓腔形態(tài)
髓室底呈四邊形或五邊形近遠中徑長,頰舌徑短有2~4個根管口近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的共占87%遠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的占40%2.下頜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
與下頜第一磨牙相似近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的共占64%遠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的共占18%“C”形根管約占31%3.下頜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態(tài)
髓室及根管依牙齒外形而異髓室、根管均較大有2根的為2根管融合根的多為單根管(七)恒牙髓腔應用解剖上頜前牙髓腔的唇舌徑在牙頸部最大開髓時應從舌面窩中央向牙頸方向鉆入下頜前牙的雙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拍攝X線片時應注意投射角度下頜切牙根管較窄,根管側壁薄根管治療時應防止側穿根管壁上頜前磨牙近遠中頸部較窄開髓時應防止從近中面或遠中面?zhèn)却┥项M前磨牙髓室底較深開髓時勿將暴露的髓角誤認為是根管口下頜第一前磨牙頰側髓角較高牙體預備時應避免穿髓
(七)恒牙髓腔應用解剖上頜第二磨牙有時頰側2根管融合為1粗大的根管治療時應加注意下頜第一磨牙遠中舌側根管細小彎曲治療時應加注意
下頜第二磨牙有時近遠中根管在頰側融合開髓時勿將其誤認為是髓室底穿通下頜磨牙牙冠向舌側傾斜,髓腔偏向頰側開髓時應避免對舌側壁的切割(七)恒牙髓腔應用解剖乳牙髓腔形態(tài)及應用解剖02(一)乳牙髓腔形態(tài)特點
1.形態(tài)與乳牙的外形相似,但髓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國際醫(yī)療設備進口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化妝品安全檢測與質量認證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化倉儲貨架采購與安裝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家庭裝修全包工程環(huán)保驗收與售后服務合同
- 2025年合富置業(yè)租賃合同租賃雙方違約責任承擔
- 2025年度品牌形象設計公司長期聘用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應用保密及數據安全合同
- 2025年度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招投標與合同履行監(jiān)管辦法
- 2025年度智能醫(yī)療設備技術支持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架子工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合同
- 病歷書寫規(guī)范細則(2024年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測試卷(二)(含答案)
- 雙方共同買車合同范例
- 醫(yī)務從業(yè)人員行為規(guī)范培訓
- 中小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現狀與膳食經費優(yōu)化方案
- 中醫(yī)外治法課件
- 第15屆-1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試卷含答案
- 道路運輸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考核題(公共部分題+專業(yè)部分題)及答案
- 外研版小學英語(三起點)六年級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共3套)
- 月結合同模板
- 上海市黃浦區(qū)2024年數學六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