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7/17/wKhkGWcZ7BiAaI5TAAOny6Jq-sM007.jpg)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7/17/wKhkGWcZ7BiAaI5TAAOny6Jq-sM0072.jpg)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7/17/wKhkGWcZ7BiAaI5TAAOny6Jq-sM0073.jpg)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7/17/wKhkGWcZ7BiAaI5TAAOny6Jq-sM0074.jpg)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考語文試題(無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7/17/wKhkGWcZ7BiAaI5TAAOny6Jq-sM00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聯考語文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精神文化生活所包含的價值體系和精神結構在共享中內化、保持與發(fā)展,是國家和民族作為共同體存在的靈魂與紐帶,它不僅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也是人性主體意識的自然回歸。《管子·牧民》中提到“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論語·顏淵》中提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這些古人的觀念與馬克思的觀點殊途同歸。馬克思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過程”,這一觀點彰顯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辯證統一性。費孝通在《中國社會變遷中的文化結癥》中提出,“所謂文化,我是指一個團體為了位育處境所制下的一套生活方式……文化只指一個團體中在時間和空間上有相當一致性的個人行為……團體中個人行為的一致性是出于他們接受相同的價值觀念”。費先生所說的“位育”即為適應,位育是手段,生活是目的,而文化中的價值體系和價值觀念正是人類處于集體生活的凝練。費先生認為,中國社會長期處于匱乏經濟的時代,對于物質滿足的追求成為第一要務,而當豐裕經濟來臨時,人們自然要匹配更高的精神層面的需求。中國人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物質生活的滿足已經日益乏味,人們的精神和心靈不想被物化和異化,需要追求更為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潤,以實現人的真正的全面發(fā)展。由此,除了物質文明,如今的人們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都給予高度的期待和孜孜的追求。人類社會的每一次躍進都伴隨著人類文明的一次升華,現代化的本質要回歸到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正是在文化繁榮背景下的精神世界的豐富化和高尚化。古希臘哲學認為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階段,外來力量統治著人,人們習慣用外在需求的滿足來定位個體的存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在對外在的關系中逐漸趨于主體,人們開始追求內在真實的需要和生命的靈性,希望充盈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擺脫自我物化和對物的依賴性。個體不再希望成為文化的被動接受者,而愿意成為具有主動運用文化和建構文化知識的能動者,期待借助精神文化描繪和感悟生活,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贊美和推崇善,抒發(fā)和交流情感,啟發(fā)和傳承智慧。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文化事業(yè)的大發(fā)展,整個國家從文化自主發(fā)展階段走向文化產業(yè)形成和迅速發(fā)展階段。之后,隨著公共文化事業(yè)的大力拓展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快速建設,我國開始朝向文化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邁進,朝向文化強國邁出堅實一步,這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國人對文化深層次追求的主體意識的復歸。新時代人們主體意識既包括思想也涵蓋行動,既抽象也具體,主體意識的決定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效能感,人們希望通過勞動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財富,也希望隨之而來的是豐盈的精神財富,這是人作為主體價值的進一步顯現,也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必須。(摘編自管健《新時代國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趨向》)材料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需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爸袊浆F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的命題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物質富足與精神富有體現在文化建設上,就是要在實現物質富足的基礎上,更加關注人民精神的富有,尊重人民主體,滿足人民愿望,建設人民參與、由人民享有的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chuàng)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ōu)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進入新時代新階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大幅提升,積蓄了豐富的物質力量,為滿足人民的精神需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時代是一個物質與精神共同發(fā)展、共同豐富的時代,而文化是促使人民精神富足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社會群體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共同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知識體系和社會習俗的總和,為人們的精神世界提供內容。文化建設就是通過各種形式與載體,對民眾個體和群體起到思想引領、價值導向和意義追求的作用,從而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推動精神文明、實現精神富有,一方面強調滿足文化需求對人民群眾精神世界的重要影響,另一方面強調在滿足文化需求的基礎上對人民群眾精神力量的滋養(yǎng)和增強。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tài),并外化出來,表現為品格、氣質乃至行為。精神力量是通過學習和修養(yǎng)后表現出來的正向的、積極的力量,包括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志向志氣等。人民群眾從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從而聚合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引領社會歷史發(fā)展進步不可或缺的動力。滿足人民文化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密切相關,共同構成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和支撐要素,具有內在的一致性。人的所有行為的動機都源于“需要”,需要的滿足才會使人產生精神動力,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是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和動力。精神領域的變革是更深層和持久的力量,精神力量的增強能夠進一步調動人民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保障和旨歸。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的過程,就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過程。需求對接、文化供給、教育引導、精神內化和實踐轉化是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向增強人民精神力量轉變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和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能夠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助力全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提升。(摘編自張潤枝《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fā)展》)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精神文化生活對國家和民族而言,是共同體存在的靈魂與紐帶,其包含的價值體系和精神結構在共享中得以保持和發(fā)展。B.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潤下,精神和心靈已經不再被物化和異化,實現了真正的全面發(fā)展。C.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歷了從文化自主發(fā)展階段到文化產業(yè)形成和迅速發(fā)展階段,又開始朝著文化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邁進。D.新時代人們的主體意識不僅體現在思想上,也體現在行動上,人們希望通過勞動獲得生存的物質財富和豐盈的精神財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希臘哲學認為在人類社會早期,人們習慣用外在需求的滿足來定位個體存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開始追求內在真實的需要。B.我國文化建設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要求在物質富足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精神的富有,以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C.滿足人民文化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密切相關,它是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和動力,精神力量的增強是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保障。D.促進了滿足人民文化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相統一,也就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標。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闡釋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辯證關系的觀點的一項是(3分)()A.科技的進步推動了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使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B.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文化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C.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精神生活質量,追求高層次文化享受。D.人們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促進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4.請結合材料二,談談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人民精神的富有”,但闡述的內容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其異同點。(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囤糧凌鼎年孫山山是秀才,確切地說是落第秀才,參加過兩次科考,一次恩科,都榜上無名,鎩羽而歸。他自我調侃說:名字起糟了,既叫孫山山,難怪在孫山后嘍。孫山山考不上進士,仕途的路絕了,就在私塾里教書,混口飯吃。但孫山山依然讀書不輟。他讀的書很雜,除四書五經外,天文地理,周易八卦也讀,還寫得一手好字。逢年過節(jié),特別是春節(jié),鄉(xiāng)親們都會請他寫副春聯,寫個福字。明末的一個春節(jié),鄉(xiāng)親們照例又請他寫春聯,寫福字,他春聯照寫,福字卻不肯寫,只寫一個“糧”字。什么意思嘛,孫秀才說:不瞞諸位鄉(xiāng)親,我夜觀天象,日查史書,根據大明兩百多年的氣象、水文等資料,我料定明年必大早,必荒年,顆粒無收是十有八九的事。當務之急是什么?是囤糧!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趕快囤糧吧,不要說,我沒有提前告知……小鎮(zhèn)上的蘇泥腿屬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他向來靠打短工、干零活維持溫飽,有時吃了上頓,不知下頓在哪兒,但他從來不急,混一天是一天,還常常擺龍門陣,胡吹海吹。他大大咧咧地上前摸摸孫秀才的額頭,說:“沒發(fā)燒啊,怎么凈說胡話?!贝蠹叶脊笮?,笑得很放肆,笑得很開心。孫秀才說:“我說的都是真的,請相信我。趕快囤糧!”“相信,相信。相信你個鬼!”蘇泥腿只拿走了春聯,那個“糧”字,他不要,沒拿。那天,太陽很旺,蘇泥腿在背風的南墻下,曬著太陽,很愜意地與鄉(xiāng)親們聊開了。他說:“你們有沒有發(fā)現,孫秀才的腦子出毛病了?!瘪R上有人附和說:“估計是三次落榜,受刺激了,想想也挺可憐的?!薄斑@樣下去,會不會成神經???”有人擔心?!霸缤淼氖隆!碧K泥腿非??隙ǖ卣f。第二年,果然旱災,連續(xù)幾個月無雨,太陽熱辣辣的,小湖小塘都見底了,地都裂開了。沒有水,莊稼大都枯死了,擺明了顆粒無收。一受災一歉收,糧食就緊張了,糧價就飛漲了。開始一兩月還能苦熬,但越往后,越艱難,斷餐的不是一家兩家,連樹皮都扒光了,甚至有餓死人的了,誰家也沒有多余的糧食了。最慘的要數蘇泥腿了,這荒年,哪家還會請短工,他餓得肚皮貼背脊,似乎只有死路一條了。在床上挺尸般干挺的他,突然想起去年春節(jié)寫春聯時,孫秀才說的話。好家伙,這孫秀才競有先見之明,悔不該嘲笑他。這時,他突然靈光一閃,孫秀才叫大家囤糧,他家應該有余糧,不,一定有。有活路了,有活路了!蘇泥腿翻身起床,出門招呼了幾個餓得面黃肌瘦的混混,說:“走,去孫秀才家,只有他家囤了糧,勒令他交出來!”一聽孫秀才家還有余糧,那幾個混混立馬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沖到了孫秀才的家。孫秀才很實誠,說:“我家是有點糧,但那是囤給我一家老小度饑荒的,供不了你們一大群人吃啊?!碧K泥腿下令把孫秀才捆起來,他帶頭在孫秀才家里搜了起來,果然搜到一缸米、兩袋谷,還有干的黃豆、綠豆、赤豆、蠶豆等。跟著蘇泥腿進去的七八個人一見有吃的,立馬搶奪了起來,蘇泥腿一看不好,裝了一袋米,撒腿就往家中跑,也顧不得孫秀才是死是活了。蘇泥腿等一撥人搜到糧食的消息不脛而走。傳來傳去,傳成了:孫秀才家有糧,他早早囤了大量的糧食,要想活命,找孫秀才去。一撥接一撥的饑民往孫秀才家奔去,孫秀才依然被捆在椅子上,他再三說糧食一粒也沒有了,全部被蘇泥腿他們幾個搶走了,但沒有人信,一個也不信。有人開始罵孫秀才,說他“狼心狗肺,想囤糧發(fā)大財!”有人揪孫秀才的頭發(fā),扯孫秀才的耳朵,逼他交代糧食到底藏在哪兒。孫秀才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他還是那句話:“糧食真的沒有了,都被蘇泥腿他們幾個搶走了……”有人反應過來了,大喊一聲:“走,找蘇泥腿去!他拿得,我們也拿得,他有份,我們也該有份!”蘇泥腿剛把飯燒好,剛端起碗來,饑民就闖進了他家,一見他在吃飯,眼都紅了,仿佛喉嚨里伸出手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在鍋里抓到一把飯就往口里塞,現場一片混亂。………………后來,孫秀才死了,到底是餓死的,還是被折磨死的,誰也說不清。再后來,蘇泥腿也死了,到底是餓死的,還是被嚇死的,還是被打死的,也說不清。大災過后,十室九空,夜夜新墳鬼唱歌?;钕聛淼膸准遥际锹犘帕藢O秀才的忠告,偷偷囤了糧的人家,有感于孫秀才的救命之恩,有人提議給孫秀才建個廟、豎個像,但官家沒有同意,最后不了了之。孫秀才的名字與他的事跡也就慢慢消亡于歲月的風風雨雨中了。(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篇直接點明了主要人物,通過簡潔的語言介紹了孫秀才的科考經歷和身份地位。B.“相信你個鬼”“孫秀才的腦子出毛病了”體現了蘇泥腿的愚昧無知和自以為是。C.小說從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兩個方面描繪了大旱之嚴重,推動了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D.旱災過后,孫秀才的名字與他的事跡隨風消散,表明孫秀才的所作所為毫無意義。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圍繞“囤糧”展開敘述,自然流暢,人物形象飽滿,結構緊湊,一氣呵成。B.孫秀才預測明年干早,告知鄉(xiāng)親需要囤糧一事,為自己的命運埋下了伏筆。C.小說在塑造孫秀才的人物形象時,運用了語言、外貌、心理等多種描寫方法。D.小說悲劇性結尾具有強烈的人為性因素,體現了作者對人性善惡的深沉思考。8.請結合小說簡要分析孫秀才的人物形象。(4分)9.有人說,小說最后一段有畫蛇添足之感,可以刪去。請結合小說談談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貞觀七年,太宗謂侍中魏征曰:“自古侯王能自保全者甚少,皆由生長富貴,好尚驕逸,多不解親君子遠小人故爾。朕所有子弟欲使見前言往行,冀其以為規(guī)范?!币蛎麂浌艁淼弁踝拥艹蓴∈拢麨椤蹲怨胖T侯王善惡錄》,以賜諸王。其序曰:始封之君,時逢草昧,見王業(yè)之艱阻,知父兄之憂勤,是以在上不驕。夙夜匪懈,或設醴以求賢,或吐飧而接士。故甘忠言之逆耳,得百姓之歡心,樹至德于生前,流遺愛于身后。暨夫子孫繼體,多屬隆平,生自深宮之中,長居婦人之手,不以高危為憂懼,豈知稼穡之艱難?昵近小人,疏遠君子,綢繆哲婦,傲狠明德,犯義悖禮,淫荒無度,不遵典憲,僭差越等。恃一顧之權寵,便懷匹嫡之心;矜一事之微勞,遂有無厭之望。棄忠貞之正路,蹈奸宄①之迷途。愎諫違卜,往而不返。雖梁孝、齊冏②之勛庸,淮南、東阿之才俊,摧摩霄之逸翮,成窮轍之涸鱗,棄桓、文之大功,就梁、董之顯戮。垂為炯戒,可不惜乎?皇帝以圣哲之資,拯傾危之運,耀七德以清六合,總萬國而朝百靈,懷柔四荒,親睦九族,念華萼于《棠棣》③,寄維城于宗子。心乎愛矣,靡日不思,爰命下臣,考覽載籍,博求鑒鏡,貽厥孫謀。臣輒竭愚誠,稽諸前訓。凡為藩為翰有國有家者其興也必由于積善其亡也皆在于積惡。故知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然則禍福無門,吉兇由己,唯人所召,豈徒言哉!今錄自古諸王行事得失,分其善惡,各為一篇,名曰《諸王善惡錄》,欲使見善思齊,足以揚名不朽;聞惡能改,庶得免乎大過。從善則有譽,改過則無咎。興亡是系,可不勉歟?(選自《貞觀政要卷第四·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材料二: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惫珜O丑問曰:“何謂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zhàn)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保ㄟx自《孟子·盡心下》)[注]①奸宄(guǐ):犯法作亂之人。②梁孝、齊冏(jiǒng):梁孝即漢文帝之子梁王,齊冏即晉齊王。二人都建立過功業(yè)。③《棠棣》:一首申述兄弟應該互相友愛的詩。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凡為藩為翰A有國有家者B其興也必由C于積善D其亡E也F皆G在于積惡。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序可分為書序、贈序等,文中指書序,《五代史伶官傳序》也是書序。B.“矜一事之微勞”與“猶蒙矜育”(《陳情表》)中“矜”的含義不同。C.六合,泛指天地和宇宙,文中表示國家,萬國、九州島島、華夏等也可表示國家。D.“不仁哉梁惠王也”與“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的句式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宗認為,自古以來君王能夠自我保全的很少,這與他們驕傲懶惰、貪圖享受有關。B.太宗命令魏征將古代帝王子弟成功與失敗的事跡編成一本書,把它賜給各個王子。C.建國時封的王剛在位時不驕縱,但天下太平時就親近小人,疏遠君子,輕視道德。D.魏征認為,禍福沒有定數,吉兇的關鍵在于自己,一個人善惡好壞是由自己造成的。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朕所有子弟欲使見前言往行,冀其以為規(guī)范。(4分)(2)夙夜匪懈,或設醴以求賢,或吐飧而接士。(4分)14.材料一最后一段寫了魏征編寫《自古諸侯王善惡錄》的目的,材料二寫了孟子譴責梁惠王的內容,請分別對上述二者做簡要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15~16題。怨詞二首(其一)崔國輔①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阿嬌怨②劉禹錫望見葳蕤舉翠華,試開金屋掃庭花。須臾宮女來傳信,言幸平陽公主家。[注]①崔國輔是開元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天寶年間被貶。②《漢武故事》記載,武帝幼年為膠東王時,就喜歡阿嬌,曾對阿嬌之母長公主說:“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卑僧斄宋涞鄣幕屎螅ǚQ陳皇后),擅寵驕貴,十余年無子。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進獻歌姬衛(wèi)子夫,衛(wèi)子夫得幸生子,阿嬌見疏,恚憤欲死。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崔詩第一句中“羅衣裳”暗示了主人公宮女的身份,第二句說衣裳是“秦王在時”所作,這意味著“秦王”已故,又可見衣物不是新的。B.崔詩第三句說羅衣曾伴隨過宮女的青春時光,幾多歌舞;第四句語意陡然一轉,說眼前秋涼,羅衣再不能穿,久被冷落。前后情景對比鮮明。C.崔詩中“不堪”二字語意沉痛。表面上寫對羅衣的悼惜,實際上句句是宮女的自傷?!按骸薄扒铩辈恢恢讣竟?jié)氣候,又暗示年華的逝去。D.這兩首詩都是閨怨詩,崔詩語言平易淺顯,劉詩語言精練含蓄。兩首詩都借女子的口吻委婉地表達了詩人被貶的不滿與怨憤,感慨身世。16.清代詩論家徐增認為,劉詩“言幸平陽公主家”一句中的“言”字“有無限意思煩難在”,即“言”字體現了宮女傳信時復雜難言的心理狀態(tài)。請結合劉詩內容對此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類似的情感。(2)杜甫《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闊大,景色宏偉奇麗。(3)“秋月”是常見的自然景物,這個意象在古詩詞中很常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就寫到了“秋月”。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對偶可以把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意象組合在一起,讓人看了這一面習慣地再去看另一面。如“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李白《贈孟浩然》),上句寫孟浩然的青年時代,下句寫他的老年時代,時間的跨度很大。而這兩句詩的意象就是靠對偶連接起來的?!拔急贝禾鞓?,江東日暮云”(杜甫《春日憶李白》),渭北、江東兩地①,詩中的意象也是靠對偶連接的?!皹谴寡┕现薅?,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這兩句詩中的時間和空間都有一個飛躍:一句是冬,一句是秋;一句是東南,一句是西北。因為有對偶在起連接作用,所以這兩組不同時間、空間的意象放在一起,并不使人感到突兀?!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上句著眼于空間的廣闊,下句著眼于時間的悠長。兩句的意象通過對偶連接在一起,表現出一派②的秋色??梢妼ε际且蛔B接意象的很好的橋梁,有了它,雖意象之間有跳躍,但讀者心理上并不感到是跳躍,只覺得是自然順暢的過渡。中國古代的詩人常常打亂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自由地在廣闊的背景上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而對偶便是一種把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意象連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效照明電器產品項目提案報告
- 2025年住宅用地購買與建設合同
- 2025年汽車尾氣凈化三效催化劑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2025年個人對公商業(yè)租賃協議分析與
- 2025年債轉股增資擴股項目協議書
- 2025年離婚雙方權益平衡協議策劃
- 2025年住宅消防設施建設協議范本
- 2025年企業(yè)投資策劃合作合同協議范本
- 職業(yè)技能培訓管理協議書
- 2025年終止軟件工程師職業(yè)勞動合同協議
- 小升初數學總復習專題訓練: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梯形的面積
- 物業(yè)安全開工第一課課件
- 化工設計自動控制方案
- 幼兒園幼小銜接考試試題一
- 天津事業(yè)單位筆試試題2024
- 《化妝品穩(wěn)定性試驗規(guī)范》
- (2024版)小學六年級數學考試命題趨勢分析
- 四年級下冊數學單位換算題200道及答案
- 變電站現場運行通用規(guī)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攪拌車駕駛員安全培訓
- 船舶管理(電子電氣員)5.船舶安全用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